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剧字幕翻译策略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美剧字幕翻译策略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

2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3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4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

5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6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7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Analyzing Brand Names 8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9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10 浅析阿里巴巴的创新盈利模式 11 浅析美国俚语的起源

12 通过小说《紫色》分析沃克的妇女主义思想 13 A Portrait of Martin Eden as a Nietzschean 14 Heathcliff’s Pilgrim’s Passage 15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6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17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18 英语幽默语的语用研究 19 xx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

20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21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月亮和六便士》 22 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角度比较中英文化差异 23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24 Ethic Values about Marriage and Sex in the Bible 25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 26 论《哈利波特》中的情感结构 27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28 商务合同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29 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

30 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

31 星巴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及启示

32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33 以《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为例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中的应用

34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35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 36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37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

38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39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肉体与灵魂的平衡 40 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

41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

42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43 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 44 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

45 反思女性主义作家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 46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47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

48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49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5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51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5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53 An Analysi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54 汉英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 55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56 从跨文化交际层面谈口译译者能力的提高

57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58 《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

59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60 商务英语写作得体原则 61 从《牧师的黑面纱》看霍桑矛盾的宗教情结 62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63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英礼仪模式差异 64 The English Translating of Chinese Neologisms in Political Document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65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66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67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68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 69 欧亨利与马克吐温的讽刺对比——以短篇小说为例

70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

71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72 论《飘》中斯嘉丽的精神源泉

73 从麦琪的礼物中折射出欧亨利对已故妻子的爱

74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75

76 The Word Use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7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78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分析 79 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 80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81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82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

83 从作品人物塑造看海明威生命意识的转变

84 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85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86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87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88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象征意义

89 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 90 目的论指导下的报刊新词英译 91 从哈姆雷特心理变化轨迹浅析其性格发展阶段

92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 93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餐具比较——筷子和刀叉 94 中国菜单的英译

95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96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97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98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99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 100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101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102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103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104 母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05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 106 《南方与北方》中玛格丽特·黑尔的人物分析 107 《看不见的人》中的“暗与明”意象探究

108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美女的命运 109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110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比较分析 111 从礼貌原则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的语用特色

112 英语与汉语中的称谓研究 113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114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115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 116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

117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118 中英文旅游广告语言特点对比研究 119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20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121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122 文化差异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 123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 124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

125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126 《嘉莉妹妹》中主要人物的无尽欲望 127 试论《最蓝的眼睛》中黑人理想家庭的破灭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28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129 母语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130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131 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132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

133 第二语言习得中语用迁移现象的分析 134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135 侦探小说的发展 136 A Feminist Analysi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137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38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139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140 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 141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142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 143 由《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写作特色 144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45 老友记中乔伊的人物形象分析

146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人物刻画 147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48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149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150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151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152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

153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154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155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156 《老友记》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主观性研究

157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 158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159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160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161

162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路历程

163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164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165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kespeare’s Times 166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167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68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169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70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172 从传统消费观念看中美文化差异

173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174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175 A Feminist Study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As You Like It 176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177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

178 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 179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180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181 (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中日赞赏语的比较研究 182 浅析哈代笔下经典女性苔丝和苏的人物形象

183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悲剧 184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185 活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新安中学为例 186 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

187 《鲁宾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中乌托邦思想之比较

188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189 模糊限制语在求职中的应用研究

190 影视英文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性研究

191 二战后美国摇滚乐的发展及影响

192 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重读

193 詹姆斯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中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

194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195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Fuzzy Language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196 《雾都孤儿》中南希形象分析

197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198 寻找真正的自我

199 《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解析 200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

