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022-09-11

1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应用能力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一课程主要结合企业对人才使用的需求,而设置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考核与激励、薪资与福利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近年来,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是从对劳动力市场本身供求关系引发的对现代企业员工素质的讨论,还是基于企业内部在招聘、培训、考核、薪酬体系设计等环节对定量化、可操作的要求,这门学科在教学环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挑战。而我国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是“粉笔+讲授”,理想的状况是教师条理分明的定义,精确地讲授系统的理论,辅以整洁清晰的板书;学生则认真而凝神地倾听和记录、接受老师的灌输,课后各自按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并参加指定的考试。对“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操作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课程来说,传统的“代理性”方式(指所学的主要是教师或前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所得来的知识,基本上是“二手”的或“若干手”的知识)不但不应是唯一的,而且是效果较差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转变到未来的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重视采用学生亲自参与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2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第一手的躬亲操作和体验而学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精髓在于:它是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被动听课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本人主要采用了两种最具典型性的方法:游戏模拟法和角色扮演法。

2.1 游戏模拟法

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育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授课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培训变得更加有效,关键在于要将授课内容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游戏模拟法它能够创设一个让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的环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参与到授课内容中。由于通过游戏的方式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理论方法,学生往往就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此种游戏原型多为学生不熟悉甚至没有在其中获得实践机会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游戏设计行业、百货业等。这些行业一般规模较大,工艺流程多而复杂,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集相关资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言,这些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企业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体验又对其未来从事招聘和培训工作至关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专门设计了一些游戏课程,用游戏的方式浓缩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帮助学生更亲切体验人事经理的工作角度和方法。以下是笔者选择的一个游戏。

“造句业的竞争”:

(1)资源:教师从报章中选择一段文字,要求该段文字有各种标点符号和语气词,较生活化。一段文字80~100字,语句流畅完整,其中有代词、动词、形容词、助词、连词等词性,便于学生造句。

(2)制作方法:从该段文字中人选三个或三个以上单个文字组成新的句子,句尾可以有标点符号。

(3)参与制作人员:全班学生分成四到五组,每组学生4~6人,每组有自己的名称,以组为单位形成一个模拟工厂,生产特定产品“句子”。教师提示学生在本游戏进程中,如何进行时间安排、选出领导者、生产者的分工和合作、质量监督的效率和头脑风暴法的使用。

(4)质量要求:不能沿用原材料中现成的词组、短语、俗语的组合方式,新句子不能在意义上有所重复,每造一句得1分,对语义新颖得句子给加分。

(5)评估:在全班中预先抽出一名学生与授课教师一起构成评委会,检查“产品”得数量、质量,再给予评分和汇总成绩排列各小组名次,并给予相应奖励。

(6)生产周期:每次给每一小组2张A4纸,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20分钟内上交产品,超时者以“违法合同、给予罚款”的处罚。

(7)游戏流程:各组学生在教师的口令后同时开始造句,20分钟后收产品;学生代表和教师共同评审,选出优胜组;请优胜组学生介绍成功秘诀,教师总结其生产方式中如何体现人力资源的选拔、调配、绩效评估、沟通模式等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这个特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人事经理的要求。本游戏从介绍原材料到游戏结束耗时约50分钟,有时间可以给出新材料,重复一次游戏,再选出优胜者,由优胜队与全体学生分享经验。

本游戏并非让学生直接参与制造类企业的人力资源安排,但由于游戏中学生不得不为了提高绩效,主动观察小组其他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和协作,并珍视时间和资源,而在游戏结束后又必须在成功或失败的基础上反复求证造出原因,所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深切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环节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

2.2 角色扮演法

这种模式与游戏模拟法有相似之处,表现为他们都由学生模拟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不同之处在于角色扮演法更突出个体把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技能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几个学生组成小组作为企业的HR部门,给一名角色扮演者设置难题和困境,进而提高学生主动运用特定技能(如招聘技巧、培训方案设计、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绩效评估等)的能力。在具体教学环节,笔者经常把此种模式运用于“招聘技巧”的教学。具体方法是:

(1)场景模拟:在教室内摆放桌椅,模拟企业的招聘现场。现场设置纸笔可以进行记录。

(2)挑选角色:选出3~5名学生,模拟为企业的招聘团队;根据时间安排挑选2~4名学生作为应聘方参加应聘。

(3)提供参考招聘问题供招聘团队选择,同时提供应聘时的回答问题技巧给全体学生,并设应聘准备时间。游戏进行一轮后,交换招聘者和应聘者的地位,再进行一轮。

(4)游戏进程:现场开展一次招聘活动,并由全体学生选出当场招聘活动的最终胜出者(包括最佳招聘者、最佳应聘者)。

(5)游戏原则:①增强实景效果,尽量增加参与学生的人数和互换的次数。②是设立相对方,有三到五个学生组成评委会,队扮演学生使用的方法和实际效果打分。(3)是教师只起提示时间和补充材料的作用,不主动打断游戏进程。

角色扮演法在教学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游戏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亲身体验招聘过程虽然没有实际过程来得紧张,但能够从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两个角度看待招聘问题,并切实地掌握了一些招聘和应聘技巧。很多同学还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应聘心得和失败经历,教师在帮助学生总结案例的过程中,也切实感受到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欢迎。

3 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议

前文论述中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及其产出的社会需求性出发,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法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诸多好处,但并不是说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就完全地排斥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扎实性和快速性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在现阶段可谓是一种最经济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分配两者的比例(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可适当加大体验式教学法的比例),使两种教学方法能够取长补短,以期能共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对缺乏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相关理论的反复讲解,除了人力资本理论等较为难理解的理论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招聘与甄选”、“职业发展规划”、“绩效评估”、“薪酬体系设计”等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活动时才能有的放矢。

摘要:面向成人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崭新的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两种方法:游戏培训法、角色扮演法。通过实例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两种方式帮助成人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还提出了如何收到更好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验式教学模式,游戏培训法,角色扮演法

参考文献

[1] 钱士茹,吴笛.亲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2006(2).

[2] 容庆,杨俊保.游戏培训法的实践和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3] 魏晓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

[4] 容庆,湛红晖.管理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5(4).

上一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启示下一篇:关于医患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