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25

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和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回顾总结2005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表彰一批政务公开

工作先进,部署2006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稍后,省政务公开办领导和XX市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2005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特点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参与、支持、配合下,我市政务公开工作以构建阳光透明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完善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形成了以政务中心为“点”、以公用事业单位为“面”、以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为“线”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政务公开意识日渐增强,政务公开的效果逐步显现,政务环境明显改善。XX市、XX区和市政务中心分别在全国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全国村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市州政务中心联席会上作典型发言。去年底,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政务公开检查中,长沙排名第一,成为全省五个先进地市之一,今年将受到省政府表彰。从总体上来看,全市的政务公开工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方式、监督保障机制、具体运作程序正在向规范化转变。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工作氛围更加浓厚。2005年,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初步形成了中央提出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工作格局。去年初,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市直部门和区、县(市)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工作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市政府拿出30万元设立了全市政务服务专项奖,并于年底由市政务公开办、市纪委监督检查室组成检查组进行考评。各区县市相继召开了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措施和意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逐步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的硬件和软件,如长沙县投资2700万元倾力打造“三湘第一”县级政务中心,芙蓉、天心、雨花、岳麓四区相继迁入新政务中心,芙蓉区丰泉古井社区通过政务公开栏进行财务公开、办事公开、民主测评干部等;市建委、市公安局、市房产局、市劳动社保局、市城管局、市卫生局、市人防办、市气象局等单位均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二是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工作要求更加落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对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工作不到位、不彻底、政令不畅、办事拖拉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各区县(市)纪委书记都曾就委局许可项目进中心的工作专门找委局一把手谈话,对集中办理审批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市纪委在政务中心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全年受理和交办处理行政效能投诉案件50多起。三是运作程序不断创新,行政许可更加快捷。市建委、规划、消防、城管、环保、物价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使联合许可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去年6月1日以来,市建委、市规划局在基建项目审批中认真履行第一窗口单位的职责,组织开展并联审批和联合踏勘工作,既方便了业主单位,又降低了业主投资与运作成本,受到投资开发商、建设方的肯定与好评。四是政务服务高效便民,工作成效更加显著。2005年全市各级政务中心共接待141.95万人次,受理102.76万件,办结98.59万件,收费17.41亿元。其中市政务中心共接待190849人次,受理90537项,办结89241项,收费6.11亿元。

(二)政务公开载体不断提升和完善,电子政务逐步推行,构建了信息共享和快捷服务的新平台。

为提高窗口工作效率,让老百姓对政务信息掌握更快捷,办事更方便,各级政务中心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如市政务中心从去年开始利用长沙市公众信息网及时将政务公开信息链接到网上。设立政务公开网站,开辟了政务公开工作新途径,方便了老百姓对政务公开工作的了解,实现了网上受理咨询投诉、下载各类许可申请表格,申办者在家中或办公室的电脑上即可查阅审批办理情况,为提高窗口工作效率,还统一开发了管理软件,各窗口工作人员实际收办件的情况存入数据库后,中心管理人员即可对窗口办件情况适时跟踪、监督,及时督促问责。市政务中心还开通了手机短信告知业务,申办事项如缺材料,中心会以短信形式告知补充,办结后自动即时告知领取。各区县都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步伐,通过电子网络逐月向市政务中心报送办件情况。雨花区对所辖九个乡、镇、街政务中心管理软件实行统一,并与区政务中心联网,开福区专门开

通了168政务查询热线,长沙县、天心区启用了电视监控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捷、周到的服务,有效的优化了行政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政务公开的范围从一般行政许可逐步扩大到了“权、钱、人”等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公开。

从去年底省检以及今年初全市政务公开检查的情况来看,各级各部门

在干部任用、财务开支、物资采购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坚持了公开透明的原则,基本杜绝了暗箱操作的现象。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录用公示制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全面推行全程公示制。组织部门将拟选任的领导职位、任职条件等公开,进行公开推荐或公开招考,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将拟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基本情况、任职岗位等进行任前公示。全市近3年来共对18批243名市管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46人(其中警察458人)。二是城市规划科学、民主。2005年,我市率先在全国推行控制性规划详图公示,实现城市规划决策科学民主化。先后对全市总体规划、湘江滨水区及桔子洲规划、区域44个控规以及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规划等在新闻媒体广泛公示和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意见5000多条,回收调查问卷4580份。三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公开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中心组建以来,始终坚持“采购信息公开,市场进入公平,评标定标公正”的原则,从1999年到去年10月份,市本级累计完成货物采购额(含分散采购)24.48亿元,通过集中采购方式,累计采购货物10.79亿元,节约资金1.54亿元,资金节减率为12.84。建设工程招投标突出“八公开”:即招标项目信息公开、投标报名公开、招标程序公开、评标定价原则公开、评标办法公开、中标结果公开、违章项目公开通报,办事制度公开。全市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的公开招标率均达到99.9以上。四是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及收费公示制全面落实。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税务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及电力、电信等积极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召开政务公开联席会,交流情况,布置工作,逐步探索出推动公用事业单位实行办事公开的有效工作机制。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具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的站所、医院、学校幼儿园、中介服务机构的收费单位,以及水、电、气、邮政、电信等经营单位都进行了价费公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有的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够;二是部分乡镇、街道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程序不规范,工作不落实,甚至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三是我市投资环境、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政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妨碍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行使,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对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把政务公开工作抓紧抓好。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推行政务公开的工作目标,是要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使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使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使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一)进一步拓展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方式。

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如实的进行公开。要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政务信息;继续通过政府公报、政务公开栏、公开办事指南和其他形式公开政务;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挥其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积极运用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形式,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通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电子政务,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二)进一步突出公开重点,不断扩展公开面和纵深度。

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围绕行政主体基本情况和行政决策、执行、监督的程序、方法、结果等事项,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内容。一是市本级及区县(市)要重点公开本地区城乡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报告,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政府采购,征地拆迁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税费征收和减免政策的执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二是乡(镇)要重点公开其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策,以及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筹资筹劳等情况。三是学校、医院以及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要继续抓好办事收费、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和办事时限的公开。

