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规企业备案红头文件

2024-04-25

入规企业备案红头文件(共8篇)

篇1:入规企业备案红头文件

【实施日期】2006/09/27【颁发文号】岳建发〔2006〕72号

岳阳市建设局关于印发《岳阳市建筑市场外来企业登记备案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建设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建设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各有关建筑业企业:

为了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管理,规范外来企业在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现将《岳阳市建筑市场外来企业登记备案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岳阳市建筑市场外来企业登记备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管理,规范外来企业在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营活动,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建设部、省建设厅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企业的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对外来企业进入我市建筑市场从事相关活动的备案登记管理。

本规定所称的外来企业,是指在我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外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持有效资质证书在我市从事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业务的企业和机构。

第三条 进入我市从事建筑活动的外来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等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建设部、省建设厅及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第四条 外来企业在进入我市范围内承接建设工程项目相关业务前,应到岳阳市建设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方可在本市建筑市场开展经营活动。

我市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实行单项工程备案登记制度,参加投标的企业应在投标报名前10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第五条 申请进入我市建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外来企业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应满足以下要求并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

1、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状况证明(外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具;本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省省直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出具,要求对第七条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岳阳市外来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验证登记备案申请表》原件一式六份;

3、由企业所在地公证部门出具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私章等印鉴的公证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5、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其资质等级应为乙级以上(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企业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或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7、企业对承担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任命书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其它留原件);

8、勘察设计的邀请函或勘察设计委托书(原件);

9、企业指定承担工程项目勘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企业指定承担工程项目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加盖执业印章);

10、参与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校审人员的技术职称资格证书、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1、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地证明(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由办理登记备案机构实地查验)。

(二)建筑业企业

1、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状况证明(外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具;本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省省直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出具,要求对第七条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岳阳市外来建筑业企业验证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六份;

3、由企业所在地公证部门出具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私章等印鉴的公证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5、企业资质证书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7、企业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或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8、企业承担工程项目施工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任命书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其它留原件);

9、建设单位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函(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0、承担工程项目施工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的职称证书、岗位证书、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身份证;项目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职称证书、岗位证书、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1、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人员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银行缴费凭证、发票及经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清单(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2、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确认的上两个企业财务报告(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3、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地证明(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由办理登记备案机构关地查验);

14、工程项目施工需要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或工具清单(原件);

(三)工程监理企业

1、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状况证明(外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具;本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省省直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出具,要求对第七条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岳阳市外来监理企业验证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六份;

3、由企业所在地公证部门出具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私章等印鉴的公证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5、企业资质证书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企业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代表证或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7、企业承担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的任命书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其它留原件);

8、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或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监理招标邀请函(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9、企业指定承担工程项目监理人员的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岗位证书、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注册人员加盖注册印章);

10、参与工程项目监理及其他管理人员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银行缴费凭证、发票及经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清单(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1、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确认的上两个企业财务报告(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2、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地证明(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由办理登记备案机构实地查验)。

(四)质量检测企业

1、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状况证明(外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具;本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省省直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出具,要求对第七条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岳阳市外来检测企业验证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六份;

3、由企业所在地公证部门出具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私章等印鉴的公证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5、企业资质证书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省级及以上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质量认证合格证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7、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8、企业法人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或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9、企业承担工程项目质量检测业务的负责人的任命书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0、工程项目质量检测委托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1、企业指定承担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持证上岗人员的职称证书、岗位证书、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注册人员加盖注册印章);

12、参与工程项目质量检测及其他管理人员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银行缴费凭证、发票及经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清单(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3、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确认的上两个企业财务报表(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4、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地证明(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由办理登记备案机构实地查验);

15、工程项目质量检测需要配备的检测仪器设备及工具清单(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

1、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状况证明(外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具;本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省省直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出具,要求对第七条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岳阳市外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验证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六份;

