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2024-04-19

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精选14篇)

篇1: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嘉顿苏尔发展心理学工作室”著有国内第一套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丛书,该丛书依据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方面分为6个主题,每个主题又由构成该主题主要内容的9个故事组成,丛书特点为:

一.所有故事均具有典型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意义。

…在强化儿童故事本应具备的生动、奇趣、幻想和童真的前提下,所有情节都围绕着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重要环节而精心设计,故事中的所有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二. 以最浅显的方式,讲述最深奥的道理。

……用儿童故事这种最浅显的方式,把一些让许多成人都很难理解和操作的概念和哲理,如自我接纳、对自己情绪负责、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关注当下、寻找内心的快乐等,让小小的孩童也能明白和领悟……

三. 以儿童的视角讲述故事,真实而细腻地描写儿童的心理过程。不仅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充满了奇特和想象,而且,故事的基本结构和细致入微的情感、心理描写却完全体现了儿童的思维方式,再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问题和冲突,它们是那么地真实和亲切,似乎在故事中的每一个主人公身上,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和周围伙伴的影子……

四. 帮助父母走入孩子的内心。

……父母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尤其是通过专家的点拨,终于能重新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孩子的视角,充分地体会和理解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

五. 生动而系统的情境化案例教学。

……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学一堆空洞的理论,或受几个生动的育儿故事的启发,就能立刻在生活中应用自如的,理论联系实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六. 藉由故事和专家的指导,提供了父母自我成长的契机

……在故事中,专家通过对父母错误行为的分析,揭示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学的意义,不仅帮助父母了解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而且开始思考自身成长的问题,了解是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和环境造成了这样的行为,由此成为父母自我成长的契机

…… 丛书的六个主题及其相关故事介绍

主题一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9个故事22个关键点)主题二: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9个故事20个关键点)主题三: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9个故事24个关键点和问题)主题四:建立爱的连接(9个故事27个关键点)

主题五:改变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习惯(9个故事21个关键点)主题六:帮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难题(9个故事24个关键点)

篇2: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1938年,还是一名学生的本田先生变卖了所有家当,全心投入研究自己认为最有前景的汽车活塞环。他夜 以继日地工作,一心一意期望早日把产品制造出来。为了继续这项研究工作,他甚至变卖妻子的首饰,最后终于做出了样品,然而却被丰田公司认为品质不合格。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本田又继续苦修两年的专业知识。这期间,本田的设计常常被老师或同学嘲笑,被认为不切实际。

他是否就此放手了呢?没有。本田决定另谋它途,和工作伙伴研究出新的水泥制造方法,建好了他们的工厂。战争期间,美国空军的两次轰炸,毁掉了本田工厂的大部分制造设备。于是他召集了一些工人,去捡拾美军飞机丢弃的汽油桶,作为本田工厂制造用的材料。

此后,他们又碰上了地震,整个工厂成为废墟。这时,本田由于财务状况所迫,只好把制造活塞环的技术卖给了丰田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遭逢严重的汽油短缺,本田根本无法开着汽车去购买家里所需的食物。在极度沮丧下,他开始试着把一只小型马达装在脚踏车上。他知道如果成功,邻居们一定会央求他给他们装部摩托脚踏车。果不其然,他装了一部又一部,直到手中的小型马达都用光了。他想开一家工厂专门生产自己发明的摩托车,可惜的是他缺少资金。

本田最后决定求助于日本全国两万多家脚踏车店。本田跑遍了各大城市,终于说服了其中的五千家,凑齐了开办摩托车厂所需的资金。后来,为了扩大市场,本田动手把摩托车改得更轻巧,一经推出便赢得满堂彩。本田的摩托车为他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使他终于有实力踏入汽车行业,并向全球发 展 。

励志故事2:一小时就够了

人们越来越忙,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一小时,我们只要一小时就可以了。

世界织布业的巨头之一威尔福莱特·康,事业非常忙碌,在他为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时,他总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中缺了点什么。于是他选择了画画,每天抽出一小时来安心画画。他说:“过去我很想画画,但从未学过油画,我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气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我还 是决定学油画,无论做多大的牺牲,每天一定要抽一小时来画画。”

威尔福莱特·康为了保证这一小时不受干扰,每天早晨5点前就起床。他后来回忆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在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怎么也不想再睡了。”

而一小时给他的回报也是惊人的:他的油画大量出现在画展 上,他举办了多次个人画 展 ,其中有几百幅画以高价卖出。他把卖画得到的全部收入设为奖学金,资助那些从事艺术的优秀学生。

励志故事3:带来胜利的金币

古希腊时期,亚历山大大帝要领兵到前方作战。他对取胜胸有成竹,充满信心。可是他的部下们却很不乐观,士气十分低落。亚历山大见状,并不着急。

这一天,亚历山大在一座神庙前面集合所有的将士,告诉他们:“各位将士,我们今天就要出征了,究竟是打胜仗还 是败仗,我们请求神明帮我们做决定。我这里有一个金币,把它丢到地上,如果正面朝上,表示神明指示此战必定胜利;如果反面朝上,就表示这场战争将会失败。”

听了这番话,将士们都虔诚地祈祷,求神明指示金币正面朝上。结果,金币果然正面朝上,大家一看都精神振奋。

后来,开到前方,每个士兵都士气高昂,信心百倍,英勇作战,结果真打了胜仗。凯旋回来后,有将士对亚历山大说:真应感谢神明的指示,我们今天打了胜仗。亚历山大这才据实以告:“不必感谢神明,其实应该感谢这一块金币。”他把身边的这枚金币掏出来给将士们看,大家才发现原来金币是特制的,正反两面都一样。

励志故事4:两扇磨盘也能磨亮人生

尤利乌斯·马吉出生在苏黎世郊区的一个贫困的农家,他童年和少年最深的记忆便是清贫,无法形容的清贫,让一家人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希望。异常窘迫的家境,让他没有读完初中,便开始了艰难的打工人生。

然而,多年过去了,他唯一的特长只是像父亲那样磨面粉。父亲曾悲哀地对他说:“你这辈子就是磨面粉的命了。”

马吉不甘地回答父亲:“不,我不会一辈子迈着沉重的步子,一圈圈地推着两扇磨。”

父亲粗重而无奈地叹息:“那你还 想怎样?多少人都这样对付着过日子,难道你还 能从这两扇石磨上磨出什么希望来?”

“别人是别人,我就是要磨出一份我像要的生活。”马吉的眼里闪射着热切期待的光芒。

他绞尽脑汁地想了许多改变生活状况的门路,结果却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父亲撒手而去时,留给他唯一的遗产便是那两扇简陋的磨盘。

望着那转了无数圈的磨道,望着那两扇默默无言的磨盘,不服输的马吉又在思索着走出窘境的途径。

苦心人,天不负。二十岁那年的一天,马吉偶尔从朋友舒勒医生那里得知――干蔬菜不会损失营养成分。他想:若将干蔬菜和豆类放在一起磨,一定会磨出富有营养的汤料。那样,岂不可以让那些家庭主妇们熬汤更快捷、方便一些?

