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23-01-11

第一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例谈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

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善问”、“巧问”的重要性。世界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对自己卓越的创造才能做出了的解释则启示我们对问题的探究对学生的成长乃至成材举足轻重。然而现时课堂问题设计和实施,却存在诸多问题: 1.课堂提出问题多而杂。有过统计,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60次左右,因此课堂显得零碎,有满堂问之嫌。2.提问没有探究性,其中86%属封闭性问题,只有14%属开放性问题。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不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怎样避免不必要的提问,怎样设计才能有利于组织教学,才科学合理。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从教师提问走向学生自主提问,学生自主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产生、发展、巩固和应用,都应有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了追求“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们试图优化课堂问题设计,以“主问题”设计来构建课堂教学环节。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要具备“三力”,既要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具有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又要具有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主问题的设计要新,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二、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几个特点

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

“不读书,我们的语文将会自陷绝境;读书,我们的语文能够绝处逢生”。 教师在教课之前首先应该做到精细阅读课文,去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读懂文本所体现的主旨: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高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只有在教师精细阅读文中才能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孔乙己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也揭露了当时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的劣根性,表达了作者要唤醒和“改造国民精神”这样的一种写作目的。主题是极其深刻的,是发人深省的。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偷”、“酒”、“笑”、“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展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什么深意?能否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谈一谈?

再如《孤独之旅》一文的内容含义深刻,富于人生哲理。为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品味文章结尾:“鸭子长大了,肥硕了,下蛋了”,试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具有怎样的人生哲理。由此引导学生领悟:文章通过描述鸭群经历了自然的暴风雨后长大了,由此反衬出杜小康经历了人生的暴风雨,也长大了,坚强了,读懂了人生的第一页。语言含义极其深刻,富于人生哲理。“主问题”所研究的是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所追求的是“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所引领的是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

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通过合理有序的主问题设计,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一种高层建瓴的设计风格,有着鲜明的主体把握教学内容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设计一个主问题:小说中“我”的故乡在二十年前后分别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归结出故乡在景物面貌方面、故乡人物方面、“我”和故乡人物的关系方面均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师生沿着这一主问题研究课文,既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也明白了人物性格;进而就自然地归结了这篇小说的深刻主题。

三、如何进行“主问题”的设计?

1、置于课文理解的初始阶段,引导学生进入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全国报刊协会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上上的一节示范课,课题是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节选出来的《宝玉挨打》。

按大多数语文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要先大说特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相关剧情,然后可以先播放《宝玉挨打》的电视片段,其后再接触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系列问题或赏析语言。

然而,邓彤老师却未按此思路设计。而是用张爱玲和王蒙等几位现代作家对《红楼梦》的颇具新意的评价来激趣导入,然后扣住小说题目《宝玉挨打》,“研究题目”设计了主问题:为何挨打?贾政如何打宝玉?品味几个“打”的动词。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教师先做了一个评点示例)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何其精美的一节语文课!没有声、色、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渲染,也没有热闹非凡的辩论、说唱、表演,只是紧扣住题目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小说错综复杂的情节就理顺了,人物关系也弄清了,小说的主题、写法也明确了,整堂课始终都围绕课文的语言进行思维训练,进行精妙点赏析,大量汲取了小说语言的养分。何等朴素自然而又美不胜收的一节课!

2、置于课文理解的进行阶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如在教授《孤独之旅》一文中,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可以设计安排这样一个“主问题”:品孤独,赏景语,思考:在小康的这趟孤独之旅中,还有哪些环境与他相伴?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小说的环境描写”品读课文,从课文中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在教师的点拔下,学生能够从如下方面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3)有关暴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置于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

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可以就依此难点设计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

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四、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可从文章语言的角度入手。

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或生动形象,或清新自然,或通俗易懂,或含义深刻,或幽默风趣,或富于人生哲理,或引经据典,或化用名诗名言等等,从而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根据小说末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边研读课文,边积极思考,判断真伪,寻找依据,学生一定会从“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语的深入分析中外显语言的信息。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它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让思维之流奔流不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也能够把学生快速引进文本,让他们与文本对话,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境界。

第二篇: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内容摘要:

关键词:问题设计基本原则课改

问题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课堂的节奏;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益;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减少知识的灌输,增加知识的引导,可以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将课堂还给学生。

问题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呢?

