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20

[摘要]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改革存在几个方面的误区:改革目标部分偏移、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无视客观规律、主观随意性突出;改革动作过频过繁、常常使人无所适从;自上而下行政化推进、改革实际动力严重不足,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篇1: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主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展开研究。重点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现状: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现状,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现状。并基于上述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 供给侧 放管服 评价体制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始终孜孜不倦。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 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篇章的开启;第二阶段:1966-1976 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困顿与挫折时期;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新时期。经历几十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现状究竟如何呢?为深入对该课题的论述,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持续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从而持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是一个大课题,很难用一篇简短的文章进行全方位描述。基于此种情况,本文特从如下几个方面描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

1.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现状

近年来,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尝试进行共给侧改革。高等教育共给侧改革的目的较为简单,即通过结构调整、质量提升以及去产能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切实增加优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同时尽可能减少劣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因很多,从宏观角度审视,大致源于如下两个方面:(1)源于经济改革的策动;(2)源于自身改革的需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虽取得一定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质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但问题仍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其中最大的问题则来源于高等教育供给链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的政策链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1)资金支持力度长期不足;(2)政策落实不到位;(3)政策效率较低;(4)宏观调控及治理手段机械、单一;(5)部分政策与高等教育规律背离;(6)权力过于集中等。第二,社会的支持链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1)将一些存在的社会问题转嫁给高校;(2)对高校投入及捐赠热情较低;(3)未充分关注高校生态环境保护;(4)主体参与治理意识薄弱等。第三,供给链内部的关系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社会以及高校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活动边界并不是非常清晰。在责权利方面也未充分做到具体与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混乱。

2.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现状

2017年,《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意见》主要对高等教育的如下八个方面重点提出要求:(1)监管优化服务;(2)内部治理;(3)经费使用;(4)薪酬分配制度;(5)教师职称评审机制;(6)进人用人环境;(7)编制及其岗位管理制度;(8)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与此同时还提出,应稳步讲高校的自主办学权进行下放,将高校的办学权下放给高校与地方政府。此项改革也被称之为高等教育的“放管服”改革。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极为简单,主要是为了切实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高等教育。在笔者看来,“放管服”中的“放”是指简政放权,“管”指放管结合,“服”指优化服务。高等教育此项改革的推进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不可避免会遭遇如下困境:第一,“放管服”改革推进的认知困境。具体表现为:(1)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冲突;(2)“碎片化”与整体性的冲突;(3)数量、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冲突。第二,“放管服”改革推进的实施困境。具体表现为:(1)高等教育简政放权面临的问题。诸如,缺乏统一标准的放权口径;放权的范围不一致,下放力度呈递减趋势;放权难以有效承接,呈现不接“地气”的样态;放权一直在“回收”与“下放”之间反复徘徊。(2)高等教育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高等教育服务意识不强;高等教育服务职能泛化;高等教育服务机制缺失。第三,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推进的机制困境。具体表现为:“放管服”政策供给“太快”;“放管服”改革政策供给“太多”;“放管服”改革政策供给“太乱”。

3.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现状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必须在高等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方面深下功夫,这一点毋庸置疑。事实上,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已经开始对高等教育展开评价,高等教育评价体制的建立与改革业已拥有30多年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评价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与进步。如今,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包括如下:(1)国际评价;(2)非政府组织评价;(3)院系评价;(4)学校评价;(5)政府评价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制改革主要呈现出如下典型特点: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评价主体间的责任界限明显;第三,非政府组织评价机构的建立。虽然如此,不容忽视的是: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组织和政府间存在显著从属关系。很多情况下,政府会或多或少对评价组织的工作进行干预。此种情况的存在,很难让高等教育评价切实体现出公正、客观、全面的特性。从长远来看,此种情况是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

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论述中提及到的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

1.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为促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特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第一,做好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链”改革。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应对自身 “掌舵”职能进一步明确,积极树立良好的政府“掌舵”形象;(2)通过分权和共治,稳步落实高校办学的自主权;(3)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效率以及質量予以充分重视;(4)积极构建新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第二,做好高校为主导的“服务链”改革。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综合改革;(2)结构调整;(3)质量提升;(4)内部治理。第三,做好以社会为主导的“支持链”改革。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行业企业加大支持力度;(2)新闻媒介发挥社会舆论导向功能;(3)第三部门积极造势献策。除此之外,还应切实做好以法制为基础的“供给链”关系改革。只要能切实做好上述几个方面,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未来定然可取得更好发展,取得的改革成效也会愈发显著。

