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第讲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第讲范文

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形势与政策》式

中国周边形势与外交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崛起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但与此同时也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进而激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一些矛盾。

一:我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相应的地缘矛盾也最多,我国与周边多个国家有领土和领海之争,除此之外,我国周边地区在社会制度,发展程度,宗教,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日本

中日钓鱼岛之争继续僵持,而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而东海不但涉及到主权问题,其下更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对我国更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来日本疯狂修改宪法而一度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这更多的是针对中国,而美国的‘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更令这个问题复杂化。

(二);南海

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与越南等国的海洋权益争锋不断加剧。近来菲律把南海问题提交国际仲裁法庭意图把南海问题国际化,且非法捉捕中国渔民,更使得中非关系陷入低谷,除此以外越南菲律宾还把当事国以外的国家引人,引入外国投资公司在南海开挖石油天然气,这一且都提醒我们南海问题的严峻性。

(三):印度

中印关于藏南问题一直纠缠着。尽管这些年来两国都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但印度在军事上的耿耿于怀,以及政治上的莫名失落中印之间矛盾重重,使印度持续向中印边境增兵,欲打破这种局面出现了中印边境帐篷对峙。

朝鲜半岛作为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密切相关,但中亚的宗教极端注意和恐怖主义势力呈扩张之势,国家领导人的更新换代以及政局的不稳定时刻威胁着我国东北的安全。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要说美国,中国的崛起,相应的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为保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美国处处围堵中国,防止中国替代或者削减美国的存在与影响力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新战略。

二:我国周边存在着这么多的安全威胁,时代不同,对于这些威胁,一味的忍让只会无济于事,以前的那一套已经不完全适用的了,需要作适当的调整。

总的来说中国应对周边国家的威胁方法有:

(一)搁置外交:在领土领海问题上,搁置外交仍然不可弃用,毕竟打仗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如英阿马岛之战,英国虽然取胜,马岛问题实际仍未解决,以后仍然需要双方通过谈判来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搁置外交”同时,必须强调“主权在我”,且凡是涉及民族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是不能“搁置”的。还有一个就是当对方违反了这一约定是,我们必须作出反击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绝不能是当越南菲律宾在南海开采石油天然气而我们却在“搁置外交”只有抗议时的憋屈。

(二)强化周边,维持稳定。我们要重视周边,加大投入和开发,对突发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积极引导,要树立“和平发展、重在周边”与“和谐世界、始自周边”的战略意识。只有发展好周边,才能在维持周边局势稳定的同时有效维护我国的利益。对于争议领土领海,只有我们自己重视了,我们才有底气,才能有效维护权益。

(三)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同时设定底线且严格坚守。与主要大国美国,俄罗斯等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来自各方的挑战,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致力于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

(四)加强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安全问题。与周边国家发展双边关系,对恐怖主义,极端宗教等的情报分享,共同打击,维护边境安全。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对外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对外政策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近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

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

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

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奥巴马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日本受福岛核危机,经济衰退复苏步履维艰。去年,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日本经济。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止状态,下半年可能恢复增长。然而,日本经济复苏依靠的不是内需而是外贸。因为,目前仅靠内需尚难支撑日本经济复苏。可见,当前日本经济基础依然脆弱。一是油价飙升对经济影响开始显现;二是国内需求依然不旺;三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

欧元区经济增长缓慢,但复苏势头尚能维持。欧元区经济在连续两年低迷后,去年增长2%,虽低于IMF估计的2.2%但仍是近4年来最好的欧元的被动持续升值。油价居高难下,开始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目前,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

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改善。

2、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3、南南经贸合作明显加强。亚洲与拉美、亚洲与非洲,亚、非、拉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带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泛区域、区域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

4、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速发展,在区域经济中起着空前的示范效应和领头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

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

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5、顺应世界FDI大潮,调整引资政策重点。将重点转向有针对性地发展部分服务行业,优先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服务贸易以及重点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运输和商业分销服务业等出口导向性服务业。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突出问题:

——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化肥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洪涝灾害偏重发生。

——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仍然较多,投资结构仍不合理。由于产生投资膨胀的体制性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一些地方投资增长仍然过快。

——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有所回落。行业效益出现明显分化,煤炭、石油开采、黑色和有色金属等采掘业利润增长较快,建材、石油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纤行业利润下降较多。

——煤电油运总体形势仍然偏紧。由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仍然突出。

——安全生产形势仍比较严峻。顶风违规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多发。

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资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内可以满足与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煤可经直接或间接液化两种方法转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化成汽柴油。煤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温和,几乎不依赖于煤种。

核裂变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日臻完善,是未来百年内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设、运行、维护核裂变电站及对核材料的开采和核废料的处理等将在未来百年内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核裂变能源的利用受制于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蕴藏量和人类对核废料处理的艰难和危险。利用核聚变能可能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最重要途径。太阳光即是太阳中的氢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蕴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产物是惰性气体氦,因此,核聚变既无原料短缺问题亦无核废料或核泄漏等污染问题。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疾病,走私贩毒等。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

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判断,应酬好与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外交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依赖与牵制等关系。国际局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美、俄、欧盟、日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挫,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并未改变。我国一方面要扩大合作,增加两国外交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维护我国利益。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影响了俄在欧洲的扩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亚洲。同时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能源供应与边境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

欧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的对话,在大国问题上谋求与中国的协作,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

由于日本不能正确面对历史问题,同时在积极扩展和建立其大国地位,积极配合美国牵制中国。中日抗衡比较明显,处理好中日关系决非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中日关系的长期僵硬将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就业形势与分析

当前就业形势与分析

今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原本就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中国就业形势现状.

