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实验改进

2024-04-25

蜡烛燃烧实验改进(精选10篇)

篇1:蜡烛燃烧实验改进

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一、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的装置,使实验中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现象更明显,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更易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漏斗(或长颈漏斗)、烧杯、玻璃片、玻璃管(或纸筒)、蜡烛、火柴。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图⑴说明:教材中使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的方法来检验水的生成。用此方法,一般只能短暂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在于九月份气温较高,或者烧杯壁离火焰太近,水蒸气难以冷凝。如果控制不当,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将内壁熏黑,就难以观察到水珠的生成了。

改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在管壁内冷凝,一般经过1-2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水珠附着在管壁内,现象更明显。

图⑵说明: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方法,我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洁净的烧杯内壁能蘸的石灰水极少,受热后水份蒸发,极易变干。曾有一学生向我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残留物使内壁变浑浊呢?

我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中,强调“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这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在倒转过来后迅速逸散。

图⑶说明: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在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可防止吹熄蜡烛时白烟随气流散开,不易点燃。套上玻璃管后吹熄蜡烛,管内的白烟不易散失,可在管口点燃,火柴离烛芯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学生可观察得更清楚。

四、实验操作:

1、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

如图⑴所示,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漏斗,观察管壁内有 什么现象发生(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

如图⑵所示,点燃蜡烛,将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会儿,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有何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探究

如图⑶所示,在燃着的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管口上端与火焰顶部大致相平(或略高于火焰顶部),吹熄蜡烛后,立即在管口点燃白烟。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上述中对水、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和方法,适用于酒精、甲烷、氢气等燃烧时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篇2:蜡烛燃烧实验改进

一、实验目的

1、《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的基本情况:

此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中的主要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燃烧的现象、过程以及认识生成的产物。具体步骤为:

①点燃前,观察蜡烛的相关物理性质。

②点燃,观察蜡烛心以及火焰的分层现象,并用一个于的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依次放在火焰上方,并观察现象。③熄灭蜡烛,并观察现象,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

2、存在的问题

①蜡烛点燃后,实验时要用手持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水雾或水滴现象,时间短现象观察不到,蜡烛不完全燃烧时还会产生炭黑影响实验现象观察,实验为了清晰观察到现象就必须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但又会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②同理在上述步骤中,为了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的过程,延长倒扣烧杯的时间,同样会因产生高温烫伤持烧杯的手。

③在点燃白烟时,由于周围空气环境不稳定因素,会造成白烟漂浮不定,不易点燃,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④蜡烛产生的生成物以及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实验现场空间造成污染。

3、已有的改进成果

已有人将上述操作步骤中的烧杯改成牛角管,此方案只解决了手持部位离火焰较远不易被烫伤,但由于牛角管管口处细小狭长,如果离火焰太远收集到的生成物较少,会造成实验观察现象不明显;如果离火焰太近生成的炭黑会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效果。

二、改进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铁架台、普通大漏斗(长颈只保留1/4)、W管、汽球

试剂:蜡烛、石灰水

三、改进实验仪器装置图

四、改进实验的操作步骤

1、观察点燃前的蜡烛。

2、点燃蜡烛,观察W型管内的实验现象。

3、装置中只留下漏斗和铁架台,其它部分撤离。

4、熄灭蜡烛,点燃漏斗尖嘴处通过的白烟。

五、改进实验的意义

1、整个操作过程,手不直接接触仪器,比较安全。

2、倒扣的漏斗可以将生成物很好的聚拢作用,所以使W管内生成物冷却后的小水滴更容易观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更明显,完全排除了由于教材操作步骤不完全产物(炭黑)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3、蜡烛熄灭后,白烟顺着漏斗上端逸出,只需在出口处点燃即可,也大大降低了由于环境空气流动对白烟的影响。

篇3:燃烧焓测定实验的改进

关键词:燃烧焓,萘,物理化学

测定萘等有机物的燃烧焓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重要内容。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得萘等有机物的燃烧热, 实验教材建议选取适宜的充氧压力、片剂强度、样品质量, 甚至可用棉线缠绕引火丝和片剂以加大电流强度等条件, 来引发苯甲酸和萘片燃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按教材实验条件操作, 实验一次性点燃成功率仅在50%左右。我院大约有一半学生不能按规定的课时完成实验, 主要原因就是不能一次性燃烧样品, 很多学生在重做实验时有畏难情绪, 总是担心样品不能燃烧。为了让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首先对氧弹的燃烧皿的材质予以更换, 同时改进了样品的压片及装样的方法, 实践证明, 该方法简便易行, 学生容易掌握;其二对实验的操作条件进行适当改进, 降低实验对夹层水和量热容器水的温度要求, 控制热量计夹层水温高于量热容器水温的0.5~3.0℃。

