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中国动画艺术在历史上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树立起了动画学派旗帜,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动画市场逐渐式微,以日本,欧美为主体的淘金者乘虚而入把国内市场挖掘殆尽。本文以建构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动画发展的问题,政治因素和本土乡情文化概念的束缚。

第一篇: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论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摘 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下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的机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医学的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本文尝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以探索中医学的发展,实现中医发展的根本策略是复兴中医学文化的发展,而中医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完善中医人才的培育方式,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关注中医药学术的革新。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数字中医药

1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和威胁

1.1 西方文化传播,传统文化被搁置

《周易·责象传 》中有言:“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依靠把人类自身情感、价值、社会关系等作为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这是传统文化中人文处世的根本,还依靠着以自然现象、人化自然等研究的自然技术科学,这是人文立世的基础。然而在经济、文化全球范围交流的过程中,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在使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模式,西方节日及其节日的文化在中国逐渐盛行,使我国传统节日受到威胁。最近几年,我国国内出现英语学习的热潮,国民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英语,提升自身的英语能力,却忽视了运用汉语的能力。另外还出现了日本、韩国将中国药材进口国内,改制成中成药再销售回中国的现象。诸如此类,我国传统文化和物质受到西方文化多方面的挑战,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搁置。

1.2 当下社会中传统道德观念日益薄弱

中国先贤上千年的经验智慧结晶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修身养性”、“仁礼道义”。中国传统文化把修齐治平作为人生指引方向,将道德的自我优化设定为人生价值的追求。在目前这个缺失传统文化、物质欲望充斥的社会背景之下,社会已产生了诚信危机,社会急需重视并弘扬孝道文化。自发性、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底线相反,颠覆了传统的“义利合一”的价值取向,“正其义以谋其利”被畸形发展为“谋其利而无所谓义”。部分民众仅仅专注于追求经济和利益而忽视培养正义、善良等的培养,另外自我享受和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为目前社会的主流。一些人甚至为了私利而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增加了社会的损失。

2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机遇

在环境生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现今,人们可以在儒家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中得到化解人与人、自然以及社会问题的启示和方法。另外《老子》中提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所指的“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也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问题提供思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中国热”。孔子学院将中国文化推向国外,另外外国人从《易经》中读到了计算机二进制理论,《孙子兵法》甚至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在自发状态下,逐渐产生了“东学西渐”的趋势。另外在西方的如从蒲公英根中提取抗癌物的医学理论在中医文化中早有相关理论说法,仅是中西方理论办法不同。

3 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对策

3.1 振兴中医药文化

只有充分了解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振兴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是多元素知识融合的综合体。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阴阳五行作代表的哲学思想、儒学为导向的医学伦理学、道家和道教理论做基础的养生学以及各传统学术融合产生的其他理论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中医学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背景。中医药文化的母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医学特征的部分是由中医药文化组成的[1]。想要振兴中医药文化,要确保中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关注中医的思考特点和方式,以尊重中医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来发展中医药文化。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基础知识推广普及。以文言文为主的中医理论文献,对大众来说较难懂,所以在学习过程之中,需要举一些实例使学习者更好理解中医学,如在传统养生、治未病等充分利用人体的愈能力方面,对一个长期腹泻的孩子进行两三次推拿就可治愈;另外对于高中生长期压力大长痤疮等可以依据中医学根据自身选择饮用苦荞茶来缓解等来培养良好中医古代文化知识修养,构建传统化知识结构,学习最本真的理论。让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见证东方的神奇[2]。

3.2 完善培养中医骨干的方式

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培养中医药方面的人才。在培养中医药方面人才的工作中,需要坚持高校的教育,完善高校课程构架。当下,中医药高校关于中医西医的课程分配不够合理,使学生容易混淆两种医学的概念和术语,以至于学生对于中医的学习兴趣大幅降低。高等院校需要增设中医课程,尤其是对于中医经典科目的设置。另外还要关注对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哲学方面的教育,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哲学意识和医学灵感。

3.3 关注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工作

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方向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创新。创新中医药学术,第一要以发扬中医药传统特征的优势为基础,开展理论方面的创新工作。第二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的科学先进技术来发展中医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传统中医理论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发现创新中医药学术的方向。实现数字化中医药,也就是使用统一化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方法,完整的重新显现和认识所发现的人体现象和变化规律。数字化中医药的关键是其将中医理论的量化、标准化和数字化付诸现实,不仅保留了中医理论的特征系统,还使中医药文化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赵宗辽,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2014.

