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癌因性疲乏

2022-07-15

第一篇:什么是癌因性疲乏

疲乏反义词是什么

词语疲乏是指人或动物在经历某些活动后,身体感觉劳累,没有力气。下面是疲乏反义词是什么,请参考!

疲乏反义词:

亢奋

疲乏造句

1、母爱是什么?当我感到身心疲乏的时候,母爱是大山里涌出的一眼温泉,滴滴点点凝成我理想的珠串。

2、音乐是轻拂人疲惫身躯的一缕清凉微风,吹走了一天的疲乏;音乐是洗涤沉重心灵的一掬清泉,带走了一天的抑郁。音乐是一盅心灵鸡汤,我深深地陶醉在它的幽香之中。

3、懒惰不过是未疲乏就休息的习惯。

4、经过长途颠簸,小阳觉得疲乏到了极点。

5、如果一年到头如假日,岂不像连日工作那样疲乏?莎士比亚

6、如果你觉得弹性疲乏,休息一下,调整下一步伐再出发吧!

7、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

8、家是什么?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

9、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10、使人疲乏的不是远方的深谷,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11、赶了一天的路,回到家我已经非常疲乏了。

11、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

12、夜深了,多日的疲乏,与逃走的惊惧,使他身心全不舒服。

13、妈妈是疲乏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即是你神清气爽.14、朋友总是要经常牵挂,再密切的来往也不会感到疲乏;朋友总有知心的话,再多的言语也不会觉得虚假;朋友情意总在心头留下,想起你来再大的困苦也能见到奇葩;朋友你是我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会陪你走遍天涯!

15、朋友总是要经常牵挂,再密切的来往也不会感到疲乏;朋友总有知心的话,再多的言语也不会觉得虚假;朋友情意总在心头留下,想起你来再大的困苦也能见到奇迹;朋友你是我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会陪你走遍天涯!

16、同志们喝了酒后,长途行军的疲乏全消失了,因风寒而引起泻肚子的同志喝了酒也好了。

17、她每次疲乏地从田野里回来,看见那幢建筑得并不怎么整齐的白房子时,总要感到满怀激情和归家的欢乐。

18、一段襟翼在飞行中掉落可能因材料疲乏.19、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里带来甜甜的滋养;亲情是一缕轻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熔解;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乏烟消云集。

20、感谢欣赏本篇名言,更多经典名言请关注:工作立志的名言警句人生自强的格言警句如果一年到头如假日,岂不像连日工作那样疲乏?

21、每天起床前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耳,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反复数次可解疲乏,防头晕,强听力。

22、请保存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酷麻痹;请保存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高兴,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乏;请保存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气,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23、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红线里被软禁的红,所有刺激剩下疲乏的痛,再无动于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24、一个过程突然失去了目的,人会感到荒谬。荒谬是清醒的人的感觉。这个失去了目的的过程长久延续下去,人就会疲乏,麻木,而荒谬感有就被无聊感取代了,仅在某些清醒的片刻浮现出来。

25、这个小家伙给我的印象是,他既不象迷了路的样子,也没有半点疲乏饥渴惧怕的神情。他丝毫不象是一个迷失在旷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的孩子。

26、再不然,这一切是不是一种无聊的妄自尊大,是不是一个毕生开明的人疲乏过度大脑的幻想呢?

27、保健小贴士:每天起床后,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耳,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反复数次可解疲乏,防头晕,强听力。

28、好姐妹犹如一朵花,为你生活添芬芳;好姐妹犹如一杯茶,帮你解渴除疲乏;好姐妹犹如一把伞,替你遮挡风吹雨打。今天姐妹日,好姐妹,谢谢你,愿你天天开心如意,越来越美丽!

29、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会出现发绀现象,或者在喂奶的时候很容易疲乏.30、不管你是一个人在家工作还是和同事在一起,大声播一首劲歌一定可以让疲乏一扫而光。

第二篇:论票据的无因性

要: 票据无因性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上的法律关系只是单纯的金钱支付关系,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票据为必要,至于这种支付关系的原因或者说权利人取得票据的原因均可不问,即使这种原因关系无效,对票据关系也不发生影响”。 分析我国无因性原则法律适用上的缺憾,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票据; 无因性; 建议

一、票据无因性的含义

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上的法律关系只是单纯的金钱支付关系,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票据为必要,至于这种支付关系的原因或者说权利人取得票据的原因均可不问,即使这种原因关系无效,对票据关系也不发生影响”。持票人不必证明其取得票据的原因,仅依票据上所记载的文义就可请求给付一定的金额。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通俗地讲,票据行为虽然多以具有经济内容的法律行为为前提,但是根据票据的无因性理论,票据上的债务关系与签发票据的原因法律关系的有效、无效之间没有任何牵连。凡在票据上签名的自然人或单位,不管什么原因,都应按票据所记载的文义关系或者借贷关系因其他各种原因者被撤销或被解除。从无因性含义中不难看出,票据无因内容就是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离。现实经济生活中,票据的无因性原则确的效应,只有票据法律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互相独立,作为基础关系的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不影响独立存在的票据关系的效力,才能够在票据的转让中减轻持票人的审查责任,降低持票人的交易风险,保障持票人,特别是善意持票人的合法权益,使票据成为商业社会里人们乐于接受的、公认的信用工具和支付手段,愿意利用票据的种种功效,加速物资有序流动,促进贸易发展,进一步助长票据流通作用的发挥,最终达到实现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目标。这也正是票据理论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最终原因和目的。正因为如此,票据无因性作为现代票据法的立法原则,已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票据法和日内瓦统一票据法所认可。

二、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效力范围

( 一) 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效力之所及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分离主要表现为 1 .即使票据原因不存在或者无效、被撤销,只要出票、背书等票据行为依法成立,则出票人、背书人仍须承担票据责任,持票人仍能享有票据权利。

2.即使票据上记载的内容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内容不一致或者不完全一致,票据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仍应当按照票据文义决定 ,而不能以票据外的事实来改变票据关系的内容。 3只要票据上的背书符合法律规定的连续性,持票人即可依照票据上记载的内容向票据债务人主张相应的票据权利一 ,而无须向票据债务人证明自己取得票据的原因内容,票据债务人也无须对持票人取得票据的原因进行实质上的审查, 即可依法向持票人履行票据债务。