1实验部分

1.1燃烧皿的材质更换

通电燃烧样品是整个实验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按照教材的实验操作条件, 必须将引火丝两端与电极连在一起, 通电后逐步增大电流点燃样品。学生在实验操作时都是按要求连接

引火丝,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也是正常的, 但是, 后续的实验操作过程很容易使引火丝接触燃烧皿, 通电点火的时候造成短路, 导致样品不能燃烧, 严重的情况下造成电极短路融化, 对氧弹造成了严重的损坏[1]。 针对引火丝接触燃烧皿易造成短路现象, 我们将燃烧皿的材质予以更换, 采用陶瓷类的非金属材料取代金属类材料, 彻底解决了容易短路这一难题。

1.2样品的压片及装样方法的改进

1.2.1样品的压片

根据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的操作条件, 样品压片的方法分为两类:第1种是样品单独压成圆柱体形状;第2种是将引火丝压在样品的中间, 引火丝大约在圆柱体的中间部位穿过。

第1种方法简便, 学生易于掌握, 但在压片时候要掌握一定力度, 不要压得太紧或者太松, 样品太紧不利易于燃烧, 样品太松易脱落而散开。第2种方法操作比较困难, 学生很难将样品与引燃丝完好结合在一起, 造成药品和引燃丝的大量浪费, 现在很少采用这种压片方法[2]。

1.2.2装样方法

传统组装样品的方法有3种:一是将样品放在燃烧皿里面, 引火丝放在药品上面, 引火丝上面

缠绕一根棉纱;二是将引火丝中间部位缠绕成螺旋状, 让螺旋状部位接触样品;三是引火丝压在样品中间, 直接将引燃丝两端连接在电极上面。

比较以上3种方法, 第2种方法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基本上能够保证样品燃烧成功, 但是学生在操作时候易折损引火丝螺旋型部位, 通电后折损部位易融化而断裂, 导致样品不能燃烧。

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装样方法, 克服了以上3种装样方法所产生的弊端。首先, 将引燃丝的两端连接在电极上;然后, 在引燃丝中间部位缠绕一根棉纱, 再调节引火丝缠绕棉纱部位接触燃烧皿的底部 (燃烧皿是非金属材料) ;最后, 把样品放在引火丝上面。这种方法操作简便, 点燃样品的成功率达到100%。

1.3改变夹层水与量热容器水的温差要求

1.3.1实验方法

通过改变夹层水和量热容器水温度之差, 采用夹层水的温度跟室温相接近, 然后使用温度不超过夹层水温±3℃水作为量热容器的用水, 测定量热计的水当量K值[3]。

1) 样品压片:剪取约13 cm长的引火丝, 穿在压片机上, 倒入约1 g苯甲酸压片, 将压好的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量。

2) 充氧气:在氧弹内装入10 mL蒸馏水, 放好样品进行充装氧气, 在充氧前后都要用万用电表检查两极是否通路, 若不通重新操作。

3) 量热计的安装:将氧弹放入铜水桶中, 用容量瓶准确装取调好适宜温度的3 L自来水装入铜水桶中, 装好温度计, 在两极上接好点火导线盖好盖子。

4) 燃烧和温度的测量

初期——每隔1 min取温度1次, 共读10次。

主期——通电点火, 每0.5 min读取温度1次, 读至温度不再上升。

末期——每隔1 min读取温度1次, 共读10次。

5) 实验结束, 放出余气, 称取剩余引火丝质量。

1.3.2实验测定数据

室温:22℃; 大气压力:101.31 kPa;量热容器水量:3000 mL。

第1次:夹层水温22℃;量热容器水温21℃ ;燃烧丝的质量0.0058 g ; C6H5COOH的质量0.9411 g。量热容器的温度测定结果见表1。

注:表中温度为用贝克曼温度计测得, 下同。

第2次:夹层水温22℃;量热容器水温25℃;燃烧丝的质量0.0125 g ; C6H5COOH的质量 0.9247 g 。量热容器的温度测定结果见表2。

第3次:夹层水温22℃;量热容器水温19℃, 燃烧丝的质量0.0141 g; C6H5COOH的质量0.8073 g。量热容器的温度测定结果见表3。

2实验结果处理

一般情况下, 由于生成的HNO3是微量的, 由此造成的热量交换可以忽略不计[4]。利用公式QV.·a+q·b-102.5+K·△t=0计算出其水当量K值。其中△t值采用奔特公式计算。

t校正 = (V+V1 ) m/2+V1n (1)

t=t2-t1+△t校正 (2)