(三)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政务服务中心是集中统一办理行政许可项目的重要场所,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投入,继续抓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各区县政府及市直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要参照外省市的做法,有计划地将政务服务中心纳入行政机构编制。各级政务中心要进一步加强窗口日常管理,做到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推行政务公开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强化措施,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及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要召开两次以上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各级政府是实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推行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主抓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认真推广政务公开工作好的经验典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针对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选准突破口,用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二)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创新机制,要以制度来克服公开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各自特点,健全公开制度,努力构建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主动公开就是要将应当让社会公众知晓的事项,将其办事依据、申请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结果等都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审批事项,要进行咨询论证等,以保证公开的广泛性。依申请公开就是指针对部分人和事、不被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向政府申请公开,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程序向申请人公开。建立依申请公开制度,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需要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某些具体政务事项的权力,是政务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保障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健全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制度。机关内部政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机关干部职工民主权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更好地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前提。我市正在拟定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制度,征求意见修定后,将以《进一步推行机关内部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下发执行。机关内部公开重要内容包括干部任免、招考录用;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执行情况;财务资金开支、物资管理;行政审批及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等,都必须向本机关干部职工实施公开,有的必须征求干部职工意见,集体研究决定,以保证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健全预先审核制度。预先审核是保证政务公开全面、真实、及时有效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广泛审查制度,就是要通过预先审查,准确把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时间,严格限制不公开事项的范围。各级各部门要在此基础上认真编制本地区本系统政务公开内容的详细目录,分类向社会或在单位内部公开。

三)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整体合力。

今年初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省政务公开办工作汇报后强调,要把我省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明确要求凡是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市(州)、县市区所属部门都要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省里今年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务公开办公室设立为常设机构,负责政务公开的日常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前不久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又明确提出,市及区县市两级政务公开办公室和政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对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管理、监督、服务的同时,要突出抓好本地区政务公开工作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并对下级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服务。各级政务公开办要以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将行政审批项目纳入中心办理,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配合,主管领导和纪检监察组织等要严格督促落实。实行垂直领导或双重领导的各部门,要在系统的指导下,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四)强化监督考核,保障工作落实。

今年1月10日召开的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指出,要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运用权力、履行职责、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强效能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把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依法有序地推进。加强监督与考核,是确保政务公开真实性、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首先,要按照行政问责制的要求,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上肩,对于政务公开不到位,搞假公开、虚公开,行政审批“暗箱操作、体外循环”的行为,对于拒不推行政务公开或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打击报复、侵犯民主权利等违法行为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第二,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今年起市人大常委会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监督信箱,将加大对我市行政行为等方面的监督力度。第三,要积极发挥政务公开监督员的作用。要利用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监督检查和民主评议政府活动,保证监督效果。第四,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要求和市纪委《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的规定,严格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情况要作为行政问责的主要评价指标,经考核对评定优秀等级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评定不合格的单位,要找其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批评教育限期整改。

同志们,2006年是“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关键之年,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很重,新的形势对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优化长沙经济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2: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 时间:2010-03-31 来源:

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大厅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10〕1号)精神,对全市政务公开和市政府作进行总结,对今年的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特别是以市政府政务大厅新址建设、运行为标志,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截止到今年2月末,市政务大厅现址共受理各类审批项目30815件,办40件,即办件率73%。实现各项税费收费总额2224万元,各项运行指标和过去相比都成倍增长。

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高标准建设政务大厅。2008年末,省政府督查组检查我市政务大厅建设工作时,要求我市彻底解决大厅面积较小、分厅设置过多等厅面积小、功能不全等原因,我市软环境建设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建设政务大厅新址势在必行。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面对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审时运作方式解决政务大厅建设资金。借鉴通化、吉林、沈阳等城市建设政务大厅经验,经过与有关银行方面的充分协商,最后吉林银行四平分行同意为市政府行四平分行共投资近5000万元,其中购买大厅用房2500多万元,装潢改造2400多万元。作为回报,市政府把吉林银行四平分行确定为政府资金主办银行,、非税收入、职工工资代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账户等交给吉林银行办理。纯厚秘书长牵头,市政府办、政务公开办、吉林银行四平分行抽调专门人员,组挥部,负责具体组织指挥和协调监督。去年8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10月25日全面完成整个装饰装修工程。政务大厅现址建筑面积8150平方米,使用面中在一层办理审批服务事项,这在全省是头一家。大厅共有窗口189个,办公卡位130间,办公室、开标室、机房等31间,窗口和卡位的数量在全省也是目、机构、人员陆续进厅,管理服务工作基本到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厅外无审批、厅外无收费的要求,市直全部45个审批部门的378个审批项目354个审批项目进入政务大厅。进厅部门占93%,进厅项目占94%。进厅的42个部门单位,共129个窗口,171人。市住建局招标办、交易中心整体进入政、采购中心、市交通局、水利局的招投标业务纳入政务大厅招投标统一平台运行。目前,政务大厅共有各类机构50个,工作人员230人。政务大厅之外设,30人。政务大厅新址运行后,市政府及时印发《政务大厅管理办法》,市政务公开办依据《政务大厅管理办法》,制定下发《政务大厅窗口及工作人坚持每天上下午两次对进厅窗口进行考核。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窗口工作人员“五必须、五严禁”。开发应用行为管理软件,屏蔽电脑游戏、聊天、股市以纪委书记、主管市长、秘书长、监察局长办公室的远程监控系统正式启用,市领导可适时通过专网对政务大厅审批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国土局、人保等窗口单位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提供优质服务。市政务公开办设置服务窗口,为前来办事人员提供免费打字复印,厅内还准备大量的航空椅、饮水机等便民施审批流程再造,千方百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去年11月2日大厅现址开始试运行,市政府办、政务公开办和驻厅监察室利用一周时间,对审批项目、收厅情况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抓进厅授权“两到位”。目前看,大部分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与此同时,对所有进厅行政审批项目,按照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提高审批效率的基本要求,实施流程再造。把每个行政审批项目的名称、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数量、收费标准及示范文本等,统一制作成办事市商务局、房金中心和运管处3个窗口单位在行政审批项目清查中,主动将4项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去年11月份,大厅实际即办件率由原来的40%左右,到63%。今年1月份,市人保局即办件增加到18个,由于人保局办件数量比较多,大厅即办件率大幅度提高到87%,2月份略有下降仍达84%。政务公开办委审批办一起,反复讨论研究,制订《政务大厅并联审批实施细则》,制作《并联审批办事指南》及相应的表格,已经开始试行并联审批。进一步清理下放审批项目下放给两区和开发区。清理收费项目,取消11个部门3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停3个部门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20个部门40项涉企收费项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每年减轻企业负担数百万元。招投标统一平台共进行10个标段建设工程招投标,计划投资近1亿元,整个招投标过程公开有序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印发《2009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型政府为重点,突出抓好职能部门、权力部位、重大事项的政务公开。国民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安排、重大项目建设、人事任免、产权出让、重大工程招标大事项,全部通过政府公告、报纸、电视、广播等载体予以公开。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突出抓好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学校、医院等公共企事业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无缝隙服务成为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自觉行动。所有医院都实行“一日清单、一单通、公开药价、患者选医生”等制度,教育系统全度,办事公开深入民心。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乡镇、村务公开。一免三补、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土地发包、荒山荒地发包、财务支、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等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真公开、常公开。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重点,突出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市共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14600多条。其中:市本级公开信息3840条,市政府公开527条。创新依申请公开点建设,政务大厅各进厅部门在窗口设立依

