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国家希望的民族脊梁

2024-04-14

承载国家希望的民族脊梁(精选5篇)

篇1:承载国家希望的民族脊梁

承载国家希望的民族脊梁

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之难:创作出优秀的主旋律作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采访的最后,印青给主旋律作品下了一个定义:“凡是健康的、向上的,反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作品,把它的定义过于缩小也是不合适的。”

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影视作品或其它文艺作品。通常由统治阶级主导宣传。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提供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作者:点亮人性的灯

白云是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默默的行者,她创作20余年而不归属于任何流派和文学群体,既不“先锋”也不“寻根”,却以独具一格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思想独步中国当代文坛。作家苏童曾这样评价迟子建:“她在创造中以一种超常的执着关注着人性温暖或者说湿润的那一部分,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进入,多重声部,反复吟唱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因而显得强大,直到成为一种叙述的信仰。”[1]近期她的新作《白雪乌鸦》讲述的是发生在一百年前在东北大地上关于鼠疫的故事。作者用其沉静而饱满的叙述,带我们走进了那座灾难笼罩下的城市。

讴歌:灾难中人性的温暖、人性的静美、人人性的呼唤。人性的光芒

灾难之中所体现出的人性,是最真实的人性,是善良的,但是面对灾难的时候,人性也会变得丑恶。灾难考验了人性也升华了人性。

面对灾难,人都渴望逃生,自然世界的一切生命都渴望生存,因此面对灾难,人性所表现出的善良与丑陋都是自己自由的选择。

爱情的绝恋

李咏吟:应该说,神圣、勇毅、人道、强力、信仰、深邃、博大、崇高、无限、豪强等诸多美学概念,足以构成这种民族的精神。西方人盼望已久的“中国形象”,终于,在张承志的文学中诞生了。这是一片神圣的天地,这是辽阔无垠的世界,这是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是不怕死的“中国形象”。张承志塑造出了新的中国形象,不同于阴性中国的形象。

在张承志和鲁迅的眼中,是容不得任何沙子的,他们的感情,绝没有妥协和中立的时候,这正是血性的气质。刚硬,质朴,坦直的情怀和胸襟,顶天立地,浩气凛然,呈现为人格上的崇高

: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当你们感到世风日下没有正义的时候,当你们听不见回音找不到理解的时候,当你们想活得干净而觉得艰难的时候,请记住,世上还有我的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学原则,总是关联着人道主义、理想主义、激情、意志、自由、纯洁、生命等。„„,张承志正是从生命自由原则出发,在他的草原、天山和黄土高原,去确证“自我理想”、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原则和精神的,因而,完全有理由将张承志的作品纳入

到与世界优秀作家作品和交流语境中去,我们会发现,张承志与获奖作家一样,具有真正的民族文化精神理想,并且,在思想和艺术探索上,具有自己独立的文学形式。

灾难中人性的赞歌

灾难中国家希望的呼唤

灾难中民族复兴的呐喊!

篇2: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希望扬帆起航

10月23日,《依古纳西》首演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老驻京办事处举行。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包括来自部分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以及《依古纳西》创作和演出团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几位研究生也旁听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本次活动的策划、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教授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10月22日进行的《依古纳西》首演表达了各自的感想和看法,对《依古纳西》进行了实时、中肯、到位的点评。

著名作曲家羊鸣用八个字评价《依古纳西》:有根,有情,好听,好看。羊鸣回忆起当年老师的教导:创作音乐的是人民而不是作曲家,并对充分吸收民间传统艺术而创作的《依古纳西》表示认可。羊鸣指出,《依古纳西》的演员表演相当成熟,而且演出的灯光、服装、串词都十分严谨,每个节目都能给观众带来震撼。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杨杰宏博士提出,《依古纳西》包罗万象,通过6个章节的设计安排将纳西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支系以及不同的艺术种类都包含在内,体现了纳西族的民族精神、气质和风格,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

著名民俗学家白庚胜指出,《依古纳西》是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坚守民族传统文化,不随波逐流的标志性作品。《依古纳西》以原生态为基本,同时结合了一定的次生态,如具有3D效果的背景视频等现代元素,有传统,有继承,有创造,有发展。