4.在英美法系中, 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分离还体现在:在票据仅凭交付的转让中,只要受让人取得票据时是善意的,并支付了对价,他便获得该票据及其代表的全部财产的完全所有权而不受其他权益的约束 。

( 二) 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效力之所不及

票据法理论认为,依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又不能不有所牵连。这种牵连性即是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效力所不及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 可以用原因关系对抗票据关系。例如 : A 向B 签发一张汇票用于购买货物,B 背书转让给C, C 背书转让给D。A与B,B 与C,C 与D ,

则分别属于直接当事人 。当D 向B 行使追索权,B 偿付款项后取得票据,向A进行追索,A 则可以B 未交付货物为理由拒绝追索。

2 .持票人取得票据如没有给付对价或者未给付相当对价的,则该持票人不能享有优于其前手的票据权利。

3 .持票人取得票据的手段不合法不能享有票据权利 。在原因关系上,如果持票人取得票据的手段不合法,诸如因欺诈、偷盗 、胁迫、抢夺、抢劫、走私、贩毒、暴力等,由于法律规定这样的行为无效或者可撤销,所以非法取得都不可能享有票据权利。 因为票据法赋予票据行为以无因性,旨在保护正当的 、善意的持票人 , 而不保护非法的持票人 。

4 ‘为了清偿原因债务而交付票据时,原则上票据债务不履行,原因债务不消灭,但双方约定票据的交付是代物清偿的不在此限 。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事实证明交付票据的目的是代物清偿的,则原因债权只有在票据权利实现时才得以消灭 , 如果有事实证明交付票据的目的是代物清偿的,则原因债权在票据交付时得以消灭。

5. 当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因票据时效的丧失而消灭时,该持票人对于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在其所受的利益限度内有请求返还的权利 , 也就是票据法赋予持票人的一种特殊的非票据权利 — 利益返还请求权 。该项权利既不是票据权利 , 也不是民事权利,它直接由票据法所规定,是一种 “ 票据法上的权利” 。 从请求权的特点看,此权利具有普通债权的性质 。因此,对于该项权利的行使是持票人依原因关系适用民法中关于债的相应规定进行的。

三、我国法律关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现状 (一)票据法律

我国于 1996年1月起实施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6许多地方做了违背票据无因性原则的规定, 如第 10条第 1款规定: / 票据的签发、取得和 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 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0将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联系在一起, 否定了票据无因性原则。另外, 还有第21 条第1 款规定:“汇票的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 ,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这款规定又将资金关系与票据关系联系在一起 ,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 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付款人可以“自己与出票人无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为由 ,借助无约束的举证时间拖延付款 ,损害持票人的利益。第 83 条第 2 款规定:“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 ,应当由可靠的资信 ,并存入一定的资金。”这款规定也是将资金关系与票据关系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条款使支票的持票人对支票的出票人的信赖产生动摇 ,为保证实现票据权利而尽量减少背书转让的次数 ,从而又使支票的流通性大受影响。4. 第88 条第1 款规定:“支票的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此款的规定 ,也是把资金关系和票据关系联系在一起。 把汇票和支票的资金关系也扯了进来, 比较彻底地放弃了票据无因性原则。 ( 二) 票据行政规章 与 《票据法》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有关票据的行政规章一直旗帜鲜明地否定票据的无因性, 坚持将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民银行 19 8 8 年 12

月19

日颁布的 《银行结算办法》( 现已废止) 第 14

条第3 款规定 : “签发商业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禁止签发无商品交易的汇票” 。 上述规定典型地体现了票据有因性的立法思想 。

中国人民银行 19 9 7 年12

月1 日颁布实行的 《支付结算办法》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 。该办法第83

条规定:

“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或持票人向银行提示承兑时,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审批程序,对出票人的资格、资信、购销合同和汇票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查” 。第92

条规定 :

“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

办理贴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l) 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 (2 ) 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 (3)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

第93

条规定: “ 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时,应作为成转让背书,并提供贴现申请人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 。 上述规定明确了商业银行在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时要审查交易背景,同时也明确了银行审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对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的审查 。199 9 年3 月4

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 《关于加强支付管理,保障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的通知》 ,再次强调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支付资金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监督, 通知再次要求商业银行在办理商业汇票承兑时要认真审查票据签发人与收款人是否签有经济合同,办理贴现时要认真审查贴现申请人与汇票签发人或其前手之间是否签有经济合同和有无交易的增值税发票和发单据,并将增值税发票和发运

单据复印留存。与中国人民银行的上述规定相对应,中国人民银行的各地分支行在进行金融监管时,一直重视对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是否坚持贸易的真实背景的监管,并对违规商业银行进行行政处罚 。 ( 三) 票据司法解释

由于 《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模糊不清,存在争论和分歧 。 因此 ,在司法实践中, 几双方对无因性往往会各执一词,司法机关也莫衷一是,经常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 0 00

年2月2 4

日出台了 《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例若干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 《规定》) ,其中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规定主要是第2 条和第14

条。第2 条规定: “ 依照票据法第十条的规定,票据债务人( 即出票人) 以在票据未转让时的基础关系违法、双方不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持票人应付对价而未付对价为由,要求返还票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这是关于票据返还请求纠纷的规定 。根据这条规定,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以票据基础关系违法、双方不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持票人应付对价而未付对价提出诉讼的,强调票据应尚未转让,一旦票据背书转让,则票据抗辩将被切断 。第14

条规定 :

“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十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衡量是否背书转让的标志在于双方当事人是否直接的前手后手。换言之 , 虽然票据是经过背书转让的票据,但票据纠纷发生在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即发生在有债权债务关系的直接的当事人之间,背书人以票据法第十条为依据, 以与被背书人不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对方未给付对价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以支持 。可见司法解释第2 条和第14

条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票据抗辩切断作出了规定将票据的有因性截止于直接的债权债务人之间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票据法的立法缺陷带来的实际问题。

