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男女的心理变化图

2023-02-22

第一篇:失恋男女的心理变化图

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沈继良

【摘要】:本案例是求助者因失恋及对失恋的不合理认知导致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了5次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失恋 抑郁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28岁,汉族,安徽某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合肥某研究所工程师,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父、母都在银行工作,大专文化水平,对求助者教养方式民主,家庭和睦。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011年1月12日,SCL-90测试结果:

总分157;总均分1.74;阳性项目数46;阳性症状均分2.46。

各项因子分:躯体化1.17;强迫症状1.90;人际关系敏感1.67;抑郁2.23;焦虑1.60;敌对1.67;恐怖1.00;偏执1.83;精神病性1.9;其他2.43。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43,标准分54(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心情苦闷、抑郁,想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约3公斤,伴有睡眠障碍一个半月,工作效率下降。

(二)个人陈述:

2006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时,我选择在本省一所重点高校读研,初恋女友为出国深造还是同我在一起犹豫不决,为了不耽误女友前途,我主动提出分手,之后失去联系。我努力学习,硕士毕业后工作很顺心,待遇较好。2008年初谈过一次恋爱,半年后分手。2010年12月中旬,同学聚会见到了女友,她却告诉我已经结婚,与我只是朋友,希望我幸福。我极度失望,这么多年很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得上女朋友,期盼很多年的梦想破灭了,以后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我真后悔当时分手的决定,以为那样才是爱她的表现。 现在白天工作忙的时候还可以,独处时,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非常想念女友,一闭上眼睛就是分手时她哭泣的表情,心里有很多话要对她说,很担心她过得好不好,经常想到

2、3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不好。不想让父母知道,在家不表露出来。除了一个好朋友之外,没有对人说过这件事情。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发现:求助者眼睛红肿,神情悲伤,愁眉不展,衣着整洁,体态匀称,外表较好,思维清晰,语速较缓慢常叹气,态度谦逊有礼,求助愿望较强烈。

其朋友表示求助者最近一个半月沉默寡言,经常叹气,平时喜欢的运动也不参加,喜欢独处,但工作仍能顺利完成,上班出勤准时。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异常三原则判断,可排除有重性精神病,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其问题是由恋爱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反应强度可以理解,不良情绪持续一个半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主要表现为:

1、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对未来的婚恋生活失去信心,工作效率下降;

3、情绪低落,消沉,想哭。

(二)诊断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行统一,自知心理问题,主动求治,逻辑清晰,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无家族精神病史,可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较强大,反应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月。该求助者的症状是近期发生的,强度并不太重,未出现内容泛化,对社会功能也未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并无此类反应,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具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是在近期发生,病程较短,程度不严重,语言流畅,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活动,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三)诊断依据

1、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以抑郁、自责、悲伤为主,有自知力。

2、排除了精神病、焦虑症、抑郁症、也排除了严重心理问题。

3、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为轻度抑郁心理问题。

4、病程未超过2个月。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的抑郁情绪。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无明显生物因素。

2、社会原因:失恋,倾诉对象少。

3、心理原因:(1)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

(2)不合理信念的困扰;

(3)情绪抑郁的困扰。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

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调整心情,接受失恋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和生活,改善睡眠。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问题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技术

1、合理情绪疗法: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造成的。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恋爱受挫才导致了抑郁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

求助者认为只有和女友在一起的人生才会幸福,努力学习、工作的是完全为了女友,因此失去了女友,一切失去意义。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喜欢其他女孩子等一些绝对化思维,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导致自我挫败感与抑郁情绪。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以合理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

2、厌恶疗法:

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在求助者手臂上缚上一圈粗橡皮筋,松紧适宜,要求求助者每当回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时,立即拉开橡皮筋,弹击手臂造成疼痛,提醒自己不再去想相关的内容,使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或当前所做的事情上,思维不转换弹击不止。

3、放松训练:

依据交互抑制原理,教求助者做放松训练。每晚睡前一次,30分钟左右。

4、运动:

让求助者每日都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一方面用以帮助求助者宣泄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可使其兴奋起来,调节内分泌,使体内多巴胺分泌趋于正常。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三)时间和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共5次,每次100元。

七、咨询阶段与实施过程:

本案例咨询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分为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1、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2、过程:

⑴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⑵做心理测验;

⑶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⑷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确定咨询目标; ⑸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

