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毕业毕业论文

2022-05-1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师毕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以中职幼师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整体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没有形成、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发展不均衡、欠缺对幼儿园活动的自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第一篇:幼师毕业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措施

【摘 要】在对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部门建设等方面,提出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师 毕业生 就业工作 措施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C).2011.09.059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同样也面临就业市场竞争的挑战。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一般以专科、中专层次为主,专业设置少,就业面较窄,主要面向幼儿基础教育,职业吸引力较弱,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本文就如何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一、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学生就业问题当做学校生存之本来抓,成立以学校“一把手”为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外联络、信息沟通、学生推荐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其次,全校教职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宣传动员,让教职工认识到学生的就业与国家利益、学校利益、每一位职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使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上。具体做法是:实行毕业生就业和各系部挂钩的办法,将就业任务下达到各系、各教辅部门和行政部门,再由部门发动本部门教职工参与。同时开展毕业生就业创先争优活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全校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是加强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使其具有为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其次是加强形势教育,引导他们理智地、辩证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此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适宜自己的职业崗位。避免毕业生因为自我评价过高,就业期望值过高,不顾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幼师行业的特殊要求等社会客观现实,高攀不成,低就不愿,从而白白错失就业机会。

(二)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教育观念上树立“全程化、专业化、全员化”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大纲,分专业、分年级、分层次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培训。在教育形式上,一是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二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如,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专家校友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心理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课外就业指导活动。三是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教育。通过组织招聘观摩活动、举办模拟招聘会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应对招聘现场的反应能力。还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到实习基地或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幼儿教师专业教学技能。在教育内容上,包括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就业技能教育、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可涵盖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流程、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求职材料准备、求职方式与途径、面试技巧指导、就业手续办理、创业的政策途径和程序等具体内容。

(三)加强幼儿学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校内指导队伍。遵循“全员化、专业化”的原则,该队伍包括校领导、系部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任教师。校、系领导主要进行就业思想观念教育、形势教育,专任教师主要进行就业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教学,班主任和辅导员主要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就业指导活动,心理辅导员主要进行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职业测试。二是校外指导队伍,聘请自主创业或在工作岗位上有成就的专家、知名人士和知名校友作为校外辅导员,让他们来学校作报告、开讲座、与学生座谈,并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通过他们传授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工作经验以及创业经历,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提高就业能力。

三、有效开拓就业市场

(一)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

一是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将历年来各专业毕业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就业单位、就业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情况录入数据库,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信息,以便及时分析就业情况,做好分析,拿出对策。二是加强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目前网络成为信息发布和收集信息的便捷通道,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起就业供求信息的发布平台。该平台提供用人单位发布各种招聘信息、毕业生发布个人信息、链接区内外劳动力市场的网站、发布有关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技能知识等功能,以实现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一体化服务功能,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就业政策和获取就业信息。

(二)采取各种途径开拓就业市场

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到区内外的相关单位考察调研、洽谈。例如,我校每年都组织就业部门人员以及系部相关人员分赴广东、深圳以及广西各市、县进行就业市场考察,联系用人单位,回访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需求,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巩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二是积极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如针对2010届毕业生,我校举办了两场专场大型招聘会,举行用人单位宣讲会12次。除了本校组织供需见面会,学校还组织毕业生参加广西区内外政府、人才交流中心、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双选会。三是积极开展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推介工作,组织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农村特设岗位”、“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村任职等项目的选拔活动。四是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通过发挥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如2010年,通过教职工个人联系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50个,从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此外,还应积极开拓农村幼儿教育就业市场。幼儿教育在农村乡镇还比较薄弱,师资也比较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对幼儿教育师资有较大的需求。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创业,促进农村幼儿基础教育的发展,开辟幼师学校毕业生新的就业渠道。

(三)有针对性重点帮扶困难毕业生

首先,建立“帮扶档案”,将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学业后进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特点、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建立相关资料库。其次,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培训。在培训中,一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主动挖掘潜能、敢于战胜困难;二是根据每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辅导,组织职业素质测评,帮助选择就业信息;三是在就业推荐中,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对人与岗位进行合理的搭配,做到人尽其才。在帮扶活动中,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以及学校行政部门领导都应积极参与,进行责任包干。

四、加强就业部门自身建设

(一)强化就业服务职能

一是学校要成立独立的就业指导部门,它不应隶属于学生管理部门,也应该与招生部门分开,这样才能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二是就业指导部门要强化服务内容,对内应该向学生提供就业教育及就业信息服务,对外应该与教育部门、各级政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用人单位保持积极合作,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三是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工作要体系化、阶段化。前期指导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就业教育指导上,后期的就业服务则应发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毕业生就业市场预测、信息传递及社会沟通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二)打造高素质的就业管理队伍

就业管理人员应当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熟悉有关勞动就业的法规和政策,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了解职业分类和职业特征,具有与职业指导工作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对于高校就业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使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相关的业务能力。此外,要引入持证上岗制度,鼓励工作人员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借鉴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职业咨询师制度,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

