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2024-04-11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精选8篇)

篇1: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姓名:陈鑫媛 学号:2010411203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1班

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陈鑫媛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1班,2010411203)

摘要:

创造力人人都有,尤其孩子。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活跃。许多理论与实践表明:发展创造力,能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1]因此,激发儿童的创造力非常重要。而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由还给儿童,儿童须先有自由方能创造。

关键词:儿童 创造力 培养 影响因素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自于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的核心就是创造力。所谓创造力(Creativity),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现有研究表明,儿童阶段的创造潜能的开发不仅可能,而且异常重要。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与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Creativity),即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各种信息生产出某种新颖、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发展创造力,能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三.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一)独立的人格: 美国创造学家吉尔福特曾指出,创造性思维中独特性(对于某一问题产生与众不同的观念的能力)是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2]儿童要有独立自主精神,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认识及观点,自信而不盲从,自尊而不骄狂,尊重但不轻信他人,勇于向常规挑战,勇于并善于怀疑权威,不满足已有的结论,能以不寻常的观念去看待寻常的事物。

(二)坚定的意志: 从创造的含义中可看出,“创造”意味着创造一种过去没有的东西,这正揭示了创造的本质。任何创新的过程都包含对“旧东西”的“破坏”,“旧”既包含来自自身狭隘的思维定势的“旧”,也包含对固有信息的认知,期间必然会有坎坷、阻碍以及艰辛,这需要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既定的目标,百折不饶。[3]

(三)强烈的求知欲: 儿童只有对自己不知的,知之不多、知之不明的东西,保持旺盛的获取的欲望,才能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储备。

(四)已有的知识水平

创造活动是一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问题解决必须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加涅(Gagne)认为,问题解决的内部条件就是问题解决者必须能够回忆先前已经学会的相关规则,即相关知识。[4]斯腾伯格认为知识在创造力中充当重要角色,“我们不可能对一无所知的事物产生新异观念。”他认为观念以被证明有用的方式进行扩展、修正、联结时,创造性思维就产生了。[5]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中认为,专家之所以比新手能创造性地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因为专家比新手拥有更为程序化了的知识和多而大的知识组块,以及策略性地使用知识,并且能够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表征。[6]我国学者董奇(1993)研究指出,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创造力与知识的量成正比关系。[7]因此,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就要尽可能地丰富充实儿童的知识经验。然而,一般认为,儿童的理解力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就想当然地认为儿童只能做游戏,还没有能力进行知识性学习。这显然矮化了儿童知识性接受能力。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只要方法方式得当,儿童对那些高知识、高科技、高深的理论,以及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认可。因此,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无须只给儿童讲解小猫小狗的童话和寓言。当然,在知识经验摄入时要考虑方式方法上对儿童的可接受性。

很多创造都是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的,因此,知识水平必然会影响到儿童的创造力。

(五)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对创造力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智力水平低的人,创造性低;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性高。

(六)自由

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把自由还给儿童。而要实现这种自由,就是要保护儿童的需要、动机、兴趣,保护儿童的尊严,保护儿童的独到见解与独立人格。儿童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而且要学会自我保护。只有学会自我保护,才能使自己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而有了真正的自由,才能拥有其他一切。

四.怎样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一)保护孩子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现实生活中,被成人无意识的扼杀的孩子的创造动机、兴趣、意识、精神等例子俯拾皆是。有相当多的成人不欣赏孩子的探索行为,有的甚至认为那是顽皮、淘气、故意破坏行为而斥责他们,这就扼杀了他们珍贵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相当多的成人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创造与创新是可贵的,这就扼杀了他们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因此,当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时,我们千万不要用我们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而应该敏感的捕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加以正确、科学的引导。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能够自由想象和思索,以促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萌芽的发展。

(二)激发儿童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儿童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教师首先要激发起儿童的兴趣,比如班里购置新的玩具,教师可以先自己操作,让儿童欣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兴趣一产生,儿童创造的动力就有了。另外,儿童在进行创造活动时,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对儿童产生创造性思维也会起到激励作用。因为教师的肯定不但能让进行创造的儿童增强自信心,了与创新,敢于创新,还能丰富其它儿童的想象,让每个儿童产生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的欲望。

(三)为儿童创造却轻松、和谐的表现环境

创造型人才的产生对精神环境条件是有特殊要求的。就创造性的表现而言,当一个人感受到最大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时,其创造性表现的最为突出,最为充分。教师要为儿童创设轻松、融洽、健康、活跃的气氛,鼓励儿童大胆想象,乐于创造;鼓励儿童勇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也不必有所顾忌,使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教师懂得孩子探索、好奇的个性,恰当的给予肯定和理解,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四)充分利用感观积累创造素材

创造性思维活动不是凭空而来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形象的支持。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儿童创造运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让儿童去看、摸、闻、听,在头 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的由依赖实物思维变成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为他们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条件和基础。

(五)让创造贯穿于日常生活

儿童对天空、对白云、对树影,甚至一个简单的原形都会闪现创造的火花,可以说儿童的创造力无时无刻不在。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密切注意孩子的一切活动,及时发现儿童的创造性,并加以肯定和指导。第六,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不同年龄的儿童知识经验是不同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注意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只要我们注意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并能有意识的加以熏陶和引导,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创意的人,一个能以灵活的头脑来面对现实生活的人,一个有理性、有个性、有高度想象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晓艳.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安庆科技,2006(2)[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余思慧.浅谈艺术设计中影响创造力的变量[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12):40 [4] [美] 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王映学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187·

[5] 张景焕.创造力投资理论及其对创造性教学的启[J].教育研究, 1998(1): 54-55·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6]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技术出版社, 2000(8): 188-207· [7]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182-185·

篇2: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口王声平

(摘要]文章主要从家庭的教育观念、文化环境、教育期望以及教育方式等四个方面,初步探析了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家庭儿童

篇3: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一、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

1. 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1]在婴儿建立和形成依恋风格的过程中,母亲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1) 母亲对儿童照料的敏感度。敏感的照护是指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Clarck-Stewart等[2]的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反抗或回避型依恋。

