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在教学中的案例

2023-03-17

第一篇:魏书生在教学中的案例

魏书生老师教学实录鉴赏

在观看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06年在长沙市主讲的一堂公开课之后,我深有感触,魏老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堂课一开始,魏老师面带笑容,亲切可掬地来到了讲台上,穿着一套简单朴素的黑色西装,平易近人。“很高兴为学生们服务”,他笑着说。态度和蔼可亲,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他走到台前将话筒从架子上取下来拿在手中,走到学生中间去,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

因为是示范课,所以台上坐着五十几位同学,台下还坐着几百名前来学习的老师们。魏老师亲切地问同学们“听得清楚吗?台下那么多老师看着,大家紧张吗?”学生们整齐地回答不紧张之后,他还跟大家说说笑笑让大家放松心情,最后让同学们集体大叫三声:不紧张,从而让学生们真正地放松下来。

接下来开始上课了。在班长说了“起立”,同学们齐声说“老师好”之后,魏老师并没有立刻让同学们坐下来听课。他说“咱们师生一起站着,先来做一道口头作品题。大家可以七嘴八舌、乱七八糟、随随便便、颠三倒

四、翻来覆去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且用商量的口吻与同学们商量,愿意不愿意做这个课前练习。用先闭上眼睛再举手表决的办法保证了投票的公平、公正。最后在基本上全部同学都表决同意的情况下魏老师布置大家以“2020年我的一天”为题口述作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作文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调动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最后,魏老师安排同学们坐下来,并且说:“我相信同学们会为了设想中美好的一天而努力,对吗?”鼓励学生上进,奋斗。

魏老师的公开示范课并不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哪篇课文,而是现场发书,现场教授所学内容。发书的形式是让同学们分为三组比赛,看哪一组能够快而不乱最先全部拿到书。

关于当天上课的内容,魏老师让学生们猜猜看。有同学说课文太多猜不到,魏书生老师则鼓励大家,“一次猜不着,猜两次。两次猜不着,猜三次。总共也就20篇课文,最多猜20次就可以猜出来。千万不要轻易说做不到,多试几次,一定能成功。”最后,同学们才猜了两次就猜中了魏书生老师今天的课题——《人生的境界》。

通常语文老师一篇课文都是花两个课时来讲解,魏老师提出他要用一个课时来讲这篇课文。然后让一个同学帮他掐表,到时间了提醒他下课。

接下来,正式开始授课了,哲学大师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

魏书生老师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帮他写下板书大纲。包括课题名称,以及四个知识点:

一、作者;

二、三个词;

三、几种境界怎样达到;

四、课后练习。他说讲完这几个点,这篇课文就基本学完了。

首先,魏老师让同学们找出《人生的境界》这篇课文的作者简介情况,作者名称,哪里人,什么身份。同学们很快就在书本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且可以在大声朗诵之后基本上背出来。为了考核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魏书生老师随便抽点了一位男同学上去写出答案。魏老师说“书上有的东西自己看,要充分利用课本”。

接下来,魏书生老师在课本上找出了三个重要的关键词,觉解、入世与出世。同样也是叫同学们自己找到词意,理解并学习其中的内涵。“觉解——了解和自学;入世——投身到社会;出世——超脱人世。”接着提问“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学生们基本可以从课本找到答案“提高人的心灵境界”。 然后从同学中找出一位到讲台上去写出第二点中三个词,以及它们的释义。

第三点是本篇课文最重要的地方。魏书生老师先引导同学们找到《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所提到的人生四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让大家齐声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然后了解这四种人生境界分别指的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构建本文的知识框架开始,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进而掌握其中的知识点。魏老师掐表,考验学生们对第三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们你追我赶,不亦乐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对人生四境界如何达到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照样,魏老师又叫了一个同学上台去写出人生四境界的知识点。

最后就剩下课后练习了。魏老师先让同学们齐读了课后习题中的第三题,那是一个很活泛的自我思考题目,魏书生老师充分引导同学们的思维,留给大家广阔的自我思索的空间。而课后练习的前两题,魏老师则采取男生读题,女生回答,或者女生读题,男生回答的办法。既让男女分组形成比赛的局面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又能让他们得到思考与休息相间隔的机会,一举多得。

