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备课总结

2024-05-17

二年级上数学备课总结(精选6篇)

篇1:二年级上数学备课总结

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备课组长:陈彬燕

备课组成员:陈彬燕黄瑞贤林丽君谢美兰

一、指导思想:

这学期,我们将按照学校和教研组的指导安排,围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和以提高师资素质为根本,通过校与校之间同年级互动教研,本校的帮扶活动等为重点的教研活动。提升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建立团结和谐的备课组。

二、具体工作:

1、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做到“定点、定时、定中心发言”。每双周周四是固定活动时间,组内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讨论每周新课的重点、难点、板书,并统一作业,尽快适应地年级教学工作,做好低、高年级教学工作的衔接。

2、听课:结合教研组工作要求,做到组内老师经常互相听评课。在评课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运用课改理念,夯实家常课这一基础性工程,组内教师做到多交流、多指导,提升组内整体水平,3、备课:对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圈划出每篇教案的知识点、结语、思考方法等,教案要体现重点、难点、板书以及课堂作业的设计,经常交流优秀的教学片段。

4、随笔:每节课后,将课堂上的补充练习、重新设计的某个教学环节、学生与众不同的发言以及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都一一记录下来,使教案更完善,并为下一轮教师做资料的积累。

5、提高业务:积极参加区教研活动,将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及时带进课堂。积极开展拓展型课程开发的研究,做到课堂主渠道,课外相辅助。

6、补缺补差:针对学生不同的薄弱之处(有的学生口算能力欠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欠缺、有的学生书写习惯欠缺等等),采取不同的“补缺方式”,组内紧抓教学质量,认真做好自控。

7、继续做好区级课题统整,做好资料收集整理。

三、主要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一些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初步设想如下:

9、10月份:快乐学数学

(结合第1、2单元的内容:乘法、除法

(一),进行一次口算比赛,并颁发小小速算师奖状)

11月份: 小小统计家

(结合第3单元的内容:统计,每个学生自己制作一张自己喜欢的“课程表”,教室里展示优秀的作品。)

12月份:计算大比拼

(结合第4单元的内容:乘法、除法

(二),进行一次数学小竞赛,并颁发小小速算师奖状)

1月份:智力大冲浪

(结合第5、6单元的内容:整理与提高,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数学书签,可以写写一学年的收获、感受等等,在走廊里张贴每个学生的作品。)

四、具体活动安排(略)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通读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

(3)安排第一单元的集体备课。

十月份:

(1)组织数学教师理论学习。

(2)通读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安排集体备课。

(3)组内老师参加学校数学基本功评比。

十一月份:

(1)期中回顾

(2)学校魅力课堂展示。

(3)理论学习,并集体备课。

(4)参加学校组织的现场出卷比赛。

十二月:

(1)讨论第七、八单元重难点,安排集体备课。

(2)参与简约教学的课题研究。

(3)整理总结,制定复习计划。

(4)组内教学常规自查。

一月份:

(1)迎接学习教学常规检查。

(2)复习迎考。

篇2:二年级上数学备课总结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3 ,课堂活动第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把物体进行平均分,并体会到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3、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把物体进行平均分。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说一说

每人用10根小棒

1、让学生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说说有几种分法,哪一种是平均分?

2、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3、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⑴理解题意: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样分?

⑵用小棒表示铅笔。拿出12根小棒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

(3)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2、课堂活动。

引导完成73页课堂活动3题的游戏。

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练习十四1-4题。

板书设计

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会读除法算式。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 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说一说

每人用24根小棒,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⑴平均分成 4份 ,每份几根?

⑵每3根一份,可以分几份?

二、新课探究

1、教学例1。

⑴拿出8个小●,平均分成4堆,每堆有几个?

学生操作口答。

⑵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8个、4堆、每堆有2个之间的关系呢?

2×4=8              4×2=8

还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

⑶教师:还可以用这样一个算式来表示:8÷4=2  (板书)谁知道8÷4=2  是什么算式吗?给各部分取个名字。

板书:           8    ÷     4=    2                   除法

除号

⑷怎么读这个 算式呢?学生试读。

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8、4、2分别表示什么?