(2) 母亲的依恋风格与应激水平。母亲自己的依恋风格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3],母亲与婴儿的依恋风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66-82%),二者之间以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中介。安全型的母亲对孩子更加敏感,更加积极地与他们交往,鼓励、支持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并随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其子女依恋安全感较强。而不安全的母亲依恋经验与实际状况常常是冲突的,必然会阻断、歪曲新信息。Crowell等[4]的研究证实,相比较而言,安全型母亲的子女焦虑、抑郁水平较低,且较少有攻击倾向。另一方面,母亲的应激水平对儿童的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Moss等[5]的研究发现,母亲的应激水平与母婴交互作用模式有很大关系。当母亲经常处于应激状态时,会自觉能力低下、心境低落,抱怨有较多的健康问题,同时认为其子女能力较差,以如此消极的态度与孩子交往,必然影响母子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不良的交互作用模式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依恋工作模型,不但影响自我调节机制的发展,而且可能将这种消极的互动关系泛化到其他人际关系中去,出现攻击或者退缩行为。

(2)父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形成的依恋是对父母两人的,有的儿童甚至对父亲显示出更多的接纳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反应。[6]虽然当儿童不安或害怕时更喜欢母亲的陪伴,但游戏时他们通常更喜欢父亲。当然,游戏的玩伴仅是现代父亲扮演的角色之一,他们中许多人事实上能够成为一个称职的抚养者,许多儿童在第一年的后半年里对父亲形成了安全型依恋。父亲通常与孩子一起从事一些游戏活动,而母亲的行为更直接是以减少儿童的不安且以满足、抚慰孩子为目的。就敏感性方面而言,De wolff等通过元分析发现,与母亲敏感性对依恋的重要影响相比较,父亲的敏感性对依恋的影响不明显,但父婴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父母婚姻质量对子女依恋安全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父母的婚姻质量高,则母亲的心态就会更加平和与健康,对子女的照顾也会有更多耐心,更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父母良好的婚姻质量会产生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程度也更高,父母也更能以积极的心态与子女沟通,从而促进他们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父母婚姻质量低,甚至家庭破裂,常会对儿童会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Davies等[7]研究表明,就父母婚姻功能与儿童适应之间的关系提出情感安全假说,认为儿童情感的安全在二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也就是说,保持和促进情感安全是激励儿童行为和反应的主要目标。如果儿童感受到父母破坏性的婚姻关系,为避免威胁,他们会对冲突变得异常敏感并有所反应。他们或是过度被卷入父母的冲突,试图直接控制或扭转父母的情感状态,或是回避,视若与己无关。这不但会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正常的互动关系,而且最终会导致子女形成不安全依恋。

2. 家庭氛围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氛围必然对婴幼儿形成何种依恋风格产生影响。温暖、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形成安全型依恋极好的条件。父母对子女温暖的照顾,并以合理的方式养育子女,其子女多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而父母如果存在抑郁、药物滥用及反社会人格障碍等行为问题,往往难以形成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从而会使子女感到在需要时无法获得关爱,并因此认为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造成疏离感增强,很难形成安全型依恋风格。

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儿童依恋形成有一定影响,在经济拮据的家庭中,儿童很少能一致地依靠某个个体,父母抚养孩子的敏感性、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家庭经济困难与儿童的回避、焦虑呈正相关,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儿童的焦虑呈负相关。另外家庭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影响家庭氛围和父母照顾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儿童依恋风格的形成[8]。

3. 儿童的气质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不仅与父母双方、家庭氛围有关系,而且与儿童自身的特点有关。Ven Den Boom提出依恋与探索行为的双向模式。发现可能影响幼儿依恋行为的因素有:幼儿内源性变量、幼儿内部工作模式、母亲的反应敏感性等。[9]幼儿的气质对依恋有重要的影响,不同气质的幼儿被照料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幼儿反应负性情绪的气质与不安全依恋有关,反应正性情绪的气质与安全依恋有关。一些婴儿天生很难照料,易烦躁,爱哭闹,而且不易被人安抚,不喜欢与人有密切的身体接触,拒绝照料者的亲近,这种气质的幼儿形成稳定的依恋时间就比较晚。相反,有的婴儿天生喜欢与人拥抱,并且得到别人的抚慰,喜欢与照料者积极交往,容易得到照料者的欢心、喜爱,也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4. 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每一种社会文化都有其主导价值观和推崇的社会文化规范,每一个置身其间受其习染的个体,其行为表现必然会带上该种文化的烙印。例如日本的母亲期望孩子能更早地变得情感成熟、顺从、有礼貌,而美国和意大利的母亲则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更早地变得独立,能有更多的社交技巧,有自信的语言表达能力。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独立,虽然花很多时间在家陪着孩子,但有一种保持较远人际距离的倾向。而且断奶很早,使亲密接触减少。这使得德国的婴儿比美国的婴儿在与抚养者重逢时表现出更多回避型依恋的行为特征。[10]可见不同的文化父母的抚养期望是不同的。很显然,这种抚养期望必然会指导父母实际的抚养行为,因而使抚养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的依恋风格的形成是受其影响的。

二、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依恋对幼儿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虽已被越来越多的实验所证实,但心理学界对依恋的形成一直存在着“天性”与“教养”之争。抚养假说和气质假说针锋相对,但都不能解释所有的依恋现象。传统的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的依恋类型、文化程度、抚育质量及家庭氛围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对儿童的安全型依恋进行培养。

1. 提高父母的抚养质量

大量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依恋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应该在这一时期给孩子提供形成依恋的必要条件和环境,促进孩子安全型依恋的形成。父母在这一关键期要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要。儿童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二者相互影响。大多数父母和抚养者认为,满足孩子需要就是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所以也尽最大努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需要的发现和满足,而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多是通过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较少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父母如果能对这些心理信号敏锐地觉察出来并及时给予满足,幼儿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于婴儿来说父母应多和他们接触,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和表情,多和他们说话、做游戏,让孩子获得一种愉快的感受;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拥抱和安慰,给孩子一种归宿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在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正确面对分离。在6个月到1岁之间,婴儿会随场景的不同而调整与母亲的距离,以求得亲近或接触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安全感。当依恋对象要离开的时候,婴儿会表示抗议或呈现出分离焦虑。这时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去向,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可获得的,离开是暂时的不是抛弃,就会有安全的依恋,这样的婴儿将能够忍受挫折、学会自我安慰、具有较高的自尊及自我认同。

