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奥数

2024-04-12

一年级上奥数(通用8篇)

篇1:一年级上奥数

第一讲 “奥数”究竟学些啥?——趣味启蒙、寓教于乐

1. 学学讲道理:

狐狸去狗熊经营的餐厅吃饭,要了一份松子,于是狗熊端了一盘松子来。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说:“我不想吃松子了,给我换一盘蜜糖。”狗熊就换了一盘蜜糖端上来,狐狸眨眨眼睛,说:“我又不想吃蜜糖了,给我换一盘葡萄吧。”狗熊又换了一盘葡萄给狐狸,狐狸高高兴兴地把葡萄吃了个一干二净(连皮儿和籽儿都没剩下),然后大摇大摆的走了。狗熊追了出来,说:“狐狸狐狸,你吃了我的葡萄,还没给钱呐。”狐狸说:“可那是我用蜜糖换的啊。”狗熊又说:“那你的蜜糖也没钱啊。”狐狸说:“可那是我用松子换的啊。”狗熊说:“那你的松子也没给钱啊。”狐狸说:“可是那盘松子我没吃啊,我为什么要给钱呢?”狗熊想了想,说不出话来了。同学们,你们说狐狸该不该付钱呢?为什么?

(黑箱问题、偷换概念、画图法)2. 智巧趣题:

小明、小红、小刚、小华4位同学在一起打扑克牌,他们一共玩了40分钟,他们每位同学玩了多久呢?

奶奶用平底锅烙好吃的馅饼,锅里只能同时装下两个馅饼,而每个馅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2分钟才能熟。如果奶奶今天打算烙三个馅饼,最快要多长时间才能把三个馅饼都烙熟呢?

3. 火柴棒游戏:

移动一根火柴,使得等式成立:

请同学们用火柴棒摆出一个鱼的形状。4. 找规律画图:

观察规律,请接着画出后面两个图形:

5. 找规律填数:

(1)1、3、5、7、9、____(2)12、10、8、6、4、____(3)1、3、4、6、7、9、10、____ 6. 元角分趣题:外婆每天用硬币去买菜,而且总钱数都不超过一元钱。如果外婆今天 不想别人找零钱,那么外婆至少要带多少个 硬币呢?

7. 巧切西瓜:只切三刀,最多可以将一个 西瓜,切成几块?同样只切三刀,能将一张 纸切成几块?

8. 哈里波特在迷宫里寻找魔法石,请你在 地图上帮助哈里波特设计出一条可以拿到魔 法石的道路。

篇2:一年级上奥数

小灰兔有10个萝卜,如果小白兔给小灰兔3个萝卜,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白兔有多少个萝卜?

参考答案:

如果小白兔给小灰兔3个萝卜,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一样多时都是13个,求小白兔原来额萝卜,就要把它给小灰兔的3个加上所以是16个。

赛跑

小动物们举行动物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4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前面,有3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后面,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参考答案:

这道题要明确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把跑步的所有小动物看成一个队列,小松鼠前面有4只小动物,后面有3只小动物,在这个队列中,就是没有数松鼠自己,所以求这队的总数还要把小松鼠加上。4+3+1=8(只),一共有8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蜗牛爬井

一只蜗牛沿着10米深的井往上爬,白天向上爬5米,到夜里往下滑了3米,那么蜗牛什么时候可以爬出井口?

参考答案:

小蜗牛白天爬上了5米,晚上又掉下了3米,那实际上每天只能爬上去2米,爬前6米小蜗牛用了3天,还剩4米,因此第4天就可以爬出去了。

人数

小亮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几名同学?

参考答案:

粗心的小朋友一看题目就认为是8名同学,但这个答案是错的,认真审题后可以发现,题中已经指出“小亮走进教室”,因此现在同学的人数应该包括小亮,所以一共有9名同学。

卖马

从前,有一个商人特别精明。有一次,他在马市上用10两银子买了一匹马,一转手以20两银子的价钱卖了出去;然后,他再用30两把它买进来,最后以40两的价钱卖出。在这次马的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这次买卖可分为两次来看。第一次买进10两银子,卖出20两银子,所以赚了10两银子。第二次买进30两银子,卖出40两银子,因此也赚了10两银子。在马的交易中,商人共赚了20两银子。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旅行团

1.操场上站着一排男同学,一共有6个,在每两个男同学之间站2个女同学,一共站了多少个女同学?

2.小花今年10岁,她比爸爸小28岁,去年,她比爸爸小多少岁?

3.小猴与小兔去摘桃,小猴摘下15个桃,当小猴将自己的桃分3个给小兔子时,它俩的桃就一样多,你知道小兔子摘了多少个桃?

4.小明暑假和父母去北京旅游,他们和旅游团的每一个人合照一次像,一共照了15张照片,参加旅游团的共有多少人?

5.小军跟爸爸到外地旅游,爸爸买一张火车票是5元,小军买半票,他们来回一共要付多少元?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个位数

1.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5,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有40人。小红和一起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

3.18个同学排队做操,明明的右边有10个人,他的左边有几个?

4.华华家上面有3层,下面有2层,这幢楼共有多少层?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邮票

1.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2.小明今年10岁,妈妈今年38岁,当小明15岁时,妈妈多少岁?

3.小明和小红都集邮票。小明给了小红6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小明的邮票比小红的多多少枚?

4.龙龙用4元买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1千克香蕉。买1千克香蕉的钱可以买4个梨。每个梨多少元?