3、由企业所在地公证部门出具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私章等印鉴的公证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5、企业资质证书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7、企业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资格证和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8、企业承担工程项目招标代理业务的负责人的任命书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其它留原件);

9、与招标人签订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业务的委托书或协议书或招标代理合同(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0、企业承担本工程项目招标代理业务的专职人员身份证、《专职人员证》、职称证书和注册证书,要求一个项目不得少于3名专职人员,其中至少包括1名在该代理机构注册的造价工程师(核对原件留复印件,注册人员加盖注册印章);

11、承担本工程项目招标代理活动专职人员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银行缴费凭证、发票及经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清单(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2、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确认的上两个企业财务报表(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3、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地证明(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由办理登记备案机构实地查验)。

(六)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1、主管部门出具的诚信状况证明(外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具;本省企业由企业所在地地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本省省直企业由企业主管部门出具,要求对第七条有关内容进行说明);

2、《岳阳市外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验证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六份;

3、由企业所在地公证部门出具的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私章等印鉴的公证书(原件);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5、企业资质证书副本(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6、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7、企业法人代码证、法定代表人代表证或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8、企业承担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负责人的任命书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身份证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其它留原件);

9、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委托书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协议书(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0、企业承担本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专职专业人员身份证及相应的职称证书、注册证书、资格证书,要求一个项目不得少于3名专职人员,其中至少包括1名在该咨询机构注册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核对原件留复印件,注册人员加盖注册印章);

11、参加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人员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的银行缴费凭证、发票及经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盖章认可的清单(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2、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确认的上两个企业财务报告(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13、满足工作需要的办公场地证明(核对原件留复印件并由办理登记备案机构实地查验)。

以上要求留复印件的文件资料均需加盖企业单位公章。省外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具同意企业跨地区承接业务的审查意见,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检测试验单位还应提供在湖南省建设厅备案的文件资料;省内企业提供企业所在地地级或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企业跨地市承接业务的审查意见。

第六条 进入我市从事建筑活动的外来企业,在承包工程时,应按规定统一使用由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制的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的合同文本。需要增加补充合同条款的,应符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使用统一合同文本的规定。其它自制合同,不能作为办理有关手续的依据。

第七条 外来企业存在以下行为之一的,不得进入我市从事建筑活动,并不给予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1、未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已进入本市范围建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

2、企业上至备案日受到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或发生了四级(含四级)以上重大安全事故的;

3、企业未能按规定提交进入岳阳市建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全部证明文件及资料的;

4、企业申请登记备案按规定填报的书面内容和提交的文件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的;

5、近两年在进入我市范围建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期间,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大行政处罚或清出我市处理的;

6、派驻人员有违反计划生育行为的;

7、企业有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

8、盲目压价参与恶性竞争的;

9、其它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八条 我市对外来企业的资质和参与建筑市场相关活动的从业人员资格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执行清出制度。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省建设行业管理规章、规定的企业和个人,我局将及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我市有关管理部门报告或通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或提出处理建议、意见,其处理结果在岳阳市建设网公示。

第九条 进入本市建筑市场的外来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申请资料真实、齐全、合法、有效的,我市建设局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第十条 本规定从发文之日起施行。我局原对外来企业进入我市从事建筑活动的有关登记备案规定同时停止执行。

篇2:入规企业备案红头文件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文件格式文本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 项目备案的通知

你单位报来的(文件名及文号)及有关材料收悉。经审查,该项目符合《常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准予备案。现就备案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备案依据

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依据。

例1: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国发[2004]20号)文件第二条第三项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第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对于《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

例2:《常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二、备案内容

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主要设备选型和技术标准,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项目资本金比例,核准文件的有效期限等。具体格式为: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地点(起止路线等)为。

3、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主要设备选型和技术标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而定)。

4、项目总投资为,资金来源为。借用(国外)贷款,贷款本息(费)由 负责偿还(只针对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企业投资项目,并简要说明贷款使用方案)。

