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耐心案例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对孩子耐心案例范文

家长要对孩子保持耐心

保持耐心,对于每个妈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谁都想做一个很有风度、很有涵养的妈妈,但太多的理由又使我们常常事与愿违。就让我们来找找看,是哪些因素在干扰着我们的耐心——

原因1:父母的性情使然

我对自己的性情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熊壮壮出生前我就预言,自己会跟蜡笔小新的妈妈差不多——最多温柔地提醒孩子三次,之后便是声色俱厉了。

所以我一直都很控制自己,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有时他真的是在故意跟我作对了。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不由得怒火中烧。

有一天早晨,小家伙显然没有睡够,大概所有的妈妈都能了解,把没有睡够的宝宝叫起来上幼儿园是一件多么令人糟心的事。

我一直都耐着性子,忍着,由着他瞎折腾,我自己先穿好衣服,再拉开窗帘,他终于爆发了。“把窗帘拉回去!拉回去!”我还是决定将就他,先哄着他起来是最重要的,便把窗帘又拉回去。“不对!拉成跟刚才的一样!”小“暴君”开始提无理要求。我还是试着又拉了几下,可怎么也不能让“暴君”满意,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几次三番之后,我也终于怒了。小“暴君”大哭大喊起来,他越哭我的火气越大,最后,我觉得自己完全失控了,我们母子俩各哭各的,各喊各的,互相推波助澜。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太大了。人的情绪是很容易被激化的,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使熊壮壮的情绪更加恶化,事情只能向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如果父母自身总是难以控制好情绪,孩子自然也会急躁、脾气大。

解决方法——制怒

首先要明确一点,孩子随时可能惹我们生气,但我们生气发火就能让孩子不淘气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一发火,就把自己完全摆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他不跟你作对才怪呢!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生气,谁都有生气的权利,不必为此感到内疚或羞愧,在不侵犯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我们也有必要表达出自己气愤的心情,只不过,这种表达不是毫无控制的渲泻。

我们可以先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语气严厉却能保持平稳,然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如果类似的话和严肃的表情无济于事,还可以进一步表达我们的心情:“我已经很生气了!”有时,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会停下来,有时还需要我们继续说明生气的原因以及你担心的后果等等,比如“吃饭的时候玩玩具是不对的”、“把球往镜子上扔会伤到你自己”。

这样,我们既能表达生气的心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起到震摄作用,总比大发雷霆两败俱伤的后果要好很多。

原因2:孩子的性情使然

在幼儿园做活动时,遇到一个小男孩,总是笑呵呵的,动作奇慢,吃饭、穿衣„„任何事情在班里都是最后一个做完。最可爱的是,他午睡起来穿衣服,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醒:“天天,动作快点,小心感冒了。”他也非常顺从地回应:“我是得快点儿了!我这就快!”其实,他手里还是那么慢。我差点儿笑喷了。

据说,他妈妈每天早上都要冲着他连喊带叫,一路怒气冲天地来上幼儿园。也不知道他是习以为常了,还是天性就这么乐天,慢也就罢了,还那么一副笑呵呵、满不在乎的表情,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他妈妈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这样无奈的父母还有很多,自己精明能干,偏偏生了个慢性子的孩子。于是,孩子干什么事看着都着急,都要上火。而像天天那般神经坚强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慢性子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经常发火而无所适从。

解决方法——因材施教

在我们的概念中,“慢性子”一向是被定义为缺点的。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急性子”就是优点吗?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优势、劣势之说。比如永远速度倒数第一的天天,叠得被子是最整齐的,衣服从来不会穿错,他吃过的饭碗总是干干净净„„ 但父母往往忽略优势,认为孩子表现好都是正常的,不值得特意表扬,而那些劣势因为会对我们的生活会造成一些影响,比如慢性子的孩子可能比较“磨蹭”,让忙碌的早晨变得更加紧张,所以,就会放大劣势,继而否定这一类型的性格。

如果换一种方式来对待这些慢性子的孩子,顺应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比如把起床的提前十分钟,给他留出一丝不苟完成洗漱的时间;在充分肯定他衣服穿得好的前提下,训练他的动作能力,熟练了,速度自然就会加快。

无论上天赐予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应该无条件全部接受。性情是很难改变的,这是成人的共识。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都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性情的人,为什么不能运用这些人际关系中的规律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原因3:身心俱疲的父母

想想我们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失去耐心,大发脾气?相信多数父母的回答是:最累的时候。是啊,倘若拖着身心俱疲的身体下班回到家,却要面对无法无天的小魔头,谁还会有好脾气?

