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承销制度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投资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证券市场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的分析,找出我国投资银行在新阶段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指导。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证券承销制度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证券承销制度分析论文 篇1:

2019成A股IPO大年

2019年A股IPO募资额2532亿元,创8年新高。科创板的出世带来了824.27亿元IPO增量,推动2019成A股IPO大年。投行成为市场回暖的直接受益者,2019年券商IPO业务收入总额达112.83亿元,实现翻倍,中信证券以14.32亿元占据榜首,前十大券商收入合计占比64.7%,头部效应依然明显。科创板制度下,投行由牌照竞争转为定价竞争,中小投行想要弯道超车,提升研究与定价能力是关键。

对于已上市企业,再融资是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2019年再融资政策缓和,可转债成为增长亮点,A股再融资总额达9409.89亿元,为投行创造16.5亿元承销保荐收入,中信证券以1.86亿元位居第一。2020年2月再融资新政落地,降低了上市公司融资和投资者参与门槛,这一业务2020年或为证券业贡献4.11%的营收,头部券商更受益明显。
科创板出世,推动2019成A股IPO大年

Wind数据显示,2019年A股IPO企业数量达203家,募集资金达2532亿元,较2018年分别提升93%、84%,募资额更创8年来新高(图1)。2019成A股IPO大年,得益于2018年的低基数效应以及2019年的金融市场改革。

2018年证监会审核呈现从严的趋势,当年IPO审核通过率57.51%,创近5年新低。加之受国内经济下行、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A股二级市场处于熊市,企业IPO热情减退。2018年,A股IPO募集资金同比下降40%、企业数量下降76%,均为过去4年最低。

2019年资本市场回暖,IPO审核通过率大幅提升至88.21%,A股一级市场情绪好转。更为重要的助力来自于试点注册制,科创板重磅推出。

从各板块IPO发行情况来看,2019年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有70家,占IPO企业数量的34.48%,为各板块之最。科创板IPO企业募资额为824.27亿元,仅次于主板市场,换言之,2019年A股IPO募集额有三成是科创板贡献(表1)。且2019年A股前十大IPO募资规模公司中,中国通号、金山办公、传音控股3家均为科创板上市,6家为主板上市,仅1家为中小板上市。

从IPO节奏来看,2019年7月,A股IPO企业数量为37家,较6月增加27家,增幅达270%,且下半年每月IPO企业数量明显多于上半年(图2),发行节奏显著加快。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第一批科创板企业于7月份正式上市交易,仅7月,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即达22家,科创板的开板直接带来了A股IPO的增量。

其次,2019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审核周期与往年差异不大,分别为567天、478天、520天。注册制下,科创板IPO审核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审核以问询回复的形式进行,每轮问询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下一轮问询主要针对上一轮问询回复中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发行效率更高,使其审核周期减少为138天。科创板推出,大大提高了A股整体IPO审核效率。

2019年12月17日,安永发布的《穿越迷雾,中国内地和香港再次成为全球第一IPO市场》报告显示,受贸易摩擦、市场担忧情绪及其他地缘政治因素影响,2019年全球IPO预计达1115宗,同比下降19%;筹资额则下降4%,预计为198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IPO市场表现亮眼。受益于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科技、传媒和通信行业表现抢眼,2019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159 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3105亿港元,IPO数量和筹资额在2019年双冠全球(据新财富统计,2019年截至12月31日,港股有165家公司IPO,在全球仅次于A股的203家;融资额3157.9亿港元,为全球之最)。科创板的成功运行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位列全球IPO數量的第三位和筹资额的第四位。由此可见,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重大举措是推动2019年IPO市场改善的重要力量。
图1:A股近10年IPO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Wind

表1:2019年A股各板块IPO情况
数据来源:新财富根据Wind数据整理

券业IPO收入翻倍,中金公司表现抢眼

一级市场回暖,给中国投行的业绩带来有效提振。

Wind数据显示,2019年,券商IPO业务收入总额112.83亿元,较2018年增长104.7%。其中,中信证券以14.32亿元占据榜首,市场份额12.69%,中金公司以12.78亿元紧随其后,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东兴证券、长江承销保荐、华泰联合IPO收入均低于10亿元,位居第三至十位(图3)。排名前十的券商IPO业务收入合计占比64.7%,投行的头部效应依然明显。

