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022-08-19

第一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学校、家庭与社区联手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是2290.45万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面面观

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二是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是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初三女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哭,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四是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间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

抚。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亲情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多数农民工每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如15岁的初三学生张志刚,父母双双离家打工已8年之久。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为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尉氏县蔡庄镇中学初二四班有26名留守学生,只有一位家长曾打电话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导致亲子分居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行为偏差。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体力、素质等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老师们反映,班上的“双差生”多数是留守儿童。周俏春等在《13岁孩子当妈妈》一文中报道: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从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流行的东西就很容易钻空子。留守孩子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

三是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发展障碍。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四是社会环境复杂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三、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女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首先,政府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甚至青少年犯罪等,都必须依赖政府制订更有利措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

其次,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家长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的管理机制。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五是推行寄宿制管理。六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的“疙瘩”。

再次,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代理人。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农民工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目前,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儿童一个月打不了一次电话,还时常无话可说。专家提倡父母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如果有小学低年级或更小的孩子,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边,即使外出打工,也要保证能随时回家看望孩子。

还有,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往会适得其反。

最后,农村社区承担起本地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可以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妇联、教育等部门配合,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社区要建立帮扶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是通过“两免一补”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免除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二是组织机关干部与留守儿童“一加一”帮扶结对子,每个干部作为责任人联系1—2名留守儿童,每周交流一次,加强心理上的沟通,并负责解决其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三是发动老干部、老党员做义务校外辅导员,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社区要承担起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的重任,对社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关爱、教育、救助留守儿童活动。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整个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 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教育更难。

第二篇: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重庆开县岳溪镇中心小学李绍清 徐宗桃

开县,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农民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留守儿童”问题特别突出。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存在隔代监护、单亲监管、托人代管、自我监护等现象。特别是隔代的老人较之孩子的父母而言,无论是责任心还是在精力、能力等各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而且他们往往同时须监护几个留守子女。无法尽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责任。很多孩子由于受到溺爱或放纵,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习惯差,甚至逃学、旷课、抽烟等。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经常撒谎欺骗师长。所以,老师、学校和社会应多关注留守儿童,解决他们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一、 教师应加强责任心,深入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对待留守儿童,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应多留心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行,全方位了解和认识这些孩子在习惯、行为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这些孩子一般寄养在亲戚朋友的家中,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享受不到父母独有的那份亲情和关爱,享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性格孤僻、暴躁;有的情绪低落、自我封闭;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学习,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教师应针对这些情况,逐个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深入摸底,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关爱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他们扭曲的性格。

二、 学校应营造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当孩子得不到家庭的亲情与温暖时,就会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关爱,从而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因此,班集体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班级要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便于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如:班集体为留守儿童过生日,传统节日在学校集体度过等。中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队活动,如:“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学校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其在老师、同学群体中茁壮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适时开展法制安全讲座和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三、 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共同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学习与生活环境。教师要主动和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们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视频等方式,经常与自己的子女联系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到关心子女教育与挣钱两不误。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父母虽然不住身边,但亲情和关爱去永远伴随着自己,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能力。

学校要创造条件,建成设施完备的寄宿制学校,安排留守儿童在学校住宿,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在老师的呵护之下成长。

学校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或聘请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青年志愿者等爱心人士建立 “代管家长”队伍。号召全县各单位、组织和个人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留守儿童给予关心和帮助。在寒暑假期间,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举办“城乡儿童手拉手联谊活动”, 弥补留守儿童离开父母后的不适感和空虚感。有太阳,世界才会有温暖;有春风,大地才会有生机。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让他们与所有同龄人一样,共享祖国的阳光雨露。

第三篇: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小学教育本科实践报告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万华容

实践单位:兴文县九丝中心校

实践内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实践时间:2008年7月—2009年8月

实践过程及体会: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小学教育本科将要毕业之际,我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对本人学校所在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008年7月—2009年8月,我在兴文县九丝城镇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这个地方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二)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农村留守儿童是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他们太需要关爱,表现为隐性而且不易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年龄较大的孩子属于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

