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农村题材的艺术性

2024-05-06

浅谈鲁迅小说农村题材的艺术性(精选8篇)

篇1:浅谈鲁迅小说农村题材的艺术性

浅谈鲁迅小说农村题材的艺术性

[摘要]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鲁迅作品几乎是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此后,几乎所有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入选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领域如此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于是,不同时代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怎样解读鲁迅作品,不同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教学鲁迅作品,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创造力与想象力 艺术构思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从小对图书极为热爱, 自幼喜欢描绘,搜集书谱,抄书,种花…….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便迅速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 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一、艺术构思

农村童年生活的典型形象描写在鲁迅小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小说以抒情的笔调,竭力渲染了童年生活的美丽,将回忆中海边西瓜地上手捏钢叉的小英雄闰土,和眼前被生活压瘪了的同一个闰土对照,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的灾难。闰土的形象在过去农村里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他淳朴,勤劳,象大地一样沉默和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痛苦。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成麻木。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逼,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观念已经注入闰土的头脑,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二十余年来的变化的确太大 了,第一人称‚我‛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本来清楚地留在记忆里的‚神异的图画‛因而也忽地模糊。作品还动用杨二嫂的小市民习气烘托闰土诚实的性格,写来一波三折,使简单的情节表现得跌宕有致。‚我‛希望下一代有‚新的生活‛——‚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说明作品的着重点不是对往昔的缅怀,而是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引导人们去确信前途:‚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涉及自己艺术手法的时候,鲁迅又作了这样的解释:‚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不说来》)鲁迅在这里反对的是拖带和唠叨,并非绝对地排除陪衬。在有些短篇里,他也偶尔写到背景,例如《**》里的农村晚景,《社戏》里的水乡夜色,却又清新明远,仿佛美丽的水墨画一样。他写的对话往往和动作相呼应,在极经济的笔墨里曲折地传达出人物的身分和神情,莫不声态毕现,恰到好处。

鲁迅的思想除揭露、批判国人因长期遭受封建主义的禁锢与毒害造成的精神愚昧和麻木之外,也包括他对民众品质情操上的优点的肯定。其目的都是为了促使民族精神的向上。《故乡》里的少年闰土和《社戏》里的双喜、阿发非常相似,他们都纯朴而善良,生气勃勃、富于创造精神。这两篇作品以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出了尚未被封建思想所污染的少年们的思想境界有多么可爱。英俊活泼的农家少年闰土与‚我‛亲密无间,以哥弟相称,关系十分和谐。双喜与阿发也是农家少年,他们对于来自书香门 3 弟的‚我‛亦复如此,亲若一家人,一起去掘蚯蚓、钓虾,又热心地帮助我实现了去看社戏的愿望,归航中还煮了罗汉豆来请‚我‛的客。鲁迅还特意写了一笔:‚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同性,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未蒙封建思想污染的那个天地,是多么值得留恋、值得追念!二.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主题

《社戏》以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童年生活与污浊的、充满市侩气息的都市风情相比照;《《故乡》让我们看到了未受封建传统思想侵蚀的少年闰土和身受其害的中年闰土的反差何其强烈。在‚我‛和闰土是在二十年后才重逢的。再度相见时,闰土已判若两人了:外貌的巨大变化,突出地显示了他人生磨难的深重和生活的艰辛、困苦。这自然令人同情。但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他精神状态的今非昔比:童年的闰土乐观、活泼、机敏,此时的他却已变得麻木而颓唐了;以前同我哥弟相称,现在却强命儿子水生向‚我‛打拱,自己则称呼‚我‛为‚老爷‛,并说儿童时代的平等相待是‚不懂事‛。‚懂‛的是什么‚事‛呢?是封建传统伦理罢了,‚不懂事‛时的关系其实是纯净无邪的;而此时的所谓‚懂事‛,则是他懂得遵循封建等级观念的约束、心灵已被传统惯例所扭曲和锈损了!小说还写到了闰土从‚我‛家拣去的东西中有香炉和烛台,看来他已失望于现实人生,在无奈中只得将未来的希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灵了。

从《故乡》里这个活跃在瓜田海滩上,健壮、活泼,见多识广,口齿伶俐的闰土,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社戏》中摇着航船生 4 气勃勃,敢于闯荡的双喜、阿发、桂生……,这群农民的孩子和闰土一样,虽然小小的年纪,却都有适应农村生活的本领,他们除了放牛、撑船、钓虾外,‚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两三个还是弄潮好手‛。劳动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丰富了他们的智慧,而且他们都有着劳动人民传统的淳朴、厚道和热情。长年生活在这偏僻的海边小村上的农民,十之有九都不识字,不懂得那么多的圣贤经传。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虽然年纪相仿,‚但论起行辈至少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一村老老小小,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俩个词来‛。村里的农民们,都是慷慨好客,友爱热情,一家有客人,都是大家的小朋友们在田野里放牛、钓虾,钓的虾都是小客人。这些农民的孩子,千方百计地劝说大人,让他们摇着船带小客人去看戏,并尽心地照料途中的安全。看戏回来的航程中,偷罗汉豆吃是《社戏》最引人兴趣的场面。因为煮豆是要请客吃的,所以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样淳朴、厚道的思想,在‚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地旧社会里,象一粒光明的火种,使人心明眼亮,看到生活地未来和希望。

这种高尚的品质,并不是阿发、双喜们独有的,在闰土身上也看到它的闪光。闰土邀请迅哥夏天到他海边的乡下管西瓜时,在士大夫家庭生长的迅哥,冲口而出地问道: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这虽然是两句漫不经心的平常对话,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不同阶级的年龄相仿的两个不经事的孩子,思想有多么大的差异。我们把迅哥、闰土的谈话和阿发让‚偷‛自己的罗汉豆联系起来,就清楚地看到,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培养了友爱无私的品德,在他们中间一直保持着淳厚的风习,几千年来和有产者的自私庸俗相对抗并且战胜了它。作家满怀热情地称赞了农民的孩子闰土,而那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小少爷迅哥,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象温室晨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他虽是死背了些经传,地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得无知无识,胆小怕事;怕牛,不会钓虾,更不要说撑船了。可是,迅哥还能和那些农民的孩子们合得来,哥弟相称地玩在一起。在阶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为什么能哥弟相称并如此亲昵呢?二十年后的闰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晕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们的身心,还没有受到那些陈旧‚规矩‛的严重残害。鲁迅描写了这些农村孩子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心灵,也写了他们安宁的牧歌般的生活环境。他反复咏叹闰土活动的海边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社戏》的夜航中,江南的夜色描绘得同样迷人。虽然作家为他故乡自然景色的美陶醉了。他怀着浓厚的眷恋情绪说:‚我疑心这是画上见过的仙境。‛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描写故乡‚仙境‛般美妙的时候,是和童年时代对农村孩子的友谊联系在一起,是在对遥远的往事回忆中,而且无论看瓜、刺猹、看社戏,又都是夜晚的活动。在迷茫的夜色中,就更使人们感到那金黄的圆月下,海滨沙地上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景色的清新辽阔,田野河边演出社戏时仙境般的情况引人遐想。