5.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乓球,每人打了多少小时?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练习本

1.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1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2.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元。一个足球多少钱?一个排球多少钱?

3.一只小黑羊排在小白羊队伍里,从前面数小黑羊是第7只,从后面数小黑羊是第4只。这队小羊一共有多少只?

4.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数他是第几个?

5.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一年级奥数练习题:年龄问题

1.哥哥有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比较大小

1.计算

计算:11+22+33

解答:11+22+33

=33+33

=66

【小结】按顺序计算即可。

2.比较大小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并用“>”连接

19,91,28,82,37,73,46,64,55

解答: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计算

1.计算

7+8+9+11+12+13=()

解答:60

【小结】7+8+9+11+12+13=(7+13)+(8+12)+(9+11)=60.2.年龄问题

小力今年6岁,小力的奶奶说等小力9岁的时候奶奶就55岁了,那么奶奶今年()岁。

解答: 52岁。

【小结】9-6=3(年),55-3=52(岁)。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年龄问题

1.年龄问题

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岁。

解答:2岁。

【小结】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趣题

一只蜗牛从5米深的井底向井口爬,它白天爬上3米,晚上滑下2米,那么它()天可以爬到井口。

解答:3天.

【小结】蜗牛白天爬上3米,晚上滑下2米,相当于1天只能爬1米,第一天爬1米,第二天到2米处,第三天白天爬3米就到达了井口。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植树问题

1.植树问题

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解答:9个。

【小结】画图法:用○代表女生,用□代表男生。

○○□□□○○□□□○○□□□○○

发现有三个地方插进男生,每次插进3个男生,共插进3+3+3=9(人)。

2.找规律 3、5、9、15、()、33。

解答:23.

【小结】观察发现相邻两个数的差分别是2,4,6,所以15和下一个数的差是8,所以15+8=23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应用题

1.应用题

鲨鱼重3吨,大象比鲨鱼重3吨,鲸鱼比大象重54吨,鲸鱼比鲨鱼重多少吨?

解答:

方法一:

鲸鱼比大象重的加上大象比鲨鱼重的正好是鲸鱼比鲨鱼重的,所以鲸鱼比鲨鱼重3+54=57 吨。

方法二:

大象重3+3=6 吨,鲸鱼重6+54=60 吨,所以鲸鱼比鲨鱼重60-3=57吨。

【小结】第一种方法需要小朋友好好理解一下,这个方法说明我们不用算出鲸鱼的体重也可以知道鲸鱼比鲨鱼重多少。

2.应用题

小明准备给妈妈买一套衣服,衬衫要64元,裤子要32元,帽子要8元,小明有100元钱,还需要多少钱?

解答:买一套衣服共需要64+32+8=104(元)

已经有了100元,还需要104-100=4(元)

【小结】先算出总共需要多少钱,在减去已有的钱数,就是所缺的钱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和差问题

1.和差问题

小强和小明每人都有20张邮票,小强送了5张给小明,这时候小明比小强多多少张邮票?

解答:小强送了5张给小明,自己就少了5张,小明就多了5张邮票,所以这时候小强还有 张邮票,小明有 张邮票。这时候小明比小强多 张邮票。

【小结】这里要注意在小强送出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2.时间问题

小明晚上8点睡觉,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发现还是8点,问小明睡了多长时间?

解答:从晚上8点到晚上12点有12-8=4个小时,从晚上12点(即0点)到第二天8点有

8-0=8个小时,所以共睡了4+8=12个小时。

【小结】从生活中积累经验,注意不能用8-8=0,以为小明睡了0个小时。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智巧趣题

1.智巧趣题

猜一猜,算一算。小精灵口袋里有()张1 元的,()张2元的,()张5元的钱。

【小结】小精灵的8张人民币中,1元、2 元、5元的都有。如果1元、2元、5元的各有一张,即有8元钱了,还剩15-8=7(元)钱。

这时可知7元还能换8-3=5(张)纸币。

7元钱可换成2张2元的、3张1 元的。所以小华5元币有1 张,2 元币有3张,1元币有4 张。

2.最不利原则

抽屉里放着3只红袜子,1只蓝袜子.如果要确保拿来是一双(颜色一样的2只),至少要取几只袜子?

解答:至少要取3只。

【小结】 让孩子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在这个题中任意取1 只,可能取到红袜子,也可能取到蓝袜子.任意取两只,可能取到1只红袜子,1只蓝袜子或者取到的两只都是红袜子.

如果要确保拿出来一双袜子,至少要取 3只.在这道题中,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确保”的意思,孩子可能会对概率的某些结论产生疑问,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一步验证。更多一年级奥数题:

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逻辑问题

1.逻辑问题

铮铮、昊昊、包包、巍巍四人做口算。巍巍不是做得最快的,但比铮铮、昊昊快,昊昊比铮铮做的慢,谁做口算做的最快?

解答:包包。

2.逻辑问题

铮铮、巍巍、昊昊、涛涛4个人参加跳绳比赛。大家对他们的成绩做了如下预测:

(1)铮铮得第一名,巍巍得第二名

(2)铮铮得第二名,涛涛得第三名

(3)昊昊得第二名,涛涛得第四名

结果这四人获得前四名,但以上预测每种只对了一半,错了一半。谁获得了第三名?

