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是整个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确立农村自治组织地位、将权力下放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在实践中提高民主能力等渠道,逐步探索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

第一篇: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论文

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公平的艰苦探索及其历史贡献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为实现教育公平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教育情况的具体实际,中国共产党实行不同的对策对教育公平进行探索,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这一重大战略。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它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其中最直接的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第一次把公平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公平观。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延伸,也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具体表现。

二、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公平问题上的艰苦探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对策,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一) 关于受教育的群体

受教育群体的广泛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教育公平程度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国家的受教育群体只限于小部分民众,则难以实现教育公平。

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出发,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提倡要实现平民教育。在当时的社会,能够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主要是社会的上层人物。平民教育的提出,为教育活动开辟了由社会上层移至社会下层的路径。受教育的群体也由之前狭隘的社会上层扩展到普通的人民大众,对教育的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急需各方面的知识人才,尤其是具备劳动技能的专门人才。在这之前,工人农民群众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终于翻身做主人,开始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工农群众的教育问题,确定了“为工农服务”的教育方针,把工农群众的扫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教育群体的侧重点放在工农群众的身上,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工农群众被排斥在教育之外的状况。

文革时期,中国各项事业遭到重大破坏,教育事业也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复出,首先对教育战线进行拨乱反正并全面恢复教学秩序。其中一件大事就是恢复高考制度,从而使符合条件的知识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公平方面最突出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受教育的群体范围更广。中国共产党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实施科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通过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和普及,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全民化。

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全民化教育发展不断加快。

(二)关于教育公平的理念

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公平追求探索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早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倡导的是西方民主思想宣传的平民教育观。这种平民教育观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民主”精神,倡导把新知识、新思想传播到一般民众中去,提倡教育平等,保障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初期的平民教育思想,把平民教育发展为工农教育。中国共产党从当时的工农劳苦大众的立场出发,维护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工农群众及其子女享有受教育的优先权,使工人、农民的教育地位得到提高。工农教育理念是通过群众路线的形式来扩大受教育群体,普及教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工农教育,对文化教育系统进行控制和改造,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重点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当时的教育部党组书记钱俊瑞就明确指出教育的中心方针就是为工农服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农教育理念更深化了工农群体受教育的重要性。

文革之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平理念也逐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回归到人的身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放在教育活动的第一位,充分重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公平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关于教育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丰富的教育形式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的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培养了许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这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艰苦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不是执政党,没有决定国家教育形式的能力,因此,她通过一些有效的渠道和方式来实现新思想的传播和教育,如演讲、出版进步书籍报刊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和革命思想,还通过开办工人夜校、补习学校等组织对工人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为更好地为长期抗战作准备,中国共产党通过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等教育形式来发展民众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觉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更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基础上将教育分类别、分层次进行,如从普通教育到专业教育,从成人教育到正规教育等,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家领导权,能更好地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把教育公平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颁布新的学制,使工农子女通过基础教育的形式保证其受教育权利;青年和成年人通过补习教育继续学习专门的科学技术;通过工农速成中学、工农文化补习学校、机关干部业余学习活动、工农业余教育等形式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使中国人民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通过义务教育的形式保护全国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职业教育的形式使人人都能享受教育权和掌握知识技能,这是实现全面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高等教育的形式为社会造就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的质量。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公平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在对教育公平的探索中走过了一段艰苦曲折的过程。

三、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发展道路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正确把握了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公平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思想,有力了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公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扩大受教育群体,实现全民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倡导平民教育,平民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就是全民教育。如今,我国通过义务教育,使全国的适龄儿童都免费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现在,不仅全体中国人民都有资格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国家还把受教育当做人们的义务强制执行。

(二)制定教育法律,保障教育公平

为了适应教育公平的发展及保障人民享有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以往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发展的法律机制。以《宪法》为基础,以《教育法》为主体,以《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200多项专门法规和130多项地方法规政策为支撑的教育法律体系,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丰富教育形式,形成终身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终身教育体系也逐步建立,教育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等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不仅充分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利,也为人民提供内容丰富的教育,为更多人的发展提供服务。这不仅对实现教育公平产生积极作用,也为我国发展提供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社会发展。

教育公平是一个理想,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实现的。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保持着对教育公平不懈追求的理念,我们有信心克服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冯惠敏.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6-70.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06-10-19(1).

[3]朱磊.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7.10-31.

[4]胡坤华,余国源. 试论教育公平的实践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57.

