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2022-07-09

第一篇: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转型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大全)

转型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所谓转型国家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由社会主义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性剧变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些转型国家在政治上,从过去的以一党执政和党政融合为特征的传统政治模式向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为特征的西方式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在经济上,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转型国家”这一概念并不是纯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由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后所形成的国家,共有28个。 下面通过几个方面介绍一下这些转型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变。

一、经济制度的转型

苏东剧变之后,这一地区的国家立即开始实施从原有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转型。其经济转型不仅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而且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的转变这一更为重要的内容。除了匈牙利(采用渐进式转型)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转型都采用了激进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方式。休克疗法摧毁旧制度,使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不可逆转,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办法,在具备条件下可以取得成效,作为快速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不足取。东欧中亚通过私有化改造原有的所有制结构,转换基本经济制度。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调整经济政策,通过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稳定宏观经济 。

私有化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原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方向,决定了它们必然选择私有化的道路。以俄罗斯为例子,私有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证券私有化阶段,从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30日,以无偿私有化为主;第二阶段是现金私有化阶段,从1994年7月1日开始。 私有化摧毁了俄罗斯原有的所有制制度,确立了私有制的主题地位,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外国资本得以介入和控制,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二、政治制度的转轨

政治体制,东欧中亚国家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已经初步确立了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独联体各国大都选择了总统制,东欧国家则建立了议会制。

政党制度,东欧中亚各国的政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原来的一党制演变为多党制。剧变初期各国政党政治发展呈无序混乱状态,骤然涌现成百上千的政党,但规模和素质参差不齐。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政党法,使政党活动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社会政治思潮,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历史的价值观、彻底否定社会主义,这一思潮在剧变初期曾独领风骚,但随着奉行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派激进改革的频频触礁而渐失吸引力。民族主义思潮,面对西方大国趾高气扬的干涉和援助,相当一部分公众产生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许多政党打出了民族主义的口号吸引选民,极端民族主义也有所发展。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以西方社会党的纲领为蓝本,在接受意识形态多元化、多党制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经济的同时,主张保持某些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走“第三条道路”。奉行社会民主主义的政党多是由原来的共产党或工人党演变而来的。

总之,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苏联及东欧演变出来的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自己国家原有的经济政治,使国家得以转型,虽然其转型给这些国家原有的经济政治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破坏,但是经过转型之后不少国家又逐渐走上了经济政治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第二篇: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从引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是经济改革的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文化体制改革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实际上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二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这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战略意义: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力保证;政治体制改革为现代化提供新动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冲破既得利益集团;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政企彻底分开;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建设有效政府;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中国企业以一流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参与全球竞争。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力保证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能够为推动民主政治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他们能够推动社会的必要分化,有助于提高各阶层的知识水平,这是民主化的一个社会基础;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民众从传统意义上的“臣民”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公民意识的觉醒是实现民主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规则和秩序,而法治和秩序恰恰是民主化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政治体制改革为现代化提供新动力对中国社会发展来说,过去近30年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社会具备了步入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战略基础和社会条件。纵观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政治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一国的现代化才能持续。原因在于,有效的体制是现代化的前提,有效的体制包括有效的经济体制、有效的政治体制、有效的文化体制和有效的社会体制,而有效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为了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第三篇: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叶亚南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摘要

从引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二者之间的关

系。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 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在完善 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 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

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 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提出, 是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但此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 他方面的改革笼统而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 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 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作为独立的 任务提出来。1980年8月,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 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文中系统地论述了 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规划 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

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面临着实现全国财政 经济统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 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 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 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 大, 原来为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不再 适应新的形势, 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 出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在认真总 结我国的历史经验, 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 同 时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 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后。中央认为, 必须按照 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 走自己的路, 建 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 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财富 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要。

二 为什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 别, 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 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 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其中, 政府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在 体制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改 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甚至是在阻碍经济 体制改革的进程。1986年9 月,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关于政治体制 改革问题时指出: # 现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展, 使我们都深深感 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得到经济体 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从进行经济体制改 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的历程中可以窥见端倪。所谓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现 代化需要市场经济来实现, 而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合 理、高效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来保障。邓小平同志提出# 政治体 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 相互配合∃。具体来讲可以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相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 的。从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不难看出: 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 任务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中每一次认 识的深化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 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使之 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例如: 1982 年 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一经 济形式认同基础上。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是建立在# 公有制基础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上。1993年以后的政 治体制改革是建立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形式认同基础 上的。

