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2022-11-03

第一篇: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经济0902班孙其伟09073042585号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尤为引人注目。在此情况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我想,在此次低碳经济的情形下,其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首先,我想谈谈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挑战。

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集中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低技术等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将会有很大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其绝大部分加工产品均属高碳排放产品。在国际低碳经济的情形下,我国的“高碳”产品必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转型,是很多出口企业的当头要务。又由于我国出口高度依赖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的同类型产品相对于我国出口产品,更加符合低碳标准,这将逐渐促使更多的消费者抵制我国出口产品,从而使我国出口行业失去市场。

面临如此严峻的情形,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行业的警钟,已然敲响。

其次,我再说说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观念的增强,某些发达国家利用我国进口贸易快速增长的机会,向我国转移污染源,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且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处于低端环节,所以在新一轮的产业分工布局时,发达国家加紧对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我国环境监控体系还很不完善,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进口出现盲目增长的劲头,其背后的隐患还是很大的。

此外,发达国家还在环保设备的出口方面进行严格的封锁,这使得我国在环保设施进口方面,受到很大制约。

因此,低碳经济对我国进口的影响,不容乐观。

最后,我再谈谈低碳经济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

据了解,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低碳发展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了很多年,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如风能、太阳能和锂电池等行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又由于我国资源较为丰富,所以我国可以抓住迅速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机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样对于贸易企业来说,可以促进其积极开发新的产业增长点,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发展优势低碳产业,并进行出口转型,我想,我国的对外贸易前景将十分广阔。否则,低碳经济的冲击,会让我国的对外贸易,蒙上阴影。

参考文献:《探索低碳经济压力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路》——韩洪杰

《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互动机制探讨》——叶华光

《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于双双

第二篇:浅谈国际性盛会对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影响

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探论 【摘要】

西安世园会是继1999年的昆明世园会,2006年的沈阳世园会之后我国又一大国际性的盛会。世园会对西安未来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西安未来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在“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下,如何增强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促进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世园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如何才能全面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意义四方面阐述了世园会背景下西安绿色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 环保 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链

节能减排 【引言】

西安世园会的召开,无疑给西安这座古城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快了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脚步。“绿色引领时尚的”的主题为西安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提倡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统一,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世园会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新的发展和生活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不可估计的。作为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西安在承办世园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持续投入,在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发挥出极大的示范作用。西安作为一座有历史、有梦想的伟大城 1 市,正在蓄积着全面复兴的冲动和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找到了2011世园会这一爆发点,其效应将不可估量。 一.世园会带来的经济效应

这次园艺盛会以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时间之长、内容之多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在世园会178天的会期中,上千万中外人士来到西安,充分领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必将使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更加深入人心。早在申办之初,有关世园会能为西安乃至陕西带来什么的命题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西安作为一座有历史、有梦想的伟大城市,正在蓄积着全面复兴的冲动和力量,而这种力量,已经找到了2011世园会这一爆发点,其效应将不可估量。下面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说明世园会产生的经济效应。

(一)示范效应: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世园会的一大主题,就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盛会的东道主城市,西安在承办世园会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持续投入,在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发挥出极大的示范作用。在世园会会期中,上千万中外人士来到西安,充分领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使得这一城市发展的和谐模式将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说如今的西安东部,已成为一个宜居宜创业的绿色大花园。当然,城市价值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和充分兑现。

(二)引擎效应: 经济社会的助推器

2 西安世园会,以其前所未有的规模,以及可以预见的影响力,也将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引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据测算,西安世园会对相关产业拉动带动值将达到数百亿元,对西安市当年GDP的拉动将高达5%-6%,创造1万余个新的就业岗位,间接带动10万多人就业。世园会建设工程,与西安近期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十二五中长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相结合,切实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等一系列宏观调整政策,进一步带动和刺激投资和消费。

(三) 民生效应: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终极的衡量标尺,就是以人为本。2011年世园会,正是一件惠及广大市民的民生工程。且不说世园会给西安带来的长远影响,光项目本身的生态投入以及相关的生态治理,就像是给西安新增了一个绿肺,使市民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在世园会的影响下,西安的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等各个方面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市民的日常生活及就业等也将迈上一个新高度。

