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

2022-08-14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

沪教版语文三上天鹅的故事说课

天鹅的故事说课稿 沪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2、天鹅的故事 说课:

一、说教材

《天鹅的故事》是上海市二期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众天鹅在老天鹅奋不顾身的带领下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课文以天鹅的啼叫声贯穿,描述了三幅画面:一开始交代由于反常的天气变化使湖面再次上冻,致使一群北归的天鹅陷入绝境;在危急关头,一只老天鹅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扑打冰面,众天鹅在它的感召下同心协力砸破冰层;最后终于摆脱了危机,众天鹅共祝胜利。文章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字词教学并不可以放松,但在词语的设置上并不能是单纯的读几排,读正确,而是应该读有联系的词,有明显特征的词,读与文章主线有关的词,读对课文理解有提升的词。因此,我特别设置了这样四组词语。 第一行:“呼啸”、“胸脯”、“窟窿”

第二行:“腾空而起”、“重重扑打”、“昂首挺胸” 动作 第三行:“怔住”、“齐心”、“欢快” 神态 第四行:( )的啼叫 ( )的欢呼声 叫声 ( )的劳动号子

第一行是教会学生通过字形记住词语,第

二、

三、四行是在读正确、找对词语的基础上,找寻规律,发现他们分别描写了天鹅的动作、神态和叫声,在这里,我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的行文思路,我们在学习描写动物的课文时一定要关注这些表示动作、神态和叫声词语,并告诉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关注。这样的字词教学更扎实、更有效。

刚跨入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分析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始终处于局部的范围,在整体阅读上稍有欠缺,如何抓住课文的主线,深入阅读课文,是这一时期的薄弱环节,教师在课上要多加训练,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完整,联系前后文思考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铺设梯度,例如: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写了一个有关天鹅的什么事呢?请大家根据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填空:课文讲述了在(

)情况下,(

)带领(

)去(

),结果(

)的故事。

这里运用根据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简易难度。再通过去除填空,简化成看着板书概括,成功做到由扶到放。

再比如:品读勇士破冰,感受老天鹅的勇敢、顽强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读,带着动作读,不少同学读出了感觉,读出了感动,再指明学生读,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被老天鹅的品质所打动,再和学生一起配合读,通过老师煽情的过渡,帮助学生感受老天鹅的奋不顾身,最后问同学们,通过朗读,你们眼前浮现出一只怎样的老天鹅?联系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学生有话可说,有悟可谈,立足文本,从文中谈体会,谈感想,淡化了难度,在学生分别发言后,老师再进行概括,最后敲定板书,学生也更加深了印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力求知识、技能与能力,方法、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本课中的生字新词,通过观察部首学习“呼啸”、“胸脯”、“窟窿”, 通过动作学习“腾空而起”、“重重扑打”、“昂首挺胸”,通过关注天鹅的神态学习“怔住”、“齐心”、“欢快”,学习作者通过动作、神态、叫声三方面来刻画动物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重点词句,体会语言内涵,读懂天鹅三次叫声的不同含义,感受天鹅为生存而奋不顾身、齐心协力的精神,在说话练习和作业中进行反馈。

3、态度情感价值观: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天鹅患难与共、相偎相依、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感恩生命的道理。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四、说教法

巧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要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更切合文本。

如:在学习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时,教师用语言和动作把学生带入情景,要求学生用动作演示天鹅,扑打桌面表示扑打冰面。学生全情投入,与老师的配合朗读深情并茂。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老天鹅头晕了,眼冒金星了,但它还是拍拍翅膀,艰难地站起来,它又一次腾空而起„„老天鹅的翅膀和胸脯受伤了,流出了殷红的鲜血,但它还是坚持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它再一次腾空而起„„

煽情的文字很快将学生带入老天鹅的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中去,自己敲击的触痛又帮助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老天鹅的不畏牺牲,一举两得。

五、说学法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根据别人的发言,来充实自己的想法,并且把句子说完整。

这堂课中设置的说话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非常有帮助,原因在于说话练习的答案不唯一,学生思维不固定,发散想法,思维碰撞往往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如:最后部分对叫声的内涵理解,透过这阵阵欢呼声,你似乎听到了天鹅们在说些什么?

