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途径,以期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 篇1: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摘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提出了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跟踪反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改革措施的探讨,以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毕业生输出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环境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环境工程专业集理论、实践、工程技术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性较强,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改革,对于提升毕业生质量,提高专业社会满意度,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学校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为应用型工程人才,也就是主要培养能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其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其次,培养目标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合理确定人才服务面向,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辽宁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冬季时间较长,在经济发展上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工业污水、大气污染均比较严重,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主要培养水、气治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再次,培养目标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适应现行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企业未来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反馈的联动机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保证知识传输的先进性及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制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评价要求的课程体系

严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课程,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伦理道德和责任教育、社会发展和工程影响等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标,拓宽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为专业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及高校知名教师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通过会议讨论或现场调研的形式明确现行企业行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科目及内容的设置。

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纳入知识教学范畴,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职称考试,提升自我技能及社会价值。

继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做实实践教学内容。在我校3+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缺乏对口的环保企业,第4年的实践环节很多学生都是自主安排。基于此,必须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掌握专业实习、教学安排的自主权。学校企业签订深度校企合作协议,采取引企入校的方式,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既弥补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又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最大限度的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三、构建双师型特色教学队伍[1]

专业教师队伍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内容之一。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环保产业联盟、校企合作,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聘请一些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做兼职外聘教师,让其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和课程改革,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补充学校师资力量;其次,聘请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型人才,利用他们的专业及学术优势,引领、带动其他教师的进步,推动专业转型发展;再次,鼓励在职教师参加行业工程师职称考试,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形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转型培养,从而不断积累在职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

四、建立完善的跟踪反馈机制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跟踪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动态信息,适时进行教学内容及手段的调整,保证人才输出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交流,專人调研

不定期组织专职人员或兼职就业人员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跟踪调查学生就业情况,获取用人单位的建议需求,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校友会电子平台

增进毕业生之间或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构建以工程教育认证评价要求为标尺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特色教学队伍及建立完善的跟踪反馈机制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对于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水平、提升毕业生质量、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校日后申请工程教育认证奠定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J]. 科学咨询,2013(44):126-127

作者:王丹丹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 篇2:

论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途径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途径,以期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工程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中担负着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环境工程高级人才的任务。在国家倡导节约型、创新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专业素养和循环经济意识的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是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应给予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个别学校在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专业中开设了与环保相关的废水、废气治理等专业方向。1979年在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工科专业目录中已列入了“环境工程专业”,但属于土木类。1998年教育部规定工学的环境类本科只设一个专业,名称为“环境工程”,隶属于环境与安全类,涵盖了原来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等原有专业。

近10年来,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点增长非常迅速,环境工程专业逐渐在理、农、医、经管类学校出现。但由于受到母专业及师资的影响,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甚至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在不同学校间存在较大差别。据用人单位的反映,不同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存在很大区别。不少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面不够宽,尤其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同时对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很少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比较肤浅。此外,部分本科生还存在“唯权威、书本是从”的观念,缺乏创新性;部分毕业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

二、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素质培养与教育措施

在生态环保意识日趋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理念已成为国家层面理政指导思想的背景下,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环境工程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考虑目前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消除工程治理过程中的“唯效率主义”,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整治理念。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我国已发展了多种单项与综合的治理环境污染技术。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仅单纯依靠工程技术手段并不能根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1]。如在传统河流污染治理工程中,通常采用清淤、截污、驳岸等市政工程手段,对河流形态多样化重视不足,忽略河流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及硬质护岸对植物生长与底栖生物生存不利的缺点。近年来,借鉴国外河流治理的经验与教训,通过自然型生态护岸和河道内植物修复等生态工程措施,保障了河道内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物的生存与繁衍空间,延长了生物链条,恢复和创造了有生命的河流,使河流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大改善[2]。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摈弃传统的“短期化、唯效率化、局部化、以人主体化”的环境治理观念,让学生树立起“全局的、长效的、生态的、尊重自然规律的”环境治理理念,以利于其更好地顺应循环经济对新型环境工程治理技术人才的需求。

2.突出清洁生产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重点主要强调污染物的末端治理方面,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客观上来讲,末端治理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应在污染前采取防止对策,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近几十年来,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及石化能源的短缺,歐美发达国家发起和推广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也是我国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强调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而要在教学中突出这些内容,势必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改,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使得教学内容能跟上现今的学科发展趋势。

