项目创新方案范文

2022-06-02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创新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项目创新方案范文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方案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流向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兴山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县流出党员2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5名。流出省外的130名,流出至省内的88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59.6%、40.3%。党员主要流向 等地。从行业上看,全县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挖煤、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我县2005年底流动党员为137名,2007年流动党员数达218名,同比增加了59%。我县流动党员外出主要集中在几个时期,在农村科技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时期,农村出现大批剩余劳动力;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时期,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

(三)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身份,全县2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204名,占93.6%,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年龄,全县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80人,占82.6%。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149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8.3%。

(四)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较强,迫切希望有个“家”。企业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影响较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

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不断蔓延,流动党员不“亮证”。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二)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不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

(三)管理难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

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

(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一是不想转。因流动不定、不愿受监督约束、缘于利益顾虑不想转移,还有的认为用人单位对党员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不愿转移。二是转移组织关系程序复杂。目前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往往要经过“三上三下”,如一名农村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到县外,要经过村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外地某县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接收党支部这样一个复杂过程,流动党员感觉费时费力,干脆不转。三是用人单位未建党组织,流动党员不知道党组织关系向何处转移,转出单位与接收单位缺少沟通衔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否实现转接存在管理上的脱节现象。

(五)身份难明确。一是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成为“隐身党员”,不“亮证”。

(六)作用难发挥。一是部分流动党员认为流动党员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视为负担,担心影响自己打工和

挣钱。二是一些流动党员感觉“报效无门”,有的想报效家乡,但苦于渠道不畅,缺少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一些流动党员长时间脱离组织,对自己放松要求,混同一般群众,放任自流。四是有的流动党员特别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认为自己是改革的受害者,对党心存怨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在群众中反而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三、指导思想

依托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以《流动党员活动证》为纽带,推行服务承诺制,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用党组织的真情关怀,吸引流动党员主动办证、亮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承诺”主要内容

就业指导。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政策咨询。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服务。

权益维护。根据诉求,协调司法等部门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流动党员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协调用工单位为流动党员办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

困难帮扶。对特困流动党员实行生活、创业、家庭

困难救助。

(二)、“服务承诺”主要措施

1、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县、乡、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抓好中心的规范化建设,落实阵地、人员、经费。在相关单位实行流动党员出入登记制度。二是成立关怀理事会。农村和社区成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在社区(村)无职党员中、社会工作人才中确定一批理事成员,为流动党员提供思想、工作、生活关怀服务,切实解决“流出党员外出之忧、流入党员居家之难”。

2、规范服务制度。一是服务承诺制度;二是分类教育制度;三是持证管理制度。

3、拓宽服务方式。立足主动服务、真情服务流动党员,采取三种不同方式提供服务。一是代理服务。服务站点都提供证照代办服务。二是上门服务。服务站点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书籍。三是专人服务。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出党员、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开展“一联一”服务。

4、健全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中,实行“四结合”。一是服务与持证管理相结合。承诺的五项服务,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享受。二是服务与教育相结合。抓好流动党员分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和服务相互促进。三是服务与

发挥党员作用相结合。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四是服务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鼓励和引导非公企业招收流动党员,既解决流动党员就业问题,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五、研究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一是构建县、镇、村三级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县、镇、村三级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管理库。基层党组织为每个流动党员建档立卡,掌握党员各方面的情况;人才交流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工商、计划生育等基层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资料库,配合搞好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实施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双向互动管理体系。一方面,县内主要依托县流动党员管理领导小组、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三是建立镇村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关怀理事会。建立健全关怀服务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青年的网络。四是延伸管理链,实施“红色阳光”工程,培养关怀外出务工青年和在校学生的网络。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基层党支部每季度将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登记情况上报上级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实行在家党员和流动党员“一联一”结对。