所有的天鹅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思路得以打开,他们可以针对老天鹅的身先士卒表达对老天鹅的敬意,也可以针对众天鹅的齐心协力进行表扬,也可以对他们一起,这一群破冰勇士的精神进行嘉奖,也可以简单的表现出情绪的宣扬,这样的题型适合各种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也达到了分层让学生提升语言素养的要求。

六、说实施

在进行教学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即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做好了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才能有所得,在教学开始时,教学中,尤其关注老天鹅破冰部分和天鹅群齐心协力共同破冰的场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描写老天鹅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坚韧顽强的品质。和天鹅群纷纷效仿,齐心协力的可贵精神。从情感入手,讲读结合,以读为主。抓住重要词句,通过高质量的感情朗读,感受蕴含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感,激起共鸣。

第二篇:苏教版语文三上《石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课文的朗读,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4.使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5.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仿照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石榴娃娃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读通课文,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呢,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去作客,愿意去吗?(教师指大屏幕)看什么王国?(学生自由说:石榴王国。电脑出示课题)石榴王国的小主人来欢迎大家了,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

(电脑出示生字)过渡: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

二、学习生字、词。

1、边读边打拼音,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相机出示生字

识记字型

熟字加部首:榴 驰 抽 露 扒

熟字换部首:讯 剥 津

笔顺:嚼

书写

左窄右宽:榴 驰 抽 扒 讯 津 嚼

右窄左宽:剥

上窄下宽:甚 至

2、(齐读)

3、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电脑显示黑屏,以免影响学生视力)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察看。

2、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例如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四、我的十分钟。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

①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

②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③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那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五、过渡

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再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六、学习难写的生字。(电脑显示)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嚼",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3、给生字找朋友。

讯( ) 甚( ) 净( )

迅( ) 其( ) 津( )

七、自主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根据各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抄写遍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

齐读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

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指名领读。

评价: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

4、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

板书:叶

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

(板书:嫩绿 郁郁葱葱)请你来读一读。齐读。

4、看到石榴树的花。(体会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火红的石榴花

石榴花开得多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

石榴花很可爱(活泼)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

(4)指导朗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齐读。

5、体会石榴果的可爱(在石榴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读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

先是、逐渐、最后

(3)划出横线: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出示图片)请你来排一排:先是

逐渐

最后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先后出示小卡片:仔细观察、按照顺序)

(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你还看到了什么?

A、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B、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

(可爱)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

C、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

(板书:高兴地笑)

D、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

E、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

6、我的十分钟(体会石榴子的可爱、美)

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出示石榴)(台下一片小声惊呼)

想尝尝吗?有个条件:先得仔细瞧瞧,长得可爱吗?谁能不看书说说?

在投影仪下,用小刀切,然后轻轻掰开,看见了什么?谁来形容?并展开想像,像什么?体会“晶莹”的意思。

由小组长分发,大家来品尝(说动词:取下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呀!):谁能形容石榴的味道?(酸溜溜 甜津津)你能用别的词语表达吗?

师总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总结

石榴不仅叶子_(可爱)、花_、果_,里面的子儿也_,(板书:可爱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指卡片)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出示:抓住特点)

板书设计:

石榴

颜色

石榴 形状 特点(可爱)

味道

第三篇:沪教版小学语文《鸟语》教案

鸟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从鸟语中得到正面的人生启示。

3、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热爱鸟类、大自然的情感。 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第一课里我们认识了给我们带来春天消息的小燕子,大家有没有仔细听过小燕子的叫声?其他鸟儿的叫声呢?我们大家一起来用耳朵感受一下鸟儿的语言。 播放音频

师:同学们听得懂鸟儿在说些什么吗?(听不懂)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鸟语》,老师相信,学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不仅能听懂鸟儿的语言,还能和鸟儿成为好朋友。 预习生字词

师:认真预习能帮我们更好的学习课文,大家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认读文章中的生字词。现在,谁能准确读出屏幕上的词语? (点读)

师:这位同学读地很好,我们请他来给我们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开始。 (带读)

第一段(爱鸟1-3)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在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从小生活在哪里?最爱做什么?

