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成功与失败

2022-07-21

第一篇:系统的成功与失败

小刘推销的失败与成功

电脑推销员小刘,一次向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推销电脑。同时向这家公司推销电脑的还有几家公司的业务员,竞争相当激烈,但由于小刘跑得勤,功夫下得深,深得这家公司承办人员的认同,成交希望非常大,到最后只剩下两个厂商,等待着做最后的选择。承办人将报告呈递总经理决定,总经理却又将最终决策权交给了该公司的电脑专家李教授。于是,承办人员陪同李教授再次参观了两家厂商的机器,详细地听取了两家的示范解说,李教授私下表示,两种产品,各有优缺点,但在语气上,似乎对竞争的那一家颇为欣赏,小刘一看急了,“煮熟的鸭子居然又飞了?”

于是,又找个机会去向李教授推销。小刘使出浑身解数,口沫横飞地辩解他所代理的产品如何地优秀,设计上如何地特殊,希望借此纠正李教授的观念。最后,李教授不耐烦地冒出了一句话:“究竟是你比我行,还是我比你懂?”此话一出,这笔生意看样子是要泡汤了。

小刘垂头丧气,弄不清失败的原因,于是向一位资深推销专家咨询。推销专家建议:“为什么不干脆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推销呢?”并向他说明了“向师傅推销”的技巧。 “向师傅推销”,切记的是要绝对肯定他是你的师傅,抱着谦虚、尊敬、求教的心情去见他,一切的推销必须无形,伺机而动,不可勉强,不可露出痕迹,方有效果。 于是,小刘重整旗鼓,到李教授执教的学校去拜访,见了面,如此这般地说:“李教授,今天,我来拜访您,绝不是来向您推销。上次跟老师谈过后,回家想想,觉得老师的分析很有道理。老师指出在设计上我们所代理的电脑,确实有些特征比不上别人。李教授,您在××公司担任顾问,这笔生意,我们遵照老师的指示,不做了!不过,李教授,我希望从这笔生意上学点经验。老师是电脑方面的专家,希望老师能教导我,今后我们代理的这种产品,将来应如何与同行竞争,才能生存?希望能听听老师您的高见。”小刘说话时一脸的诚恳。

李教授听了后,心里又是同情又是舒畅,于是带着慈祥的口吻说道:“年轻人,振作点。其实,你们的电脑也不错,有些设计就很有特点。唉,我看连你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譬如说„„”于是,李教授讲了一大通。“此外,服务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软件方面的服务,今后,你们应该在这方面特别加强。”李教授谆谆教导,小刘洗耳倾听。 这次谈话没过多久,生意成交了。对这次推销,帮忙最大的,还是李教授,他对总经理说,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但他相信小刘公司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后,总经理采纳了李教授的意见,一笔快泡汤的生意又做成了。

第二篇: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

成功对于企业家来说财富;成功对于医生来说是救死扶伤;而对我来说成绩好就是成功。

刚升入这个陌生的学校时,我就面临了一场考试,由于基础知识不牢,我的成绩有点惨不忍睹。可是我不气馁,让老师与妈妈一起辅导我,终于,我的成绩有所进步。妈妈说只要基础知识打牢了,那学起来就方便了。于是我把一至二年级的书都拿出来复习,果然,我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成功一次并不代表会永远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没错,一个人哪会不经历挫折与失败呢?

六年级的我成绩一落千丈,报语文成绩时,我的名字总在好同学之后,心里不是个滋味。现在就要毕业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成绩提上去。

我相信失败一定会被我甩掉,只要我肯下功夫,肯吃苦,肯练习,那成功肯定会来敲门的!成功,我等着你!

武进区横林中心小学六年级:朱志锐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1 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们年底前开起自己品牌的分店

大学生们的下一个目标:年底前开起自己品牌的第二个样板店

一群在校大学生凑钱开了一家汽车美容装饰店,不仅生意越做越兴隆,而且已经准备创立自己的洗车品牌。这家汽车美容装饰店位于双桥子蜀都花园后门的街边,尽管这条街的人流车流并不大,但他们靠周到热情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有时店里还要加班到晚上12点以后。

这家店的主要股东是三个大学生:陈小华、唐博、周贤兵,而店员则是在校大学生。

“领头羊”陈小华

开洗车店的发起人是电子科大大四学生陈小华,从提出开店思路,到让洗车店盈利,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谁能想到,陈小华曾去应聘成都一家知名汽车美容连锁店的洗车工,人家一看他是眼镜就将其拒之门外!

