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解析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解析范文

政治题型解析

中考题型解析

1、写调查报告提纲思路:(包括提问题、设计主题班会讨论题等)1)“是什么”——写某问题现状;

2)“为什么”——写原因分析、有何危害、有何意义等;

3)“怎么做”——写解决对策,方法。

这一思路贯彻对问题、现象的看法;漫画的评析等问题的分析(学会运用)

例题:如就“闯红灯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1)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要点明违法的性质或法律依据)

2)这种行为有何危害——①对社会——易导致交通事故,影响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

②对他人——影响他人的正常通行和生命健康;

③对自己——最终危及自己生命健康安全,

要受到法律制裁道德谴责。

3)避免这种行为的正确措施——

①国家

②社会从㈠法律(立法、执法、普法等)两个角度联系材料回答

③个人㈡道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道德修养等)

注:主体有时可能是学校、家庭一定要写清楚

2、开展某实践活动体会、收获、意义、目的时:围绕知识、能力、价值观三方面

1)知识方面,如:巩固所学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点); 了解……(材料中的)的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有时要总结出材料观点

2)能力方面,如:培养收集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3)价值观方面,如:激发我们…的意识…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等

3、意义类题目 (答题要准,要针对材料,什么事对谁产生影响; “有利于”、“促进”的字眼) ⑴具体——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展开写意义

⑵抽象——结合相关的知识点、原理展开

⑶一般遵循“小切口、大观点”;多角度(国家、社会、学校、班级、他人、自己)思考 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全面小康、和谐社会

例题:请你谈谈常州市启动“不闯红灯——文明交通行动”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利于保障道路畅通,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有利于维护正常交通秩序,树立文明城市形象。

4、⑴材料反应、说明了什么道理?

⑵国家、个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5、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现象到本质)

⑴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观点)

⑵上升到所学的观点和原理(书本知识)——如材料中是“能耗”上升到“资源利用率”

6、“为什么?”、“理由?”、“依据”、“必要性”

⑴相关现状?

⑵相关内容的重要性?

⑶这样做的意义或者不这样做的危害?

7、解决—措施类题目(如青少年安全、节约型社会等)——首先想到“谁”解决这个问题 ⑴国家①法律手段(立法、执法、普法——学法、守法、护法等)

⑵社会②道德手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道德修养等)最后一定要回归 ⑶个人③科技手段到解决问题本身 注:主体——有时是学校、家庭、社区一定要写清楚

例题: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对话,阅读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甲:就算我倒霉,也怪我大意,没上锁,刚买了三天自行车就被偷了,明天再去买辆新的;乙:前几天我买了辆新车,只花了100元钱,是在赃车销售点买的,反正我没偷。

丙:三年内我先后被偷了3辆自行车,上个月我也去偷了一辆。

针对三位失窃者对话中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自行车偷窃问题的建议。

参考答案:①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自行车偷盗行为的处罚力度; ②要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护法的自觉性; ③公民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对自行车的看管。

8、 ⑴ 一般先将原理展开;

⑵ 用原理去分析材料。

例题:外来人口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上功不可没,给予他们市民待遇,保障“新市民”在“受教育”、“就业”、“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平等权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城市管理者努力的方向。然而,市民既是城市的建设者,又是城市公共实施和公共服务的消费者的观念还有待在“新市民”中进一步落实,一些“新市民”连“卫生管理费”之类的合情合理的收费也当做“乱收费”一概拒绝缴纳。

假如遇到类似的收费矛盾需要你去解决,该如何利用权利和义务的知识,来向新市民作好相应的解释工作。

参考答案: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履行者,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是错误的。

⑵作为新市民,有权享有“受教育”、“就业”、“法律援助”的权利,但同时,也必须履行建设城市,服务城市,缴纳“卫生管理费”等相关费用的义务。

9、关系、联系类题目(以A、B为例如法律和道德、经济和科技等)

要看清要求:一般要写出A、B的关系,

一方面突出A对B的作用

另一方面突出B对A的作用

10、设问很大的题目:如“你从上述材料中悟出什么、怎样理解、有何感想” (一般很少出现)

⑴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定性)

⑵为什么——“原因”+“意义”

⑶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

11、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意识 + 具体行动 + 制止、作斗争——资源、环境等) ㈠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②认真学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守法护法; ③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④注意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杜绝不良嗜好,远离不良行为;