(自由读)

师:好这位同学回答一下,作者小时候生活在哪?最爱做什么呢? 生:农村,爱鸟

师:很好,生长在农村的作者,从小就爱鸟。你在哪一小节找到的? 生:第一节 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节在这一段中,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鸟儿浓浓的喜爱之情?

生:爱看鸟儿那美丽矫健的身姿,爱听它们的歌声和软语。 师:很好,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朗读)

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请坐。请同学们看到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一起读一读。 (齐读)

师:爷爷说鸟儿是会“说话”的,这里“说话”为什么用引号? 生:因为鸟儿不会说话,这里的说话指的是鸟儿的语言。(引号表特殊含义,强调) 师:对,这里的说话指的是鸟儿的语言。“有人也真懂鸟语”,是谁啊?(公冶长~)谁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生:公冶长„„

师:很好,通晓鸟语的公冶长。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鸟语,而要用一个小节来写爷爷所讲的公冶长的传说呢?从下文那句话可以知道? 生:因为作者想通晓鸟语做公冶长。

PPT师:对,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的时候注意感叹的语气。 生齐读: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师:这里的“公冶长”的引号代表什么意思? 生:(表示特定称谓)

师:那我为什么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呢?作者是怎么想的?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

师:从前三小节,可以看出,作者有一颗爱鸟之心,同时又有迫切的想听懂鸟语,和鸟儿交流的愿望。(板书:爱鸟,懂鸟(1-3))为了听懂鸟儿,我经常试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板书:接近、交谈) 第二段(懂鸟,4-11)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和哪几种鸟儿进行了交谈? 生:布谷鸟、喜鹊。

描写我与布谷鸟交谈的是哪几个小节?(4-9)好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第4-9小节,告诉我,把表现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对布谷鸟的喜爱?

PPT师:同学们找的很准确,现在我们重点欣赏这两句话,一起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师:布谷鸟和我交谈了些什么?同学们各自扮演一下作者和布谷鸟,读一读。 (生分角色朗读)

PPT师:大家一起看看这句话,从这句话当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我”与布谷鸟之间充满了感情。布谷鸟仿佛成厂“我”的好朋友.时时提醒“我”好好学习,不断催“我”奋进) 师:很好!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那我又从喜鹊那里体会到了什么呢?自由朗读第10小节。思考ppt上的这句话的意思。 师: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因为能预报喜讯、报喜之鸟)喜鹊 “话”说的是什么?(喳喳喳喳,喜事到家) “不能应验”是指什么?

虽然喜鹊预报的喜讯常常不能应验,但每当人们听到它的“话”时,是什么心情? (心里很高兴,因为得到希望和安慰,生活乐趣)

师:再一起读一读喜鹊这一段,读出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从布谷鸟那里听懂了勤劳刻苦,从喜鹊那里听到了希望、安慰和乐趣。 师:除了布谷鸟和喜鹊,作者还听到了哪些鸟儿的“语言”呀? 有„„“画眉、黄莺、百灵”等等、等等~ 师:一起读一读第11小节。在与鸟儿交谈的过程中,作者“我”不仅倾听,还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板书:倾听、猜想) 第三段(学鸟12-13)

师:作者我以鸟儿的知音自居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好大家一起看第12小节。这一小节由我来领读,同学们跟读。 生:„„

师:这一小节中有一段文字形式非常整齐,我们再一起读读看。 PPT 师:同学们根据这个句式来仿写一下。 PPT 师:作者因为爱鸟,愿意和鸟交谈,成为好朋友,才能懂鸟儿的语言,他又从和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启示,学会了许多道理。(教师随即板书:学鸟)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大家一起读出来!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对于鸟语又有怎样一番感受和体验呢?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对鸟儿的喜爱、对鸟语的倾听和猜想,大声并富有感情的朗读起来。

第四篇:沪教版初中语文目录

【七年级上册(试用版)】

第一单元成长纪事

1、表哥驾到(秦文君)

2、顶碗少年(赵丽宏)

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4、伤仲永(王安石)

5、*周处(《世说新语》)

综合学习

讲述成长的故事

每周一诗

1,小儿垂钓(胡令能)

2,小松(杜荀鹤)