(四)带动效应:相关产业的快车道

世园会将给西安聚集起庞大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西安不仅将餐饮、物流、旅游等收入囊中,还将拉动花卉养殖、旅游、房地产、会展等产业的发展。2011年世园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是短期内就能见效的。另一方面,在“眼球经济”的推动下,西安的餐饮、商贸、教育等服务业也将得到极大的刺激和推动,对西安GDP快速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据统计,2011年西安国内游人数将较2010

3 年增长25%以上;餐饮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22%-25%,其中,大型餐饮企业的增速有望超过45%;而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较2010年同比增长22%-23%

(五)宣传效应:唱响西安城市品牌

2011年世园会是建国以来西安所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国际级盛会。届时将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机构前来参展,将提升西安国际地位,极大营销西安品牌形象。在充分展示特色园林园艺的同时,积极推介西安的科技、文化、经济建设成就、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全力铸造吸引国际友人和国内游客的新品牌。把浐灞生态区建设成为关中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主力平台和都市风貌的集中展示区,促进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的强力汇聚,加快西安国际化进程,彰显新兴、现代、时尚、绿色的新西安新形象。

(六)提升效应: 城市管理的新高度

城市管理,也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世园会的申报与承办,无疑将让西安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营能力得到考验和提升。借此机遇,世园会与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提高西安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城市设计和营销,做精做细城市主要景点和城市地标;加快和完善西安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和交通一体化战略;加快地铁建设进度,实施区域综合改造,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承载能力。 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未来西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目前范围内,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低碳经济,西安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西安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一) 低碳经济及其由来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结构与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5

(二)重视世园资源转化推动西安经济发展

西安世园会提倡“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增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把举办世园会带来的丰富资源转化为推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我们首先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世园理念及其内涵的研究延伸。

世园会以“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倡导“绿色引领时尚”,集中展示了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园艺植物布展和场馆建设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世人充分了解和切身感受到世界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科技创新理念;简约仪式、不搞大型庆典、节俭办世园,及时调整运营和参观方式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过去一片荒凉的河滩上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新区,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统一,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理念等。这些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西安的生动实践,是引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指引。世园会理念内涵丰富,覆盖面广,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深刻挖掘其内涵外延、实现路径,使世园理念理论化、系统化、具体化,更好地指导和引领西安城市发展。

(二)要重视世园精神及其内涵的挖掘提炼。

世园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期间,组织者克服一切困难,确保了世园会成功申办、顺利开园;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战在世园工地,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建好每一处绿色景观。西安

6 世园会的举办,集中体现了全心为民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科学务实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办好世园会的坚强保障,也是建设和发展西安的强大精神动力,需要认真、系统地挖掘提炼,并大力宣传弘扬。

(三)要重视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经验的总结运用。

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经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有筹办和运营大型节会的经验,包括举全市之力办园、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强化组织保障等,同时又渗透着如何把大型节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诸多启示。这些经验启示体现在世园会筹办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如世园会在筹备和运营中采取了许多“战时”机制,在组织运营、公共服务、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符合西安实际的好做法,成效明显。对于这些经验启示,需要认真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形成长效机制,推广运用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多个环节。

(四)要重视世园会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研究。

世园会的举办是加快西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在加快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都已经或正在产生积极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将持续若干年。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运用世园会所探索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紧紧依靠市民群众,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如何弘扬科学办园、勤俭办园、廉洁办园、安

7 全办园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探讨研究,并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把世园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化。

(五)要重视后世园时期可能出现的“低谷效应”的研究应对。

将世园会全力办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世园会闭幕后,从国内外的一些主办城市的情况看,都相继出现了“低谷效应”。主要表现为投资相对减少、相关产业出现低迷、城市管理标准有所降低、社会不文明行为有所反弹等问题。要保持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向上势头不减、关注度不降,就需要对后世园时期可能出现的“低谷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提前谋划应对;需要对后世园时期接续哪些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进行研究,提前包装策划,为西安十二五高点起步、稳步开局提供源源不断的产业支撑、项目支持,推动西安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 三.立足世园会效应保障经济绿色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世园会的召开,给西安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立足于世园会产生的经济效应,保证西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将环保观念和低碳意识长期的提倡和发展下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一)政府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扶持绿色产业 1.积极出台扶持政策调整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

