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环境问题

2024-05-17

企业发展环境问题(精选8篇)

篇1:企业发展环境问题

关于我市当前企业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科教文史委员会

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由王英先副主席带队,科教文史委员会全体人员从3月18日到4月28日,对全市各类企业发展环境采取了座谈与深入企业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调查,共组织各类企业人士座谈会4次,涉及经济部门6个,企业31家;走访企业17家,包括橡胶、电线电缆、摩托车、铝型材、家俱制造、电子制造、玻璃纤维、建筑、酒类批发以及商业流通、公共服务等多类企业。

一、我市企业发展现状

就调查情况和有关数字显示,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的影响从2008 年9月开始显现,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工业企业。在全市9181家工业企业中,仅今年1-3月份就注销61家,停产4家;半停产111家,其中规模(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以上企业5家,另外有7家原规模企业因销售收入大幅减少而退出入统范围。受影响最为严重的为出口企业,自2008年9月开始,出口额呈逐月下降趋势,订单减少,亏损企业增加。

二、当前我市企业发展环境存在问题

我市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除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市场萧条和资金短缺、用地紧张以及企业内部活力不足外,我市企业外部环境欠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存在以下3个

问题:

1、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办事难。在走访的企业中,部分企业反映到职能部门办事太难。有的企业反映到劳动部门盖个章竟然跑了五六次,拖了半个月,工作人员或以各种理由推脱,或者干脆就找不到人。有的企业负责人明确的说:“要主动和部门搞好关系,人熟才好办事”。企业普遍反映目前企业办事很不方便,行政服务大厅的设立并没有起到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的作用,要先到部门找主管领导签字,后到行政服务大厅盖章,既多跑路,又费时间。二是效率低。如建筑企业反映:建筑开发项目由政府审批需要1-2个月;招投标由于程序多、资料多,也需要1-2个月,拖得时间过长,使一些工程错过了最佳施工期;另外,通讯、电力、邮政等公用服务企业反映我市召开会议过多,有时一天要参加3个会议,负责人疲于应付。三是有些部门执法不严。如:酒类批发商反映:我市一些无批发资格的酒类商户“明零暗批”或到商务局花2000元即可领取商务局自制的“市场准入证”即可开展原有批发商正在经销的同一品牌酒的批发业务,侵占了原有批发商打开的市场。个别摩托车、暖气炉小企业主用廉价劣质材料拼装仿制别人的产品,冒用别人的商标。执法部门对此类违规违法现象往往视而不见或罚款了事,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和不正当竞争。

2、吃拿卡要和企业“三乱”问题依然存在据物价局初步统计,目前我市涉企收费部门多达18个,收费项目64项,同时,还要接受公安、安监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以及个别部门的摊派。有的部门到企业检查随意性强,有的企业反映有时一天要接待3个部门,陪同部门人员吃饭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把歪风邪气当成理所当然的份内之事。一些企业负责人说“该查的查了,该收的收了,还要等吃饭。吃点喝点拿点不要紧,这工夫耽误不起,哪还有心思搞企业呀。”部门到企业收费(罚款)弹性也很大,要2000元可以给200元,简直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而且有的部门人员收费(罚款)开白条不给正式收据。企业反映最多的主要是技术监督和环保两个部门。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而且牵扯了企业负责人大量精力,极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3、群众阻工问题愈演愈烈

在与建筑企业负责人座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征地、拆迁或新项目的开工和施工中均遭到过临近或周边群众的刁难和阻挠,几乎是逢工必闹,有的地方黑恶势力也参与其中,他们以各种借口要钱要物,即使是市政工程也照闹不误。如:京开渠改造、会展中心等工程。部分异地办厂的工商企业也遇到过同样问题。因为闹事群众在“闹”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导致阻工现象愈演愈烈,对我市的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破坏和阻碍作用,同时也在外地客商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三、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企业发展环境中存在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督促各职能部门与当前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切实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着重抓好以下3个方面:

一是切实转变职能部门工作作风。对企业申办事项规定受理和办结时限,对未在规定时限内给予答复或办结的视为默许。同时加大对推诿扯皮、故意刁难等行为责任人的查处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市委市政府精简涉及企业会议,压缩文件。

