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重点突破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设计构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2024-04-16

直奔重点突破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设计构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精选4篇)

篇1:直奔重点突破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设计构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四川省仪陇县复兴镇小学校龙俊

本课时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所在的单元编排的知识先后顺序是: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的运用。因此,该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的重要基础,能否熟练掌握,关系到本单元其他知识的学习和领会,影响到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数感的培养,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因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意义重大。

通过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的学习,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本期分数意义的学习,学生对加减法和分数都有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新鲜,又有一定水平的自学经历和迁移能力,学生学习该知识不会有多大难度。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领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2、通过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3、通过观察和归纳推理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4、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信心,培养多感官参与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并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根据学生思维先入为主的特点、教材的重、难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采取“直奔重点,突破难点”的变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入课题质疑问难,提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究竟该如何计算”的疑问;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接着通过集体交流列式原因,引导探索“同分母分数的意义”;通过生活实例中的中的情境探索出相同分数单位才能相加的算理;通过观察交流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通过操作运用,形成技能,通过归纳、拓展,形成技巧。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复习引导迁移:复习:课题由哪些知识我们是熟悉的呢?(请用一句话说说,或举例举例说明。)问题预设: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以前学的加减法的各部分可以是什么数?如:在a±b=c或a、b、c可以是什么数?)在笔算时,整数或小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字才能相加减。)今天我们学的加、减法中,a、b、c是什么数?什么是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又是什么?

激情质疑: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该怎样计算?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通过自学提升学习能力:先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和自学方法:一边看一边思考,再动手试试、动口与同桌、或小组成员说说。然后学生自学。

通过全班交流引发学生感受合作的魅力:先在小组交流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究竟该怎样计算?(在以前的教学中,不少学生从与同学交流中学会了学习,找回了自信,改变了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然后集体交流列式方法,明确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说说为什么这样列?(抽人说-引导说-同座互说)学生思考并口答:例1中,+,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例2中,因为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就用加法计算;已知两个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就用减法计算。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

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明确算理和算法:(1)明算理:引导学生说出:例1中,和是的分数单位是;是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个与3个合并起来,就是4个,也就是。例2中,和是的分数单位是;是3个,是1个;3个减去1个,就是2个,也就是。(2)明算法:①观察两个算式中的两个数与得数有什么关系?

②引导说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

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因为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就可以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

通过指导提升效益:指导明陷阱:引导观察两个算式的结果,看出陷阱了吗?还可能有哪些陷阱?陷阱一:结果不是最简分数,要化成最简分数;陷阱二:结果是假分数,要化为整数或带分数。陷阱三:结果中,分子是0时,此时结果就得0。

通过训练形成技能:课件出示练习,订正时出现一些错误的答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的法则,提防计算时陷阱,提高目标达成率。如,,。通过互换角色,采用幽默语言,增强学生探索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为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老师可说,这个题我不会做,谁愿意当我的小老师?学生们的目光和思维都容易集中起来了。学生讲后,再让一个学生讲得更清楚明白些等训练学生的思维周密性、深度、广度等。通过评价,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通过鼓励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等。

拓展形成技巧,让学生练习;1减去1个真分数;1个带分数减去一个真分数。然后交流作业结果,进一步明确其中陷阱。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占用学生最少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篇2:直奔重点突破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设计构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②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 的分数单位是(  ),1 的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 是(  )个 , 是5个(  ),4个 是(  )。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是几个几分之一, 是几个几分之一, 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 是3个 , 是2个 ,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 加2个 得5个 ,就是 。

教师板书: + =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 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 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 )和其中的一个加数( ),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篇3:直奔重点突破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设计构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①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②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把异分母的分数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  表示 和 的圆形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      和     和

2、指名说一说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使它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二、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计算 + 。

学生读题,出示教具,教师说明用 和圆片表示 ,用 的圆片表示 。

请学生观察、思考:

①这个分数加法题和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分母不同)

② 和 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③分数单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

④有没有办法把这道题转化成能直接相加的分数加法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把这两个分数先通分,就成同分母的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请几名学生说说能分过程,教师演示板书如下:

+

+       =

+ = + =

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

学生读题。

问:这是一道分数减法题,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减?该怎样计算?

让学生独立计算,同时点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评讲板演,请板演的学生说计算过程,最后集体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 = - =

谁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法,也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谁能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概括总结。

学生齐读教材第134页上面方框里的计算法则。

四、课堂实践

做教材第134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①这两题计算后的结果都不是最简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②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计算时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五、课堂作业

篇4:直奔重点突破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设计构想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 通过练习练习,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

重点

难点 重点: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挂图

教学

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基本练习通过分子都为1且分母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对比练习,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计方法的理解,并启发学生发现一些计算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1.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1)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交流计算结果。

(2) 指导探索规律

教师提问:这组题中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两个数通分时的公分母有什么特征?每道题得数的分子与原来两个分数的分母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指出: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子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子的差。

(3)请学生举出几个类似的可以用这样的规律计算的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左边两组题的计算。

学生进行观察,并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明确规律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右边两组题的结果。

学生举例,互相交流。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综合练习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通过第6,7题的练习提高学生估计及对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实物图进行估计,再利用估计的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 1. 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判断后教师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分数是否接近1/2,看分子是否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是否接近0,看分子是否接近0;分数是否接近1看分子与分母是否很接近。

2. 完成第7题。

教师组织汇报交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自己的估算是否正确。

3. 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 理解题意,明确两个量杯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2) 指导方法:400毫升和800毫升应该等于多少升呢?你是怎样想的?

4. 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 理解题意。

(2) 指导方法:估计一下每种蔬菜摆放的面积大约各占货架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3) 让学生独立完成(2)(3)题的计算,教师组织交流结果。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41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3=(2+3)/(2×3)

1/2-1/3=(3-2)/(2×3)

接近0:1/10,2/25

接近1/2:4/7,9/20,7/15

接近1:8/9,11/13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判断,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中先估计,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与估算结果比较估算是否正确。

学生观察图片,先得出两个量杯中分别有2/5升,4/5升,再独立完成(1)(2)问题的解答。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指名上台指图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2)(3)题的计算,并进行汇报。

学生自由发言。 在分数大小比较的练习中可以渗透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用运用估算的方法比较大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上一篇:湖光岩的导游词下一篇:圣迈克学院毕业生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