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24-04-09

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精选9篇)

篇1: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针对抹灰出现裂缝是施工中的通病问题。抹灰裂缝一直以来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挑战。为了寻求解决方法,故回访已往施工过的外墙记录状况和结合有关知识对外墙抹灰裂缝作出一些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施工方案,在《芳村花园二期工程施工总承包及承包管理配合服务第七标段(F区、小学工程)》工程实施。本工程是政府安居办的保障房建设工程。工期比较赶、质量要求更高更严。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本工程外墙抹灰出现裂缝的机会,减少返工和保证施工进度要求。

通过回访公司已往施工过外墙工程,发现裂缝产生的部位如下:

1)墙体的大面: 特别是没有分格缝或者分格缝设置的少,或者不合理的大墙面出现裂缝现象较重,因为砂浆的收缩比较大。

2)施工缝、冲筋处:外墙装饰抹灰施工中不可避免出现冲筋、施工缝,由于冲筋、施工缝处的砂浆,先施工的和后施工的收缩不同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加上对这些部位处理达不到要求,导致裂缝现象的发生。

3)门窗洞口的四个边角处:主要原因是结构材料收缩、结构变形、墙体的沉降及温度变化引起。裂缝形状有呈水平状的、斜向45°。这种裂缝较宽并且较深,属于贯通缝。

4)女儿墙与屋面板交接处:此处外墙抹灰裂缝多为水平贯穿性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容易造成墙体的渗漏现象,女儿墙与屋面板交接处的裂缝是由于屋面板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另一个原因是施工中女儿墙处的构造柱没按规范要求设置或者间距太大。

5)突出外墙的结构边角处装饰线:这些部位产生的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这种裂缝较细,不容易看出来,对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物的美观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6)建筑墙体所用材料不同处:不同材料产生的变形不同,建筑工程中砖墙与混凝土柱子、砖墙与预制混凝土过梁、砖墙与混凝土连系梁之间,在工程中都出现过抹灰裂缝现象,一般抹灰结束后不久就会出现。

常见的裂缝按产生的原因有: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空鼓裂缝、结构裂缝。按裂缝的深浅有:表面裂缝、深进裂缝、贯穿裂缝。

1)收缩裂缝是抹灰砂浆中水泥水化硬化时,体积逐渐减少等原因而引起的抹灰面的干缩或收缩,砂浆中水泥的安定性差,水泥在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由此产生大量的收缩裂缝,而在实际施工中收缩裂缝大多较浅,是一些表面性的裂缝,对装饰及结构没有太多影响。

2)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差较大或结构降温较大时,受到外界约束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温度裂缝大多也是表面性裂缝。

/ 3 3)结构裂缝是由墙体结构变形,而引起与结构牢固黏结在一起的抹灰层的裂缝,这种裂缝比较明显,长度大、裂缝宽度宽,属于贯穿性裂缝,危害比较大,容易造成墙体的渗漏现象,是防治的重点。4)空鼓裂缝是底层灰浆与墙面黏结不牢固,施工前墙面淋水不够,抹灰后水分被墙面很快吸收,影响黏结力,形成空鼓而产生裂缝。另外墙面清扫不干净,留有浮土及松散渣块等,各层之间灰浆施工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墙体含水率不一致,中间层灰浆标号高于底层标号,凝结时产生收缩压力,造成底层与中间层墙面空鼓,这些都可能使墙体抹灰产生裂缝。

对于裂缝产生的部位及原因,我针对本工程的外墙施工从设计、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提前预防。

(一)从设计方面考虑的防治措施 :

首先,我熟悉本工程的施工图纸、相关规范及行业。查阅施工图纸在设计中是否对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结构加强等。如:不同材料的部位加强拉结筋,提高砌筑砂浆的标号,洞口上设置现浇过梁,窗下设置窗下现浇板带;其次,查阅施工图纸设计中有没有注意框架结构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应采用变形缝将它分成几个独立的单元。防止由于出现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墙体开裂;最后,对于外墙,尤其是东西山墙,建筑设计宜作立面分隔,为施工提供适当的工作界面,同时有利于粉刷砂浆收缩裂纹出现在分隔缝上。在适当的分块划格范围内,即使有微小裂缝。

如存在施工图纸上的问题,建议设计单位对其进行修改。从设计方面对外墙抹灰产生裂缝进行有效的防治。

(二)从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

1)外墙结构

A.堵好墙身的各种孔洞。基体孔洞及不平整处先用1:3水泥砂浆找平,如找平层太厚(大于10mm),应分层找平。

B.堵好脚手眼。有些工程由于脚手眼堵的不结实,堵砖时没有将缝隙塞满砂浆,有的甚至一点砂浆没塞进去,这样墙体抹灰干了之后在脚手眼处容易出现裂缝,下雨时将导致墙体出现渗水,且不易被发现。所以应从墙体施工方面入手,先保证结构强度,以致结构不易出现变形。有资料分析,外墙裂缝,脚手眼处呈原洞形状裂开,此种裂缝约占45%—65%。具体防治办法是: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2h进行,应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等30min后取出棉丝,孔底铺满砂浆,再将水浸透过的砌块砌入孔内,两侧立缝均用勾缝溜子填满砂浆,直至密实为止。2)

确保砖砌体施工质量

A.墙体施工:砌筑砌体施工时应做到表面平整,上下搭接,左右错缝,搭接尺寸要符合施工要求,绝不允许出现通缝。还要注意墙体的拉结筋要按要求预埋。①填充墙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一般长度不小于50cm,间距不大于50cm。② 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充分浇水湿润,一般空心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宜为5%—8%。③填充墙上部斜砌部分应

/ 3 待其下部沉降稳定或7天后才进行砌筑,严禁一次砌筑至顶。○4 填充墙部位预留洞口在砌筑墙体时应留设规矩,并留马牙槎,洞口较大时内应加设 6钢筋。

B.砌体部分与混凝土部分交接处的外墙面,在抹灰前要挂钢丝网,以抵抗因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开裂。钢丝网的搭接宽度宜在150—250mm之间。

3)对外墙抹灰要求需采取以下措施

A.在找平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仔细清理,对混凝土墙表面的浮浆、残留的模板木屑等一定要清理干净;为了使混凝土墙面有足够的粗糙度,需进行甩浆和喷浆处理,以利抹灰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B.砂浆需按造配合比要求严格计量,控制水灰比,严禁施工过程中随意掺水;材料方面:选择干缩性小的水泥品种,在施工中作好水泥的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坚决不用。砂子的含泥量及杂质严格控制在规范规定之内,砂子的粗细要符合要求。砂浆配比要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搅拌要均匀,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施工中长时间没有用的砂浆、搅拌后超过3个小时的砂浆、出现泌水现象的砂浆,应重新搅拌后才能使用。

C.抹灰施工:提前洒水润墙,根据经验来看最好提前一天进行,洒水的程度是墙体基本湿透。第二天再根据干湿情况适当洒水湿润。洒水过少,砂浆中的水很快被墙体吸收,砂浆收缩过快会产生裂缝。洒水过多,抹灰时容易出现流坠现象,也会导致裂缝出现。所以洒水要均匀,避免出现一部分润湿少,一部分润湿多的现象。

D.对抹灰砂浆需进行分层抹灰,尤其是高层建筑高度较高,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局部外墙抹灰较厚,这就需要进行分层抹灰,每层抹灰厚度不应超过2cm,后层抹灰必须在前层抹灰砂浆凝固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如果抹灰厚度过大的话,在分层处应该增设钢丝网。

E.外墙抹灰施工时,尽量减少施工缝、冲筋处。

F.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槎时,应在槎端抹实压平。定浆后,可用尺板贴者用铁抹子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向槎内充分洒水浸润,然后再刷一道素水泥浆,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这样接槎便于衔接,不易出现螺纹斑痕。

本工程通过制定以上防治措施后,大大降低外墙抹灰的裂缝产生的机会,取得较好成就果。减少了返工和有效地保证施工进度。满足本工程工期“赶”的要求。

/ 3

篇2: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沈阳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高希微

目前外墙采用水泥砂浆抹面,表面刷涂料的工程在我市较为普遍,而抹灰开裂的现象也相当严重。裂缝不仅影响观感质量,而且容易造成外墙渗漏,影响使用功能;由于初冬或初春时节,雨水渗入裂缝之后,会产生冻胀现象,日久天长能够导致抹灰层脱落,直至造成伤亡事故,因而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那么造成抹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应如何预防呢?

