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

2023-06-13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

沪教版3下品德13-16课教案

13 八一军旗红

【教学目标】

1、 知道建军节的日期,初步了解建军节的由来。

2、 知道我国国防日益强大是出于保卫祖国的需要。 【教学重点】

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树立对军队、军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知道我国国防日益强大是出于保卫祖国的需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建军节的日期,初步了解建军节的由来。

2、 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树立对军队、军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军歌,激发情感

1、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听的时候请大家感受一下它所表达的豪情壮志,并想一想,歌曲中唱到的我们到底是指的谁?(中国人民解放军)

2、 这首雄壮豪迈的歌就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由诗人公木作词,朝鲜族作曲家郑律成作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曾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后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51 军歌。

活动二:认识军旗,揭示课题

1、 提问:一个军队不仅有军歌,还有军旗,军旗是军队的象征。你们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交流)

2、 出示军旗:同学们,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大家知道军旗上的图案和字样有什么含义吗?

3、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八一军旗的来历。板书课题《八一军旗红》。(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三:合作学习,了解历史

1、 提到“八一建军节”就不能不提到“南昌起义”。同学们对这次起义想知道什么?

2、 提出合作学习要求:我们的电脑里有一个资料库,借助它很多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能得到解决,但我觉得了解这样一段历史,这些内容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的。(出示探究要点:时间、地点、领导人物、起义经过)下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仔细阅读教材,再借助我们的多媒体资料进行学习。(讲清楚操作方法:使用这个资料库时,我们先点击“进入多媒体库”按钮,再点击“南昌起义”按钮,然后自由点击其中按钮进行学习。)希望大家能从书本和资料库中找到我们有用的信息。(学生浏览多媒体资料库)

3、 小结:大家刚才学的很认真,面对“南昌起义”这样一段历

52 史,我们的心情应该是既兴奋又沉重,起义中的这些领导人与其说是一些历史人物,倒不如说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丰碑。让我们由衷地向这些革命先辈们敬礼致意。全体起立,敬礼!礼毕,请坐。

活动四:阅读课本,深化情感

1、 过渡:南昌起义的这支部队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小声地阅读课文。(学生读完交流,教师出示多媒体)

2、 讨论:从南昌起义到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我们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到最后终于解放了全中国。一开始出于弱势的这支军队,到后来为什么会如此强大呢?(学生答:因为他们为人民打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树立对军队、军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录像,感知发展

1、 人民军队在建国之后,在哪些方面又有所发展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纪录片,看完之后,我们来谈谈感受。 活动二:观看多媒体,丰富认识

1、 提出学习要求: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越来越强大,从刚

53 才我们欣赏的那段纪录片中就可以略知一二。在我们的多媒体资料库中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更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再次进入我们本课的资料库中看一看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2、 浏览多媒体资料库。

3、 学生交流。

师:刚才我注意到大家在浏览课件的时候,对我们军队的武器装备特别感兴趣,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生:„„„„„

师:制作课件的时候,我重点了解了一下“美洲虎坦克”,下面我就把我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教师介绍“美洲虎坦克”)

4、 讨论:在和平年代里,我国为什么要建设那么强大的军队呢?

5、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的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平建设、保卫人民安宁生活,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的强大力量。

活动三:拓展知识,课后探究

1、 不管在什么时候,只有国防强大,才能国土安宁;只有军旗鲜红,才能国泰民安。

2、 我们人民军队的军旗,习惯上大家称为八一军旗或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其实这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它是由三个不同军种的旗帜组成的。你们知道这三军指哪三军吗?

54 (出示三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都有自己的专用军旗,你们能说出他们各是哪个军种的军旗吗?这三面军旗图案不完全相同,他们各自象征着什么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探究一下。

3、 推荐学习网站: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我在这里推荐几个相关的网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我这里抄一下网站。

14、雕塑背后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解放军解放上海的英雄事迹,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 了解解放军为保全上海做出的牺牲和入城不扰民的严明纪律,体会解放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 【教学重点】

体验了解解放军解放上海的艰苦性 【教学难点】

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解放军为保全上海做出的牺牲,体会解放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

55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多媒体,引出课题

1、 播放录像:解放旧上海时的生活情景。

2、 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新上海的资料。(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照片、资料,谈谈在美丽外滩的所见所闻)

3、 观察讨论教材第7

3、75业两幅图: (1) 陈毅及上海市第一任市长任命书 (2) 人民英雄纪念塔

4、 借助多媒体介绍陈毅市长

5、 通过外滩的人民英雄纪念塔和陈毅塑像,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事迹和纪念塔雕塑的含义。这两座雕塑的背后蕴含着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活动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 读课文7

3、74页:说说“瓷器店里打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2、 看《战上海》的电影片段(激战部分)

3、 观后小组讨论:

(1) 外围战和巷战有什么不一样?