一、导入问题,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问题如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则本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反应加快,课堂效益也会有明显的提高。例如:讲述脂肪的功能时,我设计了“为什么说胖子怕热、瘦子怕撞”的问题,结果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都很好。

二、预习问题,简单全面

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因此预习问题宜简不宜繁,否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知难而退。

三、过渡问题,承上启下

例如:学完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总反应式后,我顺势提出:“根据总反应式,你能说出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吗?”这样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的学习。

四、重点问题,由简到繁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教学,笔者设计了六个问题:①光合作用分为哪两个阶段?②光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有哪些?③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有哪些?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什么?⑤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了什么?⑥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一个统一整体?如此设计,逐层推进,学生学得容易,岂有不会之理?

五、难点问题,分散递进

例如“同质量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糖类的二倍多”这一难点的理解,可以分散为三个问题:①有氧呼吸第几阶段放能最多?②放能多少与[h]的多少和氧气消耗量有什么关系?③观察糖类和脂肪分子式中的c/h,谁的大?只有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才能完全理解上述难点。

六、实验问题,侧重操作

例如,显微镜的使用一节,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②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③载物台的上中下分别是什么结构?④字母“e”在显微镜下是正立还是倒立?⑤高倍镜看到的范围大还是低倍镜看到的范围大?这些问题很多生物教师是把结果在理论课上直接告诉学生,而笔者则是设计为探究问题,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做显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操作技能。

第三篇:谈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谈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白湾子镇中学 谷晓慧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

一、问的类型

1.设问:教师提出问题,暂不作解释,也不让学生立即回答,而是师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索。设问一般用在研究某个知识点的开首,或一节课的开头,有时也用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问用得巧妙,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直入“佳境”。例如,讲述生态平衡时,可先设问:为什么古代武松打虎成为英雄,而现在打虎将受到法律制裁?这样的设问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的思维被启动了。

2.提问: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提问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思维、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消化知识、促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集答式发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全体同学稍加思考便可回答出来,教师没有必要指名道姓地让某个学生回答。这种发问如果问得好,同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利于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这种发问启发价值不大,不宜多用。

1 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4.书面式发问:有些问比较复杂,问题数较多,且较长或联系到图表,不便口头叙述,可以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阅读后回答。 课堂习题亦可归入此列。

二.锤炼问题的语言

问题语言的准备乃至千锤百炼是一名教师应重视的事,教师课堂提出问题的技巧,反映着教师教学的功底、知识的深广和修养水平。

1.注意用语的科学性,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立意明确,严谨规范,富有逻辑性。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这样提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是呼吸作用?”结果学生分别答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若从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看,这个提问具有一定作用。但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刺细胞的作用,由于问题的语言不严谨、指代不清,使语言模棱两可缺乏科学性,因此,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实,只需要将问题的范围缩小些,目的再明确些,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什么?”“植物自己也需要消耗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吗?”“植物怎样消耗有机物?”等这类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问题的用语要做到有科学性,教师除了应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深钻教材,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办到。

2.注意问题的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时根据学生表现,随机提出一二个问题,恰到好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如果备课时不设计问题,运用问题无计划,在课堂凭一时灵感,想到哪就问到哪,想问什么就问什么,这种盲目、随意、无针对性的问话常常造成不良后果,有时造成教学的漏洞,有时偏离大纲的要求,甚至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因此,老师应尽量避免上无准备的课,提无准备的问题。如在学习真菌的结构时提问:

2 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细菌细胞的结构有哪些?”要求学生对比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后问:“真菌‘真’在什么地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只有准备得当,问题的用语巧妙有趣,问话难而有度,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会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探索的主动性。

3.注意问话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是对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中必须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诱发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力求使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达到启迪智慧,提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述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时,教师可先设问:“人们谈及酸梅时,唾液的分泌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从而引出课题:(1)引起这种条件反射的刺激是什么?(是语言)(2)语言和文字属于什么刺激?是具体刺激还是抽象刺激?(是抽象刺激)(3)从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看,人类这种条件反射与什么中枢有关?(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4)动物能否对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为什么?(对语言文字所发生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动物不能对抽象刺激发生反应,因为动物大脑皮层中无语言中枢)教师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必须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还必须懂得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创设问话的氛围,控制问题的频率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制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问时教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时,教师面带微笑,并热情鼓励;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礼貌相待不加以喝斥„„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知识。

