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原因

2024-04-07

故障原因(共10篇)

篇1:故障原因

硬盘故障信息

硬盘是电脑系统中用来存放数据的载体,在电脑启动过程中,由于操作系统一般安装在硬盘上,所以必须从硬盘读取系统启动文件来启动操作系统,因此当硬盘出现故障时,电脑常常会因此而不能工作。

导致硬盘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硬件和软件设置两个方面。

1.硬盘物理故障

硬盘物理故障也即硬件故障,是由于硬盘自身的机械零件或电子元器件损坏而引起。剧烈的震动、频繁开关机、电路短路、供电电压不稳定等比较容易引发硬盘物理性故障,

这种情况由于硬故障维修要求的基本知识及维修条件较高,所以一般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解决,一般无法自行维修。

2.硬盘软故障

硬盘软故障即硬盘数据结构由于某种原因,比如说病毒导致硬盘数据结构混乱甚至不可被识别而形成的故障。一般来说,主板BIOS硬盘自动检测(IDEAUTODETECTION)功能能够检测到硬盘参数,均为软故障。

相对于物理故障来说,硬盘软故障更容易修复些,并且对数据的损坏程序也比硬盘物理故障来得轻些。一般情况下,硬盘在发生故障时系统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些提示信息,可以按照屏幕显示的提示信息找到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解决方案。

篇2:故障原因

1、硬盘的连接或设置错误

硬盘的数据线或电源线和硬盘接口接触不良,造成硬盘无法正常工件、在同一要数据线上连接两个硬盘,而硬盘的跳线没有正确设置,造成BIOS无法正确识别硬盘。

2、硬盘供电问题

硬盘的供电电路如果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导致硬盘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硬盘不通电、硬盘检测不到、盘片不转、磁头不寻道等故障。供电电路常出问题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线柱、滤波电容、二极管、三级管、场效应管、电感、保险电阻等。

3、接口电路故障

接口是硬盘与电脑之间传输数据的通道,接口电路出现故障有可能会导致检测不到硬盘、乱码、参数误认等现象。接口电路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是接口芯片与之匹配的晶振损坏、接口插针断裂、接口排阻损坏。

4、磁头芯片故障

芯片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磁头不能正确寻道、数据不能写入盘片、不能识别硬盘、有异响等故障现象。

5、电机驱动芯片故障

用于驱动硬盘主轴电机和音圈电机。现在的`硬盘由于转速太高导致芯片的发热量大而损坏。据不完全统计,70%左右的硬盘电路故障是由芯片损坏引起的。

6、硬盘坏道

硬盘由于经常非法关机或使用不当造成坏道,导致电脑系统文件损坏或丢失,电脑无法启动或死机。

7、硬盘引导区损坏

由于感染了引导型病毒,硬盘的引导区被修改,导致电脑无法正常读取硬盘,此故障通常提示lnvalid partiton tabel信息。

8、硬盘被逻辑锁锁住

由于被“黑客”攻击,电脑的硬盘被逻辑锁锁住,导致硬盘无法正常启动。

9、分区表丢失

由于病毒破坏造成硬盘分区表损坏或丢失,将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10、其它部件损坏

篇3:故障原因

1. 机械损伤

由于电缆安装时造成的机械损伤或安装后靠近电缆路径作业造成的机械损伤。大部分机械损伤短时间内无法发现, 而是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损伤部位的破坏才发展到铠装铅皮穿孔、潮气侵入而导致损伤部位彻底崩溃形成故障。

2. 电缆表层腐蚀

电缆表层腐蚀又分为电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如果电力电缆埋设区域附近有强大的地下电场 (如电力机车附近) , 往往出现电缆表层铅包腐蚀致穿的现象 (电腐蚀) , 导致潮气侵入, 绝缘破坏。同样电缆埋设路径有酸碱作业或煤气站的苯蒸气, 都会造成电缆铠装和铅包大面积长距离被腐蚀 (化学腐蚀) , 从而使电缆出现故障。

3. 地面下沉

电缆穿越公路、铁路及高大建筑物及山地时, 由于地面的下沉而使电缆垂直受力变形, 导致电缆铠装、铅色破裂甚至折断而造成各种类型的故障。

4. 电缆绝缘物流失

电缆地沟凹凸不平, 或电杆上的户外头, 由于电缆的起伏、高低落差悬殊, 高处的绝缘油流向低处而使高处电缆绝缘性能下降, 导致故障发生。这类故障主要发生在油浸纸电缆和不滴流电缆。

5. 长期过负荷运行

由于过负荷运行, 电缆的温度升高, 尤其在夏季, 电缆的温升经常导致“电缆薄弱处和接头处被击穿。”

6. 振动破坏

铁路轨道下运行的电缆, 由于剧烈的震动导致电缆外皮产生弹性疲劳而破裂, 形成故障。

7. 施工问题

不按技术要求敷设电缆往往会留下隐患, 如临时的改变设计走向、沟道结构及野蛮施工等都是形成电缆故障的重要原因。

8. 电缆接头

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做接头, 使接头封装物内混入水蒸气而达不到运行要求, 久而久之往往形成闪络性故障。

二、电缆故障性质判别及故障查找步骤

电缆故障寻测包括两大步骤:粗测和精测。粗测的方法很多, 主要有电桥法、低压脉冲法、高压闪络测量法等, 测量出故障点的大概范围。精测主要是查找清楚电缆的路径和埋深, 进而找出故障点的精确位置。

1. 故障性质判别

对故障性质的分析是选择测试方法的唯一依据。因此, 首先要清楚电缆的故障都有哪些种类和特征。

电力电缆故障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为电缆导体损伤产生的故障, 一般表现为开路或断线故障;第二类为相间或相对地之间绝缘介质损伤产生的故障, 这类故障一般表现为低阻、泄露性高阻和闪络性高阻三种情况, 具体定义为:

(1) 开路故障:如果电缆绝缘正常, 但却不能正常输送电能的一类故障可认为是开路故障, 如芯线似断非断、芯线某一处存在较大的线电阻及断芯等情况。一般单纯性开路故障很少见到, 多数表现为低阻或高阻故障并存。

