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2022-10-10

引言

近些年来, 城市化的脚步不断推进, 对建筑方面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其中, 工民建的相关设计已经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设项目, 在设计阶段对建筑的把控程度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再设计环节包含很多要点, 现阶段抗震设计已经成为建筑整体设计中的核心要素, 抗震设计质量的优劣, 会对建筑的整体安全稳定性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 如果抗震设计方面不过关, 一旦遭遇到高等级的地震, 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

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不够重视建筑抗震的问题

从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以来, 我们国家的其他区域也相继发生了不同等级的地震情况, 地震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追根溯源, 导致出现这种严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建筑物对于抗震方面做得不够好。因为, 现在大多数的建筑设计工作者, 在设计图纸的时候, 过多的考虑其美观性、适用性, 却很少注重抗震性能, 甚至很多方案中, 根本没有把抗震性能考虑其中, 特别容易发生在一些改建, 扩建工程中, 如此一来, 一旦突发地震情况, 其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

1.2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意识问题

因为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非常多, 相关的建筑设计行业每天多需要设计出大量的图纸和方案, 行业内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但是, 由于人才资源的太有限, 很多设计人员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 还没有足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不具备独立完成设计的能力, 设计出来的具体方案不能满足建筑物的实际要求, 过于浮华, 而很少顾及抗震性能, 留下安全隐患。还有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寻求捷径, 没有从安全方面进行考虑, 而是注重强调建筑物的美观度, 而忽视了抗震性能, 不具备预防风险发生的危机意识, 也没有考虑建筑的美观度必须是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 才要去考虑的内容,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导致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

1.3 选材不科学

建筑材料的适合与否, 与建筑的整体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那些容易发生地震的区域, 选择正确的搭配材料更是重中之重。目前, 我国大多数的建筑结构都采用混凝土进行施工, 同时以结构位移量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如果选用的建筑材料在性能方面不符合标准要求, 就会引发建筑物内部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形和位移, 特别是如果框架的刚度过小, 无法承受变形和位移差生的应力, 会对钢结构整体产生负荷, 还影响抗震效果。

2.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

2.1 选择恰当的建筑场地

建筑抗震性能也有等级之分, 如果建筑物所在的地域存在较大的地震危害, 那么就要求建筑的抗震性能随之提升。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也会以相应的抗震性能评价标准为依据, 针对具体情况做好行之有效的抗震预防。就现阶段而言, 工民建的抗震预防分为四个等级, 甲等级的相应防范措施最为严格, 主要包含国家级的公共建设项目和地震出现时可能引发的重大灾害, 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 所以, 要相应的建立特殊设防的建筑。所以, 再对建筑场地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一定要优先考虑对地震本身有一定防御性能的位置, 土质优良。

2.2 结构形式要科学合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工民建项目逐渐增多, 对其结构的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当然, 还是以当下最常见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流。处在不同的地域范围、结构形式存在的差异性都会导致建筑抗震性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展开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把各类型的影响因素都进行充分考虑。所以, 如果想要确保建筑抗震设计符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 就要从实际出发, 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形式, 不仅如此, 还要全方位的考虑建筑结构的自身功能、特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条件。也就是说, 从建筑结构的整体考虑, 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较于其他结构更为明显, 但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 一定要综合具体情况, 优化选择建筑形式。

2.3 加强抗震设计的质量

不能否认, 地震带来的超强破坏力是人类目前为止难以抵御的, 更会给建筑物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 对于建筑本身来说, 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尽可能的降低损失。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带动建筑行业的兴盛, 但是很多先进的关键技术还有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造成建筑的整体水平存在差异。如果在建筑的施工环节, 所选用的建筑方案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就会造成工程的整体从设计到施工中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也就无法保证建筑物优良的抗震性能。因此, 再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好全方位的勘察工作, 运用相关的抗震知识和理论进行优化设计。

2.4 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

考虑优化设计建筑抗震性能的环节, 首先应该重点把握的部位就是建筑的薄弱层面。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 建筑薄弱部位的承载能力会直接受到构件承重的影响, 所以, 提升建筑薄弱部位抗震性能的前提就是精准计算构件的具体承载能力。与此同时, 在对抗震薄弱部位进行设计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不能把眼光都放在增强局部的强度和承载力方面, 要保持建筑的整体协调性, 站在整体的角度对部门的抗震性能做好合理的加强措施,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5 加强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

为了保证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能够抵抗地震带来的危害, 需要给建筑结构设计多道抗震防线, 设置多重防线能够在有效的环节减小地震的冲击力, 而且能够减弱地震而带来的一系列的破坏。所以, 如果发生地震, 多一道抗震防线就多一分保障, 而且,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时候, 要注重选材, 需选用具有优良延展性的材料做抗震防线, 还要另外设计部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大灾害, 所以,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把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建筑设计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所以建筑工作者们要改变传统观念, 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将抗震理念贯穿其中, 不仅要注重设计建筑物的实用性与所得利益, 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摘要: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于建筑的质量和结构的性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工民建的施工设计, 因为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因此必须进行优化设计, 当下, 人们评价建筑的整体结构, 首先关心抗震性能是否达标。因为, 高质量的抗震设计有利于强化建筑整体的安全稳定性。所以,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 就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满足现代化的抗震需求, 从根本上减少地震等灾害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利云.工民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思路刍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4, 10:141-142.

[2] 刘长明.浅谈工民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J].黑龙江科学, 2014, v.506:138.

[3] 汪梦甫, 周锡元.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 2003, (3) :59-61.

上一篇:“计算机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任务驱动教学初探下一篇:浅谈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