3.将环境治理领域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政策、新规划引入到教学内容中。环境工程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学科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3]。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专业方向多,专业方向跨度大,相关性不强,师资力量不易整合等特点。环境工程本科四年不仅要学习固废、水、大气、物理性污染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还必须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使学生在四年的时间整合学习的课程,更好将学校所学与将来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是每个从事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人员应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了相应学科进展的课程,然而,在环境工程本科高年级学生中开设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专题的高校却很少见。我们认为,在环境工程本科高年级学生中讲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年度学科发展报告将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而且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所学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4.强化环境工程专业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内容。

传统的环境工程基本是从土木、给排水演变过来的,其人才培养依赖于工科,主要接受土木工程或给排水的基本教育和训练。随着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已形成了理工文融合的趋势。目前,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按“准融合模式”培养,即前3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本科生课程设置按一级学科设置,兼及一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该学院的做法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4]。

环境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理论,而且需要社会科学的理论,二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早在1998年南京大学陆根法等人[5]就撰文指出:应在环境工程本科生中开设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外交学(环境与国际贸易),并建议环境工程增加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不应少于6学分,应鼓励高校系际间联合培养环境新闻学与环境法学的本科生。

5.开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工程设计写作等选修课程。在与其他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认为在本科生中开设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工程设计写作等选修课程没有必要。他们的观点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谁都知道文献是怎么检索的,谁都知道科技论文、工程设计是怎样书写的。其实不然,在我们带本科毕业设计时就是这样被误认为“简单”的问题却屡屡出现。毕业设计下达任务时和学生说明需翻译一篇有明确来源(文章题名、杂志名称、卷、期、页码、出版年份、作者名)的英文文章,并告知了中文关键词,结果出乎我们的意外,竟然好几个学生从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引擎上随便找了一篇没有任何来源的英文文章。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写作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在引用别人的文献时并没有在参考文献中标出,或有标出,但标注格式极其不规范。环境工程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工程设计人员。一个工程设计人员连起码的工程设计书写标准都不知道,他设计出来的工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吗?人家还会让他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吗?结果不言而明。

6.加强教材的编写和引进工作。

通过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努力,我国环境工程本科教材建设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陆续出版了多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的教材、环境类立体教材(教材、习题集、实验、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短学时教材。然而,在已编写或出版的教材中,少数教材存在着低层次、重复、内容陈旧等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出版的环境工程类教材中,涉及理工科的教材数量多,而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数量少,品种也少,如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环境艺术学、环境经济学等。在积极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材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引进力度,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水平,又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教材的编写风格。

7.加强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曾光明[4]、张承中[6]等人都提出了科研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没有创新型科研就没有创新型教学,就不可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思路,明确了创新型教师造就创新学生。从2006年开始,重庆大学列出一部分资金用作本科3年级学生开放创新基金的申报,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参加过创新基金申报及具体实验研究的同学在以后的研究生学习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潜力。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的扩招,怎样让每个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尽可能地“真题真做”参加毕业设计呢?在我们的实践中发现,让高年级的本科生协助参与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组织本科生与硕士生一起学习研究,加强指导教师、硕士、本科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有利于本科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有丰富的工程理论知识,而企业的工程师则有丰富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经验,加强两者的结合是切实提高环境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定期的组织设计院的工程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在課程设计、毕业设计答辩时邀请设计院的工程师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对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质量严格把关;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等各方面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郑正,朱怡中,王勇.21世纪的环境工程教育[J].中国大学教育,2002,9:28-29.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2006—2007年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韦进宝,吴新国,袁福环.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与建议[J].环境科学学报,1998,18:579-585.

[4]曾光明,刘云国,袁兴中等.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0,18.

[5]陆根法,尹大强,许鸥泳等.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建议[J].环境科学学报,1998,18:569-578.

[6]张承中.环境类专业以科研促进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改革的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40-42.