二是严格规范职能部门人员执法行为。(1)加快清理涉企收费项目工作,坚决取消已经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2)职能部门到企业检查收费必须持证执法,亮明证件,讲明收费(罚款)依据和数额,做到公开、公正、透明。(3)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吃拿卡要和企业“三乱”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是认真解决群众阻工问题。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门办公室,对破坏和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着重打击带有团伙性质的黑恶势力。

篇2:企业发展环境问题

[关键词] 环境成本 控制 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全球高度重视,环境成本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该体系规定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过程必须符合环保的规范,才能进入国际市场。

因此,研究环境成本问题,对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实施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一、环境成本的涵义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这一定义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形成来自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负荷费用和预防措施开支列入核算对象,提出环境成本的目标是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达到减轻或消除这种影响。

二、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目前,我国缺乏对环境成本的系统核算。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凡是对环境已造成污染和损害的,都应当承担治理责任并支付费用。

环境成本根据其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如果环境成本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收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则不能将其资本化。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认为,如果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以提高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能力、改进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益、减少或防止今后经营活动所引起的污染、保护环境的方式与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应予资本化。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紧急问题工作组的观点,处理环境污染的成本通常应予费用化,但同时也规定了环境成本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资本化:延长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寿命,改善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率的成本;减少或防止由以前经营活动所引起但尚未出现的环境污染成本,以及由未来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成本;原本预备销售的资产在其出售前所发生的必要成本。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三、环境成本的控制

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对环境成本核算提供的环境成本信息的基本分析,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所有因素的控制,以达到环境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最优的双重目的。

1.环境成本控制的模式。

现实控制模式:现实控制是环境成本控制模型中最基本的层次,强调环境成本发生后由于偏离目标成本而进行即时的控制。

超前控制模式:环境成本的超前控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托于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价,致力于不断改进的产品寿命周期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损害成本,并最终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最优的目的。

2.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企业中长期环境目标,确定合理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标准,实行绿色化经营,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控制环境治理成本。

企业在发展战略上应自觉地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体系,作为衡量企业效益和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加强环境质量监控。

适当增加针对环境因子的专门化成本控制,建立专项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实现环境成本全过程的跟踪管理控制。

建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评价与考核体系,评估因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所带来的环境效果和效益。

从而进一步修改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四、环境成本的管理

1.环境成本的主要管理方法。

事后处理法。

是指企业在污染发生后设法予以清除,把发生的支出如排污费、储存成本、记录成本等均确认为环境成本。

该方法不仅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意识,而且更容易忽视环境控制成本,最终导致环境支出额巨大。

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环境成本管理方法滞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事前规划法。

是指综合考虑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支出进行分配,并进入产品成本预算系统,提出各项可行的生产方案。

对各部门的环境行为实施监控,促使各部门从全局的角度降低环境成本并从整体上对环境成本实施控制。

我国企业也要运用事前规划法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

事中控制法。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和工艺,尽量回避和减少扩大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

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影响的因素进行跟踪监测,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来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效率。

目前许多国家的企业对环境成本的管理在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规划进而达到事中控制。

2.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思路。

树立环境成本战略管理目标。

采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满足内部环境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施并加强环境成本的管理,创造环境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群:关于环境成本若干问题的探讨,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10月第1卷,第4期

篇3:山西焦炭企业发展环境问题研究

一、山西焦炭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影响焦炭行业发展方向的政治因素主要是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而经济增长、行业融资能力等经济环境因素, 则决定着焦炭行业发展是否具有强劲的外在推动力;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又对焦炭企业能否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最后, 在社会环境因素中, 资源的稀缺性和企业区位的独特性, 将会使其获得省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比较优势。

1.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国家对焦炭工业的发展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和调控, 因而山西焦炭企业对政治环境较为敏感, 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对其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大。近年来, 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和山西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焦化行业准入标准》、《山西省焦化产业管理条例》、《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 它们的出台和实施势必对山西焦炭行业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积极影响。首先, 通过促进企业优化产业布局, 升级工艺和装备, 提高产销效率, 抑制违规建设、过度投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其次, 保护有限的焦煤资源, 促进下游焦炭企业节约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鼓励煤、焦、化的一体化建设, 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2) 消极影响。首先, 严格的环保、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使得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工艺和产能落后的单一焦化企业将被淘汰。另外, 煤炭发展基金的征收将加大企业的成本压力。