(二)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 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和功能。它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它 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 甚至一定条件下与 经济相比占据首要地位,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它是对社会的 必要的协调和管理。对中国当前情况来说, 政府是经济改革的倡 导者和推动者, 正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 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得 以建立。所以邓小平深刻指出: #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 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不 能割裂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它们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 革紧密结合、协同发展, 既不能操之过急, 也不能明显滞后, 只有这 样才能充分发挥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保障功能。使经 济体制改革能顺利、健康的进行。总之,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 改革是当前我国的重大课题, 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 体制改革的现状下,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 中, 如何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 伐, 如何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正 日益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

第四篇:《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重新中学——

游天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或听取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对课中题和课后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3.通过分析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2.体会北京城及其故宫在建筑和布局上的特点。

3.理解《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地位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为什么自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教学方法:

在阅读的基础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启发激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古代中国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你知道我国古代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最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什么吗?)

(一)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1.明长城——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1)回顾长城:

秦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有一万多里,号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千米,大部分至今仍保持完好。

让学生回顾《长城》,说说长城的特点(高大坚固,气魄雄伟),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勤劳和智慧。

(2)研讨:

a为什么说明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气魄雄伟) b古长城有什么作用?(长城曾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起过重要作用。)

c长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凝聚祖先的血汗和智慧,象征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指导学生记忆:明长城,长又宽,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长城,长又长,全长一万三千里。

(你知道我国保存最完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什么吗?) 2.北京城(故宫) ——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内容,归纳北京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组成:北京城由宫城(紫禁城)、皇城和京城组成。

特点:布局严谨、笔直宽广;金碧辉煌、雄伟壮丽;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意义:北京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都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2)教师总结: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朝皇帝朱棣,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三、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长城,特别是北京八达岭长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故宫也是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课文我们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内容。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你知道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哪部书吗?作者又是谁呢?)

(二)《本草纲目》——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

1、作者: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小随父上山采药,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潜心研究医药。经过27年的努力,多方搜集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亲手试种药材,阅读大量医药书籍,终于写成《本草纲目》。

2、地位和作用:《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全书190多万字,收 入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0多种,收入药方11096个,并附有插图1100多幅,记述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和功效。 3.讨论:《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呢?(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信权威,敢于改正;严谨求实,潜心钻研,躬行实践,甚至亲手试种药材;厚积薄发,实事求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献身科学。)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书?由谁编写的呢?) ( 三)《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作者: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

2、地位和作用:《天工开物》详尽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还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分上中下3卷,共18章,约5.3万字,附图123幅,迄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译文为《中华帝国古今工艺》。

3、讨论:宋应星说:“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而当时是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际的四书五经,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因而得不到重视。)

四、课堂小结: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北京故宫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明《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五、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P——114页练习),教师辅导。

(一)“温故知新” 1.清朝。

2.清朝前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推动。)

(二)“畅想天地”(提示:北京的古建筑很多,如天安门、故宫即紫禁城、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题目很开放,随学生选择谈谈都行)。

(三)拓展:“自己动手”(安排学生课外完成)

六、宣布下课。

附:板书设计: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明长城

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北京城(故宫)

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本草纲目》

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五篇:政治改革和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

——副题(宋体 四号字)

考号:(楷体 四号字)姓名:(楷体四号字)

〔内容摘要〕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特定背景下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以及运动。它为政府管理与改革以及公共行政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野。管理主义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与批判的缺陷:基本价值的偏颇;对市场机制的迷信;公私管理的混淆;不当的顾客隐喻等。21世纪公共行政的重建需要关注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关注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的互动,不可陷入偏狭的陷阱。

〔关键词〕公共行政 管理主义 反思性批判

一、 导 言

自19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正如学者罗森布鲁姆所言,由政府再造所促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其理论及实务均已展现其独特之处,成为与传统管理途径、政治途径以及法律途径并驾齐驱的新研究途径。(Rosenbloom1998P.20)同时亦对公共行政学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依学者哈贝马斯的分类,科学认知包括三种旨趣,即经验-分析性科学(empirical analytical science)、历史-论释性科学(historical-hermeneutical)以及批判取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 science)。本文的旨趣在于分析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主张以及实践的内涵,探讨其出现的环境系络(context),进而进行批判性反思。

二、 公共行政管理主义之内涵

从1980年代以后,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这一运动被冠以不同的称号,如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market-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企业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甚至具有政治理念色彩的名称,如新右派(New Right)(Gray1993)、新治理(New Governance),尽管名称各异,但基本上却描述着相同的现象,即传统官僚体制已经被新型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所取代,并认为公共部门正浮现出新的典范(New Paradigm)(Owen E.Hughes1998P.1-4)。那么,这种公部门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包含什么样的内涵呢?依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西方国家所展现的政府改革的共同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