一 基层为砖或砌块 1裂缝原因

1)基层干燥。水泥砂浆在硬化过程中缺少水分,干缩较大而开裂。抹灰时,墙体普遍很干燥,砌筑过程中浇砖和砂浆中的水分已蒸发掉了。抹灰施工时,操作工人可能在砖墙表面浇一些水,但这仅能润湿表面,仅是为了抹灰操作方便,墙体内部仍是干燥的,浇在表面的水分,很快就会被墙体吸收,抹面的水泥砂浆仍处于干燥状态。

2)砂浆中水泥掺量过大。有一些操作工人为操作方便或追求交活时表面压 光,在砂浆中掺入的水泥量较多,一般按体积配合比为1:2,如果采用细砂,水泥量可能更多。水泥掺量越多,抹灰层开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3)养护条件不好。外墙面抹灰成活之后难以养护。风吹、雨淋、特别是夏 季阳光下曝晒,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就丢失,很容易造成抹灰层干缩开裂。

4)抹灰留槎方法不当。抹灰一般要分两次进行,先抹底子灰,后抹面层。如果这两层抹灰都在同一部位留槎(施工缝),该部位就容易产生裂缝。此外还有一些原因,如砂子含泥量大、水泥质量不合格等,抹灰操作时抹压时间过长等,但这些因素出现的机率相对少一些,在此不做讨论。

如果把外墙抹灰和室内水泥地面作一对比,就更明显了。室内地面的基层为混凝土楼板,吸水率很小,面层多采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少,只占1/6~1/7(体积比),成活后太阳晒不到,大风吹不着,覆盖方便,容易洒水养护,一般住宅每个房间面积不大,在厂房或公建地面面积较大时也容易分格,不会使收缩过于集中,其各方面条件都优于外墙,若某项措施不到位时尚可能出现裂缝,何况各方面条件都相差甚远的外墙抹灰呢?

找到裂缝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应采取下列措施防治裂缝:

1)抹灰的前一天,充分浇水湿润墙面,将墙浇透,第二天抹灰时,表面已无 明水,但内部湿润,解决了基层干燥的问题。

2)控制砂浆的水泥用量。不能采用1:2的水泥砂浆,也不得在抹灰层表面加 水泥素浆。底子灰宜采用粗砂,配合比可为1:3;面层宜采用中砂,配合比可为1:2.5。切不可追求抹灰当时的表面压光而增加水泥用量。只要水泥质量合格,不必担心抹灰砂浆的强度问题,为满足抹灰的需要,砂浆必须要有一定的和易性和粘结度,其中砂子的掺量不可能过多,只要能够把砂浆抹到墙面上,砂子的掺量不会超过1:3.5,其强度一般能达到7.5Mpa以上。

3)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抹灰部位。避免抹灰成活后即遭烈日曝晒。阳光强 烈的时候,应安排阴面抹灰,南侧应安排在多云时或早晨9点之前、下午3点之后施工。大风天应停止施工。此外,在按第一项要求湿润墙面时也可先将已完成的抹灰层浇水湿润,然后再向墙体浇水,这样能避免抹灰层在硬化过程中过于干燥。

4)抹灰层合理留槎。底子灰与面层不应在同一部位留槎,底子灰的留槎应超 过面层300mm左右,即面层抹灰要比底子灰退回300mm左右。这样可防止因留槎集中于同一部位导致的裂缝。二 外保温墙体饰面

1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GSJ板)

这种板是靠锚栓穿透苯板固定在墙上,抹灰层位于外侧的钢丝网架上。由于苯板的强度很低,不能起到锚固锚栓的作用,所以锚栓相当于穿透苯板的悬挑构件,其固定端是嵌入墙体的部分,而抹灰的重量则为施加在端部的集中荷载。按照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GSJ板墙体保温及内隔墙构造》辽2000J108图集要求,墙体抹灰总厚度为25~30mm,这种荷载是较大的,如果抹灰厚30mm,每m2达60kg,《GSJ板墙体保温及内隔墙构造》图集要求的锚栓设臵方法是间距为500mm,梅花形设臵,组成边长为500mm的等边三角形(详见该图集第13、14页)。这样平均每平方米GSJ板约有4.7个锚栓(M5膨胀螺栓或φ6钢筋)来固定,每个锚栓悬挑长度为63mm,承受的荷载为13kg左右,这会使锚栓产生一定挠度。由于墙体的垂直偏差、平整偏差以及安装GJ板的误差,局部抹灰厚度可能超过30mm,这样不仅加大荷载,且不均匀,导致施加于各个锚栓上的荷载不一致,而这在安装锚栓时是难以预计的,无法用调整锚栓疏密的方法使各锚栓承受的荷载均匀。荷载不均匀,导致锚栓变形不一致,再导致抹灰层开裂。2001年前后,沈阳市使用这种保温板表面抹灰普遍开裂,效果不佳,因此建议停止使用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GSJ板)作外墙外保温。

2 EPS外墙外保温板

篇3: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 裂缝的成因及类型

1.1 因温度变化造成的裂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 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 而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是不同的, 因此当出现温差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1.2 因设计缺陷造成的裂缝

(1) 墙体过长、过高时, 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2)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产生沉降裂缝; (3) 框架结构柱的拉接筋未明确设在灰缝的位置, 拉接筋部位的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 (4) 未考虑建筑物温度应力变化; (5) 在梁底下口与加气混凝土砌块接触处塞填要求不确定; (6) 未考虑用于加气混凝土性质接近的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