⑤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⑥正确对待父母学校的教育,培养高雅的情趣。

㈡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㈢要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使命;树立和弘扬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珍惜受教育机会,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第二篇:政治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答案解析]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问分。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他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的主题。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的问题。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性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正确答案是C。

不选AB的理由,不管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自然中心义都是不正确的,都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不是相互割裂、非此即彼的关系。不选D的理由,寻求人类同自然的和谐不能放弃人类的主体性,恰恰相反要在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类的主体性。

2.B

3。[答案]B

[解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时候,商品价值量应该降低,而不是提高。

4.C[答案解析]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结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利用所控的国家机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利润。故选择C。

5.[答案]B

[解析]在资本主义工业商改造的过程中,第一阶段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第二阶段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都实行“四马分肥”的利润分配方式,而在第三个阶段即全行为的公私合营时期则实行对原工商业者“定股定息”的分配方式。故本题选B。

6.[答案]C

[解析]从经济基础方面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而B、D两项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故不是根本区别。

7.[答案]A

[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对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因此,正确答案为A。

8.B

9.C

10.B

11.B

12.C

13.[答案]D

[解析]D项属于结婚的禁止条件。

14.D[答案解析]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客满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故选择D选项。

15.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是人权是生存权、发展权。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7.BCD

18.[答案]AC

[解析]D属于表述错误,人的本能有很多,不只是适应环境。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意思,因为改变不一定是前进的、上升的,因此不能统称为发展。只能选AC。题干中提到,“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固有属性;也提到“问题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说明人有害怕恐惧的情绪,会影响对问题解决的行为,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19.ABCD[答案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所以选择D项。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所以A选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选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C选项正确。

20.[答案]ABCD

[解析]“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因此,A、B、C、D四项都是正确的。

21.[答案]ABCD

[解析]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是我们的敌人,要予以坚决地斗争。而民族资产阶级则受到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具有革命要求,但其自身又具有天生的软弱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能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同时,民族产阶级也剥削自己工厂的工人,因此也具有剥削性,对于他们要实际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22.[答案]ABC

[解析]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此同时,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这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

本主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D选项是1953年之后“一化三改”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不选。

23.ABCD

24. ABD

25.BCD

26.BCD 解析: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软弱,发展很缓慢,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由此得出,正确答案为BCD,A为错误选项。

27.ACD

28.[答案]ABC

[解析]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客观原因: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国力对比的悬殊。主观原因:国民政府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有直接关系。蒋介石集团决定抗战的同时,又害怕群众的广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实行的片面抗战的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的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D选项是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让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所以不选D。

29.BC[答案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纳领》的基础。BC选项正确。

30.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两个必然”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两个决不会”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两个必然”是根本的方面,“两个决不会”指“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1.ABC[答案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第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第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第三,社会主义集体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性。故选择ABC。D选项是错误的。

32.BC

33.[答案]ABC

[解析]记忆性题目。

三、分析题

34.(1)材料2和材料3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科学至上论,(2分)只不过材料2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材料3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材料1的观点不同于材料

2、材料3。材料1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1分)材料2和材料3则只见物不见人。(1分)

(3)材料

4、5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其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2分)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2分)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实现,要通过社会基本矛盾来展开,同时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

启示: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2分)

35.[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在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5分)

(2)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半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5分)

36.[参考答案]

(1)之所以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第一,辛亥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同盟会;第二辛亥革命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第三,辛亥革命推番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第四,辛亥革命颁布了自己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级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5分)

37.[参考答案]

(1)从道德层面上看,“酒驾”和“马路飙车”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道“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道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交通秩序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交通的必备前提。

从法律层面上分析,“酒驾”和“马路飙车”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受到刑罚。

(2)如何减少类似“酒驾”和“马路飙车”造成交通事故。其一,从道德层面上,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公民道德教育实效性,树立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不断提高公民自身道德素养。其二,从法律层面看,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其三,从制度层面上,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监管制度。

38.[考点说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宣传

[答案要点]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广泛,但西方一些国家和民众长期以来对中国缺乏了解,心存疑虑和误解,甚至根深蒂固的偏见。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才能消除误解,让世界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4分)

(2)软实力包括政府效能、国家和民族的内聚力、政策目标的合理性、道德向心力、独特文化价值等。(1分)

通过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加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示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3分)