2.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为更好促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与建议:第一,强化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自我改革。应切实杜绝“一放了之,一放就乱”不良现象的出现。具体可采取的措施为:(1)强化对高等教育简政放权后的监管意识;(2)丰富和完善权力监管体制,改变行政监管方式;(3)加强政府的监管能力。第二,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管理手段创新。应切实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法治建设,营造与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相适应的法治环境,预防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切实做好和推动高等教育“放管服”的“互联网 + ”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生态化”改革。第三,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和高校系统内部不同部门的协同治理,需要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督导评估机制。只要能切实做好上述几点,我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未来发展定然可取得理想成效。

3.高等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发展,在未来我国需要切实构建“五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评价新机制。具体评价包括:第一,学校自评。高校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校专家对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价,总结学校发展的有益经验,发现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第二,院系评价。众所周知,高校拥有很多不同的院系,且各院系的办学特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学校自评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各院系针对本院系的办学情况实施自评。进而将院系评价和学校自评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显高校的真实办学情况。第三,专业认证。政府应积极鼓励构建专业认证机构,为高等教育提供评价服务。专业认证机构并不从属于任何部门,仅从一种专业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第四,国际评价。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融入国际评价组织,采取国际间高校相互评价的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第五,政府评价。政府在未来的高等教育评价过程中,不应干预其它组织或机构的评价,仅做到从自身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即可。待“五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评价新机制真正得以构建完成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好。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效。但问题仍然或多或少的存在,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更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未来我们应不断改革与发展,争取让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早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标杆。

参考文献:

[1]李硕豪,陶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历程回顾与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7(03):1-9.

[2]武毅英,童顺平.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因、链条与思路[J].江苏高教,2017(04):1-6.

[3]刘冬冬,闫晓丹.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内涵逻辑、困境分析及消解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7(09):20-27.

[4]朱亚梅.浅析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教育, 2014(15):45.

[5]彭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2):67.

[6]何海霞.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8):89-92.

[7]唐春燕.論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创新[J]. 继续教育研究, 2007(01):56-61.

作者简介:王佳(1981.5-),女,汉族,籍贯:沈阳,职称:无,研究方向:无 ,学历:硕士,任职于:Robert Gordon University。

作者:王佳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篇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误区及其矫正

[摘要]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改革存在几个方面的误区:改革目标部分偏移、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无视客观规律、主观随意性突出;改革动作过频过繁、常常使人无所适从;自上而下行政化推进、改革实际动力严重不足,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等等。走出改革误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改革的理论指导与设计,健全完善监控体系,保证改革根本价值追求的有效贯彻;科学界定高校的社会责任,确保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遏制政绩思维干扰,确保高等教育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改革误区 大学功能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杨兴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教授(北京 100192)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歌入云,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对其冷静观察和思考,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有的改革名不符实,有的被扭曲成为获取政绩的工具,有的不顾客观实际及教育规律而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等等。其实,高等教育无论怎样改革,也无论改革的热度有多高,衡量其成效的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笔者试沿着这样的思路,根据自己多年在高校工作的亲身体验,拟从改革的一般涵义及其基本要求人手,逐步深入地就现实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若干误区及其对策略述思考,希冀为我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或参考。

