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反思收录

2024-05-06

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反思收录(精选8篇)

篇1: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反思收录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百度百科: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中文名称 鹳雀楼 地理位置 山西省永济市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064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08:00-18:00(夏 季);08:00-17:30(冬季)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60元

始建时间 公元557年至580年(北周)废毁时间 元代初 复建时间 1997年12月

保护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历史沿革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清初诗人尚登岸写道:“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公元557—571年)宇文护造。”唐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

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云:“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改革开放以来,重修鹳雀楼的呼声日益强烈。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永济市于1997年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的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

约557-571年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鹳雀楼。

约704年前后唐朝才子王之涣游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不朽诗篇。

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

1272年冬元朝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并写下《登鹳雀楼记》。1992年7月永济县召开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初步选定楼址。

199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江泽民题写的《登鹳雀楼》诗原件托山西省委转送永济县委。

1994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到永济视察,现场询问鹳雀楼的重建情况,并察看楼址。

1996年5月,“山西永济鹳雀楼复建工程指导委员会”成立。8月,永济市召开鹳雀楼复建方案修改审定会,从四种仿唐和三种仿明方案中,选定仿唐第三种方案。

1997年12月31日,永济市在鹳雀楼复建工地举行“奠基开工仪式”,副省长薛军等领导为工程开工奠基、剪彩。

1998年3月鹳雀楼复建工作列入运城地区重点建设项目。11月,“鹳雀楼主楼工程招投标”在普救寺进行。

2001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太原视察期间,应山西省委,省政府之请,为鹳雀楼题写了楼名匾额。

2002年6月,“山西永济鹳雀楼旅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303万元。9月19日,鹳雀楼试开放庆典活动与2002山西永济世界情侣月活动同时举行。10月1日,鹳雀楼正式对国内外游客试开放。

2地理气候

鹳雀楼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其所处的山西省永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永济西滨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

鹳雀楼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平均气温-0.4℃,最热月平均气温27.1℃。

3景点景观

鹳雀楼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

1、名楼浏览区。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和名楼中心浏览区。

2、黄河风情浏览区。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馆和柳园。

3、山水浏览区。包括:苍山苍林自然景观区、吉祥如意湖和鹳雀宛。

4、康乐浏览区。包括:蒲津康乐园、唐代马球场和日潭戏水园。

[3]4建筑结构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

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宇文护戌边筑楼”、“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毛泽东主席手书登楼诗”、“江泽民总书记三题鹳雀楼”等名人佳话,都为鹳雀楼增光添彩。鹳雀楼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5文化底蕴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6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08:00-18:00(夏 季)08:00-17:30(冬季)门票价格60元

交通指南 线路一:到永济乘三路公交车到普救寺转车

线路二:到永济乘二路公交车

篇2: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反思收录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篇3: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

①这句描写太阳慢慢下山时的景象。

②这句写在楼上看到黄河奔流远去,眼前仿佛出现了它注入大海的雄伟景象。

③穷:穷尽。这两句写要看到更广阔更远的自然风景,就要再往高处攀登。它也含有比喻的意思。今天我们还可以赋于它以新的含义:要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为人民服务得更好,就必须作更大的努力。

篇4:登鹳雀楼 王之涣ppt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篇5: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一起欣赏这首诗。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鹳雀楼是建在山西省黄河边高阜上的一座三层高楼,它前对大山,下临黄河,居高临下,气象雄伟。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了鹳雀楼。他向西眺望,连绵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西下的夕阳渐渐消失在远山背后;回顾脚下,滔滔滚滚的黄河流经楼下,奔向东方,汇入大海,一去不回。白日、黄河、群山、大海组成的这幅壮丽的图画,使诗人胸襟大开,激情奔放。为了把读者带到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诗人挥笔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

篇6:王之涣《登鹳雀楼》四英译本评析

An Ascent to Stork Hall

The setting sun behind the mountains glows,

The muddy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If more distant views are what you desire,

You simply climb up a storey higher. (徐忠杰译)

On the Stork Tower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 许渊冲译)

On the Stork Tower

The mountain is eating away the setting sun;

Going seawards the Yellow River is on the run.

If you desire to have a good and boundless sight,

Come to the upper storey, by climbing one more flight! (吴钧陶译)

Upward

Westwardthesun,endingtheday’s journey in a slow

descent behind the mountains. Eastward the Yellow River, emptying into the sea. To look beyond, unto the farthest horizon, upward! Up another storey! (翁显良译)

一、专有名词的处理

全诗涉及到的专有名词有两处,一是鹳雀楼,一是黄河。四个译本中,三位译者徐忠杰、许渊冲、吴钧陶采用的都是直译+意译的方法,将鹳雀楼译为stork+hall或者stork+tower, 翁显良则另辟蹊径,未正面翻译名称,而将题目内容整体处理,取其意项,译为Upward!