第二篇:字幕翻译

1、研究背景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影视字幕翻译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电影的字幕渠道慢慢了解着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习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观众期待获得和原语观众一样的感受,好的字幕翻译就能更好服务目的语观众。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开始慢慢关注这一领域,结合各种中西方翻译理论来指导字幕翻译。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地球村。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跨文化交流不断地深入。他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联系,也各有独特的文化要素。正是文化的共性和联系,为跨文化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要素,成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沟通交流的障碍。翻译难点在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和表达上。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融合交汇的过程。语言和文化是共存和相互依赖的,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本身也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现今,影视剧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喜爱,成为受众最多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目标语观众能否对影视剧有最贴切的理解,取决于字幕翻译能否译出原剧的原滋原味,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剧的文化风俗。国内的字幕翻译缺乏统一的翻译理论的指导,及严格的规范依据。字幕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应该引起更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电影电视作品是人类娱乐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年前,中国观众所能看到的作品多为中国大陆或香港制作的一些影视剧。然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几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影视作品。一方面这得益于比过去更加宽松的文化政策,允许更多国外优秀的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和字幕翻译的兴起。互联网提供了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渠道,而字幕翻译则克服了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的障碍,使普通人欣赏外国作品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影视作品也纷纷出口到其他国家,字幕翻译也从一开始的英译中为主,扩展到中译英,中译日,中译法等等其他翻译类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日益加入到全球化的脚步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文化交流方面,很多优秀的外国影视作品被引入到了中国。因此,字幕翻译的地位就愈发凸显。成功的字幕翻译不仅会使观众领略到异国风情,更能达到文化传播的功能。然而,影视剧的翻译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该领域的翻译理论研究尚待加强。特别是中国,在字幕翻译上严重滞后于国际市场,不能满足广大中国影迷的需求。

作为翻译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字幕翻译随着影视技术的进步得以迅猛发展。字幕翻译的快速发展见证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渴望了解和欣赏异域节目和文化。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字幕翻译的出现是个福音。翻译字幕使他们坐在家里就可以没有语言障碍地欣赏到外国的影视节目。同时,他们还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字幕翻译与传统的文学翻译不同,甚至与译制配音的电影也不同。字幕翻译大部分是由网上的爱好者自愿做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来完成翻译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字幕的巨大影响和相对不足的理论指导引起了本文作者的兴趣。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世人的关注。而中国的动画电影其实比故事片更早跻身于世界影坛,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便是万氏兄弟,他们堪称中国动画的开山鼻祖。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了广告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被认为是最早的国产动画片。1941年,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画片,它是世界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在新世纪,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国产动画,目前中国有上千家动漫公司,但精品不多。2008年《喜羊羊与灰太郎》系列动画异军突起,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热播,该片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 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是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结合字幕翻译的相关知识,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三部系列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方法。目前在字幕翻译研究领域,对中国电影的字幕翻译研究处于空白,多是对于中外电影的字幕翻译,或以《功夫熊猫》为代表的外国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笔者认为这很不利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发展。

第三篇:浅谈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商务英语的基本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了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并根据国际商务活动的具体情况简述了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也得到了加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这种交流和合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鉴于此,本文将从商务英语的基本地位和作用入手,对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简述了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1 商务英语概述

对于商务英语的理解,很多相关的专业人士都有相同的看法,他们都认为商务英语的用途不可小觑,它是专门用途英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它和普通英语有着相同的特点,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它的表现内容和语言现象都与普通英语不同。有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概括为文化背景、管理职能、专业知识、交际职能和语言知识。因此,商务英语就是在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商务英语可以促进对外交流,这是其主要作用,而商务合同又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因此,相比于普通英语的翻译,商务英语的翻译较为复杂,翻译者必须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语言特点,还要遵守相关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2 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概括起来说,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较多,主要包括清晰、准确、具体、简洁、完整等。所谓清晰,就是要求商务文书有明确的主题,合理的结构,清晰的结构。准确就是要求译文内容合乎语法,用词准确[1]。具体就是要求商务文书的翻译具体明确。简洁就是要求译文内容凝练,具备效率性和时间性。完整就是要求译文内容完整。商务英语翻译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运用特征和语言特点上。

2.1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

有关人士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仅仅掌握两种语言是无法成功进行翻译的,还需要掌握两种文化,因为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不同。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需要理解文化差异。商务英语词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词汇缩写。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商务活动十分频繁,为了尽快跟上商务活动的步骤,很多词汇都会进行缩写,涉猎范围非常广。此外,商务英语习惯运用形象化词和新词。例如Soft-Landing,按照普通英语的翻译习惯可译为重量级公司,而在商务英语中则是指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对高速增长的经济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恢复正常运作。

2.2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商务英语的语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词汇运用恰到好处,词汇含义会因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商务英语词汇的运用都是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的。绝大多数的商务英语句子结构与普通英语句子结构不一样且难以分清,在新闻报道、合同协议和招标文书等正式文件中,都是采用正式的文体、严谨规范的句式来完成的。此外,语言表达的要求较高。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主要作用就是对外交流,其包括双方的义务和权利,这就要求语言表达恰到好处,保证信息的传达正确无误。所以,商务英语表达的内容要与实际情况相符,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

3 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

基于上述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可以提炼出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策略:文化差异的理解;研究商务合同翻译策略;努力避免错误等。