公开办的肯定和表扬。,全市政务公开、市政府政务大厅建设成绩明显,成果突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务公开发展不均衡、个别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重部署轻落实仍有存在。政务大厅在运行管理等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个别部门审批项目明进暗不进,里一半、外一半,前店后厂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是个别部不到位,有的部门审批权仍然分散在部门内部各科室,没有划给行政审批办;有的部门审批权没有授予审批办主任,审批办有职无权;有的部门审批办人员有按要求整建制进入政务大厅。三是审批效率仍有待于提高,一些部门即办件数量不多、比例不高,项目建设审批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四是窗口单位的服强。个别窗口单位还存在迟到、早退、空岗、服务质量不佳等实际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市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在政务大厅,同时要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工作。按照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政务大厅要坚持“务实、高效、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效率、一流环境”的要求,逐步争取做到具有行政审批权部门进厅百分百,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厅百分百,部门领导做到向窗口充审批项目在大厅现场办结率。早日做到进厅最彻底,授权最充分;功能最齐全,管理最规范;审批最高效,办事最快捷;服务最周到,执政最廉洁。努力实厅的目标。

续提高即办件比例。即办件是衡量大厅审批效率的关键指标,今年要作为头等大事,把即办件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从4个多月办件情况看,市人保局、中心以及国税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药监局、林业局等窗口单位办件占大厅办件总数的90%以上。其中房金中心、运管处、国税局、质监局、药监均为100%。为进一步提高即办件率,办件数量较多的进厅部门,都要尽最大努力把本部门窗口即办件率提高到80%以上。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进入省政务大政务大厅审批项目为即办件的,我市进厅部门审批项目一律改为即办件。办件数量较少的窗口单位,也要积极主动增加即办件。需要强调的是,进厅部门无的再改成承诺件,擅自改动的要立即再调整回来。即办件只能不断增加,不能减少。对主动增加即办件的,政务公开办可继续实行奖励制度。承诺件的办理争取在现有时限基础上再缩短三分之一时间。总之,就是要把提高效率作为政务大厅最重要的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高效率的机会,真正实现一流面实施并联审批。政务大厅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服务,服务的好坏关键在效率。目前,一个项目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之所以还需要,关键是审批模式的问题。并联审批改变以往纵向排队审批模式,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由主办窗口协调,组织各分办窗口横向同步审有前置条件的企业登记来了就能办,有前置条件的也和项目建设审批差不多,需要多个部门逐一审批。为此,政务大厅要在企业登记和项目建设两个方面实高企业设立和项目建设的审批效率。政务公开办要落实全程领办责任,各有关进厅部门审批办要全力支持配合。各进厅部门对重大投资项目审批、规模企业不”,都要研究怎样能行的措施和办法,不符合并联审批要求的,都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并联审批一路绿灯。

实推进进厅和授权“两到位”。从现在开始,必须做到应进厅项目全部进厅,必须做到部门应该授权全部授权到位,必须做到部门行政审批办公室全部整发生审批项目里一半外一半现象,绝不允许还存在窗口工作人员收收发发、前店后厂问题,绝不允许审批办主任不进厅,绝不允许部门对审批办授权不到位限超过承诺时限。进厅和授权“两到位”,是大厅做好审批服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两到位”,其它一切无从谈起。克成书记在视察政务大厅时强调要撤出政务大厅的,必须经大厅管理部门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市委常委会议同意后方可撤出政务大厅。政务公开办要严格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各职能部面推进四平市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四政发〔2008〕20号),将分散在各科室的行政审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合并到部门行政审批政务大厅。各部门要强化窗口授权,必须使窗口具有直接审批权。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把“两到位”做到位。进厅和授权“两到位”不容易,保持住更不容常态监管,市监察局、法制办、编办、政务公开办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已经到位的出现反弹。

格日常考核和管理。要全面落实《大厅管理办法》,特别是对其中的10项审批服务制度要人人熟烂在心。各窗口单位要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耐心细致具题。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不能让办事群众来回跑。全面落实限时办结制度,进厅部门不得随意增加审批环节和时限,必须严格按照市法制办审定的审对重大投资项目,严格执行全程代办制度,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要设置A、B岗,实行同岗替代制,保证工作连续性。要继续严格执行上下班电子指纹严格执行一天两次巡视考核,检查在岗、着装、服务行为及态度、物品摆放等情况。定时查阅行政审批系统,检查履行承诺情况。扎实开展好优秀窗口单位活动。继续加强卫生环境管理,积极建设花园式政务大厅。政务公开办要及时向进厅部门通报窗口相关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在大厅内部通报。市软环境办要加大明查暗防频率,随时监督检查大厅窗口运行情况。各部门审批办主任要真正负起责任,带头遵任,管理好所属工作人员。

面提升政务公开层次和水平。进一步落实市委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部门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调整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指导力度,充分发挥监察、法制、人事、编制、财政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合力。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一把手是政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制度,坚开是例外”的要求,把政府决策公开、重大建设项目公开、资源分配、人事任免、财政收支、行政执法、审批、收费以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公开重点,进一步健全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各部门要落实新闻发言人,落实新闻发布计划,市新闻办公室和市政务公开办要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新闻发布机制尽快理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事关民生,必须紧紧抓在手上,精心组织,加强指导,采取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经验事公开引向深入。深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所有新产生、获取的信息要及时编制目录,上网公开。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队伍素质。建立政府信息公开通报、评价、考核机制,完善依申请公开点建设,把依申请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化措施,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