到最后整篇课文讲解结束,魏老师还剩了两分钟的时间。魏老师利用最后两分钟的时间,与学生们亲切交谈,征询学生的意见。而且表示在课间的时候,老师也应该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

整堂课下来,魏书生老师一直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笑容可掬的状态出现,与学生们拉近距离,课堂氛围轻松自在,师生们都受益匪浅。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充分调动,集体荣誉感、协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终,这堂示范课圆满结束。

相信那些孩子们,一定会对魏书生老师的这堂课终身难忘。

第二篇:《统筹方法》教学实录/魏书生

《 统 筹 方 法 》

魏书生老师课堂教学实录简评要点

师:同学们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千位老师听课,大家有些紧张吧?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边讲方法边指导,学生按教师要求做动作)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心情轻松了!

师:心情轻松了,咱们上课(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评:引导学生适应上课环境因为魏老师是用别人的学生上观摩课,这一步似不可免

师:老师要讲的这篇文章大家可能不愿学同学们愿学小说、散文、诗歌,不愿学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一篇说明文,施加一个意念,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不愿学的文体学起来都快乐,那么语文学习不就成为一件乐事了吗?我们这节课学《统筹方法》(用隶书体板书:《统筹方法》)

师:先不要翻开书,同学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生:(集体)华罗庚

师:华罗庚的身份?

生:(集体)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什么叫“统筹方法”?谁能不看书,凭自己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生:就是笼统说明事物的方法

师:她敢于独立思考

生:就是系统的完成一件事的方法

师:有点接近正确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那好,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答案争取一分钟内找到并记住这个概念,现在开始!(学生看书,半分钟后陆续举手要求回答)

师:请找到答案的同学一起回答

生:(齐)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师:对,同学们没用一分钟就找到并记住了这个概念同学们说,这叫什么说明方法?

生:下定义

师:对作者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谁愿意到前面,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定义?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写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比赛好吗?(学生们热情的推荐,被推荐的男生说:“我一定能取胜”,教师赞许,男生同女生上台板书)

师:写得正确,字很工整,看上去男同学写得更好一些(男同学会心的笑)

评:课文的题目就是本文要说明的内容理解了什么是“统筹方法”就为下面读懂课文打下了基础教师从题目入手,用“激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很快的从课文中抓住“统筹方法”的概念并且记住了;动手的是学生,落实的对象也是学生,而且看得出来——学生感到很轻松这个设计可谓巧妙

师: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准备教会大家哪凡件事呢?(学生七嘴八舌,教师边重复边板书:学习重点: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

师:大家听我喊“预备一起”,用一分钟看课文下面注释,然后自问自答,可以出声(学生迅速翻开书看)

评:定向,这是魏老师教学法中很重视的一个环节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

师:我暂时不提问,下面做第二件事,老师想领着咱们思维的战舰驶向何方呢?(学生边思考边说,教师板书;1.字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无稗益2.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3.读懂全文,会说、会写、会用)

师:先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同学们想用多长时间在课文中找到这个例子并记住它?

生:(齐)一分钟(接着学生立即看教材,全神贯注,学习积极性极高教师看表一分钟后)

师:时间到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

生:泡壶茶喝(听众大笑)

师:(笑着纠正)是“烧开水泡茶”请你把烧水泡茶过程讲一遍好吗?(学生回答)

师:他说得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他说泡茶有几道工序?(学生历数五道工序)

师:作者说这五道工序有三种安排方法,书上还画了图表说明大家看书上图表是对哪一种方法的说明?

生:(集体)是对办法甲的说明

师:办法乙和办法丙怎么样?

生:这两种办法都窝囊

师:作者没说“窝囊”,他说的是“窝工”好,下面准备把办法乙和办法丙也分别用图表加以说明,请男女同学各自推荐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画图(男女生各一名到前面在黑板上画图表)

师:让他们两人先画,咱们看书上图表,大家想,如果文章没有文字解说,只有图表,能不能看得懂?

生:光有图表,我认为也可以看懂因为图很清楚,图上又有文字(学生指着图述说了一遍)

师:好!他说得很明白,的确只看图也能懂现在大家看黑板(女学生已经画完,教师对她小声说了句话,她转身在图上改了一处)

师:同学们看,他们画得对不对?

