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发展趋势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章以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的,基于OBE(产出导向)理念,采用逆向设计方式,结合汽车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提出本校汽车服务工程毕业要求,并构建可支持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研究内容及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可为制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汽车营销发展趋势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车营销发展趋势论文 篇1:

汽车生产及营销行业的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百姓的生活现状得到极大的变革。结合互联网的百姓出行交通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汽车销售平台,各种新车及其二手车交易网站的成功发展,促进了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解决了各种问题,方便了人们的选择和购买。汽车行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选择和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此同时也为环境的治理作出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汽车销售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汽车销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汽车销售 网络平台 发展现状 管理

当前,人们对纯电动、混合动力这一系列的词语不再陌生。各大汽车生产制造厂商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和更新原有的生产技术而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一些无形的压力对汽车销售行业也造成极大的冲击,因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基本趋于饱和,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增长阶段,汽车的购买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逐步的带动世界汽车行业的发展。这其中难免有大量的进口车辆和合资车辆经销商与原有的经销商进行市场的竞争,其中包括生产基地的迁移和国内代理公司的建设。

一、目前汽车以及其营销行业遇到的问题

(一)我国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消费者买车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汽车的售后及其维修保养大多还是都在相对应的4S店进行。4S店不仅是对车辆的检查及其维护,也是体现服务质量与品质的机会。将顾客的需求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是以营销为目的还是以服务为目的,这些都将会成为顾客对车辆评价的标准,同时也会影响在4S店购车的客户数量。

除了4S店的影响,网络营销也是当前汽车销售的主要手段,并获得了广大消费者和顾客的认可。因为只有不断更新营销方式,才能在市场上拥有立足点。但是,目前汽车网络营销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怎样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平台,还没有较为合理的方式进行营销。这种营销方式是汽车销售行业发展所必须的手段,挖掘汽车网络营销的潜力势在必行。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困境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我国政府也连续出台一些新政策鼓励其发展,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一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主要原因是关键技术的掌握不充分、市场推销难度大、科研与人力的投入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其售价与普通动力车辆相比稍高,虽然有各种政府的补贴和优享政策,但是消费者仍然很难接受。二是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均摊导致售价高。三是新能源车辆初步投入市场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桩位、维修单位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这是生产者最初难以大规模生产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消费者很难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汽车以及其营销行业的发展状况

(一)目前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状况及需求分析

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影响,使得在其后两年有所下降外,我国汽车营销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部分汽车购置税减免的情况下,对汽车的销售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伴随着新能源和混合动力的汽车的发展,财政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调整了优化补贴力度,提高了补贴门槛,并设置了不同的补贴方式,使得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进一步增强,并结合道路交通限行的一些规定,新能源汽车在这其中享受着很多的“优待”,使得普通燃油燃气汽车的销售难度进一步增大,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却逐年增长。

目前,中国汽车数量在世界水平中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数据显示,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821,日本609,而中国仅仅只有140。这相当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韩国80年代的水平。巨大的汽车缺口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很难达到饱和,但是汽车的总量很快将会与美国相当。尽管如此,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汽车的拥有量差异极大。伴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发展,这将是带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兴的生长点。东部沿海地区保有量高于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内陆城市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强劲的汽车需求将是我国汽车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根据预计,这些地区的汽车需求量在之后10-15年内很难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不同的区域对汽车的需求不同,如上述提到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购买较为低价实用性的新型代步工具以满足快速的生活模式,而对于中高端车型的需求并不是很高。而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到相对高的水平,虽然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趋于饱和,而由于汽车的使用年限及其更新换代的影响,可能对于中高端车型的需求更高。

(二)汽车生产商及营销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汽车销售行业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检验产品质量及其品质的直接手段是市场,目前汽车的销售方式呈现多样化,不仅是4S店的销售,还有各大互联网平台的介入,这无形的增加了行业内的竞争。不同的地区应该设置不同的销售方式和不同的主推车型。在一线城市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由于对车辆配置等一些新的需求而进行的更新换代以及到达使用年限的换新。这些主要以中高档车辆作为主推车型进行销售。而在西北地区相对较为落后但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地区,应该以中低端车型为主进行推广销售。同时,无论在什么地区销售,都应该首先注重新能源车辆的销售。

首先,由于在一线城市车辆基数较大,再加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导致城市压力无形的增加,交通状况日趋降低,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很多城市选择了限号通行,而在此政策中新能源车辆受到的限制相对而言较少,在市区道路行驶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新能源在一线城市推广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次,在三、四线城市发展新能源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车辆的需求没有太高的要求,相对而言性价比更受关注。而新能源车辆在刚开始推广和销售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给与了丰厚的鼓励政策。