8 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和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的革新,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发挥税收和财政职能保证低碳企业的发展 对于那些从事低碳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大力的支持和扶持,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2.促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很严重,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很高,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对环境污染程度小的第三产业,如软件业,服务外包业,金融业等。2006年,西安过牌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着说明外包服务业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饿重要推动力之一。西安软件园是西安高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产业都集中软件园中。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园区的建设,为高新技术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代替高污染高消耗的重工业。

3.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

9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大多制定更严格的产品的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促使企业降碳。如对建筑物进行能源认证,提高新建筑物和修缮房屋的能源效率标准;推广节能产品,逐步淘汰白炽灯等;对贸易商品,例如电冰箱、计算机,执行更高的节能效率目标,推动改进交通能耗和强调使用低碳燃料,加强对已实施的措施的监管,防止能耗效率问题反弹。 政府机构内部开展节能运动等。

4.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 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 组织力量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的、高效的低碳技术, 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 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 政府要积极开展低碳经济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外资参与。

5. 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

10 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6. 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7. 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二)企业方面:抓住低碳机遇促使自身发展

(一)紧跟政府政策

11

第三篇:低碳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的重要选择。低碳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并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一、 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低碳经济背景

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枯竭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整个世界的能源储量来看,化石能源还可以被开采利用一两百年时间,但同时,人类开发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也越爱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当今发达国家出于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考虑,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了节能、低碳经济发端于能源战略调整,目的是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对发达国家来说,已经迈过了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恰恰正处于对高碳能源需求旺盛的阶段,欧美等国在20世纪末就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末期,无需耗费大量的高碳能源,如今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他们将出行依赖的汽车油品节约和替代作为研发重点之一

(三)低碳经济提出的直接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是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人类地球长久生存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客观要求。二氧化碳长期排放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中最高的。在过去100年中,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47度,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7cm,按这个趋势下去,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4度,海平面将上升60cm。这将给生态环境、水资源、农业生产、沿海地区安全等带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和生活中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碳生产率,是世界发展的新潮流和努力方向,也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道路的积极探索。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趋势。

1 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

美国立法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向低碳经济转型。

2 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欧盟把促进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短期措施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2009年3月,欧盟宣布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1323亿美元),用于绿色经济建设,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制全球气候变暖,并稳固欧盟在环保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欧盟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要引领世界低碳技术发展。

3 日本投资低碳革命。,主导建立低碳社会

2009年4月,日本公布总额为15.4万亿日元(15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紧急对策,稳定就业和金融体系。目标是到2020年太阳能利用达到世界第一;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普及环保汽车;推进低碳交通革命,发展世界最先进物流;成为资源大国,领导世界低碳再循环潮流。

四、对经济影响

发达国家纷纷实行碳税政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

碳税:发达国家促进国内企业减排的主要政策手段。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手段,包括排放税(能源税、碳税)、排放权交易等,其中,征收碳税最具市场效率,因而受到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崇。

碳关税:发达国家力图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

发展中国家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的生产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产品出口势必越来越频繁遭遇绿色壁垒,并由此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可见,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以及他们制定低碳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将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从而为发展中国家“高碳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障碍。

低碳经济将催生世界经济新模式和新规则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导致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标准及相关专利的出现,最先开发并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将成为该领域新的领先者、主导者乃至垄断者,其他国家将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因此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将因为低碳模式再次拉开差距。

低碳经济引起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动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布局,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先优势,在根据全球气候谈判确定的世界新体系中必将进一步强化其主导地位。从长远来看,碳交易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增加了一个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格局的新平台。

四、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和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世界低碳经济趋势深入发展,传统的高碳经济和贸易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逐步建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五)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性的,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要依靠经济、知识、技术和治理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要强调自主创新,也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

(六)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

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的扶持、金融融资的支持,引导企业进人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建立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低炭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吴巧生,成金华.能源约束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j 2010年02期 作者:李艳君