生:办法乙我认为画对了,办法丙画得不对(教师请他上黑板订正,并交待下面的同学可以商量,可以上讲台帮助修改一男学生在座位上小声说图画得不对,教师亲切的拍拍他的头,笑着问:“你怎么不上去改?”男同学站起来跑到黑板前修改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热烈商讨,有的跑上前去,黑板前有四五个学生争争抢抢,你擦我画,很是活跃)

师:(男女生都已画完,回到座位)好,我们比较一下,看起来还是女同学画得好一些,一看图就一目了然男同学的图表用序号表示,也算是一种创造(女生们非常自豪,男生们也觉得公平)

评:学习用图表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做两件事:1.从课文里找到“烧开水泡茶”的例子,复述——搞清楚泡茶有几道工序,进而确定“甲”办法最好2.让学生给办法乙和办法丙画出图表如果说第1个小环节是“大众化”的——很多教师都这样做过,那么,第2个小环节的设计是魏老师独出心裁的“匠心”——它可以便学生仿照办法甲的图示动手画一画,实践一下图表说明的方法;在学生动手画图表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又乐此不疲真是一石三鸟有了第2个小环节,再来看看第1个小环节的作用,其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如果第1个小环节没有第2个小环节支撑,其价值也就很小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却正是在第2个小环节上——让学生去动手学、做

师:图表说明法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现在看我们思维的战舰距离第三个目标“读懂”还有多远呀?请同学们把全篇阅读一遍,重点读结尾一段(学生读)

师:懂了没有?

生:(集体)基本懂了

师:懂了,还要会说每位同学都把办法甲说一遍,七嘴八舌的说,大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要解放自己(学生纷纷大声述说)

评:“懂”是相对的,大声“说一遍”较之教师“讲”——对这样的课文来说,要有用得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又会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魏老师要做的一切都是从学习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活动起来,要落实在学生身上

师:不仅会给别人讲,还要会写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时间用笔写了,课上我们说,其实是用“口”写,回去以后把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就是用笔写,同学们愿意的话,回去写一篇短文,作业我不检查,因为我明天就要回辽宁了请同学们增强写作业的自觉性除了会说、会写,还要会用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我们应用统筹方法的实例,大家愿意商量还是愿意自己想?

生:自己想

师:自己想也可以,商量也行(过了两分钟学生要求发言)

生:比方说打扫一间房子、桌子、凳子、墙壁,那就可以先踏着桌子、凳子

师:她说的例子属于统筹安排工作进程范畴,但跟今天所学的联系还不太紧密谁能举一个做事窝工的例子?

生:比方我星期天帮妈妈做饭做菜,我家有两个煤气灶,可我却先摘菜、淘米,然后才想起烧水做饭,做完饭,才想起做菜,这样就窝了工

师:怎样才不窝工呢?

生:我先烧水,等水开的这段时间,淘米、洗菜水开后,米下锅,等饭熟的这段时间炒菜这样就节省了不少时间

师:他讲得很好,谁能让自己的思维从厨房和家庭中解放出来,举一个别的例子?

生:学校开运动会,总是在进行竞赛项目的同时,安排田赛和团体操,这就节省了时间

师:这个例举得好,大家如果细心,还可以发现更多的使用统筹方法的例子同学们以后参加工作,就可以用作者教给我们的统筹方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学会这样做工作就等于——

生:延长生命

师:对!延长生命请同学们商议总结一下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与学习过程(学生们兴高采烈的说本节课三个学习重点及难忘的学习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盼望大家今后经常运用统筹方法,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评:最后这个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举例子”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好课文内容,同时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

总评:魏书生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

语文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训练课,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训练课,而接受训练的是学生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训练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就是在接受“训练”魏老师的课上,教师只是学生阅读和表达训练的组织者,我们见不到教师过多的讲解——因为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去“有所得”,而这样的课文学生通过努力又完全可能自己解决问题