1.3 因砌筑施工质量以及材料问题造成的裂缝

(1) 加气混凝土砌块本身质量因素的影响加气混凝土切割表面粗糙, 其体表面残渣余屑的存在, 对砌体及抹灰层会起隔离作用, 影响砌体与砂浆的粘结力。且加气混凝土含水量大, 解湿时间缓慢, 抗冻性能差。砌体规格有误差, 会造成砌体的灰缝宽窄不一, 抹灰层薄厚不均。这些都是墙体抹灰层开裂的潜在因素。 (2) 砌体砌至接近梁底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间隔时间进行施工。 (3) 抹灰砂浆保水性不能满足加气混凝土的吸水要求, 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材料的孔型结构基本上为分散独立的多孔结构, 这种孔型结构吸水多而且速度慢, 表面浇水不易浇透。毛细管作用较差, 形成了加气混凝土吸水多, 吸水导湿缓慢的特性。当抹灰砂浆上墙后, 如果它的保水性不大, 水分散失太快, 则砂浆还未初凝, 砂浆中的水分就被加气混凝土墙面吸走或表面挥发, 造成抹灰砂浆中水泥所需水分不足。这样会造成砂浆强度不足、粘结力下降以及抹灰砂浆收缩太快, 尤其在抹灰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的相结合的界面处。当砂浆层强度增长还不足以抵抗收缩拉力的时候, 砂浆层的过大、过快收缩势必造成开裂。同样, 由于这时砂浆层与加气混凝土墙面的粘结力也还未达到足以抵抗由于砂浆层的收缩而造成的砂浆层在加气混凝土墙面上的滑动, 因而会发生空鼓现象。 (4) 抹灰砂浆自身收缩引起开裂, 引起开裂常见因素之一就是砂浆收缩, 它主要包括化学减缩、干燥收缩、自收缩、温度收缩及塑性收缩。化学收缩是水泥水化会产生水化热, 使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的水体系的绝对体积小, 大部分硅酸盐水泥浆体完全水化后体积减缩量为7%-9%, 在硬化前抹灰砂浆水化所增加的固相体积填充原来被水所占据的空间, 使水泥石密实, 而宏观体积减缩, 硬化后的抹灰砂浆宏观体积不变, 而水泥水体系减缩后形成许多毛细孔缝, 影响抹灰砂浆的性能。干燥收缩是指抹灰砂浆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胶凝孔的吸附水而发生的不可逆收缩。自收缩是指抹灰砂浆初凝后, 水泥继续水化, 在没有外界水补充的情况下, 抹灰砂浆因自干燥作用产生负压引起的宏观体积减小。温度收缩是抹灰砂浆内部由于水泥水化温度上升, 最后冷却到环境温度时产生收缩。温度收缩的大小与膨胀系数、抹灰砂浆内部最高温度和降温速率等因素有关。塑性收缩是指抹灰砂浆硬化前由于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大于内部从上之下的泌水速度而发生塑性干燥收缩, 由于抹灰砂浆的这些收缩, 使抹灰砂浆中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抹灰砂浆的抗拉强度时, 就会出现裂缝。 (6) 砌块排列不合理, 未按规定接槎砌筑, 存在通缝;砂浆不饱满, 灰缝不整齐。 (7) 日砌筑高度过大。 (8) 墙体孔洞预留、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 (9) 灰砂浆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 一般砂浆与砌体的收缩系数相差很大, 两者的强度相差也较大因砂浆自身收缩产生开裂。抹灰时基层清除不干净, 抹灰一次成活, 抹灰时对框架柱、梁与砌体之间不同材料的结合部, 未采取防裂措施。

2 裂缝的控制措施

2.1要加强砌块产品管理, 保证材料质量, 严把材料质量关, 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用

要采用与砌块配套的专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砌体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要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以及进场复验报告, 杜绝使用龄期不够的砌体, 合格的材料才可能砌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 并充分搅拌均匀。砂浆要随拌随用以确保砂浆具有良好的稠度和保水性能。同时要针对各种开裂原因,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 才能有效根治墙体开裂的通病。

2.2施工时合理设置沉降缝, 正确布置墙体, 加强设置钢筋砼圈梁, 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在建筑物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 设置构造钢筋

2.3施工时严格按规范施工, 砌体上、下错缝, 内外搭接, 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应饱满

严禁以铺浆代替灌缝, 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 在砌筑前向砌筑面适量浇水。电线管敷设时使用专用镂槽工具, 镂槽宽度、深度要与线管吻合, 铺管后四周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再在管上用铁丝网加强。抹灰前尽可能使墙体完成自身干燥收缩, 并用水泥胶浆对砌块进行封闭毛化处。

2.4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工序, 施工时尽量避开高温或寒冷季节, 对于温度变化与材料胀缩系数不同等间接作用引起的砌体附加应力的定量计算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对间接作用可能引起的附加应力给予充分考虑和计算, 并对砌体强度进行分析计算

2.5砌体工程要在地基或基础验收合格后, 方可施工

对高低台阶的基础, 要从低处开始施工, 并由高台阶向低台阶搭接。对于条形基础, 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组合暗梁, 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基础完工后要及时回填, 以防雨水灌入基槽, 引起地基变形。

3 结语

总之, 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尤其在当前建筑物普遍向高层、大体量发展的形势下, 制定一项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已迫在眉捷。科学管理是控制施工质量、防止砌体裂缝的有力保障, 对于砌体裂缝问题, 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的原则,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并使其有效、正常运转。努力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及其责任心, 充分发挥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主人翁精神, 并从设计、施工上共同努力, 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裂措施, 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 做好事前控制, 从思想上给予足够正视, 确保规范施工, 努力把砌体裂缝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降至最小。为社会多做优质建筑产品。

摘要: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建筑材料被广泛运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中, 但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抹灰砂浆的性能差异, 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面裂缝成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面裂缝的存在不仅降低了墙体的质量, 而且给人们在观感和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应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面裂缝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 更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面裂缝的发生, 对墙体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生产、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做过调查和分析, 现就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墙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抹灰砂浆,裂缝,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何云奎, 莫尚京, 俞炳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施工技术措施[B].中国分类号:TU754.1.

[2]胡克忍.浅谈加气砼砌块在施工中的应用[Z].

[3]侯清照.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Z].

篇4: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 裂缝 原因 防治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迅速,外墙保温面层裂缝、面砖脱落等现象上升为主要矛盾之一。外保温系统的防开裂问题也就成为外保温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外保温系统由于保温材料、砂浆、砖墙或混凝土的材性不同,导致材料的温变性能差异,在外界温差的作用下,材料产生的温度应力的大小不同,材料产生的温度应变不相等,不同材料层之间产生温度应变而发生开裂,导致渗水,使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时间长了失去保温性能。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发生开裂,墙体保温性能就会发生很大改变,不但满足不了设计的节能要求,甚至会危及墙体的安全。因此充分认识节能工程面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集中力量防治外墙外保温系统面层裂缝的措施十分重要。

一、常见保温系统面层开裂的原因分析:

1、直接采用水泥砂浆做抗裂防护层,强度高、收缩大、柔韧变形性不够,引起表面开裂;2、粘结胶浆抗老化能力低,抗裂防护层的透气性不足,柔韧性不够或抹面胶浆层过厚;3、苯板密度太低,上墙前没有达到其陈化期;4、使用了不合格的玻纤网格布;5、违反施工技术规程和相关的验收标准;6、外饰面没有使用与保温系统相匹配的柔性腻子和弹性涂料。

二、墙体保温工程裂缝防治措施:

(一)对材料的要求:外保温材料由于置于墙体的外侧,直接与外界接触,承受的温差大,因此,绝热材料不仅要有良好的阻抗热流传递的性能即大的热阻、小的传热系数,而且对外墙保温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的耐候性、耐久性和保温体系的抗裂、防火、防水、透气、抗震、抗风压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1、对聚苯板的要求:保温板在生产后会产生一定的收缩,依据生产的湿度不同,生产后一个月内,保温板大约有最大到1.5‰的收缩值,在存放一个月后,保温板内仍存在过压的情况下形成的气泡气体,该气体会慢慢逸出,从而导致板材的后期收缩;为了避免外保温系统饰面层出现裂缝,聚苯板出厂前应在自然条件下陈化不少于42d,或者在60度蒸汽中陈化不少于5d。

