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留守学生

2024-05-08

如何激励留守学生(精选14篇)

篇1:如何激励留守学生

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施玉芹

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绝大部分由祖父母照顾的儿童。由于祖孙年龄相差大,再加上这部分农村老年人在家教观念、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只能照顾孙子或孙女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情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种种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大多出现了滑坡,心理也很敏感,很脆弱。作为教师应该担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

一、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留守儿童”由于心理上的障碍使其行为表现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常常被排斥于群体之外。如果这种不合群的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使“留守儿童”冷漠苦闷与孤僻无援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班主任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把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连在一起。

二、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希望被关注的。父母不在身边,如果教师能够关注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留守儿童”,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使他们受到激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摸准“留守儿童”的思想脉搏;对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促进健康心理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行为失常,更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他们,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同时,也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调整“留守儿童”对家庭与社会的种种不满情绪。首先,通过“一帮一”和上门补习、分担家务等形式,使他们从被动到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大集体中来;其次,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家访、通电话等情感教育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爱。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帮助与指导

“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必须重视个别帮助和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诸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我们可以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篇2:如何激励留守学生

一、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留守学生在家,生活成了他们的主要顾虑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新娘一样对待他们,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将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关爱他们的精神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留守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孤僻内向。

2、有自卑心理情绪。

3、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

4、产生怨恨父母心理。

班主任既要做思想的引路人,又要做他们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学生谈心,弥补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他们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正确的教育他们。

留守学生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比如:

1、我们怀疑他们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他们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他们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

2、当他们与其他学生发生纠纷,要教育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他们说谎,推缷责任。

3、当他们与我们对着干,我们要充分冷静,等双方都冷静后,我们再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亲切交谈沟通,指出他们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没事,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

4、当他们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

5、当他们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

6、当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篇3:如何对待农村“留守”中学生

一、对待“留守生”——关爱是钥匙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 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 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 总是逃不了一个空虚。”这告诉我们:教育不能仅依靠教师职业权利和知识能力的优势, 而要通过师生情来维持。

由于“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不生活在一起, 致使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疏远, 让孩子心里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这让他们更渴望被关注。对此,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心, 关注、关心每一位“留守”学生, 不仅要在学习上悉心辅导, 还要在生活给予他们帮助, 做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即使他们表现不好或犯了错误, 教师在批评时, 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法, 从而让他们明白:教师是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这样, 教师怀着爱护之心去判断“留守”学生的动机, 评价他们的行为, 理解他们“可爱的缺点”, 用期望的心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就一定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比如, 有些“留守”学生学习品行稍差些, 特别是“闯了祸”的时候, 对待他们, 教师要做到语言尽量委婉, 尽量用建设性的关爱口吻, 平静地讲清道理:“你想, 你这样做, 对不对……”“你看, 我们是否这样做更好些……”“你能否试一下……”

实践, 让我相信“精诚所致, 金石为开”的爱心效应。对“留守生”, 我们教师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哪怕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温和的言语、善意的微笑、亲切的抚摸, 这都能唤起“留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

二、宽容——一种不可忽视的对待“留守生”的教育手段

以一则关于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为例, 有一天, 这位育才学校的校长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 就将其制止, 同时, 叫他到校长室, 等到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 他发现这个男生已经在等他了。这时, 陶行知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这是我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接着, 又掏出一块糖果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 我不让你打人, 你立即住手了, 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 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 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果给这个男生。这时, 男生哭了:“校长, 我错了。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果并说:“你能认错, 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果也分完了, 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陶行知先生的批评之所以奏效, 就在于它的人情味。

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性格等方面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时期,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是非判断能力不强, 思考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且感情用事, 因而经常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缺陷, 这都是十分的正常现象。对待他们, 教师要适时、适人、适度, 用宽容的心去看待他们的缺点, 用人性化的道理去沟通, 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能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感激而信服的心理, 进而正视自己的错误, 找到犯错误的思想根源, 然后知耻而勇, 努力改正。