务公开、政务大厅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实现建设全省一流政务大厅的目标,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希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克服困难,树立只争朝夕计,扎实努力工作,全面完成政务公开、政务大厅建设等各项任务。

密配合,团结协作。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加强政务公开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统筹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市政务公开办要充分发展思路。市监察局要对各行政审批部门进厅和授权“两到位”情况进行行政监察;市人保局、编办要对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进行督促检查;市法制办要权,县(市)、区有条件承接的审批项目要再下放一批,确实没有审批业务的项目要暂停一批,确实不属于审批项目的要退出一批。上述工作要在4月末做专题报告。各进厅部门要高度重视窗口建设,完善窗口审批运行、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度。建立部门领导定期到大厅窗口现场办公制度,部门主要领导每季,分管领导每月到窗口现场办公一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务大局,服务群众。政务大厅是市政府最大的服务窗口和公共平台,要努力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工商、发改、住建、国土、环保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完善审批运行机制,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服务措施,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以及预约服务和跟踪办理。积极拓展政务大要求,积极将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和产权交易等纳入政务大厅规范运作。政府新闻发布、政策咨询、重大决策听证会、房产登记、会保障、医疗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大厅,按照“公开、便民、高效、规范”的方式运行。

高素质,树立形象。市政务公开办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培养敬业精神。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依法作人员出入关,对不胜任工作的人员坚决清退。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部门窗口建设,关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并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各级务大厅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地,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政务大厅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大厅工作人员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切实转变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篇3: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 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的关于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技事业应紧扣发展有所作为。王鸿举市长在刚刚落幕的市人代会上代表市政府庄严承诺, 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 从八个方面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这八个方面集中起来就是四句话:打造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 力争实现经济规模“六个翻番”;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要着力增强“六大功能”, 这是作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着力优化“四大结构”;在2018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314”总体部署最核心的就是“增长极”、“经济中心”、“率先小康”。全国在2020年实现总体小康, 我市的目标是在2018年率先实现小康;“1小时经济圈”的区县要提前5年, 在2 0 1 5年实现小康。这里有两个台阶就是人均GDP4000美元和8000美元。要实现这个阶段性目标, 必须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繁重。

第一, 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进步之争。科技是生产力, 有知识、懂科技的人是第一生产力。进入21世纪, 我国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 国际间、民族间的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科技进步的竞争, 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拥有知识和科技水平的人才的竞争, 所以我国把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也是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关键, 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留了他们的技术和资本优势, 他们的技术就是可以转化的资本。知识产权、技术壁垒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手段, 渗透到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弱项, 其中主要一点是创新能力比较弱, 因此我们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我经常接触项目谈判, 感到压力最大的是技术问题, 我们引进的是技术、管理和资本, 但在技术要价上, 我们是非常被动的, 长安福特每台车的技术费用加到了8000元;谈908项目, 也就是依维柯、上汽、重汽的合作, 依维柯技术转让费要价6亿元, 最后谈到了2亿元。

第二,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必须强化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的内涵作了一些新的补充, 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在十七大报告酝酿产生的过程中, 据测算, 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 必须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世界经济增长一般都在2%-3%, 发展中国家速度都要高一点, 但是连续40年的高增长, 那就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要做到这一点, 一是靠消费拉动, 二是靠科技进步。消费拉动的背后, 本质上也是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可以创造消费, 就像电视机由黑白到彩电, 还有MP3、MP4等, 这些产品升级换代创造了消费。还有, 投资率要达到50%左右,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要达到50%左右, 缺一个都不可能支撑7%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又非常突出, 集中到一点就是资源严重不足, 生态环境极端脆弱。这里有几个数据, 中国的耕地18亿亩、人均1.4亩, 重庆人均只有0.8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基本资源, 如何能够使现有耕地实现高产出, 这就需要科技进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 排第3位, 人均排53位, 人均拥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们的油进口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已经达到30%以上, 同时, 我们的万美元GDP能耗8.4吨油当量, 是世界水平的3.4倍。我们资源不足, 但是消耗又过大, 既要保持经济7%的调整增长, 又要解决资源、环境压力。为此, 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这就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 减少能耗, 增加科技含量, 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 去推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 重庆直辖十年打下的基础,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直辖十年, 我们的GDP年均增长10.2%, 去年突破了4000亿元, 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了788亿元, 是直辖前的10倍。工业方面, 我们亏损最多的时候达到20多亿元, 到去年我们是盈利200多亿元。这些都为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创新、重视科技进步创造了条件。直辖十年的基础, 一方面在呼唤通过科技进步来加快重庆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基础的、物质的条件。

二、充分肯定科技工作过去五年的成绩, 清醒认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去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四点。一是科技水平大幅跃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2位。我觉得有5个“40”的概念可以彰显成绩, 展现科技的成就, 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1.2%,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1%, 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 新产品出口增长41%,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3.9%。与此同时, 我市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 取得的电喷式天然气发动机、数控高效制齿机床、智能内窥镜系统、垃圾焚烧装备等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都说明我市科技总的水平是大幅提升的。如垃圾焚烧装备, 重钢在几年时间里, 从研发到制造, 到现在全国领先, 获得了很多订单和总承包单。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显著夯实。我们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0个, 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 市应用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院和质量计量检测研究院三大“旗舰”研发机构已建立, 服务作用很大, 科技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作用日益凸现,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这些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在西部都是比较好的, 能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三是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工业产值中有30%是来自高新技术的新产品, 达到了1200亿元, 还有发明专利、重大科技专项也都为发展提供了潜在贡献。四是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委高度重视科技事业, 成立了科技工委, 加强党委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管理体制上创新了重大专项加基本计划组成的管理体系, 这些都是以开发、研发项目为龙头, 使我们每年都有一些重点抓手, 就好比做重大项目, 每年要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在建一批。《重庆市保护和促进专利条例》、《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也为我市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肯定成绩是为了增强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向前看, 科技工作要再上一层楼, 就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 要通过不断努力解决科技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促进科技事业不断进步。