从IPO承销企业数量来看,中信证券2019年共计承销28家,仍位居第一;中信建投以22家排名第二;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承销数量均超过10家,分列三至六位;国泰君安、东兴证券、长江承销保荐、华泰联合位居七至十位(图3)。

从承销企业募资金额来看,中金公司以601.46亿元遥遥领先,位居各投行第一。中信证券(453亿元)、中信建投(175亿元)、招商证券(142亿元)承销企业募资额均在百亿以上,分列二至四位。广发证券(89亿元)、国信证券(84亿元)、国泰君安(75亿元)、长江承销保荐(74亿元)、东兴证券(67亿元)、华泰联合(67亿元)位居五至十位。

从IPO业务收入、承销企业数量、承销企业募资额各角度对比,众投行可谓各有千秋,如何对其公允评价?

为发掘中国资本市场的优秀投行团队、业务精英及投行项目,促进本土投行综合能力提升,在最新一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中,新财富以承销业务规模、承销项目家数、承销业务收入、保荐承销项目认购比作为客观业绩标准,加上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董秘、卖方分析师、监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个人投资者、媒体为投票人的主观投票结果,并以客观与主观标准7:3的比例进行计算,最终得出2019年新财富最佳IPO投行榜单,中金公司荣登榜首,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也位居前三甲。

中金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投资银行,在品牌效应、专业团队相辅相成下,大项目优势历来十分明显,2019年这一特色得到延续。具体来看,2019年A股前十大IPO募资额项目中,中金公司单独承销及联合承销项目达7项,分别为募资327亿元的邮储银行(601658)、126亿元的浙商银行(601916)和中国广核(003816)、105.3亿元的中国通号(688009)、100亿元的渝农商行(601077)、46亿元的金山办公(688111)、38亿元的海油发展(600968)。

2019年,中金公司承销IPO企业平均募资额为33.41亿元,行业排名第一,且远高于12.47亿元的行业均值。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并不想被贴上“只做大项目”的标签,其近年已成立成长型企业组,专注服务民企及成长型企业,并设立多个行业组,深耕新兴行业。2019年,其IPO平均募资额较2018年已下降12.6亿元。科创板为投行新增长点,而该板块下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大型IPO项目较少,中金公司在科创板展现优势,可谓其近年顺势而为的结果。
科创板成角逐新地,有望改写投行游戏规则

科创板的推出,是2019年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其不仅为代表中国新经济力量的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也直接推动了2019年IPO市场的回暖,并相应地为投行带来了增量收入。Wind数据显示,2019年实现IPO业务收入的投行有52家,其中37家投行承接了科创板项目并实现收入,科创板成为各大投行竞争的新赛道。

由于科创板项目中,中国通号募资额105.3亿元,规模较大,且为多家投行联合保荐,按照科创板募资总额对投行进行排名易受大数值影响,因此,从承销科创板企业数量对投行进行排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2019年,投行承销科创板企业数量中,中信建投以10家排名第一,中信证券承销9家,位列次席,中金公司和国信证券以7家并列第三。天风证券、长江承销保荐、海通证券、东兴证券承销企业数量2家,并列第十(表2)。

对比来看,2019年IPO收入排名前十的投行,均在承销科创板企业数量排名前十之列,且前三名均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虽然中信建投承销科创板企业数量位居榜首,排名表现强于IPO收入排名,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在科创板企业募资总额上胜过中信建投。由此可见,投行原有的头部优势在科创板中继续体现,且头部投行阵营竞争激烈。
图2:2019年A股IPO节奏
数据来源:Wind

图3:2019年IPO收入排名前十的投行
数据来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证券、天风证券、海通证券三家IPO收入并非靠前的投行,跻身承销科创板企业数量前十之列。天风证券2019年共承接2个IPO项目,均为科创板企业,且作为联合保荐人参与了科创板最大融资项目?中国通号。科创板对于中小券商来说,是否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表2:2019年投行承销科创板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新财富根据Wind数据整理(由于部分项目为多家投行联合保荐,表中承销保荐收入按照联合保荐投行所约定比例分成计算)