二、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这节课,学生学得活跃,教师上得轻松除了魏老师的教学设计巧妙之外,他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组织课堂教学,不能不说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教师充分利用“鼓励机制”,注意表扬,或用语言表扬,或投去赞许的目光;不批评任何一个在回答问题中出现错误的学生,多是给以引导或鼓励(鼓励其大胆思考);即使纠正学生答题的错误,也往往是小声提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利用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男女学生之间开展学习竞赛从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魏老师在学生竞赛中又很注意平衡,不使男生或女生感到失落或难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离开教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篇: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1950年 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1968年 到辽宁省盘锦地区新建农场当下乡知识青年。 1969年 受上级指派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 1978年 2月到当地的盘锦盘山县三中做语文教师 。

 1981年 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 1982年 6月,被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授予 “劳动模范”称号;

 

 

 1982年9月,中共盘山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

1983年 5月,被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授予“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

1983年1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五讲四美先进个人”称号;同月赴京参加全国中语年会其教改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其影响开始波及整个中国教育界。

1984年 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1984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 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

1985年 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6年 3月,被任命为盘锦市实验中学的校长兼书记;6月,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1987年 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辽宁省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1988年 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5月1日作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登上天安门参加观礼活动;

 1988年9月参加全国工会代表大会;被辽宁省政 府授予“辽宁省有突出贡献科技管理人员”称号。

 1989年 被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 1990年首次“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中,以名列第二位的选票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1998年 经评选被全国教育工会授予“中国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

1999年 被盘锦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公仆”称号。

二十多年来,魏书生已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作报告1100多场。上公开课600多次,堪称全国之冠。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5本书。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和《魏书生文选》(

一、二卷)等著作均已重印多次,广受欢迎和好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出版时,陈幕华、孙起孟、陈锡联、张承先、柳斌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座谈会,对魏书生及其有关著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还特地为《家教漫谈》一书题了词。

魏书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第三代教师的杰出典型。他工作出色,事迹感人,讲演精彩,文章质朴,论著不同凡响,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

归纳魏书生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

思想: 民主的观念

 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 方法:科学的方法

民主的观念

 1.生活阅历—文化大革命专制行为—民主素质低下

 2.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人生、社会、生活、教育  3.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仁、君子

 商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商量,就是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商量,也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控意识

 民主象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

教育目的

切身体会  认识世界  哲学思想  教育规律 

科学的方法    积极探索—学习借鉴 善于总结---勤于笔记 遇事商量---宽容平等

(一)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解读

1、从修身开始,推己及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其内容一般都是先论班主任的任务,再讲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最后谈班主任的修养。班主任的经验专著,则常常是先谈如何建立班集体,再谈如何组织活动,如何培养干部等等,最后才谈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问题。总之都是把班主任自身的问题放在最后来讲。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以下简称《漫谈》)却一反常规,第一章标题就是“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四、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解读

  

《漫谈》的这种章节顺序和篇幅安排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的一大特色:从修身开始,推己及人。

 当大批的班主任整天绞尽脑汁琢磨如何管住学生的时候,魏书生却另辟蹊径,琢磨如何改变自己,然后用改变自己的方法去改变学生。他的做法是:从自我教育走向教育。确实不同凡响,高人一筹。 

 魏书生把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他自己从1968年开 始写日记,坚持不懈,受益非浅。于是他推己及人,要求学生都写日记,要求青年教师也写日记,甚至推而广之,说:¡°如果我们11亿人有一半人坚持长年写日记,那我们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真会提高得快一些。¡±(《漫谈》159页)

魏书生小时候曾熟读《今古贤文》。他说其中许多格言警句¡°深深刻在脑子里¡±,成为指导他言行的¡°明灯¡±。(《漫谈》173页)于是魏书生从当老师起,就让学生抄写格言警句。

 此外,还有写座右铭 、控制三闲等做法,均从自身经验得来。

魏书生不象许多别的教师那样,为了教育学生而提高自己,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储备自己的“一桶水”,他是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寻找教育学生的门径。别人的出发点是教育学生,他的出发点则是提高自己。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魏书生可贵的自我超越精神。

 魏书生为什么对学生有这么大的魅力?关键在于真诚。真心实意的激情最能引起人的共鸣。魏书生的教育方法,都是他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确有成效的,因而是他坚信不疑的。他介绍工作经验,等于展示自己的心灵;他谈工作方法,等于宣讲自己的成长史。