(2) 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陈毅同志提出什么要求?为什么不能使用大炮?

(3) 影片中的哪些镜头使你感动? 活动三:模拟游戏,理解感悟

56

1、 用模拟的玩具进行游戏,领悟“瓷器店里打老鼠”这句话的含义。

2、 说说游戏感受:你捉到老鼠了吗?瓷器店有没有打碎?(理解陈毅同志话中的“小胜”和“大胜”的含义)

3、 讨论:为什么说解放上海战役就像是又要捉到老鼠,又不能打碎瓷器?(从保全上海、保护国家财产、保护人民安全等角度理解深刻含义)

4、 总结:解放军战士遵照陈毅同志的指示:为了保全一个完整的上海,保全上海人民的生命,不用杀伤力大的火炮和炸药,而使用轻武器作战。为此,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七千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上海的今天真是来之不易啊! 活动四:课外拓展,激发情感

1、 思考:上海解放,上海一些工厂、高楼、桥梁„„都得以完整保留,除了解放军的功劳,你们还知道谁有功劳?

2、 交流地下党组织工人保护工厂、保护轮船等事迹,了解地下工作者的作用以及老百姓自觉保护国家财产的英勇行为。

3、 讲王孝和烈士的故事。

4、 了解几个“第一”(出示“第一张《解放日报》”、“第一面红旗升起的地方”图片):

(1)1949年4月25日,解放上海,5月28日第一份《解放日报》为什么能这么快出版呢?

(2)5月25日解放上海之日,第一面红旗在哪里升起?是谁升

57 起的?说明了什么?

5、小结:(快速出示新上海图片一组)

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战和浴血牺牲,让我们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将上海建设的更富强,更现代化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解放军纪律严明,入城不扰民,体会人民军队爱人民,激发崇敬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影片,交流体会

1、 播放解放军入城露宿接头的片段。

2、 小组交流:说说你最感动的一个镜头 活动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 看课本第75页插图:说一说你看到的解放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与国民党有什么两样?

2、 小组讨论:解放军解放上海时,受到上海人民的热烈欢迎,为什么呢?

3、 小结:对,因为他们有严明的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4、 出示歌词,学生学唱歌曲。

5、 出示解放军“约法八章”,小组讨论:解放军 如上海城,会

58 印哪八条?

6、 小组交流

活动三:小组合作,走近烈士

1、 小组合作:上网查找上海有哪些烈士的雕像,了解有关这些烈士的故事。

2、 小组合作:把你们手中的资料,把你们心中的感受制作成电脑小报,让更多的人和你们一起来了解雕塑背后的故事。

3、 学生制作电脑小报,教师随机巡视。

4、 小小交流会。

活动四:教学延伸,生活情感

1、 我们生活的上海如今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你们看„„(多媒体出示陆家嘴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图片)

2、 看着眼中的新上海,联系学过的解放上海的故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3、 小结:

当我们每天在校园里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当我们每天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去上学,享受着美好的幸福生活时,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更要热爱这座英雄的城市,要用心保护好这座用先烈生命保存下来的城市,还是准备把这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以告慰先烈的英灵。

15、我是一个兵

59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着国家独立、安全、繁荣和稳定,激发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2、 初步了解国家的兵役制度,明确每个公民都有保卫祖国的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解放军为保卫祖国付出的艰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着国家独立、安全、繁荣和稳定,体验解放军为保卫祖国付出的艰辛。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听歌曲,揭课题

1、 欣赏歌曲《我是一个兵》

2、 交流:你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的名字吗?

3、 根据回答,出示课题:

15、我是一个兵

4、 提问:你们知道兵是指哪些人吗?