说干就干,他立刻借钱购置了干燥机和搅拌机等设备,开始磨自己想象的那种汤料。就这样,一个灵感加上果断的行动,马吉很快便赢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便磨出了最早的速溶汤料。产品一投放市场,便大受顾客的欢迎。因为用他的汤料,只需5分钟,就可以做出一盆营养丰富的香汤。 倍受鼓舞的马吉再接再厉,到1886年,他陆续开发出数十种袋装速溶汤料,产品迅速畅销欧洲。

然而,马吉仍不满足,他的眼睛继续紧紧盯着那两扇磨盘,思索着接下来该磨出什么样的新产品。经过反反复复地试验,他终于在1890年,磨出了可以改变寿司、凉菜、鱼肉、汤和配菜味道的万能调味粉。后来,他又研磨出了广为畅销的浓缩肉食品。到19,他已是拥有资产超过亿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大老板。

在苏黎世大学举办的一次演讲中,马吉自豪地告诉人们:“即使命运只留给我两扇简单的磨盘,我也懂得用信心、智慧和执著,磨出亮丽的人生。”

没错,只要不肯向所谓的命运低头,不甘在原来的生活里转圈子,开动脑筋,努力打拼,即使是平凡的人,也终会像马吉一样磨出精彩的人生。

励志故事5:哈佛大学的一堂道德教育课

每年新生入学,哈佛大学都会对他们进行一次特殊的道德教育课。

课程伊始,授课教授给学生们设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着,刹车突然失灵,方向盘有用,火车前方有五个人,距离五人的3米处有一火车分轨,分轨前面也有一人在工作,他们都全然不知自己所面临的危险。倘若火车司机是你,在排除其它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撞向那五个人,还 是选择转动方向盘,驶向分轨撞向那一人?

同学们不假思索,几乎是全部选择撞向那一个人。

现在没有分轨,而你是那五个人当中一个,在你前面有一个胖子。在排除其它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你如果狠力将他往前推,你们其余四人将可免于车祸,选择将胖子往前推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学生们迟疑了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放弃将胖子往前推,理由是很残忍。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举起了手,理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

这时教授反问一句,如果你挺身冲向前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活,你愿意吗?

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接着,教授又提出类似的设问:如果你是一所医院的医生,天已晚,就你一人值班。那时,突然来了六个因车祸受伤的病人,一个重伤,五个相对而言轻一些。排除其它可能的情况下,你如果先救那一人,其余五人必死;如果救那五人,另一人肯定活不了。请问你选择救谁?

又几乎是全部学生选择救那五人,至少那都是生命。

现在排除其它可能的情况下,如果其余五人还 有挽救的机会,可一人少肺,一人少肝,一人少胆,一人少囊,一人少胰腺。恰好另外一个受重伤的人身上器官全部俱全。请问,你愿意从他身上取出器官然后去救那五人吗?

这时的学生又低头沉思了,但还 是几个人表示愿意。在他们举手的时候,教授反问,为什么不是牺牲你自己去救他们呢?

课后,教授将表示愿意将胖子往前推和愿意取出那一人身上器官的学生们留了下来,让他们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心中最崇拜的三位人物。同学们大多写了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和爱因斯坦等。教授问他们,如果拥有这么多钱的比尔·盖茨只是在自家大院里孤芳自赏,你还 会崇拜他吗?学生们答案一致否定;假设沃伦·巴菲特因为自己的身价而一点都看不起穷苦人们,你们还 愿意欣赏他吗?学生们答案一致否定;倘若爱因斯坦到处吹嘘自己的成果,你们还 会认可他吗?学生们的答案仍是一致否定。

教授立即提问:“同学们,请你们仔细想想,你们崇拜的最终理由是什么?”

学生们似乎豁然开朗,是他们的为人修养,是他们的慈善仁爱,是他们内心遵循的道德与善良情操。

篇3: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也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学术界也倾注了不少的精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的研究成果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发表的有关留守儿童研究论文的检索和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自编问卷或相关的测量工具对留守儿童某些方面的特征进行调查或测量, 以了解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出在相应的措施。这些研究中虽不乏令人动容的数据及学术上的真知灼见, 但在研究导向上存在盲点, 研究者大多专注于探讨导致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即由亲子分离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留守”是儿童不良发展的风险因素。但也有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的发展尽管存在“风险因素”的影响, 但在其心理发展的诸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样的研究结果与许多研究者的报告是不一致的, 我们不能妄言哪项研究结论更可靠, 但这样的研究悖论却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仅将留守儿童看成是一个笼统的整体去进行研究和描述, 而忽视其内部的分化, 所得结论有可能是不全面的。实际上, 在留守儿童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 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 有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导致发展困难。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认为, 环境和人的发展并非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留守”只是一种生存状态, 并不能直接解释个体发展的差异, 在留守环境中, 导致不同适应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个体发展的主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关于心理弹性 (Resilience) 理论对于研究个体在面临逆境时的积极适应过程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二、心理弹性 (Resilience) ———在困境中健康成长的心理机制

(一) 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 中国学者在向国内介绍这一概念时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台湾学者将其译为“复原力”, 香港学者多译为“抗逆力”, 大陆学者则译为“心理弹性”或“心理韧性”。

对心理弹性的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总结大量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 可以看到三种界定方式: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心理弹性, 如Germezy (1991) 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恢复和保持适应性行为的能力;作为一种适应结果的心理弹性, 如Rutter (1990) 将心理弹性描述为处于高危环境中个体积极的、发展性的适应结果;作为一种适应过程的心理弹性, 如Luther (2000) 等人认为, 心理弹性是指一种动态的过程, 它是个体对于重大生活逆境的积极应对。关于心理弹性虽然存在不同定义, 但各种定义之间并非完全对立, 综观各种定义, 可以发现压弹的两个核心要素, 即:个体面临重大威胁或严重困境;尽管这些威胁或逆境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 个体仍能保持适应良好。正是这两个要素构成了心理弹性概念的本质。

(二)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如果说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面临逆境和适应良好, 那么, “逆境”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又是哪些因素促使个体在面临逆境时仍能保持良好适应呢?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 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 危险性因素 (risk factor) 和保护性因素 (protective factor) 即是与“逆境”和“良好适应”相关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贯穿于心理弹性的整个研究过程中。前者是指那些增加不良适应结果出现可能性的生物的、环境的以及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则是与前者相对抗的积极因素, 这些因素能够降低问题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可能性。

(三) 心理弹性理论的核心理念

在心理韧性的研究中, 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就是: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的发展不良, 在一些保护性因素的影响下, 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的发展。心理弹性关注的是人心理中的积极方面及其积极性的发挥, 在这一点上, 心理弹性的本质和近年来西方比较流行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心理弹性理论对留守儿童研究的指导意义

