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理财相关问题探析论文

2022-05-01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建设工作极为重视,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与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主要针对农村金融建设的实际需求展开深入业务考察,并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应对策略展开分析,力求为新时期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政府理财相关问题探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政府理财相关问题探析论文 篇1:

基于阶段的中国政府会计规范变革及其展望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研究法,以阶段为研究视角,探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会计规范的主要变化及其政治经济背景,借鉴国际经验及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会计改革,展望未来我国政府会计规范的走势。

关键词:阶段 政府会计 会计规范 变革 回顾 展望

一、不同阶段政府会计规范发展的回顾

阶段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区间段落,而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本文所指的阶段是指时间间隔,即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期。以下简要回顾我国不同阶段的政府会计规范的变革,因为会计离不开经济,经济发展的变化必然带来会计规范的变迁,所以以下的阶段划分基本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相一致。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立了独立的中国预算会计体系和制度,改革了建国前解放区实行的“供给型”会计。1950年,财政部相继公布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中央金库条例》,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预算会计体系的设想,为确立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预算会计制度框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年10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预算会计会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预算会计工作的重视。会后发布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及《中央金库条例实施细则》。两个暂行预算会计制度对核算范围、会计科目等内容作了统一规定:(1)确定了预算会计的名称和核算范围。(2)统一制定了预算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将会计科目划分为岁入、岁出、资产、负债和资产负债共同类五大类。(3)统一规定预算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以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4)统一规定预算会计采用复式记账原理。(5)统一规定预算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对收入的核算采用收入划期制(即一切财政收支调拨均以12月31日止为截止期)。(6)统一规定了会计报表的格式,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分为“报到”及“划期”两种。(7)确定了总预算会计的职责。制度中明确在预算会计体系内,总预算会计负有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各级人民政府的总会计,在业务处理及制度实施上,应受其上级总会计的指导和监督。同时还明确,总预算会计对征解会计、金库、粮库、物资库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及所属总会计负有指导和监督责任。1952年,政务院(国务院的前称)发布了《关于统一处理机关生产的决定》,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财政部为此发布了《关于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中废止预算外收支科目》的办法。

(二)“五年规划”时期

我国的经济发展以五年为一个发展时期,即所谓的“五年规划”(The Five-Year Plan,原称“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编制“五年规划”起因于借鉴前苏联的成功经验。我国从1953年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迄今已经是 “十三五规划”。

1.“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1953年,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对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总则、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等进行了全面修订,会计科目由原五类改为资产和负债两类。1954年,为了加强对事业经费开支的管理,单位预算会计和政府总预算会计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单位的事业费部分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同年,为了加强对各单位的财政资金开户管理,财政部发布了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对中央级各单位预算机关在银行存款开户做出规定。1956年财政部开办了总预算会计培训班,加强了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在全国普遍推广。1956年改革了记账凭证和会计列报基础,由“收”“付”传票改为记账凭单,总预算支出的数字列报基础也改为按“银行支出数”列报。1957年财政部发出《改进中央级经费拨款手续的通知》,对中央级经费的拨款方法,由拨付现款方法改为拨付限额方法。1956年、1957年会计制度相继更名。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由《各级国家机关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名为《中央机关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各级地方机关单位预算机关适用的会计制度改名为《各级地方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2.“二五计划”时期(1958—1962年)。 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彻底放权”“大力简化”等思想使预算会计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发生了巨大偏差。会计规章制度上的“大破大立”,形成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使会计工作遭受挫折,造成单位账目混乱,家底不清,会计数字不实,宏观管理决策缺乏可靠依据。由于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1960年至1962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以及在此期间苏联政府单方面撤回专家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使“二五计划”无法如期完成,中央不得不于1961年和1962年进行两年调整。党中央明确指出“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1962年5月,由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同年年末,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个会计法规《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