5、 师述: 是啊,这些人就是解放军战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你们想不想了解他们的故事呢?这不,丁丁邻居大哥参军三年刚刚退伍回社

60 区,让我们和丁丁一起去迎接他吧! 活动二:听故事,激情感 1、 多媒体展示故事内容。

2、 小组学习:这故事就在我们课文里。让我们打开书,一起来看看课文,分小组讨论驻守雪山的边防战士遇到了什么困难,看了这故事有什么感想。 (1) 看图、交流

(2) 师小结:故事中的解放军叔叔为保卫国家,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所以故事中的大哥哥说:“苦了我一人,幸福十三亿”。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当兵人的心声啊!

板书:苦了我一人,幸福十三亿

(3) 过渡:这里的“一人”指的是谁?“十三亿”指的又是谁呢?让我们来看看影片,再次体会一下。

3、 观看多媒体,再体验

(1) 观看有关解放军守卫边疆的纪录片片段,观看后思考:你能谈谈对于“苦了我一人,幸福十三亿”这句话的理解吗?

(2) 小组交流

(3) 小结:是呀,正是因为解放军战士吃困耐劳,不怕艰辛,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维护着祖国的安全,才有了我们十三亿人的幸福、安康的生活。

活动三:查资料,谈感受

61 1、 过渡:课文里的兵哥哥守卫着我们的西北边陲。其实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漫长的边防线。但是无论是在冰封雪冻的北部边陲还是在波涛汹涌的南部海疆,无论是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哨卡,还是酷暑难当的国防前沿,都有我们的解放军守卫着。他们又是怎样保卫祖国的呢?让我们打开学习包,一起查阅一下有关解放军叔叔的小故事和图片,体验一下他们艰辛并完成一份探究报告。 2、 分组查阅资料并开展学习 3、 交流谈感受

4、 南海的官兵为了镇守我们的南大门面临酷暑炎热、生活寂寞、蚊虫叮咬等,他们的艰辛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深深感动。真是“苦了我一人,幸福十三亿”。 板书:保卫祖国

其实,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洒下了无数军人的汗水,如果没有刻苦的训练,没有坚强的意志,哪有保卫国家的本领呢?哪组来交流一下他们苦练本领的情景?

5、 战士们面对风沙、面对酷暑、坚持训练,真是“苦了我一人,幸福十三亿”。在军营中,还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哪组来交流英雄的风采?

6、 (学生交流英雄故事)英雄确实让人敬畏,可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解放军,他们的无私奉献更是让我们敬佩。

62 7、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身边的军人事迹)你们看,真是那些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抗洪、抗非典的第一线,正是那些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在我们老百姓身边默默奉献着他们无私的爱,他们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啊!他们是我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板书:最可爱的人

活动四:说句心里话

1、 课前我们班的同学采访了几位解放军战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采访体会吧。

2、 听歌曲《说句心里话》,学生交流采访体会。

3、 有国才有家,解放军叔叔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真的让人钦佩。让我们也对着解放军叔叔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吧。 4、 学生填写感谢卡。

5、 师:让我们把这些心里话挂在祝福树上,下次参观部队时,让这棵树捎去我们的深深祝福,祝福这些最可爱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解放军的军营生活,激发学生对军队的热爱之情。

2、 明确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教学过程】

63 活动一:观看录像,激发感情 1、 观看“阅兵式”录像。 2、 小组讨论交流,谈感受。

3、 当这些陆军、海军、空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踏入会场的时候,我们都为此激动与骄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积极向上精神面貌和具有顽强斗志的军人形象。 活动二:观看录像,加深理解

1、 这些军人表现出一副铮铮铁骨,把脚下坚实的土地踏得咚咚响,充分体现了军人铁的纪律和蓬勃向上的风貌。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刻苦训练的吗? 2、 看录像(战士们训练场上的英姿) 3、 讨论交流

4、 看图片,师作补充讲解(介绍军人的军营生活和铁的纪律)。

5、 活动三:创想未来,抒发感情

(1) 交流:如果你是一个兵,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 (2) 学生畅想,抒发感情

(3) 小结:老师相信你们,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不仅要有这股热情和决心,还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还有锻炼好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0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

64 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志气并做好准备,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天职。

16、“好八连”赞歌

【教学目标】

1、 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一支具有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人民子弟兵优秀群体。

2、 知道在祖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解放军做出的贡献。 3、 体会“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含义,积极参与拥军拥属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优秀事迹。

2、 知道在祖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解放军做出的贡献。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一支具有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人民子弟兵优秀群体。