留过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 且这种现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 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中, 需要研究者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即开放了研究者的思维, 使研究视角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对影响留守儿童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的探讨, 更有助于实现提高留守儿童适应能力、促进其积极适应生活, 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 最主要的逆境就在于由亲子分离所引发的家庭功能弱化, 比如家庭教育功能、情感交流等功能的弱化, 这些“危险因素”虽然可能会给个体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但现实告诉我们并非面临这种困境的留守儿童都会适应不良, 有研究表明, 大部分留守儿童在行为适应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由于父母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更早独立,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可以说那些积极适应留守生活的个体在留守压力下表现出了更大的心理弹性, 弹性理论指出更大心理弹性源于可以对抗逆境的保护性因素。因此, 我们需要挖掘与“留守逆境”相对抗的保护性因素, 因为这些保护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战胜、补偿或削弱留守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寻找保护性因素的同时我们也思考这些保护性因素起作用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在探索心理弹性的内在机制过程中,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主张, 如Garmezy等人 (1984) 提出了三种机制模型:补偿模型 (compensatory model) :在遭遇危机时, 儿童拥有的某些人格特质或环境资源使危机不致对儿童产生影响;挑战模型 (challenge model) :危机强化了儿童的问题解决技能;免疫对脆弱模型 (immunity-versus-vulnerability) :由于过去成功的学习经验, 当儿童再次面对危机时能有效地解决它。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也具有相应的启发意义。

心理弹性研究的终极目标, 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 使逆境对个体消极影响最小化, 让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在该领域研究中所隐含的指导思想为我们研究留守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打开了更为积极的思维视角。

摘要:留过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 且这种现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 在这样一种社会现实中, 研究者需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留守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开放了研究者的思维方向, 使研究视角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和提高其适应能力上来。

关键词:心理弹性理论,留守儿童,保护性因素

参考文献

[1]申继亮, 武岳,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9-13.

[2]席居哲, 桑标.心理弹性 (resilience) 研究综述.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10 (4) :314-318.

篇4: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儿童成长教育

【关键词】幸福经济学;儿童成长教育; 幸福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强调“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幸福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湖南卫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显示出,城市优越的教育资源并没有让城市学生有较高的教育幸福感,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怕学,甚至弃学的现象,相反,一些农村学生的教育幸福感要远远大于城市学生。网易平台的《中国儿童幸福感调查》发现儿童各方面的幸福感存在差异,其中学习是让小学生最不快乐的生活部分。

如何提高儿童成长教育的幸福感呢?目前学术研究大多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展开探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经济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衍生的一门学问——“幸福经济学”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审视国民幸福,同时,也为探讨儿童的成长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幸福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幸福经济学放弃理性选择,更多考虑心理偏好、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使人们认识到,幸福更多地来自于对事物的体验,而不是物质财富本身。现阶段幸福经济学研究发现,在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能影响个体的幸福水平。

(一)适应性

人们对生活中出现的那些带来幸福感的事件,在感到喜悦、满足等之后,会快速进入无意识的合理性过程,个体幸福感会下降到原来的水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变化,会习惯优越的生活,不比一般人感到幸福。

(二)参照效应

参照效应是个体通常会根据一个参照点去评估一个结果,判断该结果对自己来说究竟是得还是失。参照效应对著名的“幸福-收入”悖论作出了解释:虽然个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相对于别人,个体的收入并没有显著提高,从而使个体的幸福感会下降。参照效应还可以用来解释攀比心理的形成。当个体的收入、社会地位等状况相较于周围人更好时会获得优越感,从而具有较高的幸福水平;反之,则会感觉不幸福。

(三)个体幸福来源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比如闲暇、健康、家庭、朋友、社会的认可等)的综合。非经济因素给个体的影响多为纯粹的情感体验,较少掺杂社会比较的因素,对个体的幸福感有更直接显著的影响。

二、从幸福经济学的视角审视中国儿童的成长

从幸福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儿童的成长幸福,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的原因所在,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提高儿童成长教育的幸福感提供了基本思路。

(一)优越生活的孩子不比生活温饱家庭的孩子幸福。物质生活的适应性使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人们的幸福感仍停留在原地,正所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个体应该正视期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参照点的移动,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固定经济参照点,以削弱参照点移动带来的幸福损失,《变形记》正是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降低优越生活孩子的经济参照点,来提高自身幸福感。

(二)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孩子在小朋友圈子里面攀比,向往更好的物质享受,别人有什么,自己必须得到,否则哭闹,幸福感下降。家长则不斷提高孩子的物质享受,然而这样优越的物质生活并不是真正好的儿童成长环境,相反有可能成为儿童成长之害。开放而优越的城市生活提供给孩子更多的诱惑,孩子更容易染上“现代病”——网瘾、物质、冷漠、脆弱等。而物质生活匮乏的农村孩子,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环境封闭,较少受到攀比心理的影响,更为单纯的环境反而使得他们的幸福感高于城市的孩子成为可能。

(三)教育的功利主义是儿童成长的幸福障碍。家长过多的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使得家庭教育缺位,一味地将孩子的成长教育推给学校,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这种问题越严重,足以解释为什么学习是让小学生最不快乐的生活部分。

三、提高儿童成长教育的幸福感的看法与建议

儿童成长的过程是成人的过程,儿童成长的教育是成为人的教育。陆正林等指出,教育的原点是培养和谐、完整、现实的人。教育服务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

(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学会珍视与关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儿童的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都比较自私、较少关注他人。通过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学会换位思考,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优越生存状态。例如,关注农村贫困孩子的教育生存状态,模拟残疾人的状态、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和需要克服的困难等。通过意识到自己正在享受着优越的教育资源,拥有着健康的身体,从而学会珍视自己的生活,关爱他人。

(二)限制物质享乐,增加亲子时间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是溺爱与纵容。以物质承诺换取孩子的成绩提升是不少家长常用的做法,实际上收效甚微,最终只能养成孩子唯利是图的不良习惯。要想要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限制物质享乐,同时增加亲子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当下十分红火的一档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充分证明了,更多的亲子时间能够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幸福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心智成长。

(三)关注教育的当下幸福,激发主观能动性

幸福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幸福并不遥远,就在当下的生活中。如果连当下的“教育幸福感”也丢失了,这样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成功。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着眼于个人天赋兴趣的教育。应该遵循人自身成长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深入了解、研究儿童的需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通过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增加其自信心,带动个体其他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黎莹.提高中学生教育幸福感的思考——以《变形计》为例[J]. 文史博览(理论),2013.5.

[2] 行品厚. 小议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3.