2. 重视父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作用

在前文儿童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里我们知道父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父亲对儿童的接纳态度和积极接触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建立。父亲和孩子的交往虽然从时间上来看相对于母亲较少,但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的,这些游戏包含着很多的身体运动方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探索性,很受孩子的喜欢,父子依恋关系也在这样频繁的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来。父亲要认识到自己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Karine等研究显示,与父亲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年幼儿童比不安全的在同伴相互作用中更能胜任,较少表现焦虑和退缩行为,这表明父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父亲也更需要用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履行自己的教育责任,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孩子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助和沟通,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父亲。

3. 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些幼儿从出生起就不喜欢别人抱,不喜欢密切的身体接触,易烦躁,易哭闹,不爱笑,这些幼儿往往较少得到母亲的关爱、注意。而另外一些幼儿喜欢别人抱,亲吻,抚摸,爱笑,他们与母亲交往积极,容易得到母亲的欢心。这也是传统心理学家坚持气质是形成依恋类型的关键因素。但气质和依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只要父母调整其行为以适应儿童的需要,任何气质特点的儿童都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可能,关键在于父母提供给儿童的抚育环境是否与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一致。如果协调一致,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或协同效应,否则便会影响儿童依恋的安全性。例如困难型的儿童活动性较高,但父母常对这类幼儿提出过多的、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限制性要求。当孩子一有违反时,父母就会因他们不听话而责备、惩罚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困难型的儿童逃避或者拒绝父母,并与父母形成不安全依恋。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气质特点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针对孩子的气质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出合理的要求。只有在全面考虑他们的特点基础之上,采取适合的、有针对性的方式才能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

4.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儿童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极大的特点,既易接受外界积极刺激的影响,又易受到不良的消极刺激的影响,而他们自身的辨别能力较弱,所以,家庭成员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的、和谐的、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获得较好的依恋经验,从而有助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相反,冷漠的、疏远的、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经验,这些早期的依恋经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研究证明,在童年时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子女多形成不安全依恋。父母婚姻冲突、争斗及随之而来的离婚等与儿童攻击性高度相关。[8]分析原因可能是家庭冲突间接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照顾的敏感程度。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需要父母的支持时,往往得到的是冷漠或训斥,久而久之,孩子便没有了安全感,并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套错误的认知方式,通过依恋的作用机制—————内部工作模式对其将来的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368-374.

[2]Clark-Stewart KA, Hevey CM.Longitudinal real-tions in reeated obser-vations ofmother-child interactions-from1-1.5years[J].Development Psycholopy, 1981, (17) :127-145.

[3]Eiden RD, Teti DM, Corns KM.Ma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marital adjustment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J].Child Development, 1995, (66) :1504-1518.

[4]Crowell JA, O’Connor E, Wollmers G, et al.Moth-ers’conceptulizations of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s:Relation to mother childinteraction and child behavior problems[J].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1991, 3 (4) .

[5]Moss E, Rousseau D, Parent S, et al.Correlates of at-tachment at school age:Maternal reported stress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and behavior problems[J].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 (5) :1390-1405.

[6]陈立, 高觉敷, 张民生等.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614-618, 622.

[7]Davies PT.Cummings EM.Exploring children’s e-motional secur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link between marital relations and child 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 1998, 69 (1) :124-139.

[8][11]安芹.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家庭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4) .

[9]Ven Den Boom D.Neonatal irri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ttachme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ention[J].Lei den University Press.

篇4: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产。儿童思考能力越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就越强,因此,不要错过儿童思考能力培养的时机。但是当前,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社会没有足够重视对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注重向儿童灌输知识,忽视了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父母没有营造良好的家庭思考氛围等多种不利的因素,都限制了儿童思考力的发展。事实上,儿童思考能力越强,就会越具创造力,只有学会思考,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总之,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要及早进行。

二、影响儿童思考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社会和学校的不当观念和政策影响了儿童思考力的培养

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和选拔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所获得的文聘,不重视考查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造成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都追求高成绩,忽视了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校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为追求学生的高成绩,音乐、美术等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安排相对较少,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多余时间去思考,学生的思考能力由此而削弱。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影响儿童思考力的培养

在家庭中父母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思考的氛围,有利于儿童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培养儿童思考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强调以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根据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能力,这会使孩子的思考能力变得狭窄,孩子的潜力和天分也会被扼杀,同时加重了孩子的压力,儿童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另一方面,有些家长管理儿童过于权威或过于宽容,都不利于儿童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影响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

对于新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这是接受正规教育的新起点。这时教师的重要任务不是传授儿童文化知识,而是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而学会思考是良好习惯中至关重要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习惯,应当处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当前,由于社会和学校评价体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以灌输和记忆知识为主;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符合儿童的特点;教师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等多种情况。久而久之,儿童逐渐对学习感到失望,时常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发现问题的心灵渐渐变得麻木,失去了敏锐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能力发展受到阻碍。

(四)学生自身的不良学习行为影响思考能力的培养

儿童的认识、情感和意志都不成熟,不良的行为很容易养成。受到学业成绩测评的影响,学生注重答案的正确性,忽视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入思考;电子设备的丰富,很多儿童沉迷于电脑游戏等,对学习缺乏兴趣,自己内心屏蔽了思考问题等不良的学习行为。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儿童渐渐习惯用别人的思想取代自己的思想,别人的见解取代自己的见解,这将会影响自身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儿童思考能力培养的对策

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充满探索精神的探索者。如何去引导孩子,使他们每天都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东西,使儿童每走的一步都成为走向思维的源泉,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会思考、会探索和有智慧的人,这是许多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和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社會和学校转变教育观念

21世纪的今天,学生不会思考,就会失去竞争的能力。因此,社会应逐步转变选拔人才的标准,由注重成绩和学历转向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思考能力就是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应该重视思考能力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自由的教育环境,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转变评价观念,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

(二)家长重视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思考,因为思考是一个人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1. 家长转变以儿童成绩的高低评价儿童能力的观念。富兰克林说过:“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儿童思考能力越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就越强。家长应该转变观念,减轻孩子的负担。学习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是不能忽视思考能力的培养。

2. 家庭教育民主化。家长应该创造积极思考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思考,在问题的处理上,给予孩子发表观点的机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当让自己想,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3. 父母应该教给儿童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鼓励儿童进行思考。父母应该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向孩子提问,训练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与孩子争辩,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同时让孩子敢于提出问题,激发孩子思考的能力。