2、对塑料锚栓的要求:锚栓在外墙保温系统中起到抵抗负风压和热应力的作用,避免由于建筑物外墙保温系统因长期经受物理应力和施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面积脱落,所以必须采用高强度的膨胀锚栓和有较高承载力锚栓圆盘才能确保保温系统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对增强层(网格布)的要求:抹面砂浆中增强网(如玻纤网格布)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增加抗裂防护层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由于能有效分散应力,可以将原本可能产生的较宽裂缝(有害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无害裂缝)从而形成其抗裂作用。所以说:表面涂塑材质及涂塑量对玻纤网格布的早期耐碱性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而玻纤的品种对长期耐碱性具有决定意义。

4、对抹面胶浆的要求:由抹面砂浆与增强网构成的抗裂防护层对整个系统的抗裂性能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抹面砂浆的柔韧极限拉伸变形应大于最不利情况下的自身变形(干缩变形、化学变形、湿度变形、温度变形)及基层变形之和,从而保证抗裂防护层抗裂性要求。

5、对饰面层的要求:饰面层的材料不仅要求防裂而且要求透气(水汽)与保温层协调,应选择柔性腻子和弹性外墙涂料。其他界面层、保温层、粘接加固等材料也应该有专业厂家配套供应,以提高质量问题的可追溯性。

(二)、施工要求:1、紫外线对聚苯板的损害:如果聚苯板无保护地置于室外,连续几周受阳光照射,则聚苯板的表面会由于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其表面因老化而导致生成粉末,该粉末的形成将会降低保温板与各界面层的粘结强度,甚至产生空鼓、开裂等现象,所以保温板粘贴后,应尽快进行抹面层的施工。

2、基层要求:墙体必须在保温板粘贴之前进行充分的干燥,一般养护干燥时间为7-14天。找平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与墙体粘结牢固。

3、对粘结面积的要求:根据JGJ144-2004第6.1.7条规定,“涂胶粘剂的面积不得小于EPS板面积的40%”。施工过程中保温板通过必要的挤压,外墙的不平整性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被找平,同时足够的挤压有助于提高粘结砂漿的粘结面积之间相应的粘结能力。如果不能保证最少的粘结面积,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4、对门、窗洞口周围以及十字交叉缝处要求:粘贴保温板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尤其在建筑物的边棱部位,由于铺设有十字交叉的保温板,可能会在交叉点出现不平整,并改变抹面层的厚度,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所以在施工抹面层之前应进行打磨处理。

在门、窗洞口周围的聚苯板应该是整板切割,不得出现通缝,并且与窗角呈45度加设一块200×400的加强网格布,防止形成八字裂缝。

5、对保温板连接处要求:保温板之间应是紧密拼接相连,其缝隙应该小于1.5mm。若保温板呈非紧密连接,则胶浆会压到板缝中去,当砂浆层热胀冷缩受到限制,就会出现应力不均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所以要求大于1.5mm的板缝隙,必须用EPS板条或者用PU胶填塞。

6、对保温板的表面处理及拼接高差要求:打磨处理处理后,应用扫帚或者鼓风机清理保温板表面附粘的碎屑,防止抹面层与保温层之间形成隔离层,造成空鼓。

保温板拼接高差虽然可以通过抹面层弥补,但造成砂浆层在凸出部位的厚度不可避免地被减少,造成此部位裂缝的形成,所以在施工抹面层之前应进行打磨处理。

7、对锚栓的安装方式的要求:安装锚栓钻孔时应保证水平,不让锚栓发生倾斜现象,以免防护层在斜翘的锚栓盘处发生开裂而渗水。在锚栓盘压入过程中,要防止保温板面发生脆裂,以免雨水从裂缝处渗入,同时锚栓圆盘与保温层的表面持平。

8、对网格布的要求:在抹面砂浆中铺设网格布,其目的为了避免抹面胶浆中裂缝的产生。(1)提高外保温系统的抗温变性能,这里玻纤网格布材料的抗拉强度是关键性指标,因此JGJ144-2005第4.0.10条强制性条文规定“玻纤网格布的拉伸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50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均不得小于50%。”(2)网格布的搭接≥10cm。如果网格布不搭接,则网格布之间的拉伸力就很难传递,产生裂缝。(3)在抹面胶浆内部形成的拉应力可被网格布吸收,为了将抹面胶浆中这种拉应力转移到网格布中来,就必须用抹面胶浆将网格布全部覆盖;如果网格布不能全部覆盖,拉应力就不能全部或者根本不被吸收,抹面胶浆的表面易产生裂缝。

为了保证胶浆与网格布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首先第一遍底层抹面胶浆要抹在保温层上,并用力将网格布压入,涂抹第二遍抹面胶浆。如果不涂抹第二遍抹面胶浆,在抹面胶浆层中产生分离层,形成了露网现象。网格布铺设

时应绷紧,不得有折。

三、结束语

外墙外保温面层防开裂的控制是过程控制,其实开裂的原因很多,如设计中外挑部分、窗口的内侧等在做保温时放弃对该部分的保温处理,还有施工洞的修补等原因均会造成局部热桥,形成裂缝。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解决此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 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社 2006

篇5:房屋中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 要:本人就钢筋混凝土楼屋面的裂缝,建筑结构中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针对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关键词:楼面 裂缝产生 处理措施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建筑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产生后,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据统计,住宅工程的投诉占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的80 % ,其中对楼面渗漏、墙体裂缝等质量通病的投诉率高达95 %以上。混凝土裂缝可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本文对本地区几种常见的裂缝形式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1、现浇楼板板角收缩裂缝 1.1 板角裂缝的特点

a)多出现在建筑物阳角部位,距阳角1.15 m 左右,裂缝与现浇板大致成45°角。

b)多为上贯通裂缝。

c)多出现在除屋面、底层地面以外的各个楼层。d)多出现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半年左右的空闲房间。1.2 板角裂缝的原因分析

现浇板板角裂缝的形成原因,众说不一。根据我对多楼住宅小区近10 幢建筑物的调查,发现板角裂缝无一例外的发生在竣工后空置的房间。这种房间长期门窗关闭,其空气相对湿度在70 %~80 %之间,而板角裂缝基本在竣工验收后半年时间内发生,并且温度变化大的阳侧裂缝要比背阳侧的板角裂缝明显,愈靠近屋面的楼层裂缝愈大。因此,板角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产生的收缩和温差变化。在正常的温度、湿度环境中,混凝土的收缩所产生的裂缝十分微小,并会随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裂缝不会进一步扩张,但当混凝土所处环境湿度低于80 %时,混凝土内的自由水蒸发加速,加剧了混凝土的体积收缩,从而引起裂缝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增长,裂缝会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可持续2 年左右。

从设计角度看,此类裂缝产生于建筑物四周阳角处楼板部位,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配筋量达不到要求。而房屋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较大的楼面梁的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的自由变形,因而混凝土在温度和收缩变化时,板面的薄弱部位首先开裂,产生板角斜裂缝。1.3 板角裂缝的预防