三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结合党员承诺制目标责任书,要求流动党员做出承诺,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四是建立规范服务管理制度。建立服务承诺制度、分类教育制度、持证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关怀理事会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承诺服务体系。一是着力营造环境。对流动党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引导和保护党员合理流动。同时,通过劳动等部门,及时为外出党员提供劳务信息服务,并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开展劳务输出。及时了解外出、外来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流动党员安心务工经商。二是努力提供保障。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物质等方面的保障,既提供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也及时与流入地党员组织取得联系,使流动党员外出有依靠。流动党员外出前,基层党组织指定专人进行行前谈话教育,重点引导党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和党性意识。三是积极打造平台。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关怀力度,通过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家乡观念,激发他们回乡创业、发挥作用的激情和愿望,真正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商会、专业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在外来流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守法致富、扶贫济困。四是积极吸收外来流动

党员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党员代表会议,推荐优秀外来流动党员进入企业(协会)管理层,把外来流动党员纳入各级评选表彰范围,切实保障流动党员的权利。

四、工作步骤

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1、组织调研阶段。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数量、去向、来源、组织关系接转及个人基本情况等;建立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加强跟踪管理,实行定期登记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

2、组织实施阶段。召开专门会议,明确各相关单位部门的职责。选择2-3个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企业开展试点工作。

3、总结阶段。认真总结工作做法和成功经验,查找不足,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

五、组织领导

成立创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修武同志为组长,分管副部长杨四龙同志为副组长,抽调相关科室和相关乡镇、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将创新项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强化流动党员领导小组相关

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创新项目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工作所需经费2万元。

加强对创新项目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的,要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教育帮助,情节严重的,要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

六、课题研究人员

第二篇:2013年党建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为打造畜牧党建工作特色和品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根据县委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特拟定我局2013年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探索“两新”组织建设新模式

二、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通过项目实施,强化畜牧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规范合作社运行,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示范点、示范片,促进合作社、养殖户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两新”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互动。为加快促进犍为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

四、工作思路

旨在着力创新两新组织发展模式,促进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共融。坚持支部引领,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党委+支部,增强战斗力) ;坚持专合示范,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专合+农户,增强凝聚力) ;坚持龙头带动,建立市场运作机制(龙头+专合,增强竟争力) 。

五、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专合组织党的建设。局党委要加强与乡镇党委的沟通协调,加强对畜牧专合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未组建党组织的专合组织要指导帮助其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各基层畜牧兽医站支部要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与畜牧专合组织支部开展共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畜牧专合组织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专合组织自身建设。要按照农民专合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帮助专合组织健全财务管理、生产营销等制度,完善“专合+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专合寄养”、“农户领养”等生产发展模式,引导扶持专合组织规范发展壮大,并争创市级以上农民示范性专合组织。各基层畜牧兽医站要加强对所辖区域畜牧专合组织的帮扶与指导,并指派专人联系。三是加强专合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要按照“两个带动”的要求,积极培育引进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合作,建立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等机制,提高专合组织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专合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共赢,带动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六、实施步骤

1、制定方案阶段(2012年3月10日—3月31日)

一是局党委召开基层支部书记会,安排部署项目工作。二是各基层支部、乡镇畜牧兽医站结合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到任务到人、责任明确。

2、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1日—10月31日)

各基层支部、乡镇畜牧兽医站,按照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完善措施,确保项目取得成效。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1日—11月30日)

按照项目要求、目标任务开展查漏补缺,对项目效果进行深刻总结,为今后党建创新活动提供经验和指导。

七、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为加强此活动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成立党建创新项目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魏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彭x任副组长,各基层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工组,负责党建创新项目活动日常工作。各基层支部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任务的全面完成。

2、精心组织。各支部、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加强与畜牧专合组织的联系,争取畜牧专合组织的支持与配合,保障活动有序进行。

3、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要带头宣传发动、带头示范、带头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篇:公司组织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霍邱县城投公司组织工作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共霍邱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年的实施意见》(邱[2012]20号)文件精神,根据公司实际,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效能建设及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经研究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倾心打造“一流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全员参与、全面提高的学习平台”、“结对共建、互帮互学的交流平台”、“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议事平台”等四个平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党建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大环境、服务大建设、促进大发展”为核心,以强班子、抓队伍、建机制为重点,为完成投融资、工程建设等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组织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由公司支部书记、总经理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工作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管理部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服务、协调、宣传工作;审计监察部负责组织创新活动的督查、指导工作;各部负责本部门创新项目的开展。