(2) 低阻故障:如果电缆绝缘介质损伤, 并能用“低压脉冲法”可测试的一类相间或相对地故障称为低阻故障。电缆故障点绝缘阻值 (相间或相对地) 的大小不是判断此故障为低阻故障的微一标准。低阻故障一般与测试仪器的灵敏度、测试仪器与被测电缆的匹配状况、被测电缆的型号 (或衰减状况) 、故障点发生的部位以及电缆故障点到测试端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3) 泄露性高阻故障:电缆绝缘介质损坏并已形成固定泄漏通道的一类相间或相对地故障。表现为电缆做预防性试验时其泄露电流值随所加的直流电压的升高而连续增大, 并大大超过被测电缆本身所要求的规范值, 这种类型的故障称为泄露性高阻故障。

(4) 闪络性高阻故障:未形成固定泄漏通道的一类相间或相对地故障。电缆的预试电压加到某一数值时, 电缆的泄露电流值突然增大, 其值大大超过被测电缆所要求的规范值, 这种类型的故障称为闪络性故障。

2. 电缆故障类型的确认

(1) 开路故障, 通过用脉冲法测量分别在电缆两端测各相长度并与电缆档案资料比较来判断电缆是否存在开路故障

(2) 低阻故障, 用脉冲法测量相间或相对地的波形, 若有与发射波反极性波形, 可判断电缆有低阻故障 (接头反射波小于低阻反射波) , 低阻故障一般小于几KΩ。

(3) 泄漏性高阻故障, 首先用MΩ表测得相间或相对地电阻远小于电缆正常绝缘电阻 (一般在数KΩ至几十MΩ) 可判断为电缆有泄漏性高阻故障, 然后做流耐压试验时, 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连续增大, 并远大于允许泄漏值。

(4) 闪络性高阻故障, 直流耐压试验时, 当试验电压大于某一值时, 泄漏电流突然增大, 当试验电压下降后, 泄漏电流又恢复正常, 可判断为电缆有闪络性高阻故障。

三、电缆故障查找遵循步骤

(1) 了解电缆的基本情况, 包括:

电压等级:通常测试电压应不超过该电缆预防试验电压值。

介质: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 与导体无关。

封装方式:所有国内、外仪器均只能测试两芯 (同轴) 或两芯以上结构的电缆。

(2) 用“脉冲法”校电缆的全长, 电缆标注长度与测量长度应吻合或相近。同时可观察电缆三相波形的差异, 分析出开路或低阻故障。

(3) 判断故障性质, 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故障粗测。

(4) 查找电缆的正确走向及深度 (桥架、沟道电缆可省略)

(5) 精确定位:在粗测范围内电缆正上方定位。

(6) 误差分析:总结测试中的得于失, 以利提高。

四、总结

本文简要阐述了输电线路故障的原因和查找方法, 本着预防为主, 处理及时的思路, 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点, 并处理故障, 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电力企业应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 建立电缆电子化档案管理, 优先采用新的材料及工艺, 加强科学化管理也是减少或消除电缆隐患行之有效的办法。

摘要:随着内蒙古电网外送能力的增加和不断新建的输电线路, 电力电缆在电网中的大量使用, 电缆故障率明显提高, 如何在很短的时间里快速、准确的寻测出故障点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尤其是对重要输电线路或用户, 长期停电将造成重大隐患或损失。因而尽快确定故障位置, 恢复正常供电往往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查找,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郭秀慧, 李志强, 钱冠军.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的新措施[J].高电压技术.2005 (07)

[2]胡毅.影响送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问题及对策[J].高电压技术.2005 (04)

篇4:故障原因

[关键词]传动轴;中间支承;传动轴凸缘;万向节十字轴

前言:新岭煤矿是露天煤矿,生产运输方式是采用汽车运输。全矿有運岩石车辆25台(北京中环:15台、豪威:10台),运煤车辆4台(豪沃)以及生产服务车辆22台,总计达47台车辆。减少车辆故障,使车辆在完好技术状态下运行,是确保新岭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

汽车传动轴的功能,是将不同心的部件连接起来并传递动力。一般说来,各部件的连接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在工作时,不断改变相互位置,传动轴是传递扭矩的,它同时解决了各连接部件不同心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距离不断变化的问题。当两个部件(发动机与变速器或变速器与后桥)发生相对位移时,它们仍然能够继续转动。

传动轴的常见故障有:传动轴、万向节和花键松旷;传动轴不平衡以及万向节十字轴及轴承过早磨损等。

1、传动轴不平衡、发响

1.1故障现象

车辆传动轴的不平衡,在行驶中会出现一种周期性的声响,车速度越高,响声越大,达到一定速度时,车门窗玻璃、方向盘均有强烈振响,手握方向盘有麻木的感觉。脱档行驶振动更强烈,降到中速,抖振消失,但响声仍然存在。

1.2故障原因:

传动轴弯曲、凹陷,运转中失去平衡;传动轴安装不当,破坏了平衡条件,或原来安装的平衡块丢失;各连接或固定螺栓松动;曲轴飞轮组合件动不平衡超差;万向节十字轴回转中心与传动轴不同轴度超差;传动轴花键套磨损过量。

1.3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传动轴不平衡,危及安全行车。如果出现传动轴不平衡的故障,可以采用下述方法判断:将车前轮用垫木塞紧,用千斤顶起一侧的中、后驱动桥;将发动机发动,挂上高速档,观察传动轴摆动情况。观察中注意转速下降大时,若摆振明显增大,说明传动轴弯曲或凸缘歪斜。传动轴弯曲都是轴管弯曲,大部分是由于汽车超载造成的。运岩石车辆由于经常超载运行,传动轴弯曲断裂的故障较多。更换传动轴部件,校直后,应进行平衡检查。不平衡量应符合标准要求。万向节叉及传动轴吊架的技术状况也应详细检查,如因安全不符合要求,十字轴及滚柱损坏引起松旷、振动,也会使传动轴失去平衡。

2、传动轴万向节十字轴及轴承过早磨损的原因及处理

造成节十字轴及轴承过早磨损的原因有:传动轴失去平衡;长期缺油,轴承润滑情况不好,油咀被堵塞;装配轴承时两端面间隙未按要求装配。过紧,转动时发热使滚针退火磨损;过松,转动时旷动冲击,使轴承早期磨损。

传动轴万向节故障主要是轴颈和轴承磨损及各轴颈出现弯曲变形,造成其十字轴各轴中心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或相邻的两轴中心线不垂直。由于万向节十字轴轴颈和轴承磨损间隙过大,十字轴在运行中产生晃动,使传动轴中心偏离其旋转中心线,使传动轴产生振抖现象和运行中传动轴发出异常响声的现象。磨损主要是缺少润滑引起的。