三、切实推动“重庆创造”, 努力提升“重庆制造”,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打造西部地区自主创新高地, 是市政府在市人代会上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里面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重庆创造”, 一个就是“重庆制造”。“重庆创造”就是原生态的, 是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 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重庆制造”有些是原创的, 有些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我们要一手抓重庆创造, 使重庆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品牌, 有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手依靠技术创新提升重庆制造的产品竞争力。我们的抓手就是王鸿举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四大行动。

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行动。围绕建设千亿产业链, 千、百亿产业园区和百亿骨干企业发展需求, 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 推动重点领导技术创新突破, 支撑引领重点产业发展。在信息制造业、应用软件、汽车摩托车关键部件、节能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新药创制、生物农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新启动实施12个千万级重大专项,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在医药生物技术、电网安全等优势特色领域超前部署10个应用基础研究专题, 获取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抢占技术制高点;以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科技合作计划和新产品计划为引导, 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支撑电子信息等9大新兴产业群发展。

二是提升科技平台行动。注重发挥现有科技平台作用, 推动平台建设布局向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倾斜, 突出平台开放共享, 完善其知识转移、产业服务和科普培训三大功能, 使之成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培养聚集人才的示范基地。研究开发平台, 重点推进结构优化、开放示范和上档升级, 在大型骨干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中, 分年度滚动建设10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开放示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培育10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以“一网九库”为重点, 着力完善网络环境和服务体系, 提高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率。成果转化平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实施技术转移工程,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成果转化机构, 鼓励企业建设中试、孵化基地, 培育以技术产权交易为重点的科技中介市场, 发展和壮大科技投融资事业。

三是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要求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 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创新要素向农村扩散,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科技助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 以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为载体, 围绕特色农产品、农村新能源、信息化等领域,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一县一业一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建设50个不同类型的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建立以1000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50个专家大院、20个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

四是科技服务民生行动。以关注市民衣食住行和健康、环保与安全为重点, 开展重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防治、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科技攻关, 加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建设、防灾减灾等技术开发与科技示范, 加快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等新技术推广应用, 保障市民公共安全, 提升生活质量。

要做好这些事情, 首先要转变观念, 树立大科技、全覆盖的工作理念。市科委是市政府抓科技事业、科技进步的牵头综合性部门。科技事业绝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事。科技工作渗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 要建立在大科技、全覆盖、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了这样一个理念, 要在工作机制实现四个联动。一是部门联动。因为科技是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那就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够完成的, 科委只是牵头部门, 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合作联动。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动。企业是主体, 科研院所就是出科研成果的, 二者联动能够更好地突破关键技术,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城乡联动。既然科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我们的一、二、三产, 城镇企业和农民、农村都需要科技, 科技要在提高产业竞争力, 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注重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个体系。四是市、区县 (自治县) 联动。从管理层面上讲, 市和区县 (自治县) 相互支持、相互联动, 市里要更多服务于区县 (自治县) ,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具体讲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创新,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这个城市竞争力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 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 没有就业就没有民生, 城市竞争力就无从谈起。第一个就是围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子信息和材料五大产业, 加强创新战略的规划研究, 找准要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新的课题, 来研发新的成果, 创造新的产品, 提升这些产业在西部, 在中国, 甚至在全球的竞争力。今后, 可以每年分档次, 列出系列自主创新重要项目, 使科技开发能够成为三个梯队, 一是当年突破的项目, 二是推进性的项目, 三是正在孕育、孵化的项目。

(二) 激活创新要素, 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骨干作用。

创新有两个重要团队, 一个是企业, 另一个就是科研院所。这两个团队的作用都要更好地发挥, 发挥作用就要激活创新要素, 包括热情、机制、资本、管理, 形成一个很好的创新氛围。一是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作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这些都是我们要开放、要发展必须重点瞄准和引进的对象, 这些企业最强的就是技术。要鼓励我市国有企业去嫁接好世界500强、中国500强, 通过合作实现科技进步。二是要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中大都是民营企业, 几大摩托车企业在创新方面都是很有成就的, 让科技平台更好为中小企业服务, 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我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有1.8%, 这个力度不够。科委在这方面也有所规划, 就是在201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5%以上, 力争达到3%, 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关键是要引导企业认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 自觉加大投入, 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四是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优势学科、重点院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的引领作用, 用好高交会、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新技术研发交易平台。尤为重要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

(三) 加强对园区和农村的科技服务, 支持区 (县) 域经济发展。

一个抓手是园区, 现在园区经济占工业产值的50%以上, 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加在一起, 占了半壁河山, 集聚度已经有了, 而且区内企业都不是老企业, 都是新型企业, 它的科技含量、人才的层次相对较高, 是我们科技工作主要的支撑点, 我们重大专项计划的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风险投资等都要向园区倾斜。另一个抓手是农村, 要贴近农民, 贴近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提升种养殖业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从而, 做大做强区 (县) 域经济。

(四) 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科技的开放是附着在企业和项目的开放上的, 引进更多的科学技术、资本、人才和管理, 基础就是项目。这些年在科技开放与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下一步是要推动点上合作向面上合作转变, 一般项目合作向重大项目合作的转变。我们科研院所与国内外著名院校跨国、跨地区的合作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特别是引进中科院来渝设立机构, 本届政府要有所突破。还有就是我们优势学科、重点产业要走出去, 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我们的轨道交通2号线引进日本的高架跨坐式轻轨技术是中国第一条, 我们的垃圾焚烧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一的, 还有超声聚焦刀等等, 这些技术怎样转化为产业, 怎么样才能走出去, 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要通过这些工作来提升科技事业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篇4: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对于桂林市的旅游工作,不仅仅旅游从业人员高度关注,全国全区也给予高度关注。今天的旅游工作会议,也是桂林市最大的专项工作会议之一。我们经常说,桂林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一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这点看,桂林市的旅游业要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人数上讲,已经看到端倪了。从过去的一年,桂林市在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也实现了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桂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取得新成绩