一、高等教育需要怎样的改革

(一)改革的涵义及基本要求

改革的基本涵义是去除事物中陈旧的或不合理的部分,代之以新的或合理的部分,使其能够适应客观情况的新发展、新需要。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改革的具体涵义就是指对其中已经滞后于实践或时代发展的制度、体制、关系等进行调整或变动,革故鼎新。一个社会,当其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体制、关系中相当部分已经滞后于实践或时代发展,不改革就不能正常发展时,改革就具有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改革与改变、改动、改进、改善、革命的涵义或多或少相近,但不能等同。就改革与改变而言,改变是指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但这种差别的发生可以是源于事物内部自然的变化,也可以是源于人们有意识的作用,但改革一定是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改革与改动相比,改动一般是相对文字、项目、秩序而言的变动,改革虽有变动之意,但主要是相对于制度、体制、机制而言;改革与改进、改善相比,都有改变旧情况并使其有所进步或提高之意,但改进多是相对于工作或方法,改善多是相对于生活或关系,改革却主要相对于制度、体制和机制,力度和难度都比改进、改善大得多,影响也强得多,即改进、改善可以在工作常态中进行,改革却只能在制度、体制、机制出现了过时或弊端的情况下进行;改革与革命相比,广义的革命泛指社会一切领域的重大变革,在这一点上,二者确有相近的涵义。狭义的革命通常是指暴力革命,改革不具有这样的涵义,即使是社会改革,也是旨在维护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革新体制。革命要实现的是根本质变,以新代旧,改革至多是部分质变,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改革的内涵及特点相应地决定了它的推进通常应遵循四大原则:一是任何社会、组织或团体的改革都必须有利于推动其根本价值追求的贯彻,实现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或发展,这是改革的本质要求,任何背离和削弱这一要求的行为或措施都必须及时予以矫正。二是改革的频率必须适度。改革是除旧布新,任何改革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程度不同的震动,因此,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组织或团体而言,改革频率都必须契合其健康发展的需要,为发展服务。不顾发展实际频繁改革,不仅会使相应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无法形成稳定发展的局面,而且极易使其陷于无序或失调。三是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必须适当。所谓适当,就是要以改革对象能够顺利接受为前提,力度过大、速度过快,人们难以适应,势必导致改革对象要么公开反对、使改革失去民意基础,要么虚于应付、导致改革有名无实。四是改革必须排除片面追求政绩的干扰,切实尊重规律,绝不能为了获得所谓的政绩,置客观规律于不顾,乱改、蛮改,使改革扭曲变形,给社会、组织或团体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社会领袖、高素质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根本价值追求的神圣事业,在本质上,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具体承担高等教育任务的高校,基本功能从单一的传承知识、培育人才发展到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于一体,所反映的正是这种发展和进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等教育强国策略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共识。这种形势也相应地对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和强大的动力。但是,需要改革和必须改革是一回事,能否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却是另一回事,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既须遵循改革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又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在这一意义上,高等教育改革尤其应当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在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上,它必须以有利于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这在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更显重要和迫切。高等教育的一切改革,无论起因如何,第一推动力何在,都必须把育人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以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价值追求,具体就是必须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智慧和潜能进一步开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性格进一步塑造、品德进一步养成、心智进一步优化,为大学生成长为未来的社会领袖、行业精英、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改革,不管其他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只要这一方面的目标未能实现,就绝不能算成功。

2.在改革的性质和特点上,它必须有效实现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和提高。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培育高级人才的神圣活动与事业,无论是宏观、微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还是内容、方式和方法,抑或是文化环境和氛围都特别需要有序的传承和发展,来不得左右摇摆或大起大落。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改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建立在对改革对象进行科学诊断的基础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坚守与创新、抛弃与扬弃的关系,有效保持改革对象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绝不能一提改革,就不管现实怎样,也不认真分析哪些需要坚守,哪些需要创新,随意否定一切,抛弃一切。

3.在改革的策略上,它的频率、节奏必须适度。高等教育改革的频率、节奏,从根本上说是由高等教育适应自身发展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所决定的,绝非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频率、节奏适度,就是改革要能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及其有关社会功能的履行,改革与改革之间、程序与程序之间,必须有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本质要求的间隔期,以便于总结改革经验、汲取有关教训、巩固改革成果、实现创新发展。

4.在改革的动力上,它必须凝聚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高等教育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位置特殊而重要,深受社会多方面关注。改革动力通常来自不同方面,有的源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大势,有的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或指令,有的来自实践的迫切要求与呼声,有的来自民间的意见或建议,但不管动力来自何方,改革要成功都必须善于别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多方面的智慧和活力,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其中,一线教师和教育T作者的智慧与活力尤其重要,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直接实践者,他们对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支持与实践及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和关键。

二、我国现实高等教育改革中的若干误区

以党的十一屑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为我国社会有机体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也同时开启了改革进程,迄今已历经31个春秋。改革的核心和基本轨迹集中体现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僵化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模式,契合“三步走”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于这31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曾概括为“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核心,理念是先导”。开放是前提,是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闭关自守状态,开启了与国外高等教育的沟通、学习和交流,初步形成了一批开放型高校。改革是关键,主要是对体制而言。针对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一切由国家统包,一切由政府统管的“一包二管”模式,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质量是核心,主要是指这期间的所有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自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的改革。一直都在强调教育质量的重要地位,并存实践中不断采取措施。理念是先导,是指改革过程巾,逐步认识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在多个层面开展有关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讨论,逐步理解和认识了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教育理念及其创新成为我国有关高等教育政策文献、传播媒体、学术刊物和教育教学管理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改革进程中,国家先后立项进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建设,着力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招生规模大幅度提升,由精英化教育快速进入到大众化教育,整个高等教育逐步呈现出充满生机和活力、蓬勃发展的崭新姿态。