[5]郭新和. 促进中国教育公平论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06-208.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许秀群 谢媚帆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初步探索

摘 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是整个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确立农村自治组织地位、将权力下放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在实践中提高民主能力等渠道,逐步探索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民主建设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是整个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基层民主体现了我国人民直接当家做主的基本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制度和广泛实践。1978年至1987年间我党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探索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动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创设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方式。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吸取历史教训和总结群众创造性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村民自治制度,由此开始了关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思想的理论探索。

(一)村民自治组织的萌芽

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延续多年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被废除,这一方面有助于解除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农村的公共事务由谁管理、怎样管理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偷盗赌博等现象屡见不鲜。面对这种局面,在广西宜山(现宜州区)、罗城一带的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摸索出一种适应家庭生产的新组织,这样,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悄然诞生。

当时的合寨村原为合寨生产大队,有11个自然村,41个生产大队,如此大的规模,再加上地处三县交界之初,管理自然成了大问题。随着“分田到户”的兴起,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迅速弱化了人民公社原有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新的秩序难以建立,一时间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而且,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大多基层干部为避免再遭批判,干脆放任不管。因此,获得自由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寻求出路,摆脱困境。最早组织起来的是果地和果作这两个自然村。由八个生产队组成的果地村,由群众推选出治安带头人,随后又通过召开全村户主会议选出治安带头人,并在1980年1月20日的全村会议上,订立了村规民约。相比之下,果作村的做法规范了许多。果作村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村民委,由正、副队长,会计,出纳等6人组成。由群众无记名方式选举产生,并在1980年7月14日召开全村大会,通过了村规民约和封山公约。这些村民自我管理的章程,使村内秩序很快好轉。而且村民委(后更名为村委会)还为大家办了不少实事,例如造林筑路,兴修水利,解决照明用电等。

这种自发的组织得到了中央,尤其是主持政法工作的彭真的重视,在他的指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民政部分别进行调查研究。民政部专门到村委会的发源地广西合寨村进行调研并提交了报告。中央总结推广,在许多地方建立村委会试点。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特别要着重努力发展各城乡企业中劳动群众对于企业事务的民主管理。”[1]村民自治这一伟大的尝试,以及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民主规则,对我国基层民主的建设意义深远。

(二)村民自治组织的宪法依据

在党中央的推动下,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称“八二宪法”)。“对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宪法依据。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八二宪法”规定要改变农村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村民委员会在宪法中的确定大大提升了其法律地位,对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八二宪法”中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1]这些规定确认了村民委员会的地位和任务,使群众自治组织得以合法化,从而形成了村民自治制度。

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势科学总结村民自治制度,确认村民委员会的地位,保障村民基本权利,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步骤。这样农村基层政权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为以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组织载体。

(三)村民自治的试点和推行

为了推进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文件。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对村委会如何建立、开展,以及工作的范围、职能职责的具体的要求,表明党开始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村基层民主之路。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做出部署,规定了“乡政”的职责范围,明确把政社分开,以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针对部分村委会组织中存在的涣散、不健全,无人负责的现象,提出要进行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通知还首次对群众自治组织进行了包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的“四个自我”概括。总的来讲,这一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以后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到1986年底,全国建立村委会866 130个[2]。

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1978年到1987年间,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实现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党要指导农民在实践中提高民主能力、要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农民积极性等方面。

(一)提升村民民主能力,以村民自治为路径

在党和国家出台村民自治制度的过程中,彭真是关键人物。他是最早发现群众自治这一创举价值的高层领导人。他主持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大力倡导村民自治,堪称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首倡者、开拓者和奠基者。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农村基层民主的基本内涵就是农民在自己生活的农村当家做主。对于如何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彭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987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进行了审议。彭真明确指出:“十亿人民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当家做主,这是一个很大的根本的问题。”[3]他认为最基本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十亿人民通过他们选举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另一方面,要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由群众自己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依法去办。

针对怀疑群众民主能力的观点,彭真进行了有力地反驳。他说:群众的议政能力,这也要通过实践来锻炼、提高[4]。他认为,农民的议政能力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取得进步。而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性,他指出,把村民委员会办好,等于办好八亿农民的民主训练班。使之养成民主的习惯,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这种相信群众的民主能力,让群众在民主实践中不断提高民主水平的思想,成为以后党关于基层民主建设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进程。