3.1 文化差异的理解

由于各国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语言的理解也不同,这就极易引发误译和误解。部分词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其汉语涵义与英语涵义也不一样,有些辞典对词语的翻译可能不准确,就无法正确表达与理解其真正涵义。例如,我们都知道的1972年(上海公报)中的acknowledge,中美双方对其就有不同的理解。中方理解成美方“承认”,而美方则理解成“熟知”,“知道”。此外,其他事件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这就与文化背景和词语的涵义有关。

再有,在某次商务活动中,德国商人与美国商人进行谈判时有这么一句话:“I know it is impossible,but can we do it ?”德国商人对impossible的理解是不可能的,而美国人的理解却不一样,这种理解差异与文化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据此可知,商务活动和商务文章中的词语运用较为灵活,要根据文化背景和上下文来翻译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误译和误解。

3.2 研究商务合同翻译策略

商务合同都是经过双方同意而签订的,与双方的利益有着莫大的关系,要特别重视其翻译,这就要求有商务合同的翻译策略。商务合同的翻译极为重要,要分清合同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在翻译前,要在知其梗概的基础上,了解合同种类和其基本意思,熟知篇章特点和合同的结构条款[2]。同时,要对条款进行认真研读。在大概了解原文内容后,要仔细、严谨地研读条款,理解词语的实际涵义,分清其句子结构,以便进行正确地翻译。此外,要对翻译进行有效组织。在完成上述工作后,选取相应的词语,准确、规范地翻译原文。当然,审译、漏译等工作也不容忽视。翻译后,要对译文的审译进行组织,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碰到漏译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补充,不然的话,就会给双方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合同中也有许多陷阱,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以免自己的利益受损。

3.3 努力避免错误

在翻译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翻译的基本策略,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避免错误。就算是碰到一些常用的词或词组,只要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要翻查相关的辞典,千万不可望文生义,完全照搬。中国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以汉语的理解思维来进行翻译,这样就极易出现误译或错译,从而导致信息传递梗塞,让人无法理解。通常情况下,此种错误有两类,一类是语法错误,还有一类是词汇错误,如The prices are cheap会误翻译为物价低廉,其实物价低廉正确的翻译是The prices are low.

4 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由于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存在着差异性,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注意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圣勇.论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J].商业视角,2012,47(10):155-156.

[2]林邦钧.试论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1,36(12):187-188.

作者简介

吕昕(1992-),男,山东省烟台市人,山东大学,大学生。

第四篇:欲望都市美剧的标题翻译研究论文

一、《欲望都市》的标题特征

1、高度的概括性

连续剧的标题有它自己的特点,不像新闻标题那样带有副标题,字数可达二、三十字以上。基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欲望都市》的标题基本上只能在画面上停留仅两秒钟,观众要在两秒之内读完标题初步了解该集的内容。因此,剧集的标题属于“流动式”标题。在美剧《欲望都市》所有标题中,最长的也只用了短短七个词:“what’ssexgottodowithit?”其中,两个标题只用了一个词,言简意赅:“one”,“splat”。

2、语言的前景化

在文学语言学里有“前景化”的概念,指的是在文学文本里,语言常常被用于“开发和实践”,或者用穆卡洛夫斯基的话说,就是使其偏离于其他日常语言形式,结果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新模式。(bringingtoattention,makingnew,theviolationofthenormofthestandard.)其产生途径之一是使用那些看起来打破常规的结构。这种前景化在美剧《欲望都市》的标题中,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也有一定的体现。这些前景化在不同程度上为翻译构成了难题。

(1)语音层面的前景化

在《欲望都市》的标题中,很多地方实现了语音的前景化。编剧在语音上采用了音乐的模式,借用头韵、准押韵、辅音韵、反韵、押韵、重复的手法,只使用短短几个词便让观众觉得朗朗上口,可是这种类型给翻译造成了相当难度。

①头韵(CVC)首辅音相同。如:“secretsex”,“criticalcondition”。

②准押韵(CVC)元音相同。如:“cookadoodledo”。

③辅音韵(CVC)末辅音相同。如:“noifs,ands,orbuts”。

④反韵(CVC)首辅音及元音相同。如:“modelsandmotals”;“mykeyboard,myself”。

⑤押韵(CVC)末辅音及元音相同。如:“ringadingding”。

⑥重复(CVC)。如:“boy,girl,boy,girl……”;“tomarket,tomarket”。

(2)词形的前景化

英语字母的构成方式较中文更加灵活,因此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词被创造出来。在《欲望都市》的标题中,就多次出现修辞需要而被创造出的新词,在汉字的形和字母的线形构词极为不同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这些新词进行翻译?如,“exandthecity”,“noifs,ands,orbutts”,“frenemies”,“coulda,woulda,shoulda”,“greatsexpectations”。