篇5:儿童成长励志故事

寄信人是比加尔湖林荫道旁老梧桐树洞的狼,他是一头很老很老的狼了。这已经是这个星期以来长鼻狗收到的第七封信,每一封信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亲爱的长鼻狗,你好吗?这个冬天,我恐怕要永远地睡过去了。请求你在入冬以前,来比加尔湖林荫道旁的老梧桐树一趟,听我最后一次忏悔,否则我会带着遗憾离开。即使你痛骂我一顿,狠狠打我一顿,我也会觉得好受些。你曾经的老朋友大狼。”

谁都知道,5年前老狼和长鼻狗之间的那场格斗,长鼻狗惨败了;谁也都明白,那只是一个误会,只要老狼不听信他人的一派胡言,一切都不会发生——大家还是彼此的挚友,依旧会一起看日出,一起喝茶,一起挠夹肢窝嗅臭脚。

可是,这一切都在那场格斗后如烟雾一样飘远了。

老狼获胜后,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真相——或许对朋友长鼻狗存有太多的愧疚,他连夜搬走了,谁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直到这个星期,长鼻狗收到他寄来的第一封信后,才知道他去了比加尔湖。遥远的比加尔湖,其实也不远,只要走过一座小桥,翻过一座山,再经过一个农场一个原野,就到了。

但是长鼻狗不能原谅他,绝不。长鼻狗已经决定,长鼻狗一定要还给他双倍的痛苦,哪怕他已经是头快要死的狼了。

晚上,长鼻狗准备好了一切行装,准备明天就出发去比加尔湖。本来想好好睡一觉的,但还是失眠了——长鼻狗想了100个复仇的理由,又彻底摧毁了10个复仇的计划。所以天光亮起来的时候,长鼻狗还没有完全想好要怎样去对付老狼。无奈,只好起床,先装扮一下外表。这次装扮够精心的,有点儿易容术的味道——这是10个复仇计划中唯一统一的一个步骤,而且是第一步。

长鼻狗唯恐别人看见,会大声惊呼,于是在出门后,很小心地不让大脚板发出任何声响。

“啊——长鼻狗啊!”但是住在长鼻狗家院子香樟树上的乌鸦还是扯破喉咙惊叫起来。幸好,她有点儿发呆,不像以往那样发出第二声尖叫。

路过青草地,一只刚要睡觉的老猫也惊叫起来:“啊——长鼻狗啊。”

一路上,见到长鼻狗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惊恐不安。长鼻狗歉疚地朝他们笑笑——是长鼻狗的模样吓到了大家。

中午时分,比加尔湖林荫道就出现在眼前。那棵老梧桐树哗哗作响,已经有黄叶在飘飞了,秋已过去了一半。

老狼的树洞看上去特别幽暗,尽管此刻阳光正好。

“吱呀——”长鼻狗推开陈旧的剥落了油漆的木门,发现一张木床,老狼就躺在床上。他脸色灰暗,见到长鼻狗,竟然老泪纵横。长鼻狗铁青着脸,冷冷地望向他。

“长鼻狗,我的好兄弟,你终于肯来见我了。”老狼已经没有力量下床了,他半倚着,吃力得挥舞着两只手臂。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拥抱的姿势。但是长鼻狗不作声,也不上前,长鼻狗只在想它的复仇计划:是挥起木棒敲他一顿,还是站到他的床上,伸出脚狠狠地踢他两下,或是……长鼻狗恨死他了,恨了他整整5年,恨得每天都在诅咒他,恨得长鼻狗,恨得长鼻狗此刻想不出任何招数来毁他,长鼻狗觉得所有想得到的招数都不够狠,不够解气。“大,长鼻狗。”老狼吃力地指了指橱柜,示意长鼻狗把柜门打开。那儿是一叠厚厚的信笺,所有的信都是寄给长鼻狗的。长鼻狗翻开来,闻到一股熟悉的清香,那是淡淡的菊花香,老狼在每一封信中都夹了一朵野菊花。他写道:来,长鼻狗,先让我们来喝杯茶吧(这是他写每一封之前必写的一句话),然后,才是信的内容:长鼻狗,今天你去散步了吗?路边的蒲公英长小绒球了吗?我真想和你一起吹飞它的小种子们……

“长鼻狗,今天是你的生日。以前过生日,我们都会一块揉面粉做蛋糕。吃蛋糕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抹成大花脸,然后满地打滚,唱一首快乐的歌。长鼻狗,我做了一顶太阳帽给你。就在墙上挂着,看见它,我就会看见你傻乎乎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睛……”

“长鼻狗……”

老狼每天都给长鼻狗写一封信。那些信装满了橱柜里的三个抽屉。

长鼻狗一封接一封读着信,硬是不让自己铁青着的脸缓和下来。但是长鼻狗不能控制内心剧烈地翻腾。老狼,哦,老狼。什么叫融化?融化就是想哭出来,融化就是想原谅你,融化就是一切恨都烟消云散了……长鼻狗完全被这些煽情的文字所灼烧——不,这不是煽情,是真情。

长鼻狗被真情打动。

“我已经原谅你了,老狼。我从来都没有怪你!”所以,长鼻狗给了老狼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长鼻狗烧了一壶水,和老狼泡茶喝。氤氲的香气弥漫了整间阴暗的树洞小屋。

后来的一个星期里,长鼻狗驼着背,弯着腰,下巴上蓄满了胡子,像来的时候那样,装扮成一只老年长鼻狗的模样侍候着老狼。直到他欣慰地闭上眼睛,微笑着睡去。

终于可以回家了,长鼻狗长舒一口气,走出洞口。阳光刺得长鼻狗晃了眼。

长鼻狗把下巴上密密扎扎的胡子卸下来,撕掉额头的皱纹贴,又把老花镜放进了背包里,然后站直身子,戴上鸭舌帽——老狼不知道,长鼻狗是冒充的长鼻狗,他真正的长鼻狗朋友是长鼻狗的爸爸。而长鼻狗的爸爸,早在5年前那次格斗后的第二天清晨,永远地离开了……

可是这个秘密只有长鼻狗知道。它随着老狼,一同去天堂了。长鼻狗觉得,当爸爸和老狼在天堂相遇的时候,他们一定还一如从前那般要好。

篇6:儿童成长故事

小松鼠看见了,说:“别急别急,我来帮你。”

说着,带小母鸡来到大树下,说:“这里是你的家吗?”小母鸡摇摇头。

小青蛙看见了,说:“别急别急,我来帮你。”说着,带小母鸡来到池塘边,说:“这里是你的家吗?”

小母鸡还是摇摇头。

小黄狗看见了,说:”别急别急,我来帮你。”说着,带小母鸡来到鸡棚里,说:“这里是你的家吗?”

篇7:儿童成长故事

小蚂蚁回答道:“我喜欢干活,已经养成习惯了,这样很充实,不觉得累。”小蚂蚁看到老鼠背着行李,反问道:“你这是要搬家吗?”

