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带徒培养计划

2022-08-10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师带徒培养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工程师带徒培养计划

师带徒培养方案

中建钢构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八月

铁骨仁心 钢构未来

师带徒培养方案

引言

中建钢构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一个单体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个子公司、4个分公司和1个事业部,集研发、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公司,为下一步实现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迈入瞬息万变的“十二五”,中建钢构将紧紧依托国家发展大势及中建股份专业化战略,以“改善人类环境,引领商业文明”为使命,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以舍我其谁的气魄扛起中国钢结构国家队的大旗,担当振兴民族产业的重任,助力“中国建造”的崛起和传世,引领世界钢结构行业发展,打造长青基业。伟大的构想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实现,中建钢构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需要一批有才华、有激情、有担当的钢构人的不懈努力和集体奉献。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可塑性强,是公司人才引进的主要选择。近年来公司逐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引进力度,这一方面使公司人力资源总量大大增加,缓解了人力资源紧缺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使公司人才队伍学历和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新员工成长需要一定周期,短时间内大批新人的涌入,势必会对企业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新员工实现快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一道课题。

为使新进员工尽快适应公司发展环境,进入自己岗位角色,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配合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为公司进一步储备核心人才,特制“师带徒培养计划”。

沈阳茂业项目东北经理部

铁骨仁心 钢构未来

一、师带徒选拔标准与原则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团结同志,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锐意进取、开拓务实的精神及组织领导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

3、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专业技能特长。。

4、师徒双方通过双向选择,经“师带徒”管理小组通过结成师徒对子,项目部通过专门会议举行拜师会,双方签定师带徒培训责任书,明确传、帮、带的时间和目标,期满后进行考核评定。

6、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同时进行专业技能传授、职业道德、生产安全、劳动纪律等培训。

7、学徒期满,对“师带徒”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认定,成绩合格,能独立操作。

二、师傅的主要职责

1、首先是传授技能,从基本知识、技能抓起,言传身教;

2、帮思想,带作风,把优良作风、职业道德、质量检查和管理经验传给徒弟;

3、严谨的教学作风,对学徒要严格要求;

4、要胸怀宽广,真心待徒,切实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徒弟。

三、徒弟的基本要求

1、徒弟必须有学技的愿望,肯学上进;

2、尊重师傅,谦虚好学,勤学好问,服从师傅教导;

3、勤奋刻苦,认真实践,不怕苦、累、脏;

4、能主动帮师傅分忧解难,帮师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

5、善于察观,多动脑筋,及时捕捉和琢磨透技术的关键门道;

6、通过学习,达到技术进步快,思想有提高,作风转变好,安全无事故。

四、“师带徒”培训责任书

明确师傅的权利与义务及徒弟的权利与义务,切实保障复合式导师制顺利推进,详见“师带徒”协议书。

五、“师带徒”培训、培养及计划实施

本次“师带徒”方案从两条路同时进行,“由理论到实践,从内部到外交” 。制定为期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五个目标点,并在每个目标点进行师傅对徒弟的目标考核。并根据他所学专业、性格、特长,时效性的制定锻

沈阳茂业项目东北经理部

铁骨仁心 钢构未来

炼和培养计划。从现场观摩、编制标书(施工组织设计)、内业资料整理到现场质量管理监督、对外交往(监理、业主、外协单位)进行分步骤、定目标、抓重点,促成效等针对性地培养,鼓励他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并做到一个质量员应该做到的以下几点职责:

1、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作好检查记录,对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监督整改。

2、主持编制项目质量监理规划和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进行策划。

3、主持调查处理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统计事故造成的损失。

4、完成工程质量及内业质料,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5、根据工人的水平制定并修改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施工质量验评奖罚制度,以便质量管理评定小组对工程质量量化评分管理。

6、负责对上级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各种报表及对外联络。

7、组织项目班组进行工程材料检验、工程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并负责大宗材料的检验验收,对外送检。

8、负责项目QC质量管理工作。

9、积极协助展开工程创优评优工作。

无论原来学的是什么专业,都要至少掌握一两套技能,而且我们项目各个岗位联系也是非常紧密,对其他岗位不了解,自己的岗位工作也很难开展,锻炼其成为多面手,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项目的锻炼,能熟练掌握一项或两项管理技能,并能在施工中独当一面。