著名舞蹈教育家易国刚着重点评了《依古纳西》的舞蹈部分。易国刚首先指出一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性格等密切相关。纳西族具有朴实、勇敢、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尤其是具有包容性,不排外。例如《依古纳西》中就设计有一段吸收了敦煌舞的反弹琵琶独舞表演和一段吸收了汉族舞蹈的长袖群舞表演,匠心独运,要给予充分肯定。此外,易国刚还提到舞蹈如果没有感情就是空架子,舞蹈要表现民族的情感和生活、劳动以及对未来的想法和梦想,并对《依古纳西》中舞蹈演员富有感染力的投入表演表示赞赏。

著名畫家赵琪围绕《依古纳西》的服饰设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赵琪首先提出,一个民族的服饰风格的形成受到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传统习俗以及对外交流四个方面原因的影响,是有根有据的。《依古纳西》中的服饰设计是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服饰风格而进行的设计,是有根基的设计,不是随意赶时髦的跟风设计。

同时,与会专家也针对《依古纳西》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家李润莲建议在相邻乐章之间增加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带给观众更加轻松的观看氛围。赵琪建议长袖群舞那一段要根据舞台的大小合理安排舞蹈演员人数,以便演员能把长袖充分甩开,提高舞台氛围。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还就其他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纳西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异变,以及丽江城市化进程中纳西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留等。70岁高龄的纳西族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李秀香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东巴舞谱传承的渴望,并邀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到云南当地亲自感受东巴舞谱的魅力,并为东巴舞谱的传承和保护做出努力。和学光教授指出近几年丽江的文化局面不容乐观,传统民族艺术表演受到了商业演出的冲击,如何在愈来愈浓厚的商业气息中坚持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重要问题。白庚胜也提到在丽江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纳西族儿童学习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情逐渐下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篇3:承载金色:理想的脊梁

然而,电影的最后并没有给出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黄晓军却为我们交出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事实上,早在十几年前,黄晓军就曾经应邀参加一期《实话实说》,《左右》的剧情在现实中上演,在场的观众为救人与道德二者的取舍问题激烈争论,黄晓军却以其极具专业水平的判断将这场争论平息。“要救这个孩子,就算没有脐血,也可以用骨髓库的脐血,除此以外还可以做自体移植。”正是凭借着黄晓军准确的判断和高明的医术,最后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同时,也免去了关于一场伦理与生命的道德纷争。

追逐前沿的脚步

1984年,27集的电视连续剧《血疑》在国内播出,半个中国泡在泪水之中。彼时的黄晓军,还是中山医科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也许那时候他还没有太多对死亡的概念,但认真和执着的态度无疑为他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厚的基础。这一股热情,驱使他从中山到北京又去往美国,从硕士到博士再到世界顶尖医学院研究中心从事药物研究,黄晓军不知不觉走到了医学界血液研究的世界前沿。

1990年,初出茅庐的黄晓军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自体去T细胞与单倍型相合骨髓混合移植:1998年,黄晓军率先在国内成功地进行了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力推动了我国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进展及中华骨髓干细胞资料库的建设。2000年,黄晓军率先探索并完成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试验和临床研究,从配型、抗排斥、抗感染、复发等诸环节成功跨越了HSCT领域的最大屏障——HLA不合。

“以前兄弟姐妹之间也只有1/4的人能够找到供者,现在,即使是独生子女的家庭,至少有98%以上的病人能够找到供者。”黄晓军一脸的自信。

这份由内而外的自信,即便在最初遭到国际上一片质疑之时,也不曾打折。黄晓军坦言,在学术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国际会议往往并不代表最高水平,全美年会才是真正世界顶尖。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就像欧洲杯之于足球界、NBA之于篮球圈。1997年,黄晓军被公派到美国的爱因斯坦研究学院学习深造,海外的这段经历促使他形成了临床与实验研究结合的思维方式。

在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际学术界,人们几乎听不到来自美国以外的任何声音。黄晓军却从未因此而怯场,一年,两年,三年……

终于有人意识到跨越HLA不合的巨大潜力。如今的黄晓军,已经连续两年获邀参加全美骨髓年会,与美国哈佛的血液研究人士一起做继续教育。而这绝对称得上是血液研究领域的最高肯定。

“很多人以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错了,十多年前就应该纠正过来了。儿童白血病70~80%能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类白血病80~90%能治愈,其他类型的也至少能达到50~60%治愈率。尽管治疗的过程比较麻烦,经常需要一年两年才能治好,但这跟不能治愈、绝症完全是两种概念。”