解答:涛涛。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排列组合 1.排列组合问题

每两个小朋友通一次电话(不能重复计数),四个小朋友一共可以通多少次电话?用线连一连.

解答:3+2+1=6(次)

【小结】引导学生发现这道题和前面握手的题是一样的,我们要注意两个人互相打一次电话,两个人就都打过了,不能重复计数.这样四个小朋友互相通电话,最多只能通 次,如下图:

最后让学生数每个人打电话的次数,都打了三次.但四个小朋友并不是一共通了12次电话,而是6次。

2.时间问题

妈妈早晨7:00出门,中午12:00回到家里,妈妈外出了几个小时?

解答:12-7=5(时)

【小结】 7:00 就是7时,12:00就是12时,从早晨7时到中午12时,时针从“7 ”走到“ 12”,走了5 大格,正好是5 小时,列式计算为: 12-7=5(时)。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重叠问题

1.巧数图形

下面的图形一共有多少个圆点?

2.重叠问题

村长爷爷命令喜洋洋要它把6棵树栽成3行,每行栽 棵。可是喜洋洋想不出来怎么栽,聪明的小朋友,你来帮喜洋洋想一想,到底应该怎么栽呢?(用画图表示出来,可用 “。”表示树。

解答:

【小结】栽3行,每行栽3棵,需要9棵树。现在只有6棵树,说明有3棵树被重复数,有两种答案。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数一数

1.数一数

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立方块?

解答:4个

【小结】在最上面立方块的下面还有一个立方块,不要忘记哦。

2.蜗牛爬井

一只井底的蜗牛,白天可以爬2米,晚上下滑1米,已知井深5米,蜗牛多久可以爬到井外?

解答:5-2=3(米)

3÷(2-1)=3(天)

4天3夜可以爬出井外

【小结】 当爬出井外时一定是在白天,先把最后一个白天爬的2米去掉,一个白天爬2米,再坠1米,相当于只爬1米,所以共需要4天3夜。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找规律

1.找规律

在下图的一组图形中,“?”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解答:仔细观察可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最右边的完整图形是这样变来的:将最左边的半个图形,往右平移到中间图形位置,然后再去掉两个图形的重合部分。按这个规律可知“?”处就填:

2.分组与组式

如下图所示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再组成两个数,填入下面的两个方框里,使两个数的和等于99999

解答:把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组成两个数,要求相加之和由五个9组成,可见一个数应是五位数,且9应在最高位,另一个是四位数。把除9之外的其余八个数字分成四对,每对的和是9,它们应是1和8,2和7,3和6,4和5。它们可以组成以下算式,如: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单数和双数

1.单数和双数 1、2、3、4、5、7、9这7个数的和是单数还是双数?

答:单数(有5个单数)

2.单数双数

写出45到58中间的单数和双数

单数有:()

双数有:()

答:单数:45、47、49、51、53、55、57

双数:46、48、50、52、54、56、58

2.双数

在()里填数字,使下面的两位数都是双数

3()8()6()1()2()

解答:3(0)8(2)6(4 1(6)2(8)

2.单双数

不计算,你知道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单数还是双数吗?

15+7 91-78 21+31 45+17 44-19 34-27

解答:双单双双单单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

小强和小明各有10个苹果,小明给了小强2个,那么小强比小明多多少个苹果?

解答:(法一)10+2=12(个)

10-2=8(个)

12-8=4(个)

(法二)2+2=4(个)

【小结】第一种方法是把现在两人的苹果数都求出来,再相减;第二种方法,小强多了2个,小明少了2个,差距多了2+2=4(个)。

2.简单应用题

小强和大强的苹果数相同,小强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大强2个,那么现在大强的苹果比小强多了多少个?

解答:2+2=4(个)

【小结】小强少了2个,大强多了2个,所以相差4个。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巧填数字

1.巧填数字

如下图所示,在正方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都等于34。

【小结】因为要求每行的四个数之和是34,而第三横行已有的三个数之和为9+7+12=28,所以此行空格中可填6。也可先填图中另一斜行,因这斜行中已有的三个数之和是13+10+7=30,所以,这斜行的空格,也就是图的左下角的空格中应填4。接着,用同样的思考方法填出其余所有空格。

2.跳绳

体育课上有30位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左往右报数,老师请报6-10的小朋友原地不动,其他的小朋友跳绳,有多少人参加跳绳?

解答:30-5=25(人)

【小结】先想6-10人共几人?(5人),然后用总人数减去原地不动的人数。

算式是:30-5=25(人)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生活中的应用题

1.工人叔叔有两块一样长的木板,如下图这样钉在一起,成了一块长木板.如果每块木板长5厘米,中间钉在一起的长2厘米,现在把5根钉在一起,总共长多少厘米?

解答:5*5-2*4=17(厘米)

2.有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20分米,宽8分米,如果长和宽分别减少10分米,3分米,面积比原来减少多少平方分米?

解答:110(米)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数字谜

1.方框中应该填什么数呢?

3+口+4-5+10=15

解答:3

2.请把1.2.3.4.5.6.7七个数字填到3个相交的圆里(不可重复或不填),使每个里圆的数字相加等于15。

解答: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时间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能画出下面的时间吗?

