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2024-05-17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共4篇)

篇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1,2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1,2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熟记1、2的乘法口诀。

2、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1、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一、基本练习

1、对口令,同桌游戏。

①说算式,对口诀。

②说口诀,对算式。

2、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2根,摆3次。……

二、巩固练习

1、看图填表。练习二第1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每空用的哪句口诀?

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反馈填空的情况。

③自由读口诀。

3、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4、分别把2乘1,2,3,……9的积圈起来。

练习二第5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5.填写符号。第5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6.第6题。口算

7、解决数学问题。练习二第7题。

①学生读题,小组活动。②在书上填出算式。

②全班交流。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发展练习

练习二第6题。小组活动,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四。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

3、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美丽的校园,欢快地跳起绳,锻炼身体。

2、小朋友,从画面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学习例1

1、填表。学生独立填表。

2、你用什么方法算出3个组、4个组……9个组分别有多少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小组交流

板书:3×3=9

3×4=12

……

3×9=27

教师:这些算式的结果同学们都是根据统计表得到的,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我们就一起来编3的乘法口诀。板书4、根据前面编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会编3的乘法口诀吗?

①小组活动。编出口诀,组长记录。

②反馈。汇报编出口诀情况。

板书: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

三九二十七

③提问:“三四”表示什么?“十二”表示什么?

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⑤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三、学习例2

1、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你用的哪句口诀?

四、课堂活动。

1、教材14页第1题。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2、分别把3乘1、2、3……9的积涂上颜色。教材12页第2题。

3、游戏。教材14页第3题。同桌活动,对口令。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3×3=9三三得九

3×4=12三四十二

…………

3×9=27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1--4题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3根,摆5次。

每次摆3根,摆7次。……

2、对口令。

①三七---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二、巩固练习

1、看图填表。练习三第1题

①学生独立填表

②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口诀填完整。练习三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3、口算。练习三第3题。

4、解决问题。练习三第3题。

①学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②列出算式,填在书上。

三、课堂作业

2×3=3×5=5×4=7×2=

3×7=9×3=8×2=3×3=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5--11题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巩固练习

1、对口令。

①三七---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2、练习三第5题。

把3乘1--9各数的积填在孔雀的羽毛上,用不同的颜色,看谁的孔雀最漂亮。

①学生填在书上。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①独立填在书上

②全班交流。

③在学过的口诀中,有哪几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算式?

2、练习三第7题。把同样重的鱼涂上相同的颜色。

①学生先算得数再涂色。

②反馈。选择一组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练习三第8题。看图填空。

① 教师指导看图,知道12分成2个6,也可以分成4个3。

②学生独立完成

4、解决问题。练习三第11题。

①分组讨论

②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完成思考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9.10题。

板书设计

篇2: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年    级 二年级 课     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  二  单元(组)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2和5 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2、能用1、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一些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 难点 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你知道哪些乘法口诀?试着说一下

教       学        过        程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杂技表演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精彩杂技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描述并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活动: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下去编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儿歌,

师:我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怎样整理呢?引导学生把轮和人分开

学生整理儿歌

师:一辆小车5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列出1×5=5

学生列出算式1×5=5

课件出示算式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出示口诀:一五得五

给学生示范编口诀的方法

师:。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三、实践应用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3、一共挂着多少个灯笼?……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xkb1.com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讨论研究,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

把口诀填充完整:

二二得( )   二( )一十    ( )四得八

三( )十五   四五(  )      ( )五二十五

设计板书 1、2、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一一得一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年    级 二年级 课     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  二 单元(组)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2、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 难点 利用1、2、5的乘法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1、2、5的乘法口诀了吗?

这节课,我们来比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背出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3、听口诀写算式。

4、计算并说口诀。

5  ×  1       口诀:

2       口诀:

3       口诀:

4       口诀:

5       口诀: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1)出示第三题

第3题提供的是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乘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巩固口诀的应用。

(2)出示第四题

第4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除了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3)出示第七题

第7题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2、拓展练习

(1)、比一比。填上“<”、“>”、“=”。

5×2 ○10    5×5 ○20   4×5 ○ 16

3×5 ○17    5×1 ○1    2×5 ○ 9

(2)、连一连。

5×3       15       17-7

14-9      10       5 ×1

5×5        20       4×5

30-13+3   25       33+2-10

2×5        5        5+5+5

(3)、列式计算:

①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

②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③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同学以及爸爸妈妈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5×2 ○10    5×5 ○20   4×5 ○ 16

3×5 ○17    5×1 ○1    2×5 ○ 9

设计板书 1、2、5的乘法口诀

布置作业

篇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新江镇华联小学学校      二年级     班   年  月     日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任课教师 黄传钢

教学内容 课本p44~46页,例1

教学目标 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小棒、练习本、题卡 课时 1 第几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引入

二、 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三、 尝试练习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1、出示插图 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20有1+1+……+1+1=20     几个1相加?

20个1相加

2)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还有别的算法吗?

3)2+2+2+2+2+2+2+2+2+2=20

10个2相加

4)6+6+6+6+6+6=36

6个6相加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板书

1)1+1+……+1+1=20×1或 1×20

2)4+4+4+4+4+4=5×4或4×5

3)2+2+2+2+2+2+2+2+2+2=2×10或10×2

4)6+6+6+6+6+6=6×6

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20乘1, 1乘20,  5乘4,4 乘5,  2乘10,  10乘2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

读作:几乘几

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  )个(  )相加

乘法算式:         或

2、 书上的主题图。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

学生板演:

刚才拼图游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 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出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

3、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利用正、反例子增强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对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小结,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

作业布置 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篇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版一表内乘法1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

2.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通过今天的学习就知道了。

二、引导探索

1.出示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2.提问: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教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3.学生活动照镜子。

1)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小组汇报: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2)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像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像是什么?(小组活动)(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3)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4)出示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

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学生汇报: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手拿本子,右手拿笔。我往左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三、运用拓展

1.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5题)2.思考题:(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动手做)

(1)看镜子写数字。(2)看镜子写时间。

四、课堂总结

上一篇:质量月总结大会发言稿下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