5、如需对本项目备案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调整或放弃该项目建设,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6、请(项目单位)根据本备案文件,办理相关城乡规划、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设备进口等相关手续。

7、本备案文件有效期为2年,自发布之日起计算,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项目的,应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我委申请延期。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项目在备案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申请延期的,或虽提出延期申请但未获批准的,本备案文件自动失效。

篇3:浅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这一制度发端于宪法, 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步成型。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改变和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或者国务院违宪违法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撤销的程序。2007年监督法更进一步, 对备案审查予以专章规范, 一是扩充监督主体, 将备案审查权赋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二是扩大监督对象, 备案审查范围不仅包括法规、条例、规章, 还包括政府其他的决定、命令, 也即通常狭义理解所称规范性文件;三是细化程序, 设定了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种模式。

一、充分认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重要性

随着监督法出台, 我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正式确立, 其价值主要有:

(一) 权力制约。

追溯这一制度的形成背景可见, 1982宪法框架下,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较大市获得了制定法规规章的权力。由于天然权力冲动以及当时国家层面法制不完善的客观现实,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制定了大量法规规章, 数量超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制发规范性文件更是数量庞大, 缺乏约束。为了控制立法冲动带来的弊端, 由权力机关对同级行政机关和下级权力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 地方立法和制发规范性文件的主要作用是填补上位法空白、适应本地经济社会生活需要, 但2010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 这种内在必要性随着国家法制日益完善严密而逐步降低, 重心应转向对已有法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完善上。从这一点说, 备案审查制度对于制约权力, 发现问题并完善规范性文件, 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二) 法制统一。

监督法规定备案审查制度, 有利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下位法挑战上位法和政出多门的现实问题。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 长期面临法律体系混乱、自身违法、以及规范性文件僭越法律的严峻问题, 不能不说是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缺失或者不完善的结果。监督法作了完善化规定, 在地方各级人大系统内建立了自上而下、纵横有序的严密的立法监督体系, 对于梳理我国的现有法律体系, 实现法律系统化和规范化, 指导后期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合宪合法, 可视为我国迈入法治的突破口, 对今后法治建设将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三) 权利救济。

备案审查制度对政府抽象行政行为违法提供了新的救济渠道。规范性文件的发文对象是不特定公民和法人, 一旦存在瑕疵, 将损害影响一大批人的合法权益。但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政府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可诉范围之外, 公民和法人无法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抽象行政行为对权利的侵害。行政复议法前进了一步, 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 可以一并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提出审查申请, 也即存在现实侵害以及因果关系的前提下, 可以提请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则不仅规定人大常委会应当接受报备, 主动履行审查义务, 更规定法定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社团、企事业组织以及公民有权提出审查申请, 较之行政复议法, 一是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监督轨道, 提供了新的救济渠道;二是由人大常委会开展审查, 避免了政府“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的弊端, 一定程度上公信力更高;三是此种渠道“依职权”和“依申请”相结合, 更有利于保证审查效率和效果。

二、进一步开展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一点想法

监督法实施后, 多地人大常委会为了推动工作开展, 设立专门机构, 制定条例或者办法细化有关规定, 由此,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在地方人大得到了蓬勃的实践和发展。几年来, 关于发文主体、审查范围、审查模式在认识上日趋一致, 这一工作逐步迈上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但客观而言, 该项监督权的行使仍然偏于疲软, 依然存在一些空白有待在认识上理清、实践中完善。本文着重探讨以下几点:

(一) 完善被动审查程序。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审查的程序, 监督法授权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从实际看, 目前各地的细化制度, 大部分程序规定侧重于明晰内部分工, 而对审查方式, 尤其是被动审查涉及的外部程序则缺乏必要的细化。例如, 审查申请的转送、申请书副本的送达、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等程序, 目前都难以看到具体的规定。对审查申请受理与否, 是否予以回应, 存在程序空白。在审查机关最终作出处理决定的情况下, 是否将该处理决定直接送达申请人, 各地对此亦未统一, 有的规定可以根据需要答复, 有的则未予规定。因此, 有必要健全被动审查申请程序的“回路”, 从程序上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权利。