这是理想主义者的完胜,对于黄晓军来说,对抗血液病之使命或许仍旧任重而道远,甚至永远没有一个最终的胜利,但这种无畏无惧的执着,却是理想主义者坚持理想之路的根本。

如是知行合一

对于站在与病魔抗争第一线的黄晓军来说,生活的大部分内容都与此相关。但是黄晓军对于自己的定义确是不折不扣的“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对于一切事物都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无论是工作、生活、抑或座驾。作为都市精英的中流砥柱,黄晓军可谓知行合一的典范。而对于座驾的舒适度以及私密性、空间以及驾乘感受,都是如黄晓军一般新都市精英的至真追求。除去忙碌的工作,放松的驾乘环境,以及优雅的空间都能填补生活中的快乐时光。

篇4:承载国家希望的民族脊梁

一、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到位

学校在“希望与生命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凝练出“给希望创造腾飞的翅膀、力量、蓝色的天空”的办学思想。而从学生培养目标上,学校要把西藏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品德)+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专业特长(结合地域特色、我校特点,一生一特长)+创新精神(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1.领导挂帅定全局

为确保西藏内高班建设,北京市各级领导和燕山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在西藏班到来之后,市领导多次走进燕化附中解决困难,问寒问暖,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地方政府领导也亲临我校关心西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燕山工委办事处成立内地西藏班燕山协调工作小组,该小组自成立后多次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学校在建设西藏班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加强管理促发展

培训先行,投石问路。从2010年3月学校被选为西藏内高班散插校开始,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以校长马熙玲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配备了专门人员,做到分工细致、职责明确。随后多次到西藏中学、八十中等学校参观学习,积极参加市教委组织的相关培训。学校先后邀请西藏中学校长等民族教育专家来校做培训,一系列的培训使得迎接第一批西藏生到来的工作顺利完成。西藏教育厅领导也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学校通过外请专家和校内持续培训,在坚持“混合编班”的原则下,汉藏孩子们也逐渐相融相助“一家亲”。

干部选拔,择优选用。管理西藏班责任重大,2011年6月-7月,全校动员,开展了“扬三敢精神”的岗位竞聘活动。经过全校教职工公投等一系列环节,最终选出了西藏部管理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其中西藏管理部张主任曾在新疆工作多年,对民族团结问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度,一接手藏生工作便干得有声有色。

管理到位,无缝对接。为做好藏生管理,学生还未报到,学校就已经提前制定并印刷《北京市燕化附中藏生管理手册》,对学生文明礼仪、日常学习生活、外出活动、安全预案、相关岗位职责等与藏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并逐渐修订完善。学校一方面做好了安全预案,预防偶发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确保不出现一例问题事件。

对藏生,学校不仅有规范的管理,更多的是人文的关怀。尊重藏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杜绝伤害藏族学生感情的事件、言行发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做好藏族学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向西藏教育厅申请了西藏管理教师,专门负责西藏班学生日常管理,与藏生谈心,关心藏生的身心健康,并安排心理老师定期给藏生做心理辅导。到了节假日,校领导和各部门领导都要与藏生共进晚餐,并深入学生宿舍,看望慰问留校的西藏学生。

二、构建民族教育课程,培养未来建设人才

北师大燕化附中承接西藏内高班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利用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优势,帮助西藏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具有初步的科学世界观和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建设骨干,有效地促进西藏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和事业发展。为此,我校西藏内高班确立办学“六一”目标,具体如下。

一是在希望与生命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一套民族教育的工作思路。构建内高班民族教育的管理制度,保障日常教学,丰富节假日生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关注每位学生成才成长。做好工作规划,完善应急预案,及时记录汇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家校合作,注重民族团结,完成教育援藏任务。培养学生干部,组建学生社团,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协调部门关系,加强校际交流,沟通上级领导,广泛宣传教育成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二是开设一套民族教育的特色课程。学校设计了一套民族希望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的支撑和依据。整套课程设计分为两个方面,即政治思想提升课程体系和综合素质提升课程体系。政治思想提升课程体系下设党团课程与人文爱国课程。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包括文化提升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通用技术课程。

三是打造一批民族教育的专家学者。学校主导,西藏部主抓,校内校外兼顾,高端引领,以班主任为核心,全员参与,突出优秀,打造专家,推广成果。

四是培养一批西藏未来建设的优秀人才。开设民族特色课程,在民族教育专家学者的引领下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身心,拓宽学生人文视野,加强民族融合,提升学生文化水平;组建学生会与社团,培养学生管理才能;高考升学达成三个目标,即少数学生考入一流名校,多数学生考入重点本科,全部考上本科院校。