第四篇:低碳经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摘 要】环境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焦点,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本文论述了当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贸易规模、出口结构、贸易方式与贸易环境等方面探究了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低碳经济;碳排放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逐步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在人类追求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节制的开发自然资源,肆意的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为了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降低碳排放量以及缓解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成为各个经济体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日益成为了全球共同追求的发展模式。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5碳排放数据显示,全球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21亿吨,与2014年相比没有变化,而2015年相对于2014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高于3%。这一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2016年12月,“德国观察”组织公布了2016“气候变化表现指数”报告,对全球58个主要碳排放经济体在控制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努力进行评估和排名,在综合排名中,中国排在第47位。就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而言,中国的排放量最高,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8.03%。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碳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碳排放验证超标的问题已经给国内的环境、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尤其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中,低碳经济给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以及未来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中国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国际贸易规模和碳排放量有很大程度上的联系。因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当积极的响应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进程,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本文将深入讨论发展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对我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模式提出建议。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莱斯特?R?布朗是最先探索“低碳经济思想”的学者,而“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被提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热点。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阐述。庄贵阳(2005)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牛文元(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袁男优(2010)认为,低碳经济的三大特征为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综合各种观点,本文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如下界定:低碳经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了应对环境恶化、资源匮乏和气候变暖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中国出口贸易规模

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极速增长,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贸易水平的提升令世界各国瞩目。2015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9530.33亿美元,是1979年贸易额的134倍。其中,出口贸易的发展尤为明显,2015年的货物出口贸易额是1979年的出口贸易额的166倍。如图1所示,近20年来,除了2009年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大幅下降以外,我国出口贸易额始终保持着可观的增长率。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使我国贸易始终保持顺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商品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近几年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额的对比发现:自1996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占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而初级产品出口额却逐步下降,并且二者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达到90%,2015年更是达到95.43%,使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该趋势体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工业制成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了中国取得对外贸易优势的重要手段,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工厂的地位不断地被巩固,逐步成为制造业大国。

进一步细分我国出口产品种类可以发现,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最高的六类商品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中的矿物燃料、润滑油等高排放、高耗能产品出口占据30%左右。工业品制成品出口中的橡胶制品、矿冶制品等都属于污染性高的非绿色出口产品。同时,加工贸易也占据我国出口贸易的很大份额,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依赖廉价劳动力加工组装之后再出口,加工过程中耗费了大量资源并加剧了碳排放的增长。

本文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分类)为基础,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额占比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通?^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一样占有较高比重,大部分出口产品仍然处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同时,低技术含量和中等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高技术含量的商品所占比重极低。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2015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出口商品中资源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略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略升,劳动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几乎不变。可以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略有优化,但大多仍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缺乏具备核心科技等高新技术产品的支撑。

3.对贸易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靠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宽松的环境规制条件开拓了巨大的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根据图3可以发现,1995-2010年期间,加工贸易的比重比一般贸易还要高,直到2011年,一般贸易所占份额才超过加工贸易,但是加工贸易仍占有很高的比重。一方面,跨国公司把初级加工、组装等高能耗、附加值低的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资源消耗;另一方面,一些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夕阳产业转移到我国。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将遏制上述现象的继续出现,我国可能会通过降低加工贸易的出口退税、向高排放企业征税等方法加快加工贸易模式转型。这将对我国加工贸易发达的地区的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加工贸易出口额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

4.对贸易环境的影响

《贸易和气候变化》指出,国际贸易将以多种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也将反作用于国际贸易,改变国际贸易流转模式和各国的贸易地位,促进国际贸易格局调整。首先,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将不断开拓出新的领域。WTO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贸易规则,如低碳环保产品补贴规则。多哈回合已经进行了15年,在WTO贸易与环境谈判中,低碳产品和服务成为讨论的重点内容,有代表建议消除低碳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实现这些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他们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实现了贸易利益,还符合全球的环境利益。其次,低碳经济还会撼动WTO基本原则尤其是非歧视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的地位。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欧盟、美国等领先低碳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已经把低碳经济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欧美的发达经济体也已经在多边、区域、双边及单边层面做了大量工作,再加上在低碳经济的契机下他们会缩小自由贸易市场的供给能力,最终影响非歧视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的作用。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产生重要影响的必然趋势下,中国的贸易环境也将更加复杂多变。在前几个部分的讨论中已经提到,中国将面临碳关税、碳标签和隐形贸易壁垒等更多贸易保护措施的挑战,也必然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此外,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下,中国将不断受到发达国家和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攻势和谴责,从而在国际谈判和规则制定方面处于被动地位。总之,低碳经济的浪潮必然使中国处于“危机重重”的国际贸易环境之中。