对求助者介绍放松的方法;鼓励求助者每日进行适当运动。

3、布置咨询作业。

为了强化对ABC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所学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写出来。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二)咨询阶段——领悟(第2次咨询)

1、目的: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2、过程:

求助者表示每日下班去游泳,睡前进行了放松训练,睡眠质量稍有改善,同时,求助者的抑郁情绪仍比较强烈,依旧非常思念女友,在独处时会不停的回忆过去,希望女友在自己身边。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是求助者没有列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阻抗。

在本次咨询中,共同列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如下: ①失去女友以后再也没有快乐可言;

②女友不和我重归于好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③我工作的动力和乐趣是为了得到女友的肯定;

④我是个失败者,以后不会有人喜欢我这样的失败者。 ①和②为其核心不合理信念。

通过思考,求助者认为自己对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业绩很好,受到领导

赏识,并不是完全失败。另外,求助者表示自己在母亲强烈要求下曾数次相亲,女方都对其比较满意,希望继续交往,只因自己态度冷淡而不了了之,说明自己还是有一定的魅力。

3、布置作业:请求助者在每日特定几个观察点进行记录,记下他每天想到对方的次数和时间长度;推荐其看《苏格拉底与失恋青年的对话》;继续思考自己的第

一、第二条不合理信念;坚持游泳及睡前做放松训练。

(三)咨询阶段——修通(第3、4次咨询)

1、目的: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2、过程:

⑴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震惊于自己的记录,在重复性的,循环而用无用的想法当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求助者:现在我还是很痛苦。

咨询师:你是什么时候与她正式结束恋爱关系的? 求助者:4年前。

咨询师:所以你并不是现在才失恋,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这4年当中你就一点快乐都没有吗? 求助者:不是。

咨询师:只是偶尔才会想她,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你这4年的生活过得也很好,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而且在这段时间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认定没有她就没有快乐了?

求助者:是呀!只是重新看到她,又燃起了我当初的情感。

咨询师:你当初能够痊愈,现在你比以前成熟,肯定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求助者:应该是这样。

咨询师:你是一个对待感情很认真的人,她呢? 求助者:她也是。

咨询师:那你觉得她不与你重归于好,还是因为你不如她的丈夫优秀吗? 求助者:是因为她要对自己的婚姻负责。其实我也知道这么多年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咨询师:错过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不合适的。无论如何,至少现在相遇的时间是最不合适的。

求助者:对,我应该振作起来。

咨询师:希望你向前看,相信时间会化解一切。

在第3次和第4次咨询之间要求咨询者每当回忆或幻想时运用橡皮筋阻断思维。

(四)巩固阶段——再教育(第5次):

1、目的: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2、过程:

⑴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鼓励求助者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婚恋事情,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⑵心理测验:2011年2月16日, SCL-90测试结果:

总分112;总均分1.24;阳性项目数21;阳性症状均分2.05。

各项因子分:躯体化1.08;强迫症状1.30;人际关系敏感1.44;抑郁1.38;焦虑1.00;敌对1.00;恐怖1.00;偏执1.67;精神病性1.30;其他1.29。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28,标准分35(低于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 将测验分数反馈给求助者,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自述情绪稳定多了,可以在午夜之前入睡,9月初准备参加物业管理师考试,正在备考,偶尔会思念女友,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心痛,会按照女友希望的那样也要幸福,目前对其他女孩子确实没有热情,但是相信时间会带走所有伤痛。

(二)他人评估: 1、咨询师的评估

该求助者领悟能力较强,意志坚强,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缓解,能恰当地评价自己,身体症状减轻。 2、心理测验评估

SCL-90与SDS测试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经明显缓解,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许燕.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第1版.

第二篇:掌握男女消费者的心理

1.动机形成迅速、果断,具有较强的自信性

男性的个性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理智性,自信心。他们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时能够冷静地权衡各种利弊因素,从大局着想。有的男人则把自己看作是能力、力量的化身,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尊心。这些个性特点也直接影响他们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因此,动机形成要比女性果断迅速,并能立即导致购买行为。即使是处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当几种购买动机发生矛盾冲突时,也能够果断处理,迅速做出决策。特别是许多男人不愿斤斤计较,购买商品也只是询问大概情况,对某些细节不予追究,也不喜欢花较多的时间去比较、挑选,即使买到稍有毛病的商品,只要无关大局,也不会去计较。