“我还记得他拿了厚厚几十页可行性分析报告来跟我交流他的想法。”陈小华所在的电子科大软件学院辅导员肖严说,陈小华从大三下期开始发起创业,做调研—确定项目—开店,都时常跟他沟通。”他是个踏实、积极的小伙子,不仅学习成绩不错,而且肯干肯下功夫,创业意识非常强。”肖老师说。

在确定洗车项目后,为了“偷师学艺”,去年暑假,陈小华等人应聘到金沙车站附近一洗车场。“一天要干12个半小时”、“一个月挣400块钱”、“手和脚都洗烂了”„„辛苦的经历让他们不仅很快熟悉了洗车业务,而且迅速获得了加盟资质。

开汽车美容装饰店需要十几万元的费用,唐博和周贤兵向家里要钱凑了股,陈小华则出了2/3。除了跟父母亲戚借钱外,陈靠炒股和打工挣得的六七万元也都投了进去。

选择洗车业的原因

电子科大不乏有学生创业的先例和典范,但大多以从事科技、网络等与专业相关的事业,是什么让学软件的陈小华选择了汽车服务业呢?

一切源于新浪网上一条关于创业的消息,消息里分析了目前国内的十大创业项目,汽车美容排在了第二。陈小华为之一动,他与唐博、周贤兵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尽管成都有500多家汽车美容企业,但排队洗车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于是他们得出汽车服务市场大有可为的结论,认为汽车服务值得投入。

“洗车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也不高,对我们初期创业来说,很容易介入。”陈小华说,目前洗车店文化层次、管理水平都不高,这些都成为他们首次创业项目的首选。而后洗车店顺利营业的事实证明,这群大学生的选择是正确的。

创业之初有过不顺

这群大学生出来创业,当初几乎都遭到家人的反对。父母都认为他们应该安心读书,以后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自己做生意风险太大,赔了钱不划算。

去年10月份左右,陈小华他们把蜀都花园后门旁连着的三家店面租了下来,由于准备不充分,随后近两个月的时间洗车店甚至连基本的装修都没有完成,租金、工资„„每个月就得白白花掉两万多元。“开店遥遥无期,每天花钱却如流水。”一下子就给这群热情高涨的创业大学生们泼了盆冷水,唐博、周贤兵都想放弃了,陈小华不愿意。他马不停蹄地到处跑,完备手续,处理问题,洗车店终于在去年12月份开始营业。他们从大学招来洗车工,也算是给这些大学生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经过半年的运营,如今月盈利数万元,“总算稳住了”。

“我们现在抗风险能力还很弱。”陈小华并不认为现在他们的洗车店算成功了。他告诉记者,即使这次投入的十几万元全赔进去了,他们也获得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人脉资源,这才是大学生创业的真正资本。

年底前开第二家店

通过开第一家店积累的经验,这群大学生计划着创立自己的洗车品牌,开始真正的创业之路。“我们正在选网点,争取在年底前,把我们的第二家店,也是我们自己品牌的样板店建起来。”陈小华说,他们要把汽车美容、养护、贴膜、加氟、保险、二手车等服务陆续开展起来。

2 下面的创业故事说明了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西安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赞赏和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未来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网站的建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名技术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寻数月无果,小黄只好暂时收起创业梦想,先找份工作,给别人打工。

“对创业条件分析不足,这是我最大的失败。”小黄这样总结自己失败的起步。

大学最后一学期,迎接小黄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归。“我们不停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却很难。”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小黄了解到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烦恼。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企业仅通过一次招聘会或一次简单的面试签订用人协议,事后却发现招聘来的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为此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 (创业项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点。)

小黄介绍说,在网站中,他将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接触平台,只要大学生和企业登录注册,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企业甚至可以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决定毕业时是否录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黄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登门20多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这一想法,网站的特色服务内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外界推广网站,吸纳大学生和企业登录,并向企业收取一部分会员费。三年后,点击量有了一定提升,广告将成为网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来,在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连带产品,我相信这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小黄已明确了网站的盈利模式。至于网站的长远规划,小黄表示他已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尽管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但小黄却忽视了创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组建得力的团队。 (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考虑不到,有时候竟把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

“刚开始我以为这不是问题,懂程序的人多,肯定能吸引到这样的人。”直到制定创业计划的后期,小黄才向身边好友发布信息,结果只找到一个做网站的高中好友。“人太少了,编好这个网站的程序至少要两年。”小黄说,目前高校内具备这方面技术的人太少,而有丰富经验和能力的人却不愿意放弃工作跟他一起创业,好比没有左膀右臂,小黄孤军奋战的结果只能是退下阵来。