3 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课堂问话还要做到频率适中、难易适度。有的教师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课堂提问越多越好,越多就越能体现启发式教学。其实这是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违背的。因为一堂课中问题提得太多,知识密度必然过大,学生思维活动频率就太高,就会造成学生负荷过重,影响掌握知识的质量。问题不能太多,也不可过少。问题的设置,难易要适度,过于容易的问题,学生如不加以思考便能回答出来,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如在讲述两栖动物时,提出: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因此称它是两栖动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问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这样便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中的“问”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都应积极探索这门艺术,使其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四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任明新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8期

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等。其环节设计大体可以用一个永恒不变的程序进行教学:1.激趣导入;2.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4.合作探究;5.美点赏析;6.拓展延伸;7.创新训练。

这样六七个程序的设计对于一篇现代文的阅读来说是诚然不错的。然而很多的课听下来以后,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虎头虎尾马蜂腰。“激趣导入”和“作者简介”等很精彩,“拓展延伸”的内容很丰富,然而对于文本的语言却知之甚少,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尤其是不少教师在“合作探究”的名目下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其设计往往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品不透文章的妙点,没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精妙点进行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和热烈,但对文本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种种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如此,方能改变目前对文本语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弊端。我以为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是可以起到以一驭

十、提挈全篇的作用的。

教学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呢?

1.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是紧扣教学重点的捷径。例如,《邓稼先》一文是表现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如何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做贡献的传记性文章,此文用六个小标题提起全文,脉络清晰,条理分明。每一个标题均能起到概括本部分内容的作用。于是,在解题和充满深情的朗读及点评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受、学习,到对本文在写法上的收获,对语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来了。

2.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所留下的记忆。

很多学生不易理解,就可依此难点设计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

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3.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熹语),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2.你认为文中哪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

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

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4.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如: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教学,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我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什么?消逝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消逝后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消逝了?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到课文内部,通过对罗布泊消逝前后的对比,深究出了它消逝的原因。

5.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

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

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6.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

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就从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人物鲁提辖、镇关西、金氏父女,他们是怎样互相对待的?各分三个步骤说明。

围绕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理顺小说的情节变化,鲁提辖对金氏父女是一问(为何哭),二赠(赠银两),三救(救出虎口);镇关西对金氏父女是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诈骗银两);鲁提辖对镇关西是一耍(消遣他),二揭(揭其罪),三打(三拳打死);镇关西对鲁提辖是一从(顺从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

通过这样的梳理,人物关系一目了然,情节发展条理分明,鲁提辖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了。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第五篇:《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课标》指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范畴,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件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费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

2、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邮票问题

师: 在课的开始,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天,爱丽丝·布朗收到一封很重要的信,可是,她却不得不将信件退还给邮差。(课件出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1: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2:是不是没写地址?(老师还是摇摇头,学生们十分疑惑)

生3:„„

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那时候邮费是由收信人支付的,爱丽丝·布朗因为太穷没有钱支付昂贵的邮费,所以只能把信退还给邮差 。这一幕刚好被英国人罗兰·西尔看见了。怎样才能避免邮差送完信收不到邮费的情况再次发生呢?1840年,罗兰·西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课件出示: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

二、根据信件质量和地域的不同确定邮资

师:老师这里有两封信,仔细观察这两个信封,分别是从哪里寄往哪里的?(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的完整性)

生:第一封信是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的,第二封信是寄往北京市北师大附小的。

师:你能准确地告诉老师第一封信是哪里寄往哪里吗?

生3:第一封信是营山县三元小学寄往营山县云凤小学。

师: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第一封信是营山县寄往营山县的。像这样寄往本地的信件称之为本埠信件。 师:那么第二封信呢?

生3:第二封信是营山县寄往北京市的。

师:像这样寄往外地的信件称之为外埠信件。

师:像南充市寄往南充市的信件属于?像营山县寄往深圳市的信件属于?

师:现在两封信都写好了,能寄出去了吗?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啊?

生齐答:因为没有贴邮票。

师:是啊,谢谢你们的提醒,寄信的时候还有个重要的步骤,贴上邮票。贴上多少分的邮票就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板书:邮费)现在老师给这两封信都贴上80分的邮票。同学们知道表示支付了多少邮费吗?你们说能寄出去吗?(学生有回答能的有回答不能的。)

师:我看大家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先寄寄看。(课件出示投递过程)

师: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把一封信退还给我了?(这时:回答不能的学生非常兴奋)

师:那你们知道是哪一封信退回来了吗?为什么?