式中:QV—C6H5COOH的恒容燃烧热, 26430J/g;

a—C6H5COOH的质量, g;

q—燃烧丝的热值3255, J;

b—燃烧丝的质量, g;

K—水当量, J/℃;

t—校正后的温度差值, ℃;

-102.5—棉纱的热值, J。

V —初期温度的变化率, 初期开始温度减去初期结束的温度的温差除以初期时间间隔数, ℃/min;

V1—末期温度的变化率, 末期开始温度减去末期结束的温度的温差除以末期时间间隔数, ℃/min;

m—主期内每0.5 min温度上升不小于0.3℃的时间间隔, min;

n—主期内每0.5 min温度上升小于0.3℃的时间间隔, min;

t2—主期最高温度, ℃;

t1—主期最低温度, ℃。

计算结果:

K1=14205J/℃; K2=13555J/℃;

K3=14258J/℃。

经过以上数据比较分析, GR-3500型氧弹式热

量计夹层水温高于量热容器水温的0.5~3.0℃都是可行的, 而量热容器的水温高于夹层的水温对实验结果误差太大, 这是量热容器向外界散热太快造成的。

3结论

通过改进, 凸显出以下优点:首先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变得易掌握, 增强了学生完成实验的自信心 ;其次大大地缩短了实验时间;再次是避免了实验耗材的浪费, 也杜绝了因为短路现象对氧弹造成的损坏。

采用夹层水的温度跟室温相接近, 然后使用温度不超过夹层水温±3℃水作为量热容器的用水, 分别做了3次实验计算它们的水当量K值, 通过对比分析, 放宽夹层水与量热容器水的温差要求, 控制氧弹式热量计夹层水温高于量热容器水温的0.5~3.0℃都是可行的, 便于学生快速调节量热容器水的温度, 可以缩短实验的操作时间, 同时也减少了热水和冰水的使用量[5]。

参考文献

[1]徐维清, 孙尔康, 徐健健, 等.物理化学实验仪器的改革[J].大学化学, 1999, 14 (5) :33-34.

[2]李震.氧弹式量热法测燃烧热实验的改进[J].大学化学, 2001, 16 (4) :3.

[3]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物理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刘廷岳, 王岩.物理化学实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篇4: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与改进

关键词:蜡烛燃烧实验;实验探究与改进;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4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改进背景

“蜡烛的燃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探究实验,无论是九年级化学沪教版教材还是人教版教材均把该实验安排为第一章第一个学生探究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该实验设计和组织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探究实验的兴趣,以及对初中化学学科的第一印象。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的装置图[1](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不足:

(1)按照教材图1-19所示:“把罩在烛焰上的烧杯,迅速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较难变浑浊。

(2)按照教材图1-20所示:离灯芯这么远,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则较难成功。

2 实验改进

2.1 “探究石蜡的燃烧产物”实验

(1)原实验概况:学生按照教材图1-19的要求(用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迅速倒转并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实验,发现振荡后石灰水不能变浑浊。经讨论分析认为:在火焰的上方收集到的气体是温度较高的,在倒转及振荡的过程中,不断从烧杯口逸出,最后所剩无几,因此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改进方案:在倒转前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继而移开部分玻璃片并倒入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大部分小组的石灰水能变浑浊,但仍有部分小组不能变浑浊。经分析认为:烧杯的尖嘴漏气是导致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而做了以下改进:把小烧杯改成小集气瓶再盖住玻璃片(如图2所示),就不用担心气体的外逸和振荡时液体的外溢了。

(3)注意事项:看到瓶壁出现水雾即可用玻璃片封闭瓶口,否则时间过长(等水雾消失后)则温度过高,二氧化碳也已外逸,实验效果差且浪费时间。

2.2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实验

(1)原实验概况:按照教材图1-20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离灯芯远则点不着,离灯芯近又会被误认为点燃了灯芯。且现象转瞬即逝,学生观察有困难,不利于学生对白烟具有可燃性的直观认识。

(2)改进方案:用废旧石棉网上的铁丝网部分从火焰的下部平切入正在剧烈燃烧的蜡烛火焰,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方的火焰熄灭了并在上方形成一段悬空的白烟(如图3左)。用打火机去点燃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被点燃形成一段悬空的火焰(如图3右)。通过调节铁丝网与灯芯的距离或角度,可以使悬空的火焰忽上忽上,或左右摇摆。此方案技能要求高,适合教师演示。

(3)注意事项:①实验前可将烧香用的大蜡烛插到锥形瓶里起到固定作用(蜡烛的选择主要选灯芯粗、火焰大的,这样演示效果更好)。②本实验需要在蜡烛火焰燃烧较旺时进行,点燃时需把蜡烛倒过来片刻,以形成一束燃烧剧烈的火焰。