充分肯定我国现实高等教育改革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现实的改革在不少方面还不尽如人意,若干问题亟须矫正。

(一)改革目标部分偏移,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现实中不少改革目标却发生了部分偏移,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加区别地强调组建“航空母舰大学”就特别具有代表性。这种合并虽然考虑了扩大办学规模有利于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但过大规模合并的结果导致了多校区管理、文化深度融合等极为复杂的问题。一些合并高校在相当时期内领导之间、教师之间矛盾重重,办学经费紧张与办学成本增大矛盾十分突出,教学资源不足与招生规模扩大严重冲突,不仅未能有效增强综合实力,而且淹没了合并前各高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这种巨额的改革成本很大程度上由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来“埋单”。又如在办学经费问题上,一些高校乘经费筹措体制改革之机,以各种名义投入人力、物力搞“创收”,严重分散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时间与精力;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上,一些学校不是致力于突出学术至上,而是行政化色彩越来越浓,“官本位”吸引力越来越强,教职工队伍中的“官本位”取向远远超过教书育人的志趣。如此等等,无不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提高。

(二)无视客观规律,主观随意性突出

改革是除旧布新,所除之旧,一定要是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之旧;所布之新,一定要是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及实践要求之新。现实中有些改革却无视高等教育规律,“想当然”相当突出。如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不顾客观规律地将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分别标签为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生硬地割裂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一提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就大肆压缩高校专业数目,并且所有专业课程都按高水平学术型人才培养标准设置,根本不考虑不同类型学校生源的特长、兴趣、能力偏向及其发展趋势和要求;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今天推出这个主义、这个原则,明天推出那个主义、那个原则,不同的主义和原则“潮来潮去”,甚至相互抵触,无法让人静下心来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和感悟,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主义与原则。

(三)改革动作过频、项目过繁,常常使人无所适从

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严峻挑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确实需要紧迫感、使命感,但再紧迫也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分清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现实的高等教育改革却几乎“全面开花”,不仅动作一个接一个,而且不同内容的改革相互叠加,常常使改革的执行者、实践者无所适从,改革成效自然可想而知。不少高校为跟上国家或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改革要求,教育教学计划频繁变动,改革项目、举措频繁出台,教师们只能疲于应付,以至于“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屡见不鲜,虽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真正落实于人才培养的改革效果却难如人意,有的甚至微乎其微。

(四)自上而下行政化推进,改革实际动力严重不足

高等教育改革,重心在学校,主体在教师,结果的受益者或承受者在学生。这样的改革当然必须高度重视激发高校、教师包括学生在内的积极性,但现实的改革无一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推动,各高校虽然在这种推动以及可观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作用下,确实能够“积极”组织和实施,教师也能“积极”参与,但由于对具体改革的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认识不足,实际投入改革的精力当然也就难如所愿。不少改革看似在“积极”开展,事实上却严重缺乏动力,名不符实,仅仅成为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领导显示改革政绩的符号,深层原因正在于此。改革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但什么又是改革的发展动力?现实之间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三、矫正认识误区,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实高等教育改革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存在如上误区,原因极其复杂,消极效应也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负效应就是导致了教师不能尽力教学、学生不能尽力学习,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切实矫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从比较大的方面讲,迫切需要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加强改革的理论指导与设计,健全完善监控体系,保证改革根本价值追求的有效贯彻与坚守

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规律性总结,又能动地作用和指导于实践。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在经过十年“文革”的惨重劫难,背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沉重包袱,为适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缺乏也不及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整体设计的背景下启动,靠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但需要改革的问题又极其复杂和迫切,先改哪些,后改哪些,一项复杂的改革需要怎样的措施相配套,不同的改革之间需要怎样整合,改革怎样才能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应等等,往往只能依靠领导集团特别是主要领导者的有限经验与智慧来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带有仓促上阵性质的改革举措在革除原有弊端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带来意想不到的负效应也就在所难免。再者,在一个高度压缩的有限时空里,改革头绪错综纷繁,任务极其艰巨,也往往使人精力不济、疲于应付。所有这些客观上都极易导致人们在重视改革短期效益甚至于政绩光环的同时,尢意中淡化或忽略改革的根本价值追求,加上相应的监控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歪和尚念经”、扭曲改革的情况就会更加难以避免。