第三篇:2018年北京中考政治试卷解析

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思想品德试卷 试卷解析

第一部分

1. 答案:A 解析:时政题。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郑重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 答案:A 解析:时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7年9月1日通过。

3.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指出量子研究团队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组成,共同创造了量子研究的奇迹。表明了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A、B、C 表述不正确。

4. 答案:B 解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席研究专家正因为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取得成功,从他的事例中告诉我们浓厚兴趣的重要性,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表述不正确。

5. 答案:B 解析:巴西龟绝对不可以放生到野外,因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故②放河里会破坏生态平衡。③将大鸟伤好后继续饲养,没有做到尊重自然、共生共存。故排除②③。①④符合题意。

6. 答案:A 解析:漫画类型的题目。漫画中孩子周边的长辈们包揽了孩子的一切,题目强调的是启示,B、D观点错误,C选项过于绝对,A选项符合题意。

7. 答案:B 解析:注意题目的主体是中学生,故①④符合题意,中学生需要先保护好自身安全。②领导防洪救灾,

选择题

③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主体不属于中学生。

8. 答案:C 解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找寻同义项。

A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意思是不要贪恋荣华富贵 珍惜年少珍贵的时光。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是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潭水有千尺深,但还不及汪伦赠给我的情谊那么深。

D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朱熹的名句,描写了春天里百花盛开、颜色各异的景象。

9. 答案:D 解析:①表述有失偏颇,②说法过于绝对。③④符合题意。

10. 答案:D 解析:A、B选项评价是没有负责任的表现,C选项评价过于绝对,未成年人应当对自己能够负责任的事情负责。D选项符合题意。

11. 答案:C 解析:A、B、D说法明显错误。

12. 答案:C 解析:①拒绝网络购物说法过于偏激。③说法过于绝对,消费者维权途径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以下五种途径解决纠纷: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④符合题意。

13. 答案:B 解析:①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判断正确。②退休老师将自己财产全部捐给学校,属于依法行使自己的经济权利——财产的处分权,判断错误。③使用名人照片做广告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判断错误;④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行为人符合我国《刑法》中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可

能涉嫌构成侵占罪,判断正确。故①④正确,选择B。

14.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答案是A选项。D项中国现代艺术材料中未体现,B、C项说法绝对。

15. 答案:A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准扶贫、援疆建设,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社会主义本质、以及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但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故排除④。

16. 答案:B 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故②表述错误,④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材料中未体现。漫画中侧重网络信息安全,①③符合题意。

17.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是减少塑料袋污染,①提供免费塑料袋会增多塑料袋污染。③所有企业都不生产塑料制品说法绝对,塑料袋并不指代所有塑料制品。②④符合题意。

18. 答案:D 解析:A、B、C说法明显错误。

19. 答案:A 解析:时政与知识点相结合的一道题。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A选项正确。B、C、D说法存在明显错误。

20. 答案:C 解析:能够进入太空探索的国家不少,除了中国、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进行过,①中国是进行太空探索唯一的国家说法错误。②③符合题意。④利用空间站并不是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终点,只是一个新的征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 解析:

本题是开放类试题,需要学生对于图画的内容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解释即可。 示例1:

选择第一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教育价值,在当代德育中仍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

示例2:选择第二幅。《史记·季布来布列传》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突出了诚信的作用。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在社会中立足、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

22. 解析:通过“爷孙对话”“北京某家盲人影院”两个暖心的场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引发学生共鸣,增强试题的感染力。本题包含两小题,均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1)小题考察的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知识点。我们要认识到对父母的长辈我们也应尽孝心。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对我们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爱护,甚至较之父母对我们疼爱有加。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2)小题考察的是与他人的关系。结合材料中对于盲人朋友的关心照顾,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第

一、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尊重他人,我们要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第

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等等。

23. 解析:以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社会实践活动为题材,以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为线索,围绕“感悟民族精神,捍卫英烈荣光”的讨论主题,以点评和补充发言的方式,考查了学生的实践参与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1)小题侧重的是结合民族精神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问题设置比较开放,学生可以从“为英烈站岗”的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可以从看到浮雕内容的思考,今天的青年人应该如何承担责任使命的角度去分析;还可从英烈保护法的角度分析等等。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小题考察的是结合依法治国,如何做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第一、 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学习英烈的爱国事迹,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学习英烈精神,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4. 解析:以“初中生学习宪法”“高中成人礼赠送《宪法》”“国家宪法日宣传宪法”为背景,考查学生对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尊严等的认识。