4. 童话、音乐、游戏及大自然的旅行,是培养儿童思考能力的正确方法。童话人物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童话语言在儿童的意识中是活生生的,父母应该经常给儿童讲童话故事,通过童话让儿童去想象和思考。父母应多给孩子听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音乐。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心灵,同时音乐旋律能唤起孩子一些鲜明的形象,是培养儿童思考力的好方法。智力游戏充满趣味,在游戏中,儿童积极地参与,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思考力得到迅速提高。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旅行,在大自然中培养儿童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及儿童的思考力。

(三)教师注重儿童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成为会思考问题的人。

1.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教师应把由知识传授为本的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向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上,允许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思考。

2. 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教师应该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探索问题的人,让学生从内心想要向老师学习,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学会思考。

3. 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转变师生关系,尤其是处在儿童期的学生,教师更应该与之有好的接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

4.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教学内容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力的方法进行教学。

5.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化,努力做到生态教学。提问和师生的互动是基于培养儿童的思考力的目标,而不是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教师要深入地分析问题,如何提问才更有利于学生思考,课堂组织切勿僵硬化。

(四)儿童自我意识的提高

儿童的认知、情感和意志都不成熟,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如果在一种积极思考的环境中,学生自己也会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遇事也会积极地思考,即使有些不良行为,也会及时改正。儿童产生思考的意识,本身也是儿童思考力的发展过程。

篇5: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

丁 玲 韦 炜

摘 要: 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处境引起了许多的关注。这种特殊的处境对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分析这种特殊的处境存在哪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发挥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人格特征 影响因素 1.引言

留守儿童是在新时代中国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者是出国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由于诸如无法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经济负担不起等各种原因,他们的孩子都被留在家乡由他人(包括祖辈、亲戚、老师等)代养。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普遍认为父母双方或父母一方出外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儿童称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会受到影响,因此留守儿童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弱势群体。近年来,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放在学习、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

众所周知,完整的家庭结构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的正是父母在身边的亲自教育。因而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引起了众多的关注。王东宇[1]采用陈仲庚修订的少年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206 名小学“留守孩”进行个性特征研究后发现,同同龄儿童常模相比,“留守孩”较为内向,情绪较不稳定。田小兵[2]在对 677 名农村 6 ̄l4 岁留守儿童采用 《儿童 l4 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 进行测查,并将结果与父母在家的同村儿童比较后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儿童表现出容易激动、焦虑、神经过敏性高同时伴随内向的性格特征。林宏[3]在福建省的大型调查表明,有 55.5% 的留守孩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 ”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等人概括了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 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 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 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 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 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 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 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众多实证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更多人格方面的问题,那么留守状态到底如何影响留守儿童人格的发展呢?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呢? 这些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下面将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影响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等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2. 影响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

2.1 留守儿童的代养人类型及其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

按照李庆丰(2002)[6]的观点,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可以分为三种:(1)隔代监护,是指由留守儿童的祖辈(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监护。调查表明,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这种监护方式。眉山市妇联、市妇儿工委(2005)对 3118 名双亲外出留守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照顾的,占全体留守儿童的 81%。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养的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任性冲动、自制力差、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等人格特征。祖辈相对来说,年龄已经比较大,体力精力都已渐渐衰退,且家事繁多再加上若是多个孩子寄养,根本没法全身心的投入照顾正值青春年少的儿童。因而,对这些孩子往往采取宽容放任的态度。大多数祖辈文化水平低,只懂得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没有选择的满足,只满足孩子物质的温饱,而完全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使这些儿童普遍具有任性、放纵的特点。王东宇[5]对福建省福清市 6 所中学的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采用民主教养方式的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溺爱的其次,放任、专制的最差。溺爱的更容易使留守孩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儿童的智力发展,好奇心及其知识水平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祖辈,导致长辈在他们心目中没有威信,使他们不听长辈的话,从而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不尊重他人的习惯。

(2)上代监护,就是由留守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朋友)监护,更多的是由亲戚(如姑姨叔舅等)代为抚养。亲戚朋友大多有自己的孩子在抚养过程中难免偏心,就算亲戚朋友对留守儿童不偏心,也基本是只一味的满足物质需求,生怕孩子的父母怪罪,而不顾孩子的精神需要。另外,代养人自己也正值青壮年时期,自身事务繁多,负担重不能够也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在关注留守儿童上,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有强烈的被忽视感,从而造成孩子抑郁压抑,忧虑不安,自卑拘谨,冷漠寡言,敏感过激,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的心理。(3)自我监护型,这种情况是在没有祖辈和 亲戚朋友可以代养孩子的情况下,而孩子达到可 以照顾自己的年龄(大部分到初中阶段左右),父母不得已采取的方式。虽然孩子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但缺乏父母双亲的爱,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而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其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自律性都还未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他们的社会化都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才能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因而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往往难以抵御社会的各种诱惑而形成各种不良嗜好,如沉迷网络,抽烟,早恋等。而父母由于对这类留守儿童的愧疚,往往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满足,给他们大量的钱,供其自由支配。这就更增加了儿童形成不良习惯的几率,使他们往往铺张浪费,不懂得节约,自律性差,为所欲为。

2.2 亲子分离时间以及亲子沟通频率和效果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

周福林、段成荣[7]曾经总结了留守儿童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 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是 1 年以上,还是半年以上,或者 3 个月以上,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还未得到一致的答案。大部分研究没有明确的讨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对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而不良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不少研究表明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人格发展、情绪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亲子沟通良好的儿童比亲子沟通不好的儿童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更小[8]。