图4:A股近10年再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新财富根据Wind数据整理

按照注册制试点机制,投行会向网下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并给出定价区间供其参考,通过询价确定最终发行价格。显而易见,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下,投行成为定价的主导者。且科创板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部分甚至未实现盈利,这进一步增加了定价的难度。从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表现来看,破发已不再罕见,这意味着,投行的定价能力至关重要,投行竞争已由此前的牌照竞争转化为定价竞争。

大型券商相比中小券商而言,具有更多IPO业务经验以及实力强健的研究团队支持,定价整体实力更强。科创板实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且跟投股份限售期两年,这对承销商资本金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科创板业务中,大型券商优势更为明显,中小券商逆袭有一定困难。不过,如果中小券商能够走特色化道路,通过深耕细分行业,提升部分行业的研究水平和定价能力,同時打通细分行业投资资源,也可望实现弯道超车。


可轉债成新增长点,再融资新规落地或增厚证券业营收

IPO之后,再融资是上市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观察A股近十年再融资情况可以发现,这一市场的走向与政策息息相关。

2014年创业板再融资政策放开,允许企业通过增发、可转债进行股权融资,增量资金入场,再融资市场有所扩容。2017年监管层从发行定价、发行规模、锁定期等多个方面对再融资进行了限制,这一市场规模受到一定影响,此后,A股再融资规模持续下滑。2019年,股权再融资市场有所改善,再融资总额9409.89亿元,较2018年增长6.65%,再融资企业数量达363家(图4)。

从结构来看,目前中国主要的权益性再融资方式有三种:增发、配股和可转债。其中,增发是最主要的形式,2015年A股增发融资额占再融资比重98.9%,为近十年最高占比。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月,证监会修订了再融资规则,收紧定增,可转债融资受到鼓励。可转债渐进式稀释股权、作为纯债融资成本远低于信用债等优势也凸显出来。因此,增发的融资额、占比均逐年下降,而2017、2018、2019年可转债融资额分别为602.72亿元、1071.1亿元、2477.81亿元,占比分别为4.47%、12.14%、26.33%,均处于上升通道,可转债成为再融资市场最主要增长点(图5)。

再融资是中国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为投行创造16.5亿元承销保荐收入。具体来看各投行表现,中信证券以1.86亿元位居第一,再融资承销保荐收入在1亿以上的投行还有安信证券(1.48亿元)、华泰联合证券(1.26亿元)、国元证券(1.01亿元),分别位居二至四名。广发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排名五至十名(图6)。

从募资额来看,中信证券承销的再融资项目募资总额为222.5亿元,在实现再融资项目承销保荐收入的54家投行中排名第一,华泰联合、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再融资募资额在100亿元以上,分别位居二至四名。国泰君安、安信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元证券再融资募资额落于60亿-100亿元,排名五至十名(图7)。

为更好地评估投行再融资综合实力,新财富2019年继续推出“最佳再融资投行”子榜单,中信证券位居第一,前十大最佳再融资投行排名与再融资募资额排名具有一致性。中信证券作为券商行业龙头,投行更是其优势业务。随着再融资环境的松绑,中信证券等头部投行将首先受益。

2020年,再融资业务对投行的贡献可望继续提升。2月14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主要内容包括:降低创业板再融资条件;调整非公开发行对象数量;放宽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缩短非公开发行锁定期;放开非公开发行减持限制;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定价基准日更为灵活;放宽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规模限制;限制“明股实债”行为。再融资新规降低了上市公司融资门槛和投资者参与门槛,有利于提升各方参与再融资的积极性,对券商投行业务将带来正向影响。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认为,假设定增费率为0.5%-1%,新规实施后定增融资额修复至1.0万亿-1.5万亿元区间,静态测算会在2019年基础上增厚投行收入3%-17%、增厚券商总收入0.4%-2.3%。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赵岩认为,2019年,A股再融资(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可交换债)承销金额12791亿元,假设再融资费率为0.8%,2019年再融资业务对证券业贡献收入102.33亿元,中性假设下,2020年再融资业务可贡献证券业4.11%的营业收入。
图5:A股再融资(增发+配股+可转债)
数据来源:新财富根据Wind数据整理