2. 经济环境分析

焦炭企业处在冶炼行业的上游, 经济增长、行业融资能力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大, 在一定时期内对焦炭行业的发展具有外在推动力的作用。

(1) 经济稳步增长, 推动焦炭产销量逐年攀升。2006年山西省实现生产总值4746.5亿元, 比上年增长11.8%, 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年均增长速度1.8个百分点, 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开门红。另外, 近年来省内工业投资转型明显加快, 新型主导产业投资高速增长, 促进了山西焦炭企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 汇率变化导致企业外销利润下降。汇率机制改革后, 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从2005年7月的2%上升到2007年的7.73%。直接导致出口焦炭每吨价格减少约5~9美元, 使山西省焦炭出口的直接损失最少在每年5亿元人民币以上。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使焦炭产品出口数量下降, 焦炭供应向国内市场转移, 导致国内焦炭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另一方面将刺激进口钢铁产品数量的增长, 进而影响国内钢铁的产量, 随着国内钢铁产量的下降, 必将对作为钢铁冶炼主要炉料的焦炭市场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3) 行业融资能力降低。由于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单个企业规模过小, 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导致不良贷款比例迅速升高。据《银行联合信息网》的保守估计, 目前山西焦炭行业的贷款总规模已在600亿人民币以上。另据人民银行《关于对煤焦铁行业潜在金融风险的调查报告》显示, 近年仅吕梁市金融机构向焦炭企业发放的贷款就达42亿元, 相当于该市全部工业贷款的48.96%, 其中已有7.67亿元被划定为不良贷款。目前, 山西省内大多数金融机构已经纷纷对焦炭贷款项目采取了极其严格的审查和限制措施, 焦炭企业的受信评级普遍大幅度降低, 融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 焦炭企业已经很难通过正常途径拿到贷款。

3. 社会环境分析

山西焦化企业主要分布于吕梁、临汾、太原、晋中、长治、运城六地区, 共分为八大焦化工业区和15个重点产焦县, 产业布局结构已向资源和运输线集中, 布局日趋合理。

(1) 运输优势明显。山西的焦炭企业大多分布在石太、同蒲铁路和太旧、太长、大运高速公路沿线, 平均与天津港的运距不超过750公里, 多数企业能够就近实现铁路整列直达大批量运输, 大大降低了焦炭外运的成本。

(2) 资源禀赋独特。山西省保有焦煤储量1493亿吨, 占全国炼焦煤总保有量的56.43%, 焦煤资源优势在全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是十分突出的。从煤田地质分布情况看, 山西省的炼焦煤资源分布主要在太原、吕梁、临汾和晋中的部分市县。而山西焦化企业有九成以上恰恰分布于这几个地区, 大多数焦化企业位于或者靠近焦煤产地, 控制产品的原料能力较强, 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

4. 技术环境分析

焦化工业是举世公认的重度污染工业。目前国内主要推广应用的焦化工业技术是焦炉炭化室高度大于4.3米的大型机焦工艺, 这种焦化工艺的污染相对于小机焦和改良焦、土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但是依旧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受日益严苛的环保条例制约, 当今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淘汰了大型机焦工艺技术, 如美国于2002年采用Antaeus和Calderon连续洁净焦化新技术取代了大型机焦技术, 日本采用21世纪环保高能优化焦炉替代了大型机焦技术。笔者认为, 国内正在大力推广的大机焦技术既不能代表当今焦化工业的先进工艺技术潮流, 也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二、山西焦炭企业今后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山西焦炭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可知, 山西焦炭企业今后的发展机遇与威胁并存, 必须重视宏观环境中对企业今后成长性的不利影响因素, 抓住环境机遇, 及时调整企业战略, 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 要大力促进山西焦化企业走联合的道路。产业群聚理论的观点认为, 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 特别是在稀缺生产资源附近的聚集, 能够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山西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推动焦炭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资产重组, 实施规模化的大集团战略, 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炼焦化学产品综合利用集团, 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1) 成立专业化的行业主管部门。建议山西省政府建立专门的焦炭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尽早结束山西焦炭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缺位的现象, 以专业化的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 强化对焦炭行业的支持和管理。同时把山西能源可持续发展基金和中国煤焦基金的征收权赋予新组建的焦炭行政主管部门, 使其成为调控焦炭联盟成员行为和市场稳定的有效杠杆。