四、我国《票据法》在票据无因性原则适用上的缺憾

(一)我国《票据法》有否定票据无因性原则之嫌

《票据法》第 10 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依照一般的票据理论,票据流转次数越多,承担票据连带责任的人就越多,票据的安全性也就越高。但《票据法》第 1O 条的规定,会使票据流转次数越多,产生瑕疵的概率就越高,从而降低安全性。司法实务中,法院在审理票据案件时,当事人提出适用《票据法》第 1O 条的规定,如果审理,则是将票据关系与民事关系混为一谈,违背了票据法的基本法理,破坏了票据流通的基本规则,也失去了票据制度单独立法的意义。如果不审理,则又不符合法律的基本规定,造成两难的局面。

(二)相关条款规定不明确,互相矛盾如果说我国《票据法》完全否定了票据无因性原则那也不尽然。从《票据法》第 l1 条、第 l2 条、第 l3 条和第 18 条等条款来看,这些规则都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对票据无因性原则例外情况的规定,即学理上认为的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效力之所不及的情况。既然法律规定了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规则,则可以推断除这些例外情况之外,我国《票据法》是肯定票据无因性原则的。这就与《票据法》第 10 条的规定产生了矛盾。另外,《票据法》第 10 条规定还存在着一个缺陷,即如果违背了该条规定其法律后果不明确。持票人是丧失票据权利还是限制其票据权利法律没有确定。我们试通过其他规则进行推论,根据《票据法》第 11 条第 1 款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依该条规定,除了税收、继承和赠与三种情况之外,未给付对价而取得票据的,应当理解为连其前手的票据权利也无法取得,即丧失票据权利。这种后果与《票据法》第 12 条规定的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的后果是相同的,显然有失公平,更不利于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

五、改革和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几点建议

(一)对《票据法》的条款进行修订 ,以体现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

(1) 建议删除的条款。①删除《票据法》第 10 条。第 1 款以“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基础关系对抗票据关系 ,制约了票据使用和流通。第 2 款中“票据的取得 ,必须给付对价”说法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 ,操作上随意性极大 ,而且并不是所有票据的取得都要给付对价。占票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融资性票据并不需要“给付对价”。②删除《票据法》第 12 条。本条规定了两种持票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情形。如果保留这样的条款 ,对保护持票人的利益是不利的。根据票据无因性、文义性的特征 ,不管持票人的票据是如何取得的 ,只要他持有票据符合票据的形式要件 ,就依法享有票据权利。至于他取得票据是否以欺诈、偷盗等非法手段取得的 ,不是本法调整的范畴。③删除《票据法》第 21 条。因为无论出票人与付款人是否存在这种委托付款关系 ,并不影响持票人权利的实现。当票据被拒绝承兑、拒绝付款时 ,持票人完全可以立即做成拒绝证书而向包括出票人在内的所有前手行使追索权 ,从而实现票据权利。④删除《票据法》第 83 条第 2款。因为支票的出票人在付款人处不管有没有足够的资金 ,只要他开出的支票符合支票所需的形式要件 ,持票人就享有票据权利 ,付款人就必须无条件付款。

(2) 建议增加的条款。

1、建议在《票据法》中增加“不得以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等基础关系真实与否对抗第三人; 违反票据资金关系真实性签发票据的出票人 ,仍应按照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对持票人负票据责任”等体现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条款。

(二)、增加“促进票据的流通性”作为《票据法》的立法宗旨。流通性是票据的最基本特征之一。纵观国外票据立法 ,无论是《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统一支票法》等大陆法系各国的票据法 ,还是英国《汇票和本票法》等英美法系的票据法 ,都贯彻着“促进票据流通”的立法宗旨。 票据的无因性是由票据的流通性这一最基本特性所决定的 ,可以说 ,票据的无因性是由票据的流通性产生的。票据的无因性表现为 ,虽然票据行为产生于一定的票据基础关系 ,但票据行为却又独立于票据的基础关系而存在。票据行为只要形式具备便产生法律效力 ,票据行为人必须依照行为时的文义负票据责任 ,无论产生票据行为的基础关系如何 ,即使基础关系无效或存在瑕疵 ,也不影响票据关系。这样 ,票据的被背书人就可以大胆地接受票据 ,不必为其票据权利的不确定性担忧 ,贴现行也可以大胆进行票据贴现 ,从而使票据可以顺利地流通转让。所以 ,我国台湾学者郑玉波教授认为:“助长流通乃法律上对于票据所采取之最高原则 ,票据法之一切制度 ,无不以此原则为出发点。”如果票据的无因性得不到贯彻 ,票据的流通性就会大受影响。所以我国《票据法》第一条在设立立法宗旨时 , 应增加“促进票据流通和转让”的文字。

(三)适当放开对融资性票据的限制。在西方发达国家 ,融资性票据已成为票据市场的主体 ,融资票据也是企业用得最广泛、最灵活、最经济的直接融资工具 ,它的效率和规模甚至超过股票、国债和企业债券等融资工具。适当开放融资票据 ,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的燃眉之急 ,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大发展建造一个可信赖的市场平台。在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律制度背景下 ,票据的签发、转让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 ,因而 ,仅使得票据的支付手段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而其最主要的融资功能 ,却因为《票据法》的限制而长期得不到发挥。实际上 ,融资性票据半公开、半地下的状态早已存在。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取消关于真实交易背景的规定 ,既可以为融资性票据的发展扫清法律障碍 ,使企业得以利用融资票据进行短期资金筹措 ,解决企业短期资金不足的问题 ,又可以增加票据市场的产品种类 ,疏通票据流通渠道 ,改善目前票据风险过分集中于银行的状况。所以 ,在《票 据法》中 ,取消关于真实性交易的限制 ,可以好的还原票据无因性、流通性、文义性的特征 ,更好地发挥票据的支付功能、信用功能、融资功能。

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 ,票据基础关系与票据关系相分离 ,不仅是票据法理论界的共识 ,也是现代各国票据立法所采纳的准则。经济活动的实践也证明 ,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票据融资与流通功能实现的最充分保障。