人们之所以把留守儿童视为弱势群体,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者父母的一方不在身边,无法给予这些儿童父母应该给予的关爱,缺乏必要的亲子沟通。那么这种缺失,必然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由于经济以及工作等原因,很多父母无法经常回家看望孩子,甚至很少打电话回家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的儿童心理问题越为突出。与父母的长时间分离,儿童缺乏必要的爱和支持、信任感和安全感,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敏感、偏激、孤独的性格特征,特别容易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无法回家看望孩子的情况下,大多数父母是以打电话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对孩子来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他们与父母交流的唯一渠道和途径。沟通的频率和效果对亲子关系和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父母经常主动的打电话回家,能够适度的缓解留守儿童独自在家的孤独感,使儿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沟通效果可以包括父母是否对孩子谈论的内容感兴趣,是否能够理解孩子,是否能够更多关心孩子的精神需要而不仅是物质需要,是否能够满足儿童情感交流的需要,这些方面都对孩子的心理状况有影响。如果沟通频率太低,沟通效果不好,对于尚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儿童,容易形成不正确的归因,如父母不关心自己,不爱自己,长此以往,儿童容易自暴自弃,形成极端的性格如暴躁偏激或极度自卑。相反,如果沟通频率高,沟通效果好,可以一定程度弥补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儿童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减少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概率,也有助于儿童的人格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3 父母教育观念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影响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行为习惯,儿童都会从父母那里获得学习的榜样。父母自身的素质和观念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虽然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教育他们,但是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仍然非常大。父母对留守儿童只关心物质需求是否满足,不注重满足精神需求; 父母一味的以物质供给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无条件接受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断的谈论如何赚钱、金钱的重要性,而忽视对孩子学习、做人方面的教育;父母自身变得势利,因赚钱而忽略孩子等等都会给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榜样。有的父母甚至不再以勤劳诚实来教育孩子,而亲自教育孩子要适应社会世俗;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而要求孩子学会圆滑处事; 不再教育孩子礼遇谦让,而教育孩子要争名夺利,不甘落后。这些都会使留守儿童变得惟利是图,自私自利,以为金钱万能,读书无用,导致他们不爱学习甚至过早的放弃学业,过早的接触社会,从而丧失了青少年该有的纯真和基本的道德意识,导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

反之,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利用自己在城市或国外学习到的新的多元化的观念教育孩子,积极的引导孩子,那么对于留守儿童的发展有利而无弊。相对于留守儿童的所在地(大多数留守 儿童在农村)来说,他们父母所到的地方,无论经济还是文化一定更加发达和先进。那么,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吸取先进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文化知识来教育孩子,甚至父母把在城市的见闻告诉孩子,或者有机会让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带领孩子到城市增长见识,都能够给孩子形成积极上进的正强化,引导孩子设立奋斗目标,鼓励

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如学习),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向先进的城市。这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归因,养成积极上进、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儿童能够对自己负责、有自己的目2.4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正是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那么学校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很多老师的眼里,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仅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进行特别的教育,反而对他们有偏见,没法做到公平对待,把他们当作“心头刺”,甚至对他们采取放任不管的策略。留守儿童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以致他们厌学、逃学,更有甚者,流入社会成为街头小混混,危害社会。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和依赖感,没有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爱,道德情感缺失,只知道接受不知道付出,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对社会充满怨恨,是犯罪高发的人群之一。

倘若学校和老师能够对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偏见,老师能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留守儿童多加关心和照顾,并且鼓励其他学生热心帮助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不仅能够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独自生活的困难,使他们能够专心学习,还能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老师同学的温暖与爱心,弥补感情缺失,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3. 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从家长到代养人,再到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3.1 慎选代养人,为留守儿童提供关键的“保护性因素”

根据心理弹性理论,若把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亲情的缺失)看作是一种逆境,那么要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功能不受损伤,能够完好发展,必须为留守儿童提供关键的“保护性因素”。在心理弹性理论中,“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这里主要讨论外部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保护性。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其家庭结构不完整,能够给他们直接提供支持的就是他们的代养人。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认真选择留守儿童的代养人,最好能够选择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能够担负起教育儿童的责任的人来托付孩子。在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中,至少有一个成人能够很好的了解和理解孩子并能够很好的照料他[9]。有条件的话,尽量避免隔代抚养,已有研究证明隔代抚养对儿童的发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代养人应能够真正关心留守儿童,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育,而不是为应付留守儿童的父母,抱着只要孩子不生病不出事就无愧于心的心态; 仅仅只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毫不过问,这些都是阻碍孩子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3.2 加强亲子沟通,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归因

为弥补不在身边所不能给予孩子的必要的关爱和支持,父母因尽量多回家看望孩子,无法回家看望孩子的情况应该尽量多打电话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关心孩子的需求(物质和精神必须同步)。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应理解孩子,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努力提高亲子沟通的效果,满足孩子情感交流的需要。并且父母应该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利用自己接触和学习到的先进知识和教育观念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对所处的困境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归因,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待压力和挫折,帮助孩子往积极上进的方向发展。

3.3 消除偏见歧视,给留守儿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

对于留守儿童,学校和老师首先要消除偏见和歧视,做到对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视同仁,并且对于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能够以充分的爱心和耐心来特别关心和爱护他们。对留守儿童,老师要多留一个心眼随时关心他们的状况,尤其是心理变化,争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他们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其他同学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如帮助留守儿童干家务,给成绩落后的留守儿童补习功课等,这样既能够拉近留守儿童与同学的距离,避免孤独感和被遗弃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的温暖,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又能够使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时间,更加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绩,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建立自信心。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应该想尽办法消除留守儿童的困境,帮助和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354—355. [2]田小兵、杨正伟,四川农村外出打工者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第5期.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3 期: 132- 135.

[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 ”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 [5]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477-479. [6]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25-29. [7]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6 年第 3 期:60- 65. [8]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4.

篇6: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摘 要 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这将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因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四个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三个不同环境以及自我健康意识的养成对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A防。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的分析,联合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遏制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比率持续上升。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超重 肥胖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根据美国北卡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国12~18岁的孩子有19%患有糖尿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可基教授表示:中国已经有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而儿童超重所占12%。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肥胖具有极大的健康隐患,有45%~50%的小学生肥胖者和60%~70%的中学生肥胖者在成年后仍然延续肥胖,包括肥胖体型的延续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延续,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导致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加大发病的危险。麦肯锡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8%,经济数额损失巨大。肥胖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与正常体重的同龄人相比较,肥胖青少年更容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和自闭性格,这将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关注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

父母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学历对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方今女的调查显示,父母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学历首先会影响着他们自身的饮食行为、营养观念和对肥胖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多方面,进而影响着子女的饮食行为、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子女对待肥胖的态度等;父母的学历对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也至关重要,有1/2到2/3的儿童青少年的饮食来源于家庭,家庭的饮食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食物偏好和饮食习惯;在很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父母学历较低的状态下孩子出现肥胖的概率往往要高很多,在如今“高压”的学习环境中,父母一直怕孩子营养不足,拼命地为孩子补充营养,过多摄入就容易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一个人的饮食行为的发展和形成主要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而饮食行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父母,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往往会持续一生,而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1.2学校因素