(二)激发农民活力,以权力下放为根本依托

改革开放之初,基于缺乏民主导致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缺乏活力、人民没有积极性的弊病,党中央突出强调要通过发展民主下放权力、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也是如此。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但应该使每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5]

针对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官僚主义,造成权责不明、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挫伤人民的积极性等一些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5]他指出,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是我们取得人民信任的前提。1986年9月,邓小平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谈道,“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6]“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6]这里首次提出权力下放,让群众监督干部的制度,杜绝在实际工作中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谈道:“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6]“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6]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谈道:“把权力下放给基层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6]党的十三大报告也强调:“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着眼于实效,着眼于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7]调动农民积极性,激发农民参与政治的热情,这样有利于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首创精神,推进农民基层民主建设有序发展。

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历史成就与现实展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被唤醒,农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漲,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阶段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回看这一阶段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理论、实践跨步向前的历史回响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期间,中国共产党从农村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第一,农村基层民主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村级政权为基层组织的农村政权的建立,带有比较浓重的依靠大规模的政治运动、以政治动员的方式开展工作的特定时代烙印,农民的民主意识还很淡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农民自发摸索出的村民自治组织已逐渐成为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来源和理论依据。

第二,农民在实践中提高了民主能力。1958年后,“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强化了党的自上而下的领导。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正本意,而且忽视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而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意愿有了一个得以表达的平台,农民真正享受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

第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逐渐与经济和社会环境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严重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陷入危机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与之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也悄然兴起,可以说,村民自治的兴起是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回应,广大农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运用法律法规共同参与管理本村的事务,既提高了自身的民主素养,同时对缓解当时农村的社会矛盾和保持农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层民主建设多元互动的历史启示

这一阶段的实践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探索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首先,吸纳精英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基层民主的悄然发展,改变了过去农村“一言堂”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农村精英参与村务管理,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了长足发展。而且,党的十三大之后,党中央领导集体秉承了这个做法,农村基层党组织既发挥了连接政府与群众的纽带作用,又起到了群众监督政府的延伸作用,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其次,推进农村基层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双向推进。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是由于农村经济秩序的重建,引发村民对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关注。这种人民民主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例如,1990年代湖北省随州市的“两推一选”制度和山西省河曲县的“两票制”都是为解决村务混乱,村干群关系紧张和村民上访增多等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人民民主的發展,改变了过去村支部书记由党员选举或由上级党委任命产生的缺乏民意的局面,将公平竞争机制纳入了党内基层民主,激发了党内民主的活力。

再次,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硬功夫——法治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充分认识到法治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保障作用,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其地位。而在实践中一些群众法制观念的淡薄,对民主的认识不够,而且法制的不健全导致对一些领导缺乏监督,这都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法制建设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现长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党中央还逐步认识到仅仅加强制度建设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法制宣传,提高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彭真指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如果群众不掌握法律,不能严肃依法办事,不能监督法律的实施,怎么也不行。”[7]

改革开放后,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使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候,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追求。新世纪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政治的热情日益高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在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科学规划和引导,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1,243,246.

[2]曾峻,梅丽红.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历史与经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6.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07—608.

[4]白益华.彭真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制定[J].百年潮,2006(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6,33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180,

242,242,25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73.

作者:闫夏

第三篇:关于“美丽中国”的对话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全国正在兴起学习十八大报告的热潮,报告中独立成篇的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的最大亮点是什么?十八大报告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提法蕴含哪些新意?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黎祖交教授进行了内容广泛的一席谈。

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的新亮点

《绿色中国》:黎教授,目前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更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您作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的常务理事,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会,能够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黎祖交:党十八大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专门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在以往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是没有过的。《报告》中的许多新概念、新提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让我读后感到眼前一亮。

《绿色中国》:您说到《报告》中的“新概念”、“新提法”,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黎祖交:所谓“新提法”指的是不同于以往的提法,反映的是该提法所代表的观点和语言表述的新变化,通常表现为一个新的命题或句子,其中可能包含新的概念也可能不包含新的概念;所谓“新概念”指的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概念,反映的是该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变化,通常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在一个新的命题或句子中。应该说,新提法不一定包含新概念,但是包含新概念的提法一定是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能分别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黎祖交:譬如十八大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法,相对于十七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法而言,就是一个没有包含新概念的新提法;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就是一个包含“美丽中国”新概念的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刚才说十八大《报告》的许多新概念、新提法让您读后感到眼前一亮。请问,十八大《报告》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亮点是什么?