(2) 组建跨区域的焦炭联合体。扶持和吸纳山西美锦、山西焦化、山西阳光、安泰焦化等产销量前十位的龙头企业作为联盟的核心成员。在广泛发展本省成员的同时, 积极向周边的产焦大省如河北、山东发展会员, 争取最少控制年产五千万吨以上的焦炭产能, 把山西焦炭联盟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华北地区。

(3) 充分利用行政、税收、金融政策的杠杆作用。鼓励引导联盟内部企业之间互相参股经营, 强化联盟内部的凝聚力。通过组建焦炭现货、期货交易中心, 稳定焦炭市场价格, 消化上游供应商的焦煤价格浮动风险。

第二, 山西焦炭企业应该尽快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山西焦炭企业的核心能力应该是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进行多元化的产品开发, 以比省外乃至于国外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 更高的绩效快速发展的独特能力, 具体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 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作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老大, 山西焦炭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必须要有前瞻性, 要因地制宜地采用领先于国内外同行的工艺技术,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来看, 我国的大型捣固焦炉工艺、连续封闭式三段焦化技术和大型化炼焦反应器的综合运用应该是山西焦炭企业的努力方向。

(2) 前后向延伸产业链, 增强对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控制能力。对产品成本和原料成本的控制程度是焦炭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该适时向上游原料供应环节如采煤、洗煤行业, 以及下游的产品采购环节如钢铁业延伸产业链条, 增强企业对原料采购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销售的议价能力。

(3) 通过实施多元化产品策略降低市场风险。以焦炭产品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 增加产品品种, 如煤焦油、甲醇、二甲醚、煤气、电能等。山西焦化股份公司的多元化产品策略已经在近年焦炭产品市场的大起大落中得到了检验, 充分证明了焦化企业实行以焦炭为中心的多元化联产, 是抗击市场风险, 稳定公司利润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莲莲.山西焦炭工业产业政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 2004, 3:14-16.

篇4:企业发展环境问题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 内部环境分析 对策

0 引言

目前,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总体资产状况良好,实力日渐增强,这个企业群体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为162337家,企业数量比2006年增加7.80%。2007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98642亿元,比2006年增长29.34%。然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国内所有企业都面临危机,民营科技性企业的优胜劣汰已是必然。本文通过对民营科技型企业内部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旨在探讨促进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1 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企业内部技术人才掌握某种专用性的技能,一旦他们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这一关键岗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空缺,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对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当前民营科技企业普遍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企业难以保持不断创新的竞争力。

1.1 人力资源素质状况不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一,技术人员队伍知识老化。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将限制企业捕捉和识别新技术的眼光,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决策及实施效果,导致企业在技术和产品竞争中反应迟滞、水平落后。其二,经营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不足。

1.2 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调查中令人担心的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与现代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差距。

1.3 人员流失快,人才队伍稳定性问题突出 调研中发现,一些老板自认为企业有钱,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在人才使用过程中不能充分尊重、信任人才,忽视了人才对工作挑战性和成就感满足的需求,导致人才的流失。

1.4 普遍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调查中也发现,多数民营科技型企业未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与之互相联系和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在人才开发方面普遍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出现诸多短视行为。

1.5 在人才招聘方面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分岗位和职位,对聘用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如职高、中专水平就可以胜任的工作非要聘用大学生;二是对高薪聘用的人才不认真考察其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不考虑能否为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

1.6 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重外轻内”的倾向 企业普遍存在认为企业内部的人才不如外面的人才,因而常常不惜重金吸引人才进入企业。这就造成企业内部人才产生不公平、不平衡的情绪,挫伤了大批人才的积极性。

1.7 在人才使用方面存在“强调管理,忽视激励”现象 一些企业虽然在组织结构上设立了人力资源部,其工作内容和方式大多还是老一套,没有把人看成是一种活的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未将激发人的热情、增强人的能力作为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目标,故未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8 在人才培训方面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理想 一些企业认识到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投入了一定数目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培训。但往往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员工参训积极性不高、素质和技能提高作用不明显、整体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1.9 在人才保障方面存在法规意识淡薄的现象 很多民营科技型企业对《劳动法》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人才工作细则不在乎、不遵守执行。致使员工一进企业权益就受到盘剥,根本没有归属感、稳定感、公平感,没有产生为企业献计、献策、献身的动力,这样的企业又怎能做大、做强、做长久。