2.3 “石蜡蒸气的取出及点燃”[2]实验

(1)原实验概况:按照教材图1-20所示,教师演示很难成功,学生分组实验更难以进行。

(2)改进方案:①实验前用一只止水夹夹住一小段玻璃管,做成一支有手柄的导管;将上述导管的一头对准火焰的焰心,调整导管倾斜度,至引出一缕浓的白烟(如图4左);用打火机点燃引出的浓浓的白烟,可以看到导管口白烟被点燃,形成持续燃烧的小火焰(如图4右)。

②先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的下端伸入小蜡烛火焰的焰心部分,松开胶头,可以看到有白烟被吸入胶头滴管(如图5左);移出滴管,将滴管的下端靠近蜡烛火焰并挤出滴管中的白烟,可以看到白烟被点燃形成火苗(如图5右)。

③用玻璃注射器抽取白烟(如图6左),然后慢慢推出白烟并点燃,可以看到产生持续的较大火焰(如图6右)。

④在实验中,学生还出现了用尖嘴玻璃管(去掉胶头的滴管)“吹气生焰”的精彩生成(如图7所示)。

(3)注意事项:①以上4种方案均可使用过生日的小蜡烛等微型材料进行分组实验。②每次实验结束,使用灯帽(过生日的小蜡烛可用灯托即插在蛋糕上的塑料底座)熄灭蜡烛,以防止污染空气。③玻璃注射器容积一般都较大,不适合小蜡烛,可以用一次性塑料小注射器端口处套接一段玻璃管代替。

2.4 “白烟的密度和水溶性”实验

(1)原实验概况:教材图1-20所示实验设计的意图是探究白烟的可燃性,故不能严谨地证明白烟是否具备石蜡常见的其他两条性质: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2)改进方案:点燃一支过生日用的小蜡烛,下端通过灯托插在橡皮塞上以固定,利用如图8所示的儿童喝药水的塑料小杯等生活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可通过玻璃弯管引出袅袅白烟,似行云流水,飘渺仙境,片刻后可见在水面形成一层白膜。以上实验现象既能证明白烟具有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的性质又增加了实验的观赏性,给人以化学实验原来也可以很“美”的视觉感受。经改进为微型的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用时短。

(3)注意事项:小蜡烛的火焰有点小,玻璃管的引烟端要注意放在焰心处,否则会引出黑烟。

3 改进后的优点

(1)使用集气瓶代替烧杯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实验设计更规范,实验成功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2)使用灯帽熄灭蜡烛而不是吹灭更能渗透新课程的环保理念。

(3)教师演示实验重点凸显实验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4)小组实验使用小蜡烛等体现出实验改进的微型化、生活化。

(5)通过实验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學生思维。

参考文献:

[1]胡美玲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篇5:实验__水中燃烧的蜡烛

报告人:许润来

初二(2)班

时间:2015年11月8日

一、操作原理

本实验与密度和温度有关,蜡烛周围靠近水的部分不会融化,而中间的蜡烛不断向下燃烧,熔化的液体浮在水面上,蜡烛周围由于水的冷却作用一直没有融化,构成了一层很薄的外壁,将水和火焰隔离开来,这样火焰没有遇到水就不会熄灭,而是继续燃烧。

二、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一根蜡烛 一个杯子 一瓶凉水 一个铁夹子

1在杯子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铁夹子将蜡烛固定在水中,将蜡烛点燃;(图1);

图1 随着燃烧,蜡烛熔化有部分流到水面上并漂浮着(图2);

图2 3 过一会儿发现,尽管水面上的蜡烛已经渐渐燃尽,蜡烛周围由于水的冷却作用一直没有融化,构成了一层很薄的外壁,将水和火焰隔离开来,这样火焰没有遇到水就不会熄灭,而是继续燃烧(图3)。

篇6:蜡烛燃烧实验改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

四、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自主学习。

六、设计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问 第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交流讨论问题 第四:小结 第五:布置作业

七、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实验方案的指导

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与设计。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物质入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设计上,从活动步骤、现象、分析结论三个方面列表。在每个具体的实验操作后面,要设计现象和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自主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现象的角度。3.注重引导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4.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

探索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给予鼓励或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更应注重实验过程的科学方法。

八、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下来。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请学生看课本11页图1-6,1-7,1-8.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教师(提问)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化学的身影。比如说蜡烛,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生日场合、许多特定情况下,我们都会用到蜡烛。请每个同学想想看,你对蜡烛或蜡烛燃烧了解有多少? 学生回顾家庭小实验并讨论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手触摸的感觉,交流看法,填写课本12页表格(提问)除了上面的现象外,还有哪些现象是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呢?(思考)

提出探究课题-------对蜡烛及燃烧实验的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指导实验观察的方法和角度

学生根据课本上提示的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在学案中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引导探究)

第一:点燃蜡烛前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除了这些以外,还应该注意观察蜡烛的哪些特性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言)还应该观察蜡烛的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学生实验)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并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并且密度小于水 第二:点燃蜡烛时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想想看,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深浅不一,温度会不会也高低不同呢?