(二) 科学把握审查标准。

地方组织法和监督法均规定了备案审查的标准是围绕“同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与“不适当”两方面进行。各地制度也按此作类似规定, 即:合法性审查标准和合理性审查标准。合法性是规范性文件得以施行的首要条件和刚性标准, 由于有法律、法规依据, 判别其是否合法在操作层面容易把握。合理性标准相对柔性, 是对规范性文件内容是否客观适度, 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念, 是否符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的审查, 体现了对实质正义的追求。一般来讲, 规范性文件的合理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动机、目的和具体规定符合法律的目的、原则和精神;二是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符合公正、合理、客观、适度的一般要求, 包括:相似的情形给予相似的处理;相关因素应当考虑, 不相关因素不予考虑;对具体问题的规定符合客观情势;采取行政措施不超过必要的限度;符合信赖保护原则等。

(三) 审慎处理审查结果。

篇4:入规企业备案红头文件

笔者认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需在规范性文件生效后方可进行,属于“事后监督”的范畴,人大常委会不宜“提前介入”。

其一,“提前介入”与备案审查的本意和法律的规定不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写的《监督法辅导讲座》第七讲“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中指出,“备案审查,指的是规范性文件在生效之后,要按法定期限报法定的机关备案,由接受备案的机关进行分类、存档,在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间,依法对其监督审查的活动”。可见,备案审查是在规范性文件生效之后开始的,属于“事后监督”。而且立法法第五章第八十九条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监督法第二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规定。”综上所述,“备案审查”只能在规范性文件生效后才能进行,不可以“提前介入”。

其二,“提前介入”与“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的原则相悖。《监督法辅导讲座》第七讲指出,制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撤销规范性文件的程序,应当掌握好三项原则:一是严格依法办事;二是集体行使职权;三是以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其中讲道:“各类规范性文件较多,事先一一審查,接受备案的机关难以胜任,也难以发现实质问题。除少数规范性文件必要时可主动审查外,绝大多数应是在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审查要求后予以审查。”可见,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不宜于推行“提前介入”,而应是“被动审查为主”。

其三,文件草案可以“征求意见”,但不意味着备案审查就可以“提前介入”。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把文件草案送交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充分听取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改完善文件的内容,使文件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但是,人大常委会对文件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不意味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就可以“提前介入”。

(作者单位:山东省信阳县人大常委会)

宪法与法律规定的许多公民权利与国家机关职责,实际上已经经过了立法博弈,是利益平衡的结果。因此,立法机关有责任通过进一步立法进行详细的规定。立法机关如果不积极履行立法的义务,不仅会使得这些权利与职责有落空的危险,并且也违背了人民赋予其的职责。

篇5:入规企业备案红头文件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各扩权县(市)国家税务局: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税收法规规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税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结合我省企业所得税管理实际情况,现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所得税的各类减免税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的相关规定办理。

国税发„2005‟129号文件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不一致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执行。

二、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按程序分为审批类和备案类。审批类为民族自治县减免税,其他为备案类。

三、审批权限和程序

民族自治县内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在100万元(含)以上的,由省国家税务局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在50万元-100万元的,由市国家税务局或扩权县(市)国家税务局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在50万元(含)以下的,由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审批。减免税审批程序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12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备案程序

(一)备案机关。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在500万元(含)以上的,在省国家税务局备案;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在200万元-500万元的,在市国家税务局、扩权县(市)国家税务局备案;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在200万元(含)以下的,在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备案。

(二)受理与审核。办税服务厅受理纳税人提交的相关审核资料(见附件1)及•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表‣(见附件2)后,按规定及时转送税源管理部门。