综上所述,汽车销售商在销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车型与区域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政府的调控政策。

三、解决目前汽车及其营销行业的措施

车辆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直接决定着后续的销量,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更多的技术难题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首先,就是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量,掌握核心的技术,建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推广,扩大规模生产推进产业化。在巩固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新技术的研发,达到成功迅速地完成中国汽车转型发展的终极目标。其次,尽快的统一行业标准,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不可小觑的问题。不同的生产企业有着不同的技术指导,最终导致产品的参数不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其在市场上的占有量相对较少,但是各大厂家的生产规格又不一样,这直接制约着其规模化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以谁的技术为核心谁就拥有了此行业的制高点。在此过程中要坚决制止不合格的产品或者技术进入推廣阶段,而又急需统一这些技术以节约国家的能源,科研经费的投入,与国外相比,又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技术要领。

总之,解决目前存在的基本的问题是促进现代社会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也为其健康稳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必定将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作者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

作者:韩道静

汽车营销发展趋势论文 篇2:

基于OBE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文章以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的,基于OBE(产出导向)理念,采用逆向设计方式,结合汽车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提出本校汽车服务工程毕业要求,并构建可支持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研究内容及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可为制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OBE;汽车服务工程;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工程教育认证

为了满足汽车服务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1],列入工学学科门类中的机械类。截止目前,通过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志愿填报检索系统,统计出全国共有140所本科高校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中包括吉林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985”或“211工程”大学以及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行业特色型大学。201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仍被列入工学机械类(专业代码080208),成为普通高校352种基本专业之一[2]。

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2016年6月转为正式成员。按照《华盛顿协议》规定,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结果将得到其他成员认可,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相关国家申请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时,将享有与本国毕业生同等待遇[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倡导并实施三个基本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是指教學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将OBE理念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得到《华盛顿协议》认可[4]。随着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开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已经广泛展开。根据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现状,结合汽车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基于OBE理念提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培养目标

(一)本校专业概况

东北林业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办学起源,可追溯到1957年我校设置的林业机械运用与修理专业。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的变化,经历了汽车运用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称谓的演变。2004年建立汽车服务工程系,开始以交通运输大类培养汽车服务工程方向本科生。2012年12月,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申请正式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得教育部审核通过,2013年独立招生。

(二)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本专业通过对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企业征询反馈,返校校友座谈会、毕业生座谈、校际交流、同行来访、就业招聘座谈等多种形式,理清行业和相关企业对本专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广泛听取社会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想法和建议。2018年修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等因素,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汽车服务工程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等专业知识,分析、表达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适应汽车技术发展与服务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胜任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的汽车运用保障、试验检测、产品营销、理赔定损、事故鉴定等技术服务、生产管理、研究开发以及人才培训等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

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确定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及其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二、专业毕业要求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因此,应高度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新要求。

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年3月修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中,对“毕业要求”的12项条款中涉及“复杂工程问题”的有8项条款。而且“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系统的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管理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之间有一定冲突;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能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识别、表达、文献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预测与模拟、评价及其沟通和交流等要求,课程体系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并能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

(二)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培养的素质,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虽然毕业要求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但是掌握知识的目的是应用知识和创新创业。所以,提出的东北林业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是: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社会责任感。

2. 掌握解决汽车服务工程中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知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

3.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识别、表达汽车的技术状况、试验检测结果、产品性能评价、损伤程度判定及事故致因分析等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4. 能够设计满足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工艺、产品开发策划、理赔定损及事故鉴定技术规程等汽车服务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汽车的运用保障、试验检测、产品营销、理赔定损以及事故鉴定等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 能够利用汽车技术相关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及网络信息等资源,选择与使用合理的汽车试验检测仪器和维修设备,使用数据分析、性能仿真、事故再现等应用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 能够运用相关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对汽车服务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合理分析,理解、识别、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规、文化、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 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汽车的运用保障、试验检测、产品营销、理赔定损、事故鉴定等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岗位责任;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个人、团队和负责人的角色内涵,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 能够就汽车的运用保障、试验检测、产品营销、理赔定损、事故鉴定等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撰写出分析报告、解决方案、规范文件等,陈述发言应清晰表达或回应问题;理解并掌握与汽车服务工程相关的管理原理与技术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0.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适应汽车服务工程的不断发展。

在上述毕业要求中,第2条是对应掌握知识的要求;第3、第4、第5、第6及第7条是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汽车服务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第1、第8、第9和第10条是对综合素质要求。根据毕业生在五年后能够达成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成就确定培养目标,由此明确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达到的能力及具备的素质,并将其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指标點;用矩阵图的方式说明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支撑关系,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