第二单元故乡情思

6、社戏(鲁迅)

7、滹沱河和我(牛汉)

8、*藕与莼菜(叶圣陶)

9、枣核(萧乾)

综合学习

“寻根”记

每周一诗

3,杂诗(其二)(王维)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第三单元唐诗精华(下)

10、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

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

11、白居易诗二首

放言五首(其三)

卖炭翁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4、*无题(李商隐)

综合学习——

回眸唐诗

每周一诗

5,月夜忆舍弟(杜甫)

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第四单元山水清韵

15、壶口瀑布(梁衡)

16、小石潭记(柳宗元)

17、白洋潮

18、天目(袁宏道)

综合学习——

说山道水

每周一诗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8,宿建德江(孟浩然)

第五单元敢为天下先

19、老山界

20、梅岭三章(陈毅)

21、永远执著的美丽(曲志红)

22、“我看见了我的骨头!”(唯夫)

综合学习

尝试“第一”

每周一诗

3,红梅(王十朋)

过零丁洋(文天祥)

第六单元少年诗情

2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24、写给云(白冰)

25、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惠特曼)

26、一句话(闻一多)

27、青春万岁(王蒙)

综合学习

编一本属于少年的诗集

每周一诗

渡荆门送别(李白)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承畏之员外(其一)(李商隐)

第七单元技艺超群

28、卖油翁(欧阳修)

29、核舟记(魏学洢)

30、口技(林嗣环)

31、口技(蒲松龄)

32、明湖居听书(刘鹗)

综合学习——

小制作—做生活中的“能工巧匠”

每周一诗

草书屏风(韩)

望月怀远(张九龄)

第八单元神话传说

33、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愚公移山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34、中国民间传说两则

干将莫邪

孟姜女

35、希腊神话故事两则

普罗米修斯

阿咯琉斯之死

综合学习——

我的“中国龙”

每周一诗

读《山海经》(选一)(陶渊明)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

附录一唐诗的两座高峰

附录二怎样学习文言文

(一)——注重诵读

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亲近自然

1山中访友

2溪水

3你一定会听见的

4囚绿记

综合学习

发现大自然之美

每周一诗

(1)春寒(陈与义)

(2)苏甘露寺僧舍(曾公亮)

第二单元两代人的心灵沟通

5背影

6秋天的怀念

7给傅聪的一封信

8父与子

9爸爸的花儿落了

综合学习

架设心灵之桥

每周一诗

偶题(其一)(朱熹)

赠刘景文(苏轼)

第三单元人贵有精神

10七根火柴

11生命的舞蹈

12陋室铭

13爱莲说

综合学习

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每周一诗

春晚二首(选一)(王令)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

第四单元风俗世情

14老北京的小胡同

15上海的弄堂

16水乡茶居

17安塞腰鼓

综合学习

制作一份贺卡

每周一诗

至节即事(马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第五单元自然奥秘

18大自然的语言

19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20旅鼠之谜

21使人伤脑筋的鸭嘴兽

综合学习

尝试破解自然奥秘

每周一诗

兰溪棹歌(戴叔伦)

鲁山山行(梅尧臣)

第六单元宋词集粹(上)

22苏轼词二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

23蝶恋花

24浣溪沙

25采桑子

26卜算子

27如梦令

综合学习

走进宋词

每周一诗

望江南(温庭筠)

梦江南(黄甫松)

第七单元议论纵横

28王顾左右而言他

29公输

30曹刿论战

31邹忌讽齐王纳谏

综合学习

讨论---思想的交换

每周一诗

咏怀古迹(杜甫)

题乌江亭(杜牧)

第八单元外国传奇故事

32初航

33制陶

34小人国被俘

35了不起的粉刷工

36大战风车

综合学习

故事新编显身手

每周一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蝶恋花(苏轼)

标点符号简表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爱在人间

1.笑(冰心)

2.小巷深处(林莉)

3.芦花荡(孙犁)

4.哦!冬夜的灯光(莫里斯·吉布森)

综合学习:叙述爱的故事

每周一诗:春日五首(其一)(秦观)

三衢道中(曾畿)

第二单元 面对逆境

5.我不是懦夫(王嘉鹏)

