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2-12-05

1 体验式互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实践

1) 学习者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围绕学习目标发生一系列的学习行为;教师则创建支持学习行为的环境, 包括管理学习者群体、进行辅导、设置测试、传递课程资源等。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同时会发生两个层面的交互。第一个层面的交互是学习者的行为与教师建构的环境之间的交互, 表现为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任务和反馈, 学习者根据任务和反馈, 采取某种反应并调节行为。另一个层面的交互, 这就是学生的概念与教师的概念之间的交互。交互中学生对教师概念的再呈现, 将决定学习环境进一步向学生提供的任务和反馈, 学生的概念变化将直接反映到学生对任务的行为反应和调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之前, 教师提供一定的弹性目标,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产生求知欲望。学生根据目标进行选择性学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高精度地搜集信息、了解学习情境。肯定顺利的、成功的学习;细心辅导出现困难的学习:有的只需凭借学生自身的意志努力就能解决;有的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才能克服。2) 创设情境, 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情境, 包括情感情境和学习情境。创设情感情境是要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态度。创设学习情境是要容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有了学习情境, 课堂上教学方式的变革就有了依托。创设情境, 一般应采取三个步骤。“创设情感情境”“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引导性材料”第一步, 创设情感情境。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信任送给学生;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素材,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动机;用情绪感染、引发学生情感共振, 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第二步, 创设学习情境。立即把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习情境的种类如:问题情境, 任务情境, 案例情境, 讨论情境, 表现情境, 操作情境等。第三步, 提供引导性材料。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因此, 教师在呈现学习情境后必须提供引导性材料—这有利于学生从直接经验出发去认识间接经验, 通过探究把间接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3) 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由生活转化为知识, 而又用知识去认识生活的过程, 任何脱离生活的教学都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 在有限的条件下, 教师要尽可能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伴随学生走出教室融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中, 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内在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不失为英语课教学的一项成功之举。

2 在体验式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 拓展深化问题, 探索与体验。体验是最直接的, 自我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用语言知识, 并能用所学知道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体验。这就必须使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 更深入、多元的体验。让学习者应用知识在不同的场景, 发展学生等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 我设置了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情境, 如让学生去服装店、水果店、食品店、学习用品店、书店等地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购物, 这让学生所学习的新语言知识得到了巩固的同时, 也复习了学生原有的知识, 如有关水果、食物、学习用品等方面的词汇。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使用语言知识, 同时也使他们的语言知识在纵、深等方面场得到发展与深化。2) 要回到到生活中, 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回归生活, 为生活服务。而体验并不是仅限于课堂, 它应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去。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用英语去做事。学生只有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才能使语言知识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 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转向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特定情景中探索, 自主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来独立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不仅使学生们的语言知识得到了升华, 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经营者或劳动者的艰辛, 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及父辈们养育他们的不易, 让他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思想品德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3 体验式互动教学中的概论与方法

1) 预习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 最好设置几个问题, 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 是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譬如讲BOOKⅢUnit8 lesson30 Christmas Day这一课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以设置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What do you often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western countries?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结合新课程理念更加深入的探讨。

2) 悬念导入法

“疑”是学习的起点, 有“疑”才有问、有究, 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 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 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 是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BOOKI Lesson 26中都在谈论双胞胎的相同点:They look the same.They are in the same class.在引出听力之前, 可以设置几个双胞胎不同的悬念问题:Are they in the same row?Are they in the same team?引起学生的兴趣, 集中注意地听。所以悬念导入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上。

摘要:在体验式互动教学中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体验乐趣, 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主要特点有: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

关键词:教学体验式,互动创新,教学实践性,互动空间

参考文献

[1]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

[2] 肖海平.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 (1) .

[3]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下一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