三、专业人才知识结构

(一)知识及其知识结构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知识结构是指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状况与组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业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并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由于知识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及动态性,因此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遵循整体性、层次性、比例性、动态性等基本原则。

(二)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工具,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及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自然科学以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为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学、化学等,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是工程教育、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是各类工程人才必备的知识。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包括微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还要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和化学的相关内容。基于此,课程设置中我们设置了: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B;大学化学。

(三)工程基础理论知识

工程是应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使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高效、可靠的方式产生有使用价值事物的活动;而工程基础理论是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即依据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由此产生的力学、材料学、热力学、输运过程和系统分析等知识。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工电子学等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还应掌握控制理论等相关知识,以提升汽车服务工程师的整体素质。基于此,课程设置中我们设置了:机械工程制图A;理论力学;材料力学B;电工电子学A;机械制造基础A;机械设计基础A;机械精度设计;汽车控制基础;汽车工程类专业导论。

(四)专业技术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是指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知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具体性、多元性等特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应具备汽车产品结构、原理、性能、使用等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试验检测、法规标准和运用维修等技术知识外,还要通过有关媒介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和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并能够主动地学习和应用。基于此,课程设置中我们设置了:汽车构造;汽车动力原理与性能;汽车控制技术;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定损;汽车维修工程;汽车事故工程;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服务场站设计。

(五)人文社科知识

1. 服务管理知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岗位不仅是技术性,还有服务性和管理性。因此,本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有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相关的服务理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

2. 政治理论知识。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知识。基于此我们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

3. 外语及其他知识。具有一门外国语知识,学习阅读、翻译、写作和表达方法,掌握足够数量的专业术语;具有文献检索及信息分析方法等知识,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状况;具有军事理论、心理健康等知识,能够自主学习、更新知识,制定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个人和集体的工作效率的能力。

四、专业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

本专业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开放课程三种类型,又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属性。东北林业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所示。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共计31周10门32学分。主要有:金工实习B;汽车构造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服务场站设计课程设计;汽车控制技术实习;创新设计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另外,学院学团工作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课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每学年的暑期进行。专业还积极的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的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在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支持下,每年本专业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到学生主持和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本专业学生在交通科技大赛、飞思卡尔、节能减排大赛中屡获佳绩,得到学生的考评,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结构比例

本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理论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2大环节。最低毕业要求学分为 160分,培养计划安排理论及实验教学课总学时2238学时,计128学分,占总学分80%;培养计划安排实践教学课计32学分,占总学分20%。东北林业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学时及学分比例,见表2所示。

基于“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总目标,理论及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总学分比例为4:1,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过程相比过去的培养方案得到加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总学时比例约为3∶1,任选课的學时数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且学校范围内开放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学习感兴趣课程的机会增大,为学生在更宽的领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学习条件。在必修课程中,学科平台课程的学时占55.01%,突出了“厚基础”的培养目的;而且学科平台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比例接近5.5:2.6:1.8,且通识教育课程(必修+选修)的总学时占28.87%,强化了对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五、结束语

基于OBE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所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每门课程应按照OBE理念重新设计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要与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对应,教学内容要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遵循产出导向的工程教育认真理念是我国工程教育改的的方向,也是提供我国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举措之一。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OBE理念又强调了成果的导向,将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改革中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的通知[Z].2004.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6(01):50-51.

[3]詹媛.中国科协代表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N].光明日报,2016-06-03(001).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作者:储江伟 吴晓红 李宏刚 崔淑华 詹长书

汽车营销发展趋势论文 篇3:

汽车共享组织的营销对策研究

摘要:现今,汽车共享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中国实行汽车共享是市场现状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市场环境、消费者心理、产品优势这三方面分析,以汽车共享理念的三个核心便捷性、经济性、环保理念为出发点,对汽车共享的发展提出几点营销对策。

关键词:汽车共享;营销对策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18

1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只增不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愈加严重。与此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实行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方式——汽车共享,现今汽车共享也逐渐在亚洲实行起来。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报告,亚洲已有近 200 万人成为汽车共享服务的会员,而中国汽车共享发展速度将高于全球水平,未来 5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83%。由此可以看到汽车共享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将共享汽车作为出行的首要选择是未来的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市场机会,为汽车共享组织更好的发展提出可实行的营销对策。

2市场机会

2.1市场环境

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随之也产生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汽车消费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从反映汽车普及率的重要指标——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来看,1995 年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 8.6 辆,2015 年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达到 125.3 辆,增幅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中国汽车保有量从 2006 年末的 3,697.35 万辆增长至 2016年末的 19440.00 万辆。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使社会经济问题更加明显。汽车共享组织的发展,既方便出行,也缓解了环境资源问题 ,可以预见共享汽车在未来有很大的市场机会。