况下孩子年龄在14岁左右,多为初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1]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久而久之,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所担心。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生活问题:

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心理问题:

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对儿童的危害最大。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

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5.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三)教育问题:

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道德问题: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安全问题:

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2005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第四篇: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人为了家庭的生活及发展,而进入城市打工。他们的父母及孩子就成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孩子的学习及生活全靠年迈及知识缺乏的老人照顾。由于隔代教育的影响,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性格发生改变,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很不利。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校应做好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留守儿童离开父母后,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所以爷爷、奶奶会过分的溺爱,甚至对其所犯错误不去批评、指正。这种教育方式就会造成留守儿童对是非观念不正确的认识,对他们今后的道德行为发展很不利。因此我们首先要对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好引导工作。如我班四年级的张伟同学,父母在家时,他学习成绩很好,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就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再加上他是独生子,所以爷爷奶奶很溺爱他。当孩子平时在生活中挑剔、学习上懒惰、不讲道理等不良行为习惯出现时,爷爷、奶奶从来都不去批评指正。父母每次回家只会给他许多钱,任其花费,也从不过问他的学习、生活情况。他们认为平时不在其身边感到很愧疚,认为钱可以弥补缺失的爱。正因为这种原因,从而导致了他养成了只注重吃穿,而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毛病。当他把父母给的钱用光、零食吃光后,就伸手向同学借钱,并且总是只借不还。在所有同学都不借钱与他的情况下,就开始在家里偷钱花。爷爷奶奶知道这一情况,也没有认真地教育过孩子。张伟同学就在爷爷奶奶一次次纵容下胆子越来越大,并开始到学校附近的小店偷拿东西。在一次偷拿方便面时,被店主抓个正着。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没有马上去批评他。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所以在教育方式上应特别重视。并且他自尊心很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帮助他认识错误,反而会起逆反作用。于是我在课下和他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交流,了解到他以前养成了乱花钱、吃零食习惯后,所以才导致这一错误行为的产生。针对他所犯的错误,我对他进行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讲了“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让他从中知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并且还告诉他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教育他应该养成节约用钱的习惯,应该把心思多用在学习上,不能辜负父母及老师的期望。通过这次耐心的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从那以后,他上小店的次数逐渐减少了,而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增多了。这学期,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校留守儿童大多数都住在学校。由于年龄较小,在家里又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所以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差。这些孩子,开始住校不知道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上专门上了一节如何独立生活的技能课,并且在课余时间走进他们的寝室,指导他们如何洗鞋袜、叠被子,还对他们讲述了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针对孩子们在吃饭和睡觉时喜欢讲话这一现象,我在班里召开一次“食不语,寝不言”的主题班会。通过引导和让学生自由讨论,使其知道了吃饭、睡觉说话的弊端。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尤其是男孩子。有一次,我班的男生李军同学在吃饭后和同学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当时正值夏季,游戏结束后又喝了大量的生水,在上晚自习时他就开始呕吐起来,并且肚子很疼。送往医院治疗时,医生说是饭后剧烈运动造成的。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以这名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实为例子,教育住校生在饭前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症状,这样对身体健康很不利。通过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应该像父母那样去照顾他们的生活,平时多教育他们注意气温变化,以便及时提醒他们添加或减少衣服,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真正当好他们的好“保姆”,免去他们远在外地打工父母的忧虑。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因此回家做作业就缺少了必要的督促和辅导,家庭作业有时出现拖拉或马马虎虎做一下就算了的现象,就造成部分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和成绩下降,并且逐渐变为讨厌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增强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至关重要。我班的留守儿童王明,在他父母打工前,还能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父母打工后,每次小组长检查他的作业不是没有完成,就是字迹潦草,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这一情况让我很焦急,于是我仔细分析他的情况,发现他缺乏的是学习的自觉性。在课下和他进行了一些交谈,告诉他如何做到学习和玩耍两不误,并帮他制作了一张作业完成量化表,让他每天作业完成后打个勾再去玩。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的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在这一基础上,我又对他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作业能认真完成,并且字迹工整,检查无误就在表格上画个笑脸。在我的督促和他自己的一次次努力下,该生终于改掉了作业拖拉和不认真的毛病,并且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