总的来说, 我们对待“留守”中学生要宽容些, 让他们能自由追梦!就像2011年12月10日在青岛肯德基对话90后“挑战经典, 剧风行动”活动现场, 那个扮演“魔音”的90后小姑娘对父母的期望一样:“面对面和我们谈话, 耐心和我们讨论问题, 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话, 就像闺密、发小”。

三、巧妙运用赞扬、鼓励的教育方法, 让“留守生”学会承诺, 坚信自己能行

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农村“留守”学生更是如此。这样,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就要用“放大境”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而这些闪光点往往是对他们实施教育的支撑点、结合点。具体来说, 对待他们, 我们应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用其所长抑其所短, 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 以促使他们努力进取, 朝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同时, 多给他们一些鼓励, 以使他们信心十足地走好自己的路, 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 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 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 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只有真正看到学生的另一半, “那只杯子里的水才越来越多”。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 特别喜欢模仿别人, 以满足自己渴望成熟的心理。而在学校, 学生接触最多是自己的老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特别是对班主任而言, 它是管理好班级的条件之一, 更是如何对待农村“留守”中学生的问题必不可少的前提。

总之, 如何对待农村“留守”中学生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班主任只有在工作的实践中, 通过不断地摸索, 不断地总结, 不断底积累, 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才会得心应手。我想, 如果班主任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 适度借助社会、家庭的力量, 全心投入工作中为“留守”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就一定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顺利成才。

摘要:近年来,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 留守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如何对待农村“留守”学生就成为了学校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四方面就如何对待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探究。

关键词:留守生,关爱,沟通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广印.中学生逆反心理治疗十法[M].班主任, 2004.2.

篇4: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一、确保家庭的教育力量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留守学生的心理非常不利。

1.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

2.注重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鉴于孩子年龄逐年变大,可建议家长鼓励、督促孩子尽量独立完成能力可及的家务活,不要什么事都包办。提示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多采取示范、鼓励、说明和纠正等教育方式,要一以贯之、循序渐进地进行。

3.在孩子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监护,必要时适当采用陪读辅导的学习措施。在孩子已经能够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后再逐步放手,让他独立完成学习。

4.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讲给孩子听。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务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经历的痛苦与磨难,或者如何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教育。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因此,以父母外出务工的种种正面经历为教育素材,加强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是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留守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

1.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学校通过组织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校内生活,促进留守学生兴趣的多样化和高尚化,激发其学习动力,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

2.学习上耐心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人意识的增强,留守学生要学好的苗头会逐渐显露。教师要帮助他找到人生中重要的动力——自信,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获得成功。

3.指导好课外阅读。选取适合留守学生的童话故事,引起他的兴趣,再让他自己去看,逐步提高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他阅读过程中经常询问他看懂了什么,和他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4.同伴的关注。留守学生在校的时间较长,同伴的关注和关心,可以使留守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团结和向上,这对于留守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三、加强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使留守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

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广大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四、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

近年来,寄宿制学校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中小学寄宿制教育模式趋于流行。优点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留守学生进行有效监管,解决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责任实行全方位管理,教师既做到教书育人又扮演“父母”的角色,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直接关心和临时监护人而导致的一些问题。

五、做好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教会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留守学生,教师要教会他们以书信、电话的方式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做好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要对留守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力和态度。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留守学生普遍缺少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内心孤独。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留守学生中,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我坚信,只要教师对留守学生不放弃,用积极的行动鼓励他,用温暖的话语激励他,用朋友的视角关心他,就会使留守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有信心、有决心和同学们一起共创美好的明天。

篇5:课堂如何激励学生

你这节课发言了好几次,看的出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看来你是认真思考了。

你真爱动脑筋,这么难的题你都能解决,老师很佩服你!

你好厉害!敢于向书本提出问题,你的勇气令人羡慕!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谢谢你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使老师不会错一辈子。

你的进步可真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老师真想在下节课看到你如此出色的表现!

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来,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你们不仅说得好,而且你们还很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

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你能再守纪律些,老师会更喜欢你,真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都快成小老师了。

你的字如果再大点会更漂亮!