楼面板角处的斜裂缝,虽然是由于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不大,但在有水源的房间容易发生渗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并会引起用户的投诉,应重点加以预防。其措施有: a)在建筑物四周阳角处楼板配筋应加强,宜采用双层双向小直径配筋,且负筋最好能沿阳角一个房间全长布置。

b)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提高骨料级配,采用收缩量小的混凝土或微胀混凝土。

c)加强养护,楼板浇筑完工后应保持湿润的环境,对空置房间(闲置两年内)定期开窗或进行洒水。

2、平行于支座的连续裂缝 2.1 连续裂缝的特点

a)裂缝平行于支座边缘,距支座内边缘30 cm 左右;b)多为连续裂缝,严重的在楼板四周均出现开裂;c)多出现于设置施工井架或与塔吊相连的楼板板面。2.2 连续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工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当前我国施工企业楼层施工速度平均6 d 左右,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很快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活动(混凝土养护不到24 h),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就在其上加载,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模板支撑的刚度不足,梁、板支撑刚度的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或是施工期间的震动使支撑刚度下降,发生相对位移;或在混凝土没有获得足够强度之前而过早拆去模板和支撑同样也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在施工井架或与塔吊相接部位的混凝土楼面,由于施工材料的运输和临时堆放,堆载过重而混凝土尚未完全达到其强度值,也会产生上述平行支座的连续裂缝。2.3 连续裂缝的预防

混凝土楼板平行支座的连续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养护时间过短、模板刚度不足及堆载过于集中等因素引起的,可采取下列措施: a)控制主体工程施工速度,宜控制在7 d 左右,楼层浇筑完毕后养护24 h 以上,再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以确保混凝土必要的养护,达到一定的强度。

b)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刚度,并且保证混凝土在养护28 d 后才拆去模板和支撑。

c)设计上对边跨板支座配置一定的构造钢筋进行补强,宜采用<8~<12 变形钢筋或冷轧带肋钢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上部钢筋的位置,防止被踏到下部。

d)在吊运和堆放施工材料时,应尽量分散堆放,以减少边跨楼面荷载和运输振动对楼面的影响。

3、预埋线管处的平行裂缝 3.1 预埋线管处平行裂缝的特点

a)产生于预埋线管与楼板相结合的部位,多出现于预埋线管与混凝土收缩和受拉方向垂直的方向;b)裂缝沿线管方向产生,且宽度较为均匀,多出现于使 用阶段。

3.2 预埋线管处的平行裂缝原因分析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大的削弱,在线管与板面的结合面上引起应力的集中,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预埋线管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且预埋线管直径较粗、房间开间较大时,易产生沿预埋线管方向的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垂直于混凝土收缩和受拉方向而预埋线管直径较小、房间开间不大时,一般不会产生这类楼面裂缝。3.3 预埋线管处平行裂缝的预防

较粗的预埋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楼板中的薄弱部位,在使用期间荷载的作用下,应力相对集中,将混凝土撕裂,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预防: a)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以加强应力集中的部位,可按<6~<8 @120 配置。

b)在线管埋设设计时,避免立体交叉穿越,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布置放射形短钢筋,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混凝土浇注顺利和振捣密实。

c)在线管数量众多、混凝土截面较大削弱处,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12 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4、现浇楼面平行于窗台的沉降裂缝 4.1平行于窗台的沉降裂缝的特点 a)裂缝平行于窗台,在房间内通长布置。b)裂缝呈贯穿性,楼板上下表面均出现。4.2平行于窗台的沉降裂缝原因分析

如亚迪二村出现平行于窗台裂缝的6 幢建筑物,经调查发现这些建筑物建在山脚斜坡上,这些裂缝在主体工程完工后1~2 年内产生,并且随时间的发展有所增长,但发展速度趋缓。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结构构件坐落在未经很好处理的回填土上,混凝土浇筑后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回填土受压缩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楼面的开裂。

5、小结

篇6: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裂缝主要形式及现象

公路沥青路面的开裂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横向、纵向、网状和反射裂缝。

横向裂缝现象为: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个路幅,有的贯穿部分路幅,裂缝弯弯曲曲、有枝有叉。横向裂缝中的唧浆导致裂缝两侧凹陷,桥头跳车处的路面横向裂缝,在路面积水的作用下加速跳车发展的速度,同时会对路基造成冲刷。

纵向裂缝现象为: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一般都发生在高填方的路基上。纵向裂缝容易形成沿行车方向呈台阶状,影响行车舒适性。

网状裂缝现象为:裂缝纵横交错,将面层分隔成若干多边形的小块,一般缝宽1mm以上,缝距40cm以下。网状裂缝导致公路沥青路面松散或坑槽,严重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的综合服务水平。

反射裂缝现象为:基层产生裂缝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表面,路表面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对于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柔性路面上加罩的沥青结构层,裂缝形式不一,主要取决于下卧层

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引起公路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1)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当路面结构层底部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其材料的抗拉强度时,产生的开裂称之荷载型裂缝。

2)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称之非荷载裂缝

3)是经常出现在桥涵两端的横向裂缝,或在路段上出现较长的纵缝,主要是由填土固结沉陷或地基沉陷引起,称为沉降裂缝。

2.尽管公路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和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的行车荷载作用、沥青面层温度变化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2.1横向裂缝

⑴沥青面层的自身温缩开裂;

⑵半刚性基层特别是水泥稳定碎石的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⑶某些基层开挖沟槽埋设管线以及冰冻地区路基冻裂导致路面的横裂;

⑷面层施工时,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⑸桥梁、涵洞或通道两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等。

2.2 纵向裂缝

⑴填方材料和填方的不均匀性,以及填方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降,特别是经过雨水浸泡后,路基强度有所下降,沿边坡部分路基承载力也下降,就会出现纵向裂缝。

⑵施工时,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⑶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⑷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土层处理不彻底,沉降不均匀引起纵向开裂;

⑸边坡值小于设计值,边坡压实不够和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而滑坡等引起的纵向开裂。

2.3 网状裂缝

⑴路基局部压实度不足或基层材料局部松散不成板体,使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形成的裂缝;

⑵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沥青延度低,抗裂性差。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过长,拌和温度过高或在储料仓仓储时间过长,使沥青变硬,对拉应变敏感而产生的裂缝;

⑶沥青层厚度不足,层间粘结差,水分渗入,形成的裂缝;

⑷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引起的疲劳裂缝。

⑸外界原因如污染、腐蚀等造成的局部网裂

2.4 反射裂缝

⑴在已开裂的旧沥青、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上加罩沥青面层,由于温度的变化(降低),老路面的裂缝继续扩展,给也处于温度收缩的新沥青面层一个附加应力,使新铺层在旧裂缝处断开。

⑵半刚性基层温缩和干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等。

 裂缝形成后对道路的危害

由于环境温度、交通荷载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常无明显影响,但由于半刚性基层自身干缩和温缩应变胀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半刚性基层自身的极限抗拉强度,使其从强度薄弱处产生断裂,随着路面使用时间的延长。已有的裂缝逐渐向上扩展到路表,横向裂缝不断增加。缝宽不断增大,横向裂缝再不断附生纵向裂缝,最终形成大小不等独立板块,在表面水的作用下,致使裂缝附近基层的含水量加大,甚至饱和。其结果是路面强度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冲刷、唧浆和沉陷等现象,聚终导致路面很快产生结构性破坏,使道路结构逐渐丧失承载能力。这些病害,如得不到及时治理,对社会车辆形成一种潜在的危害,也极大地缩短道路的服务寿命,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 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延缓和减轻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可采用两大类方法:一是在施工期间就采用相应的预防裂缝或处理措施;二是在维修养护时选用合适的加铺 层体系。通常在有条件时,为获得最佳效果,可综合运用这两类方法。

1.1提高路基工作区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工作区又是路基经受行车荷载影响较大的深度区域,该深度区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对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否则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发生开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影响路基工作区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完工后沉降量。