[ 2 ] 齐丽,王居新,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2016.

作者:柴佳君

第二篇: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

摘 要:中国动画艺术在历史上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树立起了动画学派旗帜,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动画市场逐渐式微,以日本,欧美为主体的淘金者乘虚而入把国内市场挖掘殆尽。本文以建构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动画发展的问题,政治因素和本土乡情文化概念的束缚。

关键词:动画文化;受众需求;动画市场

1926年《大闹画室》无声动画影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的开始,《铁血公主》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动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潮。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事业形成了自己比较卓越的部门。当中国的动画产业蒸蒸日上之时,日本海处于启蒙阶段。1963年《铁壁阿童木》的问世标志着日本动画产业已经遥遥领先于中国,中国动画的落伍究竟应该归咎于观念的陈旧,政治文化的导向抑或人才的缺乏?共同的关联:我国没有自己独立完善的动画文化艺术的构建。没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文化营运环境。

1 中国动画文化的发展基奠

动画艺术已经从诞生初期的纯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自己完善系统和价值的,充满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大众文化形式。观众对动画艺术心理的需求,科技技术对动画艺术的完善以及推广是其重要的基础和因素。

首先是心理层面的基础,心理基础是观众对于动画电影本身发自内心的需求渴望,它有力地推动了动画艺术与技术创作的发展。追溯动画艺术发展的源头,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形成了强烈的动画意识,试图用静态的画面表达动态的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最初的动画雏形。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奔跑的野猪,马家窑彩绘舞蹈纹盆的设计图案,手足舞蹈的人形。这些质朴的创作反映出人们对于运动和生命关系的探索,象征着人类以符号为载体,以画面为本质对生活的诠释。从原始社会衍变而今人类一直在追求着欲望和满足。这种欲望萌发于世界万物外在的刺激与感受引起的思维层面的想象与抽象意识。一次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理的安慰。在我国,从人们对动画的消费倾向就可以知晓受众对动画的心理诉求。动画舶来品占领中国市场深层意义上在于给中国动画人始料不及的影响。外国动画片不仅仅占领了中国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改变了中国观众对动画需求的倾向性,外国动画编排模式和明星形象深深的给中国受众留下了烙印。并逐渐改变着中国受众记忆结构。导致国人的文化审美也在瞧瞧的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中国受众动画需求的怪圈。

技术背景支撑方面,人们对于动画的需求既簇生了动画原画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发展。从走马灯到现代大规模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动画技术在不断地更新着动画艺术的发展潮流。这种技术发展趋势不仅仅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创造出逼真的完美动画形象,甚至可以和电影艺术一决高下。可以说动画技术催生了动画艺术的发展。

单独从技术层面来分析,中国的动画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太多差别,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国外。例如,以中国山水水墨画为寄出的水墨动画,以皮影戏为基础的折纸动画艺术,以木偶为载体的动画艺术形式等等屡屡在国外各大影视动画赛事获得大奖。如今,高新科技的发展又为动画艺术的前进注入了新鲜活力。为人们呈送了一场鬼魅的视觉大餐。然而事实证明技术因素并非是观众衡量一部动画好坏的唯一标准。二更关注影片的整体感受,动画内容的编排,音乐配置等形成的综合性效果更为重要。从这一角度来说,技术是承载动画符号的工具,而动画人背后的创造理念和思维过程才是动画成功的关键。市场层面的基础,市场基础包括动画创作与消费两个层面的行为方式元素。二者的紧密融合共同架构了动画文化的产业链条。以美国的米老鼠为例,其形象衍生的关联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收益就超过500亿,动画市场就像一座金矿,完美的市场运作是推动动画艺术向动画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我国的动画产业每年有将高达200亿元的市场。