小老鼠生气地回答道:“是啊,这家人太小气了,我不就偷吃了他一些食物嘛,他直接找了一只猫来,这地方没法呆了。”

小蚂蚁劝老鼠,说道:“你看看你,总是改不了偷东西的坏习惯,你搬到别人家同样会再次被赶出来的。”好吃懒做的小老鼠当然不会听小蚂蚁的劝告,溜到了另外一户人家。

通过几天的观察,确定这家没有猫后,小老鼠就安顿了下来。

一天夜里,小老鼠一如既往偷偷出去找食物,不小心踩到了老鼠夹,动弹不得。一会儿功夫,小老鼠就死去了。

篇8: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看童书编辑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童书编辑,心理健康

随着在童书编辑的路上一路前行, 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童书, 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童书, 慢慢地有一种感受, 就是——童书, 不应只有真善美, 好童书, 应该是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

目前,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现状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儿童早期教育领域, 包括早教模式的探索, 行为、习惯和品德培养等, 还有就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 以及亲子关系、家庭教养研究方面, 而在儿童天性及心理发展与童书内容、表现形式之间的思考和研究尚显不足。

儿童理解生活世界最本初的方式是什么?是亲历!但儿童亲身经历的事件一定是极其有限的, 我们有更好的方式让孩子体验人生吗?而且, 这个方式还要简单易得, 不要花太多钱或者承担太多风险。当然有, 那就是——“读童书”!儿童听故事读童书, 就是亲历人生。这是一个主动的再体验过程, 通过心理重演让事件再次发生, 让事件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构建他自己的认知, 并拓展自己的经验。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无论从生理、心理、行为, 还是从文化背景的意义上去考察, 童年现象都远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学问的意义上, 儿童更像是哲学家, 儿童说的话成年人往往说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成年人应该向儿童学习, 儿童是成年人的老师。成人不能用简单的思维去揣度或者限定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点。成人设定的童书要强调和传达的内容未必是儿童在大脑中感兴趣的或者是接收到的内容。

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老师一直强调:童书要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处于“万物有灵、世界为我”的阶段, 也就是皮亚杰说的“前运算时期”, 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还没成熟, 还处于想象审美的阶段, 所以习惯于用很单纯的眼光看世界, 他们还不能像大人一样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来思考和记忆。如果大人硬要用这种方式向他们灌输一些道理、知识、理论, 强迫他们记忆, 那他们会很痛苦。这时候的孩子, 处在一个爱玩的年龄, 他们需要在游戏或游戏性的审美中发展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例如, 根据乌克兰民间故事改编的图画书《手套》, 就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故事, 老爷爷在森林里丢了一只手套, 于是小老鼠、青蛙、兔子、狐狸、大灰狼、野猪、狗熊都挤进来了。这里并没有争斗, 他们就是要一直往里挤啊挤, 谁都要进来。这就是儿童的心理, 他们其实只是在游戏, 而在儿童心中是不会对这个游戏有逻辑性的质疑的, 他们只是在这样挤进来的过程中, 感到了无比的快乐。大人们读完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好无聊, 也没什么意思, 但是孩子们从中有着快乐的想象, 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

此外, 儿童并不是没有负面情绪的, 他们也会焦虑、恐惧、愤怒、委屈、沮丧……因此, 真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童书的创作和编辑的话, 就不能弱化甚至回避这样的内容。已经问世60余年却仍然畅销不衰的《野兽国》, 被认为是20世纪最成功的图画书之一, 人们说“因为这本书, 图画书成年了。”这一切皆因桑达克“将儿童绘本从那个对丑恶略而不表的无菌室里生生拽出, 直击人类灵魂深处萦绕不散的暗黑之美”。它是“美国第一本承认孩子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 它开拓了现代童年的意义。

别林斯基说过, 一个人幼年时期, 大家把他当作孩子, 他也把自己当作孩子, 可是当他渐渐长大, 人生会面临“分裂时期”, 这是一个突变的时期。也就是说到了青春期, 他不愿再被当作孩子了, 他的眼光越来越锐利, 他能看出成人社会的种种虚假、不公、黑暗, 他也从成人的言行中看出了他们哄骗自己或不够真诚的成分, 这种惊讶、怀疑和愤怒积累多了, 压抑久了, 一旦遇上内心不平的契机, 他就会爆发, 会反抗, 甚至会一发而不可收。如何度过“分裂时期”?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所以儿童需要逐步深入地看一些沉重、复杂的书, 以这样的方式适应一个真实的世界。否则会永远长不大, 或永远不适应。因为世界上的许多事, 始终是复杂而残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不能只给儿童如蛋糕糖果一样甜美的童书, 而不让他们接触生活的真实。虹影的《奥当女孩》就告诉孩子, 苦难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重要的是从糟糕的情绪、苦难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 依然满怀希望。

在欧美国家, 童书的出版工作者不仅要求有专业的出版知识, 还需要有儿童心理学的教育背景, 而且他们经常会去社区、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做活动, 从而了解孩子的需求。近些年来, 我国引进的众多外版童书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究其原因, 是因为它们符合了儿童的天性与心理特征。当然, 国内出版界对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视, 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和童书编辑开始注重以儿童的天性与心理发展规律为出发点来创作和出版童书。近年来的童书评选活动中, 童心、童趣, 儿童视角等都被作为评选优秀儿童图书的最重要依据。

童书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 儿童通过童书认识世界的各种联系和关系, 认识各种人物的命运和逻辑。儿童从不同的书中不断地感受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 不断地体验、感受、总结、归纳、概括, 从具象走向抽象。其实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童年的秘密, 而童书的价值我们也远远没有认识。对一个还不是很了解的对象, 我们应该谨慎, 应该敬畏, 对童书也如此。但是, 如果我们可以更多地从儿童的天性出发, 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童书, 也许, 我们能与好童书近一些, 更近一些。同时, 我们不妨把童书的分量看得更重一些。这对于我们童书编辑来说, 需要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天性, 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学, 需要走到孩子中去, 倾听孩子的心声……总之, 做童书要比做其他的书更用心, 更认真, 下更大的功夫, 才能做出真正依儿童天性而生的好童书。

参考文献

[1]陈文瑛.童书编辑必备的三种编辑力[J].科技与出版, 2014 (05) :67-69.

篇9:影响儿童成长的心理污染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了24万名4~16岁儿童和少年,其心理卫生污染率达10.5%~15.3%。另有报道,我国幼儿园和小学儿童中有30%~50%存在着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儿童多动症占首位,发病率达5%,孩子常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顽皮而受到不应有的批评或打骂,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心理污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发育与健康。其次为顽固性习惯。约占2%,如咬指甲、吃手指等,严重者孩子的指甲、手指均可能被咬破,但仍不能停止,孩子也十分痛苦。另外,还会发生某些行为问题。如打人、逃学、偷东西、故意违抗、分离性焦虑、社会交往不良等,有学者认为,如引导教育不力,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引起孩子心理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和老师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不能及早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例如,儿童初次上幼儿园时哭闹厉害,怎么也哄不好,家长很少会想到这可能是一种分离性焦虑,而不恰当地给儿童施加压力,致使儿童心理进一步受到伤害,出现所谓的“恐幼儿园症”,一提到上幼儿园,孩子马上情绪反常。

2对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育,使儿童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儿童在哭闹时,用鬼、老虎等不正确的语言来吓唬儿童,致使儿童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忘的、不健康的烙印。