魏书生相信“天人合一”,认为“天人合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漫谈》154页)他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有点“天人合一”的味道。他与他的工作“合一”了,他与他的学生“合一”了。他就是学生,而他的学生,则分明是一群“小魏书生”。这是名副其实的以身作则,即,我不是为了教育学生才“做”出榜样的,我本色如此,就可以为楷模。

魏书生在《漫谈》一书中并没有大谈师爱,他更强调的是尊重、理解和关心。魏书生说:“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象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漫

2、阳刚之气(尊重、理解和关心)

 谈》43页)

 既然教师是高山,学生也是高山,那他们之间就不是付出爱与接受爱的关系,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此前提下,才谈得上真正的师爱,因为只有互相平等、各自独立的人们之间,才会有真正的爱。

魏书生不把小孩当小孩。

 魏书生从大处着眼,响亮地提出:“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引导学生摒弃琐屑的身边小事,放眼世界和未来。他敢于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他鼓励学生都成为强者。他有一个看法很有价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吸引他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会深起来。”(《漫谈》197页) 

 “法治教育”代替“人治教育”  让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都不做;学生违反班规,不写检讨书,而写说明书给自己。让自己跟自己“斗”)

3、管理艺术:班级管理自动化

      (1)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 ①计划立法系统

从空间、时间、偶发事件上制定一系列计划、规矩、制度、程序。

空间上: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时间上:事事有时干,时时有事干; 偶发事件也尽可能制定具体计划、程序

 ②检查监督系统

   自检、互检、班干检、班集体检、班主任抽检 ③反馈系统

个别讨论反馈、班干反馈、班集体反馈、家长反馈 (2)具体的管理方法 如:日记¡ª¡ª道德长跑;格言与座右铭;选¡°闲话能手¡±,减少¡°三闲¡±;写说明书;出班级日报;起外号等等。

 参见:魏书生的¡°班纪班规¡±

 商榷:按规定的题目写日记(其实这已经不是日记了)。你必须在课桌上摆一个统一规格的座右铭,上面必须有“自己要追击的同学的名字”。你必须用两平方厘米的“微型选票”选举“闲话能手”。不管你赞成不赞成,你都得按要求练气功。犯了错误写“说明书”(这本是个好主意)则不管你的心理过程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写出规定的字数。甚至考试前要“独往独来”也有规定,不服从就要挨罚。

 商榷:工业化管理方式:班规班法简直跟法律差不多,班级似乎成了智能机器,学生成了零件。一刀切的管理方法,确实便于检查,见效快。但是这办法有后遗症是学生会越来越被动,其主体意识会越来越淡薄。一旦放松检查,就可能大变样;一旦没有人“管”,他就可能不知所措。没有自主的选择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主动性,学生就不会真正成熟起来。教育是慢功,被动的快速的变化往往停留在表层,不容易内化为学生的性格。

(二)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解读

 

1、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造信

1991年,到拉萨连作了三天半报告的魏书生看市容,“站在大昭寺面前我有一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他描述道:“怎么呢?大昭寺门前广场上一大片磕长头的人。……那一片人每个人都是额头着地、鼻子着地,手„哗‟地全部扑在地上了,那叫五体投地。” “我觉得老佛爷真有一套,连面儿都不露,就把信徒们征服到这样的程度,你说,咱们教书的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讲的还是真理,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使劲信呢?”(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沈阳出版社,2000第90-91页,)

“信”,首先是指向教师自我的名词。要搞好教学、搞好语文教学,首先教师要有“信”:要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诚实的信义、可靠的信用以及证实自我能力和价值的信望、信誉。 《魏书生教育文库》中的《语文教学》开卷即“自强篇”:“多用力气改变自己”、“胸前戴周总理像章感到有力量”、“人生的价值”、“调整自己的需要”、“今天比昨天更新”、“粉笔生涯的苦与乐”、“笑对人生”、“善于比”、“怎样看待困难和失败”、“多吸收,少批判”、“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人都是平等的”等等。在魏老师看来,这些就是搞好语文教学充分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魏书生在教学管理中总是首先将目光朝向自己,努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尚人格的建设,以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