五是提供一个宣传交流的校园平台。全校教师在上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关注下,学校需要全面及时地展现西藏内高办学过程和成果;家长有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强烈需求;学生需要对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全过程的精彩呈现,从而获得成长的自信和满足。基于这三个需求,学校形成一整套的宣传交流平台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即学校西藏部设立“藏生园地”校内板报宣传平台,西藏部管理者以及班主任努力创建飞信微信家校交流平台,学校信息中心积极完善校园网“藏生管理”专版的网络宣传平台,进而建立校友终身互动的校友网宣传交流平台。

六是创办民族特色实验班,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面向全国的民族教育科研实践基地。我校内高班办学前五个目标已基本实现,已成为全国内高班“民族希望”特色办学的品牌学校。建立面向全国的民族教育科研实践基地,既是提升学校民族教育教学水平的内在需求,也是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交流展示的需要,为民族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科研试验,为民族教育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贡献。

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燕化附中自建立西藏班以来,始终立足于培养建设西藏的中坚力量,把藏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狠抓西藏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向课堂要质量。我校坚持“散插班”的原则,三个年级143名西藏内高班学生散插在全校27个教学班当中。为解决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同的问题,高一年级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在校本课程设置上,一方面开发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校本教材建设,认真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案例。另一方面,让藏生融入学校立足于石化特色、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是在课外促发展。针对西藏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压力大的实际情况,节假日、寒暑假,学校为西藏学生单独安排课程,开设了英语、化学、语文、数学和物理五门基础课的拓展训练,做到打牢基础,严格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又注意增强他们的信心,调动积极性。年级部还实行优秀学生与他们“一对一”结对子的办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

三是多彩活动显生机。在西藏新生入校前,我校西藏部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每年的活动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根据每月的具体情况作调整。先后组织西藏班的学生参观了燕山石化公司高新技术展览、北京古文化街、故宫、天安门广场、毛泽东纪念堂等地方,并多次参与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吉林卫视节目的制作。同时,每逢节假日均组织西藏班学生举行联欢晚会,让藏族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和首都人民的深厚情谊。

除了为藏生量身打造的各种活动外,学校还组织了大量的特色德育活动。如篮球文化节、校园足球联赛、周口店远足寻根、中国电影博物馆等。藏汉学生心手相连,一起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一起分享活动带来的成长。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教师承担着引领的重大责任。学校尤其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将承担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干部教师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整体规划,不仅重视理论培训,采取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也让干部教师走出去,多接触民族地区的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干部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辐射校园周边人群

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燕化附中在“希望”教育办学思想引导下,让希望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给全体师生以精神的引领、理想的感召、灵魂的洗礼。

在硬件上,学校通过“希望起点与人才摇篮”、“班级建设与青春风采”、“宿舍文化与生活家园”等八大板块展示学校风采,其中“藏生园地”里不仅有藏生最新的动态,还有藏生的作品。

在软件上,在学校“希望德育”的整体框架下,每个藏生都要制定并实施“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生发展规划。每个年级均有不同的引领目标,高一是“点燃梦想,照亮人生”,高二是“坚守梦想,激励人生”,高三是“实现梦想,成就人生”。在《人生加油站》板块中开设“希望扬帆、自主掌舵、专家导航、老师引领、同学共渡、家长护航、社会助航”等课程板块,激发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积极追求实现生命价值的愿望。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对有入党意愿的藏生从高一开始就为其安排学生党课,加强思想引领。

西藏班建设的良好成果还不断辐射到校园周边,《燕山油化报》多次全版报道西藏班学习生活动态,校园网上“藏生园地”的文章和视频点击率居高不下……学校与北京、天津等地的西藏内高班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切磋研讨,影响力逐步扩大。学校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三年来,北师大燕化附中根据西藏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地域特色,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明确希望办学思路,建构特色课程内涵,依托石化科技,打造校园文化,实现多维成才。以“希望”课程为核心,以“希望”文化为标志,用“希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用文化培育国家栋梁,办好西藏内高班,完成教育援藏任务,为创建具有浓郁石化科技特色的北京市高中民族特色学校而不断努力。