6.生命之线(乔·辛普森)

7.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综合学习:直面挫折

每周一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

民(郑燮)

第三单元 宋词集萃(下)

9.诉衷情(陆游)

10.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

11.辛弃疾词二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青玉案(元夕)

综合学习:乐声画意传词情

每周一诗:卜算子·咏梅(陆游)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

弃疾)

第四单元 地球,我们的家园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吴刚)

13.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徐刚)

14.警惕生物入侵(林森)

15.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周涛)

综合学习:善待地球

每周一诗:归园田居(陶渊明)

畲田词五首(其四)(王禹偁)

第五单元 心灵诗语

16.西部畅想(孙德斌)

17.汗血马(牛汉)

18.采莲曲(朱湘)

19.短章一束

红叶(沙白)

雨(雷抒雁)

故乡(杨孟芳)

我(臧克家)

断章(卞之琳)

综合学习:诗情画意两相宜

每周一诗:北坡杏花(王安石)

和《淮上遇便风》(苏舜钦)

第六单元 为学有道

20.孔孟论学

21.勉学(颜之推)

22.黄生借书说(袁枚)

23.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

24.问说(刘开)

综合学习:读书方法交流

每周一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杜甫)

观书有

感(其二)(朱熹)

*24.问说(刘开)

综合学习:读书方法交流

每周一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杜甫)

观书

有感(其二)(朱熹)

第七单元 戏剧天地

25.陈毅市长(沙叶新)

*26.虎门硝烟(叶元

吕宕)

27.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综合学习:戏剧舞台显身手

每周一诗:听弹琴(刘长卿)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第八单 元 外国短篇小说选读

28.变色龙(契诃夫)

29.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30.二十年后(欧·亨利)

综合学习:外国短篇小说风云榜

每周一诗:早梅(张谓)

雪梅(卢梅坡)

附录:婉约与

豪放——宋词概说

八年级(下)

第一单元祖国在我心中

1最后一课(都德)

2五月一日急雨中(叶圣陶)

3我爱这土地(艾青)

4向中国若脱帽致敬(钟丽思)

综合学习

祖国,我为你歌唱

每周一诗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2)苏甘露寺僧舍(曾公亮)

第二单元人物春秋

5夏衍的魅力(王蒙)

6钱钟书先生(黄永玉)

7忆冼星海(茅盾)

8木兰诗《乐府诗集》

9巢谷传(苏辙)

综合学习

发现“瞬间”的精彩

每周一诗

贾生(李商隐)

蜀相(杜甫)

第三单元慎思明辨

10不求甚解(马南)

11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赵鑫珊)

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罗迦.因格)

13卖柑者言刘基

综合学习

摆事实,讲道理

每周一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第四单元散曲小唱

14关汉卿曲二首

一枝花.不服老

四块玉.别情

15天净沙.秋(白朴)

1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7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18醉太平无名氏

综合学习

“曲”林览胜

每周一诗

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第五单元面对灾难

19血染的丰碑

20保卫大坝

21沉船之前

综合学习

尝试破解自然奥秘

每周一诗

兰溪棹歌(戴叔伦)

鲁山山行(梅尧臣)

第六单元宋词集粹(上)

22苏轼词二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

23蝶恋花

24浣溪沙

25采桑子

26卜算子

27如梦令

综合学习

走进宋词

每周一诗

望江南(温庭筠)

梦江南(黄甫松)

第七单元议论纵横

28王顾左右而言他

29公输

30曹刿论战

31邹忌讽齐王纳谏

综合学习

讨论---思想的交换

每周一诗

咏怀古迹(杜甫)

题乌江亭(杜牧)

第八单元外国传奇故事

32初航

33制陶

34小人国被俘

35了不起的粉刷工

36大战风车

综合学习

故事新编显身手

每周一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蝶恋花(苏轼)

标点符号简表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生活文化

1苏州园林(叶圣陶)

2周庄水韵(赵丽宏)

3短文两篇

承天夜游(苏轼)

谢道韫咏絮(刘义庆)

4文化眼光

综合学习

感受生活文化

每周一诗

咏袖障(胡令能)

春日偶吟(袁枚)

