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妇联干部维权能力之初探

2024-05-14

提高妇联干部维权能力之初探(共3篇)

篇1:提高妇联干部维权能力之初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且为妇联做好新时期的维权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和谐社会高度审视妇联维权工作,审视妇女干部维权能力建设,使我们对该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今年是妇联提出的能力建设年,妇联干部的维权能力是妇联干部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003年以来,我市妇联为了从根源上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健全了社会网络,制定了相关措施。通过建立“妇女权益法律援助中心”、“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妇女儿童避救中心”,为受害妇女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通过完善“妇女干部特邀陪审员制度”、“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使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从载体上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但是,面对个案,维权载体只是做好工作的平台,妇联干部维权能力的提高,才会使妇女维权工作做得更深,更广。要提高妇联干部的维权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服从大局,牢记使命

“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同理,妇女维权工作也必须了解和服务大局,才能抢抓机遇。妇联干部的使命永远是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妇女群众。古人云:“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平安,就没有社会的平安。在现实生活中,由婚外情、家庭暴力等引起的冲突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家庭问题不是个人小事,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和稳定。“平安昆山”的建设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有序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的基础。

二、付出诚意,善待妇女

“情通则理达”,有了对妇女群众深厚真挚的感情,就能够主动自觉地想妇女所想、急妇女所急、办妇女所需,就能够从关系妇女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入手,找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接待妇女来访是最直接了解妇女权益受到侵害的窗口,“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道出了来访妇女的真心感受。只有把来访妇女当成姐妹、当成亲人时,才会充分调动所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帮她们出点子,才会认真地接连打电话为她们通路子,同时还要尊重她们的隐私,保守秘密,适当包容她们,尽量不批评她们,尽力理解她们做事背后的理由和原因。来访者往往情绪激动,稍有语言不慎,就会引爆她们内心一触即发的情感,所以,要做好维权工作,必须自己先要有耐心、有肚量,语言上有策略,要学会提供选择,让当事人自决。在维权过程中积极提倡“四心四劲”:即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有恒心;敢于碰硬的拼劲、不怕困难的韧劲、善借外力的巧劲、不计名利的傻劲。

三、勤于学习,善于总结

妇女的特殊权益包括政治、文化教育、劳动、财产、人身、婚姻等,涉及知识广、内容多,昆山快速的经济发展使许多问题提前于政策层面出现,如果不善于学习,就无法做好新时期妇女维权工作。特别是平时接待中经常遇到的在房屋拆迁过程中产权的分配问题,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要做好这类接访,首先要维护妇女的合法财产权,同时也要把握好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问题。这就要多请教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丰富的律师和法官。勤奋学习,不但学习书本知识,也要

向专业人员学。记录好每天的来访工作台帐,是提高维权能力的重要手段,把共性的内容总结出来,可以指导其个案的处理。温故而知新,维权能力提高无止境,总结是发现不足的方法,总结也是提高能力的措施。

范文网

四、利用载体,善于协调

我市妇联设立的“好妈妈妇女法律援助金”已帮助12名贫苦妇女维护了权益;“反家庭暴力联席会议制度”也成功为反家暴行动提供了组织保障;“特邀陪审员制度”已成功参与多起案件的开庭。一系列的维权载体是妇联干部唱好维权这出戏的舞台。这些载体的创建是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的典范。妇联干部要善于发挥协调能力、社会化工作这一特色,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维权工作来服务,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借我所用。利用职能部门人员、法律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法律咨询;在社区建立舒心角、维权站等为妇女提供咨询、求助、投诉、援助等各种全方面的服务。做到妇女有话有处说、有难就近诉、有案就近报。形成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维权格局。这样就达到了广大妇联干部维权的最终目标,同时为建设稳定社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篇2:提高妇联干部维权能力之初探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理念;法律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一论述的提出,对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更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高度,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决策的新思路。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违法征收土地、违法拆除建筑物,任意侵犯公民正当权利事件,折射出个别领导干部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这势必影响党的执政水平,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向“法治”思维转变,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的实效性,做到学以致用。

一、以法治宣传教育为先导,增强法治理念

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素养,增强了法治理念,才能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从而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需要。通过普及法律知识,使领导干部提升其法律素养,增强领导干部正能量,进而使领导干部形成法律信仰,增强法治理念。

法治宣传教育以法治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涉及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等方面。让领导干部切实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的理念精髓,切实领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离不开法治思维,依法行政离不开法治思维。以此增强领导干部内心的法律信仰、法律自信,最终在领导干部内心深处形成法治理念。法治理念的最终形成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养成、法治方式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群众利益为中心,责任与监督并重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权干预决策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有的领导干部遇到应该由法律调整的问题,却运用非法律手段解决,如用行政手段干预来解决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对法律不熟悉、不了解执法程序,不能严格依法执法。这充分说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迫切性。在实际工作中,依法行政是针对全体公务人员的,法治应体现在法律被公务人员的信仰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严格执法用法制度,通过落实责任、严格监督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

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权责是统一的。法律赋予领导干部相应的权力,同时也要求领导干部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责任意识放在工作的中心,无论在何种情形下,要意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所做的任何行政决策都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承担自身做出的行政决策的不利后果,将没有无责任的行政决策的法治意识贯彻始终。

同時,对领导干部的日常行政工作做常态化的监督。没有监督的行政决策必将偏离法治的轨道。通过常态化的监督,使领导干部深刻体会权责的统一。通过有效监督途径,使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得到提升。其中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角色,其对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提高作用毋庸置疑。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水平