2 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服务存在问题,影响了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

①保护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法律法规缺失,致使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这大大降低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动力,致使企业创新后申请专利不够,从而降低了创新基金和创新优惠贷款在全社会的配置效率,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福利损失。②民营科技企业研发体系不够完善,研发激励体制有待增强。首先是吸纳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意识不强。其次,民营科技企业缺乏对研发团队的激励力和凝聚力。③政府对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的宏观指导与服务不够。④民营科技企业在享受科技计划基金、金融、人才优惠政策方面缺乏平等待遇。⑤信息和技术中介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专业的研发信息服务机构甚是欠缺。没有专业的信息研究和服务机构,造成研发资源的低效配置及浪费。

3 融资难,经营成本高,企业缺乏进一步成长壮大的资本源泉

缺乏银行信贷制度支持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又由于自身的信誉缺失、规模和还款能力有限等问题,很难获得国有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

4 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缺乏战略性规划,导致自身信用缺失

市场化初期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很多以丧失信用为代价的套利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整体形象。在原始积累之后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必须通过信用建设,重塑市场形象,否则民营科技型企业很难摆脱信用缺失的困境。

5 企业家队伍亟需提升,民营科技型企业市场适应能力欠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家队伍是保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民企老板立足于家族式管理,对外来管理者缺乏应有的信任和有效激励。以下几个方面尤其突出:①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认识仍待加强。当初通过不诚信获得的原始资本积累仍然具有深深的烙印。企业在获得了利润增殖的同时却丧失了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②对当前市场环境认知、洞察与适应不足。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许多民营科技型企业不但没有逐渐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组织形式、激励机制等,而且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甚至没有战略意识或者根本不懂发展战略。③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能力。在重大投资决策时,有无一个较强的决策团队,对重大投资项目有无战略性的眼光,往往是企业规避风险的关键。④个人修养与管理技能有待加强。民营科技型企业家目前在企业内部推进现代管理时普遍遭遇在企业建立个人权威所需的品德修养尚有欠缺,对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了解不多,对管理技能掌握不够。

6 家族壁垒森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难以推行

在河南飞鸿调查中,一位负责人讲“家族式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很小,毕竟企业管理很关键,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族式管理很多时候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必须打破家族成员间的森严壁垒,寻求经营权和管理权的重新洗牌”。

企业必须改革管理模式,重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相对混乱的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理顺,也才能够推进民营科技型企业二次发展。否则,民营科技型企业很难逾越家族制度这个自身发展的坎,实现自身的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李亚.民营企业企业文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

[3]李玉琢.我与商业领袖的合作与冲突.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篇5:制盐企业发展环境汇报

关于企业发展环境情况的汇报

市国资委:

我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原盐为主的制盐企业,始建于1970年,当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326和328部队遵照毛主席“五.七”指示利用大清河盐场荒地建设盐滩75000亩。1973年经唐山地区革委会同意用始建盐田兑换大清河一工段盐场十三幅老式盐田。1998年底移交地方,2008年企业改制变更为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现有原盐生产滩田约13839.66亩,设计生产能力8.5万吨;精盐生产车间一座,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经过多年研究考察,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逐步从单一制盐向盐化工、高产值海水动物养殖等多元经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盐业体制自身约束,企业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海盐生产现状:

1、海盐生产受自然影响,抗灾能力弱。从历年汛期各制盐企业数据显示,暴雨、强风等影响都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生产基础破坏、电力设施损坏、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等。

度大,工作环境差,整体收入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

四、企业在发展环境中的建议:

1、根据目前公司面临的情况和机遇,建议上级政府在公司开发附属经济,如“高产值海水养殖的合作开发”、“卤水的深加工”等项目上给予政策支持。

2、建议减少产品流通环节,加大制盐企业在利润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3、建议国家加大海盐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研投入,帮助制盐企业向高产能、低消耗转变。

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篇6:创优发展环境查摆问题材料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近一阶段的集中学习、深入反思、征求意见、对照检查,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了一定提高,认识上有了一定深化,对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刻反省,剖析了思想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现就本人实际做以下汇报,恳请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始终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终生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虽然自己的思想认识是明确的、信念也是坚定的,对党是忠诚的、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头脑也是清醒的。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有时觉得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需要多少代人为之奋斗的过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最关键的是把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所以在学习政治理论时,立足当前、着眼现阶段、讲社会主义的相对多一些,展望未来、着眼最高纲领、讲共产主义的相对少一些。