2 中国动画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动画市场的巨大为动画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文化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观众的心理需求造成了动画行业姣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动画艺术发展的综合条件。然而具备条件不等于就能发展良好,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动画的发展让我们错失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动画发展过程中概念定义的偏差发展。长久以来,国人对动画的概念理解是偏误的,概念是实物本质的属性,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概括而成的,许多电影艺術工作者不愿意拿出主要精力对动画艺术进行研制开发,也不关注动画市场以及电影在国际影视行业的特殊地位,更不会投入精力进行动画文化和理论的研究。使得我们坐失动画发展的良机,动画概念的偏差理解直接导致动画创作思维的走偏,最终导致了动画的创作者思维跟不上观众思维的改变。障碍了动画艺术的发展,这些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思维方面定位的不准确性。动画属于美术设计的范畴,长久以来国人从事动画设计的工作者多以美术出生为主,因而其设计思维更侧重于美术绘画的思维导向,使得动画属于影视制作的范畴演变为活动的绘画艺术。动画是一门融美术与电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既不简单的属于美术与电影的范畴,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定式,这些都是由电影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的电影创作是由摄影设备直观的记录客观现实,具有强大的生命性和逼真的特性。因此虚拟现实与虚拟非现实并非是动画思维的基本点,实拍电影区别于动画电影的本质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捕捉,电影的本性在于对现实物质世界的复原,动画电影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变形,而这种变形正是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假定性完美的呈现,日本的动画电影制作与美国的电影制作具有很大的不同,重点不在于宏大规模的制作,而是更侧重于把完美的蒙太奇制作手段运用到动画制作的蒙太奇之中,镜头语言的360度转换,加快场面切换角度,强化光影印象效果的造型手段,以观众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不仅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功,而且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政治因素在动画发展中的制约作用,在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多少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把过多的艺术概念融入动画创作中。因此造就了国人动画政治性意味国强,从而影片的娱乐因素和趣味性显得有些单调,从而限制了动画产业本身的发展,长久以来国内动画产业发展始终打上严肃的政治色彩,使得原本属于娱乐形式的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继而阻碍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否认动画产业所具有的强大的说教功能,这是所有的艺术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以迪士尼为例,当我们细细品味他们给观众呈现的所有梦想的时候,几乎每个梦想都有教育的意味深深融在其中,而他们更擅长于将美国人的人文价值内涵与潜意识中的思维定式巧妙地融入其中,让人于一种轻松状态中获得精神和心理的满足,最终收获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本土乡情文化的影响。中国动画行业曾经取得的辉煌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为国内外同行所感叹,然而除了自豪之外我们也应为今天中国动画行业的现状而思考:当我们把世界优秀动画作品放在一起细细考究发现,用于开拓,创新思维是现代动画创作的生命价值所在。动画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和跨行业发展的特点。跳出本土乡情概念的束缚,走向国际才是动画发展比较明智的选择。

3 结语

优越的作品没有国界地域的限制,加入我们无视世界文化大的发展潮流趋势,不能更加理性的看清市场意识抱残守缺。当我们中国的市场越来越敞开走向世界的时候,必将被世界其他各国的舶来品所占领市场。正如中国发明了火药,正当我们洋洋自乐沉浸在鞭炮礼花带来的欢乐之中,外国人已经武装了他们的洋枪洋炮开到了中国家门。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尊重受众的心理和消费倾向,以受众为发展核心,在科学合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受众消费市场和运营架构,才能突破中国动画文化建设与发展制约。

作者:李闯

第三篇:关于中国旅游广告文化传播的探析

摘要 旅游广告是宣传某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广告。由于近年来游客对于旅游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中国旅游广告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各地旅游文化的宣传功能。由于旅游文化的类型不同,旅游广告对旅游文化的宣传也应从不同角度展开。本文从旅游广告对民俗文化传播、历史文化传播、生态文化传播和特色文化传播四个方面探析了中国旅游广告对文化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旅游 广告 文化

引言

旅游广告是对旅游城市进行旅游资源宣传的主要平台和途径。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由低层次的物质需求转移到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旅游文化的挖掘和建设成为了旅游城市发展的重点。因此旅游广告便成为了旅游地区展示自己文化内涵的主要平台。本文下面将从旅游广告对民俗文化传播、历史文化传播、生态文化传播和特色文化传播四个方面探析中国旅游广告对文化的传播。

一 旅游广告的民俗传播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经过若干年的生活传承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习惯与文化,是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民俗文化在传承历史、承载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旅游地区都开始注重对于本地区旅游文化的发掘,其中民俗文化的发掘是当前各地区旅游文化挖掘和发展的重要建设。民俗文化也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内涵,对旅游广告的策划、制作和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反过来旅游广告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旅游广告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和不断向深挖掘的动力,在旅游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多角度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