解答:略(请家长朋友们指导孩子画出吧)

2.写出现在的时间

解答:5:35,6:35; 1:50,11:50;

9:09,8:54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神奇的计算

时钟一点钟敲1下,2点中敲2下,3点钟敲3下…照这样敲下去,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时钟一共敲了多少下。

说明:这是一道美国小学奥林匹克试题,要求在3分钟内就要得出答案。+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78(下)

方法2:如果能记住从1到10前十个自然数之和是55,计算会更快。

(1+2+3+4+5+6+7+8+9+10)+11+12

=55+11+12

=78(下)

填上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指定的数。

分析:按规律填数,常常是已知一些数,让你填出空缺的数,而这些已知的数之间都是有联系、有规律的,只有找准规律,才能正确填数。

如何按规律填数呢?

1.仔细观察,已知的数的顺序是什么?从小到大排还是从大到小排的,还是看来有些杂乱的;

2.再看看已知的数中前后两个数或者间隔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逐个增加几,还是逐个减少几;增加或者减少的数之间有没有规律等。

3.最后根据得出的规律分析出所要填的数。

以这道题为例,要求每条直线和为14,那么就是4+?+5=14;5+?+2=14;4+?+2=14.那么这三个?小朋友会解吗?

济南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生活中的数学

1.生活中的数学

煮熟2个生鸡蛋用6分钟,煮熟10个生鸡蛋用几分钟?

【分析】煮熟2个生鸡蛋用6分钟,煮10个生鸡蛋当然会放在一个锅里煮,煮熟的时候还是需要6分钟了。

2.火柴棍游戏

【分析】要把小燕身子掉个方向,首先要把小燕子的身子重新设计一下,然后再根据身体的位置调整翅膀的位置.具体操作如下: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间隔问题

1.间隔问题

一根绳子不折叠,要想剪成10段,需要剪多少次?

解答:10-1=9(次)。

【小结】剪成2段,需要1次;剪成3段,需要2次;剪成4段,需要3次;……

我们可以知道,剪成的段数比剪的次数多1

2.图形计数

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个立方块?

解答:1+(1+2)+(1+2+3)=10(个)

【小结】分层计数

第一层1个

第二层1+2=3个

第三层1+2+3=6个

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智巧趣题

1.智巧趣题

小老虎参加舞蹈表演,小狮子数了数,两只小老虎的左边有两只小老虎,两只小老虎的右边也有两只只小老虎,两只小老虎的中间还有两只小老虎,想想看,到底有几只小老虎?

【小结】这是一道智力题,经过画图我们会发现,一共有4只小老虎。

2.间隔问题

小明把一根木棍锯成2段需要2分钟,那么依照这样的速度,把一根木棍据成3段需要多少分钟?

解答:3-1=2(次)

2+2=4(分钟)

【小结】 锯成2段,只需要锯1次即可.锯成3段,需要锯2次,共用4分钟.济南一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填空

1.填空

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

(1)、30+()=双数(2)、21+()=单数

(3)、23-()=单数(4)、28-()=双数

答案:

(1)、30+(双)=双数

(2)、21+(双)=单数

(3)、23-(双)=单数

(4)、28-(双)=双数

2.单数和双数

下面各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54 79 20 49 51 46

答案:单数:73 79 49 51

篇3:一年级上奥数

识字能够使学生掌握课文、理解文意, 如果能在学生的识字基础上抓住关键词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自然生成, 那必将是学生自身习得的一个重要体现。

关于在识字基础上价值观的生成, 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 结合一年级下学期课文, 作如下探讨:

一、以关键字词引领价值观的理解

1.以已学生字和标注拼音的未识字助推价值观的生成

一年级的学生所识得的生字还较少, 要求学生通过习得的生字完整地读完一篇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基于这样的情况, 学生们就需要在课文中标注大量的拼音, 借助拼音, 学生能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例如《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 之前已学过的汉字有“出”“门”“个”“们”“黑”等, 课文中“采”“篮”“跑”“骏”等汉字都未学过, 更出现了很多之前并未学而需要在本篇课文中掌握的汉字, 如“蘑”“菇”“嘱”“咐”“敢”等字。除去已经学过的, 大量的未识字给该年段的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 因此需要借助大量的拼音来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一年级的课文很多是简单易理解的故事性文章, 例如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奶奶的白发》《三个小伙伴》等。这些故事都简单易懂, 因此学生能通过自读产生一定的理解, 加上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与夯实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蚂蚁和蝈蝈》这一课中, 文中第一句“夏天真热”中“夏”“天”“真”三个学过的字, 加上拼音注音的“热”字就能让学生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强调夏天的炎热问题。这一句话, 在本故事的价值观目标的引导上, 首先让学生体味到夏天热得难受, 再次是想让学生意识到, 在如此炎热的夏天, 蚂蚁还是能够坚持搬粮食, 不怕困难, 而蝈蝈在炎热的夏天在树底下乘凉, 两者对比, 为后面冬天蚂蚁拥有粮食过冬, 蝈蝈又冷又饿作铺垫, 让学生形成先苦后甜, 用辛勤劳动换幸福生活的意识。

2.让本课生字成为价值观生成的助推器

一篇课文设计的生字必然与本文情感态度, 价值观有深层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掌握生字能够使学生在认字的同时,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而帮助学生从学“文”升华成为学“人”。

现以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一课为例, 分析在识字基础上价值观的生成。在本课中一类字有“粮、汗、由、冬、呼、洞、冷”, “粮”以词语“粮食”出现, “汗”以词语“满头大汗”出现, “由”以词语“自由自在”出现, “冬”以“冬天”, “呼”以“呼呼”, “洞”以“洞里”, “冷”以“又冷又饿”出现, 这些词语其实已基本体现出了本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梗概。那对于本篇课文,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紧抓“汗”所引出的“满头大汗”和“冷”引出的“又冷又饿”两个词语。

“汗”在在本文中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汗”字, 形声。从水, 干声。运用字理帮助学生记忆, 因汗为液体, 从水, 所以是三点水, 形声字, 干声, 念为“hàn”。在本文中以“满头大汗”一词出现, 我们可以以这样的形式, 引导出学生对于蚂蚁辛勤劳动的佩服, 同时映射到自身。

师:在炎热的夏天, 太阳照得火辣辣的, 小朋友们都会做些什么呢?

