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蔬菜零售价格较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2022-09-11

近年来, 酉阳县蔬菜零售价格较高, 普通城镇居民难以承受。据酉阳县统计局资料, 2013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 其中蔬菜消费支出对恩格尔系数的贡献值约为1/4[1]。蔬菜是城镇居民最重要的副食品之一,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稳定和身心健康, “菜篮子”不稳则社会不稳, 因此, 有必要对我县蔬菜零售价格较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作初步探讨, 以利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

1 近年酉阳县常规蔬菜批发零售价格情况 (表1)

2011-2014年, 蔬菜整体价格呈上涨趋势, 但批发价与零售价的价格差呈下降趋势, 零售价超出批发价的百分比以2011年最高, 达78.4%, 2013年最低, 达50.1%, 尽管如此, 蔬菜零售价仍维持在较高价位。

元/kg

2 蔬菜零售价格较高的形成原因

蔬菜零售价格较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综合分析, 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货膨胀因素, 二是蔬菜流通不畅, 三是政府调控乏力, 四是菜农栽培技术不高[3]。

2.1 通货膨胀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1-2014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分别为5.4%、2.6%、2.6%、3.7%。由于通货膨胀, 造成肥料、农药、农膜、劳力和运费等生产成本增加, 连锁带动蔬菜批发价、零售价增高。

2.2 蔬菜流通不畅

酉阳县蔬菜从田间到餐桌, 至少需要经过蔬菜营运商到菜农手中批发, 然后拉到农贸市场加价批发给蔬菜零售商, 零售商再加价卖给消费者两个环节, 外地运进的蔬菜, 需要经过三四次加价, 即使成规模的蔬菜专业合作社, 由于品种单一, 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超对接”, 如此层层加价, 造成蔬菜涨幅达1~2倍。

2.3 政府调控乏力

蔬菜价格的高低, 取决于自身价值和供求关系, 但政府的干预措施, 可以平抑菜价。农贸市场的蔬菜零售商是流通环节的主力军, 其主要营业场所就是4 m2的摊位, 但每年的租金却很高, 达3万元, 即82元/d。零售商如果蔬菜加1元/kg, 平均每天必须卖出80 kg菜才不会亏本。虽然市场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 但在县城10万居民必须消费的刚性需求下, 拼命加价成为蔬菜零售商的必然选择。

2.4 菜农栽培技术不高

栽培技术决定产量和品质, 供需关系影响蔬菜价格。酉阳县蔬菜市场存在着“三天有不得, 三天无不得”的怪圈。以分葱为例, 7-8月零售价30元/kg, 而春、冬季只有8元/kg。酉阳大部分菜农都是“50后”“60后”, 文化水平低, 栽培技术还处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 新技术、新品种还未普及, 育苗、施肥、防病治虫还是凭经验办事, 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产量不高, 品质不佳。酉东茄果类蔬菜基地平均667 m2产量只有1 750 kg/667 m2, 酉西更低, 只有1 250 kg/667 m2, 毛坝盖白菜基地的产量只有1 500 kg/667 m2。由于供不应求, 造成蔬菜价格较高。

3 解决对策

3.1 打造健全的流通体系

打造健全的流通体系, 核心是减少流通环节。一是实现“农超对接”。以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方法先进的永辉超市、重百超市为核心, 将菜农生产的蔬菜直接配送到超市, 减少了蔬菜中间商这个环节, 减少了1次加价, 从而达到降低菜价的目的。二是向电子商务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 电子商务正逐步替代传统的商品购销模式。蔬菜专业合作社可以创建蔬菜网站, 推行网上蔬菜销售, 产销双方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谈生意、订合同、支付定金,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费用。如此一来, 菜农的产品就直接面对消费者, 减少了2次加价, 菜价自然就下降了。目前, 酉阳县黑水镇建立了蔬菜电商平台, 正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3.2 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菜篮子”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政府应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公益事业来抓, 而不应完全市场化运作, 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实施政府调控。重点是降低城南城北两大农贸市场的摊位租金。而两大农贸市场为民营资本所建, 政府要么收购农贸市场, 直接降低摊位租金, 例如每个摊位降至1000元/年, 要么与农贸市场所有者进行协商, 降低摊位租金, 每个摊位按县城市场行情的市值租金与降低后的实际租金差额部分, 由财政资金补贴, 若农贸市场所有者漫天要价, 则用法律、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摊位租金大幅下降, 必然导致蔬菜零售商加价幅度大幅下降, 从而降低蔬菜价格。

3.3 提高菜农栽培技术

由于供不应求引起蔬菜价格偏高, 其解决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蔬菜产量, 而提高产量的核心, 是提高菜农的栽培技术。以农民田间学校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载体, 对全县的蔬菜种植大户进行系统培训。针对全县菜农的知识结构, 在培训方式上, 采取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培训, 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 要以理论为辅, 实际操作为主, 适当理论授课, 重点田间现场讲解, 做到专业语言通俗化, 枯燥理论形象化, 寓教于乐, 方可达到效果。在培训内容上, 重点讲解选用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深施有机肥、加强病虫防治、注重精细化管理、嫁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知识点。

摘要:近年来, 酉阳县蔬菜价格较高, 普通城镇居民难以承受。通货膨胀因素、蔬菜流通不畅、政府调控乏力、菜农栽培技术不高是蔬菜零售价格较高的根本原因。要解决此问题, 必须打造健全的蔬菜流通体系, 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和提高菜农栽培技术。

关键词:蔬菜,零售价格,调控,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圣军.蔬菜“卖贱买贵”问题的内在原因及解决对策[J].经济论坛, 2011 (4) .

[2] 李志强, 李穗豫.我国蔬菜超市配送直销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 2006 (10) .

[3] 吴和.蔬菜流通战略[M].成都:四川农业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局域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防护措施探讨下一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和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