第(1)小题考察的是宪法的重要性。可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2)小题是辨析题。 示例1:

选择乙,说法错误。公民的权利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即使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样平等的享有公民权,享受法律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承担公民的基本义务。

示例2:选择丙,说法错误。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5. 解析: 通过一个科学家对家国和民族的责任和一个“全国技术能手”苦练基本功的工匠精神,用具体的事例情境,体现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奋斗,感受在承担历史责任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1)小题结合材料可以反映出来的精神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 第(2)小题考察的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示例:

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奉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比如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做到术业有专攻;

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创造和奉献不仅是一种付出,也会充实人们的生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人和造福他人的欢乐,积极对待学习; 生命的价值需要一点一滴创造,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的工作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平时学习中积极向上,完成作业,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准备

26. 解析: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位次的提升、春运的变迁为载体,使学生

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1)小题考察的是对材料一的理解。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位次上逐步提升。

第(2)小题通过春运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从时速变化、窗口变化和目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这一重要内容进行体现,让学生在春运变化场景中领悟和感悟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重要原因: 一是作为基本国策毫不动摇; 二是坚持循序渐进; 三是坚持与中国的国情结合; 四是坚持互利共赢. 积极影响:

一、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确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为维护世界和平增添强大力量。

第(3)小题续写。

示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

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四篇:2013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解析

2013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点评和备考建议

尚友硕

今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稳中有变,背景突出北京特色,试题彰显时代精神并且贴近人民生活。

一、试卷整体分析

1.选择题:本部分生活化明显,总体难度不大。

①文化生活:2道小题,考查了文化创新需传承传统文化和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只需抓住材料信息,难度较小。

②生活与哲学:3道小题,考查了认识论中主客观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等。26小题漫画题是哲学典型题,需正确解读题中画面和文字信息,抓住实际才能实践成功。 ③经济生活:3道小题,考查了供求关系、财政、个税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0小题图表题是经济典型题,本题需特别注意数量和比重的说法。

④政治生活:3道小题,考查了政府信息公开和依法行政、民族。33小题是典型主体题,分清选项四项主体即可。

⑤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本题很有特点,以短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法国的多党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的理解。

2.非选择题:

第一,稳定性:背景稳定,考查时政热点资源环保和中国梦;题型稳定,考查经济图表题;内容稳定,考查主干知识;能力稳定,考查解读材料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第二,变化性:题目变化,39题为纯哲学题;形式变化,北京卷第一次出现选做题;答案变化,要求答案更精练,字数大幅减少。

总之,主观题与往年高考比较变化大,其实这种变化正是是课改的要求。学生可能会不适应,但实际考查的主干知识、能力要求和做题思维都是一致的,试题的开放性有更好的区分度,有利于能力考查和人才选拔,2014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要特别关注这种趋势。

二、2014年备考建议

1.抓好主干知识:万变不离其宗,知识才是我们最珍贵的秘籍。一轮复习要详细解读所有主干知识,二轮复习要针对问题学会综合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2.精练典型试题:经济图表图形题、哲学漫画题、哲学诗词题、政治主体题等,各种题型有不同解题思路,要学会解题技巧和方法,提升能力。

3.把握北京方向:北京地方特色非常重要,像今年的选择25和30小题,考查“京西太平鼓和北京经济指标”。把握时政过程中,要关注北京,引导正方向和正能量,这是北京命题规律。

第五篇:2014考研政治大纲修订解析

肖秀荣

大纲修订的四个特点

大纲新增加的知识点讲解:

《毛中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处重要提法变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2.解决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问题。

三、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的最根本的要求。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五、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新要求的特点:连续性;针对性;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现了总布局的要求;两个“翻一番”的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

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此外,有两个问题也要说一下:

1.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就是要坚持的做法)

2.对台工作的四项基本要求(四个要件、重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纲要》

一、中共十八大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会议的内容)

二、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三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 《当代》

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5点)

1、外交理念突出合作共赢(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不是零和。

2、宣示维护领土主权坚定信心。

3、对外政策主动性。

4、首提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5.高度关切非传统安全。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一、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二、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必然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也会有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第一,应坚持

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第二,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

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上一篇:仓管员工作简历范文下一篇:最终幻想手机版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