3.国民经济调整(1963—1965年)。毛泽东提出:把1963年到1965年这3年作为一个过渡阶段,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八字方针。1965年,根据第一次全国会计会议的精神,财政部召开了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进行了预算会计改革,明确了以下问题:(1)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以及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和“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会计工作“必须依靠党的领导,为中心工作服务,要实行财务民主,接受群众监督”。(2)改革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有破有立,先立后破,看准一条改一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改革制度要与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互相配合”。(3)改革的基本内容。按照不同需要设计了四本制度:各财政部门的总会计制度以及普通本、简易本、报销单位适用的收支处理办法三种单位会计制度。(4)改革了记账方法。由“借贷记账方法”,改为“收付记账方法”。一系列工作,整顿和健全了预算会计工作制度,稳定了会计队伍,加强了会计监督。

4.“三五计划”(1966—1970年)和“四五计划”(1971—1975年)时期。提出“以单代账”“以表代账”等的简化会计核算形式,不讲究科目的对应关系,不进行定期试算平衡,废弃必要的明细账。会计人员被大批下放,会计机构被裁并,财经院校被撤销,重要的会计资料档案也被无故销毁,会计工作再次受到创伤。预算会计工作也遭受严重挫折,工作秩序混乱。

5.“五五计划”(1976—1980年)和“六五计划”(1981—1985年)时期。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经过调整,实际是按照10年规划来执行的。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我国带入了新的历史起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预算会计工作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1979年国务院重新修订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增加了“总会计师”和“技术职称”两章,再次明确“会计是管理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1980年召开的全国会计工作会议提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会计不仅仅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还具有预测、决策与分析的职能。

1981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会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1982年根据规定将评定的职称与工资挂钩。1985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计法,是会计的根本大法,是一切会计法规的上位法。表明会计工作有法可依,会计人员的职权受到法律保护,会计人员的地位空前提高。预算会计人员同其他会计人员一样受到极大的鼓舞,工作热情十分高涨。1983年修订了1963年的预算会计制度,使其与1983年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相适应。重新修订的《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总预算会计的任务、加强总预算会计组织建设、严格开户管理和预算会计一律使用资金收付记账法等。1984年财政部会同国家档案局重新发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个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8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条例》。

6.“七五计划”(1986—1990年)时期。由于改革后事业行政单位资金渠道增加,事业单位由单纯依靠国家拨款向经营性过渡,出现了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管理形式的单位,1965年按全额预算管理单位模式设计的制度,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1988年财政部召开了全国预算会计工作会议,修订了1965年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和1983年发布的《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修订后的《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明确了制度制定的法律依据、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根据财政信用情况修订开户制度、财政机关直接经办的预算支出列报口径、乡(镇)财政总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等;增加了事业行政单位“抵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理,专用基金和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以及预算外收支核算管理的内容,增加了经费包干结余的核算管理,修改了固定资产核算起点,并采用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会计科目编码体系。

修订后的制度在适应范围、会计核算的广度和深度、充实依法理财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性,体现了改革精神,基本适应了事业行政单位几种不同类型预算、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1989年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制定了《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拨款办法》及配套制度,1990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条例实施细则》,实现了制度建设上的突破,满足了总预算执行工作的需要。1990年9月,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正式成立,表明对预算会计研究的重视和全国性研究机构的诞生。

7.“八五计划”(1991—1995年)时期。1991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1991年财政部制定了《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工作考核标准(试行)》办法,1992年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1993年5月,由财政部预算司组团赴日本进行政府会计及非营利单位会计培训。1994年10月,预算司组团赴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国库和预算会计课题考察。1994年12月在哈尔滨由预算司组织召开了政府会计和国库管理研讨会;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预算法,表明国家预算纳入法制化轨道。1995年10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

8.“九五计划”(1996—2000年)时期。财政部提出在“九五”期间“稳步推进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任务和要求,设想“根据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成和不同特点,分别就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业务管理要求,规范会计核算,着手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实施。”财政部1996年2月发布《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要点》,“在今后5至10年内,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改革步伐加快了,主要表现在颁布实施的预算会计规范上:1998年1月1日全面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将预算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革:(1)改革记账方法。将资金收付记账法改为借贷记账法。(2)改革会计要素。将会计要素由原来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三要素,重新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基金)、收入、支出等五要素。(3)改革会计科目设置。根据事业、行政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取消原制度对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设计的三套科目,使用统一的会计科目和方法。(4)规范记账基础。财政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统一实行收付实现制,事业本位会计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核算要求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改革预算支出列报基础。(5)改革列报基础。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对会计法进行修订,1999年10月颁发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9.“十五计划”(2001—2005年)时期。2001年发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但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10.“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时期。2006年,财政部发布《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2009年发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10年修订《医院会计制度》。