图6:2019年再融资承销保荐收入排名前十投行
数据来源:新财富根据Wind数据整理(承销保荐费按照承销商实际配额统计,未公布实际配额,则按照联席保荐机构数量做算术平均分配)

图7:2019年再融资募资额排名前十投行
数据来源:新财富根据Wind数据整理(承销保荐费按照承销商实际配额统计,未公布实际配额,则按照联席保荐机构数量做算术平均分配)

作者:何倬

证券承销制度分析论文 篇2: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环境分析及趋势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投资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证券市场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的分析,找出我国投资银行在新阶段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投资银行;环境分析;发展趋势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投资银行的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一级市场的证券承销和二级市场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而这些传统主营业务受经济周期影响大。经济衰退时期,居民财富缩水,企业经营困难,公众对经济形势持悲观预期,此时证券承销困难;同时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也使得投行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低迷。经济繁荣时期,证券需求旺盛,承销更容易;且二级市场活跃,证券收益率走高,投资银行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也将获得发展。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的复苏时期,这一大环境总体上是有利于投资银行发展的。

但目前我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对我国投行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一方面通货膨胀、存款负利率使得更多资金从银行流向证券市场;且政府力控通胀,紧缩银根,使得很多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转向证券市场融资。以上因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及投资银行的证券承销业务特别是公司债券的发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长期持续必将影响投资银行业务;政府为控制通胀严格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整个社会流动性趋紧,对证券市场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2.证券市场环境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影响

(1)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自2008年金融危机短暂的停滞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债券市场规发行总量稳步扩大,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5.1万亿元,债券余额达20.4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证券市场作为投资银行业务操作的场所,其规模的扩大也将推进投资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增加

我国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金融体系仍较脆弱,特别是证券市场更易众多非经济因素因素的影响而频繁波动。特别是近期受人民币升值等预期的影响,大量国际游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种投机资本使资产价格波动更频繁剧烈。加之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我国投资银行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

(3)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等违规问题亟待解决

据Wind资讯统计,自2009年年初以来,已发生70起上市公司违规事件,涉及上市公司62家。据对违规类型统计,大多数违规来自信息披露问题。虽然投行较中小投资者掌握更多信息,但也是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一方,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4)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提高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开放。一方面,大量国内企业海外上市,进行境外融资。2009年仅在美国和中国香港两地证券交易所就有60家中国企业首次公开发行,2010年为116家,均超过金融危机前所创造的历史最好成绩。另一方面,中国即将推出海外板,更多的海外企业将从中国证券市场上获得资金。这将促进我国投行扩展海外业务,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威胁。

3.行业监管环境对投资银行发展的影响

在证券行业的监管方面,证监会更关注业务操作规范,出台了《证监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等管理办法,并修改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等,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查处证券市场上的违规行为,进一步严格保荐代表人制度。同时,继续深化证券市场的创新机制,先后推出了酝酿多时的创业板和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稳步推动金融创新。

但此阶段的金融监管也暴露出相当的问题。首先仍未能克服分业监管模式下的监管合作不足,“一行三会”间权力交叉重叠,监管效率低下,分散的管理对投资银行业务多元化的监管存在“真空”等问题。其次,对此阶段国际热钱的流入流出途径和数量的监控不力以及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缺乏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够深入。

二、从发展环境看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1.投资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景气度提升。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银行整个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投资银行的业务也从2008年的低迷中走出,资产规模不断扩张,

2.投资银行业务结构将更加完善,经营结构更加多元化。在传统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制度性的突破,将带来我国投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的扩展初露端倪。

3.证券行业将更加强调行业规范,法规制度方面建设更加完善。金融监管当局更侧重证券行业的监管规范,证券承销业务中的保荐人制度和对投资银行杠杆比率等方面的要求將更为严格,这也对投资银行的规范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4.投资银行面临来自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随着此阶段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更多的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积极争取国内企业,承销其海外上市。并且随着海外板的推出,国际投行也随着其在中国业务的开展更深入地进军国内证券市场。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对项目融资、财务咨询方面有急切需求,但国内证券公司相关业务尚处起步阶段,难以应对来自国外发展早已成熟的大型投资银行的挑战。