2.购买动机具有被动型

就普遍意义讲,男性消费者不像女性消费者要经常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因此,购买活动远远不如女性频繁,购买动机也不如女性强烈,比较被动。在许多情况下,购买动机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如家人的嘱咐、同事朋友的委托、工作的需要等等,动机的主动性、灵活性都比较差。许多男性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事先记好所要购买的商品品名、式样、规格等,如果商品符合他们的要求,则立即采取购买行动,否则,则放弃购买。

第三篇:关于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与行为差异的调查报告(模版)

为了了解男女消费者购物的心理和行为差异。前几日,我在衣之家时代店进行关于男女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差异的调查。调查了男女消费者各50人,问题如下:

、您经常出来购物吗?

、您出来购物的原因是什么?

、您购物完时会发现买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吗?

、您一次购物花费多长时间?

、您会因为商场搞活动而特地出来购物吗?

、您会货比三家吗?

经调查发现,在被调查者中男性有一半的人数不经常出来购物,而经常出来购物的人中也大多是陪其他人出来,他们出来购物的原因一般是家中缺少了这部分物品,他们只买自己需要的,买好就离开,大部分男性一次购物的时间在3小时之内,而他们对商场活动并不是很关注,,他们除了买大件商品是会货比三家,其余的则很少。而女性消费者与男性消费者有很大不同,她们经常出来购物,购物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商场打折促销,有的因为家中缺少了这部分物品,还有的只是出来逛逛,看到想要的或便宜的就想买,有些女性会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一次购物时间也在3小时以上,并且有些女性会因为商场的大力促销而出来购物,她们购买商品是会与同样商品在其它地方的价格进行对比。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购买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理智型

与女性相比,男性常常是在感觉到缺什么的时候再去购买商品,所以他们购买的目的性很强。另外男性比女性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具有理智性,不会因为商场打折促销而大量购物。

、购买动机形成的迅速性和被动型

男性消费者在认识到了某种需求之后,会很快的转化为购买动机,并进行购买行为。同时男性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也很被动,其形成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外界影响造成的,如家里物品缺乏,或者是朋友的委托。

、购买过程的独立性和缺乏耐心

在对熟悉的商品,男性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少货比三家,在购买过程中不愿意讨价还价,对商品挑选不仔细。这体现了男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独立性和缺乏耐心。

而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与购买目标的模糊性

与男性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被动性相比,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较大的主动性。一般来说,女性比较喜欢“逛”,女性大多的消费行为是在逛商场的时候产生的,即使事先并不打算购物,但在逛的时候看到合适的商品或者是打折商品,就会顺便买一些回来,她们常常为自己的“丰收”而产生一定的成就感,相对于男性对购买目标的目的性,女性就显得比较模糊。

、购买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由于女性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敏感性,她们在选购商品时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商场环境、购买氛围以及营业员的推销等。在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之下,女性消费者容易出现从众行为。从这方面讲,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冲动购买。

、注重商品的具体利益

女性消费者更重视所买的商品能给她带来什么享受,商品的具体利益越显而易见越好。大多数女性掌管着家庭的收支,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所以她们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大多数女性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会货比三家,谨慎仔细的比较利害得失,追求商品的物美价廉。

在这个物质丰富多彩的时代,我们的选择也有很多。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在确定了之后,我们也得货比三家,切忌冲动和从众。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

第四篇:幼儿心理学教案: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第七章第三节感知觉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

第二课时 感知觉变化的规律及其

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

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上反映不完整,而且教材对表象作用方面分析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宜补充相关的内容,并归纳成一个知识系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全面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缺少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基础,而且缺少幼儿园实际教学经验。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多运用日常生活实例和幼儿园的教学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经过之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在一定程度掌握从事例推导总结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后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感知觉的涵义、特征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用感知觉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及幼儿园活动的一些现象; (2)能够根据感知觉知识归纳出组织幼儿园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感知觉的涵义 教学难点:感知觉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引导推导——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感觉”的定义和“八大感觉”的内容,导入新课。

1 讲授新课

一、 感受性的定义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二、 感受性变化规律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定义: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边看书边听歌、盲人的听力

2、一般规律: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它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补充的小知识点:感觉的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联觉。如听到切割玻璃的声音感觉到寒冷;看见黄色感觉到有点甜,看见绿色想起酸的感觉。)

(二)适应

1、定义: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视觉的明适应和暗适应,肤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痛觉的适应等。