⑸小结:把几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各部分的意义,并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三、课堂活动

引导完成78页课堂活动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3题。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根?

二、新课探究

1、教学例3。

(1)出示例3教学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问: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试一试。

生说,师板书:12÷3=4(组)

(3)让学生根据减法各部分的名称,猜测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2  ÷ 3  =   4(组)

被除数  除数   商

2、教学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⑴学生操作

⑵写出算式           板书              15   ÷     3=  5

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四、课堂活动

引导完成78页第3题。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练习课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理解除法的意义

(1)  摆一摆

①15根小棒平均分成5 份,每份几根

②12个●每2个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⑵看算式圈一圈

▲    ▲    ▲    ▲    ▲    ▲

▲    ▲    ▲    ▲    ▲    ▲             18÷6=3

▲    ▲    ▲    ▲    ▲    ▲

2、复习乘法、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

①小兔回家

独立连线。  反馈。你是怎样连的?

②判断口答

理解题意,哪种分法正确?

二、巩固练习

1、理解除法的意义

⑴摆一摆

a、把10个  ▲,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写出算式 。你是怎样想的?

b、把20个  ▲,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写出算式 。你是怎样想的?

c、把24个  ▲,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写出算式 。你是怎样想的?

⑵、看图填数。练习十四4题

a、观察①小题,说一说图意,把谁进行平均分?

写出算式

b、观察②③小题,填空,写出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谁作被除数?

三、发展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①独立完成。

②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2、思考题

二年级一班的人数比20多,比30少。分的组数和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个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四、课堂作业

看算式,摆小棒

24÷4=6                     32÷8=4

五、课堂小结

这节我们进行了什么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鲁晓洪        荞田完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例1、例2,课堂活动  。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 初步理解 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 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能 初步理解 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

教学准备

例1、例2教学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例1情景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2)解决问题。

小红问:把这24个苹果平均放入4个盘子里,算一算每盘放多少个?

反馈。算式怎样列?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板书 :24÷4=6           四六二十四

小玲问;把这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算一算可以装多少盘?

反馈。算式怎样列?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板书 :24÷6=4               四六二十四

2、你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学习,解决了问题,写出了算式,比一比,想一想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

②反馈。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

⑴看图,说出商品的价钱。

⑵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叙述时语言完整)并列出算式,

板书算式               18÷3=

……

⑶怎样求出商?

小组活动。

反馈

⑷ 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3页课堂活动1题。

说一说3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看图说说图意,小组交流。

反馈情况。

2、书上84页课堂活动2题。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反馈情况。

篇3: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学法研究

1.小学二年级数学学情介绍

小学二年级数学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及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包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 角的认识、简单的乘法运算及基础的统计知识等。 数学中最枯燥乏味的不是数字的加减计算, 而是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如何使学生以更主动的方式接触这些概念、 理解这些概念是教师首先应当做的事。 同时, 二年级数学在一年级数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抽象的数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吸引力十分有限, 若教师一味采用施压的方式逼迫学生学习, 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影响后续学习效果。

2.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学习法研究

小学二年级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入趣味元素,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2.1借助游戏导入课堂教学。

游戏是孩童的天性, 以游戏作为课堂导入环节是再好不过的方式。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 要保证游戏具备趣味性和教学性, 两者要以适当比例存在, 如果一味强调趣味性就可能会使学生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过分强调知识, 又会导致游戏的趣味性不足以吸引学生。 同时, 游戏还需要具有诱导学生思考的功能, 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和探索的欲望, 教师将更容易展开新课教学。例如, 在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 教师可以制作写有数字的帽子和写有乘号的题板发给班内同学,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数字与其他同学结合, 组成一个乘法公式, 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表扬。 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简单的乘法运算,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更倾向于使用大脑进行快速计算, 锻炼了理性的思考方式。