(1)路基工作区的强度主要是在填筑过程中形成的。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艺,确保路基强度。填筑材料首选石、砾、砂类土,其次选用含砾、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选用低液限粘土。粉质土和有机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2)压实度是反映路基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施工中必须严格检测控制,使其达到规定值。填土层的厚度对压实度有直接的影响,施工中要插杆挂线,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应大于30cm。检测压实度试坑要打到下一层顶面,凡是检测结果达不到规定值的要加压处理,或推除重填。

(3)降低地下水位是提高路基强度的重要措施。路面底以下80cm路床是路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承受和吸收路面的扩散应力,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开挖后发现底下渗水,不论流量大小都要处理。填方地段要采用较好的材料填筑,土质差的地段要进行换填处理,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1.2基层应有合理厚度

当基层厚度增加时,其承载能力也迅速增加,试验证明,半刚性基层厚度由10cm增加

到25cm时,其承载力提高为原来的3倍。

1.3修筑防裂路面

研究表明,面层反射裂缝明显地受沥青面层厚度的影响,厚度超过15cm的面层可以有效的防止受拉疲劳所产生的裂缝,还可以降低车辆荷载引起的剪应力。

1.4选择防裂性能好的材料

(1)选用抗冲刷能力好,干缩、温缩系数小、抗拉能力高的半刚性材料作基层,最好使用温度膨胀系数低的骨料。

(2)选用松弛性能好的优质沥青做面层,保证沥青的针入度、延度等指标;在缺少优质沥青的情况下,应采用某些添加剂或聚合物,以提高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及高温稳定性能。

(3)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作面层。

(4)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对面层的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在使用中沥青硬化缓慢,同时也延缓了裂缝的扩展。

(5)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好的材料。如果集料呈酸性,则应填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或石灰粉,确保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同时应尽量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尽可能使用人工砂代替原形颗粒的天然砂。

1.5设置应力吸收层

1.5.1在基层与面层之间铺橡胶沥青中间层、预制织物膜带条、土工织物或土工格栅中间层、低粘度沥青混凝土层等均匀应力吸收层。

1.5.2采用应力吸收薄膜,对减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有明显的效果,可使裂缝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传到面层时大为减少,明显降低应力强度因子。而吸收薄膜的弹性模量越低,防裂效果越好。可见应力薄膜应选用低模量高韧性、大变形率的材料为好。

1.5.3用土工格栅加筋沥青路面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车辙、反射裂缝和疲劳裂缝,不同类型的格栅性能显著不同。

1.5.4橡胶沥青吸收膜,是使用废橡胶磨细的粉与热沥青搅拌后,施于面层中间,形成一薄膜或与砂石成一薄层。有试验结果表明,此应力吸收层在面层中间效果最佳。

1.6施工时控制裂缝发生的措施

1.6.1在施工方面,控制半刚性基层碾压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0.9倍,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保湿养护,防止基层干晒,养护结束后,立即喷洒沥青乳液,做成透层或粘层,然后尽快铺沥青面层。

1.6.2制备沥青混合料时控制好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不使沥青老化、加强碾压,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也可减少反射裂缝。

篇7: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类型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很快开裂,直至影响到沥青面层;另一种是非荷载型裂缝,以温度裂缝为主的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用了不合格材料产生的裂缝。两种类型的裂缝分别通过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和反射裂缝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裂缝形式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横向裂缝

1.1 表现形式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线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幅路面,有的路面部分开裂。

1.2 产生原因

(1)沥青质量没有达到本地区施工气候要求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横向裂缝。

(2)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紧密,造成不同部位结合不良,从而产生横向裂缝。

(3)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通过横向裂缝形式表

现出来。

(4)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回填部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处理不得当,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横向裂缝。

1.3 预防措施

(1)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种类,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的温缩裂缝。施工中所采用的沥青应该到本地区相关试验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2)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尽可能连续,尽量避免冷接缝。如不能避免,冷接缝应按照要求先将已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浮料,用新的热混合料敷贴到接缝部位,使冷料部位预热软化,清除敷贴料,向接缝壁涂刷0.3~0.6kg/m 的粘层沥青,再摊铺新的沥青混合料。

(3)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先在横向接缝已压实的路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部位15cm左右,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然后再转入纵向碾压。

(4)半刚性基层所用的水泥宜为质量稳定旋转窑生产,水泥剂量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且水泥与其他混合料要充分拌和,使之均匀。路用水泥应该按照要求频率到相关部门进行试验检测。

(5)桥涵回填部位应选择透水性及材质良好的砂砾等材料,并按照要求填筑充分碾压;沉降严重地段,应先进行软土基处理,并合理组织施工,以减少回填部位的不均匀沉降。

纵向裂缝

2.1 表现形式

裂缝走向基本与路线走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2 产生原因

(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材料,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

(2)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部位沉降,产生纵向裂缝。

(3)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

(4)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从而产生滑坡,造成路面开裂。

(5)面层前后摊铺相接处的冷接缝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结合不紧密而相互脱离,产生纵向裂缝。

2.3 预防措施

(1)使用合格材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填筑。

(2)旧路加宽或半填半挖路段,路基填筑应先将边坡松土清除,并按照填土厚度要求逐级进行台

阶处理并充分碾压。

(3)路基施工分层填筑,边坡充分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正确放坡,高填方路段放缓边坡,减少边沟深度。

(4)面层施工尽可能采用全幅摊铺,如果不具备全幅摊铺条件,可2台摊铺机前后紧跟摊铺,尽可能避免前幅混合料已冷却再进行后半幅摊铺,确保混合料热接;分幅摊铺时,上、下面层施工缝应该至少错开15era以上。如果产生冷接缝,应按照本文

网状裂缝

3.1 表现形式

裂缝纵横交错,缝宽在lmm以上,缝间距离在40mm以下,裂缝面积在lm 以上。

3.2 产生原因

(1)纵横裂缝出现后,继续扩展,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经过冰冻水的侵入发展而成。

(2)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拌和时间过长,拌和温度过高或者在储料仓中存储时间过长,沥青本身老化,导致混合料抗变形能力降低而易产生的裂缝。

(3)沥青的性能差,尤其是低温抗变形能力过低。

(4)路面结构中含有软弱夹层,粒料层松动,水稳定性差,从而形成网状裂缝。

(5)沥青层的厚度不足,水分侵入。导致层间结合较差,加速了网状裂缝的形成。

(6)沥青总体强度不足,在损坏初期形成网裂,151后裂缝逐步扩展,缝间距变小。

3.3 预防措施

(1)采用低温变形能力高的优质沥青,并按照要求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2)沥青面层摊铺前,认真检查下承层的施工质量,及时清除泥灰等杂物,处理好软弱层,保证下承层稳定,并喷洒0.7—1.1l/m 的透层油,必要时可以按照要求洒石屑或砂,保证层间结合。

(3)沥青各层要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证上下之间有良好的连接,并从设计、施工、养护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排除雨后结构层内的积水。

(4)路面结构设计中应该做好交通量调查和预测工作,使路面结构组合和路面总体强度满足设计年限内交通荷载的要求。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沥青碎石柔性基层,以缓解网状裂缝程度。

反射裂缝

4.1 表现形式

基层产生裂缝以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裂缝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路面的裂缝形式与基层裂缝形式基本一致。对于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柔性路面上加盖的沥青结构层,裂缝形式不一,主要取决下承层。

4.2 产生原因

(1)在已经开裂的旧沥青、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由于温度的变化(降低),老路面的裂缝继续拉开,从而使新铺层在旧裂缝处断开。

(2)由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

(3)新铺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从而产生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4.3 预防措施