11.“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时期。2012年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执行。2012年制定颁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并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2012年12月财政部颁布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2012年12月发布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2012年11月财政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13年修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是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框架体系、编报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2015年10月财政部印发修订后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令第78号颁布了《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政府会计”命名的会计规范,也表明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发展时期。

二、我国政府会计规范发展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一)我国政府会计规范发展的启示

通过前述对我国政府会计规范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思考,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会计服务于经济发展。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有其特有的记账方法,如国际共同的商业语言借贷记账法就产生于经济发达的13—14世纪的意大利,充分说明会计服务于经济活动。我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也表明了这一点,尽管计划经济时期会计的重要性没有市场经济下那么凸显。

2.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不但服务于经济,而且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哪个阶段经济发展快速,哪个时期会计就更显重要。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以来,尤其是十八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以来,经济发展令人瞩目,会计为经济发展服务、会计工作的地位更加凸显。

3.会计要发展,会计规范建设是关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这就决定了会计工作必须照章办事,法规制度科学有效。会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必须根据经济环境,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规范。没有会计规范,会计工作无章可循,会计的职能无法实现。

(二)我国政府会计规范发展的未来展望

“十三五规划”时期为2016年至2020年。国家号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际政府会计改革具有成功的范例。未来的工作思路应该是结合我国政府改革的实际,充分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积极建立我国政府会计规范体系,为我国政府领域的经济活动、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等提供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相关性及综合性等的财务信息。

1.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期间经过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形成,外加个别会计准则的修改、补充、完善,截止到2016年4月,企业会计准则形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41项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文告组成的较完整的体系,涵盖6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等,基本能满足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需要,且每项具体准则都有其出台的经济背景。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政府主管部门如财政部高度重视且亲自抓该项工作、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积极配合且明确责任归谁管理、企业积极参与实施、媒体等积极配合参与宣传。(1)财政部高度重视且亲自参与。我国会计规范制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从开始酝酿、筹建到建立完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政部的高度重视和亲自参与。如今政府会计规范建设任务艰巨,仍然离不开财政部的高度重视、参与及大力推动。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积极配合。(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及所属的地市财政部门,积极响应国家财政部的号召,不失时机地落实企业会计准则建立的各方面工作,做好本地区的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和实施的领导、指导、监督、组织学习培训等,为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地方性权威的保障。政府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实施同样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推动。(3)企业积极参与会计准则建立的研讨和实施。在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及完善时期,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等的财务负责人积极参与准则的起草、修改等,作为单位的第一执行负责人积极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主体,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实施功不可没。相应地,政府会计规范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政府及非营利组织部门的积极配合和践行。(4)媒体的积极宣传。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完善,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大媒体积极传播、宣传企业会计准则的核心精神和实施意义,包括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分赛的电视直播、网上答题、征文比赛等的宣传,起到了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喉舌作用,使得企业会计准则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贯彻。《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5年10月23日已经发布半年,其宣传力度需要加大。后续的政府会计规范系列规范的建设,仍然需要依靠各路媒体的宣传。