通讯作者:黄灿

作者:曾洪学 屈兴红 黄灿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 篇3: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摘 要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培养目标规定了明晰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金字塔式的宽口径教育,多样化的选修课类型,丰富多元的课外实践活动。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是:新生不分专业,在进行一定阶段统一学习后自主选择专业;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数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习方式,提升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拓展课外研究和社团活动,强化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培育。

关键词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我国高校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1]。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着手,介绍美国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以期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土木与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工程设计方面全面深入、宽基础的教育,培养学生土木与环境工程方面的职业实践能力[2]。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帮助学生获取必备的技能和自信,同时为应对将来复杂的技术和社会挑战,或者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特别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是在土木与环境工程领域成功开拓职业生涯的能力。毕业生能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创造和获取财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处置由于技术革新、社会发展和全球性竞争带来的挑战。二是具有高度的个人诚信和职业操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三是精通土木与环境工程某一相关领域(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工程、水资源和环境工程之一),具备运用现代工程手段和技术来甄别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最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具备能综合统筹经济、环境、道德、社会和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合理的工程解决方案的能力,积累个人和团队合作成功的声誉。

为把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对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特质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能力特质包括: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完成工程结构或系统、部件、工艺、设施等综合设计的能力;在多学科团队中工作的能力;甄别和解决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优秀的职业操守;能够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确保接受了宽口径教育,能理解工程解决方案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具备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能够了解工程前沿知识;利用工程实践技能与现代工具来解决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领导者在讨论和公共决策中的重要性;充分掌握和实践重点工程概念和经验法则;能够阅读、理解和解释标准、规范和工程实践手册;熟练掌握四门主修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知识。

二、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一)理论课程设置

目前,罗格斯大学工程学院开设了应用科学工程、生物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与生化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等9个专业。该学院新生在入学的第一年不分专业,所有新生学习大致相同的教学课程。包括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各有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程在内,第一年共需修学约35个学分[3]。

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期中阶段,罗格斯大学工程学院各专业系会组织由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来宣讲的信息交流会,向新生介绍各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职业就业情况、专业重要研究领域等信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将要修学的专业,学生根据所选择专业的要求来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同一专业学生在二、三年级除了人文社会选修课外(只规定所需学分),也修学相同的专业课程。到了大学四年级,同一专业学生才根据自己前几年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来选择专业方向并选修该专业方向所要求的课程。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分建设管理、结构工程、水资源与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和岩土工程等5个专业方向,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所修学课程的差别主要在于技术选修课和各种系选修课(包括顶层设计课)。此外,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还要求学生在选修某个专业方向的顶层设计课程前,必须至少修学过2门该专业方向要求的先修课程。

(二)实践性课程设置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有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化学实验概论、分析物理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和钢筋混凝土实验等。此外,很多课程还规定了较高比例的课内实验或实践练习课时。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要求讲授和课内实验、实践练习的课时比例为1∶3∶1;交通工程Ⅱ要求讲授和课内实验课时比例为1∶1;钢结构设计和基础工程这两门课程都规定讲授和实践练习的课时比例为2∶1[4]。所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要求配备2个以上助教,以保证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得到教师最大程度的辅导,从而保障实践性教学质量。

在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被设置为技术选修课。学生必须在至少获得90个总学分和18个主修课程学分,且两者各自的平均学分绩点都不少于2.5时,才能申请参加实习选修课。实习选修课包括普通实习(Internship Track)和公司合作实习(Co-op Track)两种[5]。普通实习(兼职或假期全职)可以带薪或无薪,实习时长不得少于180小时,在春、秋学期的普通实习不得短于12周,在暑假则不得短于10周。公司合作实习则是长达6个月的带薪实习,实习时间为每年的1月到6月或6月到12月,总时长不得少于690小时,也不得少于23周。学生如果要申请实习选修课学分(普通实习3学分、公司合作实习6学分),则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一是在规定日期前提出申请,并在实习期间完成规定的网络在线学习;二是在实习期间要通过雇主对实习学生的中期和终期水平评估。实习成果包括每日/每周的实习日志,实习进度报告和最后的总结报告。实习总结报告和实习成绩鉴定表必须经过企业中指导实习的专家和学校教员的联合签名确认。此外,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平衡安排好学校规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根据罗格斯大学2013年所做的统计,有实习经历的毕业生中,就业时有85%的人获得了2个以上的工作机会。统计也表明,参加实习的学生不仅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也比一般的毕业生高。