税源管理部门按照要求审核并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后转送税政管理部门(对小型微利企业可简化程序,由税源管理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后直接返还办税服务厅)。

备案机关经审核准予备案的,在•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后,按程序传送至税源管理部门、办税服务厅。

(三)结果下达。主管国税机关的相关部门对准予备案的减免税信息录入综合征管信息系统,并将•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表‣返还纳税人。

(四)资料保管。国税机关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资料,对纳税人的减免税资料审核后逐级传递返还税源管理部门,并按照“一户式”要求进行存档。

五、纳税人责任

(一)纳税人报送的材料应真实、准确、齐全,并负法律责任。

(二)纳税人同时从事减免项目与非减免项目的,应分别核算,独立计算减免项目的收入、成本,合理分摊期间费用,计算减免所得额或减免所得税额;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所得税优惠。

(三)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国税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六、后续管理

(一)主管国税机关应详细登记减免税的审批或备案项目、时间、年限、金额,建立减免税动态管理监控机制。

(二)在执行减免税政策过程中,发现企业具有资格证书但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复核期间,可暂停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

(三)各级国税机关每年定期开展减免税执行情况专项评估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按规定处理。

七、各市国家税务局应在每年6月30日前向省国家税务局报送上减免税情况总结报告。

八、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1.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审核资料

2.企业所得税减免税备案表

二○○九年三月十七日

抄报:国家税务总局。

篇6:项目备案文件解读

2017-01-15 19:57

国务院日前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文件明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下面给大家具体分析新老规定的差异。原规定:

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第十二条规定: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仅指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不涉及新增用地,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可以不进行用地预审);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四)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可以看出,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是项目立项核准的前置条件。新规定:

国务院日前新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规定: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第六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

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在这个由国务院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还是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和节能审查意见,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

并且新条例对项目备案更简单,不需要办理任何批文,备案机关收到企业报送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

同时,新《环评法》第二十五条也明确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也就是说,环评批复不再是项目立项之前必须完成的,但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完成的。

《条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3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已经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总理 李克强

2016年11月30日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加快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调整。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备案,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核准、备案通过国家建立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办理。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

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在线平台管理办法。

第五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列明与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公开项目核准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第六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企业应当对项目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企业应当提交已经办理相关手续的证明文件。

第七条 项目申请书由企业自主组织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书。

核准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布项目申请书示范文本,明确项目申请书编制要求。第八条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项目,企业可以通过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下称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转送项目申请书,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送核准机关。

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企业通过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转送项目申请书的,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将项目申请书转送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第九条 核准机关应当从下列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

(二)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

(三)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四)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涉及有关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职责的,核准机关应当书面征求其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应当及时书面回复。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应当明确评估重点;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评估费用由核准机关承担。第十条 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项目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评估时间不计入核准期限。

核准机关对项目予以核准的,应当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

第十一条 企业拟变更已核准项目的建设地点,或者拟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作较大变更的,应当向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 项目自核准机关作出予以核准决定或者同意变更决定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建设,需要延期开工建设的,企业应当在2年期限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建设。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开工建设的决定。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国家对项目延期开工建设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

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

企业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要求备案机关出具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第十四条 已备案项目信息发生较大变更的,企业应当及时告知备案机关。第十五条 备案机关发现已备案项目属于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实行核准管理的,应当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并通知有关部门。第十六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企业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第十七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企业在项目核准、备案以及项目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理信息,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

第十八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适用本条例,但通过预算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外。

篇7:新三板挂牌备案文件

2009年7月6日发布的《主办券商推荐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备案文件内容与格式指引》后附的《推荐挂牌备案文件目录》如下: 第一部分??要求披露的文件

第一章 股份报价转让说明书及推荐报告

1-1??股份报价转让说明书

1-1-1 附录一:公司章程

1-1-2 附录二:审计报告

1-1-3 附录三:法律意见书(如有)