2.2产品优势

汽车共享具有便捷性、经济性、环保性等优势。汽车共享组织在目标市场设有多个停车地点,并且可以利用手机完成预约手续,方便消费者取车还车,极大提升了共享汽车的便捷性。在交通拥堵的现状下,私家车的利用率并不高,有调查显示64%的私家车每月行驶里程数平均不足1000公里。消费者使用汽车共享出行,在成本和利用率上相比购买私家车更加经济。在空气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有增无减情况下,大家对环保更加重视。汽车共享采用新能源汽车,相比私家车更加环保而且出行成本更低。

2.3消费者心理

现代消费观念中汽车成为必不可少的购买品。对于大部分处于中低端消费群体来说,即便他们无力支付这笔开销,很多人也会贷款购买,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现代年轻人消费观念超前,乐于尝试新事物。如果政府给予支持性政策、企业建立完善的营销模式满足他们对汽车的需求,汽车共享势必成为一种潮流。

3营销对策

3.1政府给予政策性支持

政府對停车网点和资金的支持性政策,是一个地区汽车共享业务发展的关键。其一,利用公交车站作为共享汽车的停车网点。目前政府对公交车提供一定的运营资金,但公交站的利用率并不高。将其设为共享汽车的停车点,既可以提高利用率,也解决了汽车共享组织的停车问题。其二,与汽车租赁公司进行整合。既可以解决汽车共享的停车空间不够和汽车来源问题,也可以增加汽车租赁公司的业务量。其三,政府支持汽车共享进入校园。如今,节假日结伴旅行成为大学生的消遣方式,大学生拥有驾照也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拥有汽车的人少之又少。在学校内设立停车网点,可以解决停车场地问题,也可以为学生出门旅行提供方便。政府对汽车共享组织给予政策支持,提供合理的停车网点,有利于降低汽车共享组织的初期成本。

3.2企业对共享汽车进行资源整合

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能源短缺是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不增加城市负担的同时发展汽车共享,是汽车共享组织甚至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1)采用新能源汽车。既能直接减少汽车有害尾气的排放量,)也能降低投资成本。可采用的新能源汽车有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2)与国产品牌合作。汽车共享的发展会降低人们对汽车的购买量,由此可能会给中国传统汽车产业带来冲击。如果汽车共享组织与本土汽车产业合作,一方面汽车共享组织降低汽车购买成本、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也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共赢。(3)利用闲置私家车。目前私家车的利用率并不高,超过一半的私家车每月的行驶里程不超过1000,并且大部分城市实行的限号政策使购买私家车看起来并不经济。接受折旧车既降低了汽车共享组织的初期成本,另一方面不会过多增加汽车保有量,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3.3营销方式多样化

汽车共享可以参考共享单车的营销模式,实行体验营销。共享单车两大巨头摩拜、ofo分别推出“红包车”和“全城免费”骑行模式。用户整个骑行过程是完整的生态过程,它自有循环流动的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同时帮助调配车辆,随时随地有车用。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实行个性营销模式。旅行的用户需要容量大、实用的汽车,上班族更乐意选择经济实惠的车型,而参加聚会等活动时,用户更需要彰显身份的车型。汽车共享组织应该推出不同的车型供用户选择。汽车共享还可以实行公益营销模式。将用户使用共享汽车的里程数转换为资金,以用户名义捐赠给环保基金组织。这种模式既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又可以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

4对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明确目标市场

消费者使用共享汽车的用途不同,对汽车的车型和性能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越大众化的汽车,其生命周期可能会越短。对于追求潮流的年轻人来说,车型和颜色是其选择汽车的主要依据。对于上班族,方便经济是其选择的首要因素。通过对汽车消费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行为分析,对汽车市场进行科学细分,正确的选择目标市场,将共享汽车进行市场定位。针对目标市场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用车需求量、消费水平及消费理念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方案及不同的会员制套餐,使汽车共享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结语

汽车共享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方式,其介于私家车和公共交通之间。这种出行方式起步于欧洲较为成熟的汽车行业,其发展模式已经趋于完善。近几年汽车共享服务才在中国兴起,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汽车共享服务一方面可以解决人们汽车经济负担过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几年汽车共享势必会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中国汽车共享市场率将达80%[N].机电商报,20140630(A02).

[2]邱雷.汽车共享服务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和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王新源.北京市发展共享汽车服务的运营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4,(1).

作者:景丽丽 陈康

上一篇:高职院校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基础教育改革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