组织纪律方面:自己作为人才中心的一员,对增强组织纪律性的认识还是明确的,行动上也是坚定的,能够自觉维护中心得利益和团结。但是,有时认为,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有时没有必要太过拘泥于那些细枝末节,所以

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太注重工作方法。

工作作风方面:创新意识还不是很浓,对如何做好人性化服务做了一定探索,但是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平时工作中,自己虽然能够坚持原制、按组织原则办事,但是在个别问题上,在事情比较紧急的时候,有急躁的现象。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核心是学习上还不够刻苦,主观世界的改造上还有差距,对服务对象的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理论学习坚持得不够经常。思想上、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根子在学习上。总体上来说,多年来,自己对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除了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集体学习和讨论外,能够挤时间坚持自学。但是,自己在学习上做出的努力,无论是与先进党员要求相比,与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是与自己肩负的职责相比,都是有差距的。与工作相比,在学习上花的时间相对少一些,潜下心来学习坚持得不够好,尤其是在工作忙、头绪多的时候,就把学习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为用而学,因事而学多一些,零敲碎打的多一些,全面系统的学习少。学习业务方面的知识多一些,学习政治理论相对不足。对业务知识了解掌握得相对多一些,对其它

方面的学习少一些,特别是对法律法规、现代科技和经济管理知识学习了解得不够,学习中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也不够深入,在不少方面是浅尝辄止。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有时显得捉襟见肘。

二是主观世界的改造还需要努力。不管是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还是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都与改造主观世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不够密切相关。有时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参加的各种集中教育活动已经很多了,自己对党是忠诚的,思想上是先进的,党性观念上不存在什么问题,无形之中有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自我教育注意不够的问题。

三是主动服务意识还要进一步加强。xx作为一个服务广大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的重要窗口单位,每天都要与广大服务对象打交道,自己一直认为只要认真对待前来办事的每一位服务对象,肯定就是做好了服务的方方面面。其实,服务远不止这些,只有真正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工作做在问题发生之前,也就是服务对象的各项合理需求之前,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才算是真正的精细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全面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认真地系统地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执政规律,特别是学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 学好何平九论和洛平十一论,扎实学习“洛阳精神”,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丰富思想、指导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的水平。同时,要尽可能多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拓宽知识面,提高领导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结合微观,准确把握工作大局,始终与中心工作保持步调一致,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努力使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明显提高。

二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进一步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服务广大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中,始终以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需求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在自己的普通岗位上,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三是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始终注意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认真处理好个人与组织、同事之间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自觉维护市场科团结。始终注意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时刻提醒自己牢记“服务理念”,勇于面对工

篇7:优化企业环境 推动全面发展

关键词:企业环境;推动;发展

“良好的企业环境创造生产力”是适应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观点。企业环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环境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企业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企业内部环境又称企业内部条件,是企业内部物质和文化因素的总和。企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能给企业带来机遇,也会造成威胁,问题在于企业应如何去认识环境、把握机遇、避开威胁。另一方面,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在局部与整体的基本架构之下的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动态平衡关系。生产力就现在而言,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经营战略能力等多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也充分体现在企业运作的各个层面上,包括技术改造、管理创新、环境治理、职工福利等等,只有将这些基础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综合能力,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近几年来,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对企业各项制度进行改革,优化的企业发展环境,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一、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治理企业环境的有效举措

在企业环境方面,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的意识已有了新的突破,能够正确认识环保形势的严峻性和环境治理整顿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也要呼吸新鲜的空气、也要喝干净的水”,并从“要我治理”的思想转变为“我要治理”,同时意识到现代企业要注重通过宣传、推广企业的名称来树立企业形象,来开拓市场。