对于领导干部考核应形成长效化机制。长期以来考核内容中并不包含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等法治内容。因此,领导干部主动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这导致个别本身缺乏法治素养的领导干部对法治思维需求变得更不迫切。适时完善现有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迫在眉睫。应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完善适应当前形势考核评价机制。大力提拔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领导干部,树立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对于那些坚持人治思维,违背法治思维的责任人,要依法问责、追责。只有这样,在管理领域摒弃人治思维,提倡法治思维,才能促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治国理政的能力

四、以执法为民为宗旨,深入法治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必由之路。更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的实效性,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领导干部应多深入基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现实问题,通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没有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应将领导干部指派到工作第一线,通过基层工作锻炼,体会执政为民的执法宗旨,通过法治实践不断践行,自身法治思维能力。领导干部通过参与解决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的提升,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领导干部通过自身法治思维能力和法治方式的提高,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国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N].人民法院报,2012

[2]缪蒂生.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N].法制日报,2012(12).

[3]费德平.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N].湖北日报.2012(12).

[4]王其远.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有效途径之浅见[OL].四川法制网.2013.

篇3:初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而感到写作文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这种现状使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我想只有确实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下面我“抛砖引玉”就个人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的几点所得与同行们共勉。

一、引向生活,自主体验、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因此,教师应引领学生勇敢地冲出艺术家们构筑的超脱社会现实的“象牙宝塔”走向现实生活的“十字街头”。去感受自己真实的生活、抒写健康的人格。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到生活中去体验、积累素材呢?

1、置身挑战,激发自主体验的热情。在教学中我常打破常规设计一些特别的作文题《喜事一箩筐》《动物大通缉》《谚语超级连接》使学生无法抄套,只有去体验生活才能找到习作的素材。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喜欢挑战困难、挑战自我。他们就会自主的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2提供体验环境,成全自主体验。教师组织学生上一次网,亲自体验一下网络查询、发送邮件的神奇和快乐;让学生在雾天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田间、小丘、树林、街道,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组织一次班队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的环境,学生获得体验的难度降低了,使学生感受到体验中的乐趣。满足他们体验的欲望。

3、记录体验,丰富积累。要让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日记、随笔等,让他们把身边的新鲜事物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加以整理,使学生的内心感受得到充实,人格得到升华,见识得到拓展。从而丰富学生知识、情感的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自主创新、自由表达

写作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加强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科学的进行写作训练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的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故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须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把课堂空间和主控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允许不会,允许犯错误,没有嘲笑和指责。使师生沉浸在一种和谐、温暖、博大的氛围之中。让学生想说什么就毫无顾忌的说,想写什么就毫无隐藏的写。为学生在习作中自主创新提供合适的“土壤”。

其次,教师要探索写作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自由倾吐,自主创新。

1、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创新立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中少给学生《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一件事》等一些老套的学生一看就觉乏味的作文题目。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喜好自由的拟题、立意。例如:一次关于未来畅想的习作。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们自主设计出了他们感兴趣的作文题《2020年的我》《天空之城》《我的家——月球冰川巷8号》《永别了,地球》这些题目想象力丰富极具创意、新意。立意也富有个性,有的写未来美好、进步,有的写未来丑陋、落后……

2、鼓励学生多元化选材,即不受传统观点束缚,敢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方位、角度观察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用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等多样化的思维来选出新异之材。例如:习作《我的老师》时,学生自主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方面来表达,有的选择写教学中严厉的老师,有的选择生活中幽默的老师,有的选择写别人眼里古怪的老师……这些材料新颖、不拘一格。

3、鼓励学生自由谈吐。淡化文体意识,提倡不拘一格地表达,即不限于写记叙文,还可自由写作日记、书记、生活杂感等。放开思想表达的限制,绝不让学生只去表达“爱”。憎恨的、厌恶的、赞美的、批评的都鼓励学生写出来。多想象和幻想,使学生重拾自由表达的乐趣。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习作表示欣赏、加以保护,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授以方法,有效引导、自主评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评改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地深入思考去凝练作文的过程,因而学生能在此时自主的总结经验,内化写作技能。教师绝不能删删改改代替学生的深入思考。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

首先,授之以“改”法,让学生的自主评改有“法”可依。现简介几种:

1、符号标明法。修改文章的方法一般有:批、改、增、删、调、换几种。用表示修改的规范符号标明要改的地方、范围、性质,指示修改的方式和思路。教师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后,学生便可依照此法修改文章了。

2、划线标号法。教师可事先将印好的“修改文章八查表”发给学生,即一查中心是否突出,二查条理是否清楚,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详略是否得当,五查结构是否完整,六查句子是否通顺,七查用词是否确切,八查标点是否准确。”批阅时,在存在问题的地方分别标以一至八的数码;供写者修改时参考。

3、三读三改法。初读——修改内容和结构。通过初读,判断文章的各部分内容是否安排得当,结构是否合适。从总体上对文章的框架进行剖析,以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细读——修改词句。在细读时,认真推敲、揣摩文中的词、句运用是否准确、具体,改正错、漏的字、词、句、标点,规范拗口的语句等,使习作语言通顺。

品读——修饰生色。指引学生有感情地品读习作,运用已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对习作进行提高性的修饰润色,以达到更好的质量。

其次,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评改,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师应该认真作好准备:习作前引导学生依据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一般顺序及要求,分析习作的具体要求,制定“作文目标”。习作后教师浏览学生习作,确定评改重点。按“简要总评——逐条自评——自主修改——互评互改”这几个环节进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评改。

上一篇:藏在灯影中的岁月作文500字下一篇:医务工会女工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