2.吸收国际政府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1)美国政府会计的借鉴。美国政府会计包括联邦政府会计和州与地方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联邦政府财务会计标准由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B)制定,FASAB于1991年成立,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制定权责发生制联邦财务会计准则,参考企业会计准则,迄今已发布7项概念公告、45项准则公告以及若干项解释公告和技术公告。其中,概念公告主要规定联邦财务报告目标、主体、信息质量特征、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标准、计量方法等基本概念,为各项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准则公告主要规定具体会计要素、特殊业务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等;解释公告和技术公告主要对准则进行解释与补充。FASAB准则已在联邦政府整体及其各个联邦政府部门得到广泛执行。(2) 加拿大政府会计的借鉴。加拿大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由公共部门会计理事会(PSAB)制定,PSAB于1981年成立,是一个专门制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和其他财务报告指南的独立的准则制定机构。自成立以来,PSAB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并适当参考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已经发布了较完善的公共部门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下一步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包括制定公共部门非财务信息报告指南和修订概念框架、养老金计划会计等准则。(3) 新西兰政府会计的借鉴。新西兰是OECD国家中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最彻底的国家之一。1986年颁布了《国有企业法》,目的是将企业会计的框架引入公共部门,以便于进行公共部门会计改革。1989年颁布了《公共财政法》,1993年颁布了《财务报告法案》,1994年通过了《财政责任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实施为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3.我国政府会计规范体系展望。(1)必要的基础工作。一是成立专门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管是美国、加拿大还是新西兰,其政府会计准则都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如FASAB和PSAB等,且制定准则的专家分别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和实务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广泛的代表性。这一点值得借鉴。可喜的是,2015年12月我国已经成立了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用来指导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建设和实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协调推动解决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政府会计改革中跨部门的重要事项、推进政府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分别来自全国人大预工委、审计署以及财政部有关司局。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会计司。该委员会并不具备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的职能,下一步应该考虑如何优化委员会成员构成,添加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的职能,且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是加强政府会计基础工作。加强政府会计基础工作,在以优异成绩做好日常政府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特别是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更需要扎实的资产计价基础、成本计量基础等。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理清政府债务情况等,为深化政府会计改革做好铺垫。三是加强政府会计人员培训。“十三五规划”提出优化政府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不管是做好政府会计基础工作还是深化政府会计改革,会计人员都是根本因素。总体来看,随着公务员考试等人事制度的改革,政府会计人员素质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大中型企业相比,政府会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为此,可以考虑从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两个方面入手,提升政府会计人员水平。一方面输送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行学历教育,通过研究生学历教育提高理论水平,将来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政府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顺利实施政府会计准则、深化改革等做好理论准备。另一方面,对大多数政府会计人员可通过短期在职业务培训的形式,加强新准则等的学习,以满足其实际工作的需要。(2) 做好相关立法。我国新一届政府已经明显体现出了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雄心和胆略。政府会计涉及面广,牵动的利益相关者数量庞大,比企业会计改革复杂得多。为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立法先行,依法进行政府会计改革系列工作。目前,与政府会计密切相关的法律除了《会计法》《政府采购法》和新的《预算法》外,其他相关法律尚属空白。为此,可以考虑在与政府会计相关的某些重要的或关键的方面先行立法,如《政府债务法》《政府财务报告法》等,为解决相关的棘手问题提供法律保障。(3)政府会计规范框架体系。在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和立法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适时性原则等,进行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政府会计规范体系。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习惯于用制度的形式规范会计工作。所以,我国将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以“准则+制度”的会计规范模式比较符合我国的现实。一是政府会计准则。借鉴企业会计和国际经验,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应该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文告。基本准则已经发布,具体准则已经发布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接下来将是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尽快出台相应的应用指南。再根据业务需要,研究制定系列具体的政府会计准则,成熟一个发布一个。二是政府会计制度。本文所说的政府会计是广义的含义,与政府财政拨款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包括在其中,如高校、医院等。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业务特点明显,仅仅依靠准则,还不能满足其业务需要,有必要并行高等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时机成熟时,再逐渐取消制度,采用准则的单一模式。

三、结束语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国政府会计规范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刻说明了会计与经济的密切关系。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导致政府会计规范的变革。总的方向是历史的进步,我国的政府会计及其规范正在进步中。

参考文献:

[1]张月玲.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理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宗书等. 美国、加拿大政府会计改革的有关情况及启示[J].会计研究,2013,(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S].2016.