(3)版式的前景化

在文学作品中,字母的大小写、标点往往成了表达感情的有力工具,这种表达方式在《欲望都市》的标题中也得到了体现:“escapefromnewyork”,“Iheartny”,“Iloveacharade”,“anamericangirlatparis”

(4)词义的前景化

①比喻:“olddogs,newdicks”;

②提喻:“changeofadress”,dress在此指代一位女性朋友;

③双关:“thebigjourney”。Big是主角Carrie的男朋友的名字。

(5)语法层面的前景化。

如:“Ohallcomeyefaithful”,“gamespeopleplay”和“Iheartny”。

(6)口语化。

如:“Ohallcomeyefaithful”,“Iheartny”,“theickfactor”。

(7)法语的使用。

如:“ladouleurexquise!”。

(8)电影语言的使用

该剧集也应用了一些广为人知的电影或文学作品标题:如“fourwomenandafuneral”来自于电影“FourWeddingandaFuneral”。“unoriginalsin”来自于“originalsin”。“catch-38”来自于“catch-22”。

2、美剧《欲望都市》标题的翻译方法

“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同样,美剧的标题也必须表现出该篇的精华。正如上例,编剧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满足吸引观众。但这也为美剧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再现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为此,根据传统的“信,达,雅”的标准,翻译标题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剧集的内容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1、直译或基本直译标题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个基本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忠实原文是首要目标。如果原标题的意思清楚明白,则完全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刚刚举的电影语言使用的例子:来自于电影“fourweddingandafuneral”的标题可以直译为:“四个女人和一个葬礼”。看过这个电影的观众见到这个标题时一定马上会意。同样,来自于“originalsin”“原罪”的,“unoriginalsin”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成:“非原罪”。

2、以符合原剧内容为标准的意译

关于“catch-38”的翻译,通过看原剧,我们了解到该篇的内容是讲述剧中的几个女主角们都到了38岁的年纪,各人对是结婚或继续游戏人间产生了不同的困惑。所以根据原剧内容,标题可译为“三十八岁女人的思考”为了达到原有的文学性,可适当修辞翻译成“熟女迷思”。

3、文化意象的异化与归化

“异化”与“归化”是缓和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美剧的标题往往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特色。在目标语文化缺失时,我们往往需要用到异化,例如:“one”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用到谈论感情时,往往指的是那个命中注定的爱人。所以第六季第十二集的标题,“one”可以被译为“真命天子”。同样“thebabyshower”并非是给宝宝洗澡之意,在美国文化传统里,“babyshower”其实有点类似于中国风俗的“满月酒”,只不过美国的“babyshower”是为即将出生的婴儿所办的聚会,所以“thebabyshower”应该被译为“新生儿送礼会”。

4、部分前景化的特殊处理办法及其难度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前景化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的处理办法,但有时可采用加标点等特殊办法来补充译文文化的缺失。如:“thebigjourney”可以被译为“远‘大’旅程”,强调“big”的一语双关体现原文的意思。

但多数前景化的翻译有一定难度,如版式的前景化,因为中文里无大小写之分。而且出现的新词也无法翻译,汉字的结构相对稳定,不能加一点一划来创造出新词。例如:“frienemy”是“friend”和“enemy”相组合生成的新词,在汉语中无法实现它的对等,只能同化把它翻译成:“亦敌亦友”。

3、结语

在美剧的标题中,编剧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力争使标题更具吸引力,但这也为美剧翻译带来挑战。我们可以对其加以分析找出它固有的特点,并运用直译、意译、同化和归化的方法,以“信、达、雅”为最终准则来实现翻译的对等。然而部分标题如版式、词形的前景化等还是给翻译造成了相当难度,值得大家继续探讨,这将有助于实现其它前景化文体的优化翻译。

【参考文献】

[1]Baldick,C.OxfordConciseDictionaryofLiteraryTerm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壮麟,Lingusitics.ACourseBook[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胡壮麟,姜望琪.Lingusitics:AAdvancedCourseBook[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1987。

[5]钱瑗.STYLISTICS:ACoursebookForChineseEFLStuden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论文关键词】前景化;直译;意译;异化;归化