万向节十字轴轴颈和轴承的磨损,不应超过0.02---0.13mm,一般保持在0.01mm左右。如超过0.13mm,就产生传动轴振抖和发响现象。如果十字轴轴颈磨损出槽,槽又很深应进行修理或更换。如果采用堆焊和镶套处理,还要进行热处理和磨削加工。加工后要求各轴颈的不圆度在0.01mm,锥度(20米长度上不能大于0.01mm)。要检查相邻两轴线的垂直度,一定要保证垂直。加工修理后各轴颈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车辆行驶时,由于扭矩传递的方向一致、十字轴的受力方向也一致。久而久之,造成十字轴轴颈的单边磨损,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字轴受力的一面便会磨损加大,起槽以致于松旷发响。可以采取将十字轴在相对于原先位置转动90o再使用,这样可以延长使用时间。在组装时应注意将有油嘴的一面朝向传动轴,万向节叉应在十字轴上转动自如,不应有卡滞现象,也不应出现有轴向的间隙。在平时保养中应勤注润滑脂,防止由于缺少润滑脂造成十字轴轴颈和轴承的磨损。

3、传动轴、万向节和花键松旷

3.1故障现象

汽车起步时,车身发抖并能听到“咯啦、咯啦”的撞击声;当车速变换或高档低速行驶时,也有撞击声。

3.2故障原因

造成传动轴万向节和花键松旷发响的原因如下:传动轴各凸缘联接螺栓松动;长期缺油造成万向节十字轴及滚针磨损松旷或滚针破碎;传动轴花键齿与万向节滑动叉花键槽磨损松旷;变速器第二轴花键齿与凸缘花键槽磨损过度;中间轴承吊架固定螺栓松动。

3.3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车行驶中突然改变速度时,总有敲击声,多半是个别凸缘或万向节轴松旷。可以用手上下或圆周方向晃动传动轴来检查;放松手制动,用手晃动制动盘,如有松旷量,表明变速器第二轴花键轴与凸缘花键槽磨损松旷;起步行驶中,始终有明显响声且有振动,表明中间轴承支架固定螺栓松动严重;起步和变速时发响,高档低速行驶时更明显,多半是中间轴承松旷或花键轴与花键配合松旷;上述故障严重时应拆检修复。

传动轴花键副的早期损坏,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原因:花键轴端部的堵塞,在车辆运行中损坏,油污、杂质进入加上润滑不良,早期损坏;个别传动轴制造质量问题造成损坏;润滑不足。

4、传动轴螺栓易松动的故障原因

传动轴螺栓松动的故障表现是螺栓松动后,重新拧紧不久,又出现了松动。引起传动轴螺栓松动的故障有以下原因:

4.1传动轴不平衡,造成传动轴运转中发生抖动,由于抖动而导致传动轴螺栓松动。由于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只作简单的紧固,使用不长时间又出现了松动。

4.2传动轴的连接件不符合要求,凸缘上的止口直经不符;凸缘螺栓孔的内经过大;使用不合格的传动轴螺栓等。上述这些不合格的配件会使配合间隙过大。当发动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受剪切力的螺栓在孔中产生摆动,螺栓出现易松动现象。应特别提出千万不能使用普通螺栓。

作者简介

张广新(1959-)男,工程师,1983毕业于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专业,现工作于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岭煤矿运输区,从事露天运输管理工作。

篇5:显卡故障是什么原因

接触不良,这是由于显卡与主板上的AGP插槽接触不良造成的,一般拔插一次显卡或者清洁显卡的金手指部位就可以排除故障。

驱动程序故障。进入系统后显卡显示不正常,一般是由于驱动程序没有安装正确或者是驱动程序出错造成的,只需重新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解决故障。

显卡故障

超频故障。有时利用超频软件对显卡进行超频而造成显卡无法正常工作,这时需要使用超频软件的快捷键恢复到显卡的默认工作状态。

显卡工作不稳定

故障现象:购买的新显卡在使用时不稳定,经常出现死机现象,

故障分析和处理:显卡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新显卡不断上市,而新显卡的功耗也在不断增大,如果显卡工作时不能得到稳定充足的电流,也会造成显卡工作不稳定,从而导致死机。

如果主板上有可以独立提供AGP总线电源的电路,尽量将显卡的电线连接到上面。有些主板在BIOS里有调节AGP电压的选项,可以尝试适当提升AGP的电压来增强AGP显卡的稳定性。

显卡散热不良引起花屏

故障现象:一台计算机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花屏现象。

篇6:常见镜头故障原因及维修

这个网页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镜头病症,并针对每种病症说明医治或预防的原则。但是实际上的病况可能比这里说明的更复杂,还是要看实际的状况来对症下药。此网页主要是给一些想自己修镜头的【勇者】参考,已经很有经验的朋友就不必看了。

发霉

发霉是最常见的镜头病症,发霉的原因是存放不当,很多人喜欢将相机镜头放在衣柜里面,其实衣柜里面是最不适当的相机存放场所,衣柜里面其实湿度是很高的。开始发霉的时候,玻璃上看来好像有细细的丝状,渐渐扩散,如左图 A、C;发霉严重时整个镜头都是霉丝,如左图 E。

如果没有镀膜的老镜不大会发霉,即使发了霉也容易清理。镜头的镀膜是一些金属氧化物或是卤化物,当然现代镜头镀膜的配方复杂,有些机密我们也无法清楚了解,不管是什么成份,反正是一些化学物质,而霉菌附着之后就会吃掉这些化学物质,不严重的时候可以将霉菌清掉,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但是有经验的人还是看得出来。发霉严重的时候,有时会把镀膜吃光,也就是说清理掉霉菌之后,会发现发霉的地方镀膜都不见了,像左图 D 就是镀膜都不见了。有时即使镀膜还在但是已经变质,如左图 B,如果镀膜看来黄黄的那样,基本上那块地方的镀膜已经没救了。

不要以为发霉清掉就好,因为发霉处的菌丝会吸附空气中的水气等等物质,最严重的时候,霉菌与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灰尘混合作用之下,会在镜片表面形成一层硬硬的、雾雾的,类似沈淀矿物质的东西,如左图 F,这种情形镜片就报销了。这种雾化能否清理要看运气,如果很薄的话,用牙膏磨一下也许就磨掉了,但是镀膜大概都毁了,严重的时候,即使用牙膏磨掉了,但是镜面上可能也会留下一些磨痕,这样的镜头大概只能留着拆零件。