 “信”,也指向学生的自我。

   学生要搞好语文学习,魏老师指出,必须要有“信”。

他所著的《学生实用学习方法》,所讲的“学习方法”,几乎都围绕着学生要有“信”这个主题,如:

“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放声高呼——我能成功”、“信心之火不灭,大器可以晚成”、“从失败中崛起”、“竞争中磨练意志”、“跑进快乐天地,磨练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教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被魏老师转化成了“造信”的问题。

 “造信”,魏老师统称为“育人”,从学生的角度,又叫“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 造信的实质是“让学生使劲信”,从而使学生具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

2、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制法

 

 魏书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而且探索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给语文界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魏先生提高语文课效率的办法:致力于把语文教学“技术化”,用“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克服语文教学低效率的毛病。

王荣生先生这样概括了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干的“三件实事”: 第一,明确地重申读整册语文书的方式,即一册语文书的“教材分析”方法——列生字表、列新词表、单元分析、习题归类、知识短文归类、书后附录、列文学常识表,它为认识(教科书里的)语文是啥

 东西提供着框架,也为如何战胜它指明了方向。

 第二,将上述框架里所得出的“语文”,明确地分成“死的东西”、“似死似活的东西”和“活的东西”三大块,并分别找到了对付它们的办法。

第三,将语文教科书里的“死的东西”和“似死”的东西条理化——主要包括“语文知识树”和“读一类文章的方法”、“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分析写作特点的方法”等,这些最终纳入数目化的管理系统。 ……

     所谓“死的东西”,指的是学生“记忆的活儿”,主要是语文知识树里131个左右的“知识点”。 ……

所谓“活的东西”,指的是“思维的活儿”,主要是一篇篇课文段意、中心、结构的分析结论以及课后的相关练习题答案。 ……

魏书生多次强调,要使学生“把活的东西学活,死的东西学死”。“这样”,他说,“学生们就感到心里有底了”。所谓有底,不但是对“语文就这么回事儿”有底,更指对考试取得好成绩有底。(王荣生文)

 魏书生所说的“育人”办法是把它放在语文课之外,在班主任工作中,在“造信”中解决。课上搞“技术”,课外抓“思想”,让后者成为保证前者的精神动力。 魏书生所强调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魏书生用管理的思路做了提高效率的尝试,攻下语文教学效率低这座顽固的堡垒。

3、体现教学民主、学生自学的教学理念——“移交”

 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首先要面对这个矛盾,拿出自己的应对方案,教学才能正常进行。 魏书生先生拿出了独树一帜的方案,他解决“教”与“学”矛盾的方法非常极端——干脆把学生变成教师,都是“教”者,“教”与“学”的矛盾自然没有了。魏先生把这种方法称为“移交”:

魏老师的观点,是将“移交”的工作明白地定位在“移交”,主要的法子,是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20年来,我一直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魏老师说,“我经常引导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去备课、讲课”,“引导全班学生都进入教师的角色,面对一篇新课文,设计教案,思考自己去讲课”。不过,魏老师自己是从“造信”的角度看待“扮演”的,让学生“讲课”,目的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增强学习信心。“扮演教师的角色”,能够“造信”,这是真的;然而借“扮演”的契机,将教师的“阅读”样式和方法有效地“移交”给学生,恐怕才是实质。(王荣生文)

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一文中也说——

除了市、校统考试题外,每次考试,都由学生出试卷。每位学生都假设自己是老师,千方百计出难题,看谁能考住别人,谁出的题能考住别人,就说明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的老师问:“学生没边没沿地乱出题怎么办?出一些偏题怪题怎么办?”这好办,每次出试题,都要按照班级规定的“试题大纲”去做。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抄教参,备教参,讲教参,考教参”,教师不过是手握教参,横在课本和学生之间的“二传手”而已。这种事情,学生未必不能胜任,既然如此,何不撤掉

 

   “二传手”,让学生直接研究课文,面对教参呢?