三、汉语言丰富无穷的表达魅力。

(一)、利用‚副词‛表达自豪的情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两句连用两个‚不必‛,再紧承一个‚单‛字,使语言表达形式上紧凑流畅,内容上欲擒故纵,充分展示了百草园里的无穷乐趣,揭示了‚我‛眼中的百草园——一个无与伦比的童年生活乐土,并把‚我‛由此产生的自豪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利用‚副词‛表达欢悦的情感。‚忽然‛‚忽而‛本只是一般性的情态副词,但在鲁迅先生笔下往往被赋予某种极富感染力的欢悦情感。《故乡》一文中,当母亲第一次提及‚闰土‛时,‚我‛立刻有一种异样感觉:‚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而在回忆完儿时和‚闰土‛的交往后,又写道:‚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两例中的‚忽然‛‚忽而‛所携带的情感,都是‚我‛渴望见到‚闰土‛时,无法控制的欢悦心情的自然流露。

(三)、利用‚副词‛表达失望的情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我‛将被迫离开‚百草园‛这片乐土,而不得不去‚三味书屋‛读书时,情不自禁地想:‚……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此段话,连用三个‚也许‛来推测‚去读书‛的原因,字里行间一种儿童无邪的失望情绪自然流淌于其中,读来平添一种伤感,更增添了一份对封建教育制度严重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

作为一位杰出的汉语言大师,鲁迅先生的笔下,总是能经常让人感受到利用‚副词‛来表达某种情感,这只是鲁迅先生善于驾驭语言的一个极其微小的侧面体现。它启示我们,丰富多彩的汉语言中,词无论‚性别‛,是没有明显的轻重关系的,只要善于结合情境,根据需要来灵活使用,那么任何词语的表达潜力都将是没有穷尽的,这就是伟大的汉语言的魅力。

我们知道因作者在写作时注入了情感,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学生要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做到有所思、有所悟、真正能投其所好进行学习。教师领起学生共同评价课文,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论认识。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主要是针对教师怎样分析鲁迅作品,怎样在中学语文教科书解读鲁迅作品,语文教师怎样教学鲁迅作品。只是对中学语文教育中有关鲁迅教学的看法。在许多方法上的一些探讨有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鲁迅的生平及杂文》——李何林 1976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许寿裳 1956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彷徨》《彷徨》 鲁迅 1976年12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呐喊》——鲁迅 1976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2:浅谈鲁迅小说农村题材的艺术性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广东省中山大学

完成时间:2008 年 2 月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鲁迅,2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人和创造者,他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奠基石,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非议的崇高地位,其数量之少和影响之大之间如此巨大的反差,本身就已经是“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本文就以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为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他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写实为主体,象征、理想、浪漫相结合的创作方法;②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③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④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⑤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关键词]:创作方法,典型人物,表现形式,悲喜剧结合,语言风格

[正文]

鲁迅,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伟人,一位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文化名人,他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总是会让我们想起那个忧国忧民,奋而呐喊,而又甘愿挤自己的奶哺育人民大众的高贵灵魂。鲁迅一生共创作了33篇小说,收集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里。其中《呐喊》和《彷徨》反映了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重大事变,是一本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每一篇小说里面都塑造了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小说人物,“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闺土”、“涓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随着鲁迅先生被所有的人所记忆,他们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被大家所遗忘。本文就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浅谈鲁迅小说之艺术特色。

一、现实主义为主体,象征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以现实主义为主体。创作方法,是作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对象所采用的特定的对话方式。鲁迅当时所处的是一 个黑暗、动荡的旧中国,他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是“改革国民性”,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每篇小说,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对旧中国五千年封建制度对大众生活的残酷压迫和思想上的扭曲毒害的沉重控诉。

《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位患“迫害症”的精神病人。由一个狂人的状似疯言疯语,揭示出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吃人”,揭露了封建主义统治的两面性:表面上的仁义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道德和骨子里的吃人。《孔乙己》塑造了一位深受封建制度及科举制度毒养的可悲可怜的穷酸书生的形象,从孔乙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是如何被封建思想彻底“吃”掉的悲剧。《在酒楼上》塑造了一位较早觉醒,曾有过救国救民、改革社会的雄心壮志,却在强大封建势力高压下最终变得碌碌无为、自欺欺人的软弱知识分子。吕纬甫的寂寞、落漠、无奈是当时知识分子彷徨无知的缩影。《故乡》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项戴银圈、手持钢叉”的“小英雄”闺土,由于深受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所侵害和军阀官匪的压榨剥削,演变成一位被艰难贫困折磨得“像个木偶人”的中年闺土。《祝福》写了农村妇女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如果说《呐喊》偏重揭露“吃人”事实,对被“吃”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么《彷徨》则是更多通过被“吃”者的悲剧揭露和批判“吃人”思想。而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个被吃掉的人。祥林嫂独立、能干,有着坚强的求生欲望,她“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而这样一个人却在她婆婆、大伯子以及鲁镇人们从鲁四老爷到善女人柳妈有意无意的行为中折磨死去。鲁迅借祥林嫂这个人物对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迷信思想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沉痛控诉,从而揭露出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人们的灵魂都被“吃掉”,因而变得的精神麻木和关系冷漠本质问题来。

2、象征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鲁迅一向主张“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他认为,作家“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①。因此,在鲁迅小说中,除了作为主体的现实主义之外,还采取了其他的创作方法,其中尤以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最为显著。《狂人日记》是具有最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的作品。它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出的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也就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现和追求吧。

二、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

鲁迅笔下,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入骨三分,却又绝无重复,这是因为鲁迅特有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这种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鲁迅塑造典型人物时,采用的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③的典型化方法。鲁迅说他笔下的人物“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④。孔乙己正是千千万万个饱受封建教育和文化毒害的读书人中的一个,在他的身上有许多下层知识分子的弱点: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促进和润色作用。而孔乙己站在咸亨酒店柜外,买一碟茴香豆慢慢吃着并一颗一颗分给孩子们的细节描写,又相当成功地表出现了孔乙己的穷酸相和迂腐而善良的性格。《故乡》中,“我”和闺土是在20年后才重逢的。再度相见时,闺土已判若两人了,这种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貌的差异。少年时的闺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们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外貌的巨大变化,突出地显示了闺土人生磨难的深重和生活的艰辛、困苦。二是性格的差异。童年的闺土乐观、活泼、机敏,此时的他却已变得麻木而颓灰了。少年闺土和“我”之间无话不谈,“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中年闺土“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三是精神的差异。少年闺土同“我”是哥弟相称,现在却“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还强命儿子水生向“我”打拱,并说儿童时代的平等相待是“不懂事”。“懂”的是什么“事”呢,显然是封建传统伦理罢了。“不懂事”时的关系其实是纯净无邪的;而此时的所谓“懂事”,则是他懂得遵循封建等级观念的约束、心灵已被惯例所扭曲和锈损了!