四、项目内容及措施。

一是紧扣“投资、融资、经营开发”这一公司职能主题,努力打造“一流的政府投资融资工作平台”。根据公司职能定位,围绕打造一流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这一中心,结合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4个亿融资任务,公司通过精心部署,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做好城西湖大桥及其接线工程、龙潭镇杨楼村农地整治工程、卧阳片区安置房 1

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融资服务;继续搞好南环东路建设工程、城关安置房建设工程、卧阳北路景观带项目的续建工作。通过明确奋斗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投融资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流政府投资融资的工作平台。

二是紧密结合公司党建“三会一课”,努力打造“全员参与、全面提高的学习平台”。利用周六党员集中学习日,进一步完善公司支部“三会一课”,认真组织党员职工学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加强投资融资、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力争营造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支部,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是结合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努力打造“基层党组织共建、城乡党员互帮互学的交流平台”。为落实省市县有关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精神,提升公司党支部和结对村(王截流乡下楼村)组织建设水平,公司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成立联合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慰问、城乡党员群众代表座谈等方式,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努力打造城乡组织共建平台,提升结对双方的组织建设水平,切实为结对村解决组织建设薄弱、基础设施差、特困党员帮扶等实际问题。公司支部计划每年到结对村走访慰问不少于一次、座谈不少于一次、共上党课不少于一次,结对共建期间至少为结对村办实事一件以上。

四是继续深化落实公司改制重组成果,建立健全现代公司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党组织参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管理的议事平台”。 实现公司党建创新,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发挥公司支部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发挥党组织整体优势的基本途径,不断创新工

作方式方法。首先是变“领导”为“服务”。公司党支部要为公司创新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为党员政治上进步、业务上提高、事业上发展服务,为维护和保障员工根本利益服务。其次是变“指挥”为“协调”。公司党支部在工作中要主动转变角色,善于同政府相关单位沟通、协商,调动公司各部积极性,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保证公司快速健康发展。其次是变“决策”为“参与”。公司党支部要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公司将结合国有独资公司的特点,创新思路,规范程序,探索公司党组织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议事协调机制,通过党员代表列席董事会、定期座谈等方式参与公司决策,努力打造“公司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管理的议事平台”。

五、工作步骤和进度安排。该项目实施时间为一年,即从2012年1月-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月-4月)计划安排: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见,结合公司实际和党建要求,确定组织创新项目名称“倾心打造四个平台、大力提升党建水平”,排出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5月-8月):落实推进。以打造“融资平台、学习平台、交流平台、议事平台”为主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年活动,努力提升党建水平。第三阶段(9月-12月):总结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边探索、边交流、边总结、边完善提高。

第四篇:长欣社区居家养老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老有所乐 乐得其所 特色老年康复服务站 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我社居委为巩固已有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此为基点扩大影响,加强宣传,让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辐射整个辖区,将启动“老有所乐,乐得其所”的特色老年康复服务站创建方案,并制订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扩大居家养老服务面,创建居家养老新模式。

2、针对本社区活动场所较少,老龄人口众多的特点,长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决定实施“老有所乐,乐得其所”的创新项目,要让辖区内的所有老年人“老有所乐”,并且真正有场所可以娱乐。

二、组织领导

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成立长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飞光

副组长:朱根兴许荣昌

成员:周海红徐静王盘兴

邹丽芬蒋雪琴朱翔

三、具体措施

长欣社区的根据实际出发,除为老人提供用餐送餐服务、文体教

育外,今年预计新增一处法律咨询、社交与日常生活辅助于一体的康复服务场所,满足老年人对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长欣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设立在长欣大厦3号楼。