六、我国《票据法 》对票据行为无因性规定与欧洲立法比较

20世纪初的票据统一立法运动 ,产生了 1930年的《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 》,这一统一立法后来被欧洲大陆的几乎所有国家纳入到其本国的票据立法之中。1933年《德国汇票本票法 》中的前两章几乎就是对这部统一立法的翻译。这一法律的第 1条即规定了汇票的必要记载事项 ,其中不但没有提到票据的基础关系 ,而且在第 2项还明确规定不得对票据付款进行任何限制 (无条件付款记载 ) ,因此任何基础关系上的限制都不能影响汇票的付款。同法第 17条规定“被:提出票据请求权之人 ,不得以自己和出票人或者前手之间的直接关系中存在的理由对抗持票人 ,但持票人在取得票据时已知对于债权人不利之处的除外。”此系为各国法律包括我国《票据法 》第 13条所吸收。票据抗辩断原理 ,也可以理解为票据行为相对的无因性。此外 ,还有德国学者认为《汇票本票法 第 9条 (出票人的责任 ) 、第 15条 (背书人的责任 )以及第 28条 (承兑人的责任 )也体现了不计票据基础关系的无条件付款的要求。但由于国际统一立法的文字需要照顾各国需要 ,这些条文的立法语言都没有贯彻德国学者的票据行为的绝对抽象原则理论。 所以 ,这一原则在德国和《民法典 》上对物权行为的抽象性以及抽象债权的规定不同 ,并没有法律条文依据 ,现今仍仅依靠大量的司法判例和学术理论进行解释。与德国不同的是 ,同属欧洲大陆的法国却在民法基础理论中没有承认法律行为的抽象性原则 ,所以也就没有物权行为的抽象性和抽象债权的概念 ,相应的 ,无论在立法、司法还是学术理论中 ,法国都完全没有承认过票据行为的绝对抽象性原则。《法国民法典 》第1131条规定:“任何请求权的有效都须以真实而合法的权利基础为前提。”历来的法国学术界都不承认票据行为系不同于基础关系的独立行为 ,而认为它们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29〕 在《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 》生效之后 ,法国也接受了这一国际统一法 ,并对自身的法律作出了一些改动。法国学术界也逐渐认为在票据法律关系中存在着两种请求权:由票据基础关系产生的请求权和由票据本身产生的请求权。但是学者们始终认为:虽然票据请求权是单独的请求权 ,但却不是抽象的 ,而是和基础关系的原因相关。这意味着:基础关系的原因如果不存在或嗣后消失 ,则票据义务亦将被视作不存在或不再存在。这一和德国票据法理论的差异在实践中并不会导致重大不同 ,因为法国法上证明基础关系不存在的举证责任也落于票据债务人 (即德国法上

因此而产生的不当得利的受害人 )之上。 〔31〕 当然 ,类似于德国《汇票本票法 》第 17条和我国《票据法 》第 13条的对票据抗辩的切断 (即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 )的规定 ,在法国票据法中也存在。所以 ,从这一意义上说 ,法国的票据制度和我国现行《票据法 》的制度非常近似。 参

[1]李燕.《论票据的无因性》.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张奇.《从票据无因性看我国 < 票据法 > 的缺憾》.法制与经济.第 1 83 期

[3]李健男.《票据法律适用法比较研究》.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 学版).2004(6)

[4]高磊.《票据无因性及相关法律问题》.合作经济与科技.第 341 期 [5]王晓磊.《票据无因性原则立法评价》.合作经济与科技.第 347 期 [6]于晓今,于桂音.《浅谈票据无因性原则》.中国科技信息.2008(3) 7,张广兴:《债法总论》 , 法律出版社 1 99 7 年版,第24 1 页。 8.高子才 :(( 论入世后我国票据法的修改与完善)),《人民司法)) 9 . 梁英武《: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释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了9 9 5年版,第2 62

页。

1 0 . 张群、张松:《20

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脸 —以 ! 9 2 9年票据法与1 9 9 5 年票据法为例》,中国法学网

11 .谢怀林 :《评新公布的我国票据法》,《法学研究》第19 9 5 年第6 期,第4 0

页。{2. 余保福:《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金融理论与实践》2 0 0 3 年第2 期 、 第4 3 页。

第三篇:因性而爱的女人比比皆是...

都说男人可以没有爱而性,而女人是必须有爱才有性的。可仔细分析起来,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发生一夜情的男女比例是1:1

这是最有力的证据。说男人只用下半身思考问题,最容易让人联想的就是男人可以随时发生性爱,可以很多人,见面片刻都可以进行。社会也总把发生一夜情的责任归于男人身上,可问题是,发生一夜情的女人和男人是一样多的!

因性而爱的女人比比皆是

说客观点,男人可能因爱而性的比例不高,但因性而爱的比例也不太高,真是一个很理智的性别。可现实中,很多女人嫁了某个男人,不是当初她多爱这个男人,就是因为无意中把身体献给了他,就觉得自己是他的女人,就应该爱他。

发生一夜情后期待继续交往的,往往是女性。女人希望男人对这个一夜情负责就是一个证据。男人不会轻易因为发生一夜情而爱上一个人,女人相反就很容易爱上那个和自己刚发生关系的男性,并开始幻想未来的生活。经常这种幻想不切实际,所以才会把这个经历当作可耻的一夜情。因性而爱的事实证明了,女人并非各个因爱而性,有爱才有性。

第四篇:论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及其相对性

「内容提要」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是当前各国票据法通行的一项基本规则。但是在坚持该原则的同时,应当寻求适用该原则的适当途径,解决促进票据流通和保障票据使用安全二者之间的矛盾。票据无因性原则具有相对性的理念正是解决之道。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法律的妥当性和衡平性,在保证票据使用方便、快捷和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和诚实信用。

「关键词」票据的无因性、绝对无因、相对无因、射程距离

现代民法理论,之所以将法律行为分为要因行为(有因行为)和不要因行为(无因行为),目的和意义无外乎从人们普遍存在着的对事物和行为的认知必考察前因后果的习惯中,分离出观察民事法律行为的独特视角,强调如果民事法律行为是不要因行为,则与其原因关系相分离,不以原因为要件,不因原因关系的欠缺或瑕疵使该法律行为本身的效力受影响;而如果民事法律行为是要因行为的话,则与其原因不能分离。原因不存在时,该法律行为不成立。[1](P266)虽然近现代各国或地区的民商事立法、学说及判例,对物权行为、债权契约的无因性见仁见智,争议颇大,但票据行为却被民法理论界及世界各国票据立法公认为无因行为,并以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理论为基础构造各国的票据法体系。