3家长缺乏榜样作用。如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闹、打骂、赌博、贪小便宜、乱摔东西、闹邻里纠纷等,也会使儿童受到不良影响。

4周围环境中的不健康行为。可严重伤害儿童的幼小心灵,当前青少年吸烟、酗酒、跳舞、少男少女厮混等,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

5家长离婚、再婚也会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这时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孩子减少或失去了母爱或父爱,产生一种失落感。有人曾对社会上的流浪儿作过调查,结果有62%为离婚、再婚者的小孩,这些孩子心理污染严重,犯罪率高,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儿童心理污染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净化社会环境,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文明用语,避免使用不文明的忌语,更不能说脏话、粗话,不赌博,不打骂小孩,不酗酒,不吸烟。

2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习一点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引导孩子纠正不良的习惯。

3家长必须在儿童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正确的思想、模范的行为引导儿童,耐心细致地对待儿童,要学习孟母、岳母的教子之法,使儿童健康成长。

4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儿童的楷模,和孩子交朋友,使学生学有榜样,心有依靠,做事有依托,行为有规范。

5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异常行为,如多动、不安、咬指甲、情绪不稳定、成绩突然下降等,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诊治,并注意观察行为变化,作出详细的记录,切不可疏忽,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法处理。特别当病情变化向严重方向发展时,更应有耐心,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引导孩子向良性方向转化。必须用药治疗时,更应慎重,千万不能自己随便用药,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往往有明显的副作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当的药物。

6家长要检点自己的行为,注意文明礼貌,不看黄色书刊、淫秽录像,家庭和睦,互敬互爱,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不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和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行为规范、语言规范、动作规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7离婚、再婚的家庭,不能忽视孩子的教育与培养,要给孩子以家庭温暖。千万不能忽视对孩子的爱抚和温暖,不能将他们推向社会,再婚家庭对这些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千万不能只顾夫妻恩爱,而忽视母爱或父爱。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对他们负责、尽职。

篇10:六一儿童节我的成长故事文稿

在校,我多次参加兴趣活动,比如:书法、电脑、数学小组……别看我只学了半年的书法,但我写出来的字,会让你吃惊至极;说起电脑,我的水平是一流的,打起字来,就像开机关枪似的;上次,我参加的数学竞赛,还获得了全四年级二等奖呢!在班级里,我可是老师的小助手。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就是我们当家的,总是把声音调整到零度;出黑板报,更是要你不相信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连惠校长也刮目相看。我对自己很严格。有一次,在课堂上读生字,由于速度太快了,就把娘读成了狼.当这个狼字一出口后,我停下来,红着脸说:我读错了,我刚才把‘娘’读成了‘狼.老师说:没关系,你重读。我说:我应该向同学们说清楚,因为’娘‘就是’妈‘的意思,是最善良的人,而’狼‘是动物,而且是凶恶的动物。说得老师和同学们心里都很佩服我。有的同学在作文里写到:李梦颖的聪明我没法学,但她的认真我一定要学!我很懂礼貌,对邻居们有口皆碑。在村里,我不是给孤寡老奶奶提水,便是帮助老爷爷买菜。有时还替家里人手少的邻居看孩子、守门。我在社会上还是个好少年。村上有个老爷爷,虽然有儿子,但儿子从来不管老爷爷。善良的我从三年级起,就一直挤时间帮助老爷爷打水,打扫卫生,洗衣服,直至老爷爷89岁因病与世长辞。我帮助老爷爷一帮就是两年之久。老爷爷临终前喊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第二个才是他的儿子。

四年以来,我经常被评为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等个人荣誉奖状15张。我取得的这些成绩与老师的培育和同学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要尽自己的全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十佳少先队员。支持我吧!谢谢大家!

篇11: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这是一本被广泛采用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因其广泛的覆盖面和以研究为基础严谨作风而备受赞誉。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从“理论与方法”、“儿童的社会世界”、“儿童的心智发展”按照17个专题论述分析了儿童的成长过程。本书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可读性,其最突出的特点——专题性——使读者能对儿童心理学某一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的把握。本书的这些特点使其非常适合作为儿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参考读物。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教师甚至学校都会经历成长的欢欣与烦恼,都会体验抚养、教育孩子所感到困扰的问题和矛盾。年长者或许会觉得孩子的某些做法不可理喻,面对孩子的言行,常常百感交集又不知所措。《理解孩子的成长》将为您破解儿童成长、特别是儿童心理成长之谜。”

作者简介:

彼得·史密斯,教授是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age)心理系学校及家庭研究单元主任,他从事学校欺负研究数年并有诸多著作发表。他负责的研究小组主要研究学校欺负及其校内干预。

编辑推荐: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教师甚至学校都会经历成长的欢欣与烦恼,都会体验抚养,教育孩子所感到困扰的问题和矛盾。《理解孩子的成长》将为您破解儿童成长,特别是儿童心理成长之谜。

目录:

第一编 理论和方法

第1章 发展的研究

对发展的观察

什么是“发展”

获得行为和发展的信息

让资料说话:量化和质性方法

心理学知识对社会的意义

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课外阅读文献

讨论要点

第2章 个体发展的生物和文化理论

遗传和遗传图谱对发展的影响

行为如何发展:天性和养育

进化和人类行为

文化和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

课外阅读文献

讨论要点

专栏2.1 在Gombe河流域何护区自由生存的黑猩猩的行为

专栏2.2 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第二编 儿童的社会世界

第3章 孕期发展与出生

从受孕到出生

出生

早期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

课外阅读文献

讨论要点

专栏3.1 新生儿和胎儿对人类声音的反应

专栏3.2 过早产儿及其同伴在6岁时的认知状况、语言获得和前阅读技能:巴伐利亚的纵向研究

第4章 父母和家庭

依恋关系的发展

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学说

家庭以外的照料:托儿所和他人代看

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教养方式

离婚和继父(母)

严厉的体罚及虐待

教养方式的模型

课外阅读文献

讨论要点

专栏4.1 马里Dogon人中的母一婴依恋关系

专栏4.2 早期公共机构抚养对4岁儿童行为问题和情感关系的影响

第5章 同伴群体

早期的同伴关系

兄弟姐妹

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同伴关系

友谊

同伴关系和友谊的重要性

儿童中的统治性和攻击性

校园中的欺负

群体社会化理论和同伴群体的作用:家庭有多么重要

课外阅读文献

讨论要点

专栏5.1 社会地位的维度和类型:一个跨年龄的观点

专栏5.2 学校儿童中的欺负/被欺负问题:基本的事实以及学校为基础的干预效果

第6章 社会意识的形成

儿童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情绪的发展

理解他人的情绪、意愿和信念

……

第7章 游戏

第8章 助人与道德发展

第9章 青少年期

第三编 儿童的心智发展

第10章 知觉

第11章 语言

第12章 认知:皮亚杰的理论

第13章 认知:信息加工研究

第14章 儿童对心理的理解

第15章 社会情境中的学习

第16章 智力和成就

第17章 剥夺与丰富:风险与恢复

附录A 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附录B 与心理学有关的职业

参考文献

篇12: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怎么了?对老师说说!”