你的作业又进步了,再整齐点会更好!

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爱说的孩子了。没关系,再说一遍!

你这道题的方法比老师的方法还简单,到目前为止,你的方法是最出色的。

你回答得很正确,思路也简捷,若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

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再大点声吗?

篇6:如何激励留守学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开放,大批农民都告别了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的小家庭,前往发达的地区打工“淘金”。无可奈何地把“掌上明珠”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不容忽视,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作为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首先,做好的是对“留守学生”情况调查,对本班级“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学生”辅导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教师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

(二)真情关爱,给留守学生温暖。

教育工作中,爱是基础,在对留守生的管理中,爱更是关键,这不是血缘关系、亲情关系,而是教师职业特有的道德准则。这些留守生在家缺乏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的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溺爱。所以我们班主任必须真心诚意的关爱他们,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无私地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的愿望,理解他们的行为,并让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是无私的,是发自内心的,是不求回报的。这样才能让他们慢慢地信任你,服从你,从而把他们引到正道上来。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要利用每周的思品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朋友们。

每个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理想和尊严,他们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各种权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这些留守生比别的学生更敏感、更脆弱,他们经常用“漠视一切”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平常不愿与人交往,但如果有人无意触犯到他自身的利益,他们会立刻变得蛮横起来,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我们班主任要多与他们谈心,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他们的爱好,经常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要求周围的学生多与他们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让他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班集体的温暖,学校生活的快乐。从而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

五、关住“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学生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学生”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篇7:如何激励留守学生

我做了三十年的班主任,感触颇深。在这些年里充满了喜怒哀乐。

学生A前段时间在课堂上总是发呆,刚开始我只是用和善的眼神看了看她,可后来发现她上课总是不能全神贯注。由于考试迫在眉睫我就不分青红皂白批评了她,她没有言语只是默默地哭泣,顿时我无语了。从她那浸满泪水的眼睛里看出她心中有不愿让别人知晓的秘密。看着她那瘦小的身影,自责、心疼慢慢涌上我的心头。忽然有一天她没有按时来校,我打电话她家里没人接,我问班里的孩子关于她的情况。此时我才知道她爸妈最近出了问题――闹离婚,她心情非常乱,有辍学的念头。我当天中午在街上找到了她,下午她来了我找她谈话,她还是一言不发,她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晚上我辗转反侧思索着怎么打开她紧锁的心门,经过多次推敲我决定让全体学生各自保密的情况下写出自己的秘密,后来我知道了她的情况,我答应为她保密。从那以后我常和她爸妈联系,做她爸妈的工作,爸妈的关系有了好转,她的心情也愉快了很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成绩更加优秀,看着她那自信的脸庞,我会心地笑了!

学生B是个活泼好动的男生,他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尤其是天生一副大嗓门,再加上爱说爱笑的开朗性格,总是让大家开怀一乐,是班里的“开心果”。但是这个开心果却没让我开心起来,比如我说班上每个同学都要讲究卫生,不随便丢垃圾。话还没说完,他就接上话茬了,大声说咱班的某某同学不洗脚,脚臭死人,大家哄堂大笑。那个同学涨红了脸,他却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我找他谈了一次,说以后改,可是他爱接话茬的毛病并没有多大改观。这时学校要求每班进行主题班会比赛,我宣布当主持人毛遂自荐,他主动报了名。这是个促使他变缺点为成功起点、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机会,让他学写串联词,指导他修改,一遍又一遍,然后练习朗诵,声音洪亮,节奏掌握得好,主持非常出色,我大力表扬了他,有了成功的感觉。这时我又找他谈话,希望他今后在班级多展现自己,别再犯接话茬的毛病。以后他真的改了不少,对班级的事主动积极参与,很上进。

篇8:家长如何加强留守学生的周末管理

(一) 父母外出务工对学生管理不善

父母外出务工, 远离家庭和学生, 因此对学生的一切情况都不能切实了解, 只能通过与学生联系交流获得, 或者与监护人联系获得, 所以存在很大问题。一是相互联系时间间隔过长, 对有些问题了解不及时, 管理滞后;二是父母与学生联系获得的信息有失真现象, 由于监护人大部分是爷爷奶奶, 他们过于溺爱孩子, 所以从监护人得到的信息也有偏颇;三是大部分监护人管不住学生。因此, 这往往造成家长对孩子周末管理不善。