于是魏先生就把“备课,讲课,出题,考试,阅卷”这一系列工作,“移交”给学生了。

看穿了许多语文教师的作用,是魏先生的见识;敢于把教师的工作“移交”给学生,这是魏先生的魄力和能力。 对”移交“思想的评价:

1、积极因素

他信任学生,不把教学作为教师垄断的“专利”,这是一种教学民主精神。他把教师学生都看成“阅读者”,取消了多余的中间环节,这就节约了师生许多时间,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2、弊端

魏书生的“移交”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它是用“教”吃掉“学”,把矛盾掩盖起来了。

  

 

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我们无权要求学生都像教师那样思考教书和考试问题。学生的“教师化”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培养不利,这是另一种浪费,只是提高了应试效率而已。

参考书籍:

  魏书生.魏书生文选(一二卷).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1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4

1、魏书生教学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科学的管理。论述其管理方面值得你学习的做法。(最少三点)。

2、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特点

3、结合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对魏书生《人生的境界》教学实录进行评论。 思考与练习:

  

第四篇: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辑录

一、 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1、 人决定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2、 人在时空方面无法选择,要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家乡、祖国)。人不可自大,亦不可自卑。应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3、 人要喜欢自己的工作(职业)。力争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一定要清除浮躁的心理,人的心态一定要平和,一定要把自己管不了的,说了不算的事放下,把自己具体管的那点事,说了能算数那点事做好、干好,做出成绩,做出水平,那样才充实,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其实许多大事都是一件一件的小事成功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他自己就是从班主任、政教主任、宣传干事等很基层的岗位上干起来的。

4、 要用好常识:民主、科学、气功。(两大点、一小点)

5、 领着全校教师练气功(注意力体操)(一小点) A松:身体方面要放松。

B静:心理(心灵)要平静,心灵平静了,世界就会呈现出它本来的面目。要清除私心杂念。

C匀:呼吸要均匀,不急不慢,深深地吸,慢慢地吐。呼吸匀称了,身体就放松了,心情就舒畅了、快乐了。

D乐:情绪上要积极快乐(要寻找自己的长处、优点,要知足,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常怀感恩之心。珍惜我们生活的时代,珍惜朋友和同事。

6、 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以积极的心态看问题。人在什么场合都能做到“松静匀乐”。

原谅别人,是对自己的解脱。拥护自己的人,那是给自己投选票的。反对自己的人,那是给你压力,磨练自己的。诬陷你的,是让你训练胸怀的„„

二、 一靠民主(无论在班级管理还是在领导教育局工作时,都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民主:服务、互助、人性、商量(8个字)

1、 服务,“为人民服务”(中南海的影壁),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意识(尧、舜很贤能,能俯下身子给百姓做事,很得人心;禹的家天下,开了一个坏风气),服务业今后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产业,树立服务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境界。

2、 互助:每个学生都是副班主任和班主任的助手。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师生互助合作,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分类管理,分层管理。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做;副班长能干的事,班长一定不代替去做,等等,以此类推,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学能力,班级的管理和学习实现了自动化。凡事与学生讨论商量。例如,教学上,经学生讨论后,决定让学生讲课,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自己给自己改作业,出小检测题。学生能干的老师千万不要代替去做。 班级中各种学习和管理中的好做法要坚持巩固去做,不断完善,永不停止。例如让学生每天写一则格言、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学期坚持写座右铭,做操戴白手套,课前一支歌等,要相信学生,他们都能学会管理。

对待学生两条原则:A我不难为你B我不放纵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做适合他能力的事,不断放低高度,让学生做他能干的事。人不能自大,自卑一点就会快乐,他说:我是茫茫宇宙太空中的一个小小星球表皮上的一个小小的微生物,人渺小一点就会快乐。当你把学生都当作天使,你就会进入天堂。

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而且要“稳定-巩固-深化-拓展”。千万不要只盯着学生的短处。就拿“人”字来说,一撇长,一捺短;就是说凡是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生道路上,都有上坡有下坡,一撇一捺相互帮助扶持才能成支撑成“人”。

3、人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4、商量。凡事和学生商量。与学生商量着布置作业,成立班级的各种社团组织,共同管理班级事务。班级有卫生院、邮局、银行、公安局、法院等。班会要开成人大常委会,要讨论、辩论、争论,表决。学生长期生活在班级内,对班内情况比较了解,他们想出的办法会更切合实际,更有效。