(1)在旧有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最好先铣除原有路面后再进行加铺;或者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以减少反射裂缝。

(2)适当控制基层材料中粉料的含量及塑性指数,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

(3)基层施工尽可能使混合料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并且碾压充分,保证基层强度;同时要加强对已完基层的养生,要尽早铺筑上层,或进行封层,以减少干缩缝。

三、裂缝的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应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水等有害物质侵入,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对于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进行灌缝处理;灌缝前,必须清除缝内、缝边碎料、垃圾等,并保证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应洒布粗砂或3~ 5mm的石屑。素混凝土路面

在公路、城市道路及机场道面中,目前我国采用得最广泛的是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这类混凝土路面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或角隅)外,不配置钢筋,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图2

用素混凝土或仅在路面板边缘和角隅少量配筋的混凝土,就地灌筑成的路面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素混凝土路面应沿纵向每隔5~6米设一缩缝,满足冬季缩裂要求;每隔20~40米设一胀缝,防止夏季热胀,板屈曲压裂或缝边混凝土挤碎;沿横向每隔3~4.5米设一纵缝(图1)。由于横胀缝易引起路面板的破坏,增加施工和养护的麻烦,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对夏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除在桥头、隧道口、道路交叉口小半径曲线或纵坡变换处,必须设置胀缝外,其他路段可少设或不设。纵横缝一般做成垂直相交,但也有把横缝做成与纵缝交成70°~80°斜角,并按4、4.5、5、5.5和6米的不等间距顺序布置。

胀缝间隙宽1.8~2.5厘米,为防止渗水,上部5~6厘米深度内应灌以填缝料,下部则设置用沥青浸制的软木嵌条。为传递荷载,混凝土板厚中央处设钢传力杆,杆径20~32毫米,长40~60厘米,间距30厘米。杆的半段涂沥青并套以套筒,筒底部填以木屑等材料(图2a)。如不设传力杆,可在混凝土板下设置垫枕(图2b)。

图3

缩缝一般做成裂口深4~6厘米的假缝形式(图3a),上部亦灌以填缝料,可不设传力杆。但在路基软弱或交通繁忙路段以及邻近长间距胀缝的二三个缩缝上,也应设置传力杆(图3b)。纵缝可做成假缝、平头缝或企口缝形式(图4),上部也灌以填缝料。为防止板块向两侧滑移,板厚中央可设置钢拉杆,杆径14~20毫米,长40~60厘米,间距80~100厘米。

素混凝土路面板大多做成等厚断面,厚约20~25厘米。由于板的边缘和角隅最易遭到破坏,可设置边缘钢筋和角隅钢筋(图1)予以加固,或做成厚边式断面,从靠路肩1米处开始厚度逐渐增加,至板边缘厚度较中间大25%。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可做成由内侧向外侧边缘逐渐加厚的梯形断面。路面板大多做成单层式;当板较厚时也可做成双层式,上层厚度不小于6~7厘米。下层使用品质稍差的材料做成低强度混凝土;为使上下层结合牢固,下层表面应清洁、粗糙并设凹槽。

混凝土路面切缝要注意:

1、要注意切缝的时间,时间隔太长了会出现裂缝,太短了,会出现毛边;

2、要注意切的深度,浅了起不到效果,还是会出现裂缝,太深了,又耗时耗力,浪费资源;

3、间距要合适,一般控制在4-6米之间,间隔太长了,中间会出现裂缝,起不到作用了,太短了,也是浪费;

4、注意线形的顺直美观,特别是在弯道上,注意不要斜了;

篇8: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 高层建筑外墙产生裂缝原因分析

外墙渗漏的原因很多,科学准确分析裂缝产生原因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就裂缝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1)砌体结构的裂缝。砌块的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砌筑砂浆特别是竖缝砂浆不饱满;干砖上墙,砂浆中的水分被砌块快速吸收,导致灰缝砂浆产生裂缝等会使砌体结构产生裂缝。2)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除了设计问题外,更多时候可能是施工时或者建成后各种管线穿过墙体,减少了墙体面积,或者使用时荷载过大,导致墙体承载力不足,引起墙体裂缝。大尺寸门窗也可能出现选择材料和计算问题,造成门窗刚度不足、变形过大而导致门窗口等处产生裂缝。3)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建筑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如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08×10/℃,砌体为0.5×10/℃,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大1倍左右。如果结构受到约束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温度应力。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大于材料的抗拉变形值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温度应力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a.顶层墙面产生八字形状裂缝。b.平屋顶房屋屋面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c.女儿墙根部和竖向裂缝,女儿墙根部形成水平裂缝。4)外墙面砖的问题。面砖外墙渗漏的原因是由于空鼓或者砂浆不饱满,造成面砖与砂浆局部脱离而形成贮水容器,水长期在里面,会慢慢渗透到内墙面,导致墙面渗水。面砖勾缝不密实,勾缝龟裂或勾缝剂本身质量不好等因素,也会使雨水慢慢渗透到内墙面,引起渗漏。5)外墙门窗处裂缝。可能由于门窗的留洞过大而填缝过厚,塞缝时由于材料不合要求,或塞缝不严,或者水灰比过大而产生收缩等原因,导致门窗节点产生裂缝、渗水的现象较为普遍。节点施工不规范,窗台、遮阳板和雨篷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会造成倒返水或积水等问题,也是门窗洞口处容易渗漏的因素。

2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裂缝控制的管理措施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仍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影响因素众多,加上专业工程多、施工面积广、使用的材料、构配件规格品种繁杂等原因,易使质量不稳定。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质管制度是否健全、技术规范和规程执行情况是否按规定程序、方法验收等,均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有针对、有重点地加强管理,是提升质量的唯一办法。

1)建立制度,明确责任。承包商有相应资质,规章制度、质保体系完善。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责任到人,记录准确、及时、完善。要严格验收程序,执行三检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不得肢解发包工程。确保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由建设单位另行发包的专业构、配件制作、安装单位,承包人均应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2)样板先行,规范施工。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样板先行的办法就是有重点地培养现场管理人员的检查、督促、验收方法,培养施工人员具体的操作方法。由于样板先行的办法目标明确,简单易行,实践证明是快速培养人才行之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方式。通过各类工程的样板先行方法,要使相关人员掌握质量防控主要方法,并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管理和操作,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要统筹兼顾各专业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问题。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中要有明确的防治通病的专篇,且针对性强,措施得体,责任到人。3)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监理应针对工程特点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检验批、分项工程或节点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并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监理应按规定认真做好巡视、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要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和见证取样、见证送检等监理活动,把好材料使用关。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2 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