2.2在讲解过程中增加趣味元素。

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 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在讲课过程中继续增加趣味元素, 能够使学生继续保持愉悦的心情, 提高学习效率, 也能够将走神的学生吸引回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题目增加一个故事作为背景, 将题目隐藏在故事中, 故事的设计应当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和理解能力, 使他们易于明白。 例如, 小明的父母周末带小明去动物园玩, 看到狮虎兽的园区旁管理员叔叔拿着水桶不知所措, 小明是个热心肠的小朋友, 就拉着父母上前询问, 叔叔告诉小明:“我要给老虎准备食物, 但是喂食的单子丢了, 我不知道该准备多少肉了? ”小明问:“叔叔, 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老虎啊? 它们每顿饭吃多少肉? ”叔叔说:“现在一共有8只老虎, 每一只要吃5块肉。 ”小明说:“叔叔, 可以用5乘8来计算, 应该是40块肉。 ”教师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 既讲解了课堂内容, 又向同学们传达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一个观念, 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认识观。

2.3巧妙设计课后练习, 巩固学习效果。

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讲, 科学合理的课后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每一章节的后面均设置了练习, 教师可以将这些题目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 也可以作为课堂练习, 但仅有这部分练习还是不够的, 教师还应当设置专门的练习课, 提高练习强度, 加强知识巩固。 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学生为同桌出题, 做完后互相改正, 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在修改其他同学的题目时会发现其他潜在的错误, 并引以为戒, 使自己的知识基础更扎实。 其次, 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将学生分成两组, 写好题目放到暗箱里, 让每一位同学上前抓取一个题目并解答, 答对了得分, 答错不得分, 最后记录每一组的总得分并给予优胜方一定的奖励。 这种带有鼓励性质的小游戏, 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后复习环节中, 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3.注重趣味元素添加的质量和数量, 避免趣味教学误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在课堂上使用游戏教学、引导教学等手段的教师越来越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深刻理解趣味性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讲, 在课堂上融入过多低质量的趣味元素, 尽管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但是弱化了教学效果, 因此, 在进行趣味教学时, 为了避免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分配趣味元素与数学元素的比重。 趣味元素的设置应当点到为止, 满足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 不应过度在课堂使用趣味性元素, 导致学生分不清什么是教学重点, 模糊了学习和玩乐的差别。例如上述第二节中提出的三种趣味学习法在同一个章节的教学中不应当全部使用, 教师还是需要适当使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学习的印象。 同时, 过多地使用趣味教学法, 也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 导致教师可能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增加学生课后负担, 因此总的来讲, 教师教学在讲究趣味的同时不能忽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2) 注重游戏或故事的品德教育。 教师设置的游戏环节在兼具趣味性和教学性的同时, 还要起到一定的品德教育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使他们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能够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 例如, 应当适当降低游戏的竞争性, 避免学生之间为了追求胜利产生矛盾; 设计故事时要传播正能量, 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好的品质, 等等。

结语

将趣味元素引入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对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 教师还要从多角度思考,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游戏环节, 避免课堂仅存趣味而失去教学本身的目的, 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闫会琴.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J].学周刊, 2013, 17:133.

篇4:二年级上数学备课总结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还穿插了乘法竖式、除法竖式,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最后还安排了“算24点”的实践活动课。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认识乘、除法的竖式,笔算表内乘除法,特别是除法竖式的掌握。因为除法的竖式和其他3种运算的竖式有很大区别,而且在笔算除法时综合运用了乘法、减法、除法3种运算。

在学本单元知识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四单元学习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学习了这两部分知识后,编制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这对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但7-9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内容有所不同,口诀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口诀的意义,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本单元在教学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过程中穿插安排了乘、除法的竖式教学,这样给熟练掌握口诀留下了更充足的时间。乘法竖式的列式方法和已经学过的加、减法竖式形式类似,差别不大。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注意乘得的积要和乘数要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乘数没有出现两位数,也要注意积的十位要对着乘数十位的空位置写。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除法竖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示范、规范书写,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规范的概念。教学中再结合计算过程说明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其中被除数是两位数的要让学生明确商是个位数,要写在个位上。

典型课例分析

教学内容: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推导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七巧板)

师:看一看,这是什么?(七巧板)