2、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好八连的优良传统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三件宝”的来历和含义

1、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最崇敬的人,当然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也不例外。今天有两位少先队员要去采访他们心目中最

65 崇敬的人——好八连战士(板书:好八连),对他们进行一番了解,你们想不想跟随他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呢?好,那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把课堂搬到好八连营地去,出发! 2、 看录像

3、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草鞋、针线包、自糊信封) 4、 交流: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为什么会把这三件普普通通的东西当做“三件宝”呢)

5、 你提出的问题恰巧也是许多少先队员的共同问题,听听八连叔叔是怎么回答的吧! 6、 看录像

7、 小结:是呀!这三件宝正是他们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板书:艰苦朴素) 活动二:深入了解“三件宝”的含义

1、(出示草鞋实物图)有没有见过草鞋?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 (提示:解放初的条件与现在比是差一点,但是布鞋之类的还是有的,也不至于穿不起而穿草鞋。草鞋是在艰苦朴素的抗战时期。在国家危难时期,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上海穿的)。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看书第81页,读文字) 3、 学生交流

(提示:什么叫“香风臭气脚下踩”?)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英勇的解放军战士解放上海后进驻上海,把国民党反动派赶跑了,上海成为人民的上海,八连

66 战士也负责起了保卫南京路的任务。虽然上海解放了,但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还不死心,仍然有很大的野心要夺回政权,于是就想拉拢我们的解放军,想对他们说进行思想腐蚀,希望把他们变成那些好吃懒做、追求享乐的人,这样就能给他们的破坏创造机会) 4、 看录像 5、 学生讨论交流

6、 小结:刚解放时,社会还比较混乱。有人说哦,上海是个大染缸,只要在这花花世界里生活就一定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人说,就连南京路上吹的风也是香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我们的八连战士非但没有被这复杂的环境影响,而且还继承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啊!同样,针线包和自糊信封的含义也自然包含在其中了。

针线包(看图)解放军自己动手缝补衣服

自糊信封:自己动手用旧报纸来糊信封进行使用。虽然现在不能使用了,但当时体现了八连战士勤俭节约的精神。

这三件宝是八连战士为国家减轻负担、支援国家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是他们防腐止蚀的有效武器。

(出示毛泽东题词)在题词中称赞八连战士“意志坚”,面对花花世界的诱惑,依然保持那种“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是那些破坏社会安宁的敌人无法乘虚而入。

67 (板书:拒腐蚀,永不沾) 活动三:学习八连的精神

1、 八连除了具有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外,还有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 小组讨论(看课文8

1、82页)

板书:(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奋发向上) 活动四:结合自身,学习“好八连”优良传统

1、 过渡:好八连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行为,这群可爱的人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赞扬。我们跟着镜头再来到大街上,听听路人是怎么说的?(播放录像)

可想而知,好八连的精神是多么深入人心啊,多么值得我们赞颂啊!(课题补充完整:赞歌) 2、 齐读课题

3、 时代在迅速第发展,好八连的那个年代离我们好像越来越远了。有人说,小组再来谈论把脸精神过时了。你觉得这些精神对我们到底有没有价值呢?能否结合自身来说一说。 4、 学生交流

5、 小结:大家说的真好,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仍然需要艰苦朴素的作风,仍然需要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奋发向上的精神,需要拒腐蚀、永不沾,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

68 的诱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所以八连的精神在今天仍然要大力弘扬。希望你们把自己所说的落实于行动中 ,真正让八连的精神在我们少先队员的身上得以延续。

活动五:了解八连的“新三宝”

1、 过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就连八连战士的“三件宝”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让我们跟着少先队员去听一听、看一看。

2、 看录像:(板书:学习包 U盘 阳光卡) 3、 新三宝与旧三宝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 小结:新三宝与旧三宝从形式上看完全不同了,这个不同体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而刻苦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以便更好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板书设计】

16、“好八连”赞歌 好传统 “旧三宝”

艰苦朴素 草鞋 针线包 自糊信封

拒腐蚀 永不沾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昧 “ 新三宝”

分发向上 学习包 U盘 阳光卡

69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在祖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解放军作出的贡献。 2、 体会“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含义,积极参与拥军优属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解放军在建设时期的贡献。

1、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好八连”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八连战士所具有的那种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是新时期人民解放军精神面貌的缩影。