营养教育及身体活动的开展不足。根据臧坤的研究显示:在干预前,小学生普遍存在饮食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学生会有常喝含糖量较高的饮品、油炸食品以及晚上睡前吃东西等不良饮食习惯,并且平时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不积极;而干预后,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以及身体健康指标都有所增加。学校开展的身体活动也不够充足,由于传统的思想中,还存在着所谓的主副课之分的思想,大量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以及阳光体育时间。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身体活动展开的不足,这都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因素。

1.3社会因素

零食和含糖饮料等非健康食品摄入过高。根据马冠生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调查显示,食用零食和含糖饮料食用的数据在逐渐上升。儿童青少年在选择某种零食或饮料时,会受味道、营养价值、包装以及广告宣传影响。产品好的包装以及广告宣传效果对于儿童青少年选择零食或含糖饮料时有很大的影响。产品制造商为求每一种产品的市场最大效应――需求数量的最大化,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借助明星效应带来的粉丝经济,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而大多数儿童青少年对于偶像有着狂热的追崇,这就会产生盲目的食用。零食和含糖饮料虽然含有一定的能量和营养价值,但过多的食用易造成超重与肥胖,并且会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

1.4自身因素

贪吃心理的形成及缺乏健康意识。有研究表明,当人在紧张时,咀嚼可以降低脸部的紧张度,而达到缓解紧张的效果。吃便成为了矛盾冲突,内心焦虑,恐惧等心理行为障碍的最好缓解方法。吃的食物当中,而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居多,因为心情不好时,人体会缺乏B组维生素,而糖不仅可以满足脑部的能量需求,还可以促进B1、B12的摄入,对精神上有一些安慰或满足。环境因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长期处于家庭、学校的学习压力之下,常借助吃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及焦虑,而焦虑时爱吃就变成了一种学习而来的不良习惯。过多的能量摄入而较少的身体活动就导致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而肥胖者往往存在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幸福感与满足感差、内心抑郁及社会适应力降低等心理问题,这些肥胖导致的心理行为障碍又常以借助食物进行缓解,然而大量的进食及少量的运动又导致肥胖,形成了恶性循环。

2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预防

2.1家庭环境

提高家长的营养知识以及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饮食方面,家长应多了解营养知识,而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组织活动对营养知识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行普及与讲解,让家长对于饮食与健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确保三餐的膳食营养基础上,家长可用同类单位热值低的食物取代高热值,如用鸡蛋、面包等代替高热能的甜点心做早餐,用禽肉、瘦猪肉替代肥肉和脂油,用牛奶、豆浆和白开水取代甜饮料等。

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不断鼓励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和尝试新的身体活动项目,并限制他们看电视和玩电脑/平板的时间,减少儿童青少年静态活动的几率。并且家长因抽出大量休闲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父母的陪同下,可以提高儿童青少年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程度,有助于预防和降低肥胖的危险。

2.2学校环境

改善学校膳食、营养教育方式。学校膳食的搭配主要来源于食堂工作人员,所以对于食堂工作人员对营养膳食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为了使学校食堂的饮食更加合理营养,食堂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具有相关营养知识储备;加大营养知识的宣传;保证食品来源的质量,科学搭配。课堂中,改变营养教育的方式,加大课程中营养知识教学的配比,在不同的科目中都可加入营养知识。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营养素与疾病、饮食行为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掺杂在课程内容中,进行形象地讲解;在数学课教学中,可以将食物中营养素的比例运用在百分比知识点的教学中;在美术课教学中,可以在学习食物与食物色彩的搭配,同时,还可以学习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平衡饮食。总之,将营养知识生动、有趣地渗透到学生的每个科目中,让学生时时都能接触到这些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加大学生的身体活动的机会。在学校管理制度中,应加强课程管制,不得强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体育理论课时,教师应丰富课程内容,将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如“双龙戏珠”、“手脚并用――剪刀石头布”等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喜欢游戏,主动参与游戏;课后时间,除去我们常有的大课间操,学校应开展大量互动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定期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校园趣味性运动会。大量增加有趣的课外团队活动,玩中动,动中乐,乐中学,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身体活动量,并且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意识。

2.3社会环境

严格控制非健康食品的销售及不同食物热能表的透明化。李可基教授认为:超重与肥胖不仅和过多的饮食摄入有关,还与我们的公共环境以及社会的价值观息息相关。在倡导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增加身体锻炼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针对超重与肥胖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控制。政府可对食品和饮料等行业提出要求,立法限制学校对于高热量的食品和饮料的销售,对于学校收入的损失可进行补偿;限制一些不适当儿童青少年的食品广告,因为不适当的食品广告会错误地引导儿童青少年对食品的消费。食物生产商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应该将每一种食物的热能标明,特别是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店。例如一份100g的蒸蛋糕有320千卡,鸡块(6块)有286千卡,而一份100g的番茄有19千卡,等等。在消费者了解不同食物的热能时,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份更加健康的食物,而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选择热能更高的食物。

政府应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努力实现运动生活化。增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法规执行力;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各级体育组织和体育设施;多举办体育赛事,形成激励机制;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健身知识、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宣传体育赛事,营造浓烈的社会氛围;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坚决杜绝体育课、阳光时间被占用的情况,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鼓励社会捐赠、投资体育事业等。

2.4自我健康意识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含糖量较高和高热量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减少热值高的饮食,多摄入豆类、豆制品及蔬菜等纤维素多,饱腹感强,热值低的食品;在固定地方,坐着吃;不边吃边看书报、电视;吃饭时,速度尽量放慢,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过多的摄入;吃的过快,血糖上升的速度过慢,会有种吃不饱的感觉,进而导致多吃。

3分析与讨论

问题的形成主要可从内外因进行分析,内部原因主要是自身因素,而外部原因可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因素进行探讨。自身是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自身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自身采取预防措施的结合对减少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有一定的影响。而此时最重要的是如何联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为儿童青少年营造一个好的社会氛围以及一个健康的营养环境?又如何克服困难更好的去实施这些预防措施?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CX2016B522)。