以上趋势要求我国投资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新的发展环境下,应准确洞察其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作者:曾祥顺

证券承销制度分析论文 篇3:

证券保荐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荐制度逐渐从国外引进我国,并且在引入初期就开始运用在证券的发行和上市工作中,同时保荐制度也开始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管理工作上开始广泛的应用。同时证券保荐制度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发行和上市的基础上逐渐在计划过程走向市场化状态。但是保荐制度在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之后,整个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之间的地位不平等、保荐人和中介之间的责任不清晰等等内容,因此想要保证证券保荐制度的长久发展,还需要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保证我国证券保荐制度能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证券保荐制度;不足之处;完善措施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保荐制度从国外被逐渐引入,而保荐制度主要指的就是具有国家法定资格的保荐人员,推荐出能够符合条件的公司在公开发行证券,以及符合上市条件的证券都在推荐的过程中逐渐上市。保荐制度起源于英国,在英国的次投资市场开始运行。于1999年期间,香港证券交易场所中的创业市场开始建立证券保荐制度。与此同时,在这一时间段中我国逐渐把证券保荐制度引入,自此这项制度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保荐制度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化解创业市场中的投资风险,对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 保荐制度在我国的价值以及特点

我国在2003年的年末发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的法律法规,并且在2004年期间开始在我国的证券市场实施,这也是证券保荐制度首次引入我国市场中。在2006年初期,我国颁布且开始实行证券行业相关的法律,同时还形成了保荐的相关业务,在这一制度所使用的范围之内,保荐人的责任和相关的法律情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1.1 保荐制度的价值

我国从国外逐渐引入证券保荐制度之后,这一制度开始在我国的社会中快速发展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这一过程也是我国证券发行制度逐渐得到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过程。并且在实质上也是我国证券市场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证券法在1999年开始实施,证券的发行制度实际上是审批制度,并且任何想要发行的证券机构,都需要首先得到证券的发行额度以及其指标。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得到相关机关和国家证券管理行业的批准[1]。

1.2 保荐制度在我国的特点

在我国保荐制度是在国外借鉴而来的,但是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良好的创新的,但是根据我国的证券法以及证券上市保荐制度的相关规定,我国的社会保荐制服还包括以下的内容:

第一,我国在内地的保荐制度上使用了扩展和外延的手段,也就是不仅仅适用于创业的市场,同时也能够适用于主板市场中,保荐制度不仅仅是在证券上市的阶段进行使用,与此同时还能够适用于证券的公开发行阶段,并且逐渐的延续到证券上市全过程之中[2]。

第二,保荐人分为保荐机构以及保荐代表人两种,要求保荐机构能够对于发行人负责,同时核实公司在发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文件进行期中内容和信息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同时还需要协助发行人,建立起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承担在上市之后的持续承担和监督的责任,并且与此同时还需要把保荐责任落实到保荐机构的服务和代表人中。

2 证券保荐制度在中国实施的不足之处

2.1 保荐代表人与保荐机构地位不平等

在我国内地地区,保荐人制度的实行是具有双重责任的,也就是保荐机构以及保荐人,都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承担其中相关的责任。但是在现阶段的法律法规中能够看出,保荐代表人与保荐机构中虽然承担着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其中的地位却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例如:保荐代表人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保荐机构相对应的保荐代表人没有明确的责任等,这些都是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地位不平等的情况[3]。

2.2 保荐人和发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保荐人负责推荐证券的发行上市工作,并且还需要核实公司发行文件中所承载的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协助发行人建立起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而且保荐人还需要在证券上市之后持续担任其督导的责任,与此同时还需要承担其中的连带责任。因此在证券发行的过程中,保荐人很难做到主动舍弃其中的利益,恪尽职守的完成工作,因此保荐人和发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是证券保荐制度的不足之处[4]。

2.3 保荐人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需提高

在我国的证券发行业务中,保荐代表人的资格除了需要获取其中的从业资格之外,还需要保证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经历。其中这一标准制定的还比较低,例如:具有投资银行业务经验这项内容的标准制定还比较模糊,应具体为从业时间多长,达到什么程度等。同时保荐机构的资格和标准制定的还相对较低,从而进行高质量的保荐工作,因此还需要保证保荐人的主体资格得到良好的提高。