但是,从“有因说”到“绝对无因说”,人们从票据法律制度在实务中的应用,痛苦地发现仍然无法解决票据的流通效率和使用安全之间的矛盾。我们在票据的使用安全屡遭破坏的现状面前,不得不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应有内涵以及该原则的具体应用进行反思和再认识。于是,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具有相对性的理念逐步萌发,成为思考票据法律制度的新视角。本文试图从对票据无因性原则进行历时性考察入手,思考票据无因性理论的应有内涵及具体适用时的“射程距离”[2](P148)等问题。

一、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缘起

(一)票据无因性理论的创设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创设的无因性概念和理论,不仅对德国近现代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纳,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当时的许多学者。德国学者Kuntze在其巨作《票据法》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债权行为无因性思想中的无因债务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票据无因性原则从无因债务范畴中独立出来的过程。他认为是Gneist、Liebe和Unger最早创立了这一概念的雏形。随着世界上最早的票据法-1848年德国票据条例的颁行,几乎所有的德国法院均认识到票据“结算”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应当与债务原因相分离。在这种背景下,当时的德国学者巴尔(Bahr)在其著作《关于以承认作为债务负担的原因》中,在对传统的否定无因性思想的“否定主义”表示质疑的同时,全面阐述了他关于无因债权契约及票据行为无因性的思想,将票据无因性原则发展成为私法的一项基本理论,并逐步为世界各国的票据立法、学说及实务所公认。

萨维尼和巴尔生活在19世纪中叶,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信用经济始见成长却未臻成熟。他们之所以能够极具超前意识地抽象出法律行为无因性原则,是与当时市场竞争迫切要求促进信用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其宗旨是既要在物权契约中保护“所有权之移转的意思的合致”,又要在债权行为下使债权人的权利顺利实现。票据行为作为具有显现信用经济发展水平功能的“个别的法律行为”,更被赋予了无因性。因为“汇票自开始出现之日起,就是融资的一种手段。除即期汇票外,它实际上是一种信贷工具,由银行或金融机构作为受票人、付款人、背书人或持票人对汇票进行议付、贴现、托收或承付。银行家们对于导致产生汇票的交易并不感兴趣。对购买羊毛、木材或无核小葡萄干而开出的汇票是否有对价关系,这对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对于处理票据的金融界人士来说,汇票究竟由卖方开出,还是由买方的担保人开出,同样也是无关紧要的。票据交易的典型特征是:它作为一种纯粹的金融交易,完全脱离了交易的最终目的,按它自己的是非曲直做出判断。对于银行家来说,重要的事是考虑票据的形式是否得当。汇票票面必须有效,不应过期,并不得以不承兑或不付款为由而拒付。”[3](P65)因此,“所谓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并不是说票据行为之所以发生,其本身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说,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在法律上将二者予以分离,从而形成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特征。换言之,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乃是基于社会经济生活对票据所提出的要求,而由法律即票据法所特别赋予的。而并非票据行为所固有的。”[4](P60)也就是说,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并不是票据行为自身法律逻辑的必然产物,是法律为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而特别创设的,是立法技术的处理结果。所以,无论是从票据行为的对外效力阐释无因性的概念与原则,还是从票据行为的自身内容-内部的抗辩机制阐释无因性概念及原则,都离不开无因性理论的创立宗旨。

(二)票据无因性的基本涵义

德国票据法理论从分析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票据行为无因性,是指票据上的权利并不依赖作为票据关系之基础关系的原因关系,原因关系即使无效或被撤销,对票据上的权利也不产生任何影响。

英美法系的票据法理论注重票据的流通作用,且强调“对价”和“正当持有人或善意持有人”概念,所以,一般都是结合票据流通、支付对价及善意取得三个方面,对票据无因性的内涵进行解释。英国学者杜德莱?理查逊就将票据无因性解释为:票据作为一种权利财产,其完全的合法权利可以仅凭交付(或许要有转让人的背书)票据来转让。只要受让人取得票据时是善意的,并支付了对价给转让人,他便获得该票据及其所代表的全部财产的完全的所有权而不受其他权益的约束。[5](P15)

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票据法理论,虽然承袭了德国票据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但对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阐释较德国票据法更为详尽和清晰。日本著名商法学者龙田节认为,票据上的债务是基于票据行为自身而发生和存在的,和作为票据授受原因的法律行为(买卖、消费借贷等)存在或有效与否无任何关系。即使买卖契约无效或被解除,由此产生的票据债务也不受影响。[6](P177)台湾学者李钦贤进一步解释到,票据法律关系虽因基础法律关系而成立、发生,但票据行为本身决非将基础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表彰于票据上,而是依票据法的规定,为创设另一新的权利义务之法律关系,因此,基础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与票据行为所创设的权利义务,系个别独立存在的,相互间不发生影响。[7](P299)梁宇贤更把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含义总结为:“无因证券者,乃票据执票人得不明示其原因所在而主张享有证券上之权利谓也。票据如已具备法定要件,其权利即行成立,至其法律行为发生之原因如何,在所不问”。[8](P11)

我国大陆的票据法理论及实务基本上继受了德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票据法理论关于票据无因性的理解。认为所谓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如果具备票据法上的条件,票据权利就成立,至于票据行为赖以发生的原因,在所不问。[9][4][10]

从上述各国对票据无因性概念涵义的理解,可以看出,票据无因性理论是以民法上的无因性理论为基础的,是民法的无因性理论给了票据无因性思想以发轫、形成和独立的空间。但也应该看出,正是由于民法传统无因性理论的影响,一般多仅从无因性原则的外在效力阐释票据的无因性原则。但是,无因性原则应当是指法律行为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的统称。它不仅仅是指法律行为的有效性,独立于产生该法律行为的原因的有效性,其发生及存续皆不受后者的影响(外在无因性);也是指产生法律行为的原因从该法律行为中抽离,不构成该法律行为的内容,当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时,原则上,债务人不得以原因关系所产生的抗辩事由对抗债权人应当行使的权利(内在无因性)。[2](P138-139)我们对票据无因性的理解也应该从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两方面入手。具体说来,票据无因性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票据的无因性实际上是指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即票据行为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其与所产生的票据法律关系和所由产生的基础关系(特别是原因关系)之间的关系。所以,对票据无因性涵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关系的解释。(2)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正如上所述,是指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其效力如何,完全取决于该行为在形式上是否符合票据法的要求,而不受由基础关系(特别是实质原因关系)引起的法律行为的效力的影响。持票人不负证明给付原因的责任,只要依票据法的规定,能够证明票据债权的真实成立和存续,就当然可以行使票据权利。(3)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指引起票据行为、产生票据关系的实质原因从票据行为中抽离,不构成票据行为的自身内容。所以,当形成票据债权债务关系时,原则上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关系所生的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债权的行使。