“我对她那么好,每天帮她打水,陪她跑步,她竟然训斥我,说我笨!她不就成绩比我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小云越说越气愤。

我明白了。多么稚嫩的心灵啊,别人一句无意的话就能轻而易举的伤害她。

我问:“你对她好,她就必须对你好,对吗?”

“当然啦!”小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我又问她:“也就是说,别人对你好,你就一定会对别人好喽!”

“嗯......”她的语气有些迟疑,想了想说:“好像也不全是这样。我堂妹对我可好了,但我就是讨厌她,不愿意和她玩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对别人好,就要求别人一定要对你好。可是你堂妹对你好,你却讨厌她,这好像有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是心理学上的“产婆术”,也叫“苏格拉底方法”,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这也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理一样。

小云蹙起眉头,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久,她才慢慢地说:“我对别人好,但别人不一定必须对我好,是吗?”

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她:“把一枚硬币抛上天空,落下来会哪面朝上呢?”

她答:“正面、反面都可能啊!”

我说:“每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像要求硬币必须正面朝上一样,要求事情的结果一定如你所愿吗?”

她若有所思地摇摇头。

我说:“你可以把自己的绝对化要求变成希望。这样,当事情不如你所愿时,你最多只是感到失望,而不会怨恨。”

听了我的话,小云似有所悟,说:“”我明白了,我可以希望她对我好,但我不能要求她必须对我好,对吗?”

我笑着点点头,接着问她:“你呵斥过她吗?”

她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呵斥过。”

我问:“你呵斥她,是因为你讨厌她吗?”

小云赶紧回答:“不是!我是怕她迟到,一再让她快点儿起床,她不听才呵斥她的!我是为她好!”

我说:“你今天和她好好谈谈,了解清楚她呵斥你的原因和目的,好吗?”

第二天,小云兴冲冲的来找我:“老师,我们和好了!”

“哦?这么快?”我故意问她。

“她是为了让我专心学数学,故意刺激我的。她是为我好!”我问:“通过这件事,你学会了什么呢?”

她想了想,说:“我知道了,不能要求别人像你想的那样对你,要学会接受事情的不同结果。”

“还有吗?”我继续问。

“嗯,要多和别人沟通,才能消除误解。”她认真地说。

听了她的话,我欣慰地笑了。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用专业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篇13:关爱,激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这些孩子们在学业、行为、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学业方面, 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质量不高;社会实践、阅读等需要家长参与引导的作业完成很难;学习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家长帮助;作业无人监管, 成绩滑坡;学习自觉性低, 学习习惯较差等。行为方面, 课堂纪律松懈;卫生习惯较差;放学后不按时回家, 在外玩耍到很晚;迷恋游戏;长时间看电视;和同学冲突, 说脏话;不懂尊重他人, 行为散漫等。心理方面, 逆反心理较强;退缩冷漠;孤僻内向, 不善于交流;脾气暴躁, 冲动易怒;任性, 过分淘气等。当前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关爱, 可以激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借20分的感动

那天, 发试卷评讲试卷, 课后我叫组长收回来, 突击检查孩子们的课堂笔记以及补做情况。

刚回到办公室, 三组长跑来对我说, 老师少一张。刚发的试卷怎么可能少一张, 谁的?小元不肯交。去把他叫来。

小元磨磨蹭蹭地被组长拉来了。手里死死攥着那张试卷。我拖过试卷一看, 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把试卷上的79分的7字圈多了半个圈, 不认真看还以为是99分。

我有点生气地问他怎么回事, 小元低着头说:“老师, 我想蒙我爷爷。我错了, 下次不敢了。”“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 爷爷老花眼可能蒙得过去, 你爸妈呢, 也看不明白?”小元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他告诉我, 爸爸妈妈在深圳打工, 好长时间没有回来了, 只有年迈的爷爷与他一起生活。他好想爸爸妈妈, 但妈妈在电话里说了, 只要他好好学习, 能考个98分以上, 他们端午节会回来一天。

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留守孩子啊, 在他的意识里:能看见爸爸妈妈都是一种奢望。而自己作为老师, 对学生的了解真是不够啊。

我拉他坐在自己身边, 摸着他的头, 用商量的口吻说:“小元, 你想要高分是吧?”他点了点头。我继续说:“你要高分可以, 老师这次先借给你20分, 发信息给家长也写99分。不过下次你要还我啊, 你要加倍努力, 争取每次考试都还我90分以上, 可以吗?”小元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为这个秘密拉了钩。

事后, 我特别关注小元, 经常给他开小灶, 每教一节新课都陪着他背诵, 每次小测他几乎都是满分, 我不断地在班里表扬他, 他的小手也经常举得高高的。

后一次考试他得了92分, 再一次考试他得了100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我们一起开心地击掌笑了。

我给小元的父母打了电话, 告诉他们这件事, 请他们一定要抽空回来看看孩子, 顺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

家长会上, 小元陪在爸爸妈妈身边, 满脸的幸福。我跑到阳台, 偷偷地抹去了感动的泪水。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 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而我们教师做的是叶的事业, 让我们怀揣一颗关爱的心, 努力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幸福成长吧!

小杰笑了

那年, 我新接了一个班, 孩子们特别可爱, 每天看到他们, 我都情不自禁地想摸摸他们的小脑袋, 打从心底里喜欢着他们, 觉得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亲近我。

但是班里有一个叫小杰的学生例外, 迟到走神, 作业欠交, 字迹潦草, 屡教不改有时候还会逃学。于是, 一天放学后, 我跟着他走了半个多小时山路去家访。原来他父亲因为一场手术欠了一大笔债, 现在父母都去深圳打工了, 他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看着年幼的小杰一会儿吃力地拖着猪食喂猪, 一会儿抱着木柴生火淘米做饭, 一会儿去圈鸡鸭……我的眼睛湿润了, 真是可怜的孩子。家访回来, 我提醒自己, 要把这个留守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他是一株弱苗, 需要更多的关爱。

于是, 我经常叫他来办公室谈心, 时不时送他学习用品, 天冷还送他毛衣, 偶尔还资助他一些零钱, 让他可以和别的孩子一样解解馋。学习方面, 激励为主, 及时表扬。我在班里表扬他的懂事孝顺爱劳动, 叫大家多跟他玩, 让他树立自信。他的字潦草, 我就手把手地教他, 一学期后, 他成了黑板报的小抄写员。就这样, 小杰脸上有了笑容, 上课也喜欢举手发言了, 成绩更是突飞猛进。

又一次考试, 我摇着满分的试卷, 请他过来看, 他开心地笑了。

篇14:心理学视角的儿童成长故事

【关键词】人本主义 社交淡漠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74-02

社交淡漠行为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全面的影响。通过人本主义视角,可以对社交淡漠儿童进行积极地心理调试,包括建立安全型依恋、创设安全氛围、注重情感沟通和有意义社会技能训练,为现实中的社交淡漠儿童的教育及行为矫正提供借鉴。