1.企业工艺装置的环保治理。新化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企业。新化公司坐落在乌鲁木齐柴窝堡水源带地区,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始建以生产化肥产品为主的化工企业,环保一直是重要的任务和敏感的话题。早在几年前公司就深知环境保护与公司生存发展戚戚相关,并对环保问题进行了多次有效的治理:将造成严重污染、很难全部回收的含氨气体经过吸收生成硝铵回收的治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后又通过新增的一台洗涤中和器,做到了全部、彻底回收,使尿素污染排放大幅度降低,创造了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通过十几年一直努力和广大科技人员一起攻关,实现了硝酸吸收用水和硝铵排放水封闭循环使用,回收了氨氮、消除了氨氮水污染,同时治理了硝酸尾气的污染,彻底解决了硝酸尾气NOX物污染和硝铵氨氮水污染这一难题。

2.企业厂容厂貌的有效治理。2000年,新化公司生产能力扩大了1倍,同时国家和自治区又实施了环保“一控双达标”验收,并对新化进行了重点监控,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倍受压力。然而压力就是动力。2002年初新化公司就企业环境指出“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同时提出了“职工思想得到转变,工厂面貌焕然一新,一年一大步,三年建成“花园式文明工厂”的战略目标,并将厂容厂貌治理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决心打造一流的现场环境和厂容厂貌。当年在进行工艺环保治理的同时,又投入资金340万元,整改了万米道路,拆除了大量不规

范建筑和废弃设备及几万米管道,平整了5万多平方米土地,增加了1万多平方米草坪,设计、制作了4套蓝色工装,统一了员工服装,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并在当年将尿素、硝铵外排的少量含氨氮水引入农副处农灌,不仅节省了农民肥料的投入,还减少了长期对环境的污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公司厂容厂貌治理加大力度,继续投入资金777万元,修缮及新建厂区围墙350多米,粉刷了厂区的房屋、围栏,继续拆除了废旧设备废旧建筑物及旧管道,整修了供销楼、计控楼,拉走了十几万吨累积数十年的垃圾,种植色彩鲜艳的花卉6万余盆,分别摆设到厂区各处,厂区内还进行了大面积的绿化,种植的草坪、灌木近10万平方米,企业的外貌、厂区生产设施及岗位设定的标识均形成了以蓝、白为主色调的个性化公司视觉新形象。2004年公司再接再厉又投入700多万元,在全厂区范围内进行厂容厂貌的治理。粉刷了厂房墙面约3万平米,新建库房围墙600多米,更换了塑钢窗330多个,修建了厂区东大门等等,终于在这一年里实现了三年建成“花园式文明工厂”的目标。并从这以后,新化公司每年都在财务预算中列支环境治理专项经费,继续用于每年工艺装置的节能环保改造和厂容厂貌的治理。3.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企业在治理厂区环境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造企业的文化环境。新化公司在这几年里,不仅扩建了新化公园,新建了新化体育广场,修建了新化健身室等职工活动娱乐场所,还为全公司职工统一购买了各种运动装备,如运动服、羽毛球拍、徒步鞋、自行车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生活,不仅提高了企业职工整体身体素质,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还使企业职工焕发出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优化企业环境所展现的巨大效益

历史的沧桑记录着新化的变迁,四十多年前一片废墟上建成的新化,如今已是一个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的现代化企业。被绿色环抱的高大的现代化厂房,使新化致力于优化产品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和完善管理机制,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企业环境的改变也反映了企业经营者观念意识的转变。何以以点看面呢?当今社会企业为了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者也意识到要将品牌战略溶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一个好的企业面貌就是品牌战略,就是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换一个角度看,一个拥有这样一批新思想、新观念经营者的企业,无疑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2.企业面貌的大幅改观吸引了自治区各级领导、友邻单位和兄弟企业纷纷来公司参观、考察、学习,从而增加了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认真听取各级领导、兄弟企业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加以完善,使企业逐步拥有一套先进、科学、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3.环境治理在美化了企业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花园式文明工厂”不仅增强了老客户与我们长期合作的信心,还吸引了一大批新的客户,极大的开拓公司产品的销售市场。如今公司产品远销疆内外市场,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也由此吸引了众多合作者、投资者的目光。

4.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引进有能力、有技术、有素质的人才,不断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储蓄后备力量,以增强企业后续发展能量。然而优美的企业环境给人留下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可吸引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这也是人才选择企业的首要感观条件。

5.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了员工的干劲,陶冶了员工的情操。在公司上下“抓生产、促高

产”的同时,员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爱厂如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焕发了青春,涌现出勃勃生机。