黎祖交:十八大《报告》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新亮点莫过于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这个新提法。

《绿色中国》:您为什么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十八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呢?

黎祖交:我之所以认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十八大报告的最大亮点,有以下五点理由:

第一,“建设美丽中国”宣告了我国将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彰显了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新概念;

第二,“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全国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从总体上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第三,“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构想,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第四,“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凸显了人类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第五,“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主题,体现了我们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

美丽中国:

顺应文明转型的新概念

《绿色中国》:我们注意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法是在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您对此作何解读?

黎祖交:这意味着十八大报告是把“建设美丽中国”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放到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去考量的。事实上,报告提出的“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我们党顺应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向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是一个顺应人类文明转型的新概念。这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和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好未来的向往,也可以说是我们党引领我们国家走向生态文明的风向标。

《绿色中国》:您所说的“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当今世界会出现人类文明的转型?

黎祖交:当今世界人类文明转型的历史潮流指的是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表明,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文化财富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蔓延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绿色中国》:对于工业文明给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您能简单概括地说一说吗?

黎祖交:简单概括地说,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和地球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主要包括:资源高耗、不可持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大面积森林消失、退化;湿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危机凸显;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扩大;臭氧层破坏、损耗;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候变暖;酸雨危害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十八大报告的话来说,就是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虑与重视。

《绿色中国》:您说的这些问题,难道工业文明不能自行解决,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才能解决吗?

黎祖交:正是这样。事实已经证明,工业文明走的是“人类战胜自然、掠夺自然”的道路,遵循的是“资本至上”、“利润至上”、“经济增长至上”的逻辑,在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破坏性,犯下了自身不可能纠正和补救的历史性错误,如果再不改弦更张,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陷入不可持续的困境。只有走向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

《绿色中国》:那么,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的优势是什么?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黎祖交: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的优势在于:它是在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明,是一种汲取和发扬工业文明优点长处、弃除其弱点短处、转型升华为符合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更为高级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和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审视的整体性。与工业文明重点关注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额利润不同,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地球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强调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是调控的综合性。与工业文明形成的将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各行其是、各展其长的独立分割格局不同,生态文明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和自然科学之大成,立足于大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研究,追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

三是物质的循环性。与工业文明那种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简单直线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生态文明使得经济活动变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或循环过程。

四是发展的知识性。与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资金、资源、环境的高投入、高消耗,因而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五是成果分享的公正性。与工业文明时代发展成果的分享存在极大的不公正性即极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财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人却只分得极小部分财富不同,生态文明强调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有效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总之,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其优势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已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

美丽中国:

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绿色中国》: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您对此作何解读?

黎祖交:十八大报告基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科学认识,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描绘了我们国家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升了人民福祉的新境界。

《绿色中国》:您说建设美丽中国“提升了人民福祉的新境界”,这话怎么讲?

黎祖交:这就是说,“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那种境界,是对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人民福祉境界的一种新的超越,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更高的境界。

《绿色中国》:那么,“建设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新境界”究竟新在哪里呢?

黎祖交:我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所体现的“人民福祉的新境界”至少体现了以下三个“新”:

一是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就是秉承人与自然平等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和谐相处、协同进化,而不是把增进人民的福祉建立在破坏和掠夺自然的基础之上。

二是体现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是从追求温饱、追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追求共同富裕,再到追求文化繁荣,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社会和谐,再到追求身心健康,追求山川秀美、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追求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财富。

三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眼界。就是当代中国人民福祉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后代中国人民的福祉为代价,而是要兼顾后代中国人的利益,为世代永续的中华民族谋福祉,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色中国》:那么,您心目中的“美丽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呢?

黎祖交:我心目中的“美丽中国”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美丽的:

首先,中国的国土生态是美丽的。在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不仅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各种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得到彻底根治,真正实现了“天蓝、地绿、水净”,而且海洋、森林、湿地、江河、湖泊、草原、苔原、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完备,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协同进化,生态平衡得以实现。

第二,中国的国民生产是美丽的。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生产,不仅能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人口健康繁衍的需求,而且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于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不致因增加生产、发展经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就是说不仅生产的结果、生产的产品是美丽的,生产的过程也是美丽的。

第三,中国的国民生活是美丽的。这里所说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内,就是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11月15日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所说的“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以及“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那样一种境界,也就是人民所期盼的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能够变成美丽的现实。

第四,中国的人民是美丽的。除了形象、健康的美丽外,还包括: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提升;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得以自觉履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成为社会主流心态;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成为良好风尚;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成为通行准则等。

简言之,美丽中国就是要使中国的国土生态、国民生产、国民生活和中国的人民都是美丽的。在我看来,这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脉相承的。所不同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没有像十八大报告这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还没有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

美丽中国:

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绿色中国》:您前面还提到“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黎祖交:这是从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来讲的。“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发展的过程。十八大报告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绿色中国》:您能简单说说这个发展的过程吗?