(二) 家长缺乏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

大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水平不高, 只知道埋头挣钱。在他们看来, 只要让孩子吃得好, 穿得好, 有钱花, 责任就尽到了, 其他都交给学校, 学生成绩好就高兴, 成绩差就责骂学生或教师, 严重缺乏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还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 其他方面或不管或纵容, 其实学生最需要与家长谈心交流, 希望家长指引他们成长。

(三) 家长意识淡薄, 责任心不强

社会的多元发展, 人们严重的拜金主义和道德观的扭曲造成了一些家长对学生读书不太重视, 眼界小, 意识淡, 责任心不强, 认为只要挣到钱就会有前途, 从小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 岂不知真正的财富是知识。

(四) 家长过于溺爱学生, 姑息放纵学生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视他们为家庭的唯一, 以致对他们太过于溺爱。家长为孩子做好了一切, 不让孩子有半点委屈, 岂不知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只有丰富的阅历才能造就成功的人生。

(五) 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父母务工不在, 监护人忙于家务, 对学生疏于管理, 久而久之, 学生没能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我行我素, 自由散漫。

二、留守学生周末管理的措施

(一) 亲情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 父辈与子辈的代沟越来越大, 越来越深, 严重影响了两代人的交流, 造成了许多麻烦。这要求父辈们积极主动地与子辈交流, 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等, 关心增强亲情, 交流减小代沟。一是家长在外出务工前, 多与学生交流谈心, 这样既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和需求, 又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 还能加深亲情关系;二是务工期间要每周都抽时间主动与学生联系, 如问问学生一周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钱物用度等各方面情况, 使学生感受到父母虽不在身边, 但是父爱、母爱依然浓厚, 感受到亲情存在, 家庭温馨, 从心底感恩父母, 用行动报答父母;三是务工回来后更要与学生谈心, 讲讲务工的辛苦故事, 感化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这样使周末管理水到渠成;四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要相互信任, 家长在学生面前要说话算话, 使学生信任家长, 也不要总认为学生出错是因为不听话造成的, 使家长不信任学生。

(二) 周末管理全面进行

学生在校学习压力大, 学习成绩成为敏感话题, 所以家长在周末管理方面不要只问学习, 而要全面。

一是学习方面, 学习成绩好, 家长一定要表扬, 这是对学生艰辛付出的肯定, 同时还要激励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习成绩差, 不要一味地责骂学生, 而应与学生一起查找原因, 拟定措施, 鼓励奋起赶上或超越。

二是生活方面, 多与学生谈谈生活琐事, 从而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动向, 发现好的方面指导学生继续做下去,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或变相提出并纠正做法, 介绍一些生活经验以供参考, 使其积极向上发展, 彰显正能量的传承。

三是钱物用度方面, 通过交流, 及时了解一周的用度情况, 指导学生要勤俭节约, 用度要适度、合理, 花费要有意义,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

四是交际方面, 家长也要与孩子谈谈孩子与朋友的一些琐事, 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家长应及时指导学生结交一些学习好、品质好、有进取心的同学, 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是安全方面, 由于父母不在学生身边, 监护人更是忙于家务活, 学生的安全成为了管理的真空层, 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无论从家长的强制管理, 还是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 都应常提常抓, 使父母放心去务工。