“合理的创业方案、资金和团队是创业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之前我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小黄感到有些后悔。他说,如果当初有人能给他指导和提醒,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校应该开设创业指导选修课,给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一定的指引。”

目前,小黄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开始忙于找工作。“等有了几年工作经验,我还会继续完成创业梦想。这几年,我会构建自己的生活圈,寻找创业的最佳团队。”

小本创业第一步网点评:

创业前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这个定位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定位,对创业成功与失败都要有一个清醒的定位。

在做一件事时,我们首先看的是合不合法,然后考虑的是经济上行不行,最后是这个团队能不能承接,这是一个步聚。但由于我们太急于把这个事情做成,或说前两个因素太好了,就忽略了最后团队的问题。而最后恰恰是这个因素使项目功亏一篑。

所以对合作伙伴的性格特性及能力一定要有清楚的熟悉,这对于团队的核心人物来说至关重要,让合适的人坐上合适的位置。

3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FanSo.com)是由清华大学学生于1999年月日创建的,它是国内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业、吸引风险投资创办的互联网公司。FanSo作为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公司开辟了“新闻在线”、“环球影视”、“啸林书院”、“打开音乐”、“游戏辞海”和“我的家”等频道,FanSo还提出了一套全新的“CampusAge中国高校电子校园解决方案”,为加速中国高校校园电子化建设进程服务。FanSo已经从一个不到10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拥有60余名员工的初具规模的商业公司,2000年月再次成功融资660万,其页面浏览量已经突破250万,在四个月内就成长为教育网内最大的站点。

FanSo的创业理念就是源于校园、服务学生,其业务内容跟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FanSo的创业模式和创业的切入点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它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契机,互联网是个新生事物,它是一种有效的载体和工具,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ICP是一种重要的基于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创业者作为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具有灵敏的感悟,他们既能认识到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又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是利用新经济机遇的一种典型;二是它以学生和校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大学为业务背景,这是创业者更主要的长项,他们本身作为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心理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又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灵敏果敢和想象力,同时他们利用丰富的学校资源,FanSo已经与多家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三是FanSo引进了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但对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尤其是ICP公司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马克.安得森和美国网景公司

美国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得森,一位改变Internet历史的青年,刚大学毕业时还没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编写互联网浏览软件,开发出了Mosaic浏览器。1994年月与硅谷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联手创立Mosaic通讯公司(网景公司的前身),克拉克投资400万美元,把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都拉到了硅谷,集中全力开发网络浏览器。不到两个月,安得森和他的伙伴们就成功地开发了Mosaic的新版本,并把它命名“Navigator”(领航员),随后新浏览器的销售在互联网上突飞猛进,一下就占据了80%的份额。

1995年月日,成立还不到16个月、从未赢利过的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这家创始资金只有4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成为20亿美元的巨人。年仅25岁的安得森也仿佛神话般地从一文不名到拥有5800万美元的“互联网富翁”。1997年月,美国《旗帜》周刊把安得森称为“无限制资本家”,预言“技术马克思主义”已经到来。而身为网景公司董事长的克拉克在公司上市的第二天身价就达5.65亿美元,这位出身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教授,正是敏锐地感觉到Internet的强大潜力和发现了安得森这样的一位优秀年轻人的价值,才会有这样的成就。

、杨致远和雅虎

提到雅虎,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杨致远。1993年底,他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上网浏览器问世的时候,他整天都泡在网上,博士论文也不做了。他和学友戴维.菲洛决定创办一家网络公司,但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能从父母或朋友那里找钱,所以想到得找有眼光的风险投资家。他们很顺利,第一个就找到了硅谷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一拍即合,成立了Yahoo!