蜡烛越烧越短,那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学生实验)将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现象(学生讨论归纳)火柴梗两端迅速变黑说明外焰温度高。

(学生实验)取一干燥的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立即倒转烧杯,向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归纳)干而冷的小烧杯内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第三:蜡烛熄灭后

指导学生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观察(学生实验)吹灭蜡烛的时候,观察现象:有白烟生成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白烟能重新燃烧 布置思考题 讨论1

为什么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用热烧杯行不行? 烧杯罩在距火焰太近或太远行不行?会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测

用干而冷的烧杯使水蒸气冷凝成水雾,便于观察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用热烧杯不行

太近或太远都不行。太近,烧杯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冷凝;太远,水蒸气逸散到杯外,效果不明显。讨论2

为什么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高? 看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归纳)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我们学会了观察实验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学生讨论,小结:

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布置作业:记录、练习、书写探究报告

九、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课题2

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第一:点燃前--观察石蜡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溶解性)第二:点燃时--观察石蜡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以及探究燃烧后的产物 第三:熄灭蜡烛后――观察现象

二、化学实验观察的方法: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现象

篇7:蜡烛燃烧实验改进

在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一实验中,我们发现在做“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清石灰水的烧杯”一步时,发现在烧杯底部很容易熏黑,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有很大影响。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呢?如何避免或减少黑色物质对实验现象的干扰?就这一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一、问题一:蜡烛燃烧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是非晶体,含有许多无定形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当蜡烛上方放置一个冷烧杯的时候,上部火焰温度遇冷,不完全燃烧时,就会生成炭黑。

二、问题二:如何减少或防止炭黑的生成呢?炭黑的生成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探究过程:

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变量,运用控制变量、对比法逐一 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炭黑的生成与蜡烛的粗细的关系

用品:两根蜡烛(一根粗、一根细)

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烧杯(贴上编号甲、乙)步骤:

1、将粗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烧杯甲,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左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2、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烧杯乙,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左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现象:

在同样大的烧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高度,粗蜡烛和细蜡烛在烧杯甲中生成的炭黑比乙中略多一些。

结论:炭黑的多少和蜡烛的粗细有关。同等条件下,细蜡烛燃烧生成的炭黑较少。

实验二:探究炭黑与烧杯的大小的关系

名称:探究炭黑与烧杯的大小的关系 用品:蜡烛大小相同

两个烧杯(大小不一)步骤:

1、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大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2、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小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左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现象:

在同样的蜡烛、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高度,大烧杯中炭黑的量比小烧杯中略少一些。

结论:炭黑的多少和烧杯的大小有关。同等条件下,大烧杯中生成的炭黑较少。

实验三:探究炭黑与燃烧时间的关系 名称:探究炭黑与燃烧时间的关系 用品:同样的蜡烛、同样的烧杯 步骤:

1、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左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2、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左右,燃烧约1分钟,观察炭黑的多少; 现象:

在同样的蜡烛、同样的烧杯、同样的高度,燃烧时间30秒留下的炭黑少,时间一分钟留下的炭黑多。

结论:产生炭黑的多少和时间有关。同等条件下,燃烧的时间越长产生的炭黑数量越多。

实验四:探究炭黑与外焰距离杯底距离的关系

名称:探究炭黑与外焰距离杯底的距离的关系 用品:同样的蜡烛、同样的烧杯 步骤:

1、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左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2、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3厘米左右,燃烧时间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现象:

在同样的蜡烛、同样的烧杯、同样的时间,外焰离烧杯底部1厘米留下的炭黑多、外焰离烧杯底部3厘米留下的炭黑少。

结论:产生炭黑的多少与外焰离烧杯底部的距离有关。同等条件下,外焰离烧杯底部的距离越近,产生的炭黑越多。实验五:探究炭黑与烧杯底部温度的关系 名称:探究炭黑与烧杯底部温度的关系 用品:同样的蜡烛、同样的烧杯 步骤:

1、将蜡烛点燃,在蜡烛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2厘米左右,燃烧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2、将蜡烛点燃,在蜡烛外焰上方罩一个底部经过预热的烧杯,使外焰离烧杯底部2厘米左右,燃烧时间约30秒,观察炭黑的多少; 现象:

同样的蜡烛、同样的烧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高度,冷却的烧杯产生的炭黑较多、加热过的烧杯产生的炭黑较少;

结论:炭黑的多少与烧杯底部的温度有关同。等条件下,杯底温度越高产生的炭黑越少、杯底温度越低产生的炭黑越多。结论:

炭黑的多少与烧杯的大小、蜡烛的粗细、蜡烛燃烧时间、杯底温度高低、火焰距离杯底的距离有关,所以在做“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一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减少炭黑对现象的干扰,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反思评价:

篇8:“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的改进

①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A)。观察现象。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加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如图B)。

思考设计此项实验的意图,就是要通过演示比较,让学生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具体比较点是:

1.通过对薄铜片上红磷、白磷(化学成分均为单质磷)燃烧与否比较得出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2.通过对水中白磷在图A和图B中的不同现象比较得出燃烧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这个实验设计笔者认为尚有不足:首先,红磷和白磷在薄铜片上燃烧,依靠烧杯中热水传递的热量,这个热量传递速度慢,而且释放出五氧化二磷白烟,这对空气有污染。其次,白磷在烧杯内水底燃烧操作不便,且耗时较多,课堂进行确实不妥。

为此,笔者经过多次尝试,得出了一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的经验,在此与同行们共享。

将此实验按照比较点改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比较着火点的实验改进(如图1所示)。

这样改进后,烧杯中热水传递迅速,实验省时;实验产生的白烟被收集到气球中,不会直接排放到空气,避免了空气污染。

步骤二:白磷在水下燃烧的改进。

改进方法一(如图2所示)

改进后的优点:

(1)氧气与白磷接触充分,反应迅速。

(2)实验现象明显。

(3)传热速度快,节省时间。

改进方法二(如图3所示)

改进后的优点:

(1)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

(2)白磷不易被氧气冲走。

(3)现象明显(火光四射,伴有白烟)持续时间长。

改进方法三(如图4所示)

改进后的优点:

(1) 反应始终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进行,防止五氧化二磷对人体的危害,还能清晰地观察到白磷在水中的燃烧。

(2)实验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改进方法四(如图5所示)

改进后的优点:

操作十分简便,实验现象明显;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大部分被收集在试管里,并慢慢被热水吸收,减轻了环境污染。

篇9:蜡烛燃烧实验改进

[关键词]实验 改进 蜡烛燃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85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中设计的某些实验存在缺陷,或是师生操作不方便,或是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又或是实验过程过于复杂等。教师要创造条件,确保师生能顺利地完成各种实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直是令一些教师感到些许困惑的实验。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实验看似很简单,但是照着教材的实验方法去做,实验现象并不是很明显。这次笔者下定决心去改进这个实验,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思考和尝试,终于有所收获。

一、问题的提出

1.该实验的意义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上教版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属于九年级化学起始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化学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开端,对整个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这两个探究活动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越是这样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教师的引导越能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和启示。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该实验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清晰地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实验还要让学生学会借助化学实验现象来验证化学反应产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探究生活中看似非常普通的现象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化学素养。

2.教材原实验的不足

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教材中使用“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的方法(见右图)。用此方法,

一般只能短时间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是:(1)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事先准备好干冷的烧杯直到该实验环节时再使用比较困难;(2)蜡烛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而且九月份天气还很热,所以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很快就蒸发了,这一现象稍纵即逝,学生很难观察到;(3)蜡烛在燃烧时候,由于烧杯底是封闭的,空气流通不畅使蜡烛燃烧不充分,常常会伴随着黑烟的产生,黑烟在烧杯壁和烧杯底部很容易形成炭黑,更不容易观察到水雾的形成。

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向上述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笔者与很多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实际效果很不明显,基本上很难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原来倒置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取下来的过程中大部分二氧化碳已经逸散到空气中了;(2)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烧杯中的气体温度升高,当把烧杯口朝上时,烧杯中受热气体迅速上升,残留在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太少,能与澄清石灰水接触的二氧化碳气体就更少了;(3)如果操作不慎,蜡烛和烧杯的距离控制不当,蜡烛燃烧产生的炭黑就会附着在烧杯壁上,在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看到的是黑色悬浮物,就更难看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了。

也有教师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案: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经过多次尝试,发现仍然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原因:(1)由于氢氧化钙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烧杯内壁能附着的石灰水又很少,因此其中溶解的氢氧化钙就更少了;(2)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导致烧杯壁的水分蒸发,即使有碳酸钙生成也很难看到浑浊。另外还有学生曾提出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石灰水中原本溶解的物质残留使烧杯内壁变浑浊呢?