作者:张月玲 郝梓秀

我国政府理财相关问题探析论文 篇2:

试论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建设工作极为重视,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与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主要针对农村金融建设的实际需求展开深入业务考察,并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应对策略展开分析,力求为新时期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金融 问题 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行,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仅仅靠国家财政是无法满足的,这就需要利用农村金融系统为农村输入资金。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所依靠的科学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会更加富裕,大量的零散资金也将闲置出来,为了更好地把这些闲散资金汇集成对经济发展有益的资本,同样也要求有发达的农村金融系统。因此,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作用是为农村经济系统“输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只有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才可以为农村经济提供充裕的资金,为我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打开局面。

一、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农村金融,顾名思义,就是农民与农业所产生的农作物,根据四季的变化、生产种植的周期性、供需关系的变化、大宗商品交易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价格会产生波动变化,因此,农业生产者对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可能会产生依赖。其次,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城市金融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构架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功能、制度也在逐渐完善。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仍受制于农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以农民为经济主体的需求行为,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管理经营不善等一系列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农村金融结构的建立健全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具有一种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其对制度变迁有极强的制约作用。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农业銀行、农村信用社,为了维持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对外来竞争者持排斥态度。而作为决策者的政府,固有的“有限理性”使其对传统体制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基于怕丧失对金融资源控制的担忧,持谨慎保留态度。这就使得新进入者如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的信贷功能受到严重制约,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目前已经基本沦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邮政储蓄如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只存不贷,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而大量存在的农村民间金融则只能“地下活动”,无法取得合法的身份。

(二)国家和金融机构的制度偏好,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是通过强制性手段转移农业剩余来达到以农补工的目的,致使我国大量的农业资金以“剪刀差”等形式流向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和随之进行的城市改革对传统体制有所突破,市场机制开始逐渐配置农业资源,工农产品比价也趋向合理,但是,总体上的城市偏向政策并未改变,特别是由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城市和工业导向,这主要表现为限定利率水平,以降低工业发展的成本;建立国家垄断的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并通过市场准入等政策,限制其他各种金融形式的存在,为城市工业发展筹集资金;以信贷配给的方式规定贷款人资格和贷款投向,重点支持国有工业企业;规定较高的准备金率,使中央银行掌握更多的资源并控制金融机构的运行等。中央政府的这种战略目标选择是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村金融缺失的制度性因素,正规金融组织在机构设置与布局、股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行为约束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种种安排只不过是这一战略的微观层面上的具体体现而已,它们的金融资源长期向非农领域和国有经济倾斜,这是一种明显的制度偏好。加上在农村地区的信息搜寻、监督、执行的成本远大于其收益,使得正规金融部门逐渐“淡出”农村,并把在农村地区吸纳的大量资金投向非农领域。引起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对金融需求日益增长的农民,只能转而求助于应运而生的民间信贷,从而导致民间金融的繁荣。

(三)农村金融的制度环境缺失,使得农业部门融资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欠佳,很多制度缺失或不完善,使得农村地区融资困难重重。首先,农村信用制度的缺失影响到农村金融扶持的力度。一方面,整个农村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乡镇企业借改制、破产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机构维权难度大,银行债权案件判决后执行难、费用高。另一方面,农村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机构无法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由于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对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进行适时监测。同时,由于农村中小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做假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上报政府产值高、上报税务利润少、上报银行效益好”的现象非常普遍,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执行国家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真实情况和企业运行的真实状态,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信息不对称、使贷前调查、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等无法正常进行。其次,法制环境缺陷。一是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农村金融法》或《合作金融法》等专门法律规范来保护农村金融这一相对弱势领域。二是为更好维护金融债权和信用秩序,现行法律条文有待补充与完善。三是农村法制建设较为滞后,普遍存在执法行政主导现象,行政干预“过度”。第三,农村贷款担保制度的缺失。为防范贷款风险,金融部门一般要求贷款者提供抵押,农户和农民企业缺少有效的抵押资产,又没有有效的担保机构给予提供服务,贷款担保难以落实,农户和农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严重。

(四)国家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不够

农业是弱势行业,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都采取支持政策,对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村金融也有较多的优惠政策。我国不仅是个农业大国,还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国家对农村金融虽有更多的扶植政策,但是,在这方面却没有做到位,优惠政策没有给予,或不能落到实处,使农村金融机构不能健康快速发展。