1-1-4 附录四: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具的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资格确认函

1-2??推荐报告

第二部分??不要求披露的文件

第二章 股份报价转让申请文件

2-1??公司及其股东对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承诺书

2-2??公司向主办券商申请股份报价转让的文件

2-3??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有关股份报价转让的决议及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处理有关事宜的决议

2-4??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5??公司股东名册及股东身份证明文件

2-6??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名单及其持股情况

2-7??主办券商和公司签订的推荐挂牌协议

第三章 其他相关文件

3-1??尽职调查报告

3-1-1 尽职调查工作底稿

3-2??内核意见

3-2-1 内核机构成员审核工作底稿

3-2-2 内核会议记录

3-2-3 内核专员对内核会议落实情况的补充审核意见

3-3??主办券商推荐备案内部核查表

3-4??主办券商自律说明书

3-5??公司全体董事、主办券商及相关中介机构对备案文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承诺书 3-6??相关中介机构对纳入股份报价转让说明书的由其出具的专业报告或意见无异议的函 3-7??主办券商业务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及所在机构的执业证书复印件,该复印件需由该机构盖章确认并说明用途

篇8: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职权,是监督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经常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概念、意义、范围、标准及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此项工作进行探讨。

一、概念和意义

规范性文件是指由国家机关制订的,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并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主要包括除宪法和法律外的以下两类文件:一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二是上述文件之外其他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司法解释等。备案审查,指的是前述两类规范性文件在生效之后,按法定期限报法定的机关备案,由接受备案的机关进行分类、存档,在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间,依法对其监督审查的活动。

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价值标准,规范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在最大范围内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其实质就是代表人民参与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事务,使权力的行使不致于脱离民主与科学的准则,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 谋利益。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监督,是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的有效手段,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文件的合法性、有效性,推动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对人民群众来说也是保障合法权益的救济手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自身合法权益,都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来主张和维护权利。通过有效的审查监督,还可以发现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从而督促整改、促进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正确实施。

二、备案审查的范围

根据立法法和监督法的规定,(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所在省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三)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四)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备案;(五)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

具体到市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①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决定、命令;

②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 ③其他规范性文件。

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难界定的问题,比如市政府没有以决定、命令等文体发布但具备规范性文件特征的文件是否备案审查,县(区)人大在人代会期间作出的决议是不是规范性文件,党政联合制发的规范性公文能否开展审查等。我们认为,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来考虑:

1、对于市政府制定的没有以决定、命令等文体发布、但符合规范性文件特征的文件,不应当以文体作为判别标准,应当根据内容将其作为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

2、对于县(区)人大常委会在人代会期间作出的决议,虽然表面上看篇幅小、内容少,但有些决议是对相关报告的评价,同时内容大都符合规范性文件的条件,也应当纳入备案审查的范围;例如: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6月28日通过的关于《临沂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的决定,以及2012年4月27日通过的关于《临沂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决定等。

3、对于党政机关联合制发的、文件内容以政府工作为主且具备规范性文件特征的,如果确有备案审查的必要,可以由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市委汇报,经市委同意后进行备案审查。

三、备案审查的标准

(一)合法性审查

根据立法法、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主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对合法性审查的内容,立法法第八十七条和监督法第三十条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合法性审查包括内容的合法和程序的合法两方面,内容的合法性,主要是指与上位法的衔接,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程序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备案 审查的文件,是否根据法定程序制定、是否在法定时间内公布和报送备案等。

(二)适当性审查

监督法对于规范性文件中哪些属于“不适当”的情形,作出了实体性的规定,并规定对这些不适当的文件或者文件中的不适当内容,有关人大常委会可以予以撤销。具体包括如下情形:

1、超越权限,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组织义务的。按照我国的立法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凡属于上级机关行使的权力,不经授权,下级机关不得行使。凡属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力,未经授权,行政机关不得行使。而且,有些法定权力,行使机关也不得向其他机关授权。超越权限的规范性文件应予撤销,是理所当然的。一是不得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所谓合法权益,就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利益,它包括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权利、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以及其他社会权利。对这些权利,没有法律依据,不经法定程序,任何机关、团体、组织或人员,都不准予以限制或剥夺。依照监督法的规定,如果下级人大或同级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有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定,都在撤销之列。二是不得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无论地方权力机关,还是地方行政机关,都不应违反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任意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定义务,随意增加群众的负担。前些年在某些基层政府中一度发生的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这类规范性文件,当然也在撤销之列。

2、有其他不适当的情形,应当予以撤销的。并不是所有不适当都要予以撤销,而是不适当达到一定程度,应当予以撤销的,才给予撤销。比方说,这些规范性文件未必越权和违法,但从一般常理看,或脱离实际,或显失公平,有损人民的利益和国家机关的宗旨。比如,有的地方不区分城市和农村、新车和旧车,不切合实际地要求所有上路汽车的尾气排放必须达到国际最高标准,不达标的,一律不得上路,违背了客观实际;又如,有的地方规定外地啤酒、香烟等产品不得进入本地销售,或者对外地啤酒、香烟等产品额外征收费用,或者禁止外地到本地收购农产在品,违反了平等竞争要求,造成市场分割。这些都是属于不适当、应当予以撤销的情形。

四、备案审查的程序

(一)规范性文件的报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市人民政府、各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其制定机关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备。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备案报告。应为规范性文件报备机关的正式文件,使用统一制式的文件格式,报告中应当写清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名称、制定机关通过的时间、文件字号、公布日期和施行日期等内容。②公布该规范性文件的公告或者命令。对于没有以公告或命令形式公布、但符合规范性文件特征、制定机关认为需要进行备案的,应当报送文件原件及相关附件。③规范性文件正式文本。应当包括规范性文件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县(区)人大在人代会期间作出的决议应当同时报送相关报告。④规范性文件制定说明。应当包括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必要性、法律依据、规范的主要内容,文件制定过程中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和处理情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和建议等。⑤其他应该报送的材料。主要包括制定该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原件,对重大问题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应当同时报送论证报告、听证报告等。

规范性文件报备时提交的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文本和制定说明等有关文件,应按顺序装订成册后一式十份报送,以便在备案之后开展审查。同时,市政府、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应当在每年的1月底之前,将上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报送审查。

(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

市人大常委会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可以按以下四个环节来处理。①接收。由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接收登记机构(一般为法工委,以下简称接收登记机构),统一接收报备机关报备的规范性文件。②登记。由接收登记机构进行统一登记,登记时应当对报送的材料格式、内容、数量等逐项进行审核,符合规范性文件备案要求的文件进行备案登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要求报备机关补充报送,按要求补充报送到位后办理备案登记。③分送。接收登记机构对报送的规范性文件登记后,应当根据文件内容和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职责范围提出拟办意见,报经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批阅后,将规范性文件分送给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工作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同时分送有关工作机构。④存档。接收登记机构对登记、分送后的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材料,应当按照纸质文本、电子文本 进行分类存放,以便在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内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规范性文件审查采取被动审查和主动审查两种方式来进行。属于被动审查的,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①审查要求或建议的接收。市人民政府、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的,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的,由接收登记机构负责接收,并对要求或建议的相关事项进行登记。②审查要求或建议的审核。接收登记机构应当对收到的审查要求或审查建议进行审核,看是否写明要求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名称、审查的事项和理由等,对于要求或建议内容不全面、诉求不清的,应当要求其重新提出并进行二次审核。③提出办理建议。对提出审查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接收登记机构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在对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送有关工作机构审查的建议,只涉及一个常委会工作机构的,经接收登记机构负责人、常委会秘书长、常委会分管领导同意后,确定具体审查机构;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常委会工作机构的,由接收登记机构提出具体审查机构建议名单,经接收登记机构负责人、常委会秘书长、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同意后,提交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确定具体审查机构。对提出审查建议的规范性文件,接收登记机构应当进行初步审查,认为确有审查必要的,按上述程序分送审查;没有审查必要的,应当向提出建议的组织或个人及时回函说明情况。④开展具体审查。具体审查机构收到送达的规范性文件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在60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并 将审查情况告知提出审查要求或建议的单位和个人。重点对规范性文件开展合理性、合法性和程序性审查,合理性审查主要审查该文件有无制定必要,制定该文件的法律依据,以及是否符合具体工作实际等;合法性审查主要审查该文件有没有超越法定权限,有没有限制、剥夺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义务的情形,有没有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及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相抵触的情形;程序性审查主要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过程是否合法,有没有违反相关的程序。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说明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参加,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⑤审查意见的汇总。由具体审查机构对审查情况进行整理,认为规范性文件存在不适当情形的提出具体审查意见,报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如果是两个以上具体审查机构的,由接收登记机构汇总后报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