人在压力之下是不会有好心情的,而孩子就是那个最容易撞到枪口上的人。他们单纯的心灵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他们是最“自私”的,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妈妈回家了,就得陪我玩”,这是他们理所当然的逻辑。可如果孩子盼了一天,迎回来的总是一个不耐烦的妈妈,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伤害;而妈妈也总是心怀愧疚,这样的亲子关系一定会出问题。

解决方法——分解压力

职业女性必然要面对家庭与事业的两难命题。接受这个现实,然后想办法分解自己的压力,才能使生活保持相对平衡。

一般家庭,都会有人来帮助年轻父母带孩子,或者是父母亲戚,或者是保姆月嫂,所以,妈妈要明确自己的家庭定位和母亲的职责。虽然直接照顾孩子对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很重要,但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所有吃喝拉撒的琐事都可以交给别人去做,妈妈就是那个给孩子爱抚、陪他游戏的人。让孩子想起妈妈就觉得快乐,和妈妈在一起是一天中最盼望最快乐的时光,这样的母亲就是称职的。

每个人都可以安排自己的人生。当我认为必须亲自抚养儿子时,我辞职了。有人说我这样做不值得,可我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牺牲,相反,我相信上大学时老师的一句话:“你在孩子最初的三年里付出了,以后就会轻松三十年。”而且,我也会安排好自己以后的人生。

第二篇:小学作文:一个对孩子有耐心的人

一个对孩子有耐心的人

家庭是每个人快乐的城堡.走进家的港湾,来到快乐城堡,温馨扑面而来,亲情无处不在.

在我5,6岁的时候,常常不爱吃饭,妈妈就耐心地喂我吃.

一天,妈妈炒好了饭菜,对我说:"丹丹,好吃饭了."而我却做在那儿看电视,一动不动.没办法,妈妈只好喂我."来,到妈妈这里来,妈妈喂你吃饭了."妈妈着饭碗,心平气和地说.我走到妈妈膝盖前,妈妈舀了一勺饭,轻轻地吹了吹,顿时,我看见一股热气直扑他*的脸上,但妈妈似乎全然不顾,她慢慢地把饭喂进我嘴里.后来,我"吃饱"了,不管妈妈多少次把饭送到我嘴边,我都把头斜到一边.接着,我开始躲避他*的喂饭,本以为妈妈会就此罢休,可她却紧跟其后地追我,直到身上渗出汗水.此时,妈妈开始生气了,她皱起了眉头,但又耐心地哄我吃饭,她做在椅子上,向前俯着身子,左手端碗,右手用小勺耐心地喂给我吃,还不时地哄骗我,几分钟,十几分钟,可妈妈却好像一点也不觉得累,直到我把一碗饭吃完为止.这时,妈妈微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美滋滋的.

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心中的冬色,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她的耐心与宽容使我健康成长.

第三篇:培养孩子的恒心和耐心

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耐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那么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1) 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有恒心、有耐心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大凡成功之士,都具有恒心和耐心,成功也青睐于可以坚持到底的人,关于恒心和耐心的成功故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父母经常向孩子讲述这个道理,让孩子明白培养耐心是何等的重要。当然,仅仅“言传”是不够的,还需要“身教”。父母做事的态度,在很在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做事的态度。

(2) 教会孩子学会“迟延满足”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似乎没有多在的耐心,但如果对孩子的任何要求,父母都立刻满足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缺乏耐心等待和自我努力的意识,从而错过许多培养耐心的机会。

在遇到孩子没有耐心时,父母要坚持,不要因为孩子的要求而做出让步,如果每次孩子一要求父母就让步,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总是听我的,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那样孩子就会越来越没耐心。

在让孩子“延时满足”上,父母不可以用生硬的态度来命令孩子,如“不行,你给我等着!”这样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但会让孩子等待,还会让孩子明白等待是有原因的。

(3) 对孩子进行三分钟的耐性训练

在《美国家庭的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介绍了一种“三分钟耐性”训练法,

这种方法对没有耐性的孩子,有一定的好处。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习惯,也提高了耐性

(4) 培养耐性不是培养忍耐

有些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忍耐就等于培养了他的耐性,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父母常常让孩子去忍受一些他们反感的事情,并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恒心和毅力。但这种忍耐,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负面情绪,其直接效果是使孩子精神涣散,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恍若不见。

真正的恒心和耐心,是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在孩子做事中培养孩子的耐心,是正确的方法。但在让孩子尝试做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这并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就应该立即中止,或者换用其他的方式,或者干脆进行其他的尝试。如果父母命令孩子“赶快做”、“必须做”,只会招来孩子的反感,让孩子变得兴致全无。