要预防发霉就是要保持干燥,现在的电子式干燥箱很便宜,最小的一千多元就可以买到,调整在相对湿度 45-55 之间就好。至于已经发病的怎么办,如果只有一两个小点,可以先不管,拍逆光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耀光而已,但是要放到干燥箱中,不要让霉菌继续生长,如果已经有丝状,那就洗吧,自己练功自己洗,如果没胆子就花钱吧。如果是已经有沈淀物的那种雾化情形,就大胆的给他拆下去吧。

发了霉要早处理比较好,因为霉菌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会与镀膜作用,即使放在干燥箱里面,霉菌并没有死亡,那些分泌出来的化学物质也仍然在里面,还会继续腐蚀镀膜。一般说发霉不严重无须处理,那只是由荷包的角度出发的,由保养的观念看应该要马上处理。

脱胶

脱胶也是很常见的镜头毛病,几十年前因为镜片与空气的接触面会造成反光,所以会尽量将镜片黏合以便减少空气-玻璃的接触面,近年也会因光学设计的关系,继续使用一些黏合型镜片,但是这些黏合型的镜片常常会发生黏合胶变质,或是脱胶,脱胶轻微时,仔细看会有一些很细小的点状痕迹,不仔细用放大镜看,有时会以为是发霉,如左图 A,此时逆光会发生反差降低。蓝色框中放大看,仔细看会发现有许多小点,如左图 B,如果 B 的蓝色框中再用放大镜看就变成很多明显的小白点,如左图 C。更严重一点白点就会变大,变的明显,有时会看起来像汽水。有时黏合胶会变质,变成整片白白雾雾的。

不管怎样,脱胶或是黏合胶变质都很麻烦,因为医治的方法是将镜片分开,再重新黏合,但是笔者自己也没有这个功力。三十年前是说要将镜片泡在溶剂里面,再用阿拉伯胶(一种树脂)黏合。以前用旧的变质的小天文望远镜片试过,可以用丙酮溶开,但是黏合的时候很难,还是留了一堆气泡。即使可以黏合,但是镜片间距离可能无法与原来相同,对画质难免会造成不良影响。

脱胶的问题很难避免,有时与原来的材料质量有关,存放条件只要不受热应该还好,像笔者的镜头存放条件都一样,但是就是有一两只镜头变质了。

这是另一种典型的脱胶,黏合的镜片脱胶后会出现两个没有镀膜的面,因此脱胶的部份会产生强烈反光,透光率也因而降低,由左图中可以看到脱胶的部份比较暗,表示穿透的光线减少,而右图中则可以看到脱胶的部位与其他有镀膜的面相比,反光强烈许多。比较有趣的是,似乎三、四十年前的老镜头脱胶时比较常看到这种情形,而近一二十年的镜头脱胶则是气泡状的脱胶。此种面状脱胶,其实还可以拍,只是透光率会有些不均匀,但是分辨率影响不大。有只 Leica 135/2.8,虽然脱胶,但是分辨率还是胜出,不像一些近代镜一脱胶就是一堆点状像气泡的东西,拍起来雾雾的。

镜片变质

有些老镜片玻璃使用了一些特殊化学元素,久了会变黄,这是变质的一种,此种问题似乎无法

预防,但是在数字相机上,有时因为自动白平衡的关系,可能根本看不出来镜片变黄。

另外反射镜因为有些面是镀了薄薄一层金属,久了会氧化,左图是一只 Sigma 400/5.6 的反射镜氧化的状况,因为反射面很大,所以局部有些氧化,拍出来暂时还没有明显影响。反射面的金属氧化,理论上可以拆出来清洗重新镀,但是那样很麻烦,也要不少钱,不如买新的算了。

另外一种变质是镀膜变质,镀膜有时即使没有发霉也会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作用而变质,这与材质有关,一般副厂镜变质的机会比原厂镜大,一分钱一分货,至少笔者自己的经验是这样。这种变质有时看起来与发霉造成的变质很难分别,不过如果从来没有发过霉,但是镜片雾掉了,多半是镀膜变质,不过不管什么原因,镀膜一变质,大概镜头就没什么价值了。

如果是轻微的镜片变质,不管是因为发霉造成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甚至是镜片敲到了,敲了一个点;反射镜氧化掉了,反正是点状的变质问题,都可以用一个绝招,就是把变质处用黑色签字笔点掉,天文望远镜也是一样,这样至少不会在逆光时造成耀光。不过如果坏掉的地方太大就不必了,总不能把镜片的 1/4-1/5 都涂黑吧。

镀膜磨损

镀膜磨损也是常见的问题,不过这是不爱惜镜头的人才会发生的事情。一般而言,爱惜镜头的人多半会在镜头前面加个

skylight 或是 UV 之类的保护镜,但是有些人又说那样会影响色彩;不过我是觉得除了拍正片,我实在不很相信那些影响用肉眼看得出来,即使用正片恐怕影响也有限。其实也很简单,自己拍拍看有没有影响,不满意就不要用。

加了保护镜是可以保护镜片,保护镜擦坏了就换一片,不会太贵。但是镜头前镜片擦出痕来(像左图)就很难医治。虽然大致看来没问题,可是用微距镜配合灯光的反光还是可以看到许多细纹,这样的细纹其实对拍照的影响真的很有限,也许逆光的情形看得出来,但是那样的机会很小。磨出细纹其实对心里影响的层面可能比较大。

要预防镜片镀膜的刮伤当然是尽量使用保护镜,此外不管有没有保护镜,除非是记者上山下海,否则有些地方有些喷漆、灰尘很大的地方等等,尽量不要去拍吧。真的要擦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太用力,应该先用吹气球将灰尘吹掉,再用拭镜纸轻轻擦,确定没有灰尘才能比较用点力道。

光圈失效

这是一只 Zeiss 镜头,这是光圈机构,有许多零件,如果有螺丝或弹簧等其他零件松脱,光圈当然就不能正常运作,或者会有误差。

这是另一只 Zeiss 镜,光圈组件中有一根弹簧(红线旁),如果用久锈蚀了,可能会断裂,如果弹簧断裂,当然也无法正常运作。一般而言镜头中控制光圈的弹簧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要缩起来,另一个是要将光圈保持在最大光圈以便对焦,但是如果是那种很老的全手动光圈镜头就没有弹簧的烦恼。

这是一只广角镜,里面的光圈松了,脱离了原来的位置。后来拆开拨弄了一下使他归位就好了。这种情形常常是受到撞击导致。

当然如果光圈叶进了油也会导致收放迟滞,因为光圈叶很薄,油一进去就会将光圈叶黏住,不易开阖,甚至无法动作。此时只要拆开清洗即可。像左图就是油将光圈叶黏住,但是此镜为手动镜,在实际使用时并没有问题,只是有些反光会造成耀光。