【论文摘要】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型连续剧被翻译成中文并介绍到中国,标题翻译是剧集翻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一直以来标题翻译得到的关注较少且质量不高。本文尝试对《欲望都市》的标题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最后得到结论: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异化和归化的方法实现翻译的对等,然而标题中的部分前景化还是有相当难度,值得译者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

1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层次也不断提高。英文电影在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人们对电影字幕的翻译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影字幕的翻译是电影本身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电影字幕翻译也成为了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归化和异化两个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电影 字幕翻译

电影是一种具有大众性、广泛性和传播性,而且受众较多的文化形态。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人们了解其他文化的重要渠道。由于语言差异,大部分观众只能通过字幕翻译才能从听觉上、视觉上个方位地把握外语电影的内容,欣赏其魅力。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那么电影字幕翻译自然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英语电影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涌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Forest Gump 《阿甘正传》、KongFu Panda《功夫熊猫》、Mu Lan 《花木兰》、Titanic《泰坦尼克号》等。这些电影在中国同样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收入,那么这些电影之所以会这样成功,除了有丰富的电影情节和特效之外,精彩地道的字幕翻译也是它们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谈电影字幕翻译具体策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字幕翻译的特点。

一、字幕翻译的特点

电影的字幕翻译与一般文学翻译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综合的艺术形式,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形象、更生动。但同时也因口型、肢体语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电影字幕翻译。电影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或非文学翻译,李运兴教授在提到字幕的功能及文体特点时指出: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一现即逝,不像书本上的文字,可供读者前后参照。而字幕是不可逆的,具有瞬时性,这种瞬时性要求电影中翻译的字幕,观众一遍就能看懂。不考虑观众是否能接受翻译字幕这点,是行不通的。[7]这些限制要求字幕的翻译言简意赅,表意准确,一方面能满足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协调,一方面保证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文化的领略。另外,电影作为大众传媒渠道之一,电影的字幕翻译应该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市场反应,因此字幕的翻译要适当的趋向大众化和通俗化。影视翻译不只是语言转换,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接受文化需求的制约。研究电影字幕翻译,必须处理好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关系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减少文化差距。

二、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文化区域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在电影作品中,源语语篇中会有许多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语,它们为目的语文化所不知、所不熟悉,甚至难于理解和接受。对于这些文化词语的处理,有两种策略,即归化和异化。

(一)归化与异化的内涵

1813年,德国语言古典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 (Venuti,1995:20) 。概括地说,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5]

(二) 字幕翻译中的归化 1.归化的含义

所谓“归化”是指以译入语即目的语的文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使用目的语文化可以接受的表达。[9] 归化翻译可以使译文自然、地道、顺口、易于接受。电影应该考虑到观众的表达习惯和欣赏水平,太多晦涩难懂的词语和陌生表达方式,会使观众失去兴致,由于文化差异和字幕翻译时空上的限制,字幕翻译不能加注,因此为了提高票房收入,在翻译影片时归化的翻译法是很必要也很常见的翻译方法之一,归化策略能够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恰到好处的归化可以使译文生动简洁、亲切活泼,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是归化翻译法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尊重目的语的特征,译文尽量使用目的语接受者喜闻乐见的、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3]

2.归化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电影《阿甘正传》的字幕汉译就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才让该片的语言和

情感达到与汉语观众相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例1:片名ForestGum p 《阿甘正传》

这部电影的片名是个人名,在翻译学中,人名的翻译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直译。所以ForrestGump可以翻译成“福里斯特·甘”,也可以翻译成“福瑞斯特·甘普”。但是译文中的汉语片名为了接近更多的汉语观众,便对它做了归化处理,选用了“阿甘正传”。既简练的表现出电影讲述名叫ForrestG um p的这个人一生的传奇故事的大意,也符合了广大观众的实际水平,正如中国影片“阿Q正传”、“阿飞正传”达到的效果一样,使观众一目了然,更能雅俗共赏。

例2: 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It was like old times. W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again.

就像当年一样,我们秤不离砣。

译者没有逐字死译,而是恰当的采用了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说法,做了归化处理,按照语境的需要译成了“秤不离砣”这样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语,给目的语观众很自然的感觉。 “like peas and carrots again”,如直译成“我们就像是豌豆和胡萝卜总在一起”,毋庸置疑,汉语观众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下面再例举影片 Mu Lan 《花木兰》、KongFu Panda《功夫熊猫》中采用归化策略翻译的台词来进一步说明归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

例3 Recite the final admonition.