(5)恒心毅力和习惯是培养孩子的三要素

怎样培养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话题,让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借此机会把我的一些未必成熟的做法拿出来与大家探讨,也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首先,孩子就是孩子,现在说他们成功或者失败都为时过早。毛毛虫迟早要变成美丽的蝴蝶。

怀着一颗平常心帮助他成长。允许他犯错,相信并帮他改正;允许他不能学的很好,相信并帮他学得更好;失落时能给予鼓励,得意时不忘提醒;既然我们都是凡人,那他就是凡人的后代。

做事尽量持之以恒,决定了的事不要轻易放弃。比如让他学习书法、画画、打乒乓球,甚至玩游戏四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就算他学得不理想,玩的不怎么样也要坚持下去,让他去悟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书法的学习就是这样,随着五级、七级、九级(最高级)的通过和各种奖项的获得,他逐渐体会到持之以恒的重要,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他做事的信心和勇气。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扰,有智力上的、有体力上的、有情感上的,还有环境上的。当它们出现的时候,首先要让他勇敢的面对而不是逃避。我家老少四辈,兄弟姊妹十来家,家里六七口人是常有的事,有时会有十多个人乃至二十几人,又热又闹。他必须学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闹中取静。这也无形中培养了他的亲情意识和团结精神,还有就是耐心。

不让他过早的享受安逸。能骑车上学就不坐车去,让他经历风吹雨打,烈日严寒,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吃过苦才知道甜。

培养他的自立能力,他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要敢于放手。从三四年级起,他就要自己打理床铺、书包、衣物、学习用品,五六年级学会一个人在家,能吃上饭,能睡着觉,能做完作业,能去市里学习。今年期末考试结束后,他就自己买票去新宾看望爷爷奶奶,回来时还带了好多东西。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尽管不太放心,但还是放手去做了。我们总不能怕孩子摔跤就不让他走路吧!

实践证明孩子长大了。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促进他成长的关键。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是相互影响的。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有时间观念,分出轻重缓急,这些习惯是在他穿衣吃饭、上厕所、玩游戏中培养的。比如提醒他要物放有序但不替他收拾(可以先示范一两次);上学到点就走,你先出门;给他机会打扫房间、收拾饭桌、洗刷碗筷;上街购物,花钱记账等等。习惯成自然。顺便说一句,孝顺不光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不吃独食,有好东西大家分享,先给老人和比他更小的孩子。我们常回家看看,他逢年过节就想着回去探望老人。这似乎和学习无关,其实不然,有爱心才会有责任感。骄横任性的孩子怎么能有好习惯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他就是一个孩子,他离成功还相距甚远。他会变的,就像所有的孩子都会变一样,只是我们希望他们越变越好罢了!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对孩子多一些鼓励

在幼儿园工作时间长了,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我的儿子18个月才学会走路,近3周岁时才学会说话,而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你儿子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儿子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和先生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们始终通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我儿子幼儿园的老师—潘峰章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费了很大心思。儿子刚来我们幼儿园上学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潘老师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积极勇敢的表现,上大班那年六一儿童节还表演了节目呢!如今,他已经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了,让我们感到很欣慰的是,他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性格也越来越活泼,自信心和表现欲增强了许多,能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报名参加了一些有益的活动,我们都很高兴!

第五篇:培养孩子耐心的几个方法

http:// 父母网

这个便利的时代,你可以用一按钮就四处乱跑的电动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耐心等待还有什么好处?

没有人愿意等待——想想你上次在超市长长的队伍中等候付款时的心情吧!而精力充沛的孩子更是无法明白,为什么‚有耐心‛是那么重要。他们的理性和自控意识发展得还不够强健,因此,三四岁的孩子们就表现得特别没耐心,在很多你期待他能‚乖一些‛‚听话一会儿‛的时候,他给你的却是那么不能忍耐。

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锻炼耐性很重要。有耐心,这不仅仅能够使爸爸妈妈得到片刻的安静,也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更是对于孩子日后自身心理发展、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妈妈锻炼孩子耐性的心得和小方法,用来让急不可待的宝贝能够稍等片刻。我们也请《社交能力强的孩子》(The Socially Competent Child)一书的作者、纽约大学医学院临床助理教授、哲学博士Anita Gurian对这些方法做一下点评。

宝贝儿,请你稍等一会儿

通常,当女儿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比如看动画片的光盘、切开刚买回来的西瓜、再讲一个故事等等,我们就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我会给她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能够明白‘等待’是一个什么概念和感受——‘这会儿你可以唱一遍《找朋友》和《我在马路边拣到一分钱》或是从1数到 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再加上她唱歌或数数,也能提醒我不要忘记她正等着她的要求得到实现呢。——小雨妈妈