1994年月12日,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天之内雅虎的市值达到8.5亿美元,是一年前准备收购者估计的200倍。上市为雅虎筹集了20亿美元的资金,年仅28岁的杨致远也因此成了亿万富翁。今天雅虎的市价已接近75亿美元,用美国《商业周刊》的话说:“Yahoo!就像在沙滩上搭起的楼阁,然而一夜之间四周就建立起了摩天大厦。” 、视美乐——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

“视美乐”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高科技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叫做“多媒体投影机”,是由清华大学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1999年月,邱虹云、王科和徐中三位清华学生靠打工挣的钱和朋友、家人的资助,筹集50万元注册了公司。两个月后,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与“视美乐”签定分两期注入5250万元风险投资的协议,这是中国第一例本土化的风险投资。1999年12月,“视美乐”的专利产品——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中试成功。2000年月,澳柯玛集团投资3000万元与“视美乐”合资注册成立北京澳柯玛视美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澳视),开发、生产、销售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机及相关视听产品。2000年月,年产10万台多媒体投影机生产基地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该投影机涉及光学、电子、机械等多方面的尖端专业技术,可播放计算机、电视等多种数字及模拟信号,是与Internet相连的领导世界新潮的产品,目前产品已顺利投放市场。

、互联网实验室

“互联网实验室”的创始人方兴东过足诗人瘾又做IT界主治大夫,如今成了当代创富神话的一个主角。2000年月,方兴东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中国重要的高科技企业家”,业内人士甚至给他打个价,说方兴东的名字至少值486万元。互联网实验室的首席理论家姜奇平这样评价方兴东:“盖茨、杨致远和安德森,至少要等到离开学校才获得他们的第一个100万。这一点上,方兴东(清华在读博士)显得更成功”。国内另一位运用“注意力经济”的高手张朝阳说过:能否得到社会的注意,关键看其手头有多少吸引人的话题。

、迈思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迈思威”成立之初只有30万元注册资金,这是陈旭光和几位清华同学辛苦编程序挣来的。半年后,韩国SK集团投资700万元人民币,使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身为董事长年仅25岁的陈旭光敢这样叫板:“张朝阳肯定没有我活得happy,你公司挣钱了人家才认你!” 以上仅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部分典型案例,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据悉,这些公司都在争取上市。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如美国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也没有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但是这批创业公司已经运营起来,而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宣布,要放宽高科技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条件,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一旦上市,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已持有的股份就有可能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4 胡启立是武汉科技学院电信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红安农村人。4年前,他借债上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打工、创业,不仅还清了债务,为家里盖起了两层洋楼,自己还在武汉购房买车,拥有了自己的培训学校。

1 从小收购土特产卖

胡启立1982年出生在红安县华河镇石咀村一个普通农家,父亲在当地矿上打工,母亲在田里忙活。

在胡启立3岁那年,父亲在矿上出事了,腿部严重骨折瘫痪在床,四处求医问药。三年后,父亲总算能下地走路了,可再也不能干重活累活。为给父亲看病,家里几乎家徒四壁。

胡启立的父亲不能下地干活,只得开了家小卖部,卖些日用品。胡启立小小年纪就经常跑进跑出“添乱又帮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小就接触到了买和卖。

慢慢长大了,胡启立在商业方面开始显才。

在2002年,胡启立读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正在读高一的弟弟辍学外出打工,给哥哥赚学费。胡启立心里不是滋味,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胡启立说,他从那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一好好学习,尽量多去学点东西,从大二开始,寻找机会挣钱,力争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能当上老板。

高考时,他本打算报考一所商学院,却遭到家人的反对,好在他对电子也有兴趣,最后选择了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 贴海报发现校园商机

在2002年9月,胡启立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从姑姑那借来的4000元学费,到武汉科技学院报到。

进校后,胡启立感觉大学生活比高中生活轻松多了,空闲时间也多,他利用这些空闲时间逛遍了武汉所有高校,也熟悉了武汉的环境,这为他的下一步创业打下了基础。

大学时间相对充裕,稍不注意就会养成懒散的习惯,胡启立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决定提前走入社会,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学期。

就在2003年春季一开学,胡启立开始给一所中介机构贴招生海报,这是他找到的第一份兼职工作,并且交了10元钱会费。

“贴一份0.20元,贴完了来结账。”中介递给他一沓海报和一瓶糨糊,胡启立美滋滋地开始往各大校园里跑。

“贴海报,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做的。”胡启立没想到贴份海报,还要受人管,一些学校的保安轻者驱赶一下,严重的会辱骂甚至动手。

3天后,胡启立按规定将海报贴在了各个校园,结账获得25元报酬。同行的几人嫌少,都退出了,而胡启立却又领了一些海报,继续干起来。不过,他心里也开始在想别的门道了。

一次,他在中国地大附近贴海报时,看到一家更大的中介公司,就走了进去,在那里遇到一位姓王的年轻人。

王某是附近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在学校网络中心搞勤工俭学。几个学生商量,能不能利用网络中心的电脑和师资,面向大学生搞电脑培训。网络中心同意了,但要求学生们自己去招生。