(三) 家长增强管理意识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社会, 是一个拼大脑的时代, 不再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吃饱肚子就高兴的时代。人们对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 同样, 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越来越严, 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性格决定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 有知识才能生活更幸福。因此, 家长一定要有周末管理意识, 认真管理好学生的周末生活, 使其成为学校管理的继续。对于原本学习比较好的孩子, 家长要把学习看做是学生将来找工作寻生活的选择劵, 选择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学习不太好的孩子, 家长要把学习看做是学生将来找工作谋生活的条件。总之, 对留守学生的周末管理, 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创造条件历练学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将一个老鹰蛋放在了孵化小鸡的窝内, 一段时间后, 小鸡和老鹰都孵化出来了, 起初小老鹰还试着练习飞翔, 但后来, 它们整天在一起觅食, 快乐无比, 小老鹰也就不练习了, 原本属于蓝天的老鹰却和鸡一样只能待在大地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一个人即使先天再聪明, 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 人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创造条件历练的。所以, 家长不要由于过于溺爱孩子, 凡事都包办, 让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 相反要为孩子创造条件, 留有机会, 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帮家长干些农活, 自己做饭、洗衣服等, 使孩子通过历练积累做事经验, 丰富生活阅历, 提高践行能力, 为孩子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篇9:如何构建留守学生和谐周末

一、构建和谐周末要做好周末计划

首先,要拟定好和谐周末长期计划,如学年周末计划、学期周末计划,将学习、生活和活动有序安排,形成系统的发展体系;其次,要对周末长期计划做适当的调整,如根据学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年计划,根据每周情况适时调整学期计划,使计划与实施相辅相成,发挥更大效用。总之,要以长期周末计划为干,短期周末计划为枝,为构建和谐周末打好基础。

二、构建和谐周末要乐于落实周末计划

1.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留守学生的家庭大多数是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的监护人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或是大伯、叔叔等,学生应帮助他们多做些家务活。一是做家务活可以减轻家庭劳动负担;二是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提升知识的有效性与价值;三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生活阅历,积累做事经验;四是能很好地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放松大脑。

2.积极参加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紧张,考试压力大,而体育活动可以放松大脑,缓解学习压力。学生应积极参加些体育活动,如打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等。一是在校期间有些同学的爱好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周末参加体育活动能够很好地过足自己的喜好瘾,彰显爱好;二是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技能,劳逸结合,利于学习;三是可以培养特长,增强自信,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周末生活的丰富温馨,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从而度过一个愉快和谐的周末。

3.按时并用心完成周末作业。周末学习既是学校学习的一种继续,又是学校学习的一种补充,因此学生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周末作业。可能有好几门学科都布置了周末作业,这样更要做好周末作业计划,调整安排好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如回家后可以先一次性完成所有作业,再搞好其他活动,也可根据学科性质,分时间段完成相应作业。

4.积极投入亲情培养。父母大部分时间外出打工,在难以割舍的亲情煎熬下都盼子女有个好成绩,所以学生要主动跟父母联系,多讲讲自己一周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多问问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事,亲情在关心中浓厚,代沟在交流中减小。

三、坚持落实才能实现和谐周末

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有些学生对和谐周末做了计划,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还有些同学虽然落实了,但是也是几周的热潮,这些同学缺乏毅力和恒心,没能坚持下去,使和谐周末变成黑色周末。学生要怀着自信坚持周末计划,使周末生活丰富而富有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养成一种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的意识,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有效督促是构建和谐周末的催化剂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的自觉性固然重要,但自我约束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有必要进行督促。一是老师的督促。一方面老师在每周放学时对这些留守学生进行强调和鼓励,使他们不忘自己的计划,坚持做下去;另一方面老师平时多关注留守学生,多举一些正面的实例感化他们,使他们对计划抱有极强的信心;二是父母与监护人的督促。一方面监护人要多交流,多过问,多检查;另一方面父母要多打电话联系学生,交流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五、构建和谐周末使学生的周末更富有意义

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如果监护人管理不好,会使他们更肆意妄为,性格怪异,心理扭曲,逆反情绪严重。他们便利用周末发泄释放,做与自己身份和年龄不相符的事情,或结交社会闲散人员等,使原本愉快的周末变成他们坏习性形成的土壤,而和谐周末的构建则使得周末充实和谐而又富有意义。

周末时间的有效管理对留守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重视并创造条件创建和谐周末,让学生度过每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周末。

甘肃省张掖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周末管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zy-899]。

篇10:教师如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辛劳付出,培养出他们的向上、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孩子在上学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小时候不努力学习,没有目标,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乐,长大后在工作过程中会变得肯付出、肯努力、肯拼搏。

篇11:谈谈如何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人有千百种,学生也有千百种,想要教好他们谈何容易。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呢?