三、我国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有效供给

首先,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层级,提供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金融排斥问题使得许多商业银行在农村存在“惜贷”行为,它们把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上存并流向了城市。因此,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下沉信贷服务层级,开展农村信贷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农村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通过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它们在农村小额贷款中的丰富经验优势和主力军作用,鼓励它们梯度下沉业务层级,主动适应农户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消费需求。其次,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例如,针对农业经营者普遍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的实际情况,深度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居住房抵押權即“两权抵押”试点模式,能够唤醒农村“沉睡资产”,从而拓宽农业从业人员的资金获取渠道。此外,借鉴城市成熟的理财产品设计经验,充分考虑农户理财偏好、收支季节强以及抗风险能力若等具体情况,开发出风险小、收益适中的理财产品,以推动农村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积极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者金融的可获得性。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推广“云闪付”、网上银行、微信等现代支付工具,优化改进账户开立、账户使用以及身份认证等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二)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首先,将物化成本保险保障水平提升至产量保险保障水平。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约为总生产成本的40%,仅能涵盖直接物化成本。这种低水平的保障水平无法满足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者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将保障水平提升到产量保险,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经营者满足的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而夯实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其次,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是现代农业的载体,其经营特点是规模大、产品单一,对自然灾害风险极为敏感。当前农业保险产品主要是面向传统农户设定的,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日益分化的保障需求,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农业保险要从面向传统农户的单一、无差别的产品转向多层次、差异化的产品,以充分反映出不同经营主体的需求。最后,财政和保费补贴应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目前,中央财政提供的保费补贴主要是针对那些“低保费、低保额”的农业保险产品,而对于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产品保费超出传统的部分,中央财政并未给予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投入、高成本的生产特点,亟须中央财政对其创新产品进行补贴。此外,保费补贴应当同农业经营者的种植规模和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相挂钩。当前实行的统一保费补贴政策,并未反映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因此,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应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更多的支持。

(三)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解决农业从业者“贷款难、贷款贵”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对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农村地区信用宣传力度。农村地区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当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标语等媒介对农村居民进行信用思想宣传,旨在提升整个农村信用意识,为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奠定基础。其次,采取当地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主导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充分采集农户个人和涉农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收支情况,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纳税、水电费、诉讼费、信用履约等有关信息,作为农村信息建档的基础。在对农户和涉农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客户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对客户信用进行分级。对于个人信用等级高的农户,享受额度放宽、利率优惠、手续从简的优惠政策;而对信用不良者拒贷。通过建立赏罚分明的信用机制,让守信者得到褒奖,而让失信者处处碰壁,从而营造出“人人守信”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 周 畅,马爱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第7期

[2] 袁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山西农经,2022,第5期

[3] 陈久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发展路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22,第4期

[4] 李璐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探析与解决对策.国际商务财会,2022,第4期

[5] 羊羚.关于推进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革模式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2,第4期

[6] 鲁雨婷,林德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天津经济,2022,第2期

[7] 童秀龙,胡娟,李雪萍.普惠金融服务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基于江苏省句容市的调查.河北金融,2022,第2期

[8] 李鸿敏,申明伟.保险助力农村共同富裕中的问题与对策.河北金融,2022,第2期

[9] 秦涛,吴静黎,梁振英.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比较与应用策略.东南学术,2022,第2期

[10] 史雨.金融服务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考.当代县域经济,2022,第2期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琪(2001-1-27),满族,辽宁省开原市,金融学

第二作者:冯馨怡(2001-3-12),汉族,浙江省嘉兴市,金融学

作者:张琪 冯馨怡

我国政府理财相关问题探析论文 篇3:

浅谈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领域的应用

摘要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迎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高潮,然而,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瓶颈问题,这决定了现有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引入投资信托基金模式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并设计了符合我国现状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投资信托基金 融资

自2007年8月我国颁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近年来,全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规模不断扩大,任务十分繁重,在资金筹措、土地供应等方面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资金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最基本的保证,因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是研究如何在汲取国外保障性住房融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自身特性,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特点的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满足建设需求。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现状分析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目前,我国正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 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新一届政府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落脚点,也是各级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

1、财政划拨型融资模式。保障性住房自身特性决定了若单纯依靠市场运作,社会资金和私人部门投资者不可能自发地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必须依赖政府的干预和支持。财政划拨型融资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保障房开发建设的资金完全来源于政府,政府通过专项资金、财政拨款以及政府贷款等方式提供资金,并通过政府补贴来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和运营中的亏损。在该模式中,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责任,投资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大多存在于政府资金较充足且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较小的地区,如厦门、青岛等城市。