三、二靠科学。

科学六个字:计划、监督、总结

(一) 计划。根据实际(班级)制订计划。 新课改要有三个守住

1、 守住传统常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A为什么教?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教。 B教什么?教六艺(孔子);教做人:实事求是、一切为人民服务;

教做事:好好做,不攀比;回归内心,把事做好。 C怎样教?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寓教于乐

d教学相长 学生的学习要紧紧回绕16个字

A学以致用 B学而习之 C循序渐进 D持之一恒

2、 守住新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教育了不起,中国的教育有问题)

3、 守住自己的长处。自己以往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坚持。 例如,魏书生自己长期坚守自己的经验是 四个统一:知、行、恒、情的统一。

五个现象:温馨的教室、温暖的走廊、催人奋进的排行榜、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笑容。

六个步骤:(课堂学习)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七人一分钟:1分钟气功,1分钟唱歌(课前),1分钟写日记,1分钟踏步,1分钟注意力训练,每天至少看1分钟名著,1分钟演讲。

八个习惯培养学生的

①订计划的习惯。(一生、十年、一年、一月、一周、一天的安排) ②预习的习惯。(学生自己画知识树、知识网络图) ③培养学生适应老师的习惯 ④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⑤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⑥学生相互出考试题的习惯 ⑦筛选信息的习惯

⑧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十条课堂教学的要求

①教案要公开②一堂课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学习目标③老师纯讲授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④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⑤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⑥处理偶发事件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⑦至少留三类不同的作业⑧学生作课堂总结(学生对老师提建议)⑨课间不离开学生⑩教案最后要写上本节课的长处和快乐在哪里。

第五篇:魏书生课堂教学艺术欣赏

孙春成

2013.12.9

今天有幸在龙岗初中聆听了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一堂散文教学课。深深被魏书生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折服。

魏老师的课堂教学是人文教学。首先他选的教材就人文色彩很浓重。新加坡教材《善良是一种传染病》,就是教人学会“善良”的好篇目。魏老师在课堂利用教材固有的资源,和学生就“善良”这一话题深入探究,共享体验,演绎人生,行云流水,风生水起,快乐活波。真正把语文课上成了生本课和人生体验课,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令人叹为观止。

魏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民主教学。在他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这就是“商量”。魏老师凡事都和学生商量,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朋友看,当合作学习的伙伴看,在课堂,他把教学民主演绎的出神入化,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至于下课了学生都不想下课,个个向他讨签名,令学生爱上了他,也令学生真正喜欢上了语文课。正所谓“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魏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学法教学。他很注重“授之以法”,“予人以渔”,让学生受用一辈子。如他把“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演绎到了极致,教学生学习文本,就叫学生学会写此一类的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叙事如何抒情如何结尾等等。他教学生自学生字。他教学生发散思维,如“给善良插上翅膀”、“给创新插上翅膀”、“给快乐插上翅膀”等等。

魏老师的课堂教学是探究教学。他在课堂上对学生循循善诱,启发点拨,都恰到好处。如他围绕教学重点,扣住“我发现她每次都按规定收我22块诊费”这句话不放,和学生较真辨析“按规定”一词,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就很见功底。他的教学问题都是学生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完成的,这让我油然想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则。

魏老师的课堂教学是目标教学。他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提出了教学任务,而且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整堂课按照这个思路有条不紊地推进,环环相扣,浑然天成。当课后学生想听他唱歌时,他机智一转“光让我唱,你们不唱,我不是很吃亏?我们还是复习一下我们学习的四个问题吧?”这就把教学拉回到了设定的目标上,进行巩固性复习,此乃魏老师五环节教学模式之最后一环也——巩固复习。

魏老师的课就像一泓清澈的泉水流淌在我们的心田,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原生态,给人以流动的美感;又像如花的少女,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又像一部哲学巨著,系科学思辨的结晶;更像一部动人心弦的交响乐,是艺术活动的写真。即使是一个导入,他都润物细无声地不留半点痕迹,通过和学生进行“善良话题”谈话入戏。真乃“一睹大师风范,胜读十年寒窗”。

上一篇: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下一篇:为什么要学习礼仪佛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