“只要你能招到生,我们就把整个网络中心的招生代理权交给你。”王某慷慨地说。胡启立想,发动自己在武汉的同学帮忙,招几个人应该是没问题,就满口应承下来。

做招生宣传要活动经费,胡启立没有经验,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结果大家都不知道要多少钱。有的说要5000元,有的说要2000元,最后胡启立向王某提出要1800元活动经费,没想到王某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他。

胡启立印海报,买糨糊,邀请几个同学去各个高校张贴,结果只花了600元钱,净落1200元。这是他挣到的第一笔钱。

尽管只花了600元钱,但招生效果还不错,一下子就招到了几十个人。然而,这些学生去学电脑时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动静搞大了,学校知道了这个事情,叫停了网络中心的这个电脑培训班。胡启立几次跑到网络中心,都没办法解决这个事情。他无意间发现网络中心楼下有个培训班,也是搞电脑培训的,能不能把这些学生送到那去呢?

对方一听说有几十个学生要来学电脑,高兴坏了,提出给胡启立按人头提成,每人200元。非常意外地,胡启立一下子拿到了数千元钱。

3 办培训学校,圆了老板梦

在2005年,“胡启立会招生”的传闻开始在关山一带业内传开了。一家大型电脑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找胡启立商谈后,当即将整个招生权交给他。

随着这家培训机构一步步壮大,胡启立被吸纳成公司股东。但胡启立并不满足,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家专门做校园商务的公司。

胡启立谈起成立第一家公司的目的:“校园是一个市场,很多人盯着这个市场,但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成立公司,就是想做这一块的业务,我叫它校园商务。”

同时,胡启立发现很多大学生通过中介公司找兼职,上当受骗的较多,就成立了一家勤工俭学中心,为大学生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岗位。他的勤工俭学中心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发展到7家连锁店。“高峰时,每个中心能有一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在2005年下半年,由于业务越做越大,胡启立花20多万元买了一辆丰田花冠轿车,在校园和自己的各个勤工俭学点奔跑。去年9月,他又将丰田花冠换成30多万元的宝马320。记者问他为何换名车,他说:“谈生意,好车有时候是一种身份证明吧。”

在给一些培训学校招生的过程中,胡启立结识了一家篮球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开始萌生涉足体育培训业务的念头。经过多次考察比较,2006年底,胡启立整体租赁汉阳一所中专校园,正式进军体育培训。当年招生100余人,今年的招生规模预计是300人。“以前都是为别人招生,这次总算是为自己招了。”

4 师生眼里,他是个怪才

尽管现在成了校园里的创富明星,但胡启立一点也不张扬。

虽然在外面买了房子,但胡启立现在还和以前一样住在学生宿舍,吃食堂,而且他看上去和大多数同学差不多,只不过稍显得老成一些。

只是在学校很难见到他的人,用同学们的玩笑话来说:“谁要想见他,都要提前一个月预约。”他和同学关系都比较好,虽然经常不在学校,但是如果有消息的话,一般不出半天就会通知到他。

“他是个怪才,我们都很佩服他。”胡启立的同学裴振说,其实,班里对胡启立的看法,分成两派:一部分人十分羡慕他,大学还没毕业就能自己赚钱买车买房;另一部分人认为他虽然创业成功了,但学习没跟上,而且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什么关系,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怪可惜的。

胡启立在大学期间,学校也为他创业提供了帮助,从院长到老师,都为其创业和学习付出了更多心血。由于忙于创业,耽误了一些课程,学校了解他的特殊情况后,特事特办,按规定允许他部分课程缓考。

他认为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不太好的前提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为别人提供岗位。“但要是能兼顾学业就更好了。”

第四篇:案例分析: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诺基亚的成功与失败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是芬兰手机品牌,总部位于芬兰埃斯波 ,主要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成立于1865年,当时以造纸为主,后来逐步向胶鞋、轮胎、电缆等领域,最后才发展成为一家手机制造商。自1996年以来,诺基亚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双面夹击,诺基亚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2011年2月,诺基亚与微软达成全球战略同盟并深度合作共同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2013年7月11日23时,拥有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专利和品牌的授权。诺基亚将业务重心转向Here地图服务。

萌芽时代

诺基亚的历史始于1865年。1865年采矿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ich Idestam)在芬兰坦佩雷镇的一条河边建立了一家木浆工厂,工厂位于芬兰和俄罗斯帝国的交界处,并以当地的树木作为原材料生产木浆和纸板。