正如以上笔者的实际教学体验和反思,教材中原有的这个实验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呈现出清晰的实验现象。对于这个实验的教学,很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自圆其说地讲述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现象”,“明明没有看到”被说成“应该看到”,给学生留下了怀疑教师、怀疑实验的机会;或是有的教师干脆让学生听写和死记硬背实验现象,这些方法显然都是不可取的。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特别是在学生学习化学之初,当教师发现自己所做的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时,就应该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和实验方法是否有误,或是应该想方设法对原有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或重新设计。下面来阐述笔者对该实验装置的改进。

二、改进装置的说明

1.结构和功能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由下至上分别是:(1)倒置的漏斗——主要用于收集和输导蜡烛燃烧生成的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2)一根长约15cm的长导管——主要用于输导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让部分水蒸气在其中冷凝;(3)两端都开口的长约10cm的大玻璃管(可由破试管截取制成)——主要用于盛放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同时让部分水蒸气在大玻璃管内壁冷凝。

2.原理和使用方法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气压一定的情况下(P一定),相同物质的量(n相同)的空气,温度高的(T大的)体积比较大(V大),R是常量不变。从微观来讲,受热之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导致体积变大。由ρ=m/v可知,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大的密度小,所以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减小,逐渐上升。由于倒置的漏斗通过与长导管连接形成了一条上下相连的通道,易于使上升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倒置的漏斗收集,并且能沿着长导管继续上升,大部分水蒸气在漏斗和长导管中冷凝形成水雾。二氧化碳气体则仍能继续上升一段,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由于密度比空气大,上升的二氧化碳在经过了约15cm长的导管和石灰水的冷却后又下沉,容易下降回到大玻璃管中,接触到澄清石灰水后,使澄清石灰水从液面开始变浑浊。具体使用该装置时要注意蜡烛的外焰与漏斗的上下距离。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发现两者距离控制在3cm左右实验效果较好。

3.主要优点

(1)实验时,装置是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既方便实验操作,又避免了因为手拿装置造成漏斗与蜡烛间的距离改变,影响实验现象;

(2)由于下端的漏斗通过与长导管连接形成了一条上下相连的通道,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容易上升被倒置的漏斗收集;

(3)长导管能使水蒸气发生冷凝并便于观察水雾的形成,且形成的水雾短时间不易散失;

(4)通过观察长导管的内壁和大玻璃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同时验证蜡烛燃烧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且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5)该装置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只要利用实验室中常见的三角漏斗、导管、橡皮塞、橡皮管、破试管等进行简单连接就可制成;

(5)该装置同样适用于检验酒精、甲烷、氢气等燃烧时是否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

三、改进的收获与反思

在这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改进中,笔者经历了:遇到问题——寻求解决——反复思考——不断试验——制成装置——完善装置这样一系列的过程,虽然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收获很多。首先,改进的装置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能完成对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而且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其次,经历了自己的反复思考和不断试验,最终制得改进装置是非常令人愉悦和满足的,笔者很享受这个过程;再次,经历了这次实验装置的改进和自制后,笔者更加坚定了自己做好实验教学的信心。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让自己和学生一起享受化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篇10:金属钠燃烧现象的探究与实验改进

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曲海江

指导老师:徐东海

摘要: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该可以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但实验中却发现产生大量的白烟同时生成物质中有黑色的固体。这样就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认知。本文将钠燃烧的异常现象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动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并对实验方案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提出了最优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钠;燃烧;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优化实验

引言: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钠的燃烧都是必选实验。该实验的操作很简单,通常为:“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但是按此操作进行多次实验后发现效果很不理想,本应看到的明显淡黄色火焰却伴有白烟使之观察起来不太明显,本应得到纯净的淡黄色固体,却固体中存在一些黑色物质,这样无疑会干扰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新课程中将“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改为“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瓷坩埚上加热,观察现象”,现象有所改观,但仍是不太完美,因此本文中主要探讨一下:

① 在钠燃烧中产生的白烟为何物?

② 为什么在产物中会有黑色物质?这些黑色物质为何物?

③ 如何优化实验才能明显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产生比较纯净的淡黄色固体?

1、在钠燃烧中产生的白烟为何物?

烟为固体小颗粒,白烟为何物呢?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调研和查阅了北师大版的无机化学以及参考相关论文中引用的理论知识,分析如下:钠的燃烧产物与氧气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在低温和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氧化钠。

氧化钠在400℃时也容易分解生成过氧化钠。

另外,查资料可知Na2O2在460℃时熔化并分解。

综上分析,白烟为氧化钠,为了避免氧化钠的生成,必须要控制温度在400~460℃之间,这是该实验改进的核心方向。这就要求钠在燃烧时不能不充分也不能太充分,要把握火候。

2、为什么产物中有黑色物质?这些物质为何物?

通过大量的资料调研,笔者总结其他研究者对黑色物质的探究有如下结论: ①附着煤油,煤油的不完全燃烧及产物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均可以生成碳。②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生成碳。③金属钠存在杂质铁元素,燃烧时生成铁的氧化物。④石棉网的材料可能对实验起干扰作用。

⑤酒精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穿过石棉网空隙与金属钠反应。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前对钠块进行一定的处理,先用滤纸初步吸取钠表面的煤油,再用小刀切去钠块的表层物质,然后取合适大小的钠块置于反应器中,用酒精灯小火加热反应器约20秒,以尽量将残留在钠块表面的煤油除去,再进行实验。

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隔绝空气,但是我们知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0.03%,非常少,笔者觉得也不应该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单质钠在燃烧时反应生成的。通过我们的改进后的实验证明这一点完全可以忽略。

第三个问题金属钠存在杂质铁元素,燃烧时生成铁的氧化物。通过调研,我们在钠试剂标签上发现上面标注有成分:纯度89%,杂质含量:氯化物0.003%,氮0.002%,铁0.002%等。杂质量非常少,与我们看到在钠实验中看到的产生大量的黑色物质相比,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不是产生黑色物质的主要问题。

关于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把石棉网换掉,换成瓷坩埚就可以排除这两个问题对实验的干扰。

3、如何优化实验才能明显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产生比较纯净的淡黄色固体?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我们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必须要控制温度在400~460℃之间,这是该实验改进的核心方向。这就要求钠在燃烧时不能不充分也不能太充分,要把握火候。

②必须要处理掉钠表面附着的煤油,煤油的不完全燃烧及产物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均可以生成碳。

笔者为了控制温度对实验作如下改进:

教材钠燃烧的实验在完全敞开的体系进行,燃烧太充分,温度太高会产生大量的白烟。笔者的改进实验,让反应发生在一个半封闭的体系中发生,反应所需氧气由外界不断地补给,使反应处于可控制的条件下,实践证明现象确实比较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间歇性鼓入空气时,金属钠燃烧时有时无,淡黄色现象特别明显。

如右图所示装置,瓷坩埚里放黄豆粒大小的、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的、切去表面氧化层的一块金属钠,然后置于反应器中,用酒精灯小火加热反应器约20秒,以尽量将残留在钠块表面的煤油除去,再进行放入瓷坩埚中加热至熔化,待刚刚燃烧时,在瓷坩埚上扣一个比瓷坩埚口径稍小的漏斗,并移开酒精灯,适时把漏斗提上、放下以调节进入空气的量,控制钠燃烧的火焰若明若暗,似燃非燃,似熄非熄,待移开漏斗观察不再有火光时,即发现有黑色固体产物,其颜色随着瓷坩埚温度的降低,逐渐变成棕色----橙黄色----淡黄色(Na2O2),看上去是珊瑚形状。同时在实验过程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淡黄色的火焰,没有白烟的干扰了。

笔者的改进实验,采用简单装置和简便操作,通过双限的方式,即限制空气的进入量和限制反应温度,很好地控制燃烧的温度,使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实验结果发现能够产生较纯净的淡黄色固体,比教材实验有很大的优化,更能说明温度是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

笔者为了探究钠表面的煤油对实验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下: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结果: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火焰颜色 有黑烟 有少量黑烟 明显淡黄色火焰

产物

不纯净有大量黑色物质 有少量黑色物质 纯净淡黄色固体

实验装置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同上 同上

钠粒大小 黄豆粒大小 同上 同上

表面处理 不处理 仅用滤纸吸干煤油 深层次处理

实验结论:对表面煤油的处理也是影响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做出更好的实验效果,必须对钠块表面的煤油进行深层次的处理。

4、实验改进实践的收获

通过以上对钠燃烧实验进行改进的实践研究发现,控制实验温度,对煤油深层次的处理和使用瓷坩埚是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通过笔者对教材实验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同时通过研究使笔者在对这一实验改进的研究中收获颇多,首先在改进实验时,要明确改进目的;其次要用理论分析指导实验改进,寻找关键因素,确定改进方向;最后要形成实验改进思路,不宜脱离实际,变简为繁,改进后应力求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8 [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20—652.

[3]李华昌,符斌.实用化学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43—248.

上一篇:科研项目年底工作总结下一篇:幸福的初二命题作文600字