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研究——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10

1 引言

一般来说,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参加高考后的高中毕业生, 这部分人一直接受应试教育, 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 对企业的种类、生产经营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对会计的相关内容更是知之甚少;另外一部分是从中职毕业参加分类招生考试进入高职继续学习学生。这部分人虽然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 但是限于年龄等方面的限制, 一般接触的知识较浅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 我们优化专业课程的各个方面就变得尤为重要。

2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院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必备的会计职业技能, 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我院高职会计专业现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生源质量

每年的高考录取线可以直接体现西北地区教育和中东部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即便是在西北地区的宁夏也随着近两年高铁项目的建设, 西安一些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在宁夏招生, 并配以直接发放录取通知书和学费部分减免等方式争夺我们的生源。再加上近几年三本院校的兴起, 使得我们的生源锐减较为厉害, 生源质量较2012届入学的学生来说数量少了, 质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3.2 教学方法过时

没能进入本科院校就读的学生特点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差, 易受别人的影响, 但是动手能力较强。而我们的教学方法仍然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虽然我们的实训课程较之前已经增加了很多, 但是实训课程离实际工作还有很多差距。

3.3 师资水平有限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双师型教师的比重, 但是会计专业教师即使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 还是仅限于理论水平的提升, 为获取实践经验, 学校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但是财务岗位涉及很多公司秘密, 所以企业不会将其的财务岗位交给一个非内部人员, 且我院教师挂职时间一般都是一学期, 企业更不愿意让挂职教师接触其财务工作。

3.4 课程体系不合理

以我院2016年高职会计人培方案为例, 基础会计 (含实训) 、财务会计 (含实训) 、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应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管理构成专业核心课程, 经济法、电算化基础、供应链管理、会计综合实训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以上课程中缺乏审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 学校取消这些课程是觉得这几个课程学生学习难度都较大, 加上学生的学制有2.5+0.5变更为2+1, 所以在校学习时间变为两年使得本来就紧张的课时越发难以分配。

4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与当地产业发展相适应, 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技能, 在生产、管理、工作一线的基层管理工作人员。应能胜任出纳、收银、成本核算、材料核算、总账、报表等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 目前对我院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以下构想。

4.1 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更适应新法规、新准则不断颁布与更新,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也要顺应这种变化, 及时更新课程。例如2017年上半年几乎全国范围内停止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证被列为建议取消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涉及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教学内容上与经济法基础的大部分内容相重复。而我们在给学生授课中还有该门课程, 可以考虑取消该门课程, 增加经济法基础的课时, 使得授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细致的讲授该课程, 并将该课程提前至第一学期开设, 因为这门课程是初级会计师证的考试科目, 而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后会计最基本的证书就变成了初级会计师证。

4.2 更新教材内容,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新教材的出版在新政策、新准则颁布之后才能编写、出版, 因此我们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不可能及时做出更新, 这样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相互讨论及时做出授课内容的更新。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2015年初级职称教材按应付职工薪酬等准则进行了更新,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在2017年上半年才对内容进行更新。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准则刚变化后按新准则讲解, 而有的教师任然按原来准则授课。如果同头课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让每个学生学到的都是最新的内容。

4.3 注重实训课程的质量,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要想注重实训课程的质量, 首先就必须有企业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其次应该将我们的仿真模拟实训换成真实的账务数据。教师队伍结构不仅仅是老中青教师的年龄结构搭配这么简单, 还应注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入。这种引入可以考虑以下三种形式:第一, 应与学校建立实训基地的企业明确约定, 学校开设的专业只要在该企业有相应岗位就要接受相应教师的挂职锻炼, 以获取相应的实践经验, 包括财务岗位。这样可以有效利用企业提供的平台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第二, 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商讨, 保证企业优秀人员作为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 按时给学生讲授实训课程。第三, 在招聘教师时可以考虑引入一部分在企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 适当降低对其学历等方面的限制。

4.4 授课教师相对固定

我系教师的授课课程和年级经常波动, 这样使得教师经常要备新课, 今年总结的经验明年用不到, 过几年可能会过时, 也不利于将课程讲精。尤其是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我认为如果可以让给授课教师固定讲授两三门课程, 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 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可能比经常变换教师的效果好一些, 更有利于会计专业的建设。

摘要:会计专业一直作为我院重点专业而存在, 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会计工作人员, 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我院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对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几点构想。

关键词:高职会计,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 杨智慧.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 .

[2] 杨显彪.对中高职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思考[J].课程开发, 2006 (5) .

上一篇:混凝土滑模摊铺机在施工机场场道的应用下一篇: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