二、关于票据无因性原则射程距离的思考

(一)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效力之所及

无论是确定票据无因性原则效力所及的范围,还是其效力所不及的范围,均要以票据无因性的涵义及其创设目的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划定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射程距离。

1.对通行观点的检讨。依我国票据法学界的通说,票据无因性原则在票据法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或曰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阻隔了票据债务人对票据债权人的抗辩,使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对抗持票人。即所谓的抗辩切断。[4][8]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票据债权与原因债权是基于不同的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请求权。原因债权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清偿、赠与)等而产生的民事权利,票据债权则是基于票据行为而产生的票据权利。或者说,虽然票据行为是为了实现原因行为的目的才进行的,票据行为本身亦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但票据债权和原因债权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权利。所以,基础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仅应附随于原因债权。当原因关系中的债务人为清偿原因债务签发票据给债权人,债权人又将该票据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转让给他人时,其转让的只是依原因关系债务人的出票行为而产生的票据债权,原因债权并未随之移转。这样,附随于原因债权之上的原因关系的抗辩也就并未随票据债权的移转而转让给受让人。于是,票据债务人当然不得以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对抗持票人。如A为清偿对B的价金债务,签发票据给B,B为清偿对C的债务,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C.此时,B转让给C的只是票据债权,其对A的原因债权并未转让给C.由于基于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仅存在于原因债权之上,依民事权利的本意,固不得以某一权利存在的瑕疵对抗另一权利的行使。所以,无需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即不得作用于受让人。

只是如此说来,既然不得以一权利的瑕疵对抗另一权利的行使,而即使在直接当事人之间亦存在票据债权和原因债权两种不同的权利。如前述在A、B之间同时存在价金债权及票据债权两种民事权利,是否A亦不得以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对抗B呢?依台湾学者陈自强的观点,A亦不得以基础原因关系所生的抗辩对抗B的票据请求。但可以通过不当得利的抗辩、权利滥用的抗辩或目的限定的抗辩,间接予以对抗。如此一来,这时的抗辩就已非附随于原因债权之上,可以说是对票据债权行使上的限制。那么,就可以随票据债权的移转而移转。[2](P143)只是如果这样的话,票据的流通性必然受到极大的阻碍,有违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保证票据流通简便迅捷的立法宗旨。所以我国票据法第13条明文加以限制,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只是依前述票据无因性的内涵,此种限制与票据的无因性并无直接联系。

票据法第13条规定的另一种抗辩限制是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与出票人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这一般发生在以汇票清偿原因债务的情形。如A为了清偿与B的价金债务,签发汇票给B,委托自己的债务人C对该汇票进行付款,付款人C对该汇票进行了承兑。此时票据并未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进行转让,也就无所谓保护票据流通的问题。但是为了保证票据的支付和信用,票据法同样对此种票据债务人C可以行使的抗辩进行了限制。两种抗辩限制虽然目的不同,但同样无需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即可解决。

在出票人A签发票据给持票人B,委托自己的债务人C进行付款时,存在着两个法律关系。一个是A、B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另一个是A、C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持票人B和付款人C之间并未因出票人A的出票行为而产生某种法律关系。是C的承兑行为,才在B、C之间建立了票据法律关系,才产生了B对C的票据债权。根据我国票据法第38条的规定,C的承兑行为并不是向A表明接受其付款委托的契约行为,而是C表明承担票据债务的单独行为。可见,B、C之间的票据债权债务关系与A、C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无必然的牵连关系,是两个不同的债权债务关系。依债的相对性原理,C固不得以与他人关系所生的抗辩对抗票据债权人B.[1](P145)

既然抗辩限制与票据的无因性原理并无直接联系,或可以通过其他法律原理加以解决。那么票据的无因性原则法律效果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2.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法律效果虽然票据的基础关系可以分为票据原因关系、票据资金关系和票据预约关系,但票据的无因性原则一般仅体现于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中的票据原因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中,[11](P41)并最常发生于票据的转让过程中。如前所述,正是基于促进票据流通、减轻持票人的审查义务、降低交易风险的立法目的,票据法才特别规定了无因性原则。所以,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法律效力体现在:

首先,即使票据发行或转让的原因不存在或者无效、被撤销,只要在票据上所为的票据行为依法成立,票据行为人就须承担票据义务,持票人就得享有票据权利。

其次,票据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应当依票据文义,即使票据上的记载内容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内容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也不能以票据外的事实来改变票据关系的内容。

再次,票据无因性原则在当事人(包括有直接原因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举证责任的转换的法律效果。持票人在主张票据债权时,无需证明原因关系的存在,只要依票据上的记载内容即可向票据债务人主张相应的票据权利。反之,如果票据债务人欲对抗权利人的权利主张,则需举证证明存在符合票据法规定的、足以对抗权利人权利主张的抗辩事由。

可以说,上述三种无因性原则的法律效果,就是票据无因性原则效力所及的范围,也是无因性原则射程所及的距离。

(二)票据无因性原则法律效力之所不及

原因债权与票据债权之间,毕竟具有经济上的一体性,而非风马牛不相及的二个独立请求权。特别是在票据尚未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转让之前,并不存在对善意交易相对人的保护问题,那么,票据债权的行使,是否丝毫不受基础原因关系的影响?更进一步讲,即使票据债权业经转让,基础原因关系就一定不影响票据关系吗?这就涉关票据行为到底是绝对无因,还是相对无因,亦即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射程距离到底有多远的问题。