五、中国出口贸易应对策略

低碳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低碳化浪潮将成为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面临的第四次浪潮,低碳化时代正在向世界各地区招手。中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必将在低碳化的过秤中被逐步淘汰,本部分从出口贸易增长模式、出口贸易结构、出口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等4个方面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模式转变

我国现有的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具有“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低附加值”的特点,这种以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经济理念。要想在低碳化浪潮中稳定出口贸易的发展,就要脱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实现对外贸易的集约型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舍弃一味追求出口规模扩大的目标,在将低碳理念作为政策的指导之一的条件下积极调整贸易政策,使政策有利于提升外贸的效益。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同时着重发展其它方式的出口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重点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强调自主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加工贸易对于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并形成创新产业链,不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地位。最后,也要采取措施提高外贸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推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虽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不低,但是其中低技术含量和中等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总的来说,我国出口商品具有档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和隐含碳高的特点。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逐步推动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应不断增加高新技术投入,一方面应用于传统出口商品的改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研发,技术创新是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要减少出口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从政策以及资本都方面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竞争力。另外,出口企业可以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在产品中增加绿色环保因素,达到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安全性、科技性和环保性的要求,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迅速扭转中国在绿色贸易发展中的被动局面。

3.逐步降低对欧美日市场的依赖

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时间内实现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低碳化浪潮背景下,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槌墒斓牡吞枷?费观念,发达国家政府也已经把低碳经济作为自己在新一轮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竞争利器。为了使发达国家以低碳环保为理由而设置的隐形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贸易的影响降至最小,就必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同时逐步加强与大东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加大东亚地区的贸易比重,并逐步形成良性的贸易同盟。这些,将为我国贸易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减缓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冲击。

4.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

低碳经济发展将对贸易规则产生深远的影响,低碳背景下贸易规则的改变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这样的碳排放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冲击。所以,我国必须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联合处于相同处境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贸易谈判中掌握足够的话语权。首先,积极参与WTO多边规则的制定。中国应关注WTO对贸易壁垒的态度,跟踪成员国的政策动向,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坚决抵制“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非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其次,关注区域、双边贸易协定,分析有关低碳环保的贸易协定的趋势,预测未来低碳规则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杜运苏,张为付.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2,(03):97-107.

[2]牛文元. 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突破口[N]. 中国报道,2009-3-19(3).

[3]李丽.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 财贸经济,2014,(09):114-123.

[4]刘婧. 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06):44-48+88.

[5]王跃,生焦芳.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J]. 河北经贸大学学 报,2010,31(6):30-36.

[6]魏思超.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

[7]谢晓明. 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02):205-206.

[8]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3(1):43-46.

[9]郑峥. 国际贸易规则视角下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145-146.

[10]张伟丽. 中国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1]朱启荣.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CO_2排放问题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0,(01):55-64.

[12]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第五篇:“低碳经济对国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保护环境,使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向前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低碳经济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它不仅利在当代,而且功在千秋,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低碳经济 碳 科技创新 低碳经济简介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2、提出背景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 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

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 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倡导节能减排、发展可 再生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大力推进低碳经 济的发展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京都议定书》尚未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分配“减排配 额”,但这并不意味发展中国家可以长期不承担环境 保护义务。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 市化阶段,这就意味着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 段时期内,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我国所需要 的能源消费将比较大。因此,中国的碳排放及其变 化也必将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即将 出现的减排压力和工业化发展趋势下的能源和资源 约束,中国只有举全国之力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 导下,逐步制定、实施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倡导树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对策. 2007年6月4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这也意味着中国制定了自己的气候发展 战略,方案提出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 能源结构,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低排放型 社会;加强能源战略规划研究与制定;积极扶持风 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等目标。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2007年6月1 日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未来 十几年内,我国将积极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 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全 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是一部 关系节能减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及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法律,为促进我国经济发 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9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个《决议》是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 决议,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决议》认为 要强化节能减排,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增强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 引领作用;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要 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 期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要综合运用经济、科技、法律、行政等 手段,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各级政府 预算要做出相应安排,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建立健 全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有利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 政策导向和体制机制.