全程参与,过程引导。几年来,我们十分注重让新员工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对他们加强引导与交流,以促进其健康快速成长。我们教育新员工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必须发扬“只争第一,不当第二”的企业精神。创精品工程,就必须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把提高质量意识作为创精品工程的思想保证,把工序验收、过程控制作为创精品的技术保证。要求徒弟必须坚持“科学、严谨、扎实、高效”的企业作风,以旺盛的工作精力,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五个目标点:

1、一个月时间:

由于刚入职场,刚到项目上来,从内部,首先要求其通过对项目的质料学习,对整个项目,整个施工流程有所了解;了解钢结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钢结构常见质量通病的识别。从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到现场的安装,施工后的维护整

沈阳茂业项目东北经理部

铁骨仁心 钢构未来

个过程中,都要能独立的发现质量问题,并提出简单的整改方案;能简单的总结各个部分的质量通病及防止方案;了解品质管理的现场处理方案;

在素养方面,要求了解公司发展史,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应清楚地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应以什么样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怎样看待荣辱得失,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要做到有责任心,团队意识强烈,勇于承担,有良好的心态,坚韧的意志,敢拼搏的新人。

2、两个月时间:

入职两个月后,要能独立完成一些本职任务,要勤学好问,少说空话,大话,多学,多问,多做,多思考。要勤跑现场,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作好检查记录,对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监督整改。 掌握钢结构工程施工要点及各项规范要求;掌握钢结构焊接及焊接质量验收,工序过程的控制要求;能独立的进行项目质料归档,掌握施工过程技术质料整理;

在素养方面,通过上个月企业文化培训,使新员工形成一种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心理定势,以便较快地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相协调。保持良好的从业态度,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在有空闲的时间里,多读些课外读物,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3、三个月时间:

入职三个月后,除了对以上内容的再进一步提升外,还要做到能主持或参与编制项目质量监理规划和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进行策划;完成工程质量及内业质料,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能了解技术方面,安全方面,生产方面,商务方面的一些知识;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和一些绘图软件;了解QC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项目QC小组的活动;了解QC小组的活动展开模式;

在素养方面,要能够对外交往(监理、业主、总包单位)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处理一些对外交往问题;能策划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培养组织和协调能力;增加团队意识,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能够高效的做好上面交下来的任务。

4、半年时间:

入职半年后,要基本能在本职岗位独当一面,其他岗位也要做到有所深入了解;能够根据工人的水平制定并修改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施工质量验评奖罚制度,以便质量管理评定小组对工程质量量化评分管理;能够组织项目班组进行工程材料检验、工程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并负责大宗材料的检验验收,对外送检。

沈阳茂业项目东北经理部

铁骨仁心 钢构未来

在素养方面,除了以上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外,时间管理能力提升、有效沟通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提升;还有重要一点就是个人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能够衔接;培养自己在写作,文案方面的技能。

5、一年时间:

入职一年后,除了熟练掌握以前的能力并加以提升外,还要在各个岗位都承担一定责任,能处理一定的问题;能够负责对上级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各种报表及对外联络;能够负责项目QC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积极协助展开工程创优评优工作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

在素养方面,由于已经是入职一年的老员工了,所以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思想都要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对各个阶段进行总结,对一年来工作中的不足给予快速的改正,争取接下来的时间做的更好。靠实力,评业绩说话。为自己定的奋斗目标进行总结,无论成败,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境,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

沈阳茂业项目东北经理部

第二篇:硬件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

1. 熟悉公司制度、办事流程、熟悉相关部门(1周) 公司制度:请假、报销、出差等;

办事流程:OA的使用,领料、生产、退料等。

2. 熟悉SCR产品,主要熟悉DCU接口定义、计量泵接口定义、熟悉线束原理;(1周)

3. 去生产一部电气科做2周线束:并熟悉插针、插簧、护套、压接机的用法等;(1~2周)

4. 学习AutoCAD:需要会绘制线束(2周)

5.掌握基本工具的用法,如:焊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电流钳、可调电源、LCR电桥;熟悉基本元器件,如:电容、电阻、三极管、MOS管、LDO(TLE4275)、DC-DC(L557

5、LM25575)、IC、晶振;(2~3周)

6.Altium Designer:会做原理图、会绘制PCB等。(如果会使用PADS、Cadence均可不用学AD)。(2周)

7.按照原理图焊接电路板并调试(2周)