师:数一数,一副七巧板有几块?(7块)

师:(出示1只小船)数一数,拼1只小船需要几块呢?(7块)出示表格。

师:拼2只小船呢?3只呢?你是怎么很快知道的?(学生说,教师点结果)你能把练习纸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

2指名汇报,同时把表格板书完成。

3交流算法。

师:咱们把得到的这些数读一读。(7、14、21、28、35、42、49)

4师:14是几个7相加?28是几个7相加?35里面有几个77 42里面有几个77 49里面有几个77

看着表格说一说,1个7是多少?2个7相加呢?……7个7相加是多少?(独立说,同桌相互说、指名说、齐说)

5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些数都跟哪个数有关系呢?

生:和“7”有关。(师随学生回答板书“7”)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完成板书:7的乘法口诀。)

[评析]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在现实情景中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加法解决问题,为学习编制口诀作铺垫。把具体的问题抽象成相同加数相加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1师:1个7是多少?(7)

师:乘法算式怎么写?(1×7)

师:2个7相加是多少?(14)

师:乘法算式怎么写?(2×7)

师:3个7相加呢?(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剩下的乘法算式会写吗?师生齐写。

2师:看着乘法算式,你能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吗?

请你把编的口诀写在书P62上。

3师:你编了几句口诀?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编的口诀?指名说口诀。(教师贴口诀)

师:大家真了不起!数一数,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7句)

师:让我们自己先自豪地读一读。

(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齐读)

[评析]本环节设计先引导学生列出1×7、2×7、3×7……的乘法算式,再根据加法结果算出积,然后让学生自主编出7的乘法口诀。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考虑的。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多次经历了编制口诀的过程,再经过本课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完全有能力独立编制口诀,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

1找规律。

师:读完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口诀的前半部分,第二个字都是(7)。

师:那第一个字呢?后半部分是什么?

生:……

师:4个7比3个7多()?5个7比6个7少()?6个7比5个7多(),比7个7少()?

生:4个7比3个7多1个7,就是多7。

2记口诀。

师:7句口诀里原来有这么多的规律,那现在在能不能把这7句口诀记住?自己先轻轻地读一读,记一记。(生先自由读、记)

师:背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哪句口诀特别好记?怎么记的?能告诉我们吗?

生:……

师:这儿有一段话,能帮助我们记忆口诀。

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师:这句话中,能帮你记住哪几句口诀?

生: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师:我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然后换一换。

同桌两人会不会这样说。说说看。

如果我忘了四七多少了,应该怎么想?

生:三七二十一,再加一个七就是四七二十八了。

师:如果是五个七的话,怎么想到四个七是多少呢?

生:用五个七减去一个七就行了。

师:有没有觉得哪些口诀不太好记?有没有好办法记住?

生:六七四十二有点难记。

生:想到七七四十九,减七就行了。

师:这么多的好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记忆。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对口令吧!(师生对口令)检查一下,你的

口诀都写对、记牢了吗?

3比比谁算得快。

师:这些算式都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吗?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横着看呢?

4想一想,下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提问:看到算式,你立即想到哪句口诀?

师:7×4和4×7都可以用哪句口诀计算?

5看口诀写算式。

师:根据一句口诀,你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根据“一七得七”能写出哪些乘法算式?

师: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能写一道算式呢?

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评析]口诀的记忆是本课的难点,这一部分的设计教师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原本枯燥、抽象的记忆过程设计得充满趣味。

(四)实际应用

1(师出示七星瓢虫图片)

师:为什么叫七星瓢虫?

师: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个点?

2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字,我们来看一首诗。(课件出示:古诗《村居》)

师:这是一首“七言诗”,你知道这首诗除题目外共有多少字吗?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

3师:小明的爸爸已经出差3个星期了,你知道小明有多少天没看到爸爸了吗?

师:医生说:人每天要喝6杯水,那么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4师:还记得7个小矮人吗?

(课件出示7个小矮人,并呈现“一个矮人一张床,七个矮人七张床;一个矮人两个碗,七个矮人十四个碗。”)

你能把这首儿歌编下去吗?