新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的一年实现了新跨越。无论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收入占GDP比例上,都实现了新跨越。去年自治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我们是218亿元,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入境旅游人数约占二分之一。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桂林旅游无疑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从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角度,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突破。无论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还是观光度假休闲以及农家乐的发展方面;无论是县域旅游,无论是人数、人次,还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阳朔、兴安获得一等奖,龙胜、资源、恭城应该是第二梯队,其他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新成绩。去年,阳朔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业休闲会议也在阳朔召开),兴安乐满地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两个试点,在过去的一年,为全国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在旅游市场、旅游秩序和旅游队伍建设方面,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成绩,为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五是在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最值得肯定的。作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也是重大基地,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去年7月正式动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去年桂林市几大重要的、事关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大活动,自治区都专门派出领导参加。世界旅游城奠基仪式,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参加奠基和揭幕。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高雄等领导亲自参加开幕式。过去的一年,桂林旅游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推进,都因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博览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直接参与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线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导游等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对于过去一年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和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区及旅游先进集体,通过表彰和奖励对旅游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桂林旅游发展,我们尽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突出的问题,大家讲得比较多。在这里,我再简要讲一下。

1、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无论有没有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由此带来资源配置和游客分流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多方竞争的环境下,怎样争取更多客源来桂林旅游,是我们在旅游人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去年实现旅游人数2700多万人次,对于全市总人口只有5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容量已经很大了。今年还提出了旅游人数按照10%的比例增长,实际上,从城市游客容量来看,已经有一定的局限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这么大的游客量的基础上提升旅游的效益和质量,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问题。

2、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在旅游产品结构上还不尽合理。不少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景区,有些老化了,有些设备比较陈旧,服务标准跟不上,这也是我们在旅游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3、我们面临着旅游市场竞争、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开发和老的景点景区老化等问题,创新手段的方式方法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改善和加强。

4、桂林作为最早开放的一批旅游城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旅游市场管理上还需要完善理顺。这也是全国老的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和突破的瓶颈问题。所以,满意度调查都会集中在这些旅游对外开放比较早的、旅游名气很大的城市上,而不是新兴的开发一两年的城市。正是由于我市旅游开放早、旅游发展比较长,我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会更容易发现。事实也证明,我们确实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5、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在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等方面,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旅游产业需求,还是有欠缺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对桂林旅游有新的认识,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深入研究,抢抓旅游发展机遇,更好地发挥优势。只有这样,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桂林旅游业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抢占旅游发展高地在广西率先建成旅游强市。

二、抓住重点,实现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刚才讲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扎实工作,使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既要认真总结,更要坚定信心,抓住重点,使桂林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在新的一年有新突破。关于这一点,我重点讲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别是推动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实现旅游市场管理新突破。

第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此基础上专门下发了通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要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大融合,形成相互繁荣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旅游局的通知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市2008年提出“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把文化工作和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几年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旅游局的通知要求,全国旅游业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项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激发功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外交流的优势。今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通过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旅游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推进,对桂林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的大融合。

在最近召开的文化与旅游结合工作座谈会上,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有些是我们正在做的,有些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大家提出,一是要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打造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引导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二是要加快推进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提升文化旅游企业档次和文化品位;三要深度开发旅游工艺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推广;四要积极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人才。这几个方面是今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这也是桂林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桂林旅游资源有文化、历史、山水、民俗等等,要很好地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升华细化4条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等。旅游发展要评说论道,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旅游产业发展更需要我们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第二,要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工作,去年做了很多努力。关于《总体方案》,国家方面正在论证。从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来看:第一个方面要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出台,第二个方面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不等不靠,按照现在已经制定的政策内容,先行先试。去年,市国土局在积极争取旅游产业用地试点城市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今年我们拿到了试点城市。这个试点城市,对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旅游用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就是不等不靠的一个例子。如果要等到政策都批下来再去做,那就晚了。我们必须借鉴兄弟省、市在旅游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积极争取上级给我市正式批复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今年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快试验区各项工作先行先试上来,不等不靠,加快我们自己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世界旅游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按照“一点三星三区”规划及27个功能区,按照这样一个集旅游发展之大成的规划加快建设。我们相信,在全市共同努力下,世界旅游城的建设将会为桂林市今后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第四个方面,要按照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这一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要切实破解漓江保护与发展难题,保护好桂林旅游这张中国名片。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切实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景区。去年国家旅游局检查了一些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大家看到了,有一些城市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已经摘牌,一些5A级景区已经明令限期整改,包括炒的最厉害的嵩山少林寺景区。去年内部通报的,就是漓江5A级旅游景区。内部通报内容针对几个方面:漓江游览秩序,主要表现在游船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没有达到要求;漓江水域管理,主要是竹筏、河道挖沙及沿岸景观破坏的问题,还存在飞钩挂船的现象;漓江游览码头建设管理标准化方面,还没有达到要求,老化、陈旧,不符合5A景区要求。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对漓江5A景区进行了专项整改。尽管取得一定成效,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去国家旅游局汇报工作,得到国家旅游局认可,但是按照5A景区标准,有些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今年要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要求,按照桂林市打造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下大力气提升旅游市场的秩序和质量。

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涉及漓江景区的市、县(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能及行政资源,明确管理主体,推进漓江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经营等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景区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利不清的问题;二是要全力推动漓江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漓江流域旅游的经营管理力度,调整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理顺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做到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管理规范、奖惩并举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要在确保旅游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漓江沿岸农民走发展旅游致富的问题;三是要健全漓江景区行政执法体制。要按照刘君书记的指示,“码头和游船整改由交通局负责,杜绝河道挖沙由阳朔、雁山两县区政府负责,竹筏问题的解决由阳朔、雁山两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对漓江整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一项一项抓落实,涉及到的各部门和阳朔、雁山两县区必须无条件执行,谁影响5A景区谁负责”。今年,要在继续深入实施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漓江景区旅游秩序管理的力度,力争今年在漓江景区管理秩序和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解放思想,强力推动旅游业取得新发展

1、要以抓项目促进旅游业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做了专门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规划,推动发展,把项目作为载体,抓紧抓好落实。特别是对旅游试验区、世界旅游城、各县区在旅游项目建设上,要加快推进。在投资导向、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源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的推动作用。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品位,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具有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把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成自然景观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专用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对外集散辐射能力。要坚决杜绝资源浪费,今后凡涉及旅游的建设项目,在发改部门立项前应先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自治区旅游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审批属于旅游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使之符合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避免非标准化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确保资源合理利用,规范行业发展。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宁可不开发。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目光高远,绝不能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要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广开项目源,建好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旅游项目。对旅游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选择那些增值性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开发。