2.4 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角色混合

我国证券发行的相关法律规定,社会证券保荐机构中的负责人,也负责证券发行的主承销工作,并且对于公开发行的募集文件进行相关内容的主要核实,同时中国保监会也需要出具保荐的意见。按照相关的规定,从事证券承销工作的证券公司,还需要在同时从事保荐的工作。证券承销主要就是需要把证券销售出去,而证券保荐则是对证券的品质进行担保。但是在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还需要作为保荐人和承销商的公司很容易导致角色混淆,两个职责都会出现形同虚设的现象。

2.5 保荐人和中介之间责任不清

在证券的发行过程中,其中还有中介机构的介入,因此在证券的发行过程中,还应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对于其发行人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中的披露内容进行独立的判断。与此同时保荐机构作为判断和中介机构中的专业意见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差异。因此保荐人和中介机构之间责任不清,也会导致保荐人所承担的责任过于重大[5]。

3 完善我国证券保荐制度的具体措施

3.1 保证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地位平等

保荐人需要对证券的发行和上市工作进行实质性的检查,与此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推荐证券发行和上市的权利。所以在证券保荐业务中,对于保荐人工作的要求还非常高,不仅仅需要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还需要具有诚信和道德。与此同时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的地位还需要具有平等的性质,这样才能够避免证券公司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产生道德的偏差,促进证券业务良好的发展。

3.2 完善保荐人和发行人的信息

在我国内地中的证券保荐制度中还存在着保荐代表人的责任过于重大,因此保荐人和发行人的信息并不完善,因此保荐机构中所承担的责任还比较强,甚至出现了由于信息不完善的情况,忽视保荐机构责任的问题和情况。

3.3 明确保荐人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

在每一个证券保荐制度的中介机构中,其所承担的业务范围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还需要明确保荐人的主体资格以及认定标准。这样才能够使其在各自的业务上存在着自身的优势,这一点在证券市场上所发挥出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证券市场的长久发展。

3.4 分清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

在证券业务中,还需要明确和了解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之间的关系,保荐人责任体系包括保荐人的民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等等,因此还需要保证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之间能够划分界限,这样才能在相关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减少和避免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的混淆,避免出现业务上的差错[6]。

因此保荐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把保荐业务和承销业务之间进行良好的区分,并且详细的了解到其中相关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适当的对其中的标准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证券保荐业务能够和证券承销业务具有明显的差别,使其在我国证券行业中能够顺利的发展。

4 加强保荐人的责任和诚信建设

保荐业务在证券行业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首先一方面需要保荐人具有专业的保荐能力,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要求,除此之外,另一方面还需要了解保荐人是否具有专业良好的诚信道德。在我国的证券保荐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违规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保荐人没有诚信的工作最终导致的情况,所以还需要加强对保荐人职业水准的考核的保证,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这一点对于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的诚信道德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5 结 语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保荐制度引入到我国之后有助于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不断完善,并且能够在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情况,保证我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利和利益。与此同时保荐制度对于推荐的公司发行和上市的证券,以及其发行人所提供的具有持续性的训示和督促、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保证证券公司信用担保的良好制度。

保荐制度在引入我国之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还需要在这些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按照具体的完善措施进行改善,以期能够保证我国证券保荐制度不断进步,为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文英.英国AIM终身保荐人制度对我国保荐人监管的启示[J].暨南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79-84.

[2] 李洋.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保荐人制度刍议[J].现代商业,2013,24:

20-22.

[3] 马玥.浅谈保荐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思考——平安证券领史上最严 罚单的警示[J].法制与社会,2014,02:41-42.

[4] 叶育甫.完善我国保荐人制度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4,06:

139-141.

[5] 林枫,范锰杰.我国保荐人制度:市场的“守夜人”抑或“合谋者”——基 于中小板绿大地公司的案例分析[J].财会学习,2011,06:64-68.

[6] 李静,任端军.论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监管之保荐制度的完善——兼 论对英国AIM保荐制度的借鉴[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67-71.

作者:闫慧贞

上一篇:企业安全知识管理论文下一篇:经济增长潜力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