5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呢?

[评析]七星瓢虫、古诗、星期、小矮人这些题材都是学生身边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典型习题分析

本单元的练习设计形式丰富,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第一类是识记口诀,以及相应的口算练习题(包括混合运算);第二类是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第三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在本单元练习指导中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多种形式熟记口诀,体现学习的趣味性。

单纯的背诵、记忆口诀是枯燥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多种练习帮助学生熟记口诀。如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l题、第2题,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弄清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学会通过已经记熟的口诀推想出相邻口诀。

再如第63页第3题,第66页第2题,第68页第2题等这些形式的练习,我们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练习,比如对口令、开火车、小竞赛等,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记口诀的效率。

2重视题目性对比练习,便于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在本单元的练习设计中出现了许多题组性的对比练习,如计算题组第66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73页第8题等。这样的练习要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计算,再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直接写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再如第73页第11题,这是几组乘、除法的对比题,可以让学生在计算后说一说计算每道题时分别要用哪句口诀,通过交流体会到计算时看清运算符号的重要性。再如第81页第2题这组对比题,每组题中上面的两道一步计算是下面一题混合运算计算过程的分解,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明确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本单元的练习中还出现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对比练习,如第66页第4题,第69页第8题,第70页第12题,第78页第6题等。这些练习可以先让学生逐个解决题中出现的问题,再讨论交流解答每一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以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3抓住开放式练习,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单元的练习设计中有许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练习题,如第74页第6题,第80页第3题。这样的练习设计是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填写乘、除法算式的开放练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口诀的熟记,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和严密性。

4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5: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总 结

2018年8月22日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回顾暑假集体备课,我们二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在继续推进“小组合作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标的理念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教好的效果。现将集体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学习是教科研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继续前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同时教师也只有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备课组在集体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关于师德建设的文件后,集体探讨《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师分组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总体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进度,并且互相交流了各自对新教材带来的思考和建议……我们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提高教学技能。

二、善思考勇于实践,优化课堂教学

我们组还多次进行示范教学课,《秋游》、《买衣服》及同课异构课《谁的得分高》……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写教案,以组讨论商定,每个人根据实际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尤其是王小飞执教的《谁的得分高》,可谓是优质示范课,教学内容安排恰当,难点突破,教法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基本功扎实。在二年级数学组这个小家庭里我们一起交流、探讨,一起研究和实践,一起体验新课改所带来的新奇、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在这样一种浓浓的氛围中,教师的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得到了提高,渐渐地走向了成熟。

三、抓常规重基础,不松懈

备课组也进行了常规教学问题集体研究,大家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拿出来现身说法,形成了教学实践共识:

1、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2、抓好学生计算工作

3、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

篇6: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二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

1、吃透教材才能教好书,所以这学期把教材分析当成我们备课组活动中的重中之重。这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了每位老师的组内研究课,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通过试上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为了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老师们及时撰写案例或教学反思。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这学期继续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展示课”活动。本人上了一节组内研究课《认识角》,陆洋上了一节《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亮相课,我们都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多次试教、修改教案,已取得更高的教学效果;课后又积极认真评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除此以外,我们还争取各种机会向校内和校外的老师学习,认真听取他们所讲授的公开课,并结合自己平常的教学实际,撰写评课稿和听课感想。本学期,我们组内成员平均每人听课20节,如:在金沙听的《统计》、《因数和倍数》、《乘法结合律》等,共撰写评课稿和教学反思15篇,如:《找规律》评课、《认识角》评课、《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等。

本组共有2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我们组每位老师都在积极的学习业务水平,在学校名师成长共同体的带领下,老师们都有不同的收获,以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把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通过网站博文进行交流,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家校通”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交流教学心得

除了每次的备课组活动,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有什么疑难的问题都会及时地进行交流,不专门确定时间、地点和内容。我组老师都认为:备课组的活动不一定都是要统一一个时间坐在一起讨论,任何时间只要大家有想法都可以进行交流。做到有难题大家解,有金点子大家共享。

虹桥小学

上一篇:四年级00后的味道征文下一篇:9《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