生:吃冰淇淋、吹空调……

师:真舒服!蚂蚁在干什么呢?

生:搬粮食。

师:搬得怎么样?

生:个个满头大汗。

师:炎热的夏天我们都害怕, 在这样的天气中, 小蚂蚁们辛辛苦苦搬粮食, 个个满头大汗, 可是它们有没有停下来?

生:没有。

师:满头大汗了还没有停下来, 你特别想对蚂蚁说什么呢?

生:小蚂蚁你真棒!

生:小蚂蚁你真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一步步的引导, 让学生自己逐渐形成对蚂蚁的佩服意识, 从而产生学习蚂蚁精神品质的意识, 促进本课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又如生字“冷”, 形声。从仌, 冰, 令声。本义:凉。引至“又冷又饿”。

师:谁又冷又饿?

生:蝈蝈。

师:小朋友们冬天的时候穿一件衣服还饿了一天, 是什么感受?

生:饿、难受、冷……

师:那就是“又冷又饿”!这样的日子舒服吗?

师:蝈蝈们为什么会过上又冷又饿的日子呢?

生:因为他们在夏天没有辛勤劳动准备粮食。

师:要做蝈蝈吗?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通过两个汉字“汗”“冷”过渡至两个词语“满头大汗”“又冷又饿”, 体会蚂蚁夏天的辛劳和蝈蝈冬天的可怜, 再体会故事两个主人公“蚂蚁”和“蝈蝈”一个辛劳换幸福, 一个懒惰换寒冷、饥饿。在对比中就能让学生自己生成相应的价值观, 知道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深抓文章生字中的关键词, 利用生字与课文情感的紧密联系, 体味课文情感, 帮助学生自己在情感与场景的体验中升华课文情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从“点”到“面”, 对课文形成感知

1.段落感知

课文组成由字到句, 再到段。通常一个段落就是围绕所要表现的点进行阐述的。教师可以在学生逐句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对段落做一个整体的感知。通过感知逐渐引导, 促进学生该价值观的生成。

例如《鲁班和橹板》一课的第三段:

“这时, 一群鸭子‘嘎嘎’叫着, ‘扑通扑通’跳下水。只见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 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在学生能够流畅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仔细阅读, 不难发现, 这时鲁班在观察鸭子在水里前行的样子。这时可以这样对话:

师: (播放鸭子划水视频) 看到了什么?

通常学生会回答:看到鸭子划水。

师:看看鲁班观察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

师:他连鸭子的脚在干什么、身子怎么样都看得清清楚楚。对比你和鲁班观察到的, 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要仔细观察。

通过对这一段的感知,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仔细观察的意识。

2.全文感知

文, 由段到篇。不论什么文章, 所有的段落都是围绕整篇文章的中心进行阐述的, 因此, 加强段落的生成后, 就必然扩至全文价值观的生成。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 第一段需要学生生成乌鸦非常需要喝水可是遇到困难的意识。第二段是动脑筋想出办法, 用石子帮助喝水。两个段落联合起来, 形成“没水喝”到“喝着水”的结构, 从中我们可以构建这样的对话:

师:乌鸦开始?

生:没水喝。

师:怎么办?

生:用小石子丢进瓶里喝着水。

师:是谁想出的好主意?

生:乌鸦。

师:从喝不着到喝着水,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乌鸦?

生:善于动脑筋、很聪明。

利用段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整体架构, 从而引导出学生对于本文价值观的理解与体会, 是加强课堂价值观生成的又一好方法。

三、增加有弹性的预设

课堂的教学需要预设, 脱离了预设的教学将无法拥有有序性, 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作为一种艺术, 现场生成是它的本质特点。

新课标对课堂生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但是生成并不意味着摒弃预设, 摒弃了预设的课堂教学将无秩序可言, 没有准备的课堂也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生成。就另一个方面而言, 强调预设, 也并不是要求完全按部就班, 不给学生发挥的机会。我们强调的是有弹性的预设, 提倡一点现场的活跃, 加强一些现场的生成, 使学生在灵活机变的教学环节中, 将价值观的树立过程变为自我自觉的升华过程, 这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大有益处。例如在《司马光》一课, 如果有学生提出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这也未尝不可。但也得引导学生培养遇事沉着、机智应变的品质。

篇4:奥数班:上还是不上

【时间】2010年6月3日

【地点】长沙市华夏实验学校

【交流人员】在校学生及家长

【学生表达】

肖 翔(四年级1班)

我知道学习奥数很辛苦,但我愿意学,因为我知道参加奥数培训班,对我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我报了课外的奥数培训班。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现在是我们学习的黄金时期,就得抓紧时间,多学习知识,为将来考上好学校而努力。是否要上奥数班,我觉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跟爸爸妈妈商量后再决定。