2、 阅读教材第84页“交流会”部分,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解放军抗洪救灾、抗击“非典”以及参与祖国建设的事例,继续了解“新三宝”的含义。

3、 当国家最需要的时刻,当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出于危险的时刻,解放军战士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这说明了解放军真正是人民自己的军队,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子弟兵。 活动二:设计拥军活动

1、 正如毛泽东“八连颂”所指出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也爱子弟兵,于是人民踊跃开展拥军拥属活动。我们想不想也来开展拥军拥属活动呢?请小组商量一下。

2、 小组讨论如何开展拥军拥属活动 3、 全班交流。

70 4、 小结:解放军战士知道我们少先队员在精心筹划这次活动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希望我们在课后真正落实活动计划,以后还要请大家汇报交流活动的情况与成果。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热爱解放军、学习解放军,为军民团结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71

第二篇:物质的溶解教案(沪教版)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 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 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 :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 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 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 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

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

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

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 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

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讲授新课:

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 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 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 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第三篇:沪教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及与本节内容的联系,我画了知识目标图。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并能举例说明;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步骤

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

教师: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

(1)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

(3)教师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部分学生在教师分析完答案后就在下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钢刀、打火机、指南针。教师再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能源会用完;第二,会受潮。所以,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跟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2、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感觉剥夺实验的前部分,由学生猜测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猜测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由感觉剥夺实验与原始森林生存实验,给出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3、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按照认知规律,信息的特征按照普遍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顺序进行教学。

a.教师由北京奥运会大家在家里可以看奥运会现场导入信息的普遍性,然后把信息案例分为学校组、医院组、交通组、天气组、表情与心理、环境卫生与家庭文化组等6组,要求学生参加其中一个小组,进行信息案例的总结归纳,并由小组发言,充分进行信息共享。教师最后归纳总结: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学生活动:例举说明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板书:信息的普遍性。

b.教师用屏幕展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之后,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的又一次精彩亮相,神七首次进行的航天员出舱活动、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神七任务的成功完成必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跨越。

学生活动:当时最快得到这条消息的形式是什么,组织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无论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载体,说明信息具有依附性。 板书:信息的依附性

c.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是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板书:信息的价值性。

通过信息的价值性教学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学习兴趣。

d.教师活动:2000年《厦门晚报》报道:一位肖先生拨通信息台,键入准考证号和考生号后,听到的提示音是:要查考生成绩请按1;要查录取分数线请按2。肖先生查出女儿高考文科成绩是603分,接着他按2键,听到文科本科录取分数线是630分。肖先生不相信有这么高的分数线,便让女儿向同学打听。结果是按信息台2键播出的是1998年的录取分数线。但肖先生手头一本高招办出版的书中,清楚地写明1998年文科本科录取分数线是600分!也就是说,这是一条错误的过时信息。要求学生小组根据此案例再举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因为使用了过时信息而导致事情失败或者带来一定损失的案例。

学生活动:学生很快讲解了很多生活、学习中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学生对信息的时效性特征有一个很深刻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科学评价信息的态度,同时为后续章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第四环节“信息价值的判断”打好基础。

板书:信息的时效性。

e.教师活动:通过投影演示。把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文件分别复制到磁盘、优盘、移动硬盘,不同目的盘给不同的学生。 学生活动:三个学生分别打开文件,发现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内容一样,这点跟一个苹果让三个人吃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板书:信息的共享性。

教师活动:总结信息的共享性,并说明美国信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40%,就因为信息技术产品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的特性---共享性。

f.教师活动: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事先通过A4纸打印出来的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再结合刚才讲解信息的共享性时三个学生分别使用磁盘、优盘、移动硬盘承载信息,做出如下:

总结:信息无处不在,是普遍存在的;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信息又是被多个人所共享;信息的价值是对信息的获得者而言的,并且信息具有时效性。

4、总结归纳,布置课外作业。

1、新闻

1、新闻2;

2、查阅相应资料,请尝试理解信息的一到两种定义;

3、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信息的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特征。

第四篇:天鹅的故事 沪教版 教案

12 天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呼、啸、腾、胸、脯、颤、咯、吱;理解词语:“呼啸”、“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品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感受老天鹅的勇敢顽强,众天鹅团结拼搏的精神。

4、通过品味语言,朗读感悟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鹅三次啼叫的含义,让学生在读中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一、导入