黎祖交: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党的十四大报告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的经济建设(十五大报告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建设(十五大报告称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报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直至十八大报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而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提高,体现出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绿色中国》:为什么要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

黎祖交:我认为,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的地位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如十八大报告正确指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原因固然有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源上说还是因为没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前面讲到的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已经反映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新需求,其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健康需求和生态需求,而要满足这些需求,除了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外,别无他途。

三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当然,这里说的手段还应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即前面说到的“五位一体”。但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说,生态文明建设是“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手段,其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的无以替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美丽中国:

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绿色中国》:前面我们谈到,十八大报告中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那么,在您看来,导致这种执政理念新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黎祖交: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思想动因是我们党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绿色中国》:您为什么认为这是当今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

黎祖交: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由工业文明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出了问题。长期以来,人类在对待大自然的问题上,认识偏颇,定位失当,关系扭曲,一直以统治自然的主宰自居,任意掠夺自然、残害自然、破坏自然,以致造成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危及人类生存。

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全球性生态危机,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有识之士相继从不同的角度努力探寻、揭示造成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逐渐认识到人类要从根本上破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重新审视、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改变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的思维定式和价值观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十八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当今人类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觉醒;既为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绿色中国》: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呢?

黎祖交:在我看来,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匡正人与自然的以下四层关系:

一是从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看,人与自然是“一体关系”——自然是人类依存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二是从自然进化过程和自然界作为人类活动的对象看,人与自然是“母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之子。

三是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看,人与自然是“师生关系”——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是自然的学生。

四是从自然界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看,人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自然的朋友。

正确认识了人与自然的上述四层关系,有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匡正与自然的关系:

一是既然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体,就必须遵循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经济建设中坚持以不超越和损害自然承载力为前提;

二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就必须顺应自然、感恩自然,而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作威作福;

三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就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向自然学习,不断增长和正确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四是既然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而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取人类自身的发展。

总之,认清人与自然的上述关系,有助于我们懂得现实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与自然界简单的相加,而是两者相互作用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既有益于人类,又有益于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美丽中国:

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

《绿色中国》:十八大闭幕后,各行各业都在热议“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为什么?

黎祖交:这是因为“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是我们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绿色中国》:您说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使命”,为什么?

黎祖交:这是因为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已经表明,“建设美丽中国”是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因而一定要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并要“融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决定了“建设美丽中国”不是单纯的重复“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有涵义,而是涵盖了新的内容,是要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融入生态文明观念、体现生态文明要求;不是单纯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和单纯的环保、资源、林业等职能部门的责任,而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各级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各类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当然,由于各行各业的职责分工不同,其在“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共同使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绿色中国》:我知道,您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作为一个林业工作者,您认为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黎祖交: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从个人学习十八大报告体会的角度讲点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对于林业来说,“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凸显了林业地位和作用的新使命。

《绿色中国》:请您稍微展开一点说说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所凸显的地位和作用。

黎祖交:那就从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四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来说吧。我认为,林业在落实这四项重点任务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突出地位。仅从林业经营和管理的作为“地球之肺”的森林和作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作用来说,全国林业系统管理的总面积达19545万公顷的森林和保护面积达1820万公顷的湿地大都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林业系统建立的总面积达1.237亿公顷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大都属于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森林、湿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管理对于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缓解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上具有基础地位。林业作为世界公认的支撑经济发展三大原材料(钢材、水泥、木材)中惟一对人类最友好、可再生的绿色原材料——木材的生产经营行业,同时作为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生产经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对于推动国家原材料生产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资源和能源安全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现出来。

三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上具有首要地位。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担负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任。其在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四是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林业在把森林资源消耗、森林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方面,在完善最严格的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制度方面,在建立体现森林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方面,在建立健全生态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方面所做的努力,都是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缪宏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下一篇:农村学校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