一、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对学习的态度当然会影响到学生,“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虽然工作了,但仍然不能放弃学习,能和学生一起学习当然最好。

有这样一位教语文的高老师,为了让他们那个以活泼好动出名的班的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约定学生一起读书。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自己首先开始静静地研读布置下去的美文。一天、两天、三天……日子悄悄地过去了,他们班学生每天都准时到校读书,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两个月下来,学生看了大量的读物,还学着老师的样子摘录了很多优美的词句。而高老师本人也读了几本好书,感到自己充实了很多。

很多学校的早晚读都是学生在读,老师通常作为监督者、强令者在教室里背着手、踱着步维持纪律。可是有一位老师却打破了这种一贯的做法。他每天早早来到教室,拿出课本,自己带头大声朗读,学生也跟着整齐、用心地朗读起来。“我们和老师一起学”,学生们说:“老师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看了这两位老师的例子,我觉得这两位老师做得很好,他们不仅仅是训导学生要好好学习,而且还以身作则。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感到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大家在一起努力,平等地沟通和探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起来

二、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

“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优秀之处的。但是现在学校教育以成绩来衡量往往使很多原本有闪光点的学生感到压抑。平等地对待他们,激扬他们理想的风帆,才能转化他们。

一位老师是这样来对他们班的差生讲的。他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讲了一个故事:一只鹰蛋落到鸡窝里被孵化出来,就被当作一只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由于长相古怪,他被歧视与欺负,备感孤独与痛苦,一天他跟着鸡群吃谷子,天边掠过一道黑影,鸡们惊慌失措,四处躲藏。危机过去,他问同伴:“那是什么鸟?”“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啊!”“要是我能象鹰一样飞有多好!”

“痴心妄想,连鸡都为你的丑陋感到丢脸,你怎能象鹰一样飞呢?”这位老师告诉那帮学生:“你们都是鹰啊,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翅膀。”“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他的差生们眼中闪动着希望的火光。他们说,正是老师不失时机的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了自信。

三、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很多学生对封闭的学习生活感到迷茫,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因此碌碌无为。周恩来从小就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拿破仑自幼便知道自己兴趣在于指挥千军万马,行军布阵。而今很多学生对于“你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有许多学生就说过:“老师,我觉得我来读书完全是父母的意思。”“老师,我也不知道我将来要上什么大学,要做什么。”我感到痛惜,教师有义务去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目标性。

我读高中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老师,他给班上每个人的作业都不厌其烦地写了评语,建议每位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我记得他是这样写给我的:“你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目标,你各科成绩均匀,何不以考上人民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呢……”虽然他给我们定的目标在我看来好象太遥不可及,但是第一次在我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有个女生曾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的才能在哪里?”这位老师说的好:“你们的心在哪里,你们的财富与才能就在哪里。只要用心,你们学好任何一门技能,只要用心,处处都是你们的才能。”经过他的指点,当初萌萌懂懂的小孩,已经成功地在各行各业章显了他们的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对于这一门课有无兴趣还得看课堂。一堂课应该做到如下几点,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1)讲课内容应当充实、丰富。除了老师讲述外,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展示给学生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材料,包括文字、摘要、图片、影片等等。可以在讲授课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量展开,扩大学生视野。

(2)课堂内容最好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讲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大家想想今天我们实行的“对外开放”,然后引导大家得出结论:“闭关锁国”只会导致国家的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促进国家的发展。

(3)讲课手段应当灵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应当留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教师讲课不要太罗嗦和反复。有些老师自主开创了学生课堂,比如让学生自己站上讲台,将自己觉得重要的题目找到并讲给其他学生听;再比如有些老师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评价学生。这些都是很好的值得借鉴的方法。