吴子婧(四年级3班)

奥数培训班让我觉得很辛苦,培训班的作业也让我学得很累。奥数题比学校数学课上学习的题难多了,有时候我花很长时间才解出一道奥数题,最后发现自己做出的答案竟然是错的,那时我会感觉很沮丧。

范海欣(四年级4班)

奥数班的学习确实很辛苦,但我们既然是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懂得更多的知识。奥数班学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与课堂内学到的不同,通过奥数学习,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沈琮龙(四年级1班)

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报了奥数培训班,我也报了,但是我不喜欢奥数,我觉得奥数题很难,有时候老师讲了解题过程,我也完全没听懂。我知道爸爸妈妈帮我报培训班花了很多钱,他们也是为我好,但我听不懂,也不感兴趣,怎么能学好奥数呢?

俞 婕(四年级5班)

我也报了奥数班,我不排斥学习奥数。学习奥数虽然很辛苦,但学习奥数能锻炼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自己对奥数也越来越有兴趣了。现在辛苦一点也是为了将来能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

刘 洁(四年级3班)

我觉得奥数题确实有难度,学习起来也比较辛苦,但是如果你能真正学进去,还是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的。况且,今后的升学考试不只是考基础知识,还会有一些课外延伸的题目,说不定考试试题当中就会出现我们在培训班学习过的奥数题。

【家长观点】

刘 昀(长沙市雨花区宏轩花苑)

我觉得,是否参加奥数培训最主要还是看孩子对于学习奥数有没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兴趣、有天赋,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为他找相关的专业老师。但假如孩子从心底里排斥奥数,你天天压着他去学,孩子不仅学不好,说不定还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我和女儿虽然是父女,但更像朋友,我会跟她说学习奥数的好处。但在决定是否学习奥数这一点上,我还是会尊重孩子的意愿。

邹 琴(长沙市开福区草墙湾)

我觉得奥数培训的火暴与名校择生是有联系的。我的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被我们压着去的,她没有反抗。孩子学习得这么辛苦,我们也很心疼,我们也希望自己有力量不让孩子这么辛苦,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课外生活。但是面临升学考试,不参加培训意味着孩子进入名校的机会就会少一分,站在为孩子未来着想的角度,我们不想让她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无奈的我们不得不压着她去学习。

陈美姣(长沙市杏花园小区)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地成长,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为他们设想“好”的将来,为他们提供“对”的平台,为他们报培训班,但当我们花大把的金钱为孩子准备这一切时,我们的孩子快乐吗?因此,对奥数培训班,我觉得作为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不是想把孩子变成考名校的机器,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刊立场】

篇5:一年级奥数题

图形的变化规律

在下图的一组图形中,“?”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图形的等份划分

在右图中画一条直线,把图形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部分。

找数字规律

按规律填数:15、11、13、13、11、15、9、17、7、()、()、21、3

猜猜他几岁?

小亮今年7岁,爸爸比他大30岁,三年前爸爸是多少岁?

填数字计算

在下面的○中填上数字,使得每一条线上的三个○中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5

找规律画图

试一试,把图中的形状继续画下去

○△□□□○△□□□

数线段

分组与组式

如下图所示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再组成两个数,填入下面的两个方框里,使两个数的和等于99999

奇与偶

傍晚开电灯,小虎淘气,一连拉了7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了还是没亮?我们还不妨接着问,拉8下呢?拉9下呢?拉10下呢?甚至拉100下呢?你都能知道灯是亮还是不亮吗?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3)既有一个直角,又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直角等腰三角形或叫等腰直角三角形。

填空格

如下图所示。在正方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都得34。

速算

在1、2、3、4、5、6、7之间放几个“+”号,使它们的和等于100,试试看。2 3 4 5 6 7 =100

分组与组式

某公园里有三棵树,它们的树龄分别由1、2、3、4、5、6这六个数字中的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而且其中一棵的树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龄和的一半,你知道这三棵树各是多少岁吗?

速算

计算1+2+3+4+5+6+7+8+9+10

区分图形

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请你仔细观察、分析。

数一数

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等边三角形、几个圆?

时间问题

汽车每隔15分钟开出一班,哥哥想乘9时10分的一班车,但到站时,已是9时20分,那么他要等()分钟才能乘上下一班车。

抽屉问题

把16只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要使每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应怎样装?请把每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分别填入下面五个方框中。

数一数

环形跑道上正在进行长跑比赛。每位运动员前面有7个人在跑,每位运动员后面也有7个人在跑。跑道上一共有()个运动员?

趣味题

三个人吃3个馒头,用3分钟才吃完;照这样计算,九个人吃9个馒,需要()分钟才吃完?

分糖吃

林林、红红、芳芳三个小朋友买糖吃。林林买了7粒,红红买了8粒,芳芳没有买。三个小朋友要平分吃,芳芳一共付了1元钱,其中给林林()角,给红红()。

填图形

把1,2,3,5,7,8填入下面的圈圈中,使得每个三角形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相等,要怎么填呢?

一年级奥数题答案

图形的变化规律

解:仔细观察可发现,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最右边的完整图形是这样变来的:将最左边的半个图形,往右平移到中间图形位置,然后再去掉两个图形的重合部分。按这个规律可知“?”处就填:

图形的等份划分

解:图中共有18个正方形小格,若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时,每一部分应包含有9个正方形小格。还可以看出,此图中有一条“斜线”边缘。经尝试可做出如虚线所示的划分。

找数字规律

解:这一排数的规律应该一个数隔一个数来看,分成两组依次为: 15、13、11、9、7、…… 11、13、15、17、……

所以两个空里面应该填19、5

猜猜他几岁?