1、师引入: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丑小鸭》这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得丑小鸭变成的天鹅是什么样子的吗?(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2、是呀!天鹅有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它的样子多美呀,让我们一起美美地写下它的名字。天鹅,是一种非常美丽而又温顺的动物,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天鹅有关。

4、(点PPT)谁来读好课题?齐读课题,12 天鹅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那么课文到底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呢?请你打开书,轻声的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完成填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A.首先我们来检查自学情况,小火车读词语。 B.比一比A组和B组在读音上有什么区别。

你能来为我们读一读吗?(读得真准确,我们一起来读。)

C.接下来请你观察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说说其他部首相同的词语吗? D.去掉拼音,你还认得这些词语吗?一起来读一下。

2)谁来完成填空:课文讲述了在( )带领( )去( ),结果( ),所有的天鹅( )。(你预习的真认真!)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文章是围绕天鹅破冰的故事来写的,文中多次出现了天鹅的啼叫声,请你再读读课文,用“----”相关句子。(文中出现了几次?)

师过渡:这三次啼叫,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对天鹅们来说,却大不一样。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天鹅叫声中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学习天鹅第一次啼叫的内容。(板书:第一次)

三、深入理解

(一)第一次啼叫声

1、师过渡: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寒潮-----引读(出示句子)来!一起听听那儿北风的声音。

1)北风呼啸是什么意思?(声音很大,天气寒冷)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啸的笔顺,右下部分先写左撇右竖,再写左撇右点。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齐读:呼啸

2)还能说说其他描写风的四字词语吗?

2、师过渡:同学们,在这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它们此时在干什么呢?一起来读一读。

3、湖面上冻,意味着天鹅将失去食物,天鹅们为自己的生存“克鲁克里”地讨论着,(板书:讨论)此时她们的心情会是如何呢?(着急,悲伤,)

3、师过渡:是呀,面临生存危机,天鹅们可着急了!它们发出了第一次啼叫声,为自己的生存焦急着,忧患着(板书:共忧患)(点击出示媒体)谁能读出天鹅们着急的语气。齐读。

(二)第二次啼叫 A老天鹅:

1、就在天鹅们无比焦急,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谁来读? 出示句子: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你读的真有感情!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2、比较句子:

突然,一只老天鹅飞起来。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扑打水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 重重地 扑打冰面。

自由读读句子,圈出不同,想一想,哪段写得好?选一处,说说为什么? (抓住: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

像石头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石头没有生命,不怕疼,天鹅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即使疼,也不吭一声,他的态度真坚决啊!

重重地:是呀!老天鹅很用力地用整个身体扑打在冰面上,他不顾疼痛,奋不顾身,充满了破冰的决心和勇气。

腾空而起:老天鹅一下子飞了起来,他奋力高飞,为的就是让下落的冲力大些、更大些。

3、师过渡:同学们,贝加尔湖冬天的冰层一般有整整1米之厚,比我们的讲台的高度还要高还要厚,老天鹅用血肉之躯,一次次的向如此之厚的冰面冲去,同学们,此时的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4、谁来用朗读为这只勇敢顽强的老天鹅加油。

可是那么厚的冰面丝毫没有破损,怎么办?谁再来读? 冰面有一丝颤动了,老天鹅!再用力一点,男生一起读。

冰面颤动地更厉害了, 加油啊!我们一起来读!

5、一次,两次,三次,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重重的扑打、撞击,在场的同学们,你看到了怎样残酷震撼的景象?小组讨论。完成填空。

我看到了老天鹅的____(身体部位)________(怎么样),冰面上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惨烈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我!(老天鹅片片羽毛,老天鹅血迹斑斑.....翅膀折了,腹部流出了鲜血)

B 众天鹅

1、师总结:这一只勇敢顽强的老天鹅伤痕累累,奄奄一息,却依然不懈地努力着,撞击的声音越来越响,别的天鹅似乎都——怔住了。

2、怔住是什么意思?被某事惊呆了或某人的行为言语惊呆了

3、别的天鹅为什么怔住了呢?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完成想象说话。

看到老天鹅奋不顾身的举动,别的天鹅都怔住了,它们有的在想:—————有的心想:———————还有的(怎么做):————

3、是呀,这群天鹅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引读)我们一起来读。 有几只天鹅(也来帮忙了)。 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白来只,都(投入了破冰的工作),