三、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规定了明晰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育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强调学生专业学科基础知识习得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育,强调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全球性竞争带来挑战的能力。为落实人才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中细致详尽地阐述了学生需达到的能力修养水平。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双方——学生和教师而言,这样的培养目标任务清晰明了,指标翔实具体,师生双方都能清晰理解其中要义,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和学习进程。这种能考虑到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非常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二)金字塔式的宽口径教育,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宽厚的知识基础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一年级修学统一的通识教育(工程学院九个专业都相同),二、三年级学习必修课程(土木与环境工程五个专业方向都相同),四年级学生除统一的专业必修课程外,还修学专业方向选修课和顶层设计课程。这种前期不分专业实行统一的通识课程教学,中期实行专业统一的必修课程教学,后期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顶层设计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打下了极为宽厚的知识基础。

(三)多样化的选修课类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整个大学四年,罗格斯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选修课程,包括技术选修课、系选修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等。在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系选修课包括五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技术选修课包括其他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各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量课程,一般选修课则可以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此外,学校还会结合社会需要及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增加新的专业选修课,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就是最近几年新开设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能力特点,来自主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多样化的选修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丰富多元的课外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科生研究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是罗格斯大学在课堂教学之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罗格斯大学的本科生研究活动种类很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可以参加不同的研究项目[6]。学生从入校就可以参加专为新生开设的阿瑞斯蒂-伯恩研讨会(Aresty-Byrne Seminars),从大一暑假开始可以参加暑假科学计划(Summer Science Program),大二可以参加研究助理计划(Research Assistant Program),三、四年级优秀学生还可以参加学者计划(Scholars Program)或担任同伴指导教员(Peer Instructor)。这些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研究活动,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之一,学生社团活动由于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以参加女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Women Engineers)、无国界工程师(Engineers Without Borders)和西班牙裔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Hispanic Engineers)等学校层次的社团[7],或参加工程管理理事会(Engineering Governing Council)、罗格斯太阳能汽车团队(Rutgers Solar Car Team)和罗格斯国际光学学会(Rutger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等工程学院层次的社团,还可以参加混凝土舟船队(Concrete Canoe Team)、钢桥团队(Steel Bridge Team)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罗格斯分会等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层次的社团。尤其是专业社团活动凝聚了学生与行业未来人才的友谊,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一)招生时不分专业,由学生进校后自主选择

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实施学生进校前先选择专业,学习一年后进行专业方向的确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借鉴罗格斯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步子还可以再大些,尝试大学第一年不分专业,新生通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对专业及自身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再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所学专业,学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后再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从而提高学生对就读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数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高校办学层次、规模和水平差别较大。但总体来看,所开设课程中必修课程较多,选修课程较少,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特点,进行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更少。我国高校可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借鉴罗格斯大学的做法,通过在现有基础上结合社会需要和新技术的发展增加选修课开设的类型和门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同时,学校应重视完善学生选课制度,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课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新实习方式,有效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

罗格斯大学强调通过实习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培养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择业就业。学校也通过给学生实习提供学分的方式,来鼓励和指导学生主动参加实习以提升职业能力。在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实习更被看成是为用人单位创造提前发现和培养适合单位需求人才的机会。通过提供真实职业环境的实习经历,能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帮助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我国高校可以创新实习方式,将实习作为一种选修课,规定选修此课的条件和获得此学分的具体要求,对实习在何时进行可以不作统一要求,鼓励学生利用平时兼职、暑假全职及修完规定课程后全职等方式来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自身进行实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减轻因大批学生集中实习对企业造成的压力,从而有效提高实习效果。

(四)拓展课外研究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罗格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以外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涉及职业行业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的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相关,有的涉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有的研究社会人文关怀、宗教伦理、法律体系、政治制度和道德修养等。学生在参与课外研究和社团活动中,不仅加强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培育了主动探索精神。这些课外研究和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以做出客观判断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和未来职业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我国高校可以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参加更多课外研究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2012.

[2]Rutgers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Program Student Handbook[S].New Jersey,2014.

[3]Rutgers University.First-YearProgram[EB/OL].http://catalogs.rutgers.edu/generated/nb-ug_current/pg1223.html.

[4]Rutgers University.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80[EB/OL].http://catalogs.rutgers.edu/generated/nb-ug_current/pg21485.html.

[5]Rutgers University.Rutgers Internship & Co-op Program (RICP)[EB/OL].http://careers.rutgers.edu/page.cfm?page_id=281.

[6]赵勤贤,周亚亭. 罗格斯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特色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5(8):146-150.

[7]Rutgers University.Student-organizations[EB/OL].http://soe.rutgers.edu/student-organizations.

作者:赵勤贤?周亚亭

上一篇:绩效考核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体育赏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