妇有四德指的是什么

"admonition”在词典中的意思是“劝告,忠告,告诫”的意思,在这里的场景是木兰正在接受媒婆的“面试”,如果合格就有机会嫁入好人家,译者将其译为“四德”,让中国观众想起古时女子要遵循的“三从四德”,也立刻明自了其隐含的意思。

例4 I can see why the boy is an absolute lunatic

我要有这样的儿子我也不会说的。

这句话的翻译对原句进行了改写,更能体现出幽默的意味。木兰怕被认出是女儿身,故意在别人面前显的很狼狈,让那个奸诈的宰相误会他是个无能之辈,无意中也为木兰解了围。这样的翻译让中国观众感到幽默,更加的自然。

还有在电影《功夫熊猫》中,“Master” 这一词在影片中出现很多次,但却被不同的翻译成了“师父”、“大师”、“大仙”。在汉语词典里,“师父”是学生对传授自己技艺的老师和尊称和敬称,师父和徒弟之间具有系统严格的师承关系,常见于艺术界和武术界。然而“大仙”“大师”又可以理解为神仙,仙人。在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中,仙人具有各种神通,游行虚空,一切所为都无障碍。所以在影片中,对于浣熊和乌龟两个角色的翻译就充分体现了归化的翻译策略。Master Shifu 翻译成师父,表现它武艺高强;Master Oogway翻译成乌龟大师,体现了中国道家文化思想。由此可见,这一称呼的翻译主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想。

(三) 字幕翻译中的异化 1.异化的含义

异化是指以源语言为归依,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向源语言靠拢,采取尊重源语言的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的好处是: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它突出了源语的“异国情调”,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读译文了解他国文化。电影字幕中的异化翻译则少许顾虑译语文化中早已存在的现成的表达方式,而是追求新颖的、甚至是具有陌生感语言表达。为有效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应根据电影语言不同的预期功能,抓住原片的创作意图,再根据译语观众的需要,决定源信息的保留或根据影片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对那些因文化差异而难以处理的意象,在充分把握译语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取向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慎重考虑异化和归化策略。

2.异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异化中一个主要的方法是直译,是指“按照译文语言的语法规则翻译出原文的字面意思,仍保持原文的文体风格和文化特征。”[4] 对于目的语和原语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相同和相似的信息,译者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在电影Mu Lan《花木兰》中,有这样的例子

例5 We are under attack! Light the signal.

有人偷袭,快点烽火

例6 Please help Mulan impress the Matchmaker today.

保佑木兰今天给媒婆留个好映像

这些都是根据英文字幕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的,这样做到了与原文最大程度的一致。对于这此句,直译是最好的选择,观众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原文的意思。

2012年4月10号,3D版 Titanic《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大陆各大影院首映,在重温经典的同时,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字幕翻译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Titanic一场景中的台词为例,来说明异化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重要性。

在《泰坦尼克号》中,奥利骂斯文,"you are a chicken",在英语文化中“chicken”的涵义是指胆怯,而在中国文化中,“chicken”的涵义是指吵闹或者是指女人的不贞洁,因此译者采取异化的手段,翻译成“你这个胆小鬼”,其实观众通过看画面就知道这句话是针对斯文说的,我们完全可以翻译成“胆小鬼”,如果直译成“你是一只小鸡”或者用归化的方法译成“你是一个卿卿喳喳的人”,这就与原文的意思相差很远,而且会让观众感到疑惑,达不到字幕翻译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目的,而翻译成“胆小鬼”能使目的语观众了解和学习中英文化意象词涵义的差别。

三 结语

归化和异化在翻译过程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们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也起到了充分使字幕发挥交流和沟通文化的桥梁作用。不过,翻译策略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不会仅采用一种翻译方法。而且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各有优缺点,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二者有效结合,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来实现二者的现实的、具体的、动态的统一。过度的异化或归化都有损译文质量,刻意的异化会使译文晦涩难懂,而太多的归

化也可能使译文缺少异域风情。无论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还是商业角度,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要用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吸引观众,向观众传达一定的意义,而再加上精彩的字幕翻译则更有助于观众理解影片内涵。

【参考文献】

[1]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M] London & New York: Pinter Publishers,1990.

[2]Baker, M. 1992. In Other Words: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3] Nida, Eugen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陈亚朋《卧虎藏龙》字幕翻译策略探析电影文学,2007,(8) [5]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一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刘宓庆,1999,《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7]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

[8]王佐良,1994,《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赵春梅,2002,“论译制片翻译中的四对主要矛盾”[J]《中国翻译》第四期. [4] 9

上一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下一篇:浅谈家庭安全用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