1、扩大居家养老服务面,继续发展日托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餐炊和娱乐项目,含中、晚餐及午休场所,上门为老年人送饭菜。并扩展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服务内容,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搞好个人卫生护理工作;陪同老年人就医或外出活动;帮助打扫老年人住宅卫生;利用节假日中小学生放假,发挥学生力量陪同老年人聊天、读报等心理疏导活动和其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

2、继续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依据社区自身的物质条件和老年人的情趣爱好,在居家养老服务站设立报刊阅览、电视、扑克、象棋、麻将等娱乐项目。并预计在长欣大厦新设立的康复服务中心设立除阅览、电视、麻将、扑克、象棋等常规项目外,另建立专门康复室,提供乒乓球、健身器械、康复器械等用具供老人使用。真正让老人有场所娱乐。

3、为社区老年文艺队提供场所,自发定时排练,自学新曲目,甚至自编自写自创曲目。不但起到自娱自乐的作用,有时还会进行戏剧表演,让其他老人们也享受到欢乐。

此外还要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等方面人员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

服务。

推进居家养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过程。社区将秉承“老有所乐,乐得其所”这个理念进一步的挖掘和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努力为辖区所有的老年人构筑一个快乐的、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和辖区内等方面人员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规范老年人服务项目,并按照适当收费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

长欣社居委

2012.02

第五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太原工业学院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为激发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 见》(教高[2007]1号)和山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晋政办发[2008]14号)的有关精神,学院决定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为核心,以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兴趣,使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导师指 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学院每年立项资助20~3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主要内容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指本科学生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方面的工作。项目研究范围包括:

1. 学生自主设计、有一定创新型和应用性的科研项目 2. 教学计划以外的能够自主完成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 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优秀项目的深化研究课题 4. 本科学生学科竞赛引伸的研究课题

5. 结合学院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课题 6. 社会调查及其他有研究与探索价值的课题

四、申报评审 1. 申报条件

(1)申请者为我院

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申请者以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人数3-5人。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的小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申请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申请者必须由所在系部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有讲师(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扎实基础和较强的指导学生研究的能力。一般应主持过院级或院级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能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4)立项申请只对团队,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由各相关系部对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支出预算等内容进行初评,初评合格的项目报送教务处。

2. 评审办法

教务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系部推荐的申请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进行评审,分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部分。

(1) 书面评审

① 项目要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研究方法创新,实施手段以实验为主; ② 项目负责人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③ 选题科学、内容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前景价值,有助于增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④ 项目方案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方法可行,实验条件能满足要求; ⑤ 预期目标明确。以知识拓新、技术创新为主的项目要有可视化的实验过程和数据,以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项目有量化的对比结果;

⑥ 项目实施过程确实可以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训练。 (2)答辩评审

学院组织专家对通过书面评审的项目进行答辩评审,项目申请者陈述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项目组成员分工等,回答专家提出的有关的问题。重点评审选题是否科学、内容是否新颖,方案是否条理清晰,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行,项目团队成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项目评定

项目书面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最后成绩为两部分成绩之和,由高到低确定最终名单,经学院批准后发文公布。

五、管理办法

1. 经申请批准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时间为1年。并择优推荐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2. 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项目负责人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期检查表》报送教务处。

3. 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实施期间,如果出现两门以上(含两门)的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则终止对其资助,并不能取得相应的项目学分。

4. 创新性实验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表》,撰写总结报告,并提供必需材料(包括论文、设计成果及相关支撑材料等),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结题答辩验收,通过验收的项目予以结题并颁发证书。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学院给予奖励。

5.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资助额度为500-2000元/项。项目经费分两次拨付,项目批准后先拨付经费的80%,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后拨付其余的20%。立项项目经费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药品、图书资料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相关调研开支等,经费使用按任务书中的预算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但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好经费。经费开支项目的报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经指导教师审核,到教务处办理审批手续。 6. 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公开发表时要注明 “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项目形成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

六、其他

1.各系部应为立项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参与训练的学生优先使用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

2.立项项目执行中有弄虚作假、经费使用不当或无故延期的,学院将取消已立项项目,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取消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资格。

3.本实施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上一篇:信号工把钩工范文下一篇:先进事迹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