(三)抓好就业调查研究

就业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工作,仅仅依靠经验或表面现象是不能真正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因此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重视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回访,深入地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研可以为学校调整各专业培养计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信息。所以学校应每年都派出相关人员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工作适应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各种反馈意见,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进一步掌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工作适应状况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富华.试论北京幼师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0(9)

[2]颜秀霞.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创新之我见[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8(1)

[3]周睿祺.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J].职业时空,2010(7)

[4]王宁.加强就业系统工程建设增强幼师生就业竞争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责编 黄鸿业)

作者:唐双双

第二篇:中职幼师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以中职幼师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整体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没有形成、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发展不均衡、欠缺对幼儿园活动的自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毕业生 现状调查 对策 幼师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期教育延伸,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质量等问题也相继出现。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对学校、幼儿园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中职校幼师专业毕业生。

2.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中职幼师毕业生调查研究的文献资料和国内相关内容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

支撑。

(2)调查法。

(3)访谈法。访谈10位幼儿园园长,其中公办园园长3位,私人幼儿园园长7位。了解各地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4)问卷调查法。在随机抽取的10所幼儿园中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7%和95%。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有关中职幼师生知识结构的调查。中职幼师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师资力量为目的的学科专业,属于师范类学科,要求毕业生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生理卫生知识和幼儿教育学等多方面的育儿知识;从专业技能知识上,要求具有扎实的乐理知识、美工知识、舞蹈、钢琴演奏技能及幼儿活动课的教学组织能力等。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特点。

(2) 中职幼师生基础知识情况调查。以上调查显示中职幼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一般,这同中职幼师学生的招生来源有直接关系。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一是中考分数偏低,没能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二是初中都没有毕业,中途辍学分流的“问题学生”;三是社会上打工后又想返校学习的社会青少年。这些学生都是在各类原因促使下不得已来校就读。这类学生对初中文化知识都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或学习较差,很难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普通文化基础。而基础文化知识差,使这些学生理解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自觉性差,难以管理,在学习幼师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时,表现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幼师的学习生活,导致对幼师专业知识课学习主动性不高,知识掌握程度差。

(3)中职幼师生专业技能知识情况调查。幼儿园专业技能知识:一是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儿童文学等;二是基础技能知识,包括学生弹奏、美术、舞蹈等;三是职业能力,包括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实操、幼儿园一日活动等。

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幼师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时积极性比较高,学习兴趣大。在对毕业生调查及园长走访中,园长们肯定了学生基础技能水平,尤其是舞蹈和韵律操类等身体技能类课程学习较好,能够胜任幼儿园操类教学的需要。但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即兴弹、伴奏能力表现一般。

在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专业知识学习较为死板,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同幼儿园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这与我们中职学校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中职学校的课程及特点有着极大的职业性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应当将幼儿园丰富的案例加到教育学、心理学及卫生学的课堂中,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生职业能力上,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实操、幼儿园一日活动等。在对相关学校调查中显示:很多学校幼师课程设置中,有关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有的学校几乎没有职业能力课程。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在实训和教师指导中结合完成,并通过实际的工作加以历练。单纯的课堂或简单的理论讲解,是没法让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的。

(4)中职幼师生法律、人文、管理知识情况调查。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人文及管理知识都较差。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专门涉及相关的法律、人文课程,加之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或很少关注这些知识,都使得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弱。

(5)有关中职幼师生综合素质的调查。中职幼师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调查分两部分,一是综合素质,二是实际能力。

在思想上,要求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教育科学修养等;要求学生能够在集体里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协作意识。幼师学生常参加一些表演及组织活动,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表现较好,但因为年龄小,敬业精神不强。

中职校园各类活动的举行有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但因学生对参加活动的看法及兴趣不同,学生实际能力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特征。整体来说,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较弱。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中职幼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一般。这同中职幼师学生的招生来源有直接关系。

(2)学生基础技能水平中舞蹈和韵律操类等身体技能类课程学习较好。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即兴弹、伴奏能力表现一般。

(3)知识学习较为死板,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同幼儿园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

(4)学生职业能力一般,学校课程设置中,需要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

(5)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人文及管理知识都较差。

(6)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表现较好,但敬业精神不强。

(7)学生实际能力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特征。整体来说,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较弱。

2.建议

(1)调整幼师的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基础文化课,又要兼顾职业能力课。在国家的中职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依据岗位能力细分,建立专业理论课、职业能力课、基础技能课、扩展技能课、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模块,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基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并能同幼儿园职业密切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2)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形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国内外有关幼儿园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或场景教学,让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都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案例场景中。并在案例中,适时渗透法律、人文、管理等知识,让学生在看视频、听故事里学到跟自己职业最贴近的知识。

(3)加强校园合作。加强校园合作,利用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对幼师学生定期开展“实战性”实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及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胡红玲

第三篇: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对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興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

[6]戴亞平,田德振,董芳艳.混合结构的互联网资源共享和远程控制实验室[J].北京:仪器仪表学报,2008(2):250-255.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2013年度委托招标课题(项目号:2013 zb86)资助;安徽省高校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号:2013jyxm182)资助。

作者:黄家兵 何润

上一篇:中级经济职称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