篇12:老师如何激励你的学生好好学习

---张会璞

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激发他学习的动力呢?你一定苦思冥想过很多种方法。让一个人爱上学习是很难得,它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如果是一个有很强自制力的成年人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已经很难,更何况是一个未成年人呢?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耐心的,持之以恒的坚 持用心激励你的学生,让他们爱上学习,养成爱学习的 好习惯。

其实一个老师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方法应该是很多的。有其在学习,学生在一个集体中学习,很在乎自己在集体中的表现,你可以经常当众表扬你的学生,当然是在其表现优异或者进步明显的时候,这样根据事实表扬他们,他们觉得很真实,很自然,大家和她本人都觉得表扬是可信的,然后受到鼓舞。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还总结了一些其他小方法。

个别谈话法。如果老师喊学生到办公室单独谈话,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做个别的心理和学习指导,教育就很有针对性,能够找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所在,找到学生的学习障碍到底在哪里,与老师面对面单独谈话,学生也更愿意摊开心扉,告诉老师自己的困惑。为老师帮助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真实素材。被老师个别谈话的学生,还有种被老师重视的感受,更能为了老师的关心而努力的愿望。

比赛竞争法或者班级排名法。每次考试在班里排个名次,或者更广泛和更有说服力的在学校排名,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是进步还是倒退,根据成绩排名总结自己的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了可以激励自己更加有信心和奋进,退步了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发力提供更可靠的经验。排名也给了自己更多的压力。逼迫自己更加努力。学生可以把排名当游戏,大家彼此竞争。

游戏竞争法。一个学生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于平时一点一滴,一分一秒的努力和争取。所以工夫在平时,如何让学生把握好课堂的分分秒秒,不虚度光阴,在班级学习中插入小游戏,比如抢背古诗,让学生记忆古诗后看谁个说出的快就是获胜者,游戏的方式千万种,在于老师的需要和教学设计。

篇13:班主任如何加强留守学生周末管理

一、留守学生周末问题成因

(一) 父母责任感不强, 对子女关心不够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爱是不可替代的。韩建新曾说:“孩子的问题大多与家庭教育有关, 什么问题都拿到学校去解决, 指望老师“妙手回春”, 这是不现实的。必须抓好父母的教育, 只有高素质的父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儿女。”但是,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又长期不在子女身边, 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责任意识不强。他们普遍认为, 家长只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学生, 让孩子衣食无忧就好了。而教育问题应该是学校的责任。我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情况时, 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 给我把孩子管严点, 我们的话他不大听, 只听您的话。”这些家长将子女的教育委托给了学校、老师, 而认为自己只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就足够了。因此, 他们疏于与孩子交流、沟通, 教育方式简单, 甚至粗暴, 对子女关心不够, 导致孩子情感缺失, 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好像是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 尽管他们每月给我生活费, 但却从来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而留守学生的父母, 不能找到这根弦, 不能给孩子的心灵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二) 学校管理鞭长莫及

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学生, 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的管理之下, 有老师的教育和监督, 几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到了双休日, 老师就感受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有的学生到了周末, 知道学校的管理制度是鞭长莫及, 就变得自由散漫。既不完成作业, 也不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整天出去, 家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去干什么了。我班曾经这么一个学生, 有一次学校半夜组织检查宿舍, 发现他不在, 第二天知道他去了网吧。后来调查才知道, 他周六周日也经常趁爷爷奶奶晚上休息之后, 偷偷溜进网吧上网,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又悄悄返回家中。由于老人疏于管理, 染上了中度网瘾。

二、如何解决留守学生的周末教育问题

(一) 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定期召开家长会, 提高祖辈们的思想素质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为加强学生周末的管理和教育,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定期召开家长会, 对祖辈们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 及时与他们沟通学生情况, 提高祖辈们教育思想素质。我校从去年开始, 每学期定期召开四次家长会, 每次确定一个会议主题, 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 强调周末管理的重要性, 交给家长周末管理任务和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建立师生帮扶机制, 加强师