裂缝技术控制要点有:1)严把材料质量关。包括砌体块、水泥、砂子、防水材料等所有进场材料均应报审,并抽查合格,经过批准后,方可以用于工程中,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坚决不准使用。2)严格按规范施工。如砌体工程,砌块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应饱满;朝外墙面砌块应选择棱角齐全的砌块,如与砌块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应用实心砖或素混凝土调整。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时应重点保证砌块砂浆缝特别是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外墙应保持完整。砌筑完毕的外墙应尽量避免凿打,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必须的预埋管及后期附墙管等造成的墙体缺陷,应先采取必要加强措施予以修补,保证不因这些薄弱环节而产生外墙体的开裂。3)基层产生裂缝。光滑外墙应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局部砂浆过厚处要按规定的厚度分层抹灰,并采用加钢丝网加强,同时要加强养护,按规范规定要求做好分格线。面层施工前应全面检查抹灰层质量,对空鼓、开裂、结合不良等缺陷,及时处理好后,再施工面层。特别要注意的是高层建筑按规范外墙面必须满挂钢丝网且钢丝网施工时应该尽可能控制在砂浆层中部靠外,而不应该紧贴墙面。4)高层建筑贴面砖。面砖铺贴要有挤浆工艺,面砖的拼缝应该均匀,不应有挤缝的现象;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密实,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勾缝深度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勾缝面应勾成圆弧形平缝。5)门窗洞口的处理门窗洞口首先要保证墙洞大小偏差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于偏大或偏小的,应采取多种形式处理,避免填缝过厚过薄,过厚易产生砂浆干缩开裂,过薄砂浆无法塞紧塞密实。填缝可以用专用泡沫填缝,也可以用聚合物砂浆。要防止产生渗漏问题,关键是施工工艺要严格控制,如控制水灰比、密实度等。完成外墙面层施工后,门窗边口应该仔细均匀打好防水胶。

3结语

高层建筑外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很多,也很常见。本文通过对产生开裂的原因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工程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管理,可以减少或消除高层建筑的外墙渗漏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外墙抗渗防裂工作是可以做好的。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外墙裂缝而导致渗漏这一质量通病,分析了高层建筑外墙产生裂缝的原因,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结合裂缝产生的理论,提出解决高层建筑渗漏的控制措施,以期提高高层建筑外墙防水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裂缝,渗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怀文.浅析外墙面砖渗水的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07,33(34):150-151.

[2]孙力平.浅谈住宅楼外墙裂缝及渗水的预防[J].安徽建筑,1996(6):23-24.

篇9:外墙抹灰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脱落;裂缝;原因;防治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迅速,外墙保温面层裂缝,保温系统脱落等现象上升为主要矛盾之一。外保温系统的防开裂和防脱落问题也就成为了外保温的关键技术问题。

1.外墙体保温工程的技术特点

建筑外墙体保温是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把导热系数较低的绝热材料与建筑物墙体固定一体,增加墙体的平均热阻值,从而达到保温或隔热效果的一种工程做法,外墙体保温包括外墙内保温,内外混合保温,外墙外保温三种方式。

外墙内保温就是外墙的内侧使用苯板,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从而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作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对建筑外墙垂直度要求不高,施工进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上也经常被采用。

内外混合保温是在施工中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温,操作不方便的部位做到内保温,从而对建筑保温的施工方法加以科学的选择。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建筑处于保温中。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使建筑达到保温的施工方法。由于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因此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外保温隔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先外保温隔热。

2.外墙保温体系产生裂缝的设计原因

2.1外墙内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的内涵

内保温隔热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内、外墙体分处于两个温度场,建筑物结构受热应力的影响而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隔热,不仅比做外保温隔热,甚至比不做保温隔热时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

2.2外墙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的不足

2.2.1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这类外保温隔热材料要求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度蒸汽养护条件下5天后再上墙。但在实际情况中很难做到,一是EPS保温板长时间的养护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二是生产企业由于资金占用,成本控制等因素,通常是以销定产,大量工程是EPS保温板养护不到一星期就上墙,造成上墙后继续收缩,且收缩应力均集中在板缝处。

2.2.2现浇无网聚苯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的不足。这类外保温隔热材料通常将聚苯板作为主体保温隔热材料放置于大模内侧,通过与现浇混凝土整体一次浇注的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聚苯板与混凝土基墙结合力不够,平整度和垂直度较难控制;存在局部破损和污染。

2.2.3采用水泥砂浆厚抹灰钢丝网架保温板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的不足,这类外保温隔热材料通常采用带有钢丝网架的聚苯板作为主体保温隔热材料,通过与现浇混凝土整体一次浇注或采用机械锚固的方式固定在基层墙体上,然后采用20-30MM的普通水泥砂浆找平,由于该类体系采用厚秣灰水泥砂浆做法,开裂现象较为普遍。

2.3材料原因

2.3.1保溫隔热材料

1)膨胀聚苯板。用于外墙保温的聚苯板主要是密度在18.0-22.0KG/M3,尺寸稳定性小于等于0.30%的阻燃型膨胀聚苯板。由材料因素造成开裂的原因有(1)聚苯板密度过低。密度低,易变形,抗冲击性差,造成保温墙面开裂。(2)热熔缩:当聚苯板受热时会发生不可逆热熔缩变形引起保温面层开裂空鼓。(3)材料粉化:由于工期长或隔年施工等原因,造成聚苯板表面粉化,导致聚苯板粘贴不牢或抹面砂浆粘结不牢,引起保温层脱落,抹面砂浆开裂等。(4)所用的胶粘剂达不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2)挤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具有良好的闭孔结构。吸水率和导热系数都低的优点,近年来应用量比较大,但在已完成的外保温工程中开裂现象比较普遍,开裂程度也较为严重。

2.3.2防护层

由抹面砂浆与增强网构成的防护层对整个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抹面砂浆的柔韧极限拉伸变形应大于最不利情况下的自身变形及基层变形之和,从而保证防护层抗裂性要求,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防护层软配筋的关键,增强材料在外墙外保温技术中的应用得以快速发展。研究表明,表面涂覆材料及涂覆量对玻纤网格布的早期耐碱性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而玻绺品种对长期耐碱性具有决定意义。

3.外墙体保温工程常见质量的防治

3.1加强保温材料的质量控制

3.1.1稳定性要求

与基层墙体牢固结合是保证外保温层稳定性的基本环节。对于新建墙体,其表面处理工作一般较易做好,但对于既有建筑,必须对其面层状况进行认真的考察检查。

3.1.2耐久性措施

外墙外保温构造的平均寿命,在正常使用与维修条件下,应达到25年以上,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各种组成材料,应该具有化学与物理的稳定性,所有的材料相互间应该是彼此相容的。所用的材料与面层抹灰质量,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3.1.3对粘结剂的要求

在一些外保温的做法中会使用大量的粘结剂连接保温材料与主体墙体。因此,粘结剂的性能对保温性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粘结剂要具备良好孤粘结力和耐碱性,其次,要能承受一定的受拉(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3.1.4对机械锚固件的要求

在外保温施工中使用的机械锚固件大都是金属件。因此在保证其自身使用寿命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具备耐磨腐蚀性。并且每个锚固件的拔出力,根据不同情况,不得小于500N。

3.2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3.2.1建立健全标准规范

外保温行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各类标准还不够齐全,市场还不够规范。因此,对相关产品标准应做到相对成熟的就及时编制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3.2.2加强施工技术和工艺的管理

施工中要加强事前质量控制和事中过程控制,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外保温体系粘贴施工为例,首先是要清理基层污染,保证基层平整度,粘贴时,可采用加大粘结面积和减薄黏结层的方法,杜绝抹面胶在板接头处产生裂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墙保温系统与建筑结构形成了一个多功功的复合体,直接面向室内,外环境,要求有足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因而对构造设计,材料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很高,很多地方建筑节能标准近年将从50%提高到65%,为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不断开发新型保温材料和保温体系,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认真总结研究成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和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方金求.外墙保温砂浆施工技术要点[S].工程与建设.2007.2(4):594-595.

[3]王义英.外墙聚苯板保温的应用与施工工艺[J].低温建筑技术.2001,83(1):59-61.

[4]黄振利,刘钢.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技术[M].保温应用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0.

上一篇:以影响为题的初中作文下一篇:浅谈如何当好一名税务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