1868年艾德斯坦又在坦佩雷镇西边15公里处的诺基亚河(Nokianvirta river)边建立了他的第二家工厂:橡胶加工厂,该工厂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外,还生产工业用橡胶制品。1871年,艾德斯坦在他的朋友利奥·米其林(Leo Mechelin)的帮助下,将两家工厂合并为一家工厂,并且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为首任诺基亚管理者,随后两人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诺基亚”。直到今天,该公司仍然保留“诺基亚” 这一名称。

19世纪末艾德斯坦将诺基亚管理者的职务转交给利奥·米其林,而当时无线电产业的萌芽刚刚起步。于是,米其林突发奇想地想将诺基亚公司的业务扩张到电信行业,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对。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说服艾德斯坦,这才让诺基亚增加了一个电缆部门。但令米其林没想到的是,这个他突发奇想所建立的电信部门最终却发展成为了后来的诺基亚公司 。

1 工业时代

1967年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却是在1960年。

1960年诺基亚时任总裁Bjorn Westerlund专注于电信行业,他认为未来的电信行业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于是他建立了诺基亚电子部,并专注于电信系统方面的工作。电子部当时已在研究无线电传输问题,从而奠定了后来诺基亚集团电信的基础。

到1967年时,之前的电子部已发展成为拥有460人,净销售额占整个集团净销售额3%的大部门。为了表彰诺基亚是当地最大的工业设施和雇主,1937年建立的Pohjois-Pirkkala镇于一年后改名为诺基亚镇。1977年,诺基亚镇又升格为诺基亚市。诺基亚市的市徽上便是一只紫貂爬行于一条蓝溪中。

诺基亚(Nokia)镇的名字来自流经当地的一条河流,这条河名为Nokianvirta,在芬兰古语中是紫貂的意思。诺基亚公司字体是Agfa Monotype Nokia Sans字体,最初由Eric Spiekermann设计。此前在广告和手机用户手册中,诺基亚最常用的是Agfa Rotis Sans字体。

电信时代

从1962年到70年代中期,诺基亚在芬兰电信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1982年,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生产了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随后开发的Talkman,是当时最先进的产品,该产品在北欧移动电话网市场中一炮打响。80年代中期,诺基亚移动电话通过“Tandy无线电小屋公司”的商店进入了美国市场。为生产由Tandy出售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模拟机,公司与Tandy公司于1985年在韩国建立了一个联合生产厂。

1990年,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又明确制定了将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电信公司的战略。在以电信为重点的同时,诺基亚的业务范围随着电信部门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扩大。 同时,诺基亚还致力于全球通技术,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

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因涉及产业过多而濒临破产,而当时的诺基亚总裁以及高层果断地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并拆分了传统产业,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门,将其他所有传统产业出售,诺基亚集团开始两年的分裂,而此刻的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

手机时代

只剩下手机电信产业的诺基亚经过5年的时间逐渐摆脱了破产的境况,由于专注于传统功能手机产业的研发,诺基亚功能手机在当时具有极佳的用户品牌效应。1995年,诺基亚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它的整体手机销量和订单剧增,公司利润达到了公司前所未有的财富。

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且推出了Symbian和MeeGo的智能手机。2003年,诺基亚1100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亿台。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18亿部,2010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约为35.0%,领先当时其他手机市场占有率20.6%。

后PC时代

诺基亚面对新系统的智能手机夹击,在塞班S60V3基础上推出了S60V5,并且在2010年分别发布了Meego和Symbian3,然而未能打败IOS和Android,并且手机地位也被敌对厂商苹果和三星超过。诺基亚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在英国伦敦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放弃Symbian和meego。诺基亚手机将采用Windows Phone系统,并且将参与该系统的研发。

2012年6月21日,微软在美国旧金山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Windows Phone 8(WP8)操作系统,它采用了全新的内核和界面,可支持多核处理器和高清分辨率,整体性能更多强劲,诺基亚开始大量生产WP8手机。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的WP8系统和原来的WP7.5系统并不兼容。

北京时间2012年9月5日晚10点,诺基亚联合微软在纽约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两款采用微软Windows Phone 8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以求追回手机市场。

2013年9月3日,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该收购项目中包括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和手机业务,以及诺基亚在全

3 球的手机制造工厂和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和工厂的所有员工,还有诺基亚的大量专利以及品牌的授权。

诺基亚的衰败与苹果的崛起

十年之前,手机市场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天下,两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高,拥有手机之人大部分都在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之中进行选择。再看十年之后的今天,智能手机大行其道,苹果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两大平台的智能手机竞争激烈,而诺基亚,似乎离智能手机的阵营越来越远。