2、表现:1)感觉完全消失

2)感觉钝化

3)感受性提高 (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归纳)

(三)对比

1、定义: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月明星稀和月暗星繁

在广州夜里很难看见星星。因为广州夜里照明充足,星星显得没那么明亮;广州市中心空气污染严重,可见度降低,比起郊区和农村更难以看到星星,所以说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

2、分类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性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相继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性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举例:同一颜色在不同颜色对比下显示不同的效果、吃糖果和水果的先后顺序影响对糖果和水果的味觉。

(四)敏感化

1、定义:感受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举例:盲人侦探破遗嘱案、调酒师的味觉、香水调制师的嗅觉。 (引导学生归纳引起敏感化的原因)

3、原因:1)感觉的代偿作用

2)实践活动的训练

思考

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心理的发展变化

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改革开放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心理呈现政治冷漠、简单盲从、权威主义盛行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政治心理呈现以下发展变化:

一是政治态度趋于积极。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属于典型的人治政治的权威结构,群众对政治生活不感兴趣,不介入也不关心政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逐渐形成,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让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感觉到,通过自己的政治活动,自己或本阶层的利益是能够得到维护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政治生活,主要表现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各项改革、政治责任感增强、爱国意识浓厚等方面。

二是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传统社会的人们不是默默屈从就是起义造反,政治心态呈现出两极摆动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大民主”、“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非理性政治活动又造就了一种“激进”、“狂野”的政治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摆脱“文革”中那种浪漫与激进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逐渐从狂野向理性迈进。当前,人民群众已经学会更多地用理性的思考来分析看待现代生活、权衡中西方文明、观察社会的转型、迎接面对的困难。

三是政治价值观念趋于现代。主要表现在的人们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由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等现代政治观念的逐渐形成。随着作为法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平等、自由、民主意识逐渐增强。与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人们的法制观也得以增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由找“长官”转向找“法官”,由找“市长”转向找“市场”。随着人们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法治政治的权威结构肯定会早日实现。

四是政治参与意识趋于自主。在传统政治文化条件下,由于缺乏政治参与的利益动机,人们长期处在“响应政府号召”的被动状态中。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个体自主意识开始复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自主。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人们的政治参与表现为较大的不均衡性,各阶层政治参与的要求、参与的动机、参与的形式各不相同。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嬗变(1978~1995年)

【摘要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权力分放和社会利益转让的基本形式及特征进行剖析,进一步论述了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剧变及民众社会心理发生嬗变的三个阶段,即社会心理的驱动阶段、社会心理的失衡阶段和社会心理的调适阶段,并根据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运作方式及特点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改革开放时期民众社会心理及行为表现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嬗变更多地是与社会的生产、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形态及社会的实际运行操作的体制结构形态方面的变化相联系的,受这些方面的变化影响和制约,进一步才由心理行为的嬗变转化为社会的思想文化、观念意识的转变。

【正文】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迄今已经历了17个年头,其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和改观。从社会的层面来看,这种改变表现为社会的构成、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整体转型,由传统的以上下隶属的层级关系为主干的一元集权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以相互依赖的契约关系为主干的多元分权法理型社会。与此相应,社会民众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观念意识、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都伴随着社会的全面和深刻的转型而转变,新的观念、心态和行为方式不断更新替代着人们久已习之为常的传统的观念和心态及行为方式。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剧变时期,中国民众社会心理的这种变化从现象上来看,更多地与社会的生产、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形态及实际运行和操作的体制结构形态的变化相联系,更多地受这些方面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以形象直观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反映和再现了社会的这种剧变,进一步才影响到由观念意识、精神风气所构成的社会的思想文化形态。

本文试图对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实际进程进行分析,并据此深入探讨中国民众社会心理在这一社会剧变和转型时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一