生4:我觉得是寄往北京的那封信。因为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

师:你说的真好。寄往外地的信应该比寄往本地的信要贵。一封信的邮费跟它寄往的地点有关。(板书:地点)那究竟应该需要多少邮费呢?邮政局有规定:

师:现在你知道需要多少邮费了吗?是多少?

生齐答:1.2元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1.2元的邮票。(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5:是不是邮编写错了?(老师摇摇头)

生6:是不是地址写错了?(老师仍摇摇头)

(学生疑惑)

师:既然大家猜不出原因,我们来听听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那封信超重)(学生略有所悟)

(课件出示)哦,原来邮费的多少不仅与信件寄往的地址有关,还与信件的质量有关。(板书:质量)(重量我们又称之为质量。)

(1)认识100克以内的邮费标准

师:邮政局还出台了关于信件质量的邮费标准,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根据这个资费标准。老师的这封寄往北京的信件质量为40克,有几个计费单位? 生:每20g为一个计费单位,40克里面有两个计费单位,所以用1.2×2=2.4元邮费。 师:邮费应该是多少? 生:1.2×2 师:40g里面有2个20,即有2个计费单位。外埠信件每个计费单位按1.2元收费,所以1.2×2=2.4元。(板书:地点 外埠 质量 40g 邮费 1.2×2=2.4元) 师:咱们看看能寄出去了吗?

师:老师还有一封信,请帮朱老师算算这封信应该要支付多少邮费呢?

生:这也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37克应该算两个计费单位,所以应该支付1.2×2=2.4元邮费。(板书:) 师:看看能寄出去了吗?

师:(课件出示)为什么他们的质量不同,一封信重37g,一封信重40g。但是却都要2.4元邮费呢?

生12: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但是都是按两费单位支付邮费的。

师: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同一个计费段,它们的邮费就是一样的。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师:现在闭上眼睛,老师出题考考你们,看谁算得最快?本埠20g,邮费多少?外埠

那么个计

60g?本埠66g?外埠99g?

(2)认识101~2000克的邮费标准

师:(课件出示)下面这封信,请你计算出它所需要的邮费?

生13: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件,这封信有6个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是1.2元,应该支付1.2×6=7.2元邮费。 师:同学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齐答:同意。

师:好,下面老师就给它贴上7.2元的邮票。(课件出示:投递过程)。可是过了一天,邮递员叔叔又来了,他说,我的信件还是不能寄出去。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疑惑)

师:我们在来看一看邮递员叔叔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这封信邮费不够)(学生更加疑惑)

师:仔细观察资费表,发现了什么? 生14: 100克以内的信件才是每20克为一个计费单位,这封信的质量超过了100克,所以不能这么算。

师:那质量超过100克的信件该如何计费呢?我们一起观察下表。(课件出示)

师:从这个表格中,同学们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

生15: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 ?

师:谁来帮助他?

生16:“首重”指的是100克以内,本埠20克付0.8元的邮费,外地付1.2元的邮费;“续重”指的是超出100克的部分,这部分本市每100克付1.2元,外地付2元。

师:那这封寄往湖南118克的信,需要多少邮费? 生17:这是一封寄往外地的信,前100克是1.2×5=6元,后18克是一个计费单位需要2元,总邮费:6+2=8元。

师:在生活我们把这种计费方式,称为分段计费。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下面这封信的邮费。

师: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的邮票艺术。展示课件。邮票不仅是邮费的凭证,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三)80分,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师:出示邮局分拣邮件的图片。他们的工作量很重,很辛苦。所以邮政局还有一个规定,出示课件。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贴的邮票最多不超过3张。用80分和120分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生1:能 生2:不能

师:认为能的举下手,认为不能的举下手。看来呀,同学们的意见并不统一。那么咱们来验证看看。

小组活动:每组3封信件,根据信封计算邮费,并贴上邮票。 根据邮费的总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

不超过100g的信件,每封信最多贴3张邮票。只有1.2和0.8元两种邮票。 (音乐一停,活动就结束,看哪组贴得最快。完成的最好。)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

师:大家的收获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寄信,而在于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客厅四字书法横幅尺寸下一篇:课堂教学改革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