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23-01-22

宁夏畜牧产业资源丰富, 特别是“清真”肉食品,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治区农牧业经济紧紧盯住“清真”肉食品这一产业链, 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已形成的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中, 把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摆在了全区大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 明确提出:大力建设现代优质畜产品基地, 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饲草料基地建设;推进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产品营销市场化和动物疫病防治网络化, 突出抓好优质牛羊肉、奶、毛皮三大主导产品;积极发展新农村养殖园区, 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 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目前全区知名品牌产业如夏进乳业、北塔乳业、圣雪绒绒业等龙头带动企业还很少, 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较少, 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 这使宁夏畜牧业长期滞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加之近年来暴发的牲畜口蹄疫、禽流感、蓝耳病等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 而且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的威胁, 要加快动物防疫防治网络化就要解决好畜牧兽医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宁夏要走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 迫切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这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特别是需要加大与宁夏特色畜牧产业相关的畜牧兽医专业的建设力度, 提高本专业和专业群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1 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防疫监督机构、各类乳品加工企业、农村特色养殖园区等岗位急需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现状, 按照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自治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区域畜牧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及高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确立以培养“能下圈舍养、能上门诊治、能进农户教、能去市场销”的“四能”人才的指导思想, 以畜牧兽医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核心, 以“渐进式蜕变”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 采取校企共建方式, 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核心课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两项功能, 立足宁夏为现代畜牧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畜牧兽医专业所从事职业对象是牛、羊、猪、禽, 其岗位特点是脏、臭、危险, 要求今后的从业者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耐劳精神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 面对目前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缺乏职业使命感的现状, 根据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彻底改变黑板上养牛、教室里治病, 充分利用全真的生产环境及职教资源实施圈舍教学、门诊上课的改革, 让学生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实现教、学、做融为一体。根据四大养殖业的生产流程, 完全在畜牧生产一线中办学, 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 将理论教学镶嵌在实践教学主线上, 根据畜牧养殖企业的多样性、培养方向的多向性和学生职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 拓展多个专业方向, 形成“四大养殖、疾病防治、饲料、兽药”四大技能模块, 应用“渐进式蜕变”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渐进式蜕变”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四个阶段连环相扣进行培养:第一, 认知实训+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先带学生下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农民养殖园区, 按照“养、病、料、药”子模块中循环进行认知训练, 让学生了解熟悉专业的性质, 了解有关专业基础技能, 熟悉生产过程, 初步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基本职业概念;之后在校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二, 单项技能掌握阶段。按照畜牧业岗位需求的特点, 以“四大养殖、疾病防治、饲料和兽药销售”四大模块为单元逐一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单项技能, 夯实专业基本功;第三, “岗前强化”综合实训阶段。安排学生综合实训, 开展“养、病、料、药”的完整循环实训周期, 在饲养中应用繁殖、在饲养中学用饲料配制、在饲养中用药预防和治疗疾病;第四, 顶岗实训+技能鉴定阶段。学校与企业、农村特色养殖园区农户签订学生实训协议, 并完成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获得“双证”。四个阶段素质教育贯穿始终, 强化学生在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极强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

2“渐进式蜕变”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渐进式蜕变”培养模式的各阶段四大技能模块为实践主线, 按文化基础够用、理论基础实用、专业技能有用的原则划分出子模块作为教学单元, 保证教学安排连续进行, 使不同特色的教学模块能一环接一环, 环环相扣而有序的向纵深发展, 最终构建起一套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内容合理的能力教学体系。这就形成三年三实践, 实践不断线, 学生操作能力循序渐进蜕变成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3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和技能培训鉴定

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按照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根据自治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和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高职课程设置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改革, 对课程进行整合,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 主要理论课程镶嵌于实践教学之中, 从技能形成的规律入手, 以单元训练大纲为依据, 以能力为中心组合串讲相关理论知识, 有针对的增减过去教材中部分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把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模式的全过程, 构建适宜“渐进式蜕变”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核心课程, 与养殖企业共同编写教材 (见表1) 。

积极推行职业技术培训与教学过程、职业技术鉴定与课程考核、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融通的“三融通”课程改革, 开展家畜禽饲养工、兽医防治员、疫病检疫员、繁殖员、乳制品检疫员等工种群的培训鉴定, 融职业工种培训于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学生“双证” (毕业证、技能鉴定证) 毕业。

4“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建设

畜牧兽医专业和专业群从业人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教学水平。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实践技能强但缺少教学经验;高职教师理论教学水平高科实践经验不足, 要使“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健康发展, 按照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养要求, 以培养、促新、引进为主导, 在教师队伍中培养专业头人、骨干教师, 促进青年教师锻炼成熟, 在行业中引进或聘用专业头人、兼职教师。

1) 通过在职进修、脱产学习、函授和攻读学位等多种途径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提高学历层次;2) 通过带职下企业锻炼、校内外基地蹲点锻炼和技术培训等多种途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专任教师专业实践技能, 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教师队伍;3) 引进专业带头人、外聘兼职教师。

摘要:根据宁夏现代化畜牧业发展需要, 宁夏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立工学交替的“渐进式蜕变”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应的课程建设、结合该模式优化专业核心课、加大“双师”培训。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双师”培训

参考文献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

[2] 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教育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2006.

[3]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2006.

上一篇:VSP勘探野外采集信息化模式下一篇:基于公司治理角度下的东芝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