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经历了明显的几次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和变化[1],伴随和反映这种波动变化的社会变更不仅包括国家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新的方针政策的出台,还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纷争、社会矛盾的对立冲突以及种种社会问题的凸现。对此,经济学家、从事社会研究的历史学家以及从事政策研究的政府官员各着眼于不同的问题和现象,根据不同的尺度和标准将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和时期[2]。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社会变更的反映和体现主要表现为社会的构成、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变化,而所有这些变化又集中地表现为国家权力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转让。权力的分放和利益的转让是促使和导致社会巨变的深层内在的核心动因,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也始终是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地尝试摸索逐步向前推进的,从最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在城市企业中推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及至股份制和产权改革;从最初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开农贸市场到给城市职工干部一次又一次提薪补贴发放奖金;从缴利提成到利改税及至实行分税制;从计划经济为主的单轨制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行的双轨制及至现今“分权式的混合经济”[3],等等。在所有这些社会变革过程中,权力的分割下放和利益的转移出让始终是事情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经济的大起大落周期性变化及相应的新政策和新措施的出台实施,都伴随明显的利益的再度转让和权力的重新分放。正是这种权力的分放和利益的转让直接导致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新的经济成份和社会组织的出现、新的社会关系和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的产生,由此而进一步影响到社会民众的观念、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民众所普遍关心注意并对之作出强烈凸显行为反应的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如社会分配不公、权钱交换的腐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无不与权力和利益有着直接的和密切的联系。 二

在改革开放的十七年中,国家权力的分放和社会利益的转让大体上经历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变更,即从以单纯生产经营权的逐步分放发展到生产经营权和国家行政管理权相结合的双重分放,再进一步转变为生产经营管理权的逐步全面放开和国家行政管理权的重新分割适度回收。利益的转让则经历了从最初直接运用国家行政手段实施让利和平均分配,逐步转变为集体个人凭借自身所拥有的国家权力捷径获利和差序分配,再进一步发展到利益转让的制度制约、政策指导和逐步的公平分配。