4、为人物设计典型环境。《孔乙己》,鲁迅选择咸亨酒店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开展情节的特定环境,一来由于这个地方是人来人往、说长道短的场所,在这样的生活画面中便于突出地展示孔乙己在鲁镇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有利于“我”这个酒店小伙计来直接叙述和感受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及其在酒店中的种种窘况。二来孔乙己的迂腐、好喝懒做等思想性格特点,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最容易获得充分的暴露。他的迂腐,不仅在人们取笑他、嘲讽他,使他穷于应付时表现了出来,他的好吃懒做,只消看一看他即使去偷也要喝酒等情节,就了然于胸了。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老女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上。正是在这样着意的对比描写中,使“我”对贫苦民众的冷漠态度与车夫诚恳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车夫的高贵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示,这种时候,“我”突然感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心理活动也是用对比的写法形象的表现出来的:车夫“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与此相对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至此,“我”对苦力工人的敬佩和对当时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秩序的不满、失望形成了强烈对比。

《故乡》中作者通篇运用对比,通过“我”与闰土的对比;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现在的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对比;现在的杨二嫂与过去杨二嫂的对比;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对比;未来与现实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未受封建思想侵蚀的少年闰土和身受其害的中年闺土的强烈反差,以及杨二嫂从一个终日坐在豆腐店里不动的高傲美丽女子变成了一个趁人不备顺手牵羊拿来走诸如手套、“狗气杀”之类小物件的市侩小人。而且正是她这种贪占小便宜的市侩形象与闺土的朴实、厚道又形成了一种鲜明对比。《故乡》通过这些重重对比反映了农村凋蔽败落的景象,表现了农民生存状态的恶劣和境遇艰困,更重要的是,它还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精神上的压抑和苦痛,以及被封建传统观念所扭曲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的隔膜。

2、重复。

鲁迅在小说中,经常有意让一些语句、一些细节在同一个作品中重复出现,收到抒情诗那种循回复沓、意境深远的效果。《祝福》从旧历年底的爆竹声写起,又在旧历年底的爆竹声中结束,暗含着作者对祥林嫂悲剧的多少同情,又暗含着作者对冷酷、冷漠的旧社会的多少嘲讽。再寡的祥林嫂多次“直着眼睛”,从“我真傻”起头,讲她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悲惨故事;在《孔乙己》中,主人公已经不再露面之后,还让掌柜的几次在过节时重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里的九斤老太,一再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伤逝》中的小狗阿随,先后四次出现。这些都起着烘托气氛,加深悲剧或者喜剧意味的作用。

3、意象。

鲁迅小说,意象很多,如:《故乡》中的“金黄的圆月”、《狂人日记》中“很好的月光”、《药》中夏瑜坟上的“花环”,《在酒楼上》的“老梅”、“山茶树”,《长明灯》中的“长明灯”,《祝福》中的“雪花”„„,这些丰富多彩的意象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元素。在鲁迅的艺术意象世界里,有一种带有某种原型色彩的核心意象丛。这便是关于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吃人”的意象;关于中国国人精神麻木的意象;关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密不透风的铁屋子的意象;关于鲁迅自身作为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孤独寂寞的意象等等,这些核心意象丛决定着鲁迅艺术创造的基本倾向。在鲁迅小说众多意象中,其中“月夜”贯穿鲁迅小说并成为鲁迅小说具有基调性质的意象。《呐喊》、《彷徨》25篇小说中,竟然有9 篇出现了“月夜”意象,超过了全部小说的三分之一。其中《呐喊》占 6 篇,《彷徨》占了 3 篇,而且在有的作品中,如《社戏》、《故乡》等,月夜意象还出现不止一次。月夜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频率之高,篇幅之大,形式之多样,决非偶然现象,自然界中的月本身就是虚幻的,它的光芒并非来自自己,而是反射了太阳的光辉。《故乡》和《社戏》中的月又都是对过去的回忆,更增添了几分虚幻色彩。以虚幻的月象征理想社会,预示了理想社会也是虚幻的,无法实现的。这正是鲁迅那样的先驱者们共同面临的精神困境。

四、悲剧为主,喜剧因素的融合

鲁迅曾经给悲喜剧下过一个精辟的定义“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毁给人看。”这个定义很突出的一点是,鲁迅是以价值观念来衡定事物的界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限。这也就形成了鲁迅在悲喜剧创造的方面的几个特点。

1、平民式的悲剧。

西方文学中的悲剧主人公大多是英雄豪杰或者说出类拔萃的人物,比如哈姆雷德、亚历山大,但是鲁迅认为“然而人们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⑦而且,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是“改革国民性”,所以鲁迅笔下的悲剧,几乎都是普通人物的悲剧。在新年“祝福”声中死去的地主家普通女佣祥林嫂,在未庄“革命”之日冤枉死去的农村中普通的雇农阿Q,在“孽风和毒焰”中悲惨毁灭的普通知识妇女子君等。

2、不都是以死亡结局。

因为鲁迅着重于平民悲剧,所以小说中的主人公并无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并不意味着悲剧主人公的死亡,而是将主人公身上那些可贵美好的品格或者是善良合理的愿望在黑暗社会中的破灭的不幸,从而引起人们的惆怅、感叹和同情。比如《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豪爽、乐观、天真、能干,曾被我称之为“小英雄”,但是中年闰土,却变得麻木僵化,“苦得像一个木偶”,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可谓不是一桩悲剧,鲁迅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地描写出到了中年之时,少年闰土身上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已被黑暗社会无情地“毁灭”掉。又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早年也是一个觉醒的热血爱国青年,曾敢去城隍庙拔掉神像的胡子,还因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后来却象“一只蜂子或苍蝇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变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随随便便,无乎不可了。虽在教书,教的却是家馆,男学生念《诗经》、《孟子》,女学生念《女儿经》,返乡做的两件事情,一是奉母命为小兄弟迁坟,二是奉母命给阿顺姑娘送剪绒花,尽管小兄弟的尸骨已朽,阿顺也早已亡故,吕纬甫却仍旧照做不误,让人觉得他迂腐可悲,而又深深的落漠无奈。

3、悲剧中带着喜剧。

由于悲剧人物大抵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鲁迅又从“改革国民性”目的出发,对之采取善意批评的态度,所以,鲁迅的某些悲剧小说中往往带有喜剧因素。《孔乙己》、《阿Q正传》这几篇小说,孔乙己和阿Q,本来是喜剧性的人物,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偷”、“君子固穷”,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他们无法挣脱社会的桎梏,不得不走向悲剧的毁灭,因此我们对他们发出的是“含泪的微笑”,悲剧的美感中掺进了喜剧的美感。

五、简洁、凝练、含蓄的语言风格

鲁迅曾经说过:“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⑧鲁迅在叙事、抒情时,语言简练到不能再简练的地步。例如阿Q的受刑,作者只用了几十个字进行交待:“‘救命,„„’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又如《药》中,鲁迅通过敌视革命的刽子手康大叔向华老栓的茶馆里的人讲述夏瑜在牢里的几句话:“这大清的天下我们大家的。”“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就把革命者夏瑜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品格揭示出来。特别是《故乡》中“我”与闰土阔别二十年后重新会见时的一段描写,文字不多,却内容丰富,情感深沉,耐人寻味。