当我同其别人谈话时,我4岁的儿子就老是希望引起我的注意力。我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我们在家,要是他因为不能立即满足而大惊小怪或是哭着吵闹,我通常就不理他。要是我们外出,我会尽量选择一些即时性的安抚,以避免他哭闹。‛—— 威威的妈妈

熙熙现在3岁半,他现在知道了,当我说:‚等妈妈把话说完‛,那意味着在轮到和他说话之前我不会再理他。—— 熙熙妈妈

专家点评:这些妈妈都是聪明的妈妈。培养孩子的耐心,就要尝试向你的孩子解释,让他明白他确实必须等一会儿。然后,不要理睬他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不过,一下就等上5分钟,对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太长了,刚开始时等1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分钟,记住,要在家里练习。

另外,你可以建议他做一些事,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么做,提供具体一点儿的例子,帮助她理解你需要多少时间。比如,你可以说:‚当我打电话的时候,我需要你安静1分钟——也就是画张画儿的时间。‛然后,你可以给朋友打电话并且只交谈一分钟(让朋友配合你对孩子的训练)。如果孩子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你要这样表扬他:‚当妈妈说话的时候你能自己玩,你真有耐心,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同时立即兑现你的承诺。相反,如果他没有乖乖听话而是不断试图引起你的注意,那么在接下来的1分钟里不要理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确实很难做到,所以父母们也需要坚强起来,如果你忍不住又搭理她,训练就将前功尽弃。

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给孩子一个他没见过的或者平时不怎么让他玩儿的安全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弄明白那是什么东西和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时,你已经结束你的谈话了——聪聪的妈妈

专家点评:如果是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宝宝,给他一个玩具是个不错主意。因为大多数2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具备自己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但是,孩子到了3岁或者4岁,就要鼓励他们在等候的时候自己找事情做。给她一个玩具,意味着你要替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接触的技巧

有这样一种方法:当孩子想要得到关注时,就让他把手放你手上,你握着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有要求,当我能做到时我会尽快满足你。这个技巧是我女儿的学校教的,我喜欢这种方式。它使我可以和女儿沟通而不必中断谈话。在一些场合,比如,我必须打个生意上的电话,而此时女儿正和我在一起时,这方法的确行之有效。关键在于,当你忙完事情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儿时,一定要告诉她,她刚才做得多好。我会尝试用不同的话来回应她,比如‚谢谢你耐心的等待。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欣然的妈妈

璐璐的妈妈还补充道:‚我采用这种方法和我4岁的女儿沟通就非常成功。我们有个小约定: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她需要去卫生间,我教她摸着我胳膊的同时把一根手指放在鼻子上。那么,我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尽快甚至暂时放下我手中的事情。‛

专家点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个身体上的接触以使他安心,并且可以使他在你说话时安静一会儿。但是,他没有被要求离开去自己做点什么,他还是在依赖你使他平静下来。教给孩子什么叫做耐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教孩子当他在等待时干点什么,也要使他相信,耐心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最终将会得到他想要的。尽管,实际情况对于孩子来说总是难以理解——因为孩子对时间的理解是‚现在‛或‚不是现在‛。他们对于理解像‚从现在起10分钟‛ 还是有困难,除非你把它同孩子们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所以训练孩子等待和耐心以及对于时间的概念时,你可以这样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儿,穿好花裙子,妈妈就过来给你讲故事。‛或者,给他一个水盆、一块毛巾:‚用10分钟把毛巾洗干净后叫妈妈来帮你晾好,让我看看我们的宝宝多能干!‛

Tips

专家说给父母:

* 心态要平和。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的父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3~4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控制他们的冲动。耐心,则需要很好的控制冲动的能力。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更容易掌握这种技巧。然而,大多数孩子直到他们

5、6岁才能掌握耐心等待的艺术。一些孩子可能还会觉得等待的过程很难熬,这取决于他们的性格。

* 要讲究技巧。一个有趣的游戏、即将得到的神秘小礼物、父子间一个秘密小约定,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爱抚,都会让你的孩子觉得等待并不漫长、痛苦,耐心等待之后,是愿望的实现和对自我的肯定,他会越来越有信心、耐心去等待。

* 在自己的生活中做个耐心的典范。这意味着当你碰上塞车或是排在蛇行的队伍中等待时,不要发怒、抱怨。当你觉得不耐烦时,就把那些时候当成一个机会,展示给孩子,你是怎么反应的。

上一篇:调度员工作规范范文下一篇:党的宗旨党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