镜头应该避免受热,受热会造成黄油渗漏,所以镜头不要放在车里面晒太阳。

对焦过紧

左图是对焦机构中的复螺纹结构,如果镜头遭到撞击,会导致零件变形,当然也就无法转动,此外复螺纹中有许多黄油,有些质量不佳或是长期受热等等,黄油有时会结成硬块,有时有灰尘沙粒进到这些复螺纹中也会卡死。有些镜头的对焦松紧度是可以调整的,如果过紧也可能是调松紧的机构偏移。

对焦过紧一般都需要拆开清理、校正或调整,如果撞击变形,有时很难校正回来。对焦过紧时就不要再去用暴力扭转,有时越转越紧就毁了也不一定,如果有沙子的话千万不要去转它,转过度会将螺纹磨损,磨松了就无法修理了。对焦环太紧也不宜上油,因为对焦环机构藏在里面,上黄油根本碰不到,液体的油固然可以上进去,但是容易造成渗油,当油渗到光圈叶的话,那就麻烦了,因为镜头的光圈叶一般都在最核心的地方,要拆光圈叶来清理的话,一般都几乎要全部拆开。而有些镜头的光圈叶控制机构是调好后就固定住了,要拆可能还要整个泡在溶剂里面,非常的麻烦。

漏油

像左途中右边的框中,黄油渗漏出来,有时一点点渗漏并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漏到其他不该有油的零件中就很麻烦,漏油只能拆开擦洗。

一般漏油都是油的质量不良或是受热使油融化,手上有许多原厂镜,用了快 35 年,可是没有一只漏油,而副厂镜则有好几只都有渗油现象。

有人说黄油受热会融化,而太干燥则会使黄油干掉,笔者不认为这是对的,黄油沸点很高,一般空气再干燥也不应该会挥发,一般黄油会变干多半是受热使其中较低沸点的物质挥发掉,即使单纯的低沸点物质挥发也不会失去润滑作用,蜡的沸点比黄油高,但是仍然很润滑,失去润滑作用的黄油多半变质的比较多,而不单纯是挥发的问题,相机中小零件用的较低沸点的润滑油比较可能挥发干燥。

无限远无法对焦

对焦机构一般都会有固定螺丝,一点点松脱时会造成转动对焦环却无法调焦,轻微时会时好时坏,左图是 Pentax 的标准镜,有三只调焦螺丝,如果很松的时候会无法调焦。一般这种地方很少松脱,因为原厂在出厂时几乎都会用胶把螺丝固定一下。有些朋友是镜头送修之后发病,那表示可能是师傅没锁紧,甚至是忘了锁紧。

并不是每只镜头都有无限远的调整机构,有些老镜根本是调好之后就用螺丝或其他的方式固定死了,此种镜头不会用一用就发生无限远无法调焦,但是也可能固定的机构松脱,此类镜头在维修时只要移动了无限远位置,就很不好装回,要花很多时间。另外有些变焦镜的无限远位置则只是靠调整最前方的镜片组来调整,所以有时变焦镜万一无法调到无限远,可以看看是否最前方的镜片固定环松脱。

镜头脏污与镀膜伤害

镜头另一种常见问题是脏污,脏污的来源可能为环境,但是最常见的是自己的手,手指上都会分泌油脂,碰到镜头就是一个痕迹,像左图A是指纹,如果是保护镜,可以用干净的卫生纸加一点【呼吸的湿气】,也就是对着镜片哈一口气,会有些凝结水气比较容易擦掉,但这当然是非正规的擦法,不是很严重最好还是等回家再处理。有朋友问镜片刮伤与脏痕如何分办,有时不好分辨,但是大部分的情形是脏污大致是整片的,但是镀膜的刮伤常常是看起来有细丝状,但是细丝以外的地方反光是光亮的。

在条件许可时还是应该使用擦镜头的专用药水,用长纤维的拭净纸来擦拭,比较正规的擦法是由中央环状向外擦,拭净纸擦过就不要重复使用,理论上最好不要用溶剂,这是比较正规的说法。不过笔者自己用什么擦呢?报告各位,本人从来是用去渍油、酒精、镜头水等等手边有什么用什么,有时懒惰就用卫生纸沾着这些溶剂来擦,有油脂就用去渍油效果最好,水溶性的污物我就用镜头水或是酒精,发霉则用酒精擦完再用去渍油,不过从来也没有哪只镜头这样擦坏的,从三十年前玩的天文望远镜头、旧货摊买的旧镜头等等到现在都一样。不过您如果学我这样擦,擦坏了不负责。

现在的镜片有一点要注意,目前有些非球面镜是用塑料镜片,有人说是用 polycarbonate,也就是 PC 材质,塑料镜片再怎样还是没有玻璃硬,比较怕刮伤,所以一般最外面的镜片大概不会是塑料镜片,但是自己擦镜头,最好到网站上查查资料,看哪一片是非球面镜,那片通常是塑料的,擦得时候绝对要小心,不要刮伤。不要以为只有抛弃式相机用塑料镜片,小数字机、单眼机等等都可能使用塑料镜头,现在的铸模技术已经很好,可以制造出至少用肉眼很难分辨的镜片,也可以在塑料镜片上镀膜。

落水

相机落水要看掉到哪种水中,【先关电源】,如果是干净水,可以先将水甩干,再用不超过 50℃ 的温度烘干,如果是电子机,有时很难医,除非马上拆开医治。因为电子机里面有许多软性的电路板,而且往往有好几层迭在一起,迭在一起的地方很难用烘干的方法来解决,因为吸附在两层之间的水分很难去除,当然隔很久也是会干,但是附近的电路板会腐蚀。如果无法在落水后立刻医治,有人是说要先放在水里泡起来,等能处理在拿出来处理。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做个实验,泡一根钉子在杯子里,隔一阵子看是水面容易锈还是水中的容易锈?当然是水面容易锈,所以有人说无法马上处理最好还是泡起来。笔者是认为可以泡起来,但是最好泡开水,因为开水中的溶氧比较少。无论如何落水机就要有死马当活马医的心里准备,要医最好整个解剖来烘干比较好,相机中密密麻麻的零件有许多缝隙以及转轴,还有交迭光圈、快门叶片,不拆开很难烘干,万一没烘干就开电源,可能一短路就真的毁了。