四、低碳经济的实现方法

第一,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庄严的承诺,同时也是十分沉重的责任。一方面,它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当事人、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

第二,抓好试点,树立典型。

目前,深圳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住建部支持将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优先在深圳试验,引导相关项目优先落户深圳,并及时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圳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和示范任务。同时,住建部支持深圳市将每年一次的“光明论坛”提升规格,使其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平台。在条件具备的省市、地区、行业中及各省,都应有目的的选择试点和典型,扎实推进,建之有效,确保我国经济在低碳经济促进下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第四,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

第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第六,处理好“一抓”“三防”关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经济建设;“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乱上项目、防浪费。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在开始时就让各级政府、行业、社会头脑清醒、思路明确、认识一致、步调统一。

第七,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第八,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低碳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在新上项目、投资方向、减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协的审批、监督权力和作用。除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低碳经济项目外,在每年两会上都应由政府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

第九,将“低碳经济”绩效纳入政府、公务员政绩考核核心内容。

五、深圳市低碳经济所取得的成就

1、大运会新能源汽车

借着举办大运会的契机,深圳已一跃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城市,堪称“新能源汽车之城”;而大运会结束后,深圳电动车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

据解到,大运会举办前,深圳已宣布投放2011辆新能源汽车,从而使深圳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城市;大运会期间,57座充换电站分布在深圳市全部44个比赛场馆周边,提供850个充电位,覆盖大运会专设的77条新能源公交专线,组成了全国最大的城市电动汽车动力供给网络。

据悉,在电动车推广方面,“深圳模式”是快速满足大运会电动汽车运营需求的关键所在。该模式由中国普天作为运营方、电网公司作为供电方、汽车厂及电池厂作为电动车供应方、公交公司作为使用方,共同构建了电动汽车商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经理仇炯表示,针对公交企业融资能力差的状况,深圳采用了“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的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运营及维护方案,中国普天作为电动车产业链中的专业运营商,采用融资租赁、分期支付的方式,投资建设和运营配套充电设施,负责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的购置、维护和保养,为公交企业新能源公交车运营提供全面服务,减轻了购置新能源公交车及建设充电设施的当期资金支出,延长了动力电池生命周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商业化运营。

仇炯指出,“深圳模式”的商业运营,不仅体现在商业化购车方面,更体现在商业化运营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车辆及场站信息、动力系统维护、故障应急救援等多种增值服务方面。

据介绍,大运会结束后,深圳投入运营的电动车网络设施、电动车辆以及智能管理系统、运营服务体系,将全部转入常态化经营。根据深圳市政府已经确定的公交车辆电动化发展方向,深圳还将继续增加电动公交车的比例,扩容运营网络,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 深圳市作为低碳经济的全国示范城市靠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今天深圳大运会组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政府官员介绍,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为0.51吨标准煤和20.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10左右。万元GDP碳排放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中排名前列。

据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副主任陆健介绍,深圳财政安排18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发展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低碳经济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深圳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GDP增速约1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29.5%;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税收分别同比增长24.2%、57.7%和101%;另外,文化、软件业等加快发展,分别增长23.2%、18.1%。

陆健介绍,靠科技创新,深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万元GDP能耗已下降到0.51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万元GDP水耗为20.3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已提高到37.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深圳还成立了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搭建了碳交易及化学需氧量(COD)配额交易。本次大运会更是低碳环保,仅大运中心每年中水利用量约70万立方米。

六、总结

中国的低碳经济刚刚起步,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完全实现低碳经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加快经济转型的步子,摈弃大消耗大污染的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低能耗,低碳,从而保护环境,为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什么是低碳经济》,http:///。

上一篇:电梯公司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东莞市生猪屠宰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