“这时我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兴奋而又不安,二十年离别,终以一见,百感交际,然而眼前的闰土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经历、身份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乃至容貌的变化,已形成一堵无形的墙,将口“挡”住,本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怎么说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而凄凉的神情,(“欢喜”是因为儿时的伙伴二十年未见,今日一见自然分外高兴。“凄凉”是因为二十年困苦不堪的生活在他脸上刻下了的痕迹,今日虽是好友相见,新添了的几分“欢喜”,仍然难以掩遮旧日的“凄凉”。)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着嘴唇”是想说什么,但眼前如何开口,他还在考虑犹豫中)。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终于恭敬”起来,这里明显的传递出“闰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如今两人地位的悬殊差异取代了幼时的兄弟情谊),分明地叫道(分明:等级分明、界限分明、态度分明):“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来。(一声“老爷”如同晴天霹雳,大出“我”的意外,“我”虽然感觉到二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将彼此隔开,但没有料到隔膜是如此之深,以致使“我”吃惊到“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的心情随之发生了急剧变化,由开始的“兴奋”转为无语了。)

鲁迅小说,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美感,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那颗伟大的心灵,鲁迅是伟大的、无私的爱国者,因为他对中国五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憎恨和批评,他对国民麻木的精神状态的痛心和愤怒,所以他《呐喊》,因为他对中国当时现状的无奈和前途的忧思忡忡,所以他《彷徨》。他忧,故他在,当鲁迅用进步的思想之光照亮中国“铁屋子”的时候,他成了20世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篇3:浅谈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叙达方式,结构形式,象征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他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石。笔者就人称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的展开及结构的简洁、凝炼试论述一下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在叙述方式上, 鲁迅大量采用了第一人称写法

《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孤独者》等都是用第一人称或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写法, 但其中“我”的作用和位置是不同的。

第一, “我”在小说中是主人公的地位。《社戏》中无论前两回看戏还是儿时和小朋友到赵庄看戏都以“我”为中心, 反映了作者对儿时的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狂人日记》中以“我”即狂人口气展开了故事情节。

第二, “我”是小说的叙述人。《一件小事》中通过“我”的思想及行动反衬了车夫的高尚。《故乡》中儿时的闰土与成年后闰土的不同形象及思想的变化, 是通过与“我”是故事的引述者。“我”是小说的引言人, 作用就是把人物引上场, 然后由主人公自己展现或叙述主要情节或者以第三人称的写法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阿Q正传》中的“我”主要任务就是把主人公阿Q引出场, 再由阿Q本人展现主要故事, 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另外“我”在小说中还有衬托的作用。《兔和猫》中用“我”对动物的感受及心情, 反衬了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

二、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或主人公的思想内涵, 而这都需要故事情节来展现

在组织安排故事情节展开方面, 鲁迅先生采用的是以一个中心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的。《社戏》就是以“戏”为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情节, 展现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的不满。《药》就是把“药”作为主线, 通过买药、吃药及结果来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华老栓。

三、鲁迅采取倒叙的笔法, 先把故事的结果展现给大家, 然后再叙述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件小事》先说“一件小事, 却于我有意义, 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然后再展出小事经过。《祝福》先把祥林嫂之死告诉大家, 然后再补叙她死去的原因及经过。

四、用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

《风波》通过“七斤”“赵七爷”及“七斤嫂”的“皇帝坐龙庭”与“不坐龙庭”的不同表现而加以对比展开故事的。《故乡》中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通过写二十年前西瓜地里的小英雄闰土活泼、机灵、勇敢与二十年后, 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而麻木、凄苦的闰土的形象对比, 反映了农民物质上的“病苦”, 更侧重表现农民精神的“病苦”, 少年时代的闰土叫“我”为“迅哥”, 其关系亲密无间, 成年后叫“我”为“老爷”, 这称呼上的变化对比, 突出反映了等级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然后又用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儿时的“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 说明了只有改变社会制度, 才能不使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步入“我”和闰土的覆辙, 这样通过几个对比展现了故事主题, 表达了“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很多, 每篇小说都各具特色。《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 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 小说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现实联结了起来, 由于狂人目睹社会上存在着人吃人的严重现象, 狂人就产生了劝吃人者别再吃人的心思, 但劝导失败了, 吃人者中不仅有青年还有小孩, 因此, 狂人最后呼吁大家来推翻这个人吃人的社会, 表现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 这样, 虽是“狂人日记”, 但却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病, 使人们感觉到狂人并不是胡言乱语的。

《白光》则以“看县考的榜”引起下文, 先写陈士成看县考的榜文, 然后写出他一系列的内心活动, 一直到后来溺死在万流湖里, 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本质, 同时也反衬了封建文人的思想的腐朽, 强烈讽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五、鲁迅的小说也很注意结构的首尾呼应, 形成了首尾呼应、对称和谐的艺术特色

如《孔乙己》的开头在鲁镇的酒店里展开故事情节, 结尾也是在酒店里结束, 首尾呼应, 形成完整的格局。《帝史》的开头在公益局的办公室里, 小说结尾的时间是第二天, 地点还是在办公室里。

六、鲁迅的小说无论在结构上或是语言上及情节安排上, 都有一个显著特点———简洁、凝炼

鲁迅的小说往往是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情节场面来表现其主题思想。《端午节》围绕“薪水”这一主要场面开展, 塑造了方玄绰这个愚腐的封建文人形象, 反映了当时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们, 在封建军阀的压榨下过着痛苦的生活, 揭露社会的黑暗。《风波》通过写因一个辫子而出现的闹剧, 表现了七斤一家的愚昧落后的思想和性格, 同时也反映出了封建地主赵七爷的保守、阴险、狡诈。七斤在辛亥革命进城时辫子被革命军剪掉了, 在复辟后又想留辫子, 以致于受到了赵七爷的恐吓, 闹得全家不安, 至于为什么要剪辫子, 皇帝坐龙庭后又要留辫子, 七斤并不考虑, 风波过去后, 他依然帮人撑船, 他的女儿六斤也裹了脚, 过着陈旧、保守的愚昧生活。像这些小说篇幅短小, 结构也很简单, 只是由一个或几个场面描写就表现了人物的鲜明个性及当时的社会问题。

鲁迅小说结构的简洁、凝炼还表现在结构简单, 但反映的问题多, 也就是说包容量大, 他的小说往往利用较短的几个场面或事件, 反映出主人公大半生甚至一生的悲剧经过, 虽然结构简单, 但它浓缩了人物一生的重要事件, 反映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内涵。《祝福》中, 主要写祥林嫂前后两次到鲁家当佣人的经过, 叙述了她守寡迫嫁, 逃婚被抢, 夫死, 子亡, 赶出门, 后来第二次到鲁家, 受尽了封建礼教的迫害, 终于被解雇, 沦为乞丐, 最后死在街头的悲剧人生。