在一次课上,我让同学们传阅他的作业本,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通过这次表扬,他学习信心倍增,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学习成绩也随之不断上升。

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除了学习大多数时间就是玩耍。由于学校所处山区,危险地方也较多,所以在自由活动时难免发生危险。对于这一情况,教师除了对住校生宣传一些安全教育知识外,更多地是合理地组织他们进行娱乐活动。我班有位男生叫刘伟,他在一次大雪后向厕所里扔雪球,正好扔到一个同学的头上,将他头部砸出了血。针对这件事,我在班里上了一节在雪天玩耍的安全教育课,并且组织学生到雪地里进行堆雪人比赛。同学们在这个游戏中玩得很愉快。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能力,而且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有了这次成功的范例,我针对本班同学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开设了体育、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并且定期展出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如我班的汪建同学,由于爱好书法,通过书法兴趣小组的训练,字写得越来越好,班级每次学习园地都由他来主办。他还在乡小学生书法竞赛中获得了好的名次。通过这些兴趣小组,不但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而且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留守儿童的工作光靠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们家长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就存在一种缺失,为了弥补这种缺失,我总是定期安排在孩子们自习或活动时间,给远在他乡的父母打亲情电话,让他们感到父母就在他们身边,自己的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关注着他们的成长。长时间的温暖使许多留守儿童渐渐摆脱了孤独的性格,融入同学之中,变得自信、积极、快乐起来。

留守儿童的家长虽然长年外出打工,但是他们对孩子的个性及生活习惯比较了解,孩子有想法时也许因为害怕老师而选择沉默不愿意说出来,这样使有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因此我们还应建立和家长的沟通渠道,遇到问题时,与家长们联系,多听听家长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这样可以让我们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如我班的张明同学父母在家时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当父母都外出打工后,学生反映他总是喜欢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一开始我找他交谈,告诉他这样做对学习是有影响的,应杜绝这种行为,他表面上答应了,但实际上却依然在犯错。我认为他是无药可救了,于是打电话告诉他家长这一情况。他家长告诉一些被我忽视的问题,孩子很敬畏老师,有时不会做的题目不敢问老师,我们在家时总是我们帮他分析问题,现在他们打工去了,爷爷、奶奶都不懂,为了完成作业只好抄袭别人的作业来完成任务。家长的一番话让我感到对张明的了解还不够,并且也意识到自己在学生面前太过严肃,有时学生问问题时态度过于粗暴,造成学生都不敢接近我,有问题不敢来问,这样发展下去对今后的教学很不利。因此要想学生有问题及时来问,首先应建立自己与学生良好关系,真正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于是我又一次找了张明同学,这一次我针对他作业上的错误进行了耐心地辅导,直到他弄懂为止,最后希望他以后不懂的题目及时来问,也可以问其他同学,而不能再去抄袭别人的作业。经过这次的辅导后,发现他问问题的次数变多了,并且有时还说出自己不同想法,他的这些想法有时更容易理解,看到他的进步让我感到很欣慰。他的求知精神也感动了全班的同学,从而带动班上的其他学生遇到问题,都能及时去请教,抄袭现象也不存在了。这一良好的学习风气与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还要感谢学生家长的提醒。

所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对于我们今后工作是有必要的,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更好地调整自己,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是现今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待留守儿童,不仅是在学习上重视,还得在生活和行为习惯上倍加关心,以使他们在学校里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五篇: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班第341号杨婧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班级: 2011113101学号:20111111367姓名:杨婧