2、政府专门机构融资模式。与政府财政划拨为主的融资模式相比较,该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单纯依靠政府所存在的不可持续的缺点,并确保了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功能。政府专门机构融资模式指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资金筹集,其优点是融资来源较广,不局限于财政资金,通常是利用政策支持,用各种形式吸引社会投资者的投资和参与,由于其依托的是政府优良信用,因此吸收贷款和争取其他金融机构支持都相对较易,其缺点是政府部门的市场反映不够灵敏,无法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等。目前,该模式被北京、深圳等城市采用。

3、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平台。该模式通常是由政府组建专属国有投融资平台,并向平台注入一定的财政资金或土地资产,通过平台多方式、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平台还负责部分保障性住房的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其优点是,作为企业化运营的专业服务部门,投融资平台机动灵活性较强、能够提供专业、规范、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服务,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能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因此,被很多专家学者所推荐,其缺点是资金来源仍然以银行机构为主,融资渠道仍然单一。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有重庆、常州、邯郸等地区。

二、现有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匮乏。除了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外,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支持主要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专项支持贷款、地方债券资金、土地出让总收入等,但是这些补充性资金具有不确定性且存在地区差异,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融资难题。因此,尽管有政府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绝大多数的资金仍然要靠社会机构来筹集,且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难以持续稳定地提供建设资金,并确保保障性住房的长久稳定建设。

2、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实施效率低下。保障性住房相当部分的资金由各级政府提供,但在操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府融资手续多,成本高,效率低。例如,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获取,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国税、地税、地方财政等部门层层审核批准才能通过,这必然拖慢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此外,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商品房的开发建设,而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财政紧张的时候,保障房建设资金就很容易被挤占,造成资金供给不稳定。

3、缺乏专业的投融资机构,执行角色存在缺位。为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发达国家或地区通常会成立一个或多个专业的投融资机构来负责项目融资,这种机构在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执行保障作用。而目前,我国虽然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住房保障司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宏观管理,但没有独立的执行力。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只是负责投融资管理,这样,在政策执行方存在角色缺位,若由各地方政府负责,又会使其具有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身份,容易导致腐败。

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应用于保障房建设的现实意义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实质上是一种房地产证券化产品,指通过采取公司或者信托基金的组织形式,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早在2004年,我国就开始研究筹划在国内推出REITs产品,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资金缺口问题的日益突出,REITs已逐渐成为有效解决保障房长期发展机制的一种新选择。

1、REITs有利于盘活社会资金。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对开发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除自有资金外,大多数仍依靠银行贷款,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房地产开发资金至少有60%-70%来自于银行信贷,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约20%的比例,这既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也不利于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而REITs的介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 REITs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资金投资低风险、稳定收益的要求,而且能够把大量散户投资者资金积聚起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弥补资金缺口,尽快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2、REITs有利于解决保障性住房市场化不足问题。我国现行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无法成规模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瓶颈,结果是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建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REITs介入后,保障房租金、销售费用及相关管理工作将由介入的REITs具体实施,保障房的供应转变为市场化的住房供应体系,这也将政府从管理保障房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政府指导,市场参与”,保障性住房供应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REITs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房地产投资的特点是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通货膨胀,这很适合部分偏好于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因此,将REITs引进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不仅可以强化房地产开发的上述特点,而且可以建立起一种比较稳定的融资机制,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可靠的资金循环保障。融资模式的改变将直接促进房地产业的投资方式、经营方式以及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基于REITs的上述特点,将REITs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采用保障性住房REITs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REITs发展所需的投资主体已基本形成。首先,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增加,社会积累了巨额财富,民间资本力量日益壮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我国投资渠道仍然缺乏,投资品种仍显单一,资本市场现状已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引进REITs后,不仅可以开拓房地产融资渠道,还可以丰富我国投资产品,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很强的小额投资机会,改变了小额资金无法进入房地产投资的门槛。其次,REITs还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长期战略投资以及开展多样化交易活动的需要,如果一家REITs获得了一批投资机构者以后,能够吸引其他投资者,最后形成一个投资群体。因此,在房地产领域积极发展REITs,不仅可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架构,同时又能满足民间投资的需求。