至于镜头如果水进到镜片间隙,就必须整个拆开擦洗了,如果没有电路,一般镜片大概都可以医治,手上有一只落海水机,被人不当处理放在烤箱里烤,机身全毁,镜头铝合金部份有些腐蚀,但是清理后镜头塑料部份坏了,但是功能还是完好的,镜片也完美。

如果是掉到脏水、海水,马上找干净水泡起来,而且最好换水好几次把里面的海水或脏水洗出来,其他就与干净水类似了。

反正落水的话,机械机医好的希望比较大,电子机的话就很难说了。所以还是小心点吧,落水对相机来说是非常大的伤害。至于有些人说如果刚掉到水里,赶快拿起来甩一下水,烘一烘就好;当然运气好进的水不多也许没问题,但是【赶快拿起来】要多赶快?恐怕很难定义,恐怕看运气比较贴切。

镜片清洗的问题

常有影友讨论镜片清洗的问题,认为洗过的镜片会光轴不准,或者是镀膜被洗掉。这两个问题有时确实是问题,但是大部分的情形下并不会发生。

先谈光轴的问题,一般而言绝大部份的镜片拆过重装时光轴并不会不正,如果您拆装过镜片就知道,镜片装回去要不正也很难,能装到镜片不正的话实在技术太差,除非是不小心没有装到定位。但是有些情形真的会光轴不正,例如某个牌子的老东德镜头,最后一片镜子竟然靠三只螺丝去固定并调整中心点,这种镜没有仪器真的会光轴不准,但是我用目测装回去其实也看不出画面有何差异。但是如果拆的时候没有注意正反面,装回时装错面就真的会有问题,可是这样往往也会导致焦点偏移,甚至无法对焦,如果装反了镜片还无法看出问题的机会实在不大。

有一种情形会影响画质,就是镜片研磨时不够平均,不同的角度位置弧面曲度有差异,因此某个镜片转了角度就不在是最佳组合角度,不过现代的镜头应该不至于有这样的问题,而且没有仪器量测可能也很难看出问题。但早期的天文折光镜确实是有这样的要求,在两片镜片的边缘会有记号,装配时要将记号对正才有最佳效果。

至于清洗时将镀膜洗掉的问题要从几个方向来谈,一个是镀膜质量,一个是发霉问题。基本上镀膜质量够好的话,并不会因为清洗而脱落,但现在许多廉价的保护镜确实会因擦洗就将镀膜给擦掉。不过即使镀膜不会被擦掉,但是清洗时不注意的话却会在镀膜上产生一些细小的刮痕,所以没有发霉就尽量不要去擦洗。

镀膜的损毁除了被沙子刮坏以外,发霉是主要的凶手。许多人说发霉清洗会将镀膜洗掉,我还是要强调,镀膜掉了不是因为【清洗】而是因为被霉菌吃掉了。发霉清洗后有没有痕迹其实与技术的关系不大,是要看霉菌长了多久,有没有把镀膜吃掉,如果吃掉了,技术再好也补不回来,除非重新镀膜。如果发霉时间很短,还没有侵蚀镀膜,那技术再不好,也不至于把镀膜洗掉,只要用的药剂对,不要去用强酸强碱,其实很难把镀膜洗掉;但是廉价烂镜则不一定,一般的原厂镜要把镀膜洗掉还不容易。我有一只镜镀膜变质,用粗蜡打了很久,变质也没磨掉,没变质的地方镀膜也还在,想想看粗蜡都打不掉,用拭镜纸沾溶剂清洗会掉吗?

篇7:常见软故障原因分析

常见软故障原因分析

篇8:气缸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1. 气缸磨损

当发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 气缸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 其磨损程度决定发动机是否要进行大修。当气缸的磨损超过一定的允许限度后, 将破坏同活塞和活塞环的正常配合, 使活塞环不能严密地紧压在缸壁上, 造成漏气、窜油, 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油耗增加, 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气缸的磨损程度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影响最大。气缸磨损使其与活塞、活塞环的配合间隙增大, 使气缸压缩时的压力降低, 导致发动机动力性下降。造成气缸磨损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润滑不良、机械磨损、酸性腐蚀和磨料磨损等。

气缸磨损后, 会在内壁留下划痕, 导致燃烧室关闭不严, 机油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 这样排气管会冒蓝烟, 机油会耗费的很快。

导致气缸磨损的直接原因: (1) 润滑油选用不当。润滑油的黏度过大过小都不好, 黏度过大, 低温启动时, 润滑油不易达到摩擦表面形成油膜, 造成运动副之间的干摩擦。如果润滑油的黏度过低, 会造成润滑油的压力不足, 也是不能很好地形成油膜。而不合格的润滑油含水分和杂质较多, 抗氧化、抗腐蚀能力较差, 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结胶和积碳, 老化变质快。发动机高速运转时, 不合格的润滑油黏度将大幅下降, 形成的油膜的强度不够。因此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润滑油; (2) 发动机工作温度不正常。在正常温度下, 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被排出气缸, 对气缸的腐蚀最小。当温度过低时, 废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极易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缸壁; (3) 磨料磨损。空气中悬浮着很多尘土, 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如果进入气缸, 将增加气缸上部的磨损。因此空气滤清器的技术状态很重要, 要按期保养。

2. 气缸外表面的穴蚀

随着缸套内壁表面的表面镀铬、表面淬火、激光处理、加铜滚压处理等技术的采用, 缸套的使用寿命不断延长, 但柴油机湿式缸套外表面的穴蚀破坏已成为对缸套寿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气缸套穴蚀是指湿式缸套外壁与冷却液接触的表面被破坏成一些针状的孔洞的现象。严重时穴蚀会穿透缸套侧壁, 造成冷却水泄漏和润滑油变质, 发生烧瓦、抱轴事故, 甚至使缸套、缸体丧失密封性能而过早报废。拆卸检查时, 在气缸套与冷却液接触的外表面, 特别是在气缸套承压面的一侧, 可见许多光亮麻坑或针状孔洞, 形成蜂窝状的孔群, 有的孔洞甚至将气缸壁穿透。

气缸套穴蚀产生原因:柴油机工作时, 活塞对缸套产生撞击, 使缸套高频振动, 引起冷却液压力变化。当冷却液压力降到某一临界值时, 冷却液中的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分离出来。当这些真空泡和气泡受高压作用而破裂时, 产生很强的冲击波作用在气缸套外壁上。在这种力的反复作用下, 缸套外表面产生疲劳而逐渐脱落, 呈麻点状和针状小孔, 并随着穴蚀的进行而逐渐扩展。