8.了解电路板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1周)

要求:自己安排计划,每周做工作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做笔记,并转化为电子档,提交相关领导。

2013-4-15

第三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江南大学(2010.1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

——北京邮电大学

自2010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被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以来,学校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从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和2011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中开始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通过开展多方研讨和调研,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加入企业培养环节,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与著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实行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双导师制”,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 工作进展

(一) 开展积极研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加强教师、企业和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学校和学院多次组织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企业资深工程师等相关人员开展座谈研讨,明确了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的高端的科学领军人才和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对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配套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统一了思想。

(二) 组织广泛调研,开展理论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国家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各高校与企业都是一种创新。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计划,我校通过参加一系列全国性的研讨会,多方调研,学习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 加强同企业沟通,听取企业提出的宝贵意见。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之课程内容改革探索”和“基于大工程理念‘现代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获学校2010年教改立项支持。信息安全专业持续多年对国外工程教育开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课题组成员于发表了“国外信息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多篇教改论文,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三) 改革教育理念,制订培养方案

信息安全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90人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该专业依托信息安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强大优势,充分利用校内、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培养信息安全研究型、创新型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杨义先教授通过整合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科研合作单位的强大资源,依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网络信息攻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力量,制订了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实施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或科研院所学习实践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可免试推荐攻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工程硕士。

2010年版信息安全专业“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保留2009年版培养方案中厚基础、重实践的理念,将专业课程分为密码学、网络安全、数字内容安全、信息系统安全4个模块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实践常态意识,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四) 实施内引外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努力探索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每位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学校正在逐步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以及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措施。计划引进有工程和研发经历的博士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考核办法,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研究、项目设计、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正在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培训和轮训的制度。

从2010年开始,信息安全专业计划在4年内达到6门专业核心课程: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数字内容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工程概论的师资具备5年以上工程经历。每年安排教师到信息安全企业或研究院所兼职、挂职锻炼。计划从2011年开始,启动信息安全专业教师认证资格计划。

(五) 学校大力支持,专项经费保证

学校对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给予专项经费支持。2010年支持每个

试点专业10万用于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并将随后的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计划的经费报学校明年预算。

(六) 依托学科优势,实施产学研合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学校在整合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成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信息安全专业已经与国瑞数码安全有限公司、北京安码科技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行业企业探讨了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与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具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产学研强强联合的优势)联系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灾备系统实习工作。

(七) 促进国际化交流,培养国际型人才

我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样化,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和法国亚眠大学开展互派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同时邀请了美国,意大利等一些知名大学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洽谈国际合作教育事宜。

二、 意见和建议

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实施以来,教育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有以下问题希望教育部能够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一) 学制问题

目前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模式与“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环节两者均要求有一年左右的企业实践。如果学生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得学士学位,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实践环节存在一定重复性。可借鉴国外(欧洲)普遍实行的5年本硕连读,其中含半年至一年的实习环节,更为合理。

(二)配套政策

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使企业感到有责任、有积极性接纳实习学生。以往的实践环节多依赖于学校、教师与企业的“私交”,这是不规范、无保障的。国家应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和大学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税收、安全、保险、教师聘任制度等制度,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

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在真实环境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三、 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和论证办法的建议

目前我校联系的大部分企业对申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抱积极态度。希望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对学生培养的责权利要求、设立学生实习伤害保险,对企业税收制定优惠政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习单位应不局限于企业还可以是科研院所,后者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主战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要培养卓越的高级技术人才,也要培养卓越科学家。国家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认证之间机结合,做到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北京邮电大学

2010年11月22日

第四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进展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二О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1 工程教育改革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必有之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推进全校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和突破点。从“卓越计划”在我校正式启动一年以来,我校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基本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顶层设计开始,系统构架、整体推进、配套实施、逐层落实,相继完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工作,完成了从公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课程体系重构,完成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优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内外)的整合工作,稳步推进了课程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工作以及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制订培养标准

“卓越计划”首先是人才培养理念的改革,而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必须通过构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标准来予以确定并进而在后续培养过程中予以落实,因此标准的制定是正确实施“卓越计划”的基本保障。

在培养标准制订的理念上,我们改变了过去以“知识点”确定培养标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各种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新模式。在培养标准制订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个主要措施:

首先是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对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学校出台专业建设指南,明确要求各专业针对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重新全面梳理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各专业先后进行了主要行业调研、区域调研、典型用人单位调研、毕业生和在校生调研。学校层面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各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组成四支调查组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成渝地区进行专项调研。通过行业调研和区域调研对不同区域和主要行业的宏观发展形势以及专业人才的总体需求有一个总体把握;通过典型用人单位调研为用人单位的侧重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毕业生进行座谈,掌握学生提供的详尽需求和建议。

其次开展第三方分析评估。在组织各项调研的基础上,为更为全面、定量地掌握客观数据,学校连续三年聘请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对当前人才培养效果分专业予以分析评估,充分掌握当前培养质量特别是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培养情况,找到与客观需求的差距,形成有针对性地制订标准的重要依据。

第三是启动培养标准制订工作。按照“面向工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2 要求,我们借鉴国际、国内可以参考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工程人才标准,包括ABET的EC2000标准、CDIO的能力大纲、国内部分专业规范,融合我校自己的分析定位制订具体到专业的培养标准,涵盖“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了一套成体系的、细化的标准,指引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

(二)重构课程体系

培养标准确定后,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培养标准,成为工作的重点。学校启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其核心内容即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整合。为引导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整合工作有序进行,我校出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南》,首先让每个专业重新审视并回答“为什么办专业?”、“办什么样的专业?”、“如何办好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问题。学校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理念、社会需求、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以及质量工程、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国际化等教学改革与建设等相关内容系统地组织到到专业建设之中,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新培养方案的制订遵循并体现了以下六大原则:

一是需求统领原则。以国际视野把握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学科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是一体化设计原则。一体化设计包含教学目标的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评估考核的一体化设计、培养过程的一体化实施、教学条件的一体化建设。切实将总体培养要求细化落实到每门课程以及课内外、校内外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要素在各个培养环节中的有机融合。

三是实践引导原则。精心设计实践项目,将素质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融入实践项目的设计中,通过实践项目中问题的分析引导出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 3 通过对实践问题的解决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能力培养。

四是能力递进原则。各类重要能力的培养须贯穿到四年培养过程中,在大一至大四的相关课程中设计能力培养主线,从认知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统筹构建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培养体系。

五是特色凝练原则。专业培养方案在综合考虑国内外专业认证标准、国内专业规范、专业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传统服务面向的发展需求和已有学科基础,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特色。

六是科学评价原则。逐步建立侧重能力评价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加强过程评价的体系建设,将学生领导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纳入评价内容。

全校各专业按《指南》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新制订,包括企业领导、资深工程师在内的专业教指委委员多次就课程体系的设置整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充分探讨,明确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关系、课程和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2010年7月和9月,学校对全校48个专业进行了两轮专业论证工作,完成了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详细论证和确定。通过重新梳理、调整、优化、形成新的以工程实践为引导、核心课程为支撑、以方向选修为补充,全部教学环节有机联系协同实现培养标准的全新课程体系。

(四)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本身的建设和改革是决定培养标准能够真正实现的关键。在引导各个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同步推动了全校公共基础课、工科专业公共课的改革,包括思想政治课、数理基础课、计算机基础课、 4 英语课、体育课在内的公共课确立了适应本校工程教育需求的课程改革目标,并在学期学时分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不程度的改革。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均按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了多套课程方案,并由专业学院和基础课程承担学院共同制订课程大纲,专业教师参与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部分案例设计。英语课由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构成,大一统一设置基础英语部分,大二开始根据基础英语成绩进行分层分流培养,提供8门课程供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学生修读。思想政治课程和体育课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原来五学期和四学期的课程延长至六学期,减少每个学期课时占用的同时保证思想教育和体育锻炼不断线。思想政治课还增加了实践学时的设置,强调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课程考核评价环节,打破采用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衡量学生成才的旧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特性和由总目标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制定基于能力导向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以《C语言》为代表的计算机类课程,采取分模块机考的方式,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强调编程规范和标准化;以《工程实践》为代表的团队实践类课程,在阶段检查基础上采取团队随即抽人答辩的方式给予团队总分,个人总分由团队制订标准和规则自行协商分配。在考核方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倡导并引导课程组构建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领导能力、学习研究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体系。