第二单元爱情如歌

5给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6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

7致橡树(舒婷)

8贤人的礼物(欧。亨利)

综合学习

爱情,心中的玫瑰

每周一诗

东栏梨花(苏轼)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第三单元走进鲁迅

9风筝(鲁迅)

10故乡(鲁迅)

11孔乙己(鲁迅)

12诗两首

自题小像

自嘲

13有的人(臧克家)

综合学习

人人心中有一个鲁迅

每周一诗

观猎(王维)

春日忆李白(杜甫)

第四单元步入书林

14《安徒生童话》前记(叶君健)

15《真话集》后记(巴金)

16《繁星》、《春水》内容提要(刘忠)

17文中有“画”(耿光怡)

18《窗》的艺术辩证法(朱广益刘孝焱)

综合学习

推荐一本好书

每周一诗

渔翁(柳宗元)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第五单元讲坛回响

19几年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

20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21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22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郭沫若)

综合学习

我的语言,我的风采

每周一诗

伐檀(《诗经。魏风》)

硕鼠(《诗经。魏风》)

第六单元世间百态

23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24劳山道士(蒲松龄)

25竞选州长(马克。吐温)

综合学习

看啊,这个人!

每周一诗

山中寡妇(杜荀鹤)

咏柳(曾巩)

第七单元忧乐天下

26岳阳楼记(范仲淹)

27醉翁亭记(欧阳修)

28诗两首

望海楼(米芾)

登拟砚台(陆游)

综合学习

寻访名胜古迹

每周一诗

滕王阁(王勃)

池州翠微亭(岳飞)

第八单元明清小说选读

29煮酒论英雄(罗贯中)

30武松打虎(施耐庵)

31范进中举(吴敬梓)

综合学习

了解小说中的人物

每周一诗

横塘(范成大)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附一

明清小说概述

附二

怎样学习文言文

(二)——注释积累

九年级(下)

第一单元诗海拾贝

1纸船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咏物诗两首

第二单元大师风采

5邓稼先

6遥远的记忆

7我的信念

第三单元感悟生活

8清塘荷韵

9沙原隐泉

10故乡在远方

11诗两首

12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13陈涉世家

14司马谏议书

第五单元文苑采英

15出师表

16桃花源记

17捕蛇者说

18登泰山记

第六单元现当代小说选读

19年关

20瑞之死

21在烈日与暴雨下

22棋场战

第五篇:沪教版《唯一的听众》教案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文中的“沮丧、懊恼、诅咒、难以置信”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课文中的新词佳句。

2.默读课文,能通过人物(教授、作者)的言行神态、行为变化等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教授对“我”真诚的无私的鼓励和帮助,懂得对人要多些宽容、多些关爱;同时通过对“我”拉小提琴经历的了解,懂得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勇气、有信心、有毅力。并尝试以教授为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叙述文中故事。

4.运用抓住课题及课文关键词句等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尝试以教授为第一人称创造性的叙述文中故事。

【教学准备】

老师:乐曲:《月光奏鸣曲》,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认真朗读课文,抄写下列词语。

白痴 沮丧 绝妙 懊恼 神圣 蹑手蹑脚 潜滋暗长

2.形近词组词。

锯( ) 蹑( ) 眶( ) 受( )

踞( ) 镊( ) 框( ) 授( )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沮丧---- 懊恼---- 诅咒----

和谐---- 洋溢---- 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 声望---- 安详----

慈祥----

4.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介绍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5.读课文找出人物的变化。

“我”演奏变化 家人情感变化 老教授鼓励言语的变化 像是据桌腿

的声音 简直是个白痴 “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播放《月光奏鸣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

(二)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说明:学生对小提琴了解不多,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欣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学生对小提琴曲的优美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质疑可有多种角度,其中对课题的质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对课文的主旨也有了理解。

二、初读课文。

(一)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二)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

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交流:( )的老妇人

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请同学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对于文中这两位主要人物也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唯一的听众: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引读体会老教授的身份之高。“声望”就是——(名望),首席小提琴手则是一个乐团的灵魂人物。这位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而且还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可见她是多么受人尊敬啊!