(2)服务以及顾客导向的强化;

(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以及竞争功能的引入(OECD,1990,1993,1995)。学者拉森和斯图亚特(Ronson & Stewart1994P14-15)认为,它包括:(1)视人民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价值;(2)创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3)扩大个人以及私部门自理的范围;

(4)购买者的角色须从供给者的角色中分离出来;(5)契约或半契约配置的增加;(6)由市场来测定绩效目标;(7)弹性工资。

学者胡德(Hood1991)特别归纳出其七项要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的特质为:

(1) 在公部门之中放手给专业管理,这表示让管理者自己管理;

(2) 目标必须明确,绩效必须能够加以测量;

(3) 特别强调产出控制,重视实际的成果甚于重视程序;(4) 走向分解的转变。分解(disaggregation)的意思是透过小型政策领域的机关设立,而将大规模的部会分割开来;

(5) 转变为更大的竞争性;

(6) 重视私部门型态的管理行为;

(7) 资源运用上的克制与节约。

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来看,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主张:第一,公共行政研究的焦点在于结果而非运作的过程;第二,为了实际结果,公共行政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以提供更佳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各机关一方面应如同企业般从供给者与需求的互动过程中取得经费,另一方面也要与其它组织进行竞争;第三,配合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公共行政也应强调顾客导向(Customer Driven)的观念;第四,政府应该扮演"导航者"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定位于确保各项公共服务与公共财货均可被顺利提供,但却不必要自己动手处理;第五,政府应推动法规松绑的工作,今日的公共管理应改变过去唯法则是向的观念,更重视市场竞争、顾客需求以及成果的达成;第六,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授予权能(empowered)以充分发挥创意并投入工作;第七,公共行政的文化应尽可能朝弹性的、创新的、问题解决、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方向发展。

三、 公共行政管理主义的历史背景

在分析管理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时,学者波利特(Pollitt1990)曾指出,管理主义的核心思想,根本是一种政治人物所信仰的意识形态,因配合社会与经济情境的改变,最后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观点,并因此在实践中予以推动。的确,导致管理主义兴起,是多种因素所构成的,具体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为重要:

1、 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福利更加观念的推动下,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政府的角色多样化,尤其是为保障公民之福利,政大量透过立法管制干预人民的生活,包括经济性的管制和保护性的管制,其结果是一方面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为支付大量公共开支所采取的重税政策也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民众的不满。在此情况下,政府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抨击,如胡斯所言,对政府的抨击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政府的规模太大,而且消耗了过多的稀有资源;二是政府的范围,政府自身陷入了过多的活动,而且许多活动的提供皆有替化方法可以运用;三是政府行事的方法,认为透过官僚体制提供服务必然导致平庸和无效率。

2、 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工业化国家朝福利国家的方向发展,造成政府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而经济衰退、失业率的上升则形成了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如何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节省政府的施政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自然成为各国执政者面临的核心课题。在此情况下,思经政府改革以缓解财政经济压力,追求国家竞争力必成为一重要策略。

3、 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问题、都市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消费者保护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种族歧视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ungovernability)的增加。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政府功能实有力不从心之感,加之官僚体系本身的保守、消极、被动,以及官僚制度的墨守陈规、不负责任、衙门作风、繁文缛节、官样文章、腐败,正如凯顿(G.E.Caiden1991P.1)所言:不管东西方国家,均可发现许多相似的行政问题,如行政傲慢(administrative arrogance)、无效能(ineffectiveness)、无效率(inefficiency)、行政帝国主义(administrative imperialism),均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在此情况下,政府改革的呼声日盛,特别是让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市场的呼声而起,缩小政府职能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4、 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管理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运动,正如波利特所言,管理主义乃是新右派在思考国家时,一种可接受的门面。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具有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的政党在西方执政,新右派的政治主张抨击60年代盛行的社会福利国家和政治有许多重要缺点,例如多元主义盛行使公共支出大幅增加;官僚体系偏好扩大自己所能享有的资源以致发生"预算最大化";公共服务系垄断型态的运作模式;政府过度扩张的结果威胁个人自由,同时不利于企业及企业精神之伸张;政府寻求均等的社会正义措施缺乏正当性;公共支出大幅增加会因举债而排斥私部门之成长。在他们看来,政府之失灵比市场更为严重。对于新右派的信仰者而言,更佳管理提供了一种标签,其中私部门领域可引进公部门之中,政治控制可获得强化、预算削减、专业自主性降低、公务员的工会弱化,以及半竞争性的架构将奋起赶走官僚体制天生的无效

上一篇:露珠赞阅读题答案下一篇:廉政谈话提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