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工业工程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研究 ——以黄河工程集团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民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为了迎合人民的需求,建筑业也在不断地革新。目前装配式工艺在全球范围内,热度不断地上升,有的国家实行的装配式工艺已经趋于完善,也充分体现出了装配式工艺带来的便利,也能满足人民对建筑的需求。而我国的装配式工艺才刚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对装配式建筑工艺学习的脚步还在进行。与此同时也有了质疑,到底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怎么样?这个质疑愈演愈烈,国家政府都加大了对装配式建筑的投入,但是对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的综合评价的研究却不多。本文立足建筑企业的角度,对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提供一种评价方法,便于企业提高自身装配式能力使用。运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对企业装配式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投入产出的差距,找到需要改进的问题所在,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经过研究分析,其结果如下:在理论上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我们可以认为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是一个系统,一个从设计、生产、养护、运输、安装到质检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会暴露出质量问题,都会有涉及到装配式工艺的重要因素。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方法,在工程中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更加适用于多数据的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众多的数据中,找到一个最佳值,以这个最佳值作为整体的度量,或者是作为“代表”。在装配式能力方面的综合评价中,暴露的问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涉及到很多的因素,因此调查收集的数据也会很多。这就是运用该方法的条件,理论上说明,在解决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这个问题上,最小二乘法是可行的。本文构建了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通过初步处理后,可以归为4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论文对企业从事装配式工程所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收集、处理与分析,根据研究的需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将黄河工程集团作为实证进行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对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分别对各个环节的投入与其相应的产出进行分析,其评价分析的结果与现实真实情况基本相同。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提升企业的装配式能力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便促进装配式在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最小二乘法;能力评价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理论相关概念

2.1.1 装配式工艺的概念

2.1.2 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的概念

2.1.3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的概念

2.2 最小二乘法相关理论

2.2.1 最小二乘法理论

2.2.2 线性函数模型

2.2.3 一般线性情况

2.3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2.4 最小二乘法在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2.5 小结

第3章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主体与原则

3.1.1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的综合评价主体

3.1.2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遵循的原则

3.2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

3.2.3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建筑企业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3.3.1 评价模型的设立

3.3.2 指标权重的设置

3.3.3 数据处理

3.4 对建筑企业装配式的能力划分级别

3.5 小结

第4章 黄河工程集团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

4.1 公司概况

4.2 黄河工程集团装配式能力综合评价的分析

4.2.1 科研产出能力方面的计算分析

4.2.2 人才培养能力方面的计算分析

4.2.3 综合分析

4.3 黄河工程集团装配式能力的等级划分

4.4 小结

第5章 措施和建议

5.1 措施建议

5.1.1 明确装配式工艺在企业的定位

5.1.2 关注各建筑企业在装配式能力方面的投入和产出

5.1.3 强化科学研究,加强人才培养

5.1.4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泛北部湾金融合作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老龄社会住宅建筑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