3. 气缸拉缸

拉缸主要发生在活塞环移动区。拉缸后会在缸套内壁上形成熔化状金属粘结条纹, 其磨损量比正常磨损量大几十倍乃至几百倍。拉缸多发生在气缸套使用不久的磨合阶段, 称早期拉缸, 也有长期使用后产生拉缸的, 称晚期拉缸。

影响拉缸的因素主要有: (1) 超负荷是引起拉缸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内燃机的磨合阶段, 由于摩擦表面还没形成易于建立润滑油膜的最有利工作表面, 即以大负荷工作, 使零件微观接触面上应力过大, 产生塑性变形, 引起温度急剧升高且不易散出, 从而形成局部高温与过热而产生拉缸; (2) 活塞与缸套间热配合间隙过小易产生拉缸; (3) 润滑油不足或油环刮油能力过强时, 滑动面间缺油而拉缸; (4) 缸套珩磨加工时, 珩磨头过钝, 将基体金属挤压到珩磨头上, 形成“覆盖薄皮层”, 使表面贮油性能与磨合性能变坏产生早期的拉缸; (5) 缸套材料、活塞环材料相同或相近造成两表面性能相近时, 也易产生拉缸。

4. 缸套裂纹

篇9:油泵无出力故障原因研究

关键词:油泵无出力 故障 原因 空气

中图分类号:TK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075-01

某电厂在2010年时进行技术改造,新增两台供油设备——齿轮油泵,两台油泵互为备用,一台出故障时;另一台自动启动,实现油泵使用的轮换,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改造后的两台齿轮油泵经常出现无出力故障。在轮换备用齿轮油泵时,出现油泵的出口母管压力没有任何变化情况,也就是说启动的备用齿轮油泵不打油。检修人员运用检查表计没发现任何问题,然后检查油泵出口、电机侧、油泵侧联轴器啮合尺寸等,发现都没有问题。接着,转动手动盘车,发现故障油泵的出口没有润滑油溢出,这说明该油泵有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齿轮油泵的这一缺陷频繁发生,导致备用油泵无法正常轮换使用,备用油泵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如:当运行油泵突发故障时,备用油泵无法迅速建立油压,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安全隐患,解决这一问题是保证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1 油泵无出力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以该电厂两台供油设备——齿轮油泵为例,这两台油泵型号均为CB-B63,流量为63 L/min。

润滑油站的齿轮油泵出口压力在0.10 ~0.12 MPa范围内,轴承箱油位保持在油面镜1/2~2/3处,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油泵的轮换运行。在定期轮换油泵的过程中,发现备用油泵启动后期出口母管压力表显示出单台油泵的压力为0.12 MPa,此时,两台油泵并联运行,设计工艺要求两台油泵并联运行时油泵的出口压力总和应≥0.25 MPa,显然,油泵出口压力大小不符合工艺要求,换言之,启动的备用泵无出力,工作泵无法正常停止运转,而工作泵长期运转不休息会导致各项性能的降低,安全性降低,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给设备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危险,引起跳闸等事故的发生。

检修人员为精准判断出备用齿轮油泵无出力故障的原因,立即进行油泵的切换试验,也即:1#油泵运行后立即启动2#备用油泵,发现此时油泵的出口母管压力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是1#油泵单独运行时的压力0.12 MPa,于是,强制停止1#油泵,发现此时的母管压力在降低到0.02 MPa时,忽然急剧升高至0.12 MPa。这时,检修人员再进行两个油泵的并联运行试验以及两台油泵的单独运行试验,结果均正常,在两台油泵并联运行时,油泵的出口母管压力达到0.25 MPa以上。

通过以上试验,检修人员认为油泵无出力故障的原因是:备用油泵入口管道到逆止门前出口的管路中有空气进入,这是造成备用油泵无出力的主要原因。该电厂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油泵的轮换,每隔半个月,油泵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此时,外界的空气可能进入油泵的出入口管段螺纹四口连接位置,或是通过骨架密封处进入油泵的管路中。由于该型号油泵骨架密封处位于润滑油面上,油泵运行时间长会出现骨架密封以及泵轴的磨损情况,加上骨架密封出厂质量问题造成该处磨损的严重,这样就给了外界空气可乘之机。

现假设备用油泵管路中有空气,虽然说该油泵为自吸泵,能够在负压情况下从油箱中吸油,但是,齿轮在空气的作用下会出现严重压力不足情况,导致逆止门无法正常打开,此时,管路中的空气从齿轮断面与泵壳之间的缝隙中返回到泵的入口处,造成齿轮无法正常吸油,造成备用油泵的无出力故障。若能将油泵管路中的空气尽数排出,根据油泵的负压自吸特征,将润滑油吸至齿轮中,这时的润滑油在齿轮作用下能够顶开逆止门,从而实现源源不断的供油,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对油泵无出力故障检测,按照上述方法,发现二者原因一样,对此,该公司对这两台设备的油泵进行如下处理,实现了备用油泵的正常运行。

2 故障处理方法

第一,改造油泵系统。经过油泵的解体检查,发现骨架密封处没有问题,不存在空气泄漏问题;然后再检查了出入口管段,发现轴封处存在空气泄漏问题,外界经出入口轴封处进入油泵管路中,进而导致油泵启动后,齿轮槽吸不上润滑油,逆止门也无法打开,而此时油泵出口管段压力表没有任何变化。

为将管路中的空气在短时间里尽数排出,检修人员对油泵系统进行相应改造,齿轮泵的出口管逆止门前安装排空门,排空门与油箱之间用透明软管连接。为避免跳闸现象的出现,在出口管逆止门前安装联络门,使得备用泵在启动时迅速建立油压,保证油泵的正常运行,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第二,运行调整措施。两台齿轮油泵的空气门均处于常开状态,联络门的开度大小以保证备用油泵不发生倒转为主;一旦出现备用油泵倒转情况,联络门立即自动关闭。排空门与油箱连接的透明软管中有润滑油流动,在确定空气门开度大小时,应以润滑油母管压力大小为标准,及时调整开度,确保油泵的正常运行。

通过对油泵系统结构的改造,对改造后的油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按照正常生产要求每半个月轮换一次油泵,发现油泵的轮换正常,备用油泵没有出现无出力故障,也没有出现跳闸现象,彻底实现了油泵在半个月停止运行情况下依然能正常运行,彻底解决油泵无出力故障,消除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通过油泵系统改造和运行的生产调整措施,油泵内的空气被排出,油泵能正常运行轮换。这次系统改造成本低,改造方法简单,效果优,系统改造对周围的设备布局没有多大影响,适合在其他电厂设备同种故障原因的油泵上使用,值得大力推广。某电厂在小修作业中对2台机油站进行该种结构改造,取得良好改造成效,并对引风机润滑油泵也进行类似改造,解决了润滑油泵长期备用后无出力故障。

3 结语

油泵的空气渗漏问题非常常见,它会造成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滞留、无出力等故障,给设备运行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和试验,进行系统改造,减少不必要损失,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油泵无出力故障,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新友,史振宇.火电机组辅机备用油泵不出力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河北电力技术,2012,31(6):23-24.