在1978~1984年这段时期内,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于针对旧体制权力过集中的严重缺陷,实施放权搞活,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此时期内国家权力分放和社会利益转让的主要特征即是单纯生产经营权逐步有序地下放和运用行政手段及措施向社会民众转让利益。在农村中所实行的包工到组包产到户及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是此时期内国家权力分放的典型表现,与此同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开农贸市场,给城市职工干部提薪补贴发奖金,则是此时期利益转让的主要表现。生产经营权的下放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活和启动了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4],然而基于平均分配构想的普遍范围的让利则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锐减,进而影响到经济建设的投入和增长[5]。但是人民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显获益,尝到了改革旧体制的甜头。在七十年代尚为人们生活消费普遍需求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纽机)在改革到来的最初几个年头(1983~1985)就迅速地被彩电、冰箱、洗衣机所组成的新三件所淘汰。改革初期的这种分权让利使社会民众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重新激起人们心中长期以来被压抑和排斥的对富足充裕物质生活的憧憬,增强了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使经受了十年文革浩劫磨难变得涣散疲困的社会各阶层民众重新振作和聚集在一起。这一时期作为十七年改革开放的初始启动阶段,其社会效果就在于团结聚集全体社会成员支持拥护并参与投身到改革之中,因而可以称之为社会聚合时期。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社会民众心理的嬗变突出地表现为心绪情感的舒朗渲畅、欲望渴求的萌动驱涨,人生态度的乐观奋发,以及社会观念和行为的活跃宽放,近乎于一种人们盼望已久的新世纪到来之时所表现出的获得新生般的“世纪初心态”。扬眉吐气,开朗乐观,意气风发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民众精神面貌的明显特征。 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颁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时开始,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改革开放逐步进入了全面推开和深入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国家权力分放和社会利益转让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伴随市场调节观念的产生、市场机制的发育和面临着全面开放,单纯生产经营权的下放已难以满足日趋明朗的计划和市场双轨体制并存的形势需要,仅仅拥有生产经营权既难以保证计划的执行,更难以较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人们对改革初始时期着手政策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改革策略也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地方、部门、集团的利益驱动日益强烈,所有这些导致了对下放国家行政管理权力的强烈呼声和迫切需求。其结果即是伴随生产经营权分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家行政管理权力也开始逐步被分割成为地方、部门、系统、单位所拥有的权力,国家的计划经济开始转变为地方区域的计划经济,在改革初期被分解为二区别对待的国家权力的行政、经济的双重职能,此时又在新的起点上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就为权力涉足经济、权力进入市场开通了前进的道路。与此相应的则是利益获取的权力捷径和“红色通道”的形成与利益分配的权力差序和条块差序格局的形成。权力分放和利益转让的这种新格局使地方、部门的集团利益急剧膨胀,而社会民众所得到的则是相对剥夺,从而引发了尖锐的社会分化。这种社会分化既表现为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标志的国家权力的弱化和地方化,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鞭长莫及、疲软乏力和市场微观调节的失范和失度,同时也表现为社会各集团、阶层和普通民众在资源占有、利益分享上的两极分化的趋向,社会民众收入分配差距以及不同地方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大幅拉开急剧扩大[6]。制定规则和参加游戏的合二为一所导致的无规则竞争以及权钱交换的腐败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瓦解了改革开放在社会民众中间所产生的凝聚力,动摇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稚幼质朴的认识和期望,激化了人们极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这一时期从1985年起至1989年发生全国大范围内的社会震荡时止,可以称之为社会分化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众的心理嬗变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心理的失衡。少数人的先富暴富和伴随全面开放而起的进口消费之风使人们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的欲望急度膨胀,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所造成的两极分化以及失去规范的社会竞争和失去制约的权钱交换又使得人们致富的期望和梦想化作水中泡影空中楼阁,社会的日益分化更进一步打乱了社会民众原有的身份、地位、权力、声望的判断尺度和价值内涵,“老大靠了边,老二分了田,不三不四赚大钱。”社会民众心理上的失衡由此产生,并进而导致行为、心态和观念上的极端倾向。失去理智的超前消费,疯狂的股市热潮,全民下海经商,人才劳工跨地区打工淘金,追求金钱财富和物质享受的行为活动漫溢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盲目冲动的攀比心态、比上不平比下不甘的怨愤心态、投机博彩的淘金捞世心态等应时而生,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观念空前盛行。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转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从八十年代以政策改革为导向的阶段转变为以体制改革为导向的阶段,诸如财政、税收、金融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等宏观层面的改革排上了议事日程,同时,劳动用工、人事管理、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社会层面的改革也开始逐步展开。由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行为的失范无序导致了社会的急剧分化并引发了较大范围内的社会震荡,所以在九十年代初期改革的基本思想以整顿治理为主线,信贷、投资、物价、流通等方面成为整顿治理的主要对象。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目标,使改革的理论指导有了新的突破,但由于经济社会双重二元体制的长期并存,彼此间的利益唇齿相依,彼此间的关系犬牙交错,因而在实践中体制的改革和转型仍困阻重重,步履艰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表现为新体制与旧体制的磨合,旧体制对新体制的顺应,最终才能走向合二为一,实现体制的全面整合和转型。在这一时期,伴随经济秩序的整顿和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深入,国家权力的分放逐渐转变为依权力的垂直隶属关系重新进行分割组合,宏观决策控制权力适度上收,微观管理调节权力随市场的发展完善逐步规范化和有序化,以扭转前一阶段权力分放的块状分割所导致的权力失控和无序化,例如取消财政税收的包干制而改为分税制。同时,通过加大社会层面体制改革的力度来强化国家、政府对社会利益分配的指导和制约,实施有倾斜的利益转让,以建立公平分配的新秩序。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社会整体逐渐显露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经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金组合,到社会的管理运作;从社会事业的发展到人们的就业谋职和个人收入所得的增加,多元化成为谋求发展的首选之路和标志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时期,社会民众的心理嬗变则主要表现为心理的自我调整和行为的积极适应。面对着个人无法逆转的社会发展和难以把握预料的社会剧变,社会民众所能够作出的唯一选择即是心理的自我调整和行为的积极适应,这是一种近乎顺时应势式的理性抉择。认知的重新定向和观念的多元组合成为获取心理调整的重要条件,对环境刺激的积极回应和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顺应成为实现行为适应的主要方式。在这种心理定势和行为倾向的支配之下,讲求功利的实惠心态,标榜“潇洒走一回”的即时享受心态,强调机会把握的赶车心态以及标新立异赶潮流的弄潮玩世心态应时而生,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和认命信天的世界观组成为一股影响巨大的社会思潮,社会的观念意识和生存形态的世俗化日趋严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多元化时期社会自身整合的不断加强,社会民众对社会变革的承受能力和辨别能力日渐加强,浮躁不宁的心态渐为稳定求实的心态所替代,追求物质财富的强烈欲望转化为对现实人生不同道路和生存方式的个人偏好和自主愿望,对分配不公及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的情绪激愤逐渐转化为认知的理性分析和行为的自律自择,社会观念意识的主流化和个体化趋向开始形成。所有这些都表明,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时期,社会民众的社会心理日渐成熟和稳健。 综上所述,与改革开放十七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三个时期相对应,社会民众社会心理的嬗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社会心理的驱动阶段、社会心理的失衡阶段和社会心理的调适阶段。预计伴随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整合的逐渐加强和提高,社会民众的社会心理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适之后会逐渐地获得平衡协调。 三