2、REITs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我国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而房地产业也与银行业密切相关,房地产泡沫或泡沫破裂、银行危机都会对我国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除了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外,更重要的是拓宽房地产的融资渠道,REITs的介入可以优化我国房地产资金渠道,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其次,我国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资金的需求角度来看,在我国发展REITs潜力是巨大的。再次,我国政府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为REITs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信托市场快速发展,不仅信托规模及品种迅速扩大,而且产品结构也呈多元化态势,这为REITs提供良好的运作基础。

3、保障性住房REITs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虽然目前我国REITs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但就目前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而言,如《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已经为REITs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法律框架,因此,在我国发展REITs是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的。此外,由于保障性住房是民生工程,得到国家和政府的积极支持,基本不存在合规风险,这也为REITs的运营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4、国外REITs发展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借鉴。作为一种房地产证券化产品,REITs在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在美国和澳洲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日前,REITs在欧洲的覆盖率已达到13%,在加拿大的覆盖率达到9%,英国等国家正在酝酿推出REITs产品。亚洲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先后推出REITS,上述国家或地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成功运作REITs经验,均可为我国所借鉴。

通过上述分析,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运用REITs是具备可行性的,考虑到其运作仍受到政府财政收支能力、居民收入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建议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行保障性住房REITs。

五、我国保障性住房REITs的运作模式设计

1、组织形态设计。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REITs组织形态,目前国内学者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结合我国国情,建议在发展初期可以先采用契约型,待发展成熟后再推行公司型REITs,理由如下:首先,契约型REITs不具有法人资格,其建立、运营和解散较为方便,投资者只要购买收益凭证后即为该基金的受益人,而公司型REITs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组建程序比较复杂。其次,与公司型REITs相比,契约型的REITs不需在公司层面纳税,可以有效避免双层纳税,因此,契约型REITs投资者可以获得比公司型更高的收益。第三,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证券投资基金均采用契约型模式,十几年的发展已 积累了相当经验,这也为契约型REIT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法律体制的逐步健全,公司型模式将是我国未来REITs最终目标模式。

2、投资业务设计。建议我国保障性住房REITs采用权益型模式,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从数量上来看,目前市场上的REITs以权益型居于主导地位(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权益型占85%以上),权益型REITs丰富的运作经验值得我国充分借鉴的。其次,相对于抵押型REITs,权益型REITs能提供更好的回报、更稳定的市场价格、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流动性,因此,权益 REITs对个人投资者有更大的吸引力。再次,权益型REITs的资金可以视为项目资本金,增大自有资金的比例,有利于融资。

3、募集方式设计。在募集方式上,建议以公募方式为主,因为公募方式更有利于社会富余资金的有效利用。公募方式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采用公募方式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将处于法律的严格监管下,在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和行业规范等方面将受到第三方监督者的有力监督,基金运营将更为规范。而私募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投资者数量有限,且流通性较差,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私募方式更容易出现经济犯罪。

4、运行流程设计。①政府委托信托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组建保障性住房REITs,并且为保障性住房REITs提供担保和相关政策支持;②信托公司通过招标选择房地产开发管理公司,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收购和改造。政府和资产管理公司为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政府同时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监管;③住房保障机构负责申请住房者的资格标准的制定和审查、保障房户型标准规定和租金补贴的划转等;④保障房管理租赁公司负责保障房的日常管理、选择房源和租金收取;⑤政府租金补贴和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的租金、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销售收入、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收入、配套商业店铺租等共同构成投资者当年收益。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引进REITs的运作模式,能够适应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现状需求,与我国的制度和体制能够很好地契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012,“保障性住房”词条,引于2013年1月23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1486.htm>.

[2]徐海涛.海外EEITs发展状况及其启示.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

[3]雷蕙,宇罗华.关于REITs 在廉租房融资运用中的探讨.财政金融.2008.12.

[4]周义,李梦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创新的REITs研究.武汉金融.2011.9.

[5]赵以邗.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行REITs融资的可行性探讨.武汉金融.2010.9.

作者:陈挥弘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立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