内容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个新型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与进城务工的父母分隔两地,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其心理和教育问题正日益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及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建立解决机制,通过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留守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等手段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关键字:留守儿童,农村, 心理发展教育

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大批多余的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既为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农民创造了增收致富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工作,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心理和教育严重缺损,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同时也成为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之一。 “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而现实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l、学业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有迟到、早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等。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过低,很多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孩子在留守时便缺乏约束,逃学、辍学。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监护群体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与留守儿童思想观

念差异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其结果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辍学、失学屡见不鲜。

2、心理问题。

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承受能力弱,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天伦之乐,缺乏正常的沟通渠道,使得一些问题在心理长期聚集,不能及时解决,容易形成紧张、失落、孤独、多疑、焦虑,人际交往存在困难的等问题,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消极、自卑、逆反、冷漠。影响留守儿童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

3、安全问题。

由于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出去打工,小孩大多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往往只能安排小孩的基本的生活,粗放的进行照看,往往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常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对我国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l、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导致社会分层的恶性循环。

教育是为了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而从事的事业。教育是个体进入社会角色,获取社会角色资源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教育水平高,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占据的社会岗位能够为他们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有可能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处于较高的社会阶层。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无论是教育经费投入还是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质量,都要远远落后于城镇教育。从这个角度讲,留守儿童在进入社会的“起跑线”上,不仅输给了城镇儿童,而且输给了非留守儿童。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成年后他们必将像自己父母一样沦为社会的中下层及底层。.

2、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影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化的核心在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又完全依赖于教育,从某个方面讲,现代化就是教育现代化。我国的人口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人口的素质。为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除了发展农村教育这条途径,别无他法。发展农村教育,除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外,还必须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影响到该地区现代化进程。同时,由于高素质人才向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转移,至使欠发达地区留不住人才,使得欠发达地区雪上加霜,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到我国现代化进程。

3、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不好,将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社会公平是一种社会理想,是人类最高的社会价值。社会公平在解决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关系中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平衡器。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始终处于弱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又处于弱势中的弱势。党和政府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不按“补偿性原则”给予解决的话,社会将失去公正性,将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特定形式下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既有国家、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因素。

(一) 宏观层面: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完善

1.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家庭成员长期分居两导致的,而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便是我国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不符合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政府并没有取消户口政策,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进城的农民工难以在城市落户。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就学成本很高。另外,由户籍制度派生出来的其他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如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也是客观上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只能忍痛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专门法律法规的缺位。我国目前制订的专门针对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仅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些仅有的法律文献都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作出具体规定,导致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相关管理人员以此为借口推卸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责任。其次,法制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的淡薄,最终造成了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的趋势。

3.各级地方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投入不足

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和资源均向城市倾斜,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关注较少。同时,他们关注的是劳动力向外输出,并把此视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未给与重视,有的农村基层政府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二) 微观层面:家庭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1、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2、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

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留守儿童”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也不仅仅是“三农”问题,而是一个急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必然要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要从建立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根本上来加以解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我们必须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从法律上、制度上把这一问题整体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留守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深化现行的城乡二元机制改革,消除城乡差别,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消除对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性不平等待遇。加快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体制的改革,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制定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规章、政策,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

3、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各级地方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与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利措施,例如大力发展农村县域经济,拓宽小城镇的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让农民工在自己家乡就地就业,带的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4、 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首先政府应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多创办一些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其次提高农村中小教师的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三是加大当前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并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总结: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下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时也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尽早改善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环境作出努力。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它既是经济现象,又是社会现象,其存在具有深刻复杂的经济及体制背景。“留守儿童”问题折射出“三农”问题的焦点。只有解决好了“留守儿童”问题, “三农”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人口研究编辑部.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2.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 大鹏,赵俊清.农村“留守子女”问题之社会和政策因素筒析.基础教育参考.2005,

(1)

4. 邹长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J].观察与思考。2006(5):11—13,

5. 皮修平,侯健康。走进乡村构建和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下一篇:绿色标志与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