《伤逝》也是这样概括地写出了子君开展追求妇女个性解放誓死抗争, 和史涓生建立了小家庭以及后来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 被涓生厌弃的经过, 容括了子君悲剧的大半生, 同时也反映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 应该另寻新路的重大社会问题。

篇4:浅谈鲁迅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挖掘的深刻性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开创了“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不论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还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鲁迅通过《故乡》、《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让人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

在旧社会,知识分子由于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在未能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时,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二、叙事模式的独特性

茅盾评价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叙事艺术的独特性突出地表现在他试行新的叙事视角或新的叙事方法时的独创才能。首先,与五四时期的其他主观抒情的作家相比,鲁迅有意识地发展了“小说叙事者”的艺术。在《孔乙己》中通过这种间接的叙述层次,鲁迅进行了三重讽刺:对主人公、对看客、对毫无感受力的代表看客声音的叙述者“我”。小说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民众精神世界和啟蒙者的尴尬处境,也表现出启蒙者的重要启蒙运动的悲哀。

在鲁迅的第一人称小说里,叙述者的职业有的交代清楚,有的没有交代。属于前者的只有四篇。即:《孔乙己》,叙述者是一个负责温酒的小伙计。《在酒楼上》,叙述者曾经在S城的学校当过一年教员。《孤独者》中,叙述者曾经在山阳做过教员,但到校两个月,得不到一文薪水,连纸烟也节省起来,终于敷衍不到暑假,五月底离开了山阳。《伤逝》中,叙述者是一位失业的小职员,因为得罪了局长儿子的赌友,在双十节的前一晚,接到解聘通知。

三、独特的表现手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他的小说向来以“表现的深切和形式的特别” 而著称。《呐喊》、《彷徨》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个性描写,是非常成功、很有特色的。鲁迅就非常善于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状态的特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形象。它的小说正如他自己在论述清讽刺小说时所说,“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眼前”。

对待人物的心理描写,鲁迅没有停留在表现人物的表层意识上,而是深入开掘人物内心深层的东西,表现人物潜意识中隐藏的思想与奥秘。这种意识与心理的流动,随着作者笔触的展开,层层深入而清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狂人日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狂人日记》给读者的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在创作方法上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有的是断断续续片段的意识流露,以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杨江柱(1981年)提出“《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陶福登也说,对《狂人日记》要“寻求一种不同常规的阅读方法”,那就是“按照意识流的路鲁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多面地不仅描写了一个狂人的外在行为特征,还深入刻画了狂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

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狂人看来,不管自家的还是外面的人,个人还是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体现着吃人的动机。在狂人想来,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甚至当时还没有出生的男女,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想害他;狂人更认为世人要设下圈套,立下名目,想出理由来吃他。所有的人都怀有吃人的目的,因此狂人感到恐惧。

在小说中,鲁迅更运用了主人公的幻觉、错觉等表现手段来揭示他的被压制的潜意识心理。

鲁迅小说表现的人物心理呈开放式。它让读者直接目睹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的活动,将人物的整个心理剖析过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且引导读者进入人物心理的最深层。在更多场合,它表现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与自省。

鲁迅在文学创作中,从来就十分注重文学语言的锤炼和运用。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小说语言极为准确、精练、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化。如《故乡》中用张开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形容杨二嫂,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鲁迅在《故事新编》的艺术表现上,语言的简洁凝练也是体现得十分明显的。读着这部小说的时候,人们常会吃惊地发现:不少地方,文字并不多,但却包含着那么丰厚的容量。

篇5: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

鲁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一座巍峨的丰碑。他取得这样辉煌的创作成就,除了他透视社会、解剖人生的政治热情和思想深度外,还与他自觉地在小说中运用悲剧艺术有关。鲁迅的小说正是实现了悲剧艺术的原则,从而获得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经久不衰的审美效果。下面本人拟就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原因、表现特征以及深远意义诸方面谈点自己的粗略见解。

一、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原因

第一 社会根源

文学是社会的反映,鲁迅的小说集中地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病态面貌,充分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表现了它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甚至和封建主义相勾结,阻挠革命的发展,因而这个革命最终失败了。而以“五四”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但由于领导者年轻幼稚以及没有同广大农民结合,所以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鲁迅小说反映的现实,是那个悲剧时代的真实写照。

第二 思想根源

1925年以前的鲁迅,还不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用来解剖人生和社会的最主要的武器是进化论和个性解放。鲁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引申达尔文学说里辩证主义观点,因而进化论使他坚信未来。个性解放鲁迅也不是把它作为目的,而是作为达到民族解放乃至社会解放的途径。由于鲁迅对社会黑暗消极面看得多一些,对光明积极面看得少一些,所以他的思想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精神。当然,鲁迅思想的悲剧精神绝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闪耀着理想主义的思想光辉。

第三 作者的悲剧观

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对传统大团圆主义文学的有力批判。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也就是真善美暂时被假丑恶所压倒,光明、正义和进步的力量暂时遭受挫折,遭受毁灭,其中必将包含着血与火的搏斗。(二)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表现出来在时间上它不是偶然的,在空间上它不是一个点。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三)“给人看”说明这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已经成为审美对象反映形态的艺术,使人奋发产生审美愉悦心情。

二、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特色

(一)选材严,开拓深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大多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而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借以表现主题。《孔乙已》、《祝福》、《伤逝》、《离婚》等,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这两个小说集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并非随意生拼硬凑,而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

(三)小说结构形式多样化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 2、两条线索结构。《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害。3、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阿Q正传》从总体看是纵向结构,但其局部又是横向片断型结构。4、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三、鲁迅小说中悲剧艺术的意义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悲剧艺术中,悲剧主人公往往都是才华超众、本领高强的人物,他们和厄运进行顽强抗争,但是最后不可避免地都遭到失败和覆灭。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描写的是资产阶级带来的种种悲剧,主人公大多虚伪贪婪。作家们或者从人性出发去揭示性格悲剧,或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去揭示社会悲剧。与上述两种悲剧不同的是,鲁迅作品中的主人公既不是叱咤风云的特异人物,也不是精明自私的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是微乎其微的普通庸众,他们大都是不觉悟和愚昧麻木的。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它既是阿Q的性格特征的体现,又是统治阶级思想的曲折反映,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再如孔乙己的不肯脱下长衫,祥林嫂再嫁时的反抗,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历史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鲁迅通过小说悲剧艺术来“疗救”精神病毒者的灵魂,即改造国民性,这正是鲁迅伟大和深刻的地方。