关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现有的论著、文章和讲义一般认为惟有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存在抗辩的情形,才不得以票据的无因性法则加以排除,此外,别无他论。[12][13]其实,概括说来,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情形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票据原因关系的效力直接影响他们之间票据关系的效力。由于在授受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既不牵涉票据转让的第三人的问题,又无关票据的流通。为体现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减少讼争,节约诉讼成本。所以当原因关系和票据关系同时存在于同一对当事人之间时,根据我国票据法第13条第2款的规定,票据债务人可以对票据债权人以基于原因关系所生的事由进行抗辩。

2.持票人取得票据未给付对价或未给付相当对价的,票据债务人可以以与持票人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票据对价来源于合同对价,但由于票据是一种极具流通性的证券,所以为保护交易安全,票据法只以善意持票人为保护对象,排斥非善意或未给付相当代价的持票人。所以,票据对价并不完全等同于合同对价,它要求,第一,票据对价不仅要真实,而且要与持票人所获得的权利相对应。支付明显不对等的代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票据法推定为恶意持票人;第二,原有的债务或责任,可以构成票据的有效代价;第三,票据对价实际上是票据基础关系中持票人应当承担的义务,可以是现在的债务,也可以是过去或将来的债务;第四,持票人持有票据,法律原则上就推定其已经支付了对价,票据债务人如提出无对价的抗辩,应负举证责任。

持票人有无给付对价原属票据原因关系上的问题,票据的取得亦不以对价的存在为必要条件。但作为原因关系的对价还是会对票据权利发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如果持票人取得票据时给付了对价,就能享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即使其前手并不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作为善意第三人,亦会受到票据法的保护。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其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反之,如果持票人取得票据没有给付对价,原则上不享有票据权利。在法定特殊情况下(如因继承、税收、赠与)而取得票据,则不享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我国票据法第11条)。票据债务人可以以对持票人前手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票据对价所达到的法律效果,是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互牵连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票据无因性原则效力所不及的情形之一。

3.持票人取得票据手段不合法即不享有票据权利,票据债务人得对该持票人提出“恶意抗辩”。在票据原因关系上,如果持票人系以欺诈、偷盗、胁迫等非法手段或方式取得票据,或因重大过失或明知其前手票据权利的瑕疵仍接受票据转让的,该持票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但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此种抗辩时,应负举证责任。这一方面是票据无因性的体现,同时亦是票据无因性原则的例外情形。

4.当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因票据时效的完成而消灭时,该持票人可以对因时效完成而受有利益的票据当事人,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由于持票人享有该权利的前提是票据权利已罹于票据时效而消灭,因此,该权利不属于票据权利。此项权利的行使是基于票据原因关系中的民事权利义务,这又是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相分离的一个例外。

以上,通过对票据无因性原则在票据法中的体现及其例外情况的逐项“扫描”,这一原则的射程距离及轮廓已清晰可辨。其效力所及和所不及之处正是其是否具有绝对性的最好体现。我们正是通过对其效力不及之处的明确,来探寻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适当方式的途径。

(三)票据无因性原则相对性的思考

虽然票据法的制定和发展,更多的是出于促进票据流通、方便商品交易、繁荣市场经济的技术上的考虑。票据法本身亦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法律。固然基于这种考虑,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票据法将“方便”、“快捷”、“效率”置于比“稳定”、“安全”、“秩序”更高的地位。所以才规定了票据的无因性原则。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方便”、“快捷”、“效率”,忽视对公平和诚实信用的追求,忽视对票据使用所需“稳定”、“安全”、“秩序”的保障,也是不可取的。正如台湾学者钟兆民所言:“依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固为不要因证券,若绝对坚持这一原则,亦足以妨害票据的流通性。按票据法之所以规定票据为不要因证券者,原在保护票据的流通性。若今为保障执票人之权利而轻易舍弃发票人或执票人前手权利之保护于不顾,自非本部分法条之本意。”[14]故为追求法律的妥当性和衡平性,在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基础上,兼顾该原则的效力不及之处;在对该原则进行普遍适用的同时,对该原则的例外情形予以严格适用,即坚持票据无因性原则具有相对性的原则,才能实现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保护交易安全的双重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陈自强。无因债权契约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4]赵新华。票据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

[5]杜德莱#183;理查逊。流通票据及票据法规入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6]龙田节。商法略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7]李钦贤。票据法专题研究(1)[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6。

[8]梁宇贤。票据法实例解说[M].台湾: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9]王小能。票据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刘心稳。票据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1]谢怀栻。票据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

[12]林毅。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J].中国法学,1996,(3):54-57。

[13]姜丽勇。票据的无因性[J].金融法苑,2000,(29):68-70。

[14]郭敏。票据的无因性[J].福建法学,1999,(2):65-68。

第五篇: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论文

论文摘要: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论文关键词:双性化教育因性施教双性化人格

十余年前,在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就有人提出:“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伴随着儿童人格双性化的进展,人们却发出了“现在的小孩是怎么了?男孩太软弱、女孩像假小子”的慨叹。甚至有人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轨道。[1]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试行男女分班学习,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单一性别的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以上种种现象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思考:与传统的性别观相比,现在的性别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双性化人格教育是否必要?如果必要,双性化教育还有哪些应该完善的地方?文章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并对二者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指的是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男人“an-dros”和女人“gyne”。双性化人格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位语。从心理学角度讲,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与长处。[2]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对儿童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双性化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1.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的研究发现[3],双性化的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灵活的对各种场景做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2.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4],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差为未分化者。3.马锦华在2001年的研究显示了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5]其次,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来看,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6]。性别角色模式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联系的。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年代,人们认为传统的性别模式应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其人格特征像生理特征一样不可调和。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许多妇女开始从家庭中走出来从事工作,于是,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应独立、应与男性同工同酬。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过去许多只有男性才从事的工作女性也开始涉及,反之亦然。这就要求男女两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性的一些特质。因此,双性化教育作为性别角色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

二、“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1.“因性施教”的必要性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可是,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近年来的大量资料显示虽然在理论上,双性化教育的倡导由来已久,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颁布相应的政策强调双性化,但是研究者们谈论更多的是双性化的概念、优点和影响因素,至于如何实施,人们却谈之甚少。李晔在对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调查中发现“父母和老师们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期望男孩、女孩能自由发展,鼓励他们去参加异性的活动,去尝试更多的生活经验。”