今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在09年GDP增长速度保持8%都很难了,这和国家的财富有很大关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预计,本次经济危机的出口下降导致的非农就业减少为1763万,其中服务业664万,制造业969万。首当其冲的是金融行业。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同时,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与此同时,美国由于经济的恶化而大幅缩减了进口,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开始呈下滑态势,未来的形势也不明朗,预计明年情况将进一步恶化,贸易物流类企业的招聘需求将有所下降。由于市场萎缩,需求下降,不少高科技企业今年也缩减了招聘计划,尤其是硬件和软件外包、芯片制造等行业。同样,通讯和互联网企业也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二解剖中国就业问题

总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陷入了低谷,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这一情况无疑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带来新挑战。

2高校扩招影响:2008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4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私营企业用工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5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6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7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三关于提高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1政府: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政府可从不同角度如供给,需求等方面发展我国创业投资金的思路.,可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2学校: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首先,教育理念必须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向“素质本位、人格本位”转变,让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变就业教育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以及相关的创业能力。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对创业教育的不断开展,高校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样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为其他人提供就业岗位。再次,要变单纯的精专业教育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大专业教育。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应该有较为广博的知识。

3用人单位:

⑴企业应善于创新,强强联手,延伸优势,吸收更多人才. ⑵不应过分关注文凭。不应存在性别歧视和生源地域歧视等。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应该能找到能与自己企业工作能力相称的人才.另外许多优秀女生的做事能力并不比男生差,能为企业争取较大的利润。⑶不要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应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4大学生:

⑴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另外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⑵应多元化选择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去外企工作,做一个白领,是多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但在目前岗位需求总量萎缩的形势下,大学生们的择业思路需要转换,期望值需要调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同样也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另外大学生应该放低心态从低层做起.

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⑷放远目光,提早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行业的现状,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各种渠道途径,了解就业形势,认识自我,搜集就业信息,规代好末来.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

⑸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⑹继续深造,重组知识。面对当前金融风暴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大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深造,以避开就业的低谷,为将来就业市场的回暖做好准备。

大学生就业虽然严峻,但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社会是不会淘汰有能力的人,只有社会残渣才被社会所遗弃,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法则同样在社会中存在,只要我们是社会的优良品种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参考文献:

王林萍 田美玉 国际金融.-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祁型丙 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包晓间,刘昆山 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日韩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刘苍劲,谈方 形势与政策(学习指导).-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谢卫民,李日京 就业指导-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课程论文

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摘要:自2008年以来,两岸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交流、合作,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资本赴台投资,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三年多来,两岸经济合作全面扩大深化,贸易投资持续增长。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将大陆和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也表现了两岸无法割舍的关系。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于分离状态,两岸统一问题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尽管有着种种的困难,但是两岸关系正朝着积极的一面发展。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良性互动。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恢复中断9年的协商并签订12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健康发展,大陆企业开始向台湾投资,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通航)得以实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等大型交流活动盛况空前、影响广泛。

近两年,两岸关系稳步推进,两岸协商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近两年,祖国大陆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导权,务实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在两岸双方和海内外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两岸制度化协商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沟通与交流渠道日益多元,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教交流迈向新层次新水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不久前在北京就如何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具有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此次会见双方达成的共识可以概括为两岸「同属一中」。其实,不管是哪里种名称,核心只要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确立下来,加以制度化,两岸未来的交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也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更深入的政治领域协商。今年初,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以逾半数的得票率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第二任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马英九能够在台湾大选中以较为明显的优势赢出,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和平发展,为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和平发展稳定大局已得

到台湾民众的广泛认同,台湾的发展系于大陆,台湾的未来系于大陆,正得到岛内越来越多台湾民众的认可和接受。

毋庸讳言,国民党在台湾全面执政已成事实,这是台湾人民的选择,应当予以尊重。值得肯定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借助两岸的经济合作,台湾经济仍能保持增势,说明马英九执政时期带给台湾民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广大台湾民众逐渐认识到,选择马英九,就是选择台湾的稳定与成长,就是选择台湾的光明前景。长期来看,两岸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必须承认,由于岛内固有的冲突不会很快化解,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可能仍面临诸多变量。