篇6: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

一、以乡愚的眼光嘲讽

乡愚即乡镇愚民,他们的产生与中国传统乡镇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质财富相对贫乏以及信息相对闭塞的情况下,乡镇居民的思维方式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局限,尤其在城市兴起,形成了自己相对庞大的经济与文化规模之后,乡镇居民的知识水平与理解力就更加趋于弱势,而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事物或者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的事物时,往往会产生令人发笑的效果,因此,往往被智识之士称为愚人。与此同时,乡愚的朴实、无知与憨直成为对于装腔作势的官方礼仪的有力的攻击。乡愚式的嘲讽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一个乡下愚民的口吻风趣而犀利的笔调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装腔作势的伪善嘴脸,无论“真命天子”如何乔装改扮,在对他知根知底的乡愚们面前,都要脂粉脱尽、原形毕露,用巴赫金的话说,这是典型的“脱冕”,而这一“脱冕”则是通过一个愚人――一个乡间愚民的无知却又质朴真实的眼光而达到的,但是这种眼光却具有所向无敌的洞穿虚伪的揭露力量。

二、白描中暗含讽刺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基本技法,指的是不着颜色,纯用墨线勾描物象。我国素有“白描打底”的传统,无论是画人物肖像,还是花鸟山水,是工笔画,还是水墨淡彩画,都把白描勾勒当作绘画之本。白描同样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一种基本技法。它在小说创作中主要表现为:不作静止的、繁重的描摹,而是用最简练的笔触,勾画一些富有特征性的外部现象,使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感受到描写对象的整体品貌、内在生命和全部关系,得到美的享受。在鲁迅小说中,作者往往使用白描手法就让讽刺对象无以遁形,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以对照手法冷静、客观讽刺

中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人们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有尊卑之分,命自然有贵贱之别,在中国革命还没有胜利、社会处于动荡的旧社会,以赵太爷、鲁四爷等为代表的封建地主牢牢掌握着其他人的命运,他们可以任意践踏其他劳动人民,而在下层劳动人民的眼里,他们高高在上,仗着有钱有势对别人的剥削和压榨都是理所当然毫无异议的。比如阿Q调戏了赵家的佣人吴妈,赵家便可以随意毒打阿Q,还与阿Q签订了极不公平的五大条件,而在阿Q和其他人看来,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赵家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而且错的都是自己,对的都是赵家。又如,鲁四爷对祥林嫂的去留具有决定权,实际上也意味着对祥林嫂的生死具有决定权。在刻画赵太爷等人的时候,作者往往采用对照手法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

四、巧妙的讽喻手法

讽喻是一种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法,它利用人物及对其行动的叙述,使一隐喻得到引申,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出现了讽喻作品,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以新娘的口吻写出:“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鸿即蛤蟆,诗歌以癞蛤蟆的形象比作卫宣公,表达新娘对卫宣公的憎恶。自《诗经》之后,又出现众多反映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的作品,唐朝诗人白居易要求诗歌创作要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的作用,他的著名的讽喻诗《卖炭翁》充分体现出他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深受古典文学影响的鲁迅,其讽喻手法的应用,犀利而睿智,以《故事新编》为代表,其重要特点是以古喻今,以古人古事讽喻今人今事。鲁迅说《故事新编》“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在写人叙事上显得无拘无束,其间非常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现代生活内容,不但使作品妙趣横生,而且很容易让人想到现实,增强了讽刺性。

五、反语的精当使用

篇7: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恩格斯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同样,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也产生了巨人的时期。鲁迅就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在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3.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5.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三)标题简洁,高度概括。例如《伤逝》可以理解为“伤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释为“伤怀流逝的时光和逝去的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馒头作“药”治痨病,含义深长。《故事新编》八篇的标题是《补天》、《奔月》、《铸剑》、《起死》、《非攻》、《理水》、《采薇》、《出关》,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改后的标题更能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补天》寄托作者造就新人、补天救民的宏愿,《铸剑》表现作者铸剑报仇的战斗精神。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一)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幸福的家庭》把青年作家的构思与现实的纷扰交叉起来写,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困难处境。《肥皂》围绕着“把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面目。

(二)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同时又以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二十年前天真活泼的看西瓜的小闰土与二十年后凄苦的闰土形象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穷困的生活现实;二十年前闰土喊“我”为迅哥,亲密无间,二十年后闰土叫“我”为“老爷”,前后称呼的对比,突出了阶级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通过宏儿与水生的关系、儿时的“我”与少年闰土关系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统治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贯串成一个故事情节。这样明暗线的情节结构是很巧妙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按先后顺序写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的情景。《阿Q正传》从总体看是纵向片断型结构,但其局部写“优胜纪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和“大团圆”,写阿Q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横向片断型结构。

(四)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先写结局,然后补叙、追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五)按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情节结构。《狂人日记》通篇都是写狂人的病态心理,但可以从中理出一条线索。狂人从历史上研究,发现字缝里是“吃人”;而且看现实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看出吃人者的虚伪手法;最后,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大家都来推翻这人吃人的社会。这篇小说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

(六)采取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安排小说的结构。《理水》第一节写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议论到底有没有禹这个人;第二节写绅士和学者恭迎大禹;第三节写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考察大员的腐败,从反面烘托了大禹的一心为公,同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组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茅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评价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时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家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三、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我们不知道阿 Q 童年是怎样生活过来的,但闰土少年时代的生活风貌,却被写的生动具体,有生有色。他是那么智慧、勇敢,心胸开朗,说起海边农村的事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或海滩上捉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从《故乡》里这个活跃在瓜田海滩上,健壮、活泼,见多识广,口齿伶俐的闰土,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社戏》中摇着航船生气勃勃,敢于闯荡的双喜、阿发、桂生„„,这群农民的孩子和闰土一样,虽然小小的年纪,却都有适应农村生活的本领,他们除了放牛、撑船、钓虾外,“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两三个还是弄潮好手”。劳动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丰富了他们的智慧,而且他们都有着劳动人民传统的淳朴、厚道和热情。长年生活在这偏僻的海边小村上的农民,十之有九都不识字,不懂得那么多的圣贤经传。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虽然年纪相仿,“但论起行辈至少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一村老老小小,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俩个词来”。村里的农民们,都是慷慨好客,友爱热情,一家有客人,都是大家的小朋友们在田野里放牛、钓虾,钓的虾都是小客人。这些农民的孩子,千方百计地劝说大人,让他们摇着船带小客人去看戏,并尽心地照料途中的安全。看戏回来的航程中,偷罗汉豆吃是《社戏》最引人兴趣的场面。因为煮豆是要请客吃的,所以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样淳朴、厚道的思想,在“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地旧社会里,象一粒光明的火种,使人心明眼亮,看到生活地未来和希望。主要农民形象有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闰土(《故乡》)等。鲁迅的小说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描写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并对他们的前进道路进行探索。所以孔乙己、陈士成的人生悲剧都是封建制度走向崩溃时期的历史悲剧,因为科举制度是依附于封建制度的,封建制度一崩溃,走科举之路的知识分子就必然会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鲁迅不选科场上的得意者丁举人做主角,而让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们做主角,就反映了他对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认识,鲁迅正是要通过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随着封建社会走向历史行程的末尾,曾经给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带来过希望的科举之路,早以成了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如果说《呐喊》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作者是含着眼泪为他们送葬的话,那么《彷徨》中的四铭和高而础,作者是毫不怜惜自己的憎恶和讽刺,竭力诅咒他们的死亡。不论四铭、高而础或者他们那伙狐群狗党,表面上都是道貌岸然,满腹经纶的正人君子,但骨子里却荒淫无耻,庸碌无为。他们仇恨一切新事物,疯狂咒骂“五四”新文化,口口声声要“挽颓风”“存国粹”,作者用漫画式的手法,揭穿这伙“做戏的虚无党”的龌龊本性。对这类封建卫道者的有力鞭挞,是同文化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相适应的,在五四运动高潮时,统一战线中的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代表就已经开始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歧逐渐发展成为分裂,在这次分裂中,鲁迅一方面在深入地思索和探求,一方面继续着“五四”前期的战斗,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军阀和他们的奴才展开了规模巨大的斗争。主要知识分子形象有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