可是,“围绕性别角色教育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家长、老师的认识却比较模糊,甚至存在某些观念上的错误。[3]”如有人认为双性化教育就是把男孩当女孩养;还有人认为应该进行双性化教育,但在进行过程中却不自觉的受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具体的一些活动都对男女的性别有所暗示。有调查发现,男女主人公的分配比例在儿童的教科书上悬殊太大,高达7:1,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人们才会慨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对于双性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忽视了双性化教育应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为前提条件。所以,实行双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因性施教”。

2.“因性施教”与“双性化教育”相结合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个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7]“因性施教”主要针对两性心理差异提出,而双性化教育则为了缩小两性人格差异,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在承认两性性别差异前提条件下去实施双性化教育才是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比如,在情感表达方面,女性多较男性含蓄、细腻些,男性则比较粗心;在性格方面,女性较男性耐心、细致,而男性则比较粗犷、豪放;在认知方面,男性与女性智力发展差异并不大,但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小学之前,女孩智能发展速度高于男孩,言语表达和形象思维较男孩好,男孩进入初中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最后与女生趋于平衡。而且,男女两性大脑优势半球发展不平衡,女生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好,而男生的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事实上,正是因为两性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异,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如果忽略了“因性施教”去谈“双性化教育”,就可能出现性别认同偏差或性别认同一体化,这当然不是性别教育最终想看到的结果。所以,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三、“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的结合方式探讨

“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既重视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又重视其性别形成同样受社会教育文化的影响,最终目标是要达到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即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又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从心所欲不逾矩”。[7]从个性角度讲,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女性以阴柔为主,柔中有刚。从知识能力发展讲,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既具有本我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心理水平。

1.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的前提下,培养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首先应建立在对自己生物性别及心理性别特质的认同与内化基础上。否则,双性化教育结果就可能与人们预期背道而驰,导致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因此,强调“因性施教”使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

(1)家庭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儿童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最初总是来自于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一方。所以,父母应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首先应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理解双性化教育的内涵是在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基础上适当发展异性的优势性别特征。因而,“因性施教”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2岁儿童已能明确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对自己性别恒常性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父母应加强对儿童性别同一性的引导,使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并了解相应的性别应具备的一些特征。最初可从衣着上、发式上、游戏角色扮演上让儿童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在儿童对自己性别认同并内化的基础上,可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如:不过分关注衣着、发式,让其参与异性的主要游戏活动,玩异性的典型玩具,鼓励和异性交往……父母自身还应注意自己对于幼儿性别认同的榜样作用,母亲不应做专职的家庭妇女,应有自己的工作。父亲应分担一定家务,为双性化教育奠定基础。

(2)学校中“因性施教”不可缺失。儿童在3岁时即进入幼儿园学习,这时性别意识仍处于发展之中。这一时期幼儿教师对其性别同一性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一项资料显示,男性幼儿教师在美国占10%,在日本占7%,在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比例,而在我国却凤毛麟角。这种女性教育模式,女性思维当然会影响对幼儿人格双性化的培养。所以幼儿教师应注意突破自身性别角色局限性,对儿童一视同仁。不能因小男孩调皮捣蛋而横加指责,也不能因女孩比较乖巧过于宠爱,否则,会培养出过于顺从、乖巧的男性,易使男孩性别认同错位,出现女性化倾向。幼儿教师应克服性别消极效应影响,因为性别角色教育关键不仅仅在于教育者的性别,而在于教育者观念与行动。否则,就会导致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因此,在教学、游戏活动中应注意对幼儿双性化的引导。

(3)实施“因性施教”,大众传媒比例有待合理化。如果说幼儿园对儿童性别认同易导致女性化倾向,那么,大众传媒中描述男主人公比例远高于女主人公比例,且对男性描述多为正面,女性多为负面,则易导致儿童性别认同出现男性化倾向。女孩一种情况表现为“假小子”性别特征,另一种情况则认同了教科书中女子的性别特色,导致女性过于软弱。所以我们期待教材在编著时,不仅要考虑它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发展的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它对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应在性别同一性基础上赋予主人公双性化人格特征。

2.重视从两性差别的角度培养双性化人格。

在幼儿对自己性别有了同一性认识之后,还应意识到两性确实存在差别,在充分认识两性差别基础上进行双性化教育

(1)从两性发展不平衡入手“因性施教”,培养“双性化人格”。大量研究证明两性确实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存在不平衡,应重视根据每一阶段不同表现“因性施教”。小学阶段,女生思维活跃,记忆力发展快,形象思维性强,教师应注重引导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否则会限制其智能、能力发展。男生发展相对滞后于女生,则应教会其一定的记忆方法,鼓励其勇敢的表达自己。进入中学后,男生发展快速,成绩迅速赶上女生,教师不应忽视女生,应帮其理解知识,避免因死记硬背而引起的成绩下滑。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青春期的男女学生正常交往。

(2)“因性施教”应针对男女品质发展不足之处来进行。在对儿童进行性别同一性教育时,应渗透男女平等思想。同时应让幼儿明白男女间确实有差异,但各有优缺点。而且,有一些品质是应当共同遵守的,如正直,诚实,守信、宽容等。应重视对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塑造。双性化教育可针对男女心理品质发展不足之处来进行。如,培养女性独立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培养男性耐心,细致和持久工作的能力……

3.“因性施教”应重视同一性别间个别差异的存在

人的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不仅异性间如此,同一性别间也如此。因此,应重视同一性别间个别差异的存在,据此实施双性化教育。如女孩中,有的由于父母宠惯过于女性化,关注衣着、外貌,娇气而无内涵。这时可培养相应的男性化特征,如不过于执着于外貌,对生活琐事大而化之等;而另外一些则过于“男子气”,言谈举止、衣着,像“假小子”,则应多培养相应的女性特征。同样,男孩中有的过于女子气,应锻炼其勇敢、顽强、独立的男性特征。有的勇敢有余,但过于粗鲁,则应培养其沉稳、含蓄、细致等品质。总之,因性施教不能脱离个体现有的心理状况来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建强.独生子的人格双性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5,(2):11-13.

[2]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研究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69-272.

[3]李晔.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儿童[J].无锡教育学报,2003,(6):84-88.

[4]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148-152.

[5]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87-89.

[6]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1-73.

[7]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施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5):103-108.

上一篇:四年级小学生作文下一篇:生命话题作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