成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古城。在城市的发展定位中,成都也将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和对旅游文化的挖掘看成了城市发展的重点。因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了成都旅游广告中最鲜明的符号。在著名导演张艺谋为成都拍摄的旅游广告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中,便以民俗文化作为广告宣传的主要线索和内容。在这部充满成都民族文化的旅游广告中,张艺谋独具匠心,将当地民族文化的建筑、服饰、饮食、语言等立体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集画面、影像、声音于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广告。很多人对成都的了解和喜爱都源于这部成功的旅游广告。这部旅游广告也成功的表达了旅游广告是如何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旅游广告对于民族文化传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游客对于某个地区旅游文化的了解首先看的便是当地的旅游广告,而对当地民族文化的挖掘已经成为了旅游广告设计的主题和内容。旅游广告为旅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捷、广阔的传播平台。同成都一样,桂林也将其“甲天下”的山水展示放置于旅游广告这一平台。著名导演吴杰执导的《天绘山水,仙境桂林》这一为桂林市形象代言的广告片,同样将视角定位在民俗文化上。在这则广告中,可以看到桂林少数民族少女身着艳丽的民俗服装,驾着竹筏,荡漾在漓江之上,歌声悦耳,舞姿优美,让观者心驰神往。而同样是借助这样一部美轮美奂的旅游广告宣传片,让全国各地的人们了解和认识了桂林山水以及当地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并开启了桂林旅游新的篇章。

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人民重要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因此人们对旅游的向往也由过去单纯的游山玩水转变为对另一个地域民俗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旅游广告无疑为各地域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强大的动力。各地的旅游广告都开始以民俗文化作为其传播的主要内容。

二 旅游广告的历史文化传播

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是旅游广告进行宣传的另一主要内容。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反映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的沿革。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旅游文化宣传的又一主要内容。不同的文化受众对于文化有着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需求。有人偏爱民俗文化这些能够丰富人们见识和阅历的休闲文化,也有人热衷于对地域历史文化的学习和解读。不同的旅游城市根据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旅游广告宣传。西安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古城,先后共有二十一个王朝以此为都建立了政权。深厚的历史文化使西安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代表。因此,在对西安进行旅游广告宣传时,西安选择了历史文化作为主要的宣传内容。由侯咏执导西安形象广告宣传片《荣耀西安》,便是一部以西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作为主题的旅游广告宣传片。这部宣传片精彩的再现了古都西安的历史辉煌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风貌,描绘出一幅文明古都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画面中的西安从黎明中慢慢醒来仿佛这一座沉睡多年的古城终于绽放了崭新的容颜。画面中以西安传统的城墙构架为主线,讲述了西安这座古城千百年来所记载的一次次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气势恢宏的秦朝兵马俑到促使中国革命历史伟大转折的“西安事变”,宣传片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讲述着西安这座古城在历史的岁月中所扮演的每一次无可替代的角色。如果之前观众对西安历史文化的了解只是以一个一个离散的点而记忆的,那么这部宣传片则使观众记忆中的若干个点连成一条线,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系统的理解了西安历史文化。如果之前人们对于西安历史文化只是向往和憧憬的话,那么当看完这部宣传片时,人们便由于对西安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而产生热爱,由于理解使人们产生去寻求西安历史足迹的冲动。但这样一部对于历史文化讲述的旅游广告,导演仍没有忘记从唯美的角度把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至真至美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话故事与历史糅合,宫廷舞蹈与秦川大鼓遥相辉映,演绎出千年古都特有的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

此外这部宣传片还展现了新时期古城西安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部宣传片,并非只单单对遥远历史厚重的回忆还融合了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文化传承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式和标志。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时期所散发的新动力也是人们向往这座城市的真正原因。旅游广告中对于这座古城历史文化传承的解读和表述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人们渴望看到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但更希望能够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形式和传承。旅游广告在对于一座古城历史文化记载和宣传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三 旅游广告的生态文化传播

生态文化是近年兴起的旅游新型文化,但其实生态文化最早却可以上溯到庄子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天人合一”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但这种思想在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旅游业前期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近些年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的增高,生态文化才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内容而被挖掘,其中的代表城市便是张家界、北戴河这些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较高的生态旅游城市。而这些城市在进行旅游广告宣传时,便打出了生态文化这一特色文化来对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开发。