作为手机业的巨头,诺基亚公司因为其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的经久耐用,在21世纪初期5,6年内近乎占据了手机业的半壁江山。而作为后起之秀,苹果公司于2007年推出的iPhone产品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操作系统,以及强大的营销宣传和售后服务,迅速成为手机业的龙头。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诺基亚的兴衰。

上个世纪70年代,百年老店诺基亚公司开始进入手机电信行业。而此时的芬兰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其他国家的电信行业在当时基本处于垄断阶段,而芬兰则十分鼓励国内电信行业的竞争,导致芬兰国内的独特的完全竞争市场形势占统治地位。自从这个国家第一个地方电话网19世纪90年代早期建立以来,芬兰已有好几个电话运营公司,它们和芬兰邮政电话电报局从不自动从国家供应商手里购买设备。自从诺基亚进入电信市场以来,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用户强烈的需求促使诺基亚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和产品。也就是说,诺基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在国内开放的电信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的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而诺基亚正是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才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1990年是诺基亚公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公司业务领域过宽,诺基亚公司濒于破产,后来老总认定了一个行业——手机,而放弃了其他所有的业务,将其他业务出售得来的资金全部用于手机的开发与销售,5年后便东山再起。

诺基亚成功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强大的开发团队。首先,在大哥大时代,诺基亚公司就致力于手机的便携化与操作的人性化。而大哥大时代手机之所以巨大,是由于其电池体积过大,而小型的电池板的续航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手机的需求。而诺基亚公司最早开发出了便携式的小型电池板,并因此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直板机型,通过其轻巧便携的外形和不错的通话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而诺基亚并

4 不满足于此,它针对当时三星摩托罗拉公司等笨拙的操作系统,开发出了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并及其人性化的塞班操作系统(塞班公司由诺基亚持股成立),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以至于在2003年其系统占有中国手机市场的66.6%。而诺基亚手机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经久耐用,甚至手机在掉进水里后拿出来仍可继续使用。而这也是诺基亚公司不断技术革新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公司正是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推出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新产品,将旧产品不断淘汰,贬值,并保持与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成为手机行业的引领者而占据大量市场。

而我们再来看看苹果公司是如何做的。

作为电脑行业巨头苹果公司,在乔布斯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后,苹果推出了iPod,由此开始了音乐界的新时代。但是苹果并不满足,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手机,开始进军手机市场。在乔布斯去世的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2007年他在Macworld上向世界介绍第一代iPhone时的场景吧。他说,今天我们要推出三个款革命性产品,第一个,带有触控的宽屏的iPod,第二个是一台具有革命性的电话,第三个是一个具有突破性技术的上网设备。其实,这三个都是一个设备,也许这是单独看上去三个常见的技术可以实现的功能,但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合而为一。对比当时已有的只能手机,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黑莓等产品,他们拥有的是小屏幕、塑料键盘,一般来说是全键盘的手机,将电话、邮件和上网整合到一个设备中,iphone完全抛弃了这些传统智能手机的特征。而今天,苹果将重新发明电话,苹果公司开发出了灵敏度极高的温度感应的触摸屏,而同时期的产品都是压力感应,苹果公司确实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他们认为,最好的操作是我们的手指,因此,不需要手写笔、必须要键盘,只要你有手,通过多触点控制技术,就能操控你的电话。它独特的外观以及操作系统在技术上根本不存在难度,并且苹果公司在其电脑上曾经开发使用过这套系统,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把大家没想到事情想到了并且成功在手机上做到了。回顾iPhone 1,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和才发布的iPhone 4S,技术的一点点进步,都让人们尤其是果粉兴奋不已。苹果是一个兼做软件和硬件的公司,他们敏锐的捕捉市场的需求,引领市场潮流,开发的appstore让人们可以开发软件、购买下

5 载自己需要的软件,每一台看上去一模一样的iPhone,打开之后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他们全触屏加home键的设计以及注册了专利的多触点控制技术更是改变了这个智能手机的格局,从此之后,全触屏手机风靡全球。

iPhone热销的另个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营销技术的先进。

在07年第一台iPhone上架之前,苹果公司就为其做好了一切准备。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称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同时iPhone基于苹果公司强大的实力在全球大力宣传,同时价格为499美元,在欧美市场而言属于中档价位,而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又宣传开发出了基于iPhone的苹果商店,iPhone用户能通过此,只需付几美元甚至免费,就能下载到所需要的任意资源而无需通过电脑连接下载,只需通过其自带的Wi-Fi功能,如同带了一台小型上网本一样。不仅如此,iPhone的上市时间不断跳票,在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后,iPhone上市,结果上市的第一天,在欧洲市场就已经形成了必须提前3个月预订才能买到iPhone的现象。