(四)校企联合培养

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环节。目前学校已根据“卓越计划”专门制定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在原有“3+1”校企联合实验班继续实施的基础上,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专门与中国最大的气象仪器设备研发制造企业中国华云技术公司、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研发制造企业仁宝 5 电脑(成都)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广电行业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企业索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实施“卓越计划”协议,并已在高年级率先开始实施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试点,具体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企业全程参与4年

该模式以我校现行的周立功“3+1” 创新教育实验班运行模式为基础。公司从大一即为实验班学生每人提供一套电脑和主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器件与材料,派遣公司专家定期来校或通过网络远程讲学和指导。学校为“3+1”实验班提供固定教室(实验室),配备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坚持早操、集中晚自习、演讲、讨论会以及文体活动等,并根据学习进程的不同将企业已开发项目分层次引入,一个月左右完成一个子项目的设计,每月一考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和项目设计能力的形成。大四时学生直接到周立功公司参与其项目的开发或在校参与周立功公司提供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周立功公司直接在周立功“3+1” 班毕业生中录用出色学生,或者把他们推荐给其他对口企业。

2.企业集中参与1年

在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前三年在校内组织教学,后一年在企业组织教学。合作企业提前半年列出企业阶段学习(实习)计划,学校根据联合培养单位提出的岗位需求,在校内进行双向选择预招聘,学校统一组织经双向选择确定下来的学生与企业签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企业培养阶段培养协议》,手续完备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岗位完成企业阶段学习。

3.企业累计参与1年

该模式将企业阶段学习分解为递进的两个部分,时间上主要以“0.2+0.8”和“0.5+0.5”的方式构成一年企业阶段学习。“0.2+0.8”模式中第一部分“0.2”一般在校内学习两年后学生利用暑期进入企业学习两个月,主要学习企业文化、工程环境、行业标准、工作规范、工艺流程,学生在此阶段结束后选择由校企双方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并根据题目有针对性地完成第三学年的校内专业学习;第二部分“0.8”在完成校内三年学习后根据毕业设计内容进入企业对应部门全程参与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0.5+0.5”模式中第一部分“0.5”指第七学期在校内校企联合实验室完成企业培养阶段的部分课程教学,教学方式以企业工程师

6 远程教学为主、现场指导为辅;第二部分“0.5”指完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的教学后,在第八学期进入企业,在实际工程环境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毕业实习、工程实践、毕业设计。

4.企业项目驱动模式

利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工程实践中心,对口专业学生经培训后进入中心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该模式主要针对因企业承接能力变化或学生个人意愿等其他原因无法进入企业完成学业的部分学生。学校参照原学籍管理规定,补充工程实践学生团队计分管理办法和学分替换方法。建立荣誉资格制度和优补与退出的竞争机制。

“卓越计划”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尚存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我校将始终坚持“卓越计划”指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把改革目标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统筹规划、科学部署,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卓越后备工程师培养之路。

第五篇:“青蓝工程”培养计划

中心小学“青蓝工程”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完成学校交给我的“青蓝工程”帮扶计划,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所帮扶的青年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其教学业务水平,特制订此培训计划。

二、培养对象:***

三、起止时间:2006年9月——2008年6月

四、内容及要求:

(一)辅导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1、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要让青年教师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引导青年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中巧安排时间,每学期读好一本教育专著,每周读一本教育刊物。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效果。每周摘录一篇学习笔记,每月撰写两篇教育教学日记。

㈡参与活动,磨炼内功

1、引领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活动,提高组织班队工作和管理学生的能力,要求所带青年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德育工作总结,所任班级努力成为优秀集体。

2、引领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研究活动,要求所带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本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每学期上交一篇优秀教案,每次评课要上交“评课录”,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写一篇能在市级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3、所带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镇组织的青年教师会教和骨干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努力做到一年上课过关,三年常规入门,五年成为骨干。

4、所带青年教师,每次外出听课后要认真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5、以做好教学“六认真”为抓手,苦练常规基本功,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使学科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㈢参与竞赛,全面提高

1、帮助青年教师参加镇组织的“三字一话”、说课会课、论文案例、兴趣特长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竞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指导所带教师参加各类业务竞赛,在各级竞赛中提高业务水平。

五、几项措施

1、要求所带青年教师购买教育专著及教育教学杂志,满足学习需要。

2、随堂听课及时指导、修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带头上示范课,传授好的教学方法。

制定人:***

****年**月

上一篇:工程劳务施工协议书下一篇:工程竣工资料目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