可以相信的是,马英九再次当选后,两岸关系的大局能够稳住,这不仅符合两岸人民利益,也符合亚太乃至世界的利益。在目前及可见的未来,两岸紧张对峙、互不信任的关系将会得到较快的和较有效的改善。但是,两岸政治谈判签署「和平协定」时机条件均不成熟,两岸的最终前途的讨论还有待时日。不过,两岸进入和平协商进程的前景是乐观的,尤为重要的是,两岸人民面临和平发展的重大机遇。

随两岸经济、文化和民众的进一步交流,尤其是两岸直接三通的完全实现,将使得两岸关系从紧张快步走向缓和,台湾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国民党的马英九再次执政之后,拚经济是其最重要目标,因为两岸关系稳定已成为事实,再加上大陆的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化,台湾经济应该能够很快地结束边缘化的局面。可以比较大胆地断定,和平发展是未来的两岸关系政策的最重要的内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不能停滞,不能倒退。

种种迹象表明,台湾当局未来的大陆政策,原则上只想求稳不出错,而且基本上只想守住经贸这一块,释放相关经贸性协议的效益和能量。特别是在两岸经贸关系方面,台湾于2002年初加入WTO,依据当时入会承诺,给予所有WTO会员优惠待遇,但却单独未给大陆相同待遇,截至目前为止,仍禁止许多大陆商品输入、限制大陆资金来台投资,形成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正常状态。毋庸讳言,近年来台商大举投资大陆,促进和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向前发展。因此,做好台商的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建议率先在北京和厦门经济特区设立经贸办事处,为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服务,以继续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促成两岸互设官方的经贸办事处。同时,可以考虑给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以国民待遇。

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台湾民众做出了理性选择,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争取了四年的宝贵时间。未来四年,两岸应把握这难得的发展机遇,继续加强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成不可逆转之势。两岸已签署的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仅仅是一个经济合作的框架,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两岸投保协议等子协议的签署则是当务之急今后四年台湾方面在没有选举压力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与大陆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实现两岸产业共赢,进而摆脱台湾经济的代工状态,造福广大民众。同时,在尊重台湾民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应更深入,人员往来更密集。相信经过两岸通力合作,完全可以加深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更多的民众受惠,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成不可逆转之势。

海协会和海基会2008年6月恢复协商,迄今共签署了16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对两岸交往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化安排。《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了新阶段。ECFA早收计划实施一年来,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经济发展,台湾中小企业、基层民众、农民也因此受益。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为ECFA后续专项协议的商谈奠定了基础。两岸两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回顾两岸关系的风雨历程,其间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珍惜,其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冲突值得我们深思。冷静梳理两岸关系的历史脉络,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本质属性,深刻认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重要意义,将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探索两岸关系的内在规律,更加坚定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两岸双方发挥政治智慧、积极面向未来。两岸关系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难免遇到的新问题。如何做到积极抓住和切实用好机遇,冷静务实地对待和化解分歧,保持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是两岸双方共同面临的课题。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今天,对于两岸双方来说,谋全局,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为重。只要真正秉持和认真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理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积极探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通过两岸同胞多年努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员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合作领域之广泛、共同利益之扩大,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两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如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全体中华儿女谋利益出发,积极探索交流合作的新思路,不断拓宽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并依靠两岸同胞共同付诸实践。

以上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这就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我们进行历史性的总结、前瞻性的思考和开拓性的实践。“我希望并相信大家能够为此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构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可以尽情的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但同时网络道德素质的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学业教育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网络教育,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互连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学生作为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之一,受互联网的影响也最大。互联网所具有的全球性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可以无障碍的接触到一些负面的文化。而且网络还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在时空上没有限制、道德上没有只有的环境。这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选择的时候夸大意志自由度,失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对网络的各种恶意信息和自身的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造成道德缺失、人格缺失。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谁在互联网上都可以以自我为中心。这也造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无纪律,无道德的一意孤行。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对现实社会的道德感、责任感。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大学生会失去外在舆论和社会道德约束的制约。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网络上的诈骗、虚假广告、色情、暴力等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网络给我们思想道德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打击。

目前,大学生网络黑客也越来越多。他们往往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攻入网络系统,恶意去篡改相关数据文字,破译计算机密码,甚至还制造和传播各种计算机病毒等,使网络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而有些破坏者由于法律知识还不健全,甚至还不认为这是道德缺失的表现,不认为会触犯法律,反而为自己的高超技术沾沾自喜。 实际上,上述的一些道德失范行为,有的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须追求法律责任了。应当承认,多数大学生进入网络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为的是发展完善自己,但网络的弱规范性又客观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中一些劣因素的泛滥。如何深刻解析其中缘由,加强控制,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现实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虽然外因很重要,但大学生本身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大学生自身不甚成熟的心理状况应该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大学生正处在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但是自制力却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再加上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学生特别需要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的满足。

总之,网络在新时代中逐渐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于网络这种新时代的基本工具,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生活中也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上一篇:校社联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系统功能说明书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