[2]王辉.油泵无出力故障原因分析[J].华电技术,2011,33(11):63-64.

[3]韩丹.DME/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气阻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篇10:ADSL主要故障原因及解决

接头松动,网线断,集线器损坏,计算机系统故障――以上故障可以通过观察Modem,集线器或计算机的指示灯帮助定位,对有怀疑的设备进行替换实验,

电压不正常,温度过高,雷击――电压不稳定的地方最好为Modem配小功率UPS(不间断电源);Modem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水淋;保持清洁。雷雨时,务必将Modem电源和所有连线拨下,以免遭雷击损坏。Modem损坏如果指示灯不亮,或只有一个灯亮,或更换网线、网卡之后10BaseT灯仍不亮则Modem已损坏,请与服务提供方联系。

线路质量――距离过长;线路质量差;连线不合理;表现为经常丢失同步、同步困难、或一惯性速度很慢。

解决方法:将需要并接的设备如电话分机、传真、普通Modem等放到分线器的Phone口以后;检查所有接头接触是否良好,对质量不好的户线应改造或更换;如果以上工作仍不能解决问题请及时与机房联系,并配合机房调整参数。在征询机房的意见后可以考虑更换承载电话或主干线路。

软件类

重启――重启Modem(电源)、计算机、或HUB是种很有效的尝试性解决方法。但经常掉线,重启Modem后恢复正常,则可能是采用了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单网卡代理服务器的局域网,就很容易出现该现象,解决方法是改做双网卡代理或用路由器,总之使Modem能直接连接到服务器网卡或路由器端口上而不直接与HUB相连。个别网卡与Modem相连也出现类似现象,请更换网卡。

故障的排查

一般原则是:留心指示灯和报错信息,先硬件后软件,先内部后外部,先本地后外网,先试主机后查客户,充分检查后再申报。故障的申报申报故障应该准确简洁,应尽量将用户遇到的问题与用户手册上提到的故障对应。向机房报故障时,应根据用户手册首先报出端口编号和用户名。对经常性的故障,用户应进行记录,并在申报时提及。

软件故障举例

若4个状态灯为稳定绿色,

①虚拟虚拟软件拨号连接软件拨号连接时提示为“Timeoutwhile……..”检查计算机与ADSLModem之间网线的连接。查看10BastT灯在拨号的时候是否在闪,若不闪,表明计算机没有把数据传给Modem,可能计算机本身软件有问题,可重起一下计算机,或重新装虚拟拨号软件。

②虚拟虚拟软件拨号连接软件拨号连接时提示为“AuthenticationFailed”表明ADSL整个线路正常,但是用户帐号与密码不相符,应重新填写。若确定用户帐号与密码无误,可向营业厅咨询。

③若虚拟拨号软件拨号连接正常,但上不了网。只要拨号连接正常,一般情况下ADSL是正常的,上不了网大都是用户本身计算机系统的问题。

常见问题

1.ADSL的最简单故障判断方法?

解答:可根据ADSLModem面板上的信号灯的显示情况进行问题的初步判断(湛江目前有四种ADSLMODEM可供用户选择,下面介绍的是NOKIA桥式以太网接口标准的MODEM,其它的以后再作介绍),如下:

“ADSL”灯:用于显示Modem的同步情况,常亮绿灯表示Modem与局端能够正常同步;红灯表示没有同步;闪动绿灯表示正在建立同步;时亮时灭表示有可能是受室内电话分机的影响,

“LAN(10M―100M)”灯,用于显示Modem与网卡或Hub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此灯不亮,则Modem与计算机之间肯定不通,当网线中有数据传送时,此灯会略闪动。

“SYS”灯,与远程管理有关,一般为常亮。

“POW”灯,电源显示。。

2.用ADSL上网会使电话服务的质量下降吗?另外,打电话是否会导致上网速率下降吗?

解答:ADSL设备在设计上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使用频分复用的技术将电话音与数据流分开,互相不干扰。在实际线路的测试中,安装ADSL的电话与普通电话的语音没有任何区别:而在传输数据信息的时候,提起话机,挂断电话及随意通话,传输速率保持不变。

3.为什么有时候ADSL访问速度并不比普通拨号MODEM快多少?

解答:造成ADSL访问速度慢的情况有如下:a.如果访问国外站点,访问会受到出口带宽及对方站点配置情况等因素影响;b.由于ADSL技术对电话线路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且目前采用的ADSL是一种RADSL[即速率自适应ADSL],如果电话机楼到用户间的电话线路在某段时间受到外在因素干扰,RADSL会根据线路质量的优劣和传输距离的远近动态地调整用户的访问速度。

4.ADSL有时不能正常上网,这是什么原因呢?

解答:ADSL是一种基于双绞线传输的技术,双绞线是将两条绝缘的铜线以一定的规律互相缠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的抵御外界的电磁场干扰。但市面大多电话线是平行线,从电话公司接线盒到用户电话这段线很多用的都是平行线,这对ADSL传输非常不利,过长的非双绞线传输会造成连接不稳定、DSL灯闪烁等现象,从而影响上网。由于ADSL是在普通电话线的底频语音上叠加高频数字信号,所以从电话公司到ADSL滤波器这段连接中任何设备的加入都将危害到数据的正常传输,所以在滤波器之前不要并电话、电话防盗打器等设备。

5.ADSL的速度(一般用户开512Kb,有条件的用户可开2M―8Mbit/s的速率)

解答:速率单位的问题。号称56K的modem下载最大才5-6K。56K单位是bit,而下载时的速率显示是byte。1byte=8bit。所以下载显示是52kB时,其实已经达到了416bit,已经相当快了。由于服务器和客户端硬盘读写速度等诸多原因,本地下载速度还不能发挥ADSL的最大能力。我们也期望更快的服务器出现。

6.为什么ADSL的指示灯都正常也会掉网?

上一篇:香飘飘广告主题下一篇:考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