参考文献

篇7: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教育学院科研处 岳训涛)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的变革,科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向现代科学教育转变,产生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新概念。同样幼儿园教育中也出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把幼儿园课程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并对科学课程的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作了详细的规定。无独有偶,美国历来把培养科技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进行经济竞争的重要条件,因此,他们也非常重视儿童早期的科学教育。但中美两国的幼儿园科学课程在科学教育概念的内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都存在相当的差异。

在我国,科学主要是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美国的科学概念包括三大领域:(1)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2)科学知识;(3)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认为从事科学活动应该持有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真实(truth)、自由(freedom)、质疑(skepticism)、独创性(originality)、顺序(order)、交流(communication)。由于对科学概念内涵理解的不同,使得中美两国幼儿科学教育的侧重点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美国的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同样是教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我国的教师习惯于通过幼儿的日常观察和经验,告诉他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而美国的教师则偏向让幼儿亲自参加比较严格的实验过程,即给幼儿提供同种、同样大小的两盆植物,让他们把其中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暗室,其他条件一致,贴好标签,注意观察和记录其植物的生长变化。以此类推,一次变化一个变量,最后引导幼儿概括出植物生长的条件。可见,这种科学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视让幼儿掌握科学探索技能和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包括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美国的科学教育设置特殊目标与一般目标,前者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的具体任务是促进幼儿的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级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任务是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积极的情绪反应,使他们获得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其一般目标则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以及拓宽的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

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导致课程内容的不同,因此中美两国幼儿科学课程的内容无论在广度深度以及内容的组织上均有显著差异,美国的幼儿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综合科技三部分。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动物、植物、非生物、天体气候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等。教师被要求排列出符合季节性的课程对不同年龄班的儿童进行的教学,使得教学有系统、按顺序,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例如:他们在春季介绍和比较气候与衣着的变化、讨论母兽对幼兽的照顾、示教及观察植物的栽培和生长、比较水、沙和土的特征,并从教学和操作、游戏中学习蒸发、吸收、流动等的概念。在夏季介绍植物生长,动物习惯的变化、 介绍食物、水、阳光对生物生长的作用。在秋季介绍落叶、动物行为的变化(如迁居、贮藏食物),收割(收割的方法,食物的保管)等。特别是通过综合科技的学习,让儿童认识人类创造的各种工具,了解新的发明创造,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看,我国组织课程内容一般有分科式和主题式两种。为了适应幼儿所谓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在组织课程内容上,往往采用从初级概念逐步向高级概念推进(如:大象→动物→生物),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概括性发展(如:你、我、他→父子、母女、师生→相互关系)。而美国却注重按有助于理性框架形成的关键概念来组织课程内容,在科学教育中他们为幼儿确立的关键概念有:1)宇宙是非常巨大的──空间;

2)地球是非常古老的──时间;3)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 4)生存必须适应环境──适应;

5)宇宙是五彩缤纷──多样性;6)生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关系;

7)物质的形式是变化的.,但总量不变──物质不灭。围绕这些关键概念教师设计具体形象的活动加以介绍,如围绕变化这一概念他们选择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动植物生长变化的三态变化等帮助幼儿形成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的认知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是从大容量的概念出发,进行教学时一般从一级概念着手,而则过度关注儿童的思维特点,在组织内容和教学教法的选择上限制了幼儿思维概括性的提高,降低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在课程的实施上,我国的教育注重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同时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合作以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美国在教学中也普遍使用发现法,探索实验法,通过主体的活动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宝库。

综上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幼儿科学课程确实存在不同之处,但却都普遍同意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利用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并强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让孩子乐学、好学,而这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着突出意义。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力。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但同时又缺乏对人类已有文化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所以在理解他所接触的世界时,幼儿有其独特的视角,而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幼儿理解的过程正是他创造的过程,他创造性地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去同化或顺应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情感等。

幼儿的创造力是脆弱的,需要得到成人的呵护。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尤其在科学活动中倡导一种自主的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沉浮”的科学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木块、石子、玻璃瓶等等,供幼儿自主探究沉浮现象。在活动中,幼儿用这些材料分别做实验,探究它们在水里的情况,结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有的幼儿发现木块是漂在水上的,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把它按下去,但只要一松手,木块就会漂上来。还有的幼儿发现玻璃瓶放进水里后,先是漂着的,过一会儿灌进了水,就慢慢地沉下去了;如果把玻璃瓶的盖于盖好,它就不会沉下去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现,教师充当了幼儿和对象世界之间的中介。教师只是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如木块不会沉下去,有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呢?玻璃瓶会沉到水里,怎样让它不沉下去等?让幼儿进行更多的探究,获得更多的发现,而不是直接给孩子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思维得到训练,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还应引导孩子在自身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不同的方法。如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不说“不对”“不行”之类消极的话,让幼儿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赞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讥讽他们异想天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在小朋友通过玩汽车,坐汽车的游戏,认识了各种汽车后,请孩子们来设计汽车,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造一辆碰不着人的汽车;比如造一辆会发光的汽车;比如要造一辆会飞的汽车,尽管不一定现实,但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却非常重要。

篇8: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10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轻度肥胖60例, 中度肥胖30例, 重度肥胖10例;所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 (第七版) 中关于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 男孩60例, 女孩40例;年龄5~9岁20例, 10~13岁60例 (80.0%) , 14~16岁20例, 平均年龄11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空腹肝功能、血脂、血糖测定。采取WHO推荐地方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对患儿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 轻度肥胖, 超过正常体质量20%~29%, 轻度肥胖;超过正常体质量30%~49%, 中度肥胖;超过正常体质量50%以上, 重度肥胖。

2 结果

通过筛查, 男童有6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6%;女童有4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4%, 其总检出率为10%。许多因素可造成儿童肥胖, 如遗传、社会及家庭、出生体质量、运动、饮食等等, 主要因素是饮食和运动,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3 讨论

