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专生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22-09-11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持续在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的一种状态, 长期的疲劳会诱发亚健康乃至疾病的发生。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有其特殊性, 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业的学习程度和以后的发展。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相当高[1]。另外由于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等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加上学习压力大, 对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致使心理负荷加重, 很多人不能适应, 出现亚健康状态。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医专生的疲劳现状及相关因素, 为采取相应对策改善疲劳的发生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南阳医专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600名。其中男生208名, 女生392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量表-14.该量表英国King’s College Hospital心理医学研究室的Trudie Chalder及Queen Mary’s University Hospital的G.Berelowitz等许多专家于1992年共同编制。经过检验, 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用 (±s) 进行统计描述, 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0.05) 。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600名学生。其中男生208名, 女生392名, 一、二、三年级各200名。

2.2 医专生疲劳状况的基本情况

医专生疲劳总得分为 (7.35±2.18) 分;男生总得分为 (8.02±2.15) 分, 女生总得分为 (6.70±1.02) 分;一二三年级的得分情况为 (6.33±1.68) 分、 (5.76±1.54) 分、 (9.86±1.11) 分。

2.3 影响医专生疲劳的影响因素 (表2)

3 讨论

结果表明:疲劳现象是医专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疲劳情况男生高于女生 (P<0.05) 。三年级学生的疲劳情况高于一二年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表明:锻炼情况、睡眠状况、自觉压力大小和有无不良生活习惯是影响医专生疲劳的主要因素 (P<0.05) 。

针对医专生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科学认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进行疲劳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提高医专生对疲劳的科学认识, 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面管理, 使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习惯。防止疲劳的发生以及疲劳的加重。 (2) 劳逸结合, 心态平衡, 消除身心疲劳学习压力, 就业压力, 可以造成体力和脑力的疲劳。疲劳是一种生理预警反应, 提示身体需要休息。因此学会休息, 调整好作息时间, 做到张驰有度, 这样才能调整好身体状态, 以更好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必须学会保持平衡的心态, 学会控制情绪, 特别是一旦发生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时, 要及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渲泄、化解。 (3) 提高身体素质, 克服不良习惯, 加强身心健康。生命在于运动, 时常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 有助于防止疲劳的发生。要坚决克服那些熬夜、不食早餐、缺乏锻炼、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是减少疲劳发生, 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医专生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 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 促进大学生健康。方法 整群抽取南阳医专120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学生疲劳平均得分为 (7.35±2.18) 分, 不同性别、年级的疲劳得分分别为男生 (8.02±2.15) 分、女生 (6.70±1.02) 分;一年级 (6.33±1.68) 分、二年级 (5.76±1.54) 分、三年级 (9.86±1.11) 分:结论 医专生处于轻度疲劳状态, 缺乏锻炼, 睡眠不足, 就业压力大, 不良生活习惯等是影响医专生疲劳的主要因素, 需加强对医专生的健康教育,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视心理疏导, 减少疲劳发生, 促进健康。

关键词:医专生,疲劳,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素琴, 孔繁增, 王健.河北北方医学院医科女大学生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与表现形式[J].河北北方医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 23 (3) :56~58.

[2]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K].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490~491.

上一篇:上好语文课,方法要多样下一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