解:因为爸爸比小亮大30岁,所以爸爸今年有30+7=37(岁)。因此三年前爸爸的年龄

37-3=34(岁)填数字计算

解:因为每条线上的三个○里的数之和都等于15,所以要求第三个数,就必须用15减去已知的两个数的和。

因此第一个○中应该填15-8-1=6

第二个○中应该填15-2-4=9

第三个○中应该填15-3-7=5

找规律画图

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图中的图形由○△□□□五个一组循环的不停出现,因此在后面应该继续是这五个图形交替出现,所以接下来的四个图形为○ △ □ □

数线段

分组与组式

解:把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组成两个数,要求相加之和由五个9组成,可见一个数应是五位数,且9应在最高位,另一个是四位数。把除9之外的其余八个数字分成四对,每对的和是9,它们应是1和8,2和7,3和6,4和5。它们可以组成以下算式,如:

可见分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奇与偶

解:见下表。为了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从简单情况考虑起,并作出下表,便可一目了然。

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出规律:

拉奇数次,灯亮;拉偶数次,灯不亮。

对于大的数,比如说拉100下,可知灯不亮。因为100是个偶数。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与错:

解:

相同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图形里面内接(套着)一个同样形状的小图形组成。

不同点:(1)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正方形,(2)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填空格

解:因为要求每行的四个数之和是34,而第三横行已有的三个数之和为9+7+12=28,所以此行空格中可填6。也可先填图中另一斜行,因这斜行中已有的三个数之和是13+10+7=30,所以,这斜行的空格,也就是图的左下角的空格中应填4。接着,用同样的思考方法填出其余所有空格。

速算

解:对这类题目一是要大胆尝试,边想边写,千万不要只想不写!二是可以先考虑与目标值(此题是100)较接近的大数,再考虑用较小的数进行调整、修正,使式子的得数逐渐接近目标值,也就是使之转化为较简单的情况。

(1)对此题可考虑先在67前面放一个“+”号,这样比100还小33,也就是说,转化成了较简单的情况:

12345=33

再考虑在23前放个“+”号,它比33还小10,这样问题又转化为:

145=10

这就很容易看出来了:1+4+5=10

所以最后可以确定组成的算式是:

1+23+4+5+67=100

(2)此题还可以有另外的解法,边看边想可得出:34+56=90

剩下的三个数:

1+2+7=10

所以最后可以组成如下的算式:

1+2+34+56+7=100。

分组与组式

解:这道题的实质就是:把1、2、3、4、5、6六个数分成三组,每组两个数,组成二位数,使其中的两个二位数之和等于第三个二位数的2倍。顺便说一下,把生活中的趣味问题转化成为纯数学型的题目是一种重要的本领,同学们要从小就注意增强这种能力,以便将来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仔细观察、大胆尝试,将这六个数分组、组合,可得出的三个数是:12,34,56,因为

12+56=34×2

即这三棵树的树龄是12岁、34岁、56岁。这道题有几种不同的答案,请你动动脑筋找出另外的答案。

速算

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区分图形

解:

相同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图形里面内接(套着)一个同样形状的小图形组成。

不同点:(1)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正方形,(2)的大小两个图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数一数

答案:

时间问题

解答:因为9时10分有一班车,所以后面一班车在9是25分的时候会到,因此还需要

25-20=5(分钟)

抽屉问题

解答:从最小的数开始排列:1、2、3、4、5,和为15,还差一只。只有把最后一只放到第5个笼子里面才能保证每个笼子的数量都不一样,因此分别为:1、2、3、4、6。

数一数

解答:因为是环形跑道,所以场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作是在自己的前面跑,也可以看作是在自己的后面跑。那么场上一共有7+1=8个人。

趣味题

解答:由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一个人吃一个馒头需要3分钟,所以九个人吃九个馒头还是需要3分钟。分糖吃

解答:因为每人可以平均分到(7+8)÷3=5(个)糖,即每一粒糖需要10÷2=5(角),芳芳的糖里面有2粒来自林林,3粒来自红红,因此要给林林4角,给红红6角。

填图形

解答:圈圈中填的是1~9,1+2+3+4+5+6+7+8+9=45,所以旁边三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上的和是15,中间的三角形和也是15,中间剩下的那个填5,其余的慢慢填就好了。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尝试来得到结果的。

篇6:小学一年级奥数题

2、12辆汽车组成一列向前行进,从前面数起,白色小轿车是第8辆,问从后面数起,它是第( )辆。

3、图书馆有500本图书,第一次借出80本,第二次借出200本,还回40本,这时图书馆存有新书( )本。

4、每上一层楼梯用半分钟,那么1层到5层楼共用( )分钟。

5、妈妈买了14个螃蟹,1小时后死了2个,还有( )个螃蟹。

6、“六一”儿童节那天,路边的采灯是按黄、红、蓝、绿排列的,请问第49盏灯是( )颜色。

7、小黑熊爬到8米高的树顶,每次只能爬上2米,还要滑下1米,那么,它往上爬( )次才能爬到树顶。

8、一个人唱一分钟要3分钟,10个人同时唱一首歌要( )分钟。

9、车上原有10人,下车5人后,又上来4人,现在车上有( )人。

10、有16位小朋友在玩游戏,后来有3位小朋友加入,又有6位小朋友回家去了,现在有( )位小朋友在玩。

11、猫妈妈钓了一些鱼,小花猫吃了一条鱼,把剩下的一半分给小白猫,小花猫又吃了一条鱼,把剩下的一半分给小黑猫,这时,小花猫还有4条鱼。请你算一算,猫妈妈一共钓了( )条鱼。