篇5:民族的脊梁

主人公宇文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一生曲折坎坷,有说不尽的辛酸,道不完的苦难。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他的突出贡献和光辉业绩永载科学史册,并深深留在数千万农民兄弟的记忆里。

“三十年前他骑着自行车来到这里,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刚来时自行车是新的,现在自行车早已破旧不堪,骑起来除了车铃不响,所有的部件都叮当作响,堪称上世纪的文物了。他来的时候很年轻,刚在谈恋爱吧,如今变成白发皓首的老人了。”又传言:“他的家人都在北京,他顾不上照看他们。有个女儿是先天性心脏病,没有及时抢救,十二岁时死了。他的儿子十五岁就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伤残了。小女儿十分嫉恨他,父女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就嫁给了个老外出国走了。他的妻子是个林学家,和他一起守在这里,研究土壤,培育苗圃,这里山青了,长成了树林;这里的大地绿了,有了林带,有了果园。后来他妻子病死了,就葬在他实验室的窗前,他日夜厮守着她,每天都要到妻子坟前去兜圈,早三圈,晚三圈,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他们灵魂相通,长相知长相守。”(《大地·后记》)

树有根,水有源。宇文辉一生至死不渝地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心系农民,也是有着深层次社会原因的。他的老家在山西,“那里山高地旱,只长玉米和谷子,一年到头吃窝头”。他上农学院的目的,就是想学到一身真本领,彻底改变家乡穷山恶水的面貌,“让爹娘吃上白馍面条享上福”。大学毕业后,他有幸参加了一百位大学生组成的“实地勘察黑龙岗流域,采点普查黄淮海”的科研团队,并立志使盐碱地上长出绿油油的麦苗,黄灿灿的稻谷,让数千万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父老兄弟吃上白面馍,过上幸福日子。

正是因为心中有理想,所以他才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信念不动摇,不管是风吹浪打,或是艰难坎坷,始终淡泊名利,甘愿清贫和奉献,成了一位老百姓信赖、地方领导倚重、海内外闻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探索和发现,“使土壤的盐碱化、沙漠化得到治理,保证了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稳定、高产,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并为全球的土壤盐碱化治理提供了经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宇文辉无疑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良心和希望的象征。他自觉肩负起了“改天换地”的时代重任和民族复兴的梦想,不计个人荣辱,遑论名利前程,远离京城,抛妻别子,自觉与社会最低层者为伍,乐意和黄沙盐碱结伴,扎根农村30年,将自己的满腔热血,甚至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苦难深重的父老乡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终于使黄沙滩上滚麦浪,盐碱地上泛绿波。可以不无自豪地说,他是知识界的精英和骄傲,是这个时代里最可爱的人,同时也是支撑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

除宇文辉之外,邺头村的党支部书记赵镢头,也是《大地》里闪亮登场的重要人物,他是中国社会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代表。邺头村之所以能成为宇文辉等一班青年科学家首选实验基地,并在这里成就伟大事业,一方面是来自他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与他的努力配合、积极支持和无私奉献密不可分。如果当初不是他力排众议,强行收留了身份不明,且穷困潦倒、生命岌岌可危的宇文辉,也许他早已化为泥土;再言之,如果不是他的百般呵护,将“科学”奉若神明,宇文辉和他的科研团队,很可能一个战役未见胜负便已打道回府,作鸟兽散,自然也不会有后来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经典话语是:“治碱队的老师都是宝贝疙瘩,俺舍出性命也要保护他们!”

以姜子倩、杨蕾、陆怡为代表的城市知识女性,和以叶如霞、秀秀为典型的农村新女性,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她们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勇敢地面对政治风云的变幻、现实生活的跌宕起伏、家庭矛盾的纠葛和心灵的困惑,用柔弱的肩臂擔当起了为人女儿、为人妻子、为人母亲和科研后勤生力军的重任,无怨无悔,而且样样做得都很精彩,巾帼不让须眉。总之,她们的形象是丰润饱满,光彩照人的,为新时代划下了浓浓的一笔,乃后世之楷模。

成就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个人英雄主义固然很重要,但集体精神、团体意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强调个人,突出强者的同时,也没有忽略对每一个参与者的描述。读完小说,人们还会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懂得了农业科学家的艰辛和不易,懂得了他们对土地的眷恋和钟情,懂得了他们为了让人类吃饱肚子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从他们平凡、朴实的品格中懂得了伟大的崇高。”

上一篇:重庆市石宝寨导游词下一篇:明达小学招生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