对于第二个专有名词黄河的处理,四位译者意见基本统一,三位直接采用标准译法the Yellow River,只有徐译在标准译法前又加入了解释性形容词muddy,进一步说明黄河之名的实质,不过徐采用此译主要意图可能并非认为确有解释的必要,而是出于格式上同其第一句setting sun 对仗的考虑。

二、词性、时态、语态的处理

原诗标题《登鹳雀楼》体现了一个登楼观景的动态过程,四个译文当中,徐译An Ascent to Stork Hall当中注意到了这个差别,使用了动词性的ascent, 许译和吴译都使用了介词on引导的短语,意思基本一致,但更强调一种状态,未体现出“登”的含义;翁译使用了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upward,一语双关,一则体现攀登的含义,二则暗合全诗高瞻远瞩、向上进取的主旨,很有创见,只是如同上节所述,作为题目未出现登临之地――鹳雀楼,正文当中也未能提及,似有欠缺。

四个译本正文部分词语词性的分布情况见表一。

阅读全诗不难发现,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景,后两句写意,由景生情, 意韵悠长,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果以汉语断句来翻译,英译也可以是四小句。四位译者基本采用了此思路,这样英译中谓语动词使用4个应该已经足够。观察表二注意到许译最为标准,是4个动词;徐译增加了1个系动词;后两位实义动词使用较多,分别为6个和7个,吴译当中还另有系动词2个。

结合表二各译者特色词汇,将全诗前两句译文进行比较。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四位译者词汇使用差别不大,只是动词上分别使用了 “glows, glows, is eating away, ending”, 原诗此处表达了太阳徐徐落下到夜幕缓缓降临的情景,从时态方面来看,吴译“is eating away”和翁译的“ending” 都很好的表现出太阳逐渐被吞噬的情景, 很符合原文。徐译和许译都使用了glow的一般现在时形式,尽管许译当中又借the setting sun强调景物渐变的过程,但传递的含意还是没有后两位细致。同样在第二句“黄河入海流”中,徐、许仍继续简约路线,用seawards配合flow完成,而吴译用go与seawards 配合并附加了介词短语on the run,翁译采用了更多的特色词汇,继续第一句进行时态的使用,来凸显黄河奔腾气势,且对黄河流向通过 eastwards 一词进行了补充。就意思完整性讲,翁译无疑是涵盖最全的,只是句式也最为复杂。

表三对各译者译作正文部分用词总数和使用词汇分别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三) 各译文字数情况

不难看出,许译是四个译本中,用词最少的一位,只有23词,徐在前两句的翻译中同许基本一致,只是在“sun, Yellow River”两个名词前增加了 “setting, muddy” 这样体现状态的两个形容词,仔细揣摩,这种增词并不冗余,可更好的将隐含意义传递给读者。吴译在第一句的`处理中,同其他人略有不同,原诗当中动作的主语是 “白日”,其他三位都以白日为主写景,而吴译是以“mountain”为主体,尽管白日与山峰的相对关系未发生改变,但这样描写出的景物似乎同诗人当时欣赏到的景色略有差别;而翁译此处过于注重了意思的完整表达,加入了如“in a slow descent ,behind the mountains, into the sea”等解释信息,简练程度远远不够。

在后两句的翻译当中,许译尽管字数最少,但达意是最清楚的。尤其是“欲穷千里目”一句,这是全诗的转折之处。元代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可见此句的重要性。许译直接采用人称代词 “you” 引导简单句,体现了登楼者登高望远的心情;徐、吴两人选择了条件句,句式自然略为复杂;翁译未提及人称,而使用了两个介词短语,效果也不错。该句另一难点就在于如何翻译“千里目”这是一个虚词,许译采用了“a grander sight”而徐、吴翁分别采用了“more distant,good and boundless,the farthest horizon”的表述,“千里”一词尽管在汉语当中是强调距离,但联系全诗,不难发现,此时诗人正在登楼远眺,他看到的应该不仅仅是很远的地方,更应该是广阔而一望无际的大好山水,这样使用more distant,farthest似乎片面强调“千里”的字面意思,不如“grander”展示的画面那样开阔、壮观。翁译的“good and boundless”已经尝试表达其中无限和壮美的意思,不过整体感觉还是表意全面但简洁不足,与汉语绝句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理念相悖。

三、韵律的处理方法

《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写法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全篇对仗。“白日”对“黄河”;“依”对“入”;“千里目”对“一层楼”,非常工整。在四个译本当中,徐、许、吴都采用了诗体,结尾使用AABB韵式,而翁译使用了散文体,这也是他译文字数较多的一个原因。