2.“我”:“音乐白痴” 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理解“音乐白痴”:父亲和妹妹一开始认为“我”是一个——(音乐白痴),因为他们觉得——(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二)默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快速浏览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运用抓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理解“指点”并质疑。

1.结合妹妹前后评价的两句话。

2.理解“指点”(在技艺上进行指导、点拨。)

3.对照妹妹的话质疑。

说明: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统领全文中心的重点词语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同是又能梳理出文章的一条主线。

(五)小结。

老教授究竟有没有指点“我”?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我们要了解的。一般我们会通过什么指点别人?(语言传授,动作示范)。课文主要描写了老教授的语言,只要我们读懂了她的语言,就能解开这个疑问,进而感受她美好的心灵。

四、作业。

基础题:

1.熟读课文,抄写词语。 (易混易错字)

2. 多音字注音组词:藏( ) ( )调( ) ( ) 曲( ) ( )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沮丧---- 懊恼---- 诅咒---- 和谐---- 洋溢---- 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 声望---- 慈祥----

4.抄写文中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

5.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介绍主要内容: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将故事主要内容完整地叙述出来吗?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吧!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他们的故事中去吧!去沐浴爱的雨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二、直奔重点,挖掘主题。

一个人由开始被人认为在音乐方面是白痴的、弹琴如锯桌腿的,到后来的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千上百的观众演奏,这有多么大的变化呀!老教授究竟有没有指点“我”?这是妹妹想要知道的,也是这节课我们要了解的。一般我们会通过什么指点别人?(语言传授,动作示范)。课文主要描写了老教授的语言,只要我们读懂了她的语言,就能解开这个疑问,进而感受她美好的心灵。

说明:直奔主题,要求明确,使学生学有方向,心中有数。

三、深入学习老教授的话,体会对“我”的鼓励和指点。

(一)初读老教授的话,理清线索。

1.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老教授说的话,并大声念出来。

2.交流,出示:

“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句学生可能找不出,可让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九节)

3.自读,读通句子。

4.引读,理清线索。

由于父亲和妹妹说听我拉琴是种折磨,于是,有一天清晨,我独自躲在林中练琴,恰巧遇见了一位老人,在我准备溜走时她对我说了这么几句话——(男生读)我被这几句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此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去林中拉琴给她听,而她也总不忘对我说——(女生读)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渐渐地,我开始变了,有一次,她竟对我说——(齐读,随机改成直接对话)

说明:通过引读,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二)细读老教授的前3句话,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过渡:初次见面时,“我”被老教授那几句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因此才会有以后的每天清晨都去拉琴给她听的事情发生。

1.你觉得怎样的语言称得上是“诗一般的语言”。(节奏明快,语句优美)

2.自读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读起来感觉优美吗?

3.指名读读2-7节,划出老妇人看到和听到的内容。

师:这些话看上去很平淡,为什么会令我觉得像诗呢?老人是怎么会想到说这些话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初次见面的那天她看见并听见了什么?

交流,出示: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琴声就像在锯桌腿。

我不由得诅咒自己:“我真是一个白痴!”

我的脸顿时红起来。

4.结合看到和听到的内容,想像老教授说这番话时的心理活动。

想像说话

师:现在你就是这位老教授,请联系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说说此时你会怎么想?

出示:老教授看到……听到……,心想……

随机理解“诅咒”,体会“我”的自卑。

☆“诅咒”就是咒骂的意思。“我”为什么要“咒骂”自己?(懊恼、沮丧到了极点。)

☆指导读句,读出懊恼的语气。

小结: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通过彼此之间的互相补充,明白了老教授对“我”说这些话的用意。

5.体会“每天早晨”,感受老人告诉“我”拉琴贵在坚持。

老人最后还嘱咐我——(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中你有没有听出来,老人其实是在告诉我什么?

6.再读,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自读,现在你就是“我”,听了老教授的这3句话之后,分别会有哪些感受?(同桌配合读读、议议。)

师生配合读,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7.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这些话读起来感觉并不优美,但却令我觉得是诗一般的语言了吗?