苹果公司在手机行业的成就归功于强大的宣传能力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通过改变消费者需求偏好获得一大批忠实用户,利用差异化战术最终获得成功。

这两年诺基亚的前景逐步暗淡,种种数据预测,2014年android手机有可能全面超越诺基亚。尽管诺基亚至今仍然是行业老大,但自从苹果发布了iPhone之后一切都变了,智能手机正成为手机的主流,在高端手机市场,诺基亚受到苹果、三星galaxy系列及其他android手机联盟的夹击,在中低端市场,三星的中低端手机在蚕食着它的份额,还有来自中国的手机品牌,他们的渗透力也令人惊叹。诺基亚想要咋智能手机领域扳回一城,它必须回归到创新的前沿,就如同它当年不断创新、欣欣向荣的全盛时代。不破不立,他们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不要在纠缠于塞班系统之中,重视软件研发,拿出能与苹果ios系统和谷歌android系统相抗衡的智能手机系统出来,才有可能重新回归智能手机的主流。

苹果这两年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也有了强劲的对手——以三星为代表的android手机阵营。对于苹果来说,自我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有多少人喜欢iPhone 也就有多少人讨厌iPhone,尤其是其闭源的行为让很多消费者不喜欢,iPhone想要发展下去,技术的革命性提升在所难免,对于客户的应用感受也要更加重视,苹果赢在技术和营销,将来如果失败,很有可能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通过上述的介绍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技术对于手机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

6 的,甚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年诺基亚靠技术研发起家,手机业务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成为诺基亚唯一的业务,诺基亚也靠技术成为了手机行业的霸主。但是,近几年来诺基亚的研发跟不上市场的脚步,高层基本都是硬件部门背景的,软件越来越不受重视,而在手机普及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手机的功能和应用感受,诺基亚的新产品在技术上的革新没有什么大变化,让人感觉都是外壳在变,而内在一直都守着塞班系统这个已经让大众失望连连的手机系统一成不变。反观苹果,在优秀的营销技术下是手机软硬件技术的革新。不论是前文中提到的第一代iPhone的技术革新,还是后面几代图像处理技术的提升、数据管理与提取和记忆的运行方式也在大幅提升,软件的提升也是一代比一代强,最新的第五代虽然外观上没什么区别,但是其siri语音功能之强大是其他智能手机无法比拟的。应该说现在的苹果,是改变、引领手机潮流者,它对于“重新发明手机”当之无愧。在诺基亚对苹果的专利侵权败诉之后,我们似乎已经看不到诺基亚的未来了——风头正经的苹果、迅速崛起的三星、华丽回归的摩托罗拉,还有黑莓、HTC等各种智能手机生产商,再加上各种各样的中低端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的市场前景一片黯淡。

问题:

1.分析诺基亚在2G时代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技术创新管理的角度分析诺基亚为何倒在了3G时代? 3.结合本案例,谈谈领先企业为何经常在技术变革时失败? 4.你更看好IOS 系统、安卓系统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7

第五篇: 成功与失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在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失败与成功也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常客。

当我们成功时,鲜花和掌声会围绕在我们身旁,众星捧月般的感觉也会让我们无比享受。但是成功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成功只能说明我们在上一个阶段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肯定与回报。并不能说明以后的人生之路我们永远是胜利者。我们要正确认识成功,对待成功。在取得这一阶段的成功之后,要化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更好的投身于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之中。如果我们满足于当前取得的小小成就,骄傲自满,停止前进的步伐,那成功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所以面对成功时,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为人生更高阶段的成功努力奋斗,这才是我们面对成功的最好态度。

当我们失败时,他人怀疑的目光会把我们上下打量。自己也会偷偷留下委屈与辛酸的泪水,消沉再所难免。其实,失败只是我们人生某一阶段没有找准方向或是不够努力的结果,失败并不会伴随我们一生。相反,如果我们能正视失败,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那这次失败便会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成功与失败其实是双生花,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成功,那迎接你的必将是失败,如果你能正视失败,那成功已经向你敞开怀抱。所以,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认真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认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人民群众交给的各项任务。

上一篇:学术研讨会策划案下一篇:销售员职位说明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