3.1 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

(1) 饮食方面因素。肥胖是由于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食物过多, 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 超过机体代谢需要, 剩余的能量则转化为脂肪, 而超出的部分在体内存留, 并在皮下组织及脏器周围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而导致[2], 伴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各式各样的甜点、糖果和零食呈现在人们面前, 高热能的洋快餐的大规模的进驻, 导致儿童摄入的热量远远高于过去, 因此, 导致体内脂肪沉积过多诱发慢性营养性疾病。有研究发现, 过去的儿童主要喝白开水, 现在的儿童主要喝饮料, 儿童对植物性食物摄入缺乏, 尤其是蔬菜类摄入量过少, 导致营养不均衡, 威胁了孩子的健康。其次, 儿童肥胖也与儿童进食量大、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 食物咀嚼程度差, 体脂转化能力强, 从而导致增加发胖的危险性。 (2) 社会及家庭因素。儿童发生肥胖的原因中, 社会及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相对贫困、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儿童, 其患肥胖的发生机会就越多, 大多家长对健康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或有误解, 认为高热能的食物营养价值高, 儿童越胖越好, 越胖越健康, 总是想尽办法让小儿多食, 长得胖些。对于大多数城市儿童都是以室内活动为主, 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玩游戏, 家长出门带儿童也大多是坐车,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与保护, 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苦太多, 现在条件好了, 尽量减少孩子吃苦的机会, 因此, 导致儿童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干, 导致对活动的兴趣降低, 体力活动减少, 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儿童因体育锻炼的缺乏代谢率随之下降, 而体内能量过少消耗, 最终就导致肥胖的发生。并且, 我国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国家, 每家只生一个孩子, 孩子的要求家长尽量满足, 尤其在食物方面, 饿了就吃, 增补宵夜, 以高脂, 高热量饮食为主, 给孩子过多地摄入高热能食物, 这样的错误观念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家长这种盲目的喂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模式以及误导的健康观念导致儿童肥胖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错误的健康观念也会对儿童造成影响, 带孩子走进误区。 (3) 出生体质量异常。出生体质量质量是反应胎儿宫内生长的主要指标, 孕妇的营养状况与胎儿的营养密切相关, 母亲孕期营养过度, 长期暴露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下, 机体糖代谢、脂肪代谢的改变间接的影响着儿童。出生体质量可以增加儿童日后发生肥胖的危险, 引起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或数目增多, 随着出生体质量的增加, 脂肪细胞形成后不会消失, 因此, 大量脂肪细胞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导致儿童期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4) 遗传因素。肥胖具有高度遗传性, 若父母肥胖或一方肥胖, 子女发生率高达70%~80%, 目前, 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父母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作用, 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跟父母共同生活在一环境里, 油腻食物、偏食、食量大、吃饭速度等饮食习惯和活动方式对其子女产生多方面影响, 可导致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3], 甚至影响到成年或一生。因此, 对于有肥胖家庭史的儿童应从小重视科学喂养, 避免儿童肥胖症的发生。作为遗传因素, 很难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完全脱离, 因此, 遗传与家庭环境相互影响, 对儿童的发育与成长影响较大。

3.2 运动量减少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竞争也日趋激烈, 儿童活动量少, 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 作为城市婴幼儿, 户外活动少, 学龄儿童学业负担重, 这些原因均导致儿童缺乏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而肥胖儿大多动作缓慢, 一活动即感觉疲乏, 满头大汗, 气喘吁吁, 因此, 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 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 肥胖儿童大多数不喜欢户外活动, 很少晨练, 害怕上体育课, 导致恶性循环, 助长肥胖的发生。部分家长不懂运动对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 对孩子过于溺爱, 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3.3 儿童肥胖的预防

(1) 合理营养与膳食。儿童肥胖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儿童期体质量控制应是一个综合的方案, 应当从母亲孕期开始, 母亲应认识到肥胖是一种与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在孕期头3个月, 尽量避免发生营养摄入不足, 同时, 避免妊娠晚期孕妇营养过剩, 以减少巨大儿的出生。而在孕期后3个月则应当对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情况进行避免, 适当控制饮食, 对脂肪、热量、摄入的奶制品、蛋类、水果及蔬菜进行适当控制。婴儿期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 母乳作为婴儿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 里面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最齐全的营养素, 使婴儿生长发育能够得到全面满足, 同时, 乳汁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 有利于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若需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儿, 在喂养中应按比例进行乳制品的调配。并且, 避免在生后3个月内食入固体食物, 待婴儿6个月后可对配方乳进行相应的降低, 如采用水果、蔬菜、小米、面食等食品代替。制定合理的家庭饮食调理方案, 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食入巧克力、甜点、糖果、肥肉、饮料、膨化食品等食物, 杜绝不良饮食习惯, 晚餐尽量避免食入过饱, 改掉吃夜宵的习惯, 多食入低热量、低脂、低糖食物, 少食米饭、面食、土豆、白薯、苹果、西瓜, 喜吃零食的小孩, 应尽量避免让小儿看到美味食品以免引起食欲中枢兴奋, 饮食宜多吃鱼、虾、牛奶及绿色蔬菜。指导孩子在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 放慢孩子的吃饭速度, 使食入量进一步降低, 改变家庭中易产生肥胖的多种环境因素对预防儿童肥胖是非常重要的。 (2) 运动干预。儿童减肥提倡运动干预, 不提倡吃减肥药, 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泻、利尿剂作用使机体组织细胞间水分排出体外,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需要足够的营养, 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减肥的作用也不理想, 因此, 没有医生许可, 家长不可擅自为儿童尝试减肥药物。应当养成儿童参加多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 有益于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 并且, 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根据儿童身体特点, 注意安全性、趣味性, 使儿童能持之以恒, 儿童在家时, 家长多教教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孩子陪孩子进行30~40min的户外运动, 选择如晨跑、跳绳、游泳、踢球等全身性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5天时间, 运动时间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 因为, 此时热量的消耗要想比上午多。在运动中, 家长应起到表率作用, 陪孩子一起进行, 让孩子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减少厌烦心理。作为学校群体, 尽量对肥胖儿童加强体育体能训练, 家庭和学校应联合起来, 共同努力, 对儿童肥胖的控制可起到显著效果, 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我市10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筛查, 男童有6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6%;女童有4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4%, 其总检出率为10%。分析造成肥胖的各种原因, 如遗传、社会及家庭、出生体质量、运动、饮食等等,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改善肥胖儿童的合理营养与膳食, 加强运动干预, 有利于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应给予及早预防。

关键词:儿童,肥胖,影响因素,预防

参考文献

[1]沙海滨, 贺圣文, 王燕琳, 等.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7) :874-876.

[2]王文媛, 傅平, 汪之顼.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 (6) :591-594.

上一篇:相关词语的日语翻译学习参照下一篇:切记面试禁忌,避免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