表四反映了四位译者在辞格使用方面的概况。按照同类汉语诗的要求,许译在对仗方面是最为工整的,几乎没有什么额外之词,而在达意方面又毫不逊色。徐译和许译都使用了 “setting sun”头韵,setting 一词有助于那些汉语为非母语的读者对于该句的理解,为读诗过程中增加了不少音乐美,由于在音节安排上译文采用了最基本、最常用的格式―抑扬格, 明快而形象地刻画出了登高望远的心情,但细看徐译会发现,尽管整个译本都押了尾韵,但在后两句当中韵脚用词并非同一词性,表达上也没有许译简单;吴译的尾韵是比较规整的,只是并未能做到像汉语原诗那样公正的对仗,但也一气呵成,不失为一篇佳作。

结论

四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继承了王之涣极其朴素、浅显的语言,尽管翻译当中各有侧重,有些方面也略有伯

篇7: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百、白、摆、拜)仄声,日仄声,依(依、一、以、易)平声,山平声(平声韵里经常看到),尽(金、*、仅、尽)仄声。第二句,黄平声,河平声,入仄声,海仄声,流平声。三四两句用同样方法也可分辨出平仄来。于是这首绝句的平仄就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根据“1、3不论,2、4分明”的原则,第一句的第3个字的“平”可以为“仄”,这样一来,第4字“平”就成了“孤平”(前后都是仄,孤零零的)。这不容许,于是要“救”,办法是把第5字的仄改为平。成了

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跟律诗一样,韵要押在平声上。这首绝句押的是“十一尤”韵。“十一尤”韵的字数很多,是“宽韵”,常见的如留、流、游、忧、秋、舟、愁、休、头、酬等字都在这个韵里。

绝句在平仄和对仗上是律诗的一半。截取前二联,首句不对仗;截取中二联,全都对仗;截取后二联,尾联不对仗;截取首尾联,全都不对仗。换句话说,绝句的对仗什么都可以。

王之涣的这首绝句,我认为全都对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常作为一句励志的话用得十分广泛。

习作五言绝句一首 秋日咏枫

屋下观枫叶,红胜二月花。

篇8: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反思收录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一】

这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

说到“著名诗人”,并不是说他做诗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一生写诗四万,我们也不称其“著名”),而是说他做的诗非常“经典”,现存其六首诗当中,便有两首顶级绝句,除了《登鹳雀楼》之外,还有那首《出塞》(又名《凉州词》),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壮美的山水图画。其气象毫不亚于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笔法的“随意”、“直白”,又能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相比。《红楼梦》四十八回,香菱论诗道:“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我们有时习惯于另辟蹊径、故作高深,反而把诗句弄得不伦不类、生涩怪病。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来时的路。唐诗的高明就在于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后,诗词中强用生词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纠其实质却十分苍白,还不如一位老农直来直去一吼一哭来得快活!

以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纳兰词时这样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诗贵在清新自然。“汉人”玩儿惯了文字游戏,反而不如“满人”的“返璞归真”了。(当然这话有点绝对)。

而《登鹳雀楼》的高明之处,更是在于结句,不经意间引出了“登高――望远”的哲意来。哲理诗在宋代比较流行,很多文人做诗也力求挖出哲理来,然而“相请不如偶遇”,与其刻意地“编排”,不如自然的流露!

【赏析二】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畅当这首诗在宋代曾获很高评价,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不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赏析三】

王之涣,字季陵,很有才华,他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而且还到过祖国的边疆地区。他的诗作感情充沛,气势雄浑,很受人们欢迎,常常“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谱上乐曲流传,活在人们口头上),可惜流传到现在的太少了,只有绝句6首,《登鹳雀楼》就是其中之一。写的是登上鹳雀楼眺望所见的景色和感受。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的黄河边上。登楼远眺,视野极为开阔。此诗乃作者登楼而作。那是一个日落前的傍晚,诗人登上鹳雀楼,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渐渐西沉,而黄河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滚滚地向大海奔去。

诗的前两句很精彩,写登高所见:极目远眺,辽阔的高原的尽头,日头傍山,就要落下去了(主要写天空);湍急的黄河,波涛里闪烁着落日的霞光,欢快地奔腾着,好一派气势磅礴的画卷(主要写河流)。两句有静有动,从大处写起,描摹入神。

实写几笔之后,作者施展联想的才能,陡然宕出新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眼前的景物阔大壮美,已是异常迷人,但是祖国山河气象万千,神州景色万紫千红,要想饱览美景迭出的万里江山,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站得更高些。写到此处,嘎然而止。登上更高处,观赏到何种景物,作者却是点墨未着,只是唤起读者去想像。

上一篇:诚信善良优秀高中作文下一篇:高三历史阶段特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