篇8:新环境下家族企业发展问题分析

众所周知, 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 面临的问题不同, 就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为了更好的选择企业发展模式, 我们需要对企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家族企业的一般演变阶段包括三代, 一代:创业企业家, 二代:家族合伙制, 三代:企业动态性。一个企业制度的孰优孰劣, 是先进还是落后, 检测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看这种企业的制度与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否适应, 以及适应程度的高低。例如一个典型的浙江家族企业, 白手起家时, 做的产品是小纽扣、打火机、领带、在决策时比较保守, 实行的是家族制, 自己牢牢掌握企业主动权, 看似落后的管理制度, 其实是市场最优的选择。我们可以将一代, 创业企业家定义到企业创业期, 在创业期间两权合一的公司制度下, 所谓的两权也就是指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此时, 公司绩效高于两权分立下的公司绩效。这是由于公司在起步阶段, 企业家洞察市场, 把握全局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家族企业第二代, 我们可以概括为企业的成长期, 此时两权相对分离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作为企业的成熟期, 家族企业第三代更倾向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完全脱离。

2新环境下的家族企业面临的挑战

2008年的国美电器代理问题, 将家族企业的代理与控制推到了台面上。家族企业的概念表明, 家族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跨越各代的财富创造。经理本应该按照特定的函数为企业的发展定向。但是, 他们很可能并不完全按照家族的利益活动。而同时, 那些有决策权力的人从不参与管理的家族成员所不知晓的信息中得到好处, 或者进行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利于家族的利益的决策和活动, 从而产生了家族企业代理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经济、新组织、和新员工。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经济活动和企业行为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企业战略、人才培养、经营范围和客户需求,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企业变得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家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这些挑战来源于整个市场, 也来源于家族企业本身。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不管是家族企业, 国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对于市场的合理分析对于公司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家族企业确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 任人唯亲、家族继承的风险较大、家族企业社会化、公开化程度低。家族之力模式所具有的企业凝聚力强, 稳定程度高和决策迅速的优点是需要建立在管理企业的家族成员具有相当的管理才能。然而, 现今多变的市场行情, 金融变化, 对管理者的才能提高了要求。其实, 当家族领导人换代时, 可能由于承接领导人的人选不能得到家族其他成员的用户而最终导致企业分裂, 当今的家族企业大部分较为庞大, 家族人员冗杂, 更加容易引起此类问题。最后, 一些国家的政府对家族企业进行打压, 造成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 企业运行只能通过高负债来维持。

3家族企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家族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大, 做强, 我们可以根据浙江大多数家族企业的现状作出推论, 制度创新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明晰产权, 决策科学化, 管理专业化, 建立监督机制, 改革用人制度, 优化激励机制来对家族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家族企业在创建之初, 一般会留下一些隐患, 如子女之间的产权安排要适当, 夫妻之间的产权也需明晰, 以减少婚变对公司的影响。家族企业决策机制依然不够健全, 对于这样的企业, 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可以建立由家族成员组成的家族委员会, 以便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家族企业也应该加强制度管理, 改变管理模式, 建立和完善劳动分工、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等。

另一方面, 充分有效的利用两种激励—约束机制, 家族企业能更好的适应中国这个市场。比如说, 浙江作为我国民营企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它的家族企业在该区域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更是创造了浙江家族企业整个行业欣欣向荣的局面。这正是由于他们成功的将关系与契约两种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到极致的结果。

其次, 家族首领理念的转变是家族企业必须经历的过程。家族企业的领导者与经营者的创业经历、权威与才能深深影响着整个家族企业的发展。因此家族企业经营者的文化修养对于家族企业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领导者来说他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 正确处理家族关系与企业的关系, 家族成员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角色, 做到有功奖赏, 有错必罚, 不能因人而异。第二, 要克服心里障碍, 家族企业由于是一个家族从头做起, 许多家族成员对于企业有特殊的感情, 因此产生的排外情绪, 压抑人才的情况对家族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家族领导者应该转变观念, 认识到只有新鲜的血液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 关于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问题。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需要一个培养过程, 这个过程开始的越早越好。若是没有合适的子女, 那就需要将那些有能力, 有道德的, 忠诚度高的职业经理人选拔进家族的委员会, 让企业走向公众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周鸿勇.家文化与人力资源社会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6) .

[2]王彦.家族企业代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7) .

上一篇:知法学法的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中班数学教案小动物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