因为它们有了生存下去的办法,所以他们干的(那样齐心),(那样欢快)! 看!他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出示:群鹅破冰) 此时的湖面上传来了天鹅们第二次(板书)克鲁克里克鲁的啼叫声,这叫声就像那--------! 你听!这就是劳动号子。

听着这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我们似乎听见老天鹅在高喊----,我们似乎听见年轻的天鹅们在说----,我们似乎听见几百只天鹅一起在喊-----

4、天鹅们用劳动号子般的啼叫,相互加油鼓劲(板书:加油),它们一次次义无反顾的冲向冰面。同学们,你从这群天鹅身上感受到什么?(齐心协力想要和命运和冰块做斗争)

5、师总结:是呀!天鹅们齐心协力,她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起和寒冷坚硬的冰块做勇敢的抗争!(板书:共抗争)

(三)第三次啼叫

1、师过渡:团结齐心的天鹅们在老天鹅的带领下,一起投入了破冰的工作,最后,小小的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生存危机终于解除了,这时的天鹅的天鹅又发出了第三次啼叫。(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2、自由的再读读这段话,思考?解除了生存危机的天鹅们此时心情如何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昂着头、挺着胸)

你能昂首挺胸地把天鹅们激动自豪的场景读给大家听吗? 天鹅们啼叫着,欢呼着(板书),湖面上一片欢腾,让我们也加入天鹅们欢呼的行列。一起来分享天鹅们胜利的喜悦!齐读句子。

3、通过这阵阵欢呼,你似乎听见天鹅们在欢呼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完成说话练习。

4、天鹅们胜利了,它们用自己的啼叫声欢呼着,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板书:欢呼 齐分享),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它们当时的欢乐,它们昂着头-----。

5、师过渡:在天鹅们的齐心协力下,天鹅们战胜了困难(板书),顺利扑食到了鱼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天鹅的三次啼叫声,体会一下他们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过程。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读:当寒潮突袭,北风呼啸时,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里地啼叫着),(好像在讨论:------)

当老天鹅一次次奋不顾身地扑向冰面后,几百只天鹅都一起投入了破冰的工作,湖面上传来了(阵阵------)

当小窟窿变成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重新获得了食物时,它们--------

2、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群勇敢顽强的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故事, 板书: 12 天鹅的故事

第一次 讨论 共忧患

第二次 加油 共抗争 齐心协力

第三次 欢呼 齐分享

第五篇:边城》教案 沪教版必修1

《边城》

教学目标: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

2、品味学习小说中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 (投影、配乐、朗诵)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这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小说写的就是这户人家的故事,其中的“女孩”名叫翠翠。她是怎样的姑娘呢? (投影,女生朗读)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这就是翠翠。小说中天保、傩送这两兄弟都爱上了她,不禁为爱情展开了竞争,按当地习俗,要在大月亮的晚上用歌声向姑娘求爱,阴历十四到了,月亮也快圆了,我们的课文中的故事便是从这儿开始的。

2、整体把握,梳理情节:

课前大家已自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思考两个问题:

(投影)

(1)课文三节内容有没有一个中心事件? (2)围绕这个中心事件,三节内容具体写了什么? (同学们讨论发言) 明确:

A.节选的三节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来写的,中心事件是“听歌”。 B.三节内容具体写的是:

第一节:十四的晚上祖父与翠翠听歌的情景。

第二节:十五的白天祖父进城鼓励大佬继续唱歌,却意外得知唱歌的是二佬。 第三节:十五的晚上祖父与翠翠听歌的情景。

3、深入研读,把握旨趣:

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它不同于一般小说以情节取胜,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美。 沈从文说:“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却很少。”

沈从文的《边城》就是用湘西的青山绿水,古朴纯厚的世俗人情,来表现一种质朴的爱和人性的美,我们一起来发现美、展示美、品味美。 自己选择课文的美点,认真揣摩,品味美在何处? ① 景美——湘西的青山绿水

“我平常最会想像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沈从文对写景可算是一个圣手。《边城》写景处皆十分精彩。

例: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

(这样的月下情境在文中几番出现,同样是舒缓的语气,轻柔的文字,同样是那样的静谧、幽深、充满温情与凄美)

小说里为什么要写景?——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 例:孙犁《荷花淀》开头: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着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例:“天快黑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这段文字,从气味、声音、色彩等方面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一幅湘西乡村所独具的古朴色调的黄昏图景。以景烘托情,以情渲染景,即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也使景物带有忧郁的情调,认人们自然而然感受到人物“内心薄薄的凄凉)” ②情美:

翠翠纯真的初恋之情

沈从文写翠翠的精彩之处,便是以其特有的诗性笔触,捕捉并描摹出一个山野少女灵动微妙的神思流露,轻而且细,我们不妨细读。 例:

小说开头:翠翠看到“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色薄云”,看到夜幕降临,祖父仍“忙个不息”,“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翠翠此时心中“好像缺少什么”,担心“这个日子过去了”,而这个日子恰是“规矩”中听歌的日子。由此可见这正是她对爱的朦胧渴求和向往。由于祖父不理解她的心事,她竟有点怪祖父,冒出“坐船走”,让爷爷“满城打锣找”自己的念头。还有后文写翠翠在梦中跟歌声各处飞以及第二天晚上等歌的情景,都表示翠翠对爱的向往。

当暮色笼罩一切时,阴郁的感觉也锁紧了翠翠极度烦乱的心境。她“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幕色所笼罩的一切。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且把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从最初的心神飘忽,到后来难受得想哭又无理由可哭,再到莫名其妙哭起来,翠翠原来对爱的期待、兴奋和迷醉,已渐渐为无边际、无着落的烦闷和恐慌所淹灭。

沈从文曾说:“我是天生就一种理解女子的心。”的确,如此细腻的人生、人性,只有沈从文能如此深细而精微地表达,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凄婉缠绵的情思。李商隐:“春心莫于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鲍照:“两相思,两不知”。翠翠这样一种没法对人诉说的朦胧的对爱的神往的表达,便默默地融入那片青山绿水,那片烟雨晨昏。 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

翠翠对爷爷的爱带着一些任性,一些娇气,更有深深的依恋。

爷爷对翠翠关爱的具体表现:在听歌的第二天,他找到大佬天保,“很快乐”地鼓励他继续唱歌。回来后又以“笑话”的方式委婉地劝翠翠要“懂歌中的意思”表明他为有人向翠翠求爱而高兴,尽心尽力地希望她有个好归宿。他同时也时时怀着对翠翠难以割舍的慈爱与依 3

恋,一种相依为命的深情。如小说中翠翠说“万一跑了”时,爷爷说“我到那时可真像疯子,还怕大水大浪”。

补充赏析一段:老船夫向各个过渡本地人打听二老父子生活,关切他们如同自己家中人,绝望的体验已在他心上如阴云密布,终于承受不住而病倒了,躺了三天,人居然好了。心中惦念一件事,便预备进城过河街去,他仍不肯罢休,最后一次要去打听消息,也是最后一次,再想为那个愿望尽点心力。 接下来这一段文字,请你慢慢读:

“老船夫在城里被一个熟人拉着谈了许久的盐价米价,又过守备街门看了一会新买的骡马,才到河街顺顺家里去。到了那里,见到顺顺正同三个人打纸牌,不便谈话,就站在身后看了一阵牌,后来顺顺请他喝酒,借口病刚好点不敢喝酒,推辞了。牌即不散场,老船夫又不想即走,顺顺似乎并不明白他等着有何话说,却只注意手中的牌。后来老船夫的神色倒为另外一个看出了,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老船夫方忸忸怩怩照老样子搓着他那两只大手,说别的事没有,只想同船总说两句话。” 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挣扎!——既想在层层绝望后面极其小心地探出一点希望来,又害怕揭晓的是更彻底的绝望。)

边民纯朴的风情: 唱歌求爱的美好风俗 大佬、二佬的“君子风度” 二佬的不爱碾坊爱渡船 ③人美:

抓住典型对话段,分角度朗读对话,体会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翠翠:纯真美丽、淳朴善良 爷爷:仁厚慈善、坚毅自忍 天保:豪爽、慨慷大度 总结:边城的创作动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在这样一篇美丽的文字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板书设计:

青山绿水的乡土气息 ———— 景美 翠翠纯真的初恋之情

祖孙相依为命的亲情 ———— 情美 边民纯朴的风情

翠翠:纯真美丽、淳朴善良

爷爷:仁厚慈善、坚毅自忍 ———— 人美 天保:豪爽、慷慨大度

上一篇:妈妈的小帮手作文50字下一篇:考研英语阅读40分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