四、从容的叙事方式

叙事是小说最重要的表达方式,而叙事方式的特点则是小说作者个人风格的最直接的彰显。作为一位在理论上完成《中国小说史略》,实践上以30多部中短篇小说垂范的小说家,鲁迅在小说叙事方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从而形成极具个性特征的叙事风格。准确把握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特点,对于我们实施鲁迅小说的教学,无疑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鲁迅小说叙事方式主要具备简洁、冷峻、从容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简洁。

简洁体现小说家叙事时信息呈现的高效。鲁迅继承中国文学语约意丰的传统,在有限的篇幅里多角度多层次呈现丰富的信息,表达深厚的情感,传达深刻的思想。其小说文字的投放量与呈现的信息基本成反比,显示出同时代及后世小说家难以企及的经济和高效率。他一生虽然没有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留存的三十多部中、短篇小说,就承载的信息量而言,大多可视作长篇巨制的浓缩。为臻此效率,鲁迅的叙事力求简洁,在内容的剪裁、文字的删削、叙述角度的精选、结构的安设等方面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他的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视角,有意识地“简化”旁观者对当事人行为的反应。《祝福》由此而变成一个“我”所知道的苦女人的故事,《孔乙己》记录的是一个酒店伙计眼中的落魄读书人的遭遇。《药》采用双线结构,让夏瑜的革命活动与华老栓一家的琐碎生活构成对比,在突出主旨的同时,省却了不少的篇幅。否则,茶客谈话中的夏瑜狱中生活,改为正面描写,既费笔墨,又不能见出当时民众对夏瑜事迹的反应。至于鲁迅通过词语的推敲打磨造就的“简洁”,教学中可沿袭古典诗词的“炼字”传统。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七个字,写了四种动作,表达三种情感。鲁迅小说中叙事词语的简洁,也在追攀这样的高度。《孔乙己》里表现孔乙己为“回敬”别人对自己的奚落而“排出九文大钱”,被打残后的“摸出四文大钱”;《药》里面华老栓在装钱的衣袋外反复“按一按”,康大叔“抓过洋钱”后还要“捏一捏”;„„凡此种种语词的选用,都可看出鲁迅对文字最大表现力的有意追求。在教学鲁迅小说时,应当留意这种有些“刻意”的追求。

(二)冷峻。

冷峻指的是小说家叙事时情感表达的高度节制。简洁的外在标志是文字的投放量,而冷峻的标尺是情感投入的深度。小说家的情感越深厚,其叙事越能收敛情感的偏向或外溢。鲁迅小说叙事的冷峻,是对中国文学似淡实浓外癯内腴传统的继承和光大。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扣紧鲁迅作品里那些貌似无情实有情的文段和句子。《祝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是“我”问四叔家的短工祥林嫂“怎么死的”,结果短工这样回答: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这就是典型的“冷峻”!反问里蕴涵着短工的愤苦和无奈。读者正是从这样的“无情”处感受到“有情”。

《药》里面当茶客们谈完夏瑜的狱中生活,为华老栓、华小栓的“好运气”进行廉价恭维时,鲁迅写道:“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这句话真是“阴冷”到读者的心里,激出却是作者对普通民众“哀其不幸”的一腔热血!

(三)从容。

从容体现的是小说家在叙事过程中对观点传达的隐藏能力。中国古典小说由于与说唱表演的密切关系,好议论,爱说教。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作者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急于对故事人物的言行进行评判,急于按照作者的意愿去决定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走向。鲁迅的小说创作在技巧上有一个走向“圆熟”的过程,其中就包含了其叙事方式渐趋从容的自觉追求。他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议论成份较多、创作意图较明显的作品都做过反思,《药》、《孔乙己》以及收入于《故事新编》里的一些作品的叙事方式,其从容的特点已能显现。倍受关注的《药》结尾写到的夏瑜母亲、华小栓母亲见到一只乌鸦的情节设置,作者似信手写来,不作一语雌黄,却让读者搜肠刮肚劳神焦思去寻求作者的用意。有人说是为了渲染坟地荒凉,有人说意在揭示迷信的破产,还有人说乌鸦是孝鸟,此时出现在坟场,可加重老年丧子的悲剧性,„„这些见解的出现,正是“从容”的叙事方式带来的“硕果”。

同样,在《孔乙己》的结尾作者没有明确直白地交代孔乙己的结局,而是不厌其烦地叙述掌柜在年关、第二年的端午、中秋、再到年关对孔乙己所欠十九个钱的态度,末了加上一句著名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说明作者在叙事时充分注意到人物命运与自身性格发展逻辑之间的关系。

五、排除了悲观、痛感的悲剧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就是写在纸上的人生戏剧。人生戏剧的两大类型,是悲剧与喜剧。鲁迅的小说兼有这两种类型。悲剧题材在鲁迅小说中占有的比重,是人们有目共睹的。《药》、《明天》、《白光》、《祝福》、《在酒楼上》、《长明灯》、《孤独者》、《伤逝》,等等,都是悲剧性的故事。它们示人以悲,却又感人以美;它们是哀痛的艺术之花。

(一)由于鲁迅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是“改革国民性”,所以他的小说创作,大抵不是以伟大的英雄人物,而是以有弱点的普通人物为对象的。鲁迅笔下的悲剧,几乎都是普通人物的悲剧。

在新年“祝福”声中死去的祥林嫂,是地主家普通的女佣;在未庄“革命”之日冤哉枉死的阿Q,是农村中普通的雇农;在“孽风和毒焰”中悲惨毁灭的子君,是普通的知识妇女;等等。他们的身上有太多的弱点,冷酷的人生难以容许他们存在。所以,这一类小说的悲剧美,主要地不是由悲剧人物本身的精神美点,而是由作者的美学评价中体现出来的。

(二)由于悲剧人物大抵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鲁迅又从“改革国民性”目的出发,对之采取善意批评的态度;所以,鲁迅的某些悲剧小说往往夹带有喜剧因素。《孔乙己》、《阿Q正传》这几篇小说,乃是悲喜剧交融的边缘题材。小说中的孔乙己和阿Q,本来是喜剧性的人物;但他们无法挣脱社会的桎梏,不得不走向悲剧的毁灭。因此,我们对他们发出的是“含泪的微笑”,悲剧的美感中掺进了喜剧的美感。