张家界是中国生态资源最好的旅游城市,也是中国自然景色最优美的旅游城市。这里有我国第一个国家批准成立的国家森林公园,有最丰富的原始岩层地貌,奇特的地理变迁形成了张家界地区原始、自然的峰林景观。张家界的旅游广告宣传片《我的张家界》将张家界的生态文化作为展示和宣传的主要文化内容。在这部旅游广告中,导演将宣传的主题选择为张家界神奇而伟峻的生态风貌。山、水、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体现了该地区未经打扰的生态文化。“春观山花、秋品彩林、夏赏冰川、冬看雪景”这是对于喀斯特地貌的表述,也是张家界地区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人是文化的中心,因此在生态文化中人仍然是重中之重。张家界的旅游广告中并非简单的展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是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北戴河是中国的夏都,其优质的空气环境被人们形容为天然的氧吧。该地区多年来一直坚守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使该地区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在旅游广告的设计上北戴河也大打生态牌,将生态文化作为了旅游广告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在北戴河的旅游宣传片《魅力北戴河》中广告从鸟瞰、航拍、仰视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北戴河未经污染的生态文化。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湿地公园,有优质纯净的空气质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一望千里。在北戴河生活的居民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与这片土地和谐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发展而污染了这片极具生态文化的土地。和张家界一样,北戴河旅游广告中对于生态文化的解读仍然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这也成为了我国旅游文化新的发展动力。和谐的自然关系和舒适的生存环境是当前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环境,因此对于生态旅游文化的挖掘和建设将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四 旅游广告的特色文化传播

除了上述三种旅游文化以外,一些地区由于发展的道路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播也是旅游广告的主要内容。例如,饮食文化便是各地旅游广告中经常宣传的特色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国最常见的特色文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极具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因此将特色的饮食文化放入旅游广告是当前旅游广告中常见的处理方法。2012年最流行的美食电视节目当属《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解读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将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呈现。例如,在介绍鲁菜时,说到鲁菜的特点是口味以鲜为主,没有明显的特点,正是我国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集中体现。节目的制作也将饮食与文化特意结合起来。由于山东是孔子的故乡,所以将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与鲁菜中的特点进行了联系和对比。看过节目之后,使观众不但了解了鲁菜的历史和特点,也对儒家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而节目中在介绍淮阳菜时也将淮扬菜与当地江浙沪文化联系起来。江浙沪的文化中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东坡文化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所以在淮扬菜中有很多以其名字命名的菜肴诸如东坡肉、东坡宴等。而淮阳菜也如同江浙沪文化一样,口味清单、典雅别致。节目将淮扬菜中一些名菜的历史一一道出,讲述的不仅仅是菜肴烹饪的过程,还有菜肴中所富含的文化元素。而每一个喜爱江浙沪文化的观众也必然因此更想品尝一下这些极富文化内涵的名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也是饮食文化的一种,只不过其更具文化特色。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体现出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许多地区的旅游广告设计中,这些名茶产地同样将对茶叶的宣传融入到旅游广告的设计中。例如,杭州旅游广告的设计中,龙井茶不仅被用作广告招贴画的重要标志元素,也被用于贯穿整个旅游广告的始终,串联起其它的文化元素。旅游广告中的龙井茶不仅是杭州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广告营造出清新脱俗的茶境,使旅游者对江南的茶道、茶艺产生浓厚兴趣,“游西湖,观大潮、品龙井、喝绍酒”,是杭州茶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真实再现。茶文化以其特色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旅游者对文化的向往。

结语

旅游广告已经成为了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平台和手段。从本文对于旅游城市对旅游广告运用的分析来看,城市需要在以后的旅游广告制作中加强对旅游文化的挖掘和建设,而非简单的对于传统旅游文化的展示。这样,旅游广告才能在文化的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荣、余磊:《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群文天地》,2011年第20期。

[2] 陈霁:《新媒体背景下旅游广告策略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期。

[3] 赵津晶:《现代旅游广告的传播策略》,《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4] 彭蕾:《浅析旅游广告的表现形式及对其现状的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5] 吴晓山:《文化本土化原则及其对旅游广告的指导意义》,《商业时代》,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戴树军,男,1964—,河南周口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工作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戴树军

上一篇:教师师德师风优秀论文下一篇: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