8.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老妇人呢? (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9.指导朗读。

自由读句:这是一位老教授用心良苦的指点,自己试着读好句子,要注意语气、语调。

指名读

说明:通过细读老教授的 “诗一般的语言”,再体会“我”的内心感受,突出了老人的善解人意,对年轻音乐人的关心、热情鼓励。

(三)质疑,理解第一个“秘密”。(学习第8节)

指导学生抓住两处“秘密”提出问题。(预设:秘密是什么意思,这两个秘密一样吗?)默读课文的第八节,我心里珍藏的这一个秘密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四)细读老人的后两句话,体会对我的鼓励。

1.第一句

引读:在老人真诚的鼓励下,我开始渐渐发生变化,有一天——

2.第二句

引读:我每天都会如约来到林中,面对着耳聋的听众拉起难听的琴声,而她总不忘说——

指导读句:老人的这句话该怎么读,才会让听的人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呢?(自己练、指名读)(再读一次,要让听的人深受鼓舞。)

四、学习第9节,感受“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理解“指点”,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一)老教授的话有没有令我发生变化呢?自由读第9节,结合重点句子说说。

交流,出示:

我又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充满自信)

我不再坐在木椅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认真练习)

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大长琴艺)

(二)联系老教授的话进一步体会“指点”的方式。

1.看来“我”身上的确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现在你觉得老教授有没有指点“我”?

2.联系老教授的话说说她是用什么方式指点“我”的?交流,板书:耳聋 赞美

3.深入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体会老教授装聋的良苦用心。

☆借助提示练习说话:这样的指点方式,给了“我”什么?又令老教授失去了什么呢?借助提示说一说。出示:老教授______(怎么做) ______,使“我”______,她却失去了(必须忍受)____________。

☆小结:老教授是为“我”而“聋”啊!(在“聋”上加上双引号。)

师生配合练习说话,进一步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虽然老人是——(引读板书:最有声望的教授,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学生说话),这真是一个( )的老人。

(三)理解第二个“秘密”。

(四)联系下文体会珍藏的方式。

读读第12节,你觉得我是用什么方式把这个秘密珍藏在心里?(不道破。每天拉最好听的曲子给老人听。)

(五)引读第

12、13节:于是,——,每天都这样坚持着,我渐渐找到了音乐的感觉——(音乐起)我和老人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看到老人——(透过老人的这些动作和表情,猜猜她此刻是什么心情?——而此时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对她的——)后来——

五、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一)引读老人的5句话。

我总会想起她对我用心良苦的指点,记得初次相遇时她曾对我说——,每天清晨,我拉完曲子停下来时,她总不忘对我说——,有一天,她竟对我说——,这些都成了我永远无法抹去的、美好的回忆。

(二)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用自己博大的胸怀、美好的心灵呵护了“我”对音乐的热情。“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听到了美妙的音乐,看到了美丽的心灵,我想内心更会升腾起美好的情感。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演奏家,但是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能从音乐中感受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每天清晨里“我”——(再读课题)

(三)假如这篇课文的内容换成老教授来写,会怎么样呢?我们能不能尝试着把老教授做为第一人称来回忆叙述这个故事呢?

老师给你这样一个开头:一天早晨,我正坐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椅上休息……

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是:继续练习创造性发的复述课文,特别是要深入到课文中去,真切的体验课文中的情境和人物的情感。学到这儿,学生已基本上能走进文本,感悟人物的情感,心灵受到了爱的洗礼,此时利用教材后的“说写双通道”,不失为一次有效的训练。

六、作业。

必做题:

1.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位唯一的听众,在“我”音乐成才之路上,给了我无私的______和 ______,让我有了______,有了______,这是一位 的老教授。

3.把老教授做为第一人称来回忆叙述这个故事,回家后讲给父母听。

发展题:

1.用已经掌握的品析语句的方法理解语句:(任选2句)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②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③ “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2、想象老教授的心理活动

①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___________

②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___________

③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____________

3.生活故事。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经历”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给大家听。

板书:

唯一的听众 “我” (音乐白痴)----(演奏家)

音乐学院最有声望是教授 热爱音乐

乐团首席小提琴手 面对成百上千观众演奏

美好的心灵(装耳“聋” 赞美)

上一篇:后进村整治工作方案下一篇:海尔健康家电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