12、有一件上衣50米,每10米缝一个纽扣,衣领处和最下边各缝一个,这件衣服上缝( )个纽扣。

13、一根木条,要把它锯成5段,如果锯开一处要用2分钟,锯完这根木条一共用( )分钟。

14、101班第一周做了54件好事,第二周做的比第一周多8件,第三周做的比第二周多5件,三个星期一共做( )件。

篇7:小学一年级奥数题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他们下的盘数一样多,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4.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12.4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一年级奥数题

姓名

年级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

()最大,()最小。

3、图形的变化规律

在下图的一组图形中,“?”处应填什么样的图形?

4、猜猜他几岁?

小亮今年7岁,爸爸比他大30岁,三年前爸爸是多少岁?

5、填空格

如下图所示。在正方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都得34。

6、填数字计算

在下面的○中填上数字,使得每一条线上的三个○中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5

7、数一数

环形跑道上正在进行长跑比赛。每位运动员前面有7个人在跑,每位运动员后面也有7个人在跑。跑道上一共有()个运动员?

8、趣味题

篇8:一年级上奥数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我认为如果在写字教学中开展以下活动,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 故事导趣

一年级的孩子爱听故事,以故事导趣是个好办法。自古于今有许多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如王羲之从小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在写字教学中,注意穿插讲述这些给人启迪的故事,对学生无疑能励志、激趣。

2. 儿歌激趣

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一些儿歌,让学生掌握写字的要领。如: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远。头摆正,肩放平,两腿并排脚放平,看谁姿势最端正。还有当学生写字写累时也可以编首儿歌活动活动。如:“老鹰老鹰飞飞,螃蟹螃蟹爬爬,面团面团揉揉,鹰爪鹰爪抓抓。”边说儿歌边活动手指。在课堂上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写字的兴趣往往陡然倍增。

3. 欣赏引趣

一年级的孩子对美的事物是最感兴趣,最乐意接受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举办各种字帖展览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欣赏书法艺术。老师则在一旁讲解说明,引导学生欣赏、品评。学生兴致勃勃地翻着,看着,指指点点,评评议议,不仅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欣赏能力,而且激发了强烈的写字兴趣。

4. 媒体激趣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写字的辅导往往只能挨个儿来,难以照顾到全面,教学效率不高,这时,如果你能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就会使写字教学增色不少。如制作一个写字的简单课件,动态地演示字的结构、笔顺及书写规律,学生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具体的步骤,同时学习兴趣也将会极大地激发出来。

二、指导有方,让学生写好字

1. 培养习惯,写字前提

一年级新生对他们写字时坐的姿势、握笔姿势和所写的字都不熟悉,要想一次训练便达到要求,极其困难。在教学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原则,要舍得花时间、费大力对写字姿势进行反复训练。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姿势的要领,可以编一些简短的儿歌,学生易学易懂易记。

2. 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学生练好了基本笔画就容易写出端正的字。在一年级新生学写汉字之前先练好基本笔画尤其重要。指导一年级新生初学笔画,教师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应重视书空和描红。在书空时要注意方法,速度上要跟着老师的范写,还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加深印象,在书空以后即可进行描红。最后我们基本笔画要天天练。针对一年级上半学期学生的特点,每天花费五分钟用来练习基本笔画,多次反复加以强调,使学生牢牢掌握。

3. 学会观察,领悟写法

想写好字,必需要学会观察,如“中”字,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能说出“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是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的“折”都要稍往内斜,再让学生将这几点连起来说几遍。掌握要点后再来写就能在田字格中写好这个“中”字了。到一年级下半学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在观察中进行比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如部首“木”与它在合体字“桃”“梨”中做部首时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木”在“桃”字中变窄了,最明显的就是“横”变短了,“捺”为了让位给右边的“兆”而变成了“点”。写好字的第一步是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教会学生善于在观察中进行比较,抓住特点,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真正写好字。

三、合理评价,让学生爱写字

具有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爱上写字课。

1. 对学生的写字作业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

特别是有一些学生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们已经认真去写了,但写得还不够好。这时,千万不能简单地批评他们,而是先要表扬他们这种认真写字的态度,然后,再诚恳地告诉他们,哪里还需要改进,怎样写能把字写得更好看,逐步引导学生把字写好。例如,我班有个学生,点和捺不分,经常把点写得很长,写捺少一只脚。我经常先表扬他认真的态度,然后帮他指出如果把这个字的点写短一点,把那个字的捺捺出来,你写的字就比老师写得还好看了。这样做,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同时,教师要有耐心,对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不要勉为其难,要让学生对写字有信心。

2. 适当地组织学习竞赛,让学生在比较中自我评价

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因为在竞赛活动过程中,人的威信动机和自尊、自信、自我求成的需要得到强化,而竞争心理又会反馈为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兴趣的提高。

上一篇:九年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下一篇:梁村小学督导评估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