对于没有提出被动审查要求或建议、也没有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发现存在明显不适当情形的,可以通过主动审查的方式进行审查。

(四)备案审查结果处理

具体审查结束后,可以分三个环节对审查意见进行处理。①审查意见的形成。由接收登记机构对其审查意见进行汇总后,提出办理意见,经秘书长、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审定后,报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规范性文件有不适当情形,需要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的,应当经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后,以常委会办公室的名义,向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提出修改或者废止该规范性文件的书面审查意 见,由接收登记机构送达;对没有不适当情形、不需要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的,审查处理终结,并由接收登记机构向提出审查要求或建议的单位和个人反馈审查意见。②沟通纠错。对存在法律规定的不适当情形的规范性文件,在接收登记机构向制定机关反馈审查意见后,具体审查机关应当及时与制定机关进行沟通协调,详细说明存在的不适当情况及理由,帮助和支持制定机关在30日内主动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或废止,修改后的规范性文件应当重新公布,并按上述要求报备。③撤销或废止。制定机关在收到审查意见书后,认为规范性文件无需修改或废止的,应当在30日内书面向市人大常委会说明理由。具体审查机构认为制定机关提出的无需修改或废止的理由不充分的,应当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撤销该规范性文件的建议,由主任会议讨论后,提交常委会会议决定。思考篇

监督法颁布实施后,省人大常委会在2008年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同年12月份,召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我市在2010年12月召开全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意见》,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和措施。会后,市人大明确法工委为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并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迅速为法工委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橱等办公用品。各县区也明确了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并积极开展工作。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备案规范性文件36件,各县 区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备案规范性文件93件。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备案规范性文件23件,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备案规范性文件98件。今年以来,共接收市政府、政府办公室备案规范性文件11件,都按规定分送有关委室进行了审查。备案审查的数量在全省的位次是比较靠前的。

围绕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些制度,应该说是大同小异。做好这项工作,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人。当前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法律人才少的现象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开展。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或从法学领域招考工作人员,还要善于借助社会专业力量,使审查环节更加严格,从源头上解决好规范性文件存在的违法或者有失公允的现象。

一是聘请法律顾问。聘请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和法律教育、具有丰富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法律顾问,不仅能解决人大常委会机关法律力量薄弱的问题,还有利于从实践的角度、更深层次地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这样做,不仅能保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公正性、公平性,还能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成立法律咨询小组。聘请离退休司法人员、法律工作者组成法律咨询小组,不仅定期参与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还能为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人大常委会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三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机关专门人员的作用。通过各级人大机关通力合作,可以有效克服专业力量薄弱的问题。以地级市人 大常委会为例,在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时,不仅可以邀请上一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备案审查人员参与,也可以邀请下一级及平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备案审查人员参与。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形成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也有利于工作交流,促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上一篇:以良心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下一篇:初三的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