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小学生写真话作文

2022-09-10

在作文教学中, 经常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假大空的现象, 很多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 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道如何立意, 如何选材, 往往依赖教师的指导, 或是借作文书籍刊物上的文章做模板修改一篇, 这样的文章千篇一律, 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写作的过程和乐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写作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探究生活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写出自己的真话, 老是借用别人的话, 借用别人经历过的情感体验, 就如同吃人家嚼过的馍, 食之无味。同时, 教师片面追求作文成绩,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味拿优秀习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使学生不敢说自己的话, 不敢用自己的质朴的言语, 无话可说也要凑话, 瞎编乱套, 假话套话自然就出现在习作中。甚至只知借用他人的佳句, 反而形成小学作文追求华丽辞藻, 新异形式的浮夸文风。

小学阶段是打好写作基础的阶段, 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写作提高。我们倡导学生做真人, 写真话, 抒发真实的情感, 这样才能写出实在的文章, 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那么, 应该如何激励学生写真话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 激发兴趣, 鼓励学生写真话

新课程标准的写作目标指出, “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1) 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 学生自然就有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冲动, 自然就有话可说, 有真情实感可表达了。教师经常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是往往在实践中落实不好。这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

1.1 忽视学生个性特点, 片面追求习作成绩

我们的素质教育在现实的落实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虽然在小学阶段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比以前减少了。但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 这就造成作文教学追求高分作文的现象。但是高分作文不是不能追求, 而是要有个渐进提高的过程。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忽视了学生心理、生理、年龄的特征, 对所有的学生都以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 比如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写话, 就要求用华丽的辞藻, 往往拔苗助长, 在学生还不能达到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就对他们要求过高。这样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要求, 只能借用作文刊物书籍上的优秀习作, 完全被他人文章所束缚, 长期下去, 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 如果遇到没有范文参考, 或者没有写过的题目, 就胡编乱造, 假话连篇, 学生会感觉写作成了负担, 觉得学习语文最发愁的就是写作了。失去了写作兴趣, 又怎么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呢?

1.2 教师指导作文条框太多造成学生不敢说真话

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可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里教师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写作, 而是在写作前进行大量的指导, 从立意, 构思, 选材等等方面细致地把作文如何写详细解剖出来, 形成了不是学生写作而是老师写作的现象。所以经常听学生说这篇作文我们老师指导过了, 我也写过了, 所以我会写, 那篇文章老师没有指导过, 真不知道怎么写。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常识是重要的, 但这些写作常识只能是基本的工具, 作文隐含的灵魂应该是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刚刚起步, 就那么多条框要求学生, 会让学生感觉写作很难, 从而失去兴趣。其实儿童的天性就是自由, 为什么儿童都喜欢玩, 就是因为玩给他们自由, 他们才有兴趣。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放手让学生写作, 再针对他们的缺点加以评价, 教给他们更合理的写作方法, 一定会比先指导再写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 通过游戏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发现和积累写作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没有生活积累, 没有写作材料, 所以常常感觉写作无话可说, 无情可抒, 就只能用他人的话了, 慢慢就抛弃了自己的真话。其实真话是最动人的, 即使真话显得幼稚而粗糙。学生没有真话可写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感觉写作的内容是他没有经历过的, 他感觉他的生活就是很枯燥的, 叫他写出那么生动的语言, 动人的情感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学生缺乏的是发现生活之美的观察能力, 在生活里不能做有心人, 不会有效的积累写作素材, 所以作文教学要多创设情境, 通过一些游戏、参观、游记、比赛等活动,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 如何积累材料。同时, 各类活动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带领学生做各种游戏, 学生天生都喜欢游戏, 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带领学生参加游览风景名胜、展览馆、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能充分的愉悦学生身心, 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另外, 教师在活动中加以有效的引导, 更能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写出优秀的文章。

3 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 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 必须日积月累形成。现在有些教师利用多加作文课, 多布置作文作业的方式来加大写作训练力度, 这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 所以精练好16篇课内习作就可以了, 不要增大学生的写作负担, 负担太大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但是不是只训练课内习作呢?不是的。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就是很好的练习写作的方式。不过写生活日记要放手给学生, 不要规定体裁、内容、字数等。但要让学生坚持写自己的生活, 写真实的生活感受, 哪怕学生的语言是粗糙的, 文笔是幼稚的, 内容是凌乱的, 结构是松散的, 只要他能坚持写真话, 日积月累就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生活日记可以不必天天写, 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要求最低次数就可以了, 当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能坚持天天记日记。教师要经常批阅学生日记, 除了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受, 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的写作提出建议。教师的修改和评价其实是帮助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文章的欠缺, 就可以在缺点的改正中慢慢进步。

只有真实的, 才是感人的。所以, 教师要鼓励学生做真人, 写真话, 抒真情, 切切实实打好作文基本功,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快乐生活, 快乐学习, 快乐写作。

摘要:传统小学作文教学重视作文技巧的指导和词藻佳句的积累, 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大量参考优秀习作, 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假话套话多, 生活真实感受少, 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激励小学生写真话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真话

参考文献

[1] 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M].语文出版社, 2002.

[2] 欧云兰.作文教学呼唤个性回归[J].广西师范大学, 2004.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M].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上一篇:内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下一篇: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