(三)鲁迅在“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时,掌握着审美阈内的分寸感。

他小心地避开了那些凶残的、流血的,引起人痛感的场面,代之以折光后的含蓄的形象。无论是阿Q与祥林嫂的死亡,他都这样做了。比较明显的是《药》里面革命者夏瑜的被斩,作者虽然竭力去渲染氛围,但却不去正面描画悲惨的瞬间。夏瑜的就义,是通过华老栓与刽子手康大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细节来交代的。于是,排除了“恐怖”的悲剧美,反而增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鲁迅的悲剧小说,多数也是与悲观主义绝缘的。

在他早期写的《药》中,虽然有着他自己的“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但夏瑜墓上的花环,从墓上飞走的乌鸦,还是杳冥中希望的象征。《故乡》的收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月光下的路在向前伸延,作者把宏儿、水生托付给未来。《长明灯》中的放火者,尽管被永远地囚禁了,但结末却是孩子们呼应的歌声:“„„火火火,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死后“含着冰冷的微笑”,它使人联想到一匹嗥叫的“受伤的狼”,“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我们还要看到,《伤逝》并非单纯地“伤逝”;一切都逝去之后,涓生毕竟喊出了这样的声音:“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由此可见,在鲁迅的悲剧小说中,反抗的音响是一篇比一篇强了。“文学是战斗的!”鲁迅的诗神不是悲哀的安琪儿,而是“举起了投枪”的战士。所以,鲁迅创造的悲剧美,最后就化为执著人生的、战斗的激情。

六、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

鲁迅的小说不以奇巧的情节惊人,却以高度的真实感人。他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他号召:“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创造“真的新文艺”。他的小说善用写实手法,生动地描写人物的富有特征的言语和行动,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

鲁迅主张真实,善用白描手法,但不排斥象征艺术。他采用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熔铸出丰富多彩的形象。他翻译《域外小说集》时期,鲁迅对安特来夫“调和象征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翻译的《谩》和《默》,写实带有了象征意味,大大强化了表现的力度和深度。鲁迅把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寻求写实中的超越和真实中的深刻,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狂人日记》就是写实与象征的产物。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谈到《狂人日记》的成因:“„„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吃人”是旧制度旧礼教本质的形象化身,狂人对周围目光(包括狗和死鱼的眼睛)是疑虑和紧张,对周围景物荒谬怪异的感受等,是狂人产生“吃人”臆想的心理图象。作者以写实手法为狂人展示了生动逼真的心理图象,它是真实的。但它对于常态而言,又是变异的、夸张的。而这真实性的变异、夸张又恰是象征手法的起点,是深入表达作者主观情感意念的有效途径。在小说中,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狂人指称古老传统的陈腐习惯的象征符号;赵贵翁等众多的眼睛暗示着“吃人”的威胁。所以说,《狂人日记》是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

鲁迅小说的写实手法和象征艺术相结合,既使读者感到自然亲切和生动逼真,又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篇8:读贾平凹农村题材的小说

1986年, 贾平凹完成了《浮躁》, 展现了双岔村人们新时期改革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方面的复杂而曲折的斗争, 和谋求发展的生活现实。金狗是作品中着力表现有知识的新型农民, 改革初期从部队复员回乡, 领头组织起商州河运输船队, 搞得红红火火。随后他进了城报社, 接触到城市生活和知识分子, 思想视野开阔了, 他下乡了解了一些社会情况, 写了东阳县的调查报告, 提出在农村致富的形势下, 防止浮夸风, 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 影响震动很大。他揭发了修烈士纪念亭的幕后活动和几起贿赂案件, 扳倒了一些腐败分子。但是他也受陷害入狱, 被迫辞去记者职务, 重新回到商州河, 购买机动船重振运输事业。金狗是一个富于时代进取精神, 又有劣根因子的复杂新型农民形象, 他在坎坷的生活经历中, 进行灵魂痛苦的裂变, 实现着人生超越。另一个青年雷大空, 和金狗一起走上抗争道路, 他企图通过弄到金钱而摆脱并压倒田氏家族。买空卖空办起了“皮包”公司, 大肆行贿, 曾经也捐资办学。因贩卖树种祸害农民案发, 锒铛入狱, 牵连当权者被灭口害死。小说鲜明地揭示这一新时代的青年人该做怎样的人, 该走怎样的路, 该怎样地去创业。以此来折射生活, 映现历史, 富于哲理思辩色彩。

新世纪的曙光照拂中, 贾平凹创作了长篇小说《秦腔》, 其主旨是相当明确的, 前者写人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破坏, 揭示人怎样的暴虐行为, 使“狼”及很多物种濒临灭绝, 而人的其本身生命也将衰弱而亡。而另一力作《秦腔》, 写人的社会生存。近来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真切地关注农村本真的现实面目, 从清风镇, 也就是他心中的棣花镇, 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入手, 记叙了乡村生死命老的陈年流水帐, 展开一天天那缓缓流水一样的琐碎泼烦的日子。在那枝枝蔓蔓的矛盾、问题和人物、事件中写人的生存, 写人的灵魂。清风街紧靠的312国道旁边, 是在种粮种树挖水渠的时候, 新任支书君亭在与很多人支持, 也有人反对的纠葛中, 建起了一个崭新而庞大的农贸市场, 有了摊点、旅社、酒家, 生活方式变了, 人们渐渐有了钱。但这个地方也有了投机商、妓女, 有了见利忘义的一些行为。好些人进城做生意, 土地开始荒芜起来了。农村面貌悄然改变了, 但矛盾从开始就在其中蕴含, 新的领导要以市场经济拯救清风街贫困与衰败, 而老一辈领导要淤地造田耕种收获求得温饱, 从而展开了思想意识的冲突。小说中延宕继续着白雪与夏风的婚姻, 从开始结合与分裂。还有白雪生了一个残疾的小孩子, 亭安脑子里长了肿瘤苟延一生, 而夏天礼好端端在贩银元时不知事端地猝死, 这是命运的作弄吧。《秦腔》叙事者引生因爱白雪而阉割了自己。作者更突出写秦腔, 生死婚嫁时唱, 人平时也唱, 疯子引生唱, 老校长夏天智爱唱爱听秦腔, 白雪十几岁学秦腔, 而成了新秀名演。秦腔与人们的精神水乳相融, 在风土人情中渗透进去, 和文化气息、生活气息纠缠一起, 但令人心酸的是秦腔的式微, 强烈的矛盾反差中提示不可思议的传统文化消长问题。让人感到生命力勃发而文化沉淀的故土上, 秀美的女人不能生产健康的孩子, 优美的秦腔也不能演唱传承下去了。这是生命的荒芜, 这是文明的病态, 这是世纪末世界的颓丧与荒诞。贾平凹深切地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的置疑、惶恐和忧虑。

上一篇:工厂供电系统管理方案下一篇:产品经理日常产品管理工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