生情感交流

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 渴望情感上的寄托。而最容易走进他们心灵的, 就是与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朋友、老师。因此,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实学生周末的课余生活, 做好留守学生的第二任父母。我在每个星期五都会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家庭作业, 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 充实学生周末的生活。一学期以来, 我已让学生完成了不少特殊的家庭作业, 比如:包饺子、画画、点评最喜爱的电视剧、学唱一首喜欢的歌曲、给父母写封信、练习篮球技能、读读名著……然后, 通过班会活动来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丰富了学生周末的课余生活, 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 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留守学生, 我班建立起周末师生帮扶机制。让留守学生与相关科任老师结成对子, 周末由老师将学生请到家中, 监督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作业和参加家务劳动。既让学生享受家庭温暖, 弥补亲情缺失, 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

(三) 增强家长责任意识, 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

父母的爱无可替代。在孩子的心中, 父母才是他最信任和亲近的人。每位家中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把子女教育问题放在首位。为照顾子女, 尽量选择就近务工, 能保证每周或每半个月能和孩子一起生活两天, 增进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 及时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变化的情况。如果确实与子女相隔较远, 也要主动与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叮嘱“监护人”对孩子严格要求, 加强周末管理。另一方面, 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谈心, 关心孩子的成长, 做孩子的“知心人”。而不能一味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另外, 家长应采取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除打电话之外, 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在节日或孩子的生日等特殊日子, 可给孩子寄张明信片, 用温馨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其实, 只有父母用心关爱子女, 就会让孩子感受到爱, 就会积极进取, 健康成长。周末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四)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给留守学生一片净空

篇14:如何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教育中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留守学生的教育。他们中有的是隔代教育有的是鄙人代养,因为他们没有直接的母爱、父爱,有的反而成了溺爱。有的无人照管。导致留守学生教育是一个头疼的严重问题。这就是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育成果。如果在教育工作中不能正确的对待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败,为此谈谈在教育中如果和做留守学生工作的体会。

一、加倍关心爱护留守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意识

很多留守盛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既不热爱学生又不讲文明,整天混着过。首先要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多给他们关心、关爱,因为没有爱的付出就没有爱的回报。作为教师要用魅力吸引他们。学生感觉敏锐。虽然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只有停留在直观形象上。作为教师要用言行一致的行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而教师则应都与他们亲近,谈心,激发进取兴趣。其次是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要让每一位留守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不能轻视他们。多了解他们的一些思想动态。比如可组织全体同学与他们一起过生日。在集体活动中,充分的了解留守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思想情况,合理需要,在交往互动中加深有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样加倍给与关怀和爱护,从内心深处激发求知欲,逐步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二、师生互动,树立自信心,增添学习动力

留守学生往往性格孤僻,不与别人交往,对人冷淡,普遍都有自卑感。不愿参加班级或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对此,首先依靠集体活动来吸引他们,各种活动都动员他们参与。充分地把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去,让他们也觉得我们是集体的一份子,有权利和义务为集体做事,这样玩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又使他们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主动去集体争光。其次是用结对帮助的办法去吸引他们,让优生与留守学生搭配而坐,同路而行。用他们的良好行为品质感化留守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争取得到进步。

三、引导鼓励留守生,再添动力

我们都知道知道,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家长的心目中是一个好学生。留守生更不例外。首先做到快乐让大家分享,增强自信心,让每一个留守生都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别人的闪光点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能体验成为的喜悦。同时多与自己不足的地方做斗争,杜绝问题的出现,其次,鞭策学生再添动力。留守学生也希望在同学中有所展示。作为教师依据留守生的能力和一些特长,适当地给他们安排一些任务。参与管理班上的一些事物,感受集体、老师、同学的关怀增强自信心,多一分关爱,多一分期望,多一些激励的语言。让他们带着自信跨入今后人生。

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首先在自己的心目中,了解留守学生的不同情况,对智能优势不明显的,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特长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不断进取;品行存在缺陷的缺省要耐心的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给与厚爱,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建立起信任。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留守学生获得较好的进步,必须夯实基础,进行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并把全面发展与突出优势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一篇:公司周年庆的欢迎词下一篇:有关军训拓展训练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