起始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一场深刻全新的社会变革运动。这一运动本身实际变化发展的不同进程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整体的变革和更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嬗变,同时,这一运动本身不断向前推进和展开的实际运作方式及相应特点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嬗变,从而使得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表现出鲜明的、与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密切相联的时代特征。 十七年来的改革开放走的是一条以经济改革为先、为主,通过经济改革的先行和不断深化来促进和推动全面的社会改革的独特道路。经济改革的首要目标就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藉此来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搞活生产经营活动,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谋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放权让利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最易见效的手段措施,其作用就在于宽松对个人团体、地方部门获取利益需求的约束并使之合法化以及重新调整利益分配的格局。因此,十七年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突显的利益驱动的特点,个人欲求愿望的满足和地方、集体、部门利益的实现成为促使改革起步并不断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这种实际运作的方式和导向不仅影响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民众心理和行为的嬗变确立下基本的环境前提和社会氛围,决定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民众心理嬗变的主要动因不是源自于理性层面的观念意识的转变更新,而是直接产生于感性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经济利益的获得,从而使民众社会心理的嬗变表现出明显的讲实惠、求功利的利益取向特征,即根据社会变革对个人需求满足和切身既得利益的影响和关系来调整变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物质利益取向的需要和动机既制约着人们的态度和观念的转变,也决定着人们外显的情绪表露和行为表现。所以,在十七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中,中国民众心理状态的波动起伏和行为表现的变更转化始终是围绕着利益需求这一中心而展开的,利益需求成为标志反映人们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寒暑表”,成为影响和制约人们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内在深层驱力。十七年来不同时期内所进行的众多的社情民意调查的结果也都具体和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民众心理嬗变的这一基本事实[7]。

十七年的改革开放还表现出以尝试摸索性的不断实践作为改革开放的探路石,根据“排除法”的逻辑和“效果律”的原则来寻找正确的、行之有效可行的改革举措和发展道路的特点,而不是根据依赖理论的先行探讨和发展进一步来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与此相应,在十七年的改革历程中,政策层面的微观变革就先于体制层面的宏观改革,从政策层面的改革入手逐步实现向体制层面改革的过渡,以微观局部的变革发展来启动激迫宏观全局的调整变革,就成为谋求短期内改革实效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政策的变更、调整和导向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明显地大于体制的制约调控作用。改革开放时期的这种实际运作的方式在作用于社会群体、组织和集团并转化为每一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时,就促成了个体行为的计策性和试误性的实用特征,先行而后知,不知仍可笃行,只求行之有效,行为的转变先于、快于观念的转变,外显的行为及其结果成为指导内在认知观念的主要依据,他人行为的示范则成为自身行为调适的重要判断尺度。因此,在十七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中,中国民众社会心理嬗变的实际过程基本上就表现为由外向内的逐步转变,外现行为表现和活动的转变先于、快于、大于内在认知观念的转变,并成为引导内在认知观念转变的主要依据。

与上述改革开放的实际运作方式紧密相联的另一方面即是,在十七年的改革开放中,以“放与收”交替更换、兼而用之的调控策略作为解决建设发展过程中活与死、乱与治问题的基本计策手段,并依此来促使“游戏规则”水到渠成般的自发形成,实现改革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而不是制订规则在先,各司其位,各循其道,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这就使得参与改革进程中的社会民众心理行为的嬗变表现出极大的机会性和适应性的应变特征,短期利益和即时效果成为驱动行为的唯一目标,对时势变迁的积极顺应和对风险机遇的巧取契合成为指导行为的主要准则,从而使强调把握时运机遇的正面宣传在缺乏稳定连续的社会规范约束的环境中转化为民众的投机意识和博彩心理,失范无规则的秩序环境更进一步助长了民众行为的应变性,最终导致行为方式和活动的选择取决于对环境条件的充分利用和依赖,取决于对时运机会不遗余力地把握和博取,而不是取决于行为自身的既定目标以及社会和行为者自身认同奉守的行为规范准则。因此,在十七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中,社会民众的行为表现随时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演变为一阵阵“热”与“潮”的时尚潮流。

上一篇: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下一篇:睡眠不足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