一、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思潮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此后,人本主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等领域,成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罗杰斯、弗洛姆、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提出了诸如人性论、自我实现论、“患者中心”论等极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理论,对心理学发展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强调人有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在动机和需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分成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水平,使得个体能够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

(二)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将学习看做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机械联结。所谓意义学习,是指学生自主的、自觉的学习。无论是情感层面还是认知层面,个体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自己体会“发现-获得-掌握”的感觉,自己评价学习的结果。罗杰斯的意义关系观把学习看做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由内而外,自发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的情感甚至整个心灵都随着学习而不断发生改变。

(三)突出情感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主义突出情感的地位和作用,触及了一个传统教学忽视的课题。传统教学实践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认知因素,而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一反传统的理智主义,极力突出情感的作用,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四)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罗杰斯把在心理咨询治疗中积累的人际关系经验应用于教育和心理实践中,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治疗的成功并非仅依赖于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治疗者真诚的态度、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对来访者高度的理解和共情才是促使来访者改变的关键。只有创造出良好的治疗气氛和治疗关系,来访者才可以安全而自由地探索自己的情感经验与问题。

二、社交淡漠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退缩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受到越来越多中外研究者的关注。尤其在推崇集体主义的中国社会中,伴随独生子女交往问题的凸显,社会退缩在儿童早期更被作为缺少同伴交往行为的问题被普遍研究。社会退缩泛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独处行为,并且这种独处的行为表现不是因为被同伴孤立这一外部因素所导致,而是有其内在的动机。相对于高社交趋近动机和高社交回避动机结合的害羞退缩,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着重研究很少涉及的另一种亚类型——社交淡漠。

社交淡漠是指儿童不主动回避同伴互动,仅仅是对发起社会交往没有兴趣,喜欢一个人独处的行为。表现为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的结合。研究表明,社交淡漠行为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同伴偏好。并且还会对后期的社会适应(如同伴拒绝、同伴欺负)、心理适应(如孤独感、抑郁感、自尊)以及学校适应(如学业成绩)全面产生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不少研究试图通过社会技能训练来干预和改善社会淡漠儿童的状况。但对于社会淡漠的儿童,如果不能克服社会畏惧和焦虑情绪,真正激发其交往的内在动机,促进其认知的转变,这些干预都是不充分的,因而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叶平枝认为,“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要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

综上,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学派主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潜能、兴趣和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他们相信人生而有潜在的能力,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于人的本身。同时人的需要才是人类行为的心理内驱力。这些观点对于社交淡漠儿童的心理调试都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视角对社交淡漠儿童心理调适的启示

(一)尊重与平等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若不能给予儿童一种安全、信任、关心、尊重的氛围,他们可能会在生活中出现抑郁或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对于社交淡漠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应体验到更多的尊重和平等,但是现实中此类儿童的状况恰恰相反。社会淡漠儿童周围的家长、教师和同伴往往不能理解这类儿童的真实内心,采取消极和暴力的反应模式,给儿童施以压力,甚至还有不少家常便饭式的批评、指责、辱骂甚至体罚,而这些看似关心的背后有多少自尊心的维护和平等地对待?因此,在与社交淡漠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与平等是最基本的态度。

(二)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

有研究指出儿童表现出的社交淡漠不仅有生理学的基础 ,还与家庭等外部因素有关。Rubin指出,个体最初的气质(生理)差异影响父母对其做出的反应模式,而这一反应模式正是不安全依恋、社会退缩、焦虑产生的原因。同时,社会退缩儿童的母亲又会倾向于使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教儿童学习社会技能,选择高控制策略来应对社会技能低的儿童。可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因此,社交淡漠儿童最需要的是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而不是单纯的社会技能训练。社交淡漠儿童的家庭成员应该注意角色的转变,分清主次任务,用平等、尊重的姿态与社交淡漠的儿童沟通,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高姿态的控制策略和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都将不利于社交淡漠儿童行为和认知的转变。

(三)无条件积极关注,创设安全氛围

对于社交淡漠的儿童,家长和教师都应相信其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并努力为其创设适合潜能发展的环境。首先这种环境和氛围应该是安全的。当儿童置于这种氛围下,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接纳和鼓励,以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被允许尝试、探索周围事物。在儿童表现向外探索的欲望甚至行动时,立即给予温柔的赞美、肯定和鼓励。当儿童表现出退缩行为或犯错时,不要责骂,而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建立自信。这些理念体现虽然抽象,但却在现实中最容易创设和构建,并将会直接贯穿于养育者和教师等与社会淡漠儿童相接触的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中。这种安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是任何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所不能替代的,并且也会反过来促进儿童社交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减轻社交淡漠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消极表现。人本主义正是用一颗开放、包容和温暖的心去鼓励儿童,发掘其潜能。

(四)注重情感沟通,激发其表达的兴趣

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也是情感的存在。社交淡漠儿童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这类儿童对独处和独自游戏有着积极的诉求。无论对于家庭成员、教师、同伴,这类儿童都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周围人反应冷漠。在这种情境下,无论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同伴关系,都会产生严重的负向作用。对社交淡漠儿童进行情感上的干预,要如涓流一般真诚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儿童分享的喜怒哀乐,并设身处地的站到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还应逐步引导儿童既要学会正确表达个人积极情感,也应学会恰当地认知消极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交流一开始可能会是单向的,但一定要对社交淡漠儿童保持耐心,并相信他们一定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直至其学会自如地向他人表达情感。

(五)有意义的社会技能训练,体验被需要和价值感

社会技能训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退缩干预手段。但是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社交技能训练的干预效果可以长期保持。尽管如此,社会技能训练仍然是社交淡漠儿童必须修炼的一课。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罗杰斯认为学习是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一种精神活动。单纯直接地灌输社交技能的训练对于社交淡漠儿童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技能训练不应有明显的训练痕迹,要在通过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行为和交往等方面的知识,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以游戏为手段的社会技能训练过程中,要让儿童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被关注、体验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采取一定干预让儿童习得的新技能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得到强化,并且能迁移至日常情境中。

目前而言,社会淡漠的研究相对较缺乏,加之社交淡漠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的特点,其产生原因和干预措施比起害羞退缩更值得研究者关注和探讨。人本主义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的视角为社交淡漠儿童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补充,也为促进社交淡漠儿童行为认知的改变树立了信心。社交淡漠儿童周围的重要他人应在人本主义指导下做好早期的预防和干预,促进儿童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颖,刘俊升.青少年早期社交淡漠对同伴关系的预测:学习成绩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4)

[2]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分型及干预研究述评[J].调查与研究, 2005(11)

[3]郑淑杰,陈会昌,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4)

上一篇:2008毕业典礼毕业生发言稿下一篇:淘米网某处设计缺陷可导致修改用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