2、要以转变方式推动旅游业新发展。全面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首先就要转变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式,老城区以创新为主,新城区以项目建设为主,各县区以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一是要做大做强产业主体。旅游市场主体是旅游业的根本。引导扶持旅游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旅游、餐饮、酒店实行产业集群式、品牌化发展。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旅游业,引导社会资金向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水平、能力、素质,大力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要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温泉康体、文化创意、养生疗养等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智能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开展旅游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把一些景点景区、街区串联打包,在桂林城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使之成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做好旅游活动策划;四是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针对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特性,创新营销手段,全面提升桂林旅游推广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整合全市旅游行业资源、文化资源、外宣资源和新闻资源,全市联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提升桂林旅游的知名度。继续加强“联盟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手段,加强与航空公司、境内外旅游机构的营销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境外桂林旅游大联盟的作用,联手做好桂林旅游营销推广。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提升桂林国际影响力,借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3、要以增强合力推动旅游业新发展。旅游业关联性强、牵涉面广,发展旅游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和特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发改部门要重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拟定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时,优先将旅游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行列,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旅游资金;建规部门在城镇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结合旅游发展,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在环境营造、建筑立面控制等方面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城乡风貌改造要融入旅游元素;国土部门要支持旅游建设用地的使用,重点支持世界旅游城建设用地,同时加大景区土地收储力度,筹措发展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公路建设优先列入规划,抓紧做好重点景区道路立项,加快在建旅游公路建设;金融部门要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信贷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旅游宣传和新闻报道,对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和指导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农业部门要加强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人事、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劳动部门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市、县两级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沟通,与同级部门搞好协调,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全力支持和配合旅游工作。全市上下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扶持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5:市长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民政工作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很多方面的工作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因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政工作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政工作,明确提出民政工作要“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民政工作无小事”,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有力地指导和保证了民政工作的健康发展。

去年,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围绕这个目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些都与民政工作密不可分。民政工作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民政工作战线的同志们,一定从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目标的高度、从维护和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从巩固新时期党的执政基础和加强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做好民政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我市的民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做好2004年的民政工作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为力争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夯实基础的关键之年。全市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牢固树立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思想,找准位置,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狠抓各项关键措施的落实,力争各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民政工作的范围十分广泛,做好民政工作,关键要把握好三点:

1、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做好民政工作。民政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做好民政工作,不仅具有现实的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我们所管的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政治性都很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如果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会影响到基层政权的巩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如果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领导,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甚至会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如果不能坚持严格的政治纪律,就会影响军地关系,不利于军政军民团结。同样,救灾救济工作、城乡低收入群体保障工作、老龄工作、社区建设等等,政治性也很突出。各乡镇负责人尤其是民政部门的同志,要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去思考、部署和开展民政工作,保证民政事业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民政工作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

2、要从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去做好民政工作。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稳定出了问题就根本谈不上改革和发展。因此,维护稳定始终是全市工作的大局。这方面,民政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江泽民同志指出:我看稳定这两个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民政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从实际工作情况看,民政工作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前沿和基础。比如,开展对灾民的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层政权建设、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查处民间组织的非法活动和打击非法民间组织等,都是和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相连的。全市民政工作者要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去认识民政工作、做好民政工作,努力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3、要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高度去做好民政工作。依法治国、依法治市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方略。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重点是依法治权。依法治权的主要内容是推进依法行政。民政部门既是依法行政的实践者之一,同时又在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基层依法治理方面负有重要的组织推动职责。民政部门首先要在自身各项工作中坚持做到依法行政。民政工作直接与各方面群众打交道,政策性和法规性都很强。做好各项民政工作,就必须按照党的政策规定办事,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只有这样,才能管住管好各类民间组织机构,才能切实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其次,民政部门要在推进全市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基层依法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民政部门在推进社区建设、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而这些工作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连,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基层民主建设的进展、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落实,直接与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紧密相关,民政部门要主动进位,下大气力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推动民政事业稳定发展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新时期民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根本保证。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宗旨意识,发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精神,扎实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要注意抓好干部职工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民政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要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奠定做好民政工作的坚实基础。

民政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政工作(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各乡镇要与时俱进,顺势而谋,充分认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重要性,把民政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政府领导要经常过问,主动协调,及时协调解决民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解决民政事业发展资金。要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民政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民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篇6:市长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20xx年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安排部署20xx年校园安全工作。我们把全市校园安全会议作为社会事业口20xx年开年第一个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于校园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足以证明校园安全工作在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的份量和当前工作任务的紧迫性。刚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负责同志就校园安全工作作了很好的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学校安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20xx年校园安全工作力度持续加大

20xx年,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校园安全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安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力量不断充实,及时补充人员、细化职责,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并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安排部署。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预防为主、不留死角”的原则,先后开展了6次全市性校园安全大排查,市县两级共派出了56个检查组,共排查出五大类2464个校园安全隐患。通过排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找准了问题,为开展全面整治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强化目督考核,把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进行同步考核。

(二)校园安全阶段性综合整治取得成效。一是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初步整改,目前,2464个安全隐患学校已自行整改2343个,占95%,其余正在积极整改中。二是D级和B、C级危房改造力度加大,全年共投入各级各类资金2.92亿元,完成了61.45万平方米校舍改造。三是“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提高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做到各级各类学校100%覆盖,全年创建平安校园122所。四是校园安全“三防”建设初见成效,全市1174所学校安装了监控设施,安装了1.1万个校园视频监控探头,配备了2700名专职保安,聘任了名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学校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得到增强。五是校园与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全市公安等执法部门共出动约5200人次,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整治,收缴管制刀具2650把,收缴非法出版物、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近400件,下达整改通知近2500份。六是校园应急能力得到提高。把安全教育作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进入课堂,积极开展在校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1200次,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800次。通过宣传培训,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以及救护自救能力得到增强。

(三)校园安全机制和制度不断完善。一年来,我们以落实“一岗双责”为抓手,全面推进校园安全制度和机制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全市校园安全机制建设,市政府印发了《昆明市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从经费预算、校园“三防”建设、“三见”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二是积极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总协调,各部门间各尽其责、加强配合,切实加大保障力度。三是构建校园安全经费投入机制,全年投入校园安全资金5920万元,专项用于校园安全能力建设。四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等有关规定,逐级签订年度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实现安全岗位职责全员化、全覆盖。

二、深刻反思,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回顾20xx年,虽然我市校园安全工作总体平稳,但“9〃26”明通小学踩踏事故的发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校园安全工作的警钟。在悲痛之余,更需要我们痛定思痛,在未来的工作中认真总结、深刻剖析、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整改,防范于未然。通过对事故的案例剖析和对全市学校拉网式排查,校园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突出反映在几个方面:

一是校园安全意识还不到位。少数地方、部门和学校对校园安全形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畏难情绪、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对学校安全工作复杂性、重要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清醒认识,导致对校园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隐患消除不到位。

二是校园安全管理还不规范。少数学校缺乏系统的安全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安全工作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未全面落实、安全细节监管存在疏漏和空挡;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但抓落实不够,没有形成常态,甚至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还有的学校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没有形成校园安全工作合力。

三是校园基础设施存在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增加,昆明主城区教育资源需求压力不断加剧。主城区大部分学校不具备扩建条件,加之教师编制长期未做调整,全市教师结构性缺编,导致“大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主城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学校配建等各项指标和办学条件出现新一轮的不达标,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四是校园安全工作保障还不到位。校园硬件设施的不完善,除了一些历史原因外,与我们阶段性资金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少数县区校舍安全工程推进缓慢,有的还在使用预制板房开展教学活动;一些县区和直属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滞后,保安配备不达标等等,不同程度都是由于资金保障不足。

五是学校应急综合处置能力和学生文明素养亟待提升。总体而言,我们的学校在应急体系和自身防护能力、应急预案和演练能力、突发事故应急处臵能力等校园安全专业能力建设上还不到位。同时,还缺乏教师应急处臵能力和应急救护能力的培训,缺乏学生安全意识、应急知识、自救能力的养成教育。 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主观认识的不重视、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工作措施的不到位,是诱发和引起校园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任何熟视无睹、臵若罔闻、疏于防范都可能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社会上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加之目前的交通、治安、食品和卫生等许多方面的社会管理还跟不上形势变化的要求,而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目前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很容易成为各种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和多发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从来没有过的事故也会出现,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预案,多一分责任,学生就会多一分安全;工作中多一分细心,学生就会多一分呵护。我们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增加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学校设施条件;另一方面,在外部条件还一时不能完善时,更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依靠扎实的工作、严格的管理和精心的关爱,去弥补外部条件的不足,把各种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条件再困难,也要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这也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崇高的使命。

三、务求实效,确保20xx年校园安全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全省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全市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一)切实强化校园安全责任意识。血的教训警示我们,校园安全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侥幸心理和懈怠情绪。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让广大学生在一个安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全社会职责所在。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的受惠者,老百姓把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上,把他们的希望、把祖国的未来交到我们手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重托,当得起这份众望。各级各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肩负责任的重大,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要深刻认识到履行职责是我们神圣的使命和对人民群众坚定的承诺。

(二)切实加强高位统筹。各级政府要高位统筹校园安全工作,做到“三同步、三到位、三责任落实”。“三同步”即校园安全工作要做到和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预算、同步考核;“三到位”即做到“人、财、物”三到位;“三责任落实”即要按照《昆明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规定》要求,按照“属地、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属地政府责任、落实行政主管部门一把手责任、落实校(园)长主体责任,确实保障校园安全。

(三)切实将专项整治落实到位。针对拉网式排查发现的问题,全市将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目的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及时消除各种校园安全隐患,加大平安校园创建力度,确保师生安全平安。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校园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排查情况,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全面系统制定整改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件件分解任务,一项一项地研究、一条一条地落实,做到措施切实可行、推进路线时限明确,实行“挂账销账”—逐项化解,全力解决影响校园安全的隐患突出问题,确保整改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要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文件的各项规定,全面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管理等一体的立体化长效防范体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重点抓好学校安全责任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安全隐患整改承诺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二是加快校舍改造。要按照“一保安全,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首先保证消除安全隐患所必需的经费,切实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好学校安全工作有钱办事、有人办事的问题,彻底扭转被动应付局面。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全市校舍改造补助力度。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D级危房再次进行全面排查,立即停止使用;对列入国家和省拆除重建计划的D级危房,年内全部启动建设;对未列入国家和省级拆除重建计划的公办学校D级危房,由所属主管部门负责限期拆除;民办学校的D级危房,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由举办者限期拆除,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建立BC级校舍特别是预制板房改造的绿色审批通道,对无土地证、无房产证、但确需拆除重建的,在前期审批程序上予以放宽。今年全部启动BC预制板房改造, 年完成BC级不安全校舍维修加固任务。县区政府负责辖区内学校改造过渡教学用房,确保学校建设期间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知识培训,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意识,引导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坚持及时处臵、依法处臵、规范处臵的原则,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逃生技巧,熟悉逃生路线,让“写在纸上”的预案“深入人心”,切实提高师生应对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是开展校园安全综合整治。维护校园安全不仅包括维护校园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还包括食品、卫生、交通等诸多领域,这就需要卫生、质检、文化、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抵御校园安全风险的联合阵线,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抓好食品卫生安全,落实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食品卫生日检、周检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抓好学生宿舍的安全工作,彻底排除安全隐患;抓好学校消防安全,排查校内及校园周边对学校构成消防威胁的各种安全隐患;抓好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整治,依法取缔影响学校周边环境的经营性行业;抓好学生出行安全,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和运送学生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县乡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同时,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安全监管力度,把校园安全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对达不到办学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对办学中发现的安全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到位的一律停止办学,对无证办学的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清理整顿。

(四)创新监管方法,强化日常督查。要根据县区和学校实际,结合教育教学阶段性特点和安全工作自身规律,自觉加大自查和督促检查力度。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评估和考评,把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奖惩挂钩。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问题清单,按照今天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的《昆明市20xx年度校园安全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要把各县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目督考核,考核结果将在全市进行排名和通报。同时,还要把专项整治、重点督查和日常监管结合起来,从被动发现问题转变为开门接受监管,充分发挥家长、媒体的作用,欢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监督工作中来。为此,我们将从今年开始,聘请50名校园安全工作义务监督员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持证监督,广集民智,及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校园安全。还要强调的是,对因各地工作不重视、组织不得力、保障不到位,导致发生学校、幼儿园恶性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最严厉问责,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同志们,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是保持社会秩序良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职责。新年伊始,对今年的学校安全工作,必须早安排、早部署、快行动,以更加求实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推动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把全市的中小学校都建设成为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的和谐校园。

上一篇:无党派代表人士现实表现材料下一篇:萍水相逢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