从根本上矫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推动改革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就足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抑或高校层面,都必须既着力于加强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致力于改革整体设计的加强以及监控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加强科学理论的指导,就是指所有改革的启动和推进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度理论自觉的基础上,不管改革的情况多么复杂,现实多么迫切,进程多么曲折,都能够在充分遵循高等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健康协调可持续推进。加强整体设计,就是指任何改革的推进都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改革对象、历史背景、相应条件、价值追求、指导思想、主体依靠等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确定改革的方针,制定改革的方案,使改革的切入点、主线、程序、节奏和频率契合客观规律及现实发展的要求,同时保证不同内容的改革各行其道,为整体改革的顺利推进及其预期日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健全完善改革的监控体系,就是要立足改革的整体设计确立监控的体制、机制、要求、标准与程序,保证监控与改革同步,随改革推进而推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与纠正。值得强调的是,考察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改革历程,确实在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少“软肋”,但是相应的监控体系薄弱,某些环节甚至严重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最为突出的“软肋”,今后的改革中尤其需要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科学界定高校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大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确保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更具有长远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是高校在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要求进程中的功能扩充,均以育人功能为前提。文化传承与创新则始终贯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中。我国现实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之所以出现部分偏离根本价值追求的问题,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误区,就在于有关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管理者,不仅把大学各项功能等量齐观,而且将所有高校和高校教师等量齐观:只要是高校、高校教师就必须毫无例外地履行大学所有功能,其中特别是将科学研究功能置于优先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师考核,科研业绩是“硬”指标,教学业绩是“软”指标。一个教师,只要科研项目多、经费多,年终不仅能够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奖励,而且在职称晋升、“评优”等工作中都处于有利地位;一个教师,无论教学多么认真,多么使学生真正受益,只要科研项目及经费较少,不仅年终的经济奖励低,而且在职称晋升及“评优”等方面必定弱势。这样的政策导向,不仅将广大教师的注意力、精力和兴趣都引向了重科研轻教学,而且为获得科研项目,教师们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关系”的找“关系”,有权力的用权力,有“资源”的用“资源”,甚至于因为一些学校片面追求科研课题和经费的数量,一些人虽然从外面拉来高额横向课题,实际上却连课题到底研究什么都不知道,到校的经费又很快以各种形式报销返回,对学校的学风及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极其消极。

科学界定大学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大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确保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确需在两个层面着力:一是在国家层面必须明确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社会责任,研究型高校或以科学研究为主的高校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履行大学功能的重点及要求应当显著不同,高职高专则应当将精力集中于培养技能型劳动者。不同类型高校各居其位,各司其责。二是在高校层面必须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协调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其他功能都应当建立在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点上,有效地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合力。同时,学校对不同特长的教师也应当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为所有教师都能够充分施展才能并且获得与其贡献相符的权益提供前提和基础。如何科学界定现代高校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大学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确保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措施,但认真审视某些地区的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方面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这应当引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加强指导和监控。

(三)遏制政绩思维干扰,确保改革实效,使高等教育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所谓政绩思维,就是指领导干部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完全以获得政绩为宗旨开展工作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活动。我国现实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种种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政绩思维的消极影响直接相关。诸如在第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下简称“质量工程”)建设中,教育部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分别设置了教学改革成果奖、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等项目,各省市亦推出相应举措。由于这些项目在世人眼中实际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与标志,其中有些还有不菲的配套经费支持,为尽可能获得这类“标志性”成果,各高校无不在组织申报上投入很大精力,有的即使自身条件存在较大差距,也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金钱等资源,在申报书上“动脑子”、各种关系上“做文章”,以至于部分获批奖项或建设项目名不符实,甚至无法获得项目所在高校的教师认可,但由于这些奖项或项目的批准,对国家或省市教育管理部门而言是成功地完成了质量工程规划的相应任务,对国家或省市财政而言是成功地完成了必须下拨的教育经费,对高校而言则是成功地获得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各方皆大欢喜,至于其中的“水分”及其可能的负效应,谁也不愿去主动地正视与提及。又如在实施人才强校方面,一些学校往往不管自身是否需要,盲目高薪聘请院士或特聘教授,一些院士或特聘教授拿着受聘学校的高额研究经费与薪酬,却从未去受聘学校实际从事任何教学与科研,仅仅成为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以及向上级政府部门汇报政绩时的“金”字招牌。一些学校通常在重要媒体上用诱人的年薪、住房与科研启动经费招徕特殊人才,但却是进门了事,不管这些特殊人才是否能有效发挥作用,只要学校有了一笔显眼的政绩就万事大吉。某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地方政府每年都投入可观经费支持中青年教师研究立项,这本是极其重要的战略举措,问题是相关项目的申请、立项一结束,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工作事实上也告结束,后续管理和检查付之阙如,敷衍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类似政绩思维的影响还有许多,负效应也很严重,这里不再一一述及。但要特别强调的是,“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已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具体包括组织研究制定100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点建设1500个专业点,组织高校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 000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000个实验教学中心,100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重点建设30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永范中心。根据以往经验,省市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必将在有关项目方面开展相应配套工程。为有效推动这些工程建设,着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国家到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管理者都必须深刻认识政绩思维的严重影响及危害,切实采取得力措施遏制其滋生和蔓延。这一问题不解决,改革动力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效地激发,再好的改革追求和措施也必定会在实施中扭曲变形,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注释:

①周远清,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1~2.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杨兴林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篇3: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稳步推进,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由于教育改革受到政治形态的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在体制改革方面受到制约,高校缺乏自主权,因此改革必须要重新思考教育理论与改革理论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契合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 教育理论 改革理论 改革

为了改革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以及大概方向需要高等院校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思路制定,教育改革的最基础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培养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栋梁。高等教育改革理论而言希望可以将教育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让教育可以更加完善健全,并且不断接收到新鲜的知识血液精华,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弊端是必然事件,一旦教育弊端被放大那么就会成为比较具有普遍性的代表性行为,比较浅显的弊端可能会得到改善与解决,但是如果弊端思想被根深蒂固就很难实现改革,实行高等教育的改革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改革措施实现高等教育的拓展完善,高等教育改革应当对已有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大学的教学任务以及目的等等进行反复研究和探讨,让高等院校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来发展。

从改革理论上讲,高等教育改革与所有改革一样,目的都是要祛除原有生态系统中陈旧和不合理的因素,加入符合当前实践经验的新元素。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虽然一直在不断调整变革,但是一些弊端仍然存在,当前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发现这些旧疾。弊端本来是指那些少见的、违背常理的行为,但是一旦这种弊端频繁的干扰到了正常的改革进程或者这些弊端本身已经为大众所接受成为了一种常态,威胁就更加严重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弊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改革中已经被发现并且被纠正,另外一种是已经被接受,不再被视为偏离正轨的行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达到育人的目标,现有的改革不彻底性意味着我们只能无限趋近于目标,只有发现旧有系统中的深层次问题才能完全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鉴于以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特点,在改革实践中应该注重改革的创新性和发展性,改变有可能是重复的、无用的,但是改革则必须是前进的上升,不断纠正错位的目标。在时间中还要把握好度,掌控好改的频率和步伐,在保证当前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各项改革措施。最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坚持独立性的原则,不断排除来自系统外因素的干扰,坚持高等教育的本质,弱化来自政治经济方面的干扰力度。

高等教育在改革落实中存在许多矛盾点,高等院校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在以后就业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机会,但是这二者却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的冲突,高等院校中的专业性学科较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带入私人情感到其中,包括学生对所学专业职业的重视和喜好,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导致高等院校内学院之间都是单独性的发展,而彼此之间的协作效果也不尽如意。不仅是学生对高等院校而言也无法平衡处理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教育改革的内涵与精髓,不仅仅需要遵循改革的创新意识更应当将高等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彻底去除让改革得到新的发展需求以及目标,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不能盲目前进应当做到适度发展,具体体现在改革的力度上以及改革的具体方面操作上等等,高等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存在许多干扰因素,而高校对学生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要求以及评判标准需要适当的缓解。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面向未来不断与各方博弈的过程,一时的阻碍不会影响大方向,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各方阻力的过程,失败的经验有时候比成功的经验更让人受益匪浅。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改革的方式和目标都要不断修正。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可以说已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改革怎样从宏观细化到微观,从外部深入到内部,由管理方式的改革向教学层面的改革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不断积淀独特的文化气质,蔡元培曾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不断锻造符合时代标准的人才新高度, 建立符合我国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廷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0(07)

[2]谈松华.战略机遇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3]赵俊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六十年的历程与经验[J]. 中国高教研究. 2009(10)

[4]陈学飞,展立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08)

